精细化工厂中间体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精细化工厂中间体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精细化工厂中间体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精细化工厂中间体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精细化工厂中间体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中间体工艺操作规程修订: 修订日期: 审核: 审核日期: 批准: 批准日期: 总则1、 产品概述2、 工艺流程图3、 原辅料及中间体内控标准4、 开停车操作5、 各工序操作规程6、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紧急停车步骤7、 偏离工艺要求处理方法及应急措施8、 相关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9、 使用原料的相关信息、特性与危害发生身体 接触或暴露后的处理措施1、 产品概述 1、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3-乙基-4-甲基中文别名:3-乙基-4-甲基 英文名称:3-Ethyl-4-methyl 英文别名:3-ethyl-1,2-dihethyl-5H-pyrrol-2-one; CAS号:76-36-9 分子式:C7H1NO 分子量:125.16800 2、 物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粉末 密度:0.977 g/cm3 熔点:100-104 C(lit.) 沸点:279C at 760 mmHg 折射率:1.467 3、 质量标准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纯度:99.50% 熔点:1011032、 工艺流程图 见附表一3、 原辅料及中间体标准原料编号外观水分%含量%游离碱%R1-1#无色透明99.0R1-2#无色透明20.00.5R1-3#无色透明99.0硫酸无色透明98.0R1-5#无色透明30.0R1-6#无色透明99.0单体无色透明80.0单体淡黄色3.080.0单体棕红色97.04、 开停车操作 1、开车操作1.1、开车条件试车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严格坚持“四不开车”,即条件不具备不开车,程序不清楚不开车,指挥不在场不开车,出现问题不解决不开车。1.2、开车方案1.2.1、大修结束,各岗位清理现场,拆除各溶剂储罐进料口与特殊管道上的盲板,连接好管道。全面检查各设备阀门开关是否到位,压力表、温度计是否灵敏,并双人复核。1.2.2、检查无误后,通知配电室准备送电,通知动力车间及锅炉房输送循环水、低温水、冰盐水及蒸汽,岗位现场需派人检查维修后状况,确保无漏水现象。1.2.3、动力正常后,生产岗位对更换反应釜及离心机等设备进行空载试验,确认电机搅拌、离心机正常运转。对反应釜进行试压,对于反应釜试压压力应在0.1-0.2MPa,对更换管道的焊接处使用肥皂水测试,确保无跑冒滴漏现象。1.2.4、更换的管道上需重新贴好管道标识,防止日后生产中出现操作失误。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车间级安全生产、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新增设备(包括改动比较大的管道)操作方法的培训。1.2.5、准备工作完成后,确认各项无误后,各岗位开始投料生产,生产中若发现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应立即通知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刚开始生产时批次不宜过多,待生产一切正常后,逐渐增加投料批次。1.3、其他注意问题1.3.1、严格控制开车现场人员数量,参加开车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域。1.3.2、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开车方案进行。1.3.3、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应急处置的有关规定果断处置。1.3.4、开车完成后应及时消除开车过程中爆露的缺陷和隐患,逐步达到满负荷开车,为生产考核创造条件。2、停车操作2.1、停车应具备的条件2.1.1、 所有参与装置停车人员事先必须了解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同时认真学习本方案,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2.1.2、 停车期间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轮流值班;2.1.3 参加系统停车的所有工艺操作人员、设备检修人员、部门相关人员等都必须接受本岗位相关安全培训;2.2、停车具体操作:2.2.1、将各反应釜物料全部放出,并清洗干净,开排空阀。2.2.2、将反应釜夹套中水排放干净,并开排放阀防止存水。2.2.3、将各管路中的物料清除干净,检查阀门开关状态进行防泄露处理。2.2.4、检查各储罐物料情况,并详细登记。2.2.5、将生产装置各电器断电处理。2.2.6、将生产用泵内的物料清理干净,并清洗处理。2.2.7、将生产用过滤器清洗干净,滤布洗净晾干。2.2.8、将纯水机管路中水排放干净。2.2.9、将氮气压缩机储气罐中氮气排放。5、 各工序操作规程 1、R1单取代工序操作规程1.1、单体取代工序反应C6H10O3+C2H5Br-C8H14O3+NaBr+C2H5OH1.2、配量表(见工艺)1.3、单体取代工序操作规程1.3.1.计量投料+:将RI01釜、R102釜、R103釜用纯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无水乙醇烘干将R12#料经计算重量后,准确称量750kg加入R101釜中。然后再加入315kgR11#料。R1-3#(270kg)料抽至计量罐中并作好的刻度记录,490=210=1801.3.2.取代反应:开启R101釜搅拌,用蒸汽加热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流状态下开启R1-3#料滴加阀门均匀滴加,约2-3小时滴完。滴完后再保持回流3小时1.3.3过滤洗涤:回流完后用循环水降温至3040开始放料过滤。滤液抽入R102釜中滤饼抽干后用少量无水乙醇冲洗(第二批后可用R102釜蒸馏回收乙醇代替)1.3.4.减压脱溶:开启R102釜搅拌,蒸汽加热常压蒸馏至110时,降温至40后减压蒸馏,并把接受罐中蒸出物放出至指定桶中。系统慢慢引入真空,待真空稳定后,详细记录温度和真空的变化,待馏出物减少并有明显温度变化时(60-70),停止加热,卸掉真空。1.3.5.水洗脱盐:开启循环水降温至30-40左右,抽入180kg纯水,搅拌15min,静置30min分液,上层经过滤抽入R103釜1.3.6.减压蒸馏:开启R103釜搅拌,通过前馏分接收罐引入真空,真空度-0.092Mpa后开始通蒸汽蒸馏前馏分,85切换至产品接受罐接受产品,直到蒸不出为止般3-4批放一次釜底残渣2、氰化工序操作规程2.1、氰化工序反应C8H14O3+NaCN-C9H14O3NNa2.2、配量表(见工艺)2.3、氰化工序操作规程2.3.1计量投料:先向R201釜中真空抽入R-1单体(M157.89液体)225kg,再抽入R1-5液体料335kg(含量30%,体积286L或R1-5#固体料100kg+水245kg配制,密度117),随后开排空冷凝器盐水,同时打开室外排空阀,R201釜通盐水开搅拌降温至0以下。2.3.2、硫酸(1+2=6M)配制:向R202釜抽入纯水270kg,后开搅拌通盐水降温,同时抽入浓硫酸248kg,控制釜温40,加完酸后降温至20,现场检测其密度p=1.37并记录。检查滴加阀门关闭后,用真空抽入硫酸滴加罐(约405L/518kg)备用。同时再配一批作洗酸用。2.3.3.加成反应:检查R201反应釜各阀门在正确位置,开始控制硫酸滴加阀慢慢加入硫酸,总的原则是先慢后快。通过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在0-15范围缓升,反应前半段可控制在(7,后半段控制在7-15,等滴加完总体积1/2左右,温度不再随滴加上升时,可全开阀门一次加入,此时釜温迅速下降10左右,总滴加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同时将配制的洗酸抽入滴加罐准备酸洗用2.3.4.保温反应:用氮气压空盐水,通蒸汽升温至35-40,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2.3.5.静置分水:静置分层30分钟,下层水相(约700升)排入污水池,分水时将黑色乳化层分入上层,减少产品流失2.3.6.酸洗除杂:上层油相(约300升)加入滴加罐1/3体积(约135升)6M硫酸,搅拌15分钟静置30分钟共酸涤三次,酸洗分酸时将黑色乳化层分入下层。洗涤完成后,将三次洗涤酸再抽入硫酸滴加罐(约450升),作为下次反应滴加使用2.3.7.干燥脱水:开放料区排风扇,将油相放入干燥塑料桶中,称重计量并取样检测。后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剂25kg,搅拌干燥后抽滤得RI-l3、加氢工序操作规程 3.1、加氢工序反应C9H14O3NNa+C4H6O3+H2-C9H13O2N+C2H5OH+CH3COONa 3.2、配量表(见工艺)3.3、加氢工序操作规程3.3.1、计量投料3.3.2.上述单体Rl干燥后,经过滤抽入R301高压加氢釜中,再用少量R1-6#料夹带抽入催化剂.并开搅拌混匀,最后抽入共计600kgR1-6#料3.3.3.加氢反应:氮气加到0.3-0.6Mm观察15分钟,查看是否泄露,如不泄露则用氮气置换2次。然后再用氢气03Mpa置换2次,将压力升至10Mpa,观察15分钟压力不下降后,开启搅拌,通蒸汽慢慢升温至55左右,观察压力开始下降后关闭蒸汽阀,加氢反应开始并放热,慢慢开反应釜夹套循环水,当釜温升温至70时,夹套充满充满循环水,用回水阀控制反应温度,并用温度控制吃氢速度1瓶(0min-15min)左右。反应前期温度(80,反应后期可保持在8090进行加氢,不再明显吃氢后,再保压反应3小时。总加氢时间6小时左右,每批耗用氢气18瓶左右。3.3.4.置换过滤:慢慢降温至40左右,用氮气置换2-3次。氮气阀微开放料过滤,滤液抽入R302釜(或R303釜R304)中3.3.5.环化脱溶:R302釜(或R303釜R3041)中开搅拌加热回流8小时(120130),然后降温至40减压蒸馏回收R1-6#料至干净。为确认终点可少量取样加水,再用碳酸钠检查是否有气泡逸出4、水解提纯工序操作规程4.1、水解提纯工序反应2C9H13O2N+NaCO3-2CH11ON+2CH3COONa+CO24.2、配量表(见工艺)4.3、水解工序操作规程4.3.1、纯碱水解:降温至40左右,加入680kg纯水,物料抽入R305釜(或R306釜R307)再加入155.5kg碳酸钠和100kg纯水,加热回流12小时。现场取样测值应在9一10之间,并留样做含量检测4.3.2、黑油萃取(或硅藻土过滤吸附脱除黑油,难滤时将上层吸附层除去可加快速度)R1水解溶液回流完成降温至40-50,用氮气经袋式过滤器压滤除杂,降温至3040后泵入L2样料(可用4冷冻结品母液代替)90L(81KG)左右,搅拌萃取黑油30分钟静置60分钟后开始分液,等分到最后若下层变黑,可再静置30分钟后再分。上层为萃取黑油层约100L左右,放入黑油存放釜集中处理:下层为水层约1800L.用底管与另一空釜联通平均分成两份。并标记为釜F1#和F24.3.3、萃取洗涤向萃取釜F1#泵入900L体积L2#料,搅拌30分钟,静置45分钟后分液,共萃取4次后三次萃取静置30分钟即可。第四次萃取水相经检测合格后排放。其中一次和二次萃取液用250L水洗涤脱盐(洗涤水可套用于R1-1水解)后,用氮气压入脱溶浓缩釜。而三次和四次萃取液分别作为F2#的一次和二次萃取剂,F2样的三次和四次萃取液同样递推下批物料套用4.3.4、浓缩脱溶将浓缩釜升温至78左右,将L2并料常压蒸出,根据蒸出液流量适度调节釜温,防止冲料。根据蒸出L-2体积判断脱溶程度。当蒸馏温度达到85度(受蒸汽大小影响)左右,通过视镜观察釜内液体剩150升左右停止蒸馏。用氮气经袋式过滤器(除盐)压入结晶釜4.3.5、冷冻结晶开搅拌,将浓缩后的料液通盐水降温至-10左右,保温结晶45-60分钟,然后抽滤得粗品,母液套用于工序1(黑油萃取),停真空泵,将最上面黑色皮层刮掉回1黑油萃取,然后加入冷冻的L-2洗液40L左右,以没过滤饼2公分为宣,用工具将滤饼抹平后马上抽滤,尽量减少产品溶解损失,抽干后粗品称重并记录,洗液回工序3(浓缩脱溶)5、精制工序操作规程蒸馏的产品100kg投入L2#100kg和80kg的石油醚搅拌,升温到75-80回流一小时f,自然降温2小时,回水降温2小时,循环水降温4小时盐水降温0-5保温30分钟后,抽滤的精品。 35-40烘干,干燥失重小于0.5%。6、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紧急停车步骤工序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紧急停车步骤R1单取代岗位R-1#、R-2#及R1-3#物料计算加入必须准确无误。2、RI01釜内是无水反应,使用前烘干。其相关的物料、设备、工具、管道等均不能带入水乙醇的蒸馏要密切注意温度、真空的变化,关键点判断需要经验的积累。4、产品的蒸馏,真空越高越好,一般不低于0.092Mpa1、反应过程当中,出现紧急状况时应紧急停车时需要以下步骤:1.1、应及时关闭釜上蒸汽阀门并打开反应釜上冷却水降低釜温1.2、引真空降低釜内压力。1.3待温度降至室温,且确保无危险时,关闭搅拌器。1.4开人孔,观察釜内物料,并将釜内物料有底阀放入物料回收通内。1.5检查并清洗反应釜。1.6、查找紧急停车的原因,并汇报公司相关领导。氰基化岗位1、检查反应釜及其管路气密性,应无漏气漏液隐患,投料后检查排空阀畅通2、硫酸配制田时要盐水降温,最好与其他使用盐水工序错开,以免超负荷3、分液和放料必须佩戴相应劳保用具,并提前开排风扇4、滴加反应过程中,要使盐水温度-10,减少副反应发生。三次酸洗分酸要仔细,使产品尽量少夹带水分。提高后序干燥效果。按紧急停车处理氢化岗位1.加氢反应由于氢气的易燃易爆性,必须用氮气对设备捡漏加氢前通氮气排除空气,卸料前用氮气排除氢气2.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温,到55左右时开始反应,到70时反应剧烈,对前期反应温度的有效控制是反应好坏的关键。3、加氢温度5590.开始低些,后期高些,否则副反应多,物料颜色加深并降低收。4.触媒活性高,加氢温度适当低些,否则,加氢温度适当高些。若触媒活性足够高,可采取隔批添加触媒方式。触媒暴露于空气中易着火,回收触媒抽滤至最后,迅速将触媒滤袋移走,在此过程中灭火器要准备好5.回收R1-6#料要干净彻底,否则对下一反应造成影响。蒸馏日时真空要足够高,尽量减少加热时间按紧急停车处理。(2)、停车,检查管道。试压查漏。(3)、超温时,应关闭加氢阀。泄压后,用循环水降温。超压时,应立即关闭进气阀门,泄压。超温超压时,按紧急停车处理(4)、过滤时,应避免抽滤太干。如自燃,立即用灭火器扑灭四、紧急停车步骤1、关闭进气阀,开釜上放空阀,将釜内压力卸至常压2、温度降至常温开进气阀,用氮气对釜内进行置换。置换合格后停搅拌4、用废料收集釜内反应液停车完毕后,及田时汇报相关领导水解岗位萃取黑油分液时,黑色水层不要分入下层,可延长静置分层时间或并入下批处理2.一、,二次萃取分液时,将乳化层等杂质分入下层,保证萃取液干净,利于后续处理。3.三、四次萃取时,将乳化层等杂质并入上层,减少油相损失4.萃取液在浓缩釜蒸馏前,开底阀放出底部的少量水分和杂质,并入下批一次萃取,以减少结晶工序盐分和杂质。5.冷冻结晶温度尽量降低,以利于物料析出和抽滤时防结晶堵塞滤布。同时减少溶剂损失紧急停车步骤: 1、停蒸汽,通循环水降温; 2、温度降至室温,停搅拌; 3、放釜内物料入回收桶; 4、及时汇报公司领导;精制岗位抽滤过程要慢,保证产生静电导出7、 偏离工艺要求处理方法及应急措施工序偏离工艺要求及处理方法R1单取代岗位R1-3#料的滴加应均匀,严格控制滴加速度,防治爆沸现象的产生,避免大量的二聚物产生。温度过高时,关闭蒸汽,滴加速度减小。氰基化岗位1、配酸时,要均匀滴加硫酸,防治温度过高,根据盐水温度控制滴加速度,温度过高时停止滴加硫酸。2、加成反应时滴加速度要慢,温度过高反应过快会有有毒气体产生溢出,根据温度调整滴加速度。氢化岗位1、加氢为放热反应,加热到引发温度时要缓慢加热,判断吃氢后在调节加氢阀门,控制加氢量防止温度过高副反应产生。2、避免引发联锁装置启动参数为:温度:301A85-90,301C:95-115压力:301A1.1-1.2Mpa,301C:1,4-1.45水解岗位1、严格控制蒸汽量,保证温度在85以内,避免L-2#料的回收率保证收率。2、温度范围的大小对产品不产生影响精制岗位1、严格工艺操作,析晶过程要还缓慢,避免温度降低过快析晶过快以免搅拌阻力太大2、烘干温度不要太高,避免降解杂质产生8、 相关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工序名称相关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R1单取代岗位R1-3#物料为有毒品,操作时要佩戴防护口罩氰基化岗位1、硫酸为腐蚀品,要佩戴防护用具2、R1-5#为剧毒品,要佩戴防护用具3、滴加过程中有剧毒的气体产生,滴加速度要先慢后快,要密切注意尾气吸收系统。氢化岗位1、氢气的易燃易爆性,要做好防静电。加氢要置换彻底2、催化剂为易燃品,要进行溶剂的密封碱解过程中有室息性气体产生,要保持通风3、回收催化剂时要保持有溶剂保护,避免有火灾水解岗位蒸馏及萃取过程中L-2#有毒,保证防护品的穿戴精制岗位1、L-2#1,石油醚有毒,佩戴防护护用品。2、烘干工程保证通风,避免爆炸。九、使用原料的相关信息、特性与危害发生身体 接触或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乙酰乙酸乙酯 1.1、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摄入或经过皮肤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1.2、急救措施1.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接触处15分钟,就医1.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 就医1.2.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1.3泄漏处理应急措施本品可燃,具有刺激性。如发生泄漏应迅速将所有人员撤离泄漏污染区域,并对污染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严格限制出入。并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放毒服。切断泄漏源头。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洗水稀释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撒湿冰或冰水冷却后,用泵转移至槽车或进入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湨乙烷2.1、健康危害本品为第6类,毒害品。具有麻痹作用。主要经吸入、食入及皮肤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对眼睛和呼吸道刺激较轻,对肝、肾、心肌有损害2.2慢性中毒的表现:表现有头痛、头晕、四肢乏力和麻木、身体沉重感。随病情发展,可有四肢无力加剧、肌力减退、行走困难、腱反射亢进,可发生语言障碍,眼球、手指震颤表现有头痛、眩晕、面部潮红、瞳孔散大、脉搏加速、四肢震颜、呼吸困难、虚脱甚至呼吸麻痹2.3急性中毒的表现:表现有头痛、眩晕、面部潮红、瞳孔散大、脉搏加速、四肢震颤、呼吸困难、虚脱甚至呼吸麻痹。2.4、急救措施2.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接触处15分钟,就医。2.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就医2.4.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2.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5、泄漏处理应急措施如发生泄漏应迅速将所有人员撤离泄漏污染区域载,并对污染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严格限制出入。并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放毒服。切断泄漏源头。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洗水稀释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进入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3、乙醇钠3.1、健康危害本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能服饰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接触后有刺激感喉痛、呼吸困难,腹泻、呕吐、肺水肿。皮肤及眼睛接触引起灼伤。3.2、急救措施:3.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接触处15分钟,就医3.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就医3.2.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2.4、食入: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3.3、泄漏应急处理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域,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防尘面罩,穿全棉防腐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使用无火花工,小心扫起。避兔扬尘。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晕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4、 氰化钠4.1、健康危害本品为第6.1类毒害品。可经皮肤、吸入、食入对人和动物造成伤害。本品可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室息,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狮期全省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少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4.2、急救措施4.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中,就医4.2.2、限睛接触:立即提起眼险,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4.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4.2.4、食入:饮足量温水,吐。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4.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域,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全面罩防 尘面具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5、氢气5.1、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浓度高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室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5.2、急救措施5.2.1、吸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