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奋斗:家乡民生建设调查.doc_第1页
梦想与奋斗:家乡民生建设调查.doc_第2页
梦想与奋斗:家乡民生建设调查.doc_第3页
梦想与奋斗:家乡民生建设调查.doc_第4页
梦想与奋斗:家乡民生建设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梦想与奋斗”-家乡民生建设调查 1、 主题:梦想与奋斗-对家乡民生建设的调查2、 调查地点及时间花桥镇简介:地理环境 花桥镇位于武穴市东部,地处东径115022,至115049,北纬29050,至30013,。东与黄梅县交界,南与万丈湖办事处、龙坪镇相连,西与京九铁路武穴站相距9公里,北与大金、余川、梅川三镇毗邻。沪蓉高速,石松线,龙莲线穿镇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镇政府驻地为花桥社区,距武穴市城区仅28公里。花桥原名“花官桥”,东汉时期因官府悬银50两,当地一个名叫花子的石匠揭榜修建一座石桥而得名,解放后于1956年因民政部门核定地名去了中间“官”字,而简称“花桥”。全镇版图面积15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20公顷,水域550.2公顷,林地135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4%。花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南低北高,地形以南部湖区、北部丘陵、中部平原为主,雨水春、夏、秋偏多,秋冬季少雨干燥,年平均气温16度。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境内港河道20余条纵横交错。建置沿革 明、清时期,花桥属广济县太东乡;民国时期属广济县第三区(1930年前后为红色福盛区);建国初1951年1957年属广济县花桥区;1958年改称花桥人民公社(区级公社);1959年恢复花桥区;1975年2月,撤区并社,分为花桥、丰收两个政社合一体制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区,合并为花桥区;1986年撤销花桥区,设立花桥、郑公塔两个镇,属武穴市;2001年2月花桥、郑公塔合并为花桥镇,全镇辖3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社区,377个村(居)民小组,16110户,总人口86400人,其中农村人口73055人,男女劳动力42526人。花桥人杰地灵 明朝中宪大夫吴亮嗣、清朝河南提台蓝斯民均出生在花桥。近现代诞生过共和国6位将军,他们是中将:陈康、郭锡章,少将:蓝侨、杜国平、张春森、陈金钰,其中陈康、蓝侨、杜国平、张春森、陈金钰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杜国平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蓝侨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名人有新闻骄子新华通讯社社长郭超人,文化部广电局顾问、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陈播,广济文曲戏创始人陈三爱等。(二)村镇建设花桥镇现有中心集镇和小集镇共6处,分别为花桥、郑公塔、张河口、童司牌、崇山岭、郭德元;小型村级集镇20个,分别为毛仁山、塘角头、陈巷、郭大垸等。花桥中心集镇是花桥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2万人,常住人口1.5万人,流动人口3000余人,城镇化率45%;花桥中心集镇有纵横18条街道,分别为花桥正街、麒麟大道、幸福南北路、将军南北路、育才东西路等。2011年被中共武穴市委、市政府定位武穴市域副中心。(有关花桥镇的简介资料来自于花桥镇政府官网,按原文有删减修改,摘取其中而用。网址:/show.aspx?id=320&cid=41)3、 调查人员 戴志杰 4、 调查对象 村里现居住村民。由于是在农村,所以调查对象以老年人, 中年妇女以及小孩为主,青年人大都外出打工。5、 调查内容 1.家庭收入现状及未来预期 2.家庭消费支出结构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调研 4.环境污染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6、 调查结果 经过几天的走访,询问,调查以及资料查询,将以上调查结果汇总如下,由于时间紧迫以及自己的能力有限,调查结果肯定存在很多的不完善或错误之处。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掌握调查调研这方面的能力,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到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践中检验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1 家庭收入现状及未来预期。在调查此项内容时在村里随机挑选出十户人家进行询问,并记录数据。 这是我调查过程中的一次对话:“*,你好,我是*家的孩子,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大学,因为学校安排,需要对咱们农村进行一次调研活动,我能向你问几个问题吗”。由于同是一个村的,所以被调查者都比较配合。“孩子呀,上大学了要好好读书呀!有什么要调查的就问吧!”,村里人比较实在。“那*叔叔在外打工都还好吧?叔叔一般一年能赚多少钱呢?”,“也就三四万吧,你叔在外打工不容易呀,将来你要好好读书,做大出息呀!”“知道,那在家种田一般能赚多少钱呢?”,“种田现在都只能够个温饱,种些口粮吧,好些时候也有八千万儿的,国家政策也好,不收税了,还补贴,今年补贴了3000多呢。”(按照国家政策,2008年以后我国现行的补贴政策为一亩田160元,包括良种补贴,水利补贴等)往后的调查形式基本如此,所以不多时就走完了十几家,得到一些数据,然后统计成图表如下: (财政补贴收入指良种补贴以及 及养老保险、退休金、养老金 金等。) 2 家庭消费支出结构 。每个家庭的消费支出不外乎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以及教育、交通、送礼、看病等。在调查的十几户人家中,家庭消费支出水平不一、方向也各有差距。因为涉及到一个家庭的隐私,所以刚开始他们大多不太情愿回答关于金钱方面的问题,不过好在自己耐心的解释原因,他们最后也如实的告诉了我相应的数据。这次调查了13户人家经过访问,记录数据,最终处理结果如下:消费额2-2.5万2.5-3万3-3.5万3.5-4万4.5-5万5-6万户数一户两户四户三户两户一户百分比7.715.430.82315.47.7 各个家庭收入水平不同 ,所以个家庭相应的消费水平也不尽相同 费也不尽相同,根据这13户人家 13户人家的调查结果可 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还是 属于小康家庭,富裕人 家不多,贫困家庭也存在 在,说明即使在农村也 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消费方向统计表消费方向子女教育费饮食消费看病问诊费日常用品娱乐消费送节送礼费化肥农药其他金额2-2.5万5000元500-1000元3000元500-1000元1000-1500元500-1000元2000元百分比(%)635.1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调研 调查对象为本村,大部分数据来自于村委会和村小学。村子有小学一所,现有教师20人,其中专职教师有12人,其他职工3人,领导5人,一般在校学生人数为170人左右。分六个年级教课,由于教师缺乏,所以很多老师教几门课的课程。好几个老师在我读书的时候教过我,觉得十分亲切,都是非常好的老师,也有能力教好那些学生。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能往镇上幼儿园送,同时也有很多小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去学习,不过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设施比农村小学要好些。经过查资料,自己所在的乡村共有597户人家,其中有432户人家的青年劳动力已外出打工。绝大部分都是父母两人都在外,把孩子留在家有爷爷奶奶照顾,所以留守儿童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经过仔细询问和查阅资料后得到如下一组数据:年龄0-3岁3-5岁5-11岁11-14岁14-17岁17岁以上总数人数97862641124456659入学人数2060235862733451百分比20.62%69.77%89.01%76.79%54.55%58.93%68.44%备注该年龄段的小孩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妈妈在家照顾,年龄较小,上幼儿园的不多。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大多在上幼儿园,少数家庭困难者无法供应学费。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们大多在上小学,但也有特殊原因无法上学的。这是上初中的时候咯。但是有不少孩子却早早的出来打工,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到了上高中以后,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因为处在农村,很多女孩无法接受高中教育。每年春里也有不少的大学生,也有的不少人早早的成家立业。总体来看,教育普及率还不是很高,还需要家长们知道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4 环境污染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 这次回家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家乡的空气质量变的差了一些。我老家那个乡村是两面环山,一面环水的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村子的后面有一个中型水库,两面群山环绕,更有很多的鱼塘稻田星罗棋布。从我记事以后,我就经常和朋友们一块上山采蘑菇、掏鸟蛋,还经常一起偷偷的去别人家的鱼塘里钓鱼。记得那个时候向村里的生活是那样般的美好。 可是近几年来,村里大开发,引进了三家碎石场,每天在村里唯一的一条水泥路上都有很多很多的大卡车来来往往。那条修好每两年的通村公路已经被碾的坑坑洼洼,雨下的时候就会泥泞不堪,天晴的时候便会风尘扬沙。村里的居民的出行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刚回来那次,在路上,就被扬起的灰尘呛了鼻子。村里有三条河流,两条河是起灌溉作用的连着水库和别村的农田水站。另外一条是村里的内流河,从村头直到村尾,最后又汇集到灌溉河内。村里的内流河是村民们洗衣做饭洗菜的一条河。小的时候,河水清澈见底,经常可以看到小雨小虾在悠闲地溜达,所以小朋友们也最喜欢夏天的时候在河里游泳抓鱼玩!可是现在,河里被污染得很严重,鱼虾没了,河水变臭了,不再清澈了,也没有人愿意在这里洗衣洗菜了。现在很多人都不太愿意走近那条河了。所以我就去问村里的居民才得知,在村尾的那个地方,有几家村民在开了养殖场,每天都偷偷地把污水往里排,使那些水草疯狂地生长。这次调研结果发现,村子里的污染问题很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和另外几名合作者一起到村干部家反映这件事,有村民得知后,也纷纷过来诉苦。于是村干部带着我们来到养殖场进行协商解决办法。最后经过量过小时左右的协商,养殖场以后禁止乱排污水,要进行综合治理,受污染的河流由养殖场和村委共同清理,村委并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建设相应的惠民设施,一切费用由养殖场和村委共同承担。最后的结果让村民都很满意,我和几个调查者也很开心,希望不久的明天,我又能见到家乡那条鱼虾成群的河了。7、 调查活动总结 这次家乡民生建设调查虽然只花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调查的内容也很少,再由于没有作调研工作的经验,所以自我觉得这次调研做的很粗糙,很肤浅,并不能反映很多问题。但是就是这几天的时间里,让我自己对家乡那个小农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不能看到每个角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却也能看到那个小乡村所独有的人文色彩和浓厚的农村淳朴气息。 一个农村,再怎么贫穷落后,也还是要发展的,也还是要庇护着生生世世守候在这里的儿女。发展的背后注定着不平衡,总有人是幸运儿,能够最先找到致富的机会,一个人的成功便会触发一个连锁反应,带着更多人的富裕。一个乡村里个人贫富差距不是主要的矛盾,重要的是我们能均享社会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都说现在种田不能赚钱,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不愿放下一辈子生活的基业,种田种地是祖上传下来的活计,不能废了。人每天都是要吃饭的,自家有地,荒了可惜,何况国家还有那么好的补贴政策,种地种田不交税,还有补贴。这是一个建设中强国的惠民表现,也是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表现。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惠民政策体现的是国家对普通百姓的关心,是国家蒸蒸日上的必然趋势。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村自然是落后的,所以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是较低的。但是在村里的那个小学里,那十几位好老师依然坚守在岗位,兢兢业业的奋斗了几十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他们也在不断努力的扩大着教育,让村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知识,也让每一位家长明白,读书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才是教育模范,值得每一个从他的讲演中走出来的孩子致敬。我也希望能有更多更优秀的教育资源和设施能走进那个农村的小学和所有的教育落后的地方,让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接收到最优质的资源,学习好最真的人生道理。那样,国家的教育事业便会变得更加的强大,就能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发展的背后常常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但这样的代价是很痛苦的,我们尝到建设发展带来的甜头,也能尝到环境我染所造成的苦果。即使在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