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源县大河镇大水昝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编 制:李绍华矿 长:尹康连富源县大河镇大水昝煤矿2010年9月26日目 录一、煤矿文件关于印发(大水昝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二、大水昝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31、煤矿基本情况-32、煤矿开采技术条件-43、煤矿开拓开采现状-204、生产系统-215、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246、计划投资-257、保障措施-289、奖惩措施-28三、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0四、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1五、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2六、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3七、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4八、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5九、灾害防治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36云南富源县大水昝煤矿文件大水昝煤矿2010013关于印发大水昝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 知矿属各单位:为认真落实本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力争在2012年内达到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富源县大河镇大水昝煤矿 2010年9月26日 大水昝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本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力争在2012年内达到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煤矿基本情况富源县大河镇大水昝煤矿始建于1991年,1994年市煤炭设计院设计列入曲靖电厂配套矿井之一,1998年矿井建成,1999年经各级验收正式投入生产;煤矿已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等证照,证照齐全,合法、有效;煤矿现有工程技术人员4人(采煤、地测、机电、通风专业各一人)配备齐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人员38人全部持证上岗,积极组织职工进行全面培训,大力加强了安全管理队伍,对特种作业人员到期的送县局进行培训、复训,提高安全管理素质。1、大水昝煤矿位于富源县城134方向,距县城平距13.7km,行政区划隶属富源县大河镇辖区,属硐上勘探区域。地理坐标(极值):东经:10421021042201;北纬:253400253501,采矿许可证批准矿区面积1.4362km2,开采标高18501600m。矿区走向长有约1500米,倾斜宽约800米。2、开采煤层有九层:M3煤层:厚0.951.47m ,M4+1煤层:厚0.801.22m,M5煤层:厚1.031.28m,M7煤层:厚1.571.90m ,M9煤层:厚3.033.20m,M10煤层:厚0.88m,M11煤层:厚0.91m,C13煤层:厚1.08m,M15煤层:厚1.05m。地质储量为1187.38万吨,工业储量为1015.02万吨,可采储量为609.01万吨。3、设计能力:设计6万吨/年,2006年实际核定能力6万吨/年。4、矿井现由原6万吨/年改扩为15万吨/年,开工备案回执还没有办理下来,现正在办理当中。二、煤矿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赋存情况(地层属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为3035)M3煤层:厚0.951.47m,11个见煤点平均厚度1.11m,一般结构:0.58(0.09)0.44m,煤层硬度较硬,含1层高岭石泥岩夹矸。顶板(伪顶)为0.050.10m灰色泥岩,老顶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底板(伪底)为0.100.20m灰色泥岩。M4+1煤层:厚0.801.22m,10个见煤点平均厚度1.01m, 煤层硬度较硬,单一结构。顶板(伪顶)为0.100.20m灰色泥岩,老顶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伪底)为0.20m左右灰色泥岩。C5煤层:厚1.031.28m,8个见煤点平均厚1.14m,煤层硬度较硬,一般结构:0.37(0.07)0.70m。含1层高岭石泥岩夹矸,顶板(伪顶)为0.10m左右灰色岩泥、老顶为粉沙岩,泥质粉砂岩;底板(伪底)为0.30m左右灰色泥岩。M7煤层:厚1.571.90m,8个见煤点平均厚1.76m,煤层硬度疏软,一般结构:0.37(0.09)1.30m,含1层灰色泥岩夹矸。顶板(伪顶)为0.050.10灰色泥岩,老顶为泥质粉沙岩,夹细沙岩及菱铁岩薄层;底板(伪底)为0.100.30m灰色泥岩。M9:煤层:厚3.033.20m。6个见煤点平均厚3.12m,煤层硬度疏软,单一结构。顶板(伪顶)为0.05m左右灰色泥岩,老顶为薄层状菱铁岩与粉砂质泥岩,呈近等厚互层(地表风化后呈排骨状);底板(伪底)为0.300.50m灰白色泥岩。M10煤层:1个见煤点厚0.88m。结构:0.30(0.05)0.53m,煤层硬度较硬,含1层泥岩夹矸。顶板(伪顶)为0.10m左右含炭泥岩,老顶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伪底)为0.20m左右灰色泥岩。M11煤层:1个见煤点厚0.91m,煤层硬度较硬,单一结构。顶板(伪顶)为0.1020m灰色泥岩。老顶为粉砂质泥岩或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底板(伪底)为泥岩。M13煤层:1个见煤点厚1.08m,结构:0.40(0.10)0.58m,煤层硬度较硬,含1层泥岩夹矸。顶板(伪顶)为0.100.20m灰色泥岩,老顶为粉砂质泥岩夹菱铁岩及粉砂岩薄层;底板(伪底)为0.20m左右灰色泥岩。M15煤层:1个见煤点厚1.05m,结构:0.80(0.10)0.15m,煤层硬度较硬,含1层灰色泥岩夹矸。顶板(伪顶)为0.20m灰色泥岩,老顶为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底板(伪底)为0.20m左右灰色泥岩。2、煤层顶底板条件可采煤层的直接顶板(伪顶)多为泥岩,局部为粉砂质泥岩,一般厚0.100.30m;底板(伪底)以泥岩为主,一般厚度小于0.50m,往下碎屑成分增多,夹菱铁质岩石。可采煤层稳定程度及控制研究程度如下:(1)、稳定程度根据煤巷,探槽控制,废窑开采调查,主平硐多年开采情况及相邻矿井开采煤层情况进行类比分析研究,确定矿区内有九层可采煤层,其中C3、C4+1、C7、C9、C13、等5层为稳定型全区可采煤层;C5、C10、C11、C15四层为较稳定型大部可采煤层。(2)、控制研究程度矿区内参与资源量估算的九层可采煤层,老平硐(主井)+探煤巷及TC-1探槽控制所有煤层,TC-2探槽控制中上部煤层,对开采各可采煤层的废窑有代表性的进行调查,利用距矿区北西部1100m处的硐山勘探区普查ZK2002钻孔资料进行类比。另外有相邻矿井:金晶煤矿位于矿区南部,开采C4+1、C5、C7、煤层。青平煤矿位于矿区西部,开采四层C4+1、C5、C7、C9、C10、C11、C13、C15八层煤。福田煤矿位于矿区北西部,开采C5煤层。3、水文地质情况大水昝煤矿位于硐山普查勘探区东部外围。地层主要为碎屑岩组成,属裂隙含水层,大气降水为该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区内无明显排泄区,属于区域碎屑岩水文地质单元的就地补给径流地带。矿区地处滇东高原山区,总体地形中部高,南东、北西部低,矿区中部近南北走向高家地梁子山脊为地表分水岭。最高为矿区北西部山脊,标高2046.9m左右,最低在矿区南东矿界附近恩乐小河河床,标高1723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约323.9m,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矿区地形地貌。矿区内有溪沟、小河各1条,东部的恩乐小河为常年流水,北东部无名小溪为季节排洪,在矿区北东部流入恩乐小河,恩乐小河流经矿区东部边缘及外围,矿区内河床标高17431723m左右,流出矿界处标高为1723m左右,可视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至矿区南部外围注入块择河,是南盘江支流,属珠江水系。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以矿区中部近于南北走向的山脊为地表分水岭,东部地表水排泄于矿区东部的恩乐小河, 2006年12月28日偶测流量为34.5l/s。据访问,雨季最大排洪量为380l/s左右。旱季最小流量为30l/s左右;西部地表水排泄于矿区西部外围2Km左右的块择河, 据区域资料一般流量2.5839.7 m3 /s。区内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受海拔控制明显。据富源县气象站长期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3.8,历史最低气温-11,最高气温34.9,年最大降雨量1233mm,年最小降雨量748.8mm,年平均降雨量1093.70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6.5%左右。(1)矿区地层含、隔水性根据矿区出露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结合泉水流量及生产矿井、老硐调查资料,将矿区出露地层划分为4个含水层(组)和2个隔水层(组),现按从新至老的顺序分述如下:、第四系(Q)残坡积、冲洪积松散孔隙含水层零星分布于山坡平缓处及沟谷开阔平缓地带,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地形低洼处及矿区东部恩乐小河两岸、厚010m,为松散碎块石、砂砾石混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含孔隙水。该地层出露泉点两个,即泉4和泉6,据2006年12月25日偶侧泉4流量为0.054 l/s,2006年12月21日偶侧泉6流量为0.038 l/s,据访问雨季流量曾大35倍。说明该地层富水性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矿区附近该层泉点流量0.0180.3208l/s,富水性弱。但由于矿区可采煤层与该地层直接接触,雨季可通过该含水层渗水进入煤层,成为直接充水含水层。、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裂隙弱含水层(组)该地层出露于矿区东部及外围,出露不全。岩性以紫紫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紫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及菱铁岩薄层。砂岩类与泥岩类呈不等厚互层。地表风化裂隙发育,深部裂隙不发育,含水裂隙发育深度浅,该地层无泉点出露,富水性弱。矿区构造中等偏简单,为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矿区内断层不甚发育,现已查明断距大于20m的断层3条,即F1、F2、F3小于20m的一条即F4,现将其水文地质特征概述如下:a、F1逆断层:位于矿区西部,走向150330,倾向北东60左右,倾角65左右,走向长度大于2000m,断距大于150m。西盘下降,东盘上升,造成北段上升盘煤系中上部地层与下降盘煤系中上部地层及南段上升盘煤系中下部地层与下降盘煤系中上部地层接触。该断层属压扭性断层,断层迹象明显,断层带附近岩石破碎,产状杂乱,钙泥质胶结。在矿区南西部外围出露泉点1个,即泉7,据2006年12月21日偶测流量为0.065l/s。由于该断层的切错,在1600m左右坑道掘进断裂带时P1m强岩溶含水层巨大的承压水压力可能产生突水灾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b、F2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走向140320左右,倾向南西、倾角70左右,南东端交于F3,北西端逐渐变小至尖灭,走向长度大于700m,断距2030m。南西盘上升,北东盘下降,造成上升盘T1k中部地层与下降盘T1k下部地层接触。该断层为张性断层,断层迹象明显。沿断层带未有泉点出露。说明该断层破碎带富水性和导水性与两盘围岩相当,富水性弱,对矿床开采无较大影响。c、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走向近于南北,倾向东,倾角70左右,走向长度大于1500m,断距大于150m左右。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南段造成T1k中下部地层与T1f1中部地层接触;北段造成T1f1底部地层与T1f1上部地层接触,该断层为张性断层,断层迹象明显。该断层带无泉点出露,说明断层破碎带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弱,对矿床开采无威胁性影响。d、F4逆断层:位于矿区北部,走向10028左右,倾向北西,倾角65左右,走向长度大于400m,断距小于20m。南盘上升,北盘下降,造成西端煤系顶部地层与T1k下部地层接触。断层迹象明显。该断层在矿区内断层落差小,向东逐渐变小至尖灭,断层破碎带由断层角砾组成。钙泥质胶结。沿断层破碎带未有泉点出露。对矿床开采无影响。综合评价,矿区内断层未连通区域强含水层,沿断层破碎带无泉点出露地表。断层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断层旁侧浅部风化带,降雨补给条件下形成浅部径流,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经流和循环浅。总体断层带富水性和导水性较两盘围岩稍好,但富水性弱,对矿床开采无威胁性影响。(3)坑道及周边生产矿井,老窑水文地质特征、坑道水文地质特征该矿已开拓主井(平硐)和风井(斜井)及部分煤巷,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开拓系统。根据坑道编录和调查访问资料,将坑道水文地质特征简述如下:主井(平硐):硐口标高1753.02m。从T1k地层掘进,进井方位25230,坡度+020井长408m,揭露了C3C9煤层,然后沿C9煤层倾向打暗斜井至1679.66水平落平,反倾向掘进平巷74.5m探煤揭露了C10、C11、C13、C15煤层。掘进T1k地层180m。28.60m处有滴水现象,地下水沿裂隙渗出,出水方式以边帮渗水和坑顶滴水为主,主要出水段集中在42.5102 m,此段裂隙较发育,坑顶多处见有淋水及滴水现象,180m进入煤系地层后,180190m坑顶有轻微滴水,190m后巷道大部分地段及煤层干燥无水,局部裂隙发育岩层疏松地段有轻微滴水现象。未见明显的小股水流,该段出水量极小。2006年12月20日在平硐口观测流量为1.09 l/s(94m3/d)据矿方介绍雨季流量为旱季的1.5倍左右。即雨季流量为1.64 l/s(142m3/d)风井(斜井):井口标高1893.58m,从P2x3地层中掘进,进井方位700,坡度-300,斜长260m落平与主平硐连通,形成通风系统。96.6m处见有滴水现象,水位标高1845.25m,出水方式以坑底及边帮渗水和坑顶滴水为主,未见淋水现象。2006年12月20日在斜井底偶测流量为0.35 l/s(30.24m3/d),单位长度涌水量为0.00214 l/s m。、周边生产矿井矿区周边有相邻矿井3个,即金晶煤矿、青坪煤矿、福田煤矿,所获得的资料均为实地调查。a、金晶煤矿:位于矿区南部,属探矿井,现已停产关闭。有主付井各一个。主井为斜井,井口坐标:X:2828374、Y:35435974、H:1737m进井方位121,坡度-25,主斜井长333m落平后沿358方位掘出平巷87.6m再以+18的坡度掘进上山巷556.6m与风井连通。斜井13.6m处见有滴水现象,水位标高1731.25m,巷道最低控制标高1596.27m。巷道控制面积2345.28m2,机械通风,水泵排水,旱季流量为1.83 l/s(158m3/d),雨季最大流量2.89 l/s(250m3/d)。风井口坐标X:2828544,Y:35435947,H:1768m。进井方位50,井长420m,巷道控制面积1008m2,机械通风,自然排水,旱季流量为0.85 l/s( 73m3/d),雨季最大流量1.45 l/s(125m3/d)b、青坪煤矿:位于矿区西部,有一号井和三号井,一号井主井口坐标:X:2830148.812,Y:35434197.972,H:1796.146m。进井方位317,坡度-25,斜井加暗斜井开采,斜井初见水位标高1785m。巷道最低控制标高1640m左右,巷道控制面积129036m2,机械通风,水泵排水。旱季排水量1.528l/s(132m3/d),雨季最大排水量3.472l/s(300m3/d)。三号井主井坐标:X:2830226,Y:35434745,H:1815m,进井方位350,坡度-18。斜井深65m见C5煤层落平,平巷穿层开采C5,C4+1煤层,平巷掘进305m。斜井深31.5m处见滴水,水位标高1805.27m,巷道最低控制标高1794.91m。巷道控制面积888m2,机械通风,水泵排水,旱季流量0.41 l/s(35.4m3/d),雨季最大排水量0.75 l/s(65m3/d)。c、福田煤矿:位于矿区北西部,属探矿井,斜井井口坐标:X:2831375.08,Y:35433116.63,H:1757.68m。进井方位96,坡度-22。斜井200m落平,沿3600方位掘进岩巷500m见煤被关闭。斜井深7.5米见滴水,水位标高1754.87m,巷道最低控制标高1682.76m,巷道控制面积1680m2。机械通风,水泵排水,旱季排水量0.69 l/s(60m3/d),雨季最大排水量1.27 l/s(110m3/d)。通过矿区内的生产坑道及周边三个相邻矿井的调查,积累了较多的实际资料,能较好的阐述本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富水性弱,矿井流量小,并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详见下表)13矿井名称开拓面积(m2)潜水位标高(m)最低控制标高(m)水位降低(m)水量(l/s)单位长度流量(l/s.m)单位面积流量(l/s.m2)单位面积降深流量(l/s.m2.m)旱季雨季旱季雨季旱季雨季旱季雨季大水昝煤矿2231801845.271679.66165.611.091.641.7732.6634.8867.3562.9584.44-8金晶煤矿主斜井 2345.281731.251596.27134.981.832.891.90-33.90-37.80-41.23-35.78-69.13-6金晶煤矿风井10080.851.452.02-33.45-38.43-41.443青坪煤矿一号井129036178516401451.5283.4721.18-52.69-58.17-81.86-7青坪煤矿三号井8881805.271794.9110.360.410.751.21-32.22-34.62-58.45-4 4.46-58.15-5福田煤矿16801754.871682.7672.110.691.279.96-41.83-34.1147.56-45.70-61.05-5大水昝煤矿探硐及相邻矿井水文地质特征一览表 14、老窑(废窑)矿区内煤层埋藏较浅,在矿区西部煤层出露地表,沿各可采煤层露头部位老窑较多,本次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老窑进行调查,除废10开采较深,坑口有轻微出水现象外。其余九个老窑坑口未见出水。据2006年12月5日观测废10坑口流量为0.085 l/s(7.34m3d)自7090年代私挖滥采严重,沿煤层露头线附近,废窑较多,多数老窑已垮塌,坑口绝迹。所有老窑不能都调查清楚,窑内并有不同程度的垮塌,加剧风化带裂隙带的扩展延伸,有利于降水的下渗,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窑积水。老窑分布规律性不强,积水量也难以预测。在未来开采中,特别是开采浅部煤层时,对老窑积水不可忽视。虽然老窑积水量不大,但老窑突水来势凶猛,并夹杂有泥沙、石块和有害气体,对矿山开采危害大,故开采浅部煤层时,应采取超前探水放水措施,加强防范老窑突水。4、地质构造情况矿区总体构造框架:为一走向北西330南东150左右,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由下而上依次出露P2x、T1k、T1f 地层。地层产状地表多为2040,局部地段小于20。接近断层处产状变化较大, 矿区构造可分为褶皱和断裂,详见大水昝煤矿构造纲要图。(1)、褶皱矿区内未发现出露长度大于100m褶曲。(2)、断裂矿区内断裂主要为近于南北的走向断层及走向北西南东的斜交断层为主,横向断层较少,矿区范围内,本次查明落差大于20m的断层有3条,小于20m的1条。分述如下:、F1逆断层:位于矿区西部,走向150330左右,倾向北东60左右,倾角65左右,断层落差大于150200m,出露长度大于2000m。西盘下降,东盘上升,造成上升盘煤系上部地层与下降盘煤系中部地层及上升盘煤系中上部地层与下降盘煤系底部地层接触。断层迹象明显,地面有8个点控制。该断层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F2正断层:位于矿区中南部,走向140320左右。倾向南西230左右。倾角70左右,断层南东端交于F3,落差2030m,北西端逐渐变小至尖灭。出露长度大于700m。南西盘上升,北东盘下降,造成上升盘T1k中部地层与下降盘T1k下部地层接触。断层迹象明显,地面有4个点控制,该断层对断层两盘煤层连续开采有一定影响。、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走向近于南北,倾向近于正东,倾角70左右,断层落差150200m左右,出露长度1500m。西盘上升,东盘下降,造成T1k中下部地层与中上部地层及T1f1中下部地层与上部地层接触。断层迹象明显。地面有5个点控制。该断层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F4正断层:位于矿区北部,走向100280左右,西端转向北 295左右,倾向北北东,倾角65左右,西端落差小于20m,东端断距逐渐变小至尖灭。出露长度大于400m。北盘下降,南盘上升,造成西端煤系顶部地层与T1k下部地层接触,断层迹象明显,地面有3个点控制,该断层落差小,在矿区内向南逐渐变小至尖灭,对上部煤层有一定影响,对中下部矿床开采无影响。就矿区内构造而言,现已查明矿区内为一由西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断层比较发育。现已查明矿区内落差大于20m的断层有3条,小于20m的1条,断距小于10m小断层本次详工作未能查明。望开采过程中注意加强观测及研究,该区断层比较发育,断层两盘产状变化较小,对地层破坏不甚严重,仍有一定的规旅行;地层沿走向、倾向产状变化不大。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应属中等偏简单类型。5、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冲击地压、地温情况(1)、瓦斯矿云南省煤矿矿井瓦斯斯等级鉴定证书编号:YM050599。该矿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9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9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5.06m3/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69m3/min。审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自建矿以来矿未出现过瓦斯事故。(2)、煤尘矿2005年7月23日委托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测试提交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编号:050662。在主平硐中采C3煤层样鉴定,水份(mad)0.62%,灰分(Ad)18.47,挥发份(Vdaf)30.90,火焰长度35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65%。该煤样依据MT7884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标准、1984年9月1日)进行煤尘爆炸鉴定。经鉴定该煤样煤尘有爆炸性。据硐山勘探区一矿段资料,挥发份(Vdaf)均大于25%,最高可达39.7%,煤尘爆炸性指数均大于29%,最高达51.98%,从上述两项指标理论值看,均已大于煤尘爆炸无危险值的上限,个别高达5倍,表明有爆炸性危险。(3)、煤的自燃性矿2005年7月23日委托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测试提交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编号:050662。在主平硐探硐中采C3煤层样鉴定,水份(Mad)0.62%,灰份(Ad)18.47%,挥发份(Vdaf)30.90%,全硫(St,d)0.08%,真密度(dTRD)1.45g/cm3,吸氧量0.84mml/g,干煤。该煤样依据MJ/T707-1997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业行标准,1997年12月30日)进行煤自燃倾向鉴定,该煤样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4)、地温硐山勘探区一矿段有2个钻孔简易测温资料,确定变温带深度250300m,恒温带深度300350m,增温带地温梯度一般0.330.5/100m,平均0.34/100m,全区未发现地温异常。推断本矿区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地段。(5)、冲击地压矿区内无冲击地压现象。三、煤矿开拓开采现状大水昝煤矿始建于1991年,1995年正式列入曲靖电厂配套矿井之一,1998年技改为6万吨/年生产规模正式投产,2002年改制为私营企业,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水平为+1753m水平,经10余年来开采,井上下生产系统已基本完善,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历年产量62.90万吨。矿区设主平硐、一号风井、二号风井、三号风四个井筒,一个采区一个风井,二采区、三采区还未开拓。主平硐坑口标高1753.05米,一号风井井口标口1910米,二号风井标高1900米,三号风井标高1885米,构成通风生产系统。采矿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打眼放炮落煤。四、生产系统1、矿井提升运输系统我矿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无提升设备。主平硐采用砌碹支护,断面为5.12m2,运输大巷采用DXT-48/2.5吨蓄电池电机车牵引“U”型0.7m3矿车运输,属列车运输方式。采区主要巷道采用砌碹支护,断面为5.12m2,运输方式为轨道“U”型0.7m3矿车运输。2、供电系统矿现有变压器五台(型号:S11-315/10、S11-200/10、S9-160/10、S7-50/10两台),实行双回路(824#煤专线、811#线路)供电,由高压配电室进入低压配电室,两台变压器(S11-315/10、S9-160/10)两条线路(660V)下井供电,井下实现了“三专两闭锁”供电,井下分两个区段,各个区段有专设的机电硐室,设有馈电总控制开关,控制各区段供电。风井两台变压器配电(S7-50/10),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转。地面一台变压器(S11-200/10)配电,供给地面照明及其它工业广场工程用电,地面供电负荷为180KW,供电等级为3级;井下供电负荷为297KW,供电等级为2级。3、通风系统(1)矿井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系统,实现机械通风,主扇型号为BK54412,电机功率为30KW,风压为392-1240Pa,风量为540-1890m3/min,备扇使用同等能力的通风机;矿井所需风量为1100 m3/min,所需风压为780 Pa。(2)井下主要回风巷采用11#工字钢支护,断面为4.2m2,高2米,满足通风断面要求。4、其它系统(1)排水系统:地面开挖了防洪沟6条900余米,建筑挡墙1200余米,认真开展了“雨季三防”工作,井下排水是从主平硐顺从排水沟排出。矿井水的正常排放量达43立方米/小时,最大排水量80立方米/小时,可将井下污水顺利排出至沉淀池进行处理。(2)、监控系统及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了KJ78A(4.1版本)瓦斯监控系统,运行正常,井下分站3个,各采掘工作点安装探头GJ4型22个,各种传感器数量均按规定设齐、设全。该系统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具有备用电源,防雷电保护,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中心站主机有两台,1台备用,煤矿配备了4名瓦斯监控员,全面24小时实时监测。矿井安装了Kj278(a)型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正常,井下各采掘工作点安装读卡分站9个,数量按规定设齐、设全,具有备用电源,防雷电保护,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中心站主机有两台,1台备用,煤矿配备了4名监控员,全面24小时实时监测。可通过对巷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并及时、准确的将矿山巷道中各个区域人员及车辆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巷道中人员、车辆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及车辆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根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大大提高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系统具有检测、传输距离远、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对人体无电磁污染、环境适应性强、可同时识别众多目标、便于网络连接等特点。完全可以满足煤矿井下人员自动化管理的要求,并且可以联网运行。(3)防尘系统矿地面风井设置一个防尘水池,容量为200m3,水源保证正常使用,井下采用3寸钢管作主管,管路从风井通过井下主要巷道至主平硐到地面,通过各个区段设置球阀到达各个工作点及运煤(矸)巷道、转载点、漏煤眼,每个50米设置一个控制阀,转载点及漏煤眼设置洒水喷雾,主要巷道每个50米设置一个水幕。各个采掘工作点实行湿式打眼,使用水泡泥装药放炮,及时调整井下风量或改变通风方式时,采取措施,调整风速,防止煤尘飞扬。(4)瓦斯抽放系统。我矿我低瓦斯矿井,没有安装瓦斯抽放系统。(5)压风系统。矿井配有LG-5505型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气量为10 m3/min,电机功率为55KV,主供风管为125mm,支管为50mm,支管延接到井下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6)通迅系统。矿井配有矿用通信交换机一台,井下各作业点、各硐室、各溜子机头处,地面各主要办公场所、各机房均装有电话机。五、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1、矿区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倾角3442度。煤层顶板为粉砂岩与菱铁岩,底版为泥岩或粘土岩,顶底版属中等稳定或不稳定。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与开采技术水平,选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打眼放炮落煤,工作面翻煤自溜下放,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柱绞车回柱,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工作面按“见四回一保三”回柱放顶,最大控顶距为4米,最小控顶距为2.4米。2、现有生产系统能够适应推行的采煤方法和工艺,但我矿现正在办理6万吨/年改扩15万吨/年项目,主要运输巷道(主平硐及二采区运输大巷)满足不了生产运输需求,主平硐为单轨,断面为5.12m2;二采区运输大巷弯道多,砌碹体有些地段破损。3、矿井生产系统改造、完善(1)、运输系统的改造完善根据现目前的设计,在矿主平硐南侧相距20米处增开副平硐其净断面不小于5.12m2,另外增设两台电瓶机车运输,确保主要运输的畅通;二采区运输大巷进行返工,拆除老墙体使用锚网喷支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巷道方向改直,断面不小于5.12m2。(2)、通风系统的改造完善在原有风井的基础上改扩断面,不小于4 m2,并在付侧重设一条专用回风巷,断面不小于4 m2;同时将风井的主扇进行更换,换成FBD系75KW的主扇,确保矿井通风的正常供给。(3)、防尘系统的改造完善原风井侧的防尘水池容量小,要重新建设一个容量不小于150 m3的水池,并将井下的管路进行重置排查,不合格的管路(包含扎阀)一律更换。六、计划投资根据我矿的2010年采掘规划方案,全年计划产量6.561万吨,安全措施费用按10元/吨提取,全年提取65.61万元。在安全生产建设投入远不足够,主要投入来源于煤矿收入的而外提取。2010年及其以后计划投资如下表:2010年及其以后安全生产计划投资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台件米平方米)工作量(万元)计划完成时间备注一井巷工程12010年矿规划2725米1502010年12月2副平硐300米602011年12月3专用回风巷100米102011年12月4二采区风井260米552012年6月二机械设备1喷浆机1台32010年5月2锚钢机1台42010年5月3锚喷材料5002011年12月4主扇4台502012年8月5扒碴机1台102010年4月6工字钢11#200吨,9#240吨3002012年4月7单体支护设备600套1502012年10月含液压泵8控制开关及线路安装1002012年10月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台件米平方米)工作量(万元)计划完成时间备注三土建工程1办公住宿楼120平方米302010年10月2职工住宿房60平方米152010年16月3地面煤仓31平方米122010年12月4地面设备库房20平方米82010年8月5防尘水池150立方米62010年12月四其它1瓦斯治理102012年5月2人员培训502011年12月3服务费用60合计1593 上表所示,今年至以后在矿井安全生产系统建设中计划投资大约为1593万元。七、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矿井求生存、谋发展的关健,矿成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尹康林(矿长)副组长:秦加选(安全副矿长)、李绍华(技术副矿长)、宋吉能(生产副矿长)、韦寿(机电副矿长)成员:李敏、晏超、尹显伟、刘桥书、田有名、田有权、赵发得、徐来保、徐小奎、荀保明、刘洪辉、秦政清、肖植昆。设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办公室,由技术副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检查、督促、指挥、协调。设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办公室,由技术副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检查、督促、指挥、协调。(二)加强督促、协调。由组长负责,每月对各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召开专门会议,对工期拖后的进行督促,并协调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按期完成。(三)明确责任,严格奖惩。矿明确了各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建设内容、完成时间,实行项目负责制,按时完成的矿给予适当奖励,未按时完成的,每拖延一天,罚负责人100元。八、奖惩措施本着按劳分配、按能力和绩效、出勤来进行分配原则:1、各班组采取100分制考核。2、凡得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的的班组人均奖励50元,负责人、班组长100元。3、凡得分在80分以下的班组人均处罚50元,负责人、班组长处罚100元。4、凡得分在70分(含70分)以下的班组人均处罚100元,负责人、班组长200元。5、凡出现轻伤事故一次性治疗在5000元以上的一票否决,从重处罚。6、凡出现重伤以上事故的一票否决从重处罚。7、对于班组建设领导班子人员,不认真做好其本职工作,造成班组建设不能按时完成的,根据煤矿相关规定一律从严从重处罚。8、每月评选优秀班组长,当月奖励班组长500元,员工各100元;9、年终在优秀班组中评出一个模范班组,授奖牌及奖励班组长2000元,其成员各1500元;10、对考评最差的班组长处罚500元,以示警告。考评结果进行档案化管理以及在黑板公布栏上公布。附: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富源县大河镇大水昝煤矿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一、计分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参加评级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灾害防治六个专业,各专业计分以100分为满分,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的评级计分以100分为满分。各专业的考核得分计入矿井总分时,各乘以各自的系数后,再输入矿井总分。1、采煤专业,系数为0.152、掘进专业,系数为0.153、机电专业,系数为0.154、运输专业,系数为0.155、通风专业,系数为0.206、灾害防治专业,系数为0.20二、检查项目中有缺项的,该项标准分计入到各大项中,再计入到专业分中。三、考核评级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及各专业的考核评级,煤矿每月进行一次,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州(市)煤炭管理部门、公司每半年进行一次,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每年进行一次。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得分计算办法:本年度专业单项得分=本年度矿井得分=五、本考核评级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一、采煤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采煤安全质量得分在90分及以上,工作面内无死亡事故;二级:采煤安全质量得分在80分及以上;三级:采煤安全质量得分在70分及以上。二、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一)采煤十大项,满分100分。(二)采煤工作面每死亡1人,矿井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扣5分,得分不得超过下一级的最高分,按降级后得分输入总分。三、此标准适合长壁全部陷落采煤法,其它正规采煤方法由各县(市、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参照本标准制定相应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并报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备案。评分表见附表一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一、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掘进安全质量得分在90分及以上,工作面内无死亡事故;二级:掘进安全质量得分在80分及以上; 三级:掘进安全质量得分在70分及以上。 二、评分办法:总分在100分,其其中工程质量满分为70分,文明生产满分为30分。(一)工程质量标准分为巷道掘进工程与支护方式两部分,其中支护方式仅列三种型式,每种均为35分,按巷道实际支护方式考核评分。(二)文明生产标准共4项,按小项检查标准分别考核评分。(三)因掘进责任事故每死亡1人,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扣分,得分不得超过下一级的最高分。死亡3人取消评比资格。评分表见附表二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一、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机电安全质量得分在90分及以上,设备综合完好率80%以上,待修率7%及以下,事故率2%及以下;二级:机电安全质量得分在80分及以上;三级:机电安全质量得分在70分及以上。二、考核评级办法(一)按照规程、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对机电管理全面动态抽查,采掘工作面设备台台检查,采区其他设备及井上下变配电设备、电缆、各种保护抽查1/3,大型固定设备抽查1/2。(二)本标准中的机电设备是指生产设备。大型设备是指主提升绞车、主排水泵、主通风机、主压风机、主提升带式输送机、主变压器。评分表见附表三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一、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运输安全质量得分在90分以上;无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运输事故,运输设备综合完好率80%以上。二级:运输安全质量得分在80分以上。三级:运输安全质量得分在70分以上。二、矿井运输责任事故每死亡1人,矿井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扣5分,得分不得超过下一级的最高分,按降低后得分输入矿井总分。三、考核评级: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现场逐项考核并查阅有关资料。评分表见附表四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一、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通风安全质量得分在90分及以上;二级:通风安全质量得分在80分及以上;三级:通风安全质量得分在70分及以上。二、检查评定内容(一)通风系统 (二)局部通风 (三)瓦斯管理 (四)通风安全监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