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doc_第1页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doc_第2页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doc_第3页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doc_第4页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作者:_单位: _邮编: _) 作者:樊爱琳,师长宏,苏明权,薛莹,柏银兰,马静,刘家云,张建芳,程晓东,郝晓柯 【摘要】 目的: 克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序列测定正确后进行融合表达纯化.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入到pUC19克隆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中,转化大肠杆菌DH5,目的基因经IPTG诱导,由T7启动子调控表达了氨基端带6个连续组氨酸残基的Rpf蛋白,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 结果: 获得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得到融合6个组氨酸残基的藤黄微球菌Rpf蛋白,可溶性分析发现融合蛋白主要在包涵体中存在,最后在变性条件下,用Ni2+NTA 亲和色谱柱纯化目的融合蛋白,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纯度大于90%,WesternBlot证实获得的蛋白为所需要的目的蛋白. 结论: 构建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并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表达蛋白,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微球菌,藤黄;分枝杆菌,结核;克隆,分子;基因表达;纯化 0引言 结核病(TB)是现今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致病和致死因素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的休眠状态和生长缓慢是研究结核病的主要障碍. Mukamolova等1发现在Micrococcus Luteus(藤黄色微球菌)中发现了一种能促进细菌复苏生长的因子并命名为复活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 Rpf ). Biketov等2发现Rpf可促进巨噬细胞内受损的休眠期的结核杆菌进入活化增殖状态,且还是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的靶抗原. 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可编码5 种Rpf样蛋白3. 我们拟克隆表达藤黄微球菌Rpf蛋白,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以建立临床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分离培养方法,并评价其是否可作为候选结核亚单位疫苗的组分.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藤黄微球菌标准株为西京医院检验科细菌室保存;Taq DNA聚合酶、dNTPs,T4连接酶、Hind,BamH及DNA电泳胶回收试剂盒、质粒提取纯化试剂盒(Promega公司);E.coli DH5为本室保存,pProEXHT质粒为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师长宏博士馈赠;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NiNTA)(Qiagen公司). 12方法 1.2.1引物设计登陆GenBank,根据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序列(AC: Z96935)设计引物. P1:5CGA GGA TCC ACC ATG GAC ACC ATG ACT CTC TTC AC3含BamH酶切位点p2:5TCA AAGCTT TCA GGC CTG CGG CAG GAC GAG CTC CT3含Hind酶切位点和终止码. 扩增片段为697 bp,由TaKaRa公司合成. 1.2.2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提取刮取适量藤黄微球菌落,TE(pH 8.0)洗涤后重悬,加SDS至终浓度为10 g/L,蛋白酶K至终浓度0.1 g/L,5560水浴过夜,分别用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异戊醇(241)各抽提1次,上层水相加2.5倍预冷的无水乙醇,1/10体积的3 mol/L乙酸钠后置-20冰浴1 h沉淀DNA,用无水乙醇、700 mL/L乙醇先后洗涤沉淀2次,抽干后溶于适量无菌水中. 1.2.3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扩增、克隆及测序以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为模板,以P1和P2为引物,扩增目的基因. PCR反应条件:94 60 s, 52 60 s, 72 90 s, 共30个循环,再于72延伸7 min. 回收PCR产物,经BamH和Hind消化后,然后用T4连接酶连接入经同样酶消化的pUC19中,转化E.coli DH5感受态细胞. 然后涂布于LB平板(含氨苄青霉素100 mg/L),随机筛选4个菌落,分别接种于5 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液中,37振荡培养过夜,提取质粒DNA,用Hind和BamH双酶切,37 过夜,进行10 g/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以DL2000为分子质量参照,观察有无约697 bp大小的片段,将阳性克隆命名为pUC19Rpf,然后随机挑取3个克隆进行测序. 1.2.4重组质粒表达提取测序正确的重组克隆质粒,经Hind和BamH双酶切后,回收目的基因条带,溶于50 L双蒸水中. 取目的片段和同样用Hind和BamH双酶切的pProEXHT质粒以 31的比例混合,用T4连接酶连接,转化E.coli DH5感受态细胞. 然后涂布于LB平板(含氨苄青霉素100 mg/L),37培养过夜. 随机挑取2个菌落,分别接种于5 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液中,37振荡培养过夜. 各取1.5 mL提取质粒DNA,再以Hind和BamH双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 挑取1个阳性克隆接种于5 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液中,37振荡培养18 h,取100 L加到10 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液中,37振荡培养23 h,以终浓度为0.5 mmol/L 的IPTG诱导4 h,取1 mL诱导表达菌液以及未诱导的菌液离心,回收菌体沉淀. 将诱导前后的样本重悬到去离子水中,加入2样品缓冲液,100沸水浴5 min,12 000 g离心10 min,取10 L 上清进行100 g/L SDSPAGE,电泳条件为200 V恒压. 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液染色5 h,脱色液脱色13 h,观察目的蛋白表达条带. 并通过凝胶薄层扫描测定其表达量. 125表达产物鉴定将上述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后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10 g/L BSA封闭过夜,加6His mAb作用1 h,以10 mmol/L PBS(pH 7.2)洗涤后,加HRP羊抗鼠IgG作用1 h,以DAB显色观察结果. 1.2.6纯化样品制备将平衡胍裂解液温至37(pH 7.8),收集250 mL诱导表达细菌,5000 rpm离心10 min,弃上清,沉淀重悬于10 mL胍裂解液中,室温缓慢摇动510 min,至细胞完全裂解,冰浴条件下超声5次,每次10 s,10 000 g离心10 min,上清移至干净离心管,-20保存备用. 1.2.7融合藤黄微球菌Rpf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纯化4采用Invitrogen的Ni2+NTA纯化试剂盒纯化目的蛋白. 将250 mL的诱导菌液离心,制备上柱样品,按照变性条件进行亲和色谱纯化,收集洗脱液进行100 g/L SDSPAGE 分析. 1.2.8表达蛋白的复性采取逐步降低尿素浓度的方法,除去蛋白溶液中的尿素,使变性的蛋白在此过程中自然复性,先用含6 mol/L尿素的缓冲液4透析过夜,然后分别用4, 3, 2, 1, 0.5 mol/L尿素的梯度透析各4 h以上,最后用PBS缓冲液再透析4 h以上. 透析结束后将蛋白溶液在4,12 000 g离心10 min,上清即为可溶的复性蛋白,将其分装后冻干备用. 2结果 2.1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应用上述合成的两种引物,以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序列,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见图1,PCR扩增产物约为697 bp的片段. 将PCR扩增产物克隆于PUC19中,挑选经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见图2,送上海联合基因公司测序,所得序列结果与GenBank报道的完全一致. 2.2藤黄微球菌Rpf基因表达载体的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质粒PUC19Rpf双酶切后回收,与用相同酶切的pProEXHT质粒连接、转化,随机挑选2个克隆,提取质粒酶切鉴定,2个克隆均切出697 bp的片段,将1号阳性克隆命名为pProEXHTRpf(图3). 2.3重组质粒的表达及其产物的鉴定将重组质粒pProEXHTRpf接种于LB培养液中,经 IPTG诱导,SDSPAGE分析,发现约在Mr 30 000处有1条蛋白带,同预计的大小相吻合(图4). 经凝胶薄层扫描,测得重组菌表达带的蛋白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3.5%. 对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分析证明,融合表达产物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 将表达蛋白与抗组氨酸的特异性mAb做免疫印迹,发现在Mr约为30 000处有一条带,表明此表达产物含有能与抗组氨酸的特异性mAb相结合的表位(图5). 2.4表达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Ni2+NTA 亲和色谱柱纯化蛋白后100 g/L的SDSPAGE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经薄层扫描分析融合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图6). 3讨论 Rpf蛋白是一种原核生长因子,它在细胞外以110-12 g水平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发挥促进休眠期细菌复活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休眠期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5. 由于Rpf的功能类似于真核生物的生长因子,因此被称为细菌的细胞因子. Vladimir等6的实验证明藤黄微球菌中的Rpf 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在免疫C57BL/6小鼠之后,可以诱发IgG1与IgG2a反应,T细胞增殖,干扰素, IL10, IL12 升高而IL4, IL5不变,而且免疫血清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 H37Rv毒株的生长与增殖. Cole等7认为MTB中也存在着Rpf样基因,可以编码几种膜结合或分泌的Rpf样蛋白. Mukamolova等8对MTB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Rv0867c(RpfA), Rv1009(RpfB), Rv1884c(RpfC), Rv2389c(RpfD)和Rv2450c(RpfE)五个基因与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同源. 我们以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为模板,克隆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Rpf,并融合表达了氨基端带有6个组氨酸残基的Rpf蛋白,该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在变性条件下利用金属鳌合亲和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了纯化,并利用缓慢透析的方法使大部分目的蛋白得到了复性,得到了纯度在90以上的目的蛋白,将表达的蛋白与抗组氨酸的特异性mAb做Western Blot,发现在Mr约为30 000处表达有一条带,表明此表达产物含有能与抗组氨酸的特异性mAb相结合的表位,也间接证实了表达的蛋白为需要的目的蛋白. 利用得到的目的蛋白,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探究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在内的富含GC的革兰阳性菌所表达的Rpf家族蛋白的功能,以便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敏感的分离培养方法. 同时将深入探讨Rpf蛋白的免疫学特性,探究其是否可以做为预防和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疫苗组分.【参考文献】 1 Mukamolova GV, Obolbek AT, Konstantir K, et al. The rpf gene of micrococcus luteus encodes an essential secreted growth factorJ. Molecular Microbiology, 2002,46(3):611-621. 2 Biketov S, Mukamolova GV, Potapov V, et al. Culturabilit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ells isolated from murine macrophages: A bacterial growth factor promotes recoveryJ. 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 2000,29(4):233-240. 3 Mukamolova GV,Murzin AG, Salina EG, et al. Muralytic activity of micococcus luteus Rpf and relationship to physiological activity in promoting bacterial growth and resuscitationJ. MolMicrobiol, 2006,59(1):84-89. 4 薛莹,姜泓,高雪,等. 结核分枝杆菌Rv245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9):1778-1781. 5 Mukamolova GV, Kaprelyants AS, Young DI, et al. A bacterial cytokine 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8, 95(15):8916-8921. 6 Yeremeev VV, Kondratieva TK, Rubakova EI, et al. Proteins of the Rpf Family: Immune Cell Reactivity and Vaccination Efficacy against Tuberculosis in Mice J. Infect Immun, 2003,71(8):4789-4794. 7 Cole ST, Bros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