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黄河流域重点领域水资源保障措施研究(杨立彬 杜远 肖素君) 摘要黄河流域水少沙多,缺水形势严峻,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河流生态系统均受到严峻威胁。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如何在缺水条件下,保证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的水资源支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黄河流域实际,从改善水沙关系、保障城乡饮水安全、能源基地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等多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的水资源保障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 保障措施 重点流域 黄河流域 1 水沙关系改善 在问 题及目标任务 黄河难以治理的症结在于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益加剧,用水持续增加,致使河道内输沙水量和生态环境用水量被大量挤占,汛期水量大幅减少,使原本不协调的水沙关系更加恶化,造成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频繁断流,黄河下游河槽严重淤积,河槽萎缩,平滩过流能力减少,防洪负担加重。 根据黄河水资源条件,在水资源配置时,重视黄河汛期输沙和非汛期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保证一定的河道内水量,结合黄河干流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改善水沙关系,缓解河道淤积的态势,塑造并维持中水河 槽。 2 / 11 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突出问题,相应的措施为增水、减沙、调水调沙。 加大节约用水力度,适时开展跨流域调水,缓解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黄河水资源总量不足的现实,采取多种增水措施,一是相对增水,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用水项目实施节水改造,提高黄河的用水效率,减少河道外用水量,据分析,至 2030 年流域可节约用水约 76.亿 是绝对增水,即从流域外水资源丰沛的河流通过工程措施调水进入黄河,从而增加黄河水资源的总量。 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水库拦沙和滩区放淤等措施,减少入黄泥沙。一是以 黄土高原地区多沙粗沙区治理为重点,以淤地坝建设为主要手段,本着“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 2030 年水平年均减少入黄泥沙亿 t;二是利用黄河上中游干流骨干工程及主要多沙支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的死库容,实施 “ 拦粗排细 ” ,减少进入淤积性河道的泥沙;三是主要依靠小北干流的广阔滩区放淤,通过 “ 淤粗排细 ” ,拦截由于黄土高原淤地坝不能全部拦截进入黄河的部分粗泥沙,改变黄河泥沙的空间分布,减少进入黄河下游的粗泥沙。 建设古贤水利枢纽等必要的枢纽工程,完善水沙调控体系,进行调水调沙,通过水库的合理 调度,改善水沙关系,3 / 11 塑造并维持黄河下游中水河槽过流能力达到 000m3/s 以上。 城乡饮水安全 村饮水安全 存在问题及目标任务 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饮水安全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巨大。据统计,到 200 年底,黄河流域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 人,约占流域农村总人口的 结合黄河水资源情况和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分布,至2010 年解决 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积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重点解决中、重度氟病区村,砷病区村,溶解性固体大于 2g/L 苦咸水,高铁、高锰、污染水、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等饮水问题。至 2020 年前基本解决流域内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满足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 策和措施 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总体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对策措施,保护现有良好水源地,提高饮用4 / 11 水安全的保 障能力。 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实施水源保护工程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没有划定水源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存在可能影响水源水质的污染源;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清除保护区内的点污染源;在水源保护区内,发展有机农业或种植水源保护林,避免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对于水源保护区外,加强点源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农村供水工程 对具备水源条件、人口较密的农村地区,通过管网延伸和新建水厂,发展集中供水;对居住分散的农户,兴建单 户或联户的分散式供水工程;对当地水质很难处理或处理费用较大的情况,可因地制宜,饮用水与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保障饮用水水质;对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地域且难找到良好水源的地区,采取特殊水处理措施,制水成本较高时,兴建集中供水站,实施分质供水。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保障供水安全 加强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监管。逐步建立村镇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 存在问题及目标任务 5 / 11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部分城镇供水困难,居民饮水难以 保障。 根据黄河流域实际, 2020 年全面改善城镇饮用水安全状况,水源保护区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水质水量得到有效保障,构建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体系,城镇饮用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2030 年继续改善城市饮水安全状况,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 策和措施 1)工程措施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防护隔离措施 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的基础上,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水源地保护的需要,主要采取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各级水源保护区的标识与警告等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针对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不好、已经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源地,根据水源地实际特点采取相应的点源治理、面源治理和内源治理等治理措施。点源治理主要包括排污口治理、垃圾处理、人口搬迁和畜禽养殖治理等;面源治理重点是保护区内的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治理包括底泥疏浚和流动线源治理等。 湖库生态修复试点工程 6 / 11 对于重要的湖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针对入湖库支流、湖库周边及湖库内建设生态防护工程,改善入湖库支流和湖库水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主要包括生态滚水堰、前置库、河岸生态防护、湖库周边生态 修复工程、湖库内生态修复工程等。 )非工程措施 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法律法规体系及管理制度建设。根据相关法律,建立饮用水水源区管理制度、建立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管理制度和建立饮用水水源区补偿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发布制度;建立科教宣传体系,鼓励公众参与。 城市饮用水水源监控体系建设 为实现对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在已有的监测系统基础上,完善现有的监测体系。 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水资源条件,制定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能源基地供水安全 在问题及目标任务 7 / 11 黄河流域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我国的能源安全中举足轻重。目前正在建设的能源基地包括宁夏的宁东能源基地,内蒙古的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乌海市及乌斯太工业能源基地,陕西的陕北榆林能源工业基地,山西的离柳孝汾煤电能源基地以及甘肃陇东能源基地等。预计该部分 能源基地 2030 年工业增加值将达 亿元;火电装机将达近 84 万 于该部分地区能源资源与水资源分布不匹配,当地水资源缺乏、供水能力较低,如不妥善处理,必将影响和限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即使在大力节约用水的条件 下,该部分能源基地的工业需 2030 年将增加 3 亿 盛的用水需求必将使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紧张。 对于能源基地用水需求的大量增加,在南水北调西线等外流域调水工程生效前,应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在首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通过水权转换等方式,尽力保障能源基地用水。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 施后,将能源基地作为主要供水对象,确保能源基地供水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节水,在水资源紧张的黄河流域新建能源重化工必须采用严格的节水工艺,强化工业节水,同时加强农业节水,通过水权转换等措施补充能源基地供水;二是在水资8 / 11 源配置时,优先考虑生活和能源基地用水,支持能源基地健康发展;三是适当建设和完善能源基地供水工程,保证能源基地的供水安全。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后的主要措施 随着外调水量注入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和,各行业相互争水的局面得到缓解。对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发展 ,一方面可将能源基地作为主要供水对象,增加黄河取水指标;另一方面可通过完善供水设施,提高从黄河取水的保证程度。 粮食安全 在问题及目标任务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流域的光热条件和土地资源为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种植业较为发达。流域农业耕作区主要集中在平原及河谷盆地,上游宁蒙河套平原是干旱地区建设“绿洲农业”的成功典型,中游汾渭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目前黄河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756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31%,灌溉地粮食亩产约为旱作的 。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 短缺,农业用水得不到保障,特别是枯水年和用水紧张的时期,农业用水往往被挤占,从而造成作物减产,农民利益受到影响。 根据黄河流域土地和耕地资源分布情况,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响应国家的9 / 11 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保证保灌面积的用水需求,保障流域口粮安全。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继续提高耕地复种指数、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品种等措施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和形成不断扩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灌溉面积的长效机制;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加大灌区节水力度;在粮食 主产区和粮食后备基地,合理建设农业灌溉供水工程。 加强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更新改造,恢复已萎缩大型灌区的部分灌溉面积,提高灌区粮食生产能力 由于水资源短缺,再靠外延式的增加农业供水发展灌溉难度很大,必须以节水求发展。今后,在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以及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方水的粮食产量。目前黄河流域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仅 先进国家的 后的工作重点要以节水中心 ,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完善灌排体系,改善灌溉条件;同时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在水土资源匹配良好地区,适当发展部分新灌区 根据各地区的水土资源条件,结合可能兴建的水源工程,适当发展部分新灌区。如青海引大济湟、黄河谷地灌区10 / 11 等工程;甘肃引大入秦、东乡南阳渠等灌溉工程,结合洮河九甸峡枢纽的开发,逐步建设引洮灌区;续建宁夏扶贫扬黄工程、陕甘宁盐环定灌区;陕西东雷二期抽黄灌溉工程;山西马连圪塔水库灌区;河南小浪底 区等。并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黑山峡水利枢纽,逐步开发建设黑山峡生态灌区。 合理配置水资源,满足农业保灌面积用水需求 为了满足粮食生产及农业发展的用水要求,在强化农业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前,要保证向农业供水不少于 290 亿 满足 900 万亩农田保灌面积用水需求,使人均粮食产量达到 380本实现粮食自给。远期随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成生效,可向农业供水 340 亿 均粮食产量可达 400足粮食自给的要求。 结语 维持河流健康,保障城乡饮水安全、能源基地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都需要水资源的基本支撑,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水资源配置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管理在公司战略执行中的约束与支持性试题及答案
- 风险战略规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构建诚信企业的年度工作措施计划
- 促进仓库文化建设与传播计划
- 科技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在生产工作计划中的实践
-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传媒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计划
- 2024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 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退工单
- 《企业财务现状的杜邦分析-以大疆科技为例》开题报告(含提纲)2400字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人生有两段路要走”漫画作文导写及范文
- YS/T 778-2011真空脱脂烧结炉
- GB/T 30776-2014胶粘带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
- GB/T 18574-2001地铁客运服务标志
- GB/T 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 超星尔雅学习通《法律基础》章节测试含答案
- 英格索兰空压机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