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风景旅游区规划环评报告.doc_第1页
茅山风景旅游区规划环评报告.doc_第2页
茅山风景旅游区规划环评报告.doc_第3页
茅山风景旅游区规划环评报告.doc_第4页
茅山风景旅游区规划环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目 录录 1 总则总则1 1.1 任务由来1 1.2 编制依据2 1.3 环境保护总体目标4 1.4 评价标准及重点保护区域5 1.5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 1.6 环境影响识别9 1.7 环境敏感目标12 1.8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与指标体系13 1.9 评价重点与工作技术路线14 2 规规划概述与分析划概述与分析.17 2.1 风景旅游区范围17 2.2 风景旅游区性质17 2.3 风景旅游区分期发展规划19 2.4 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及功能分区21 2.5 土地利用规划23 2.6 给排水工程规划28 2.7 环卫工程规划29 2.8 交通组织规划30 2.9 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33 II 2.10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41 3 区域区域环环境境现现状状调查调查与分析与分析44 3.1 自然环境44 3.2 社会环境.51 3.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9 3.4 区域开发与保护的制约因素73 4 环环境影响分析与境影响分析与评评价价76 4.1 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76 4.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78 4.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78 4.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80 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81 4.6 景观影响预测及分析87 4.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92 5 环环境影响减境影响减缓缓措施措施.97 5.1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97 5.2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03 5.3 噪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04 5.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防治对策106 5.5 重点污染企业关闭计划107 5.6 景观影响减缓措施108 III 6 生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与生与生态态建建设设109 6.1 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109 6.2 风景名胜区保护116 6.3 基本农田保护118 6.4 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119 6.5 物种多样性保护措施120 6.6 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措施121 6.7 矿石开采区生态环境保护122 6.8 生态建设与保育方案123 7 风风景旅游区景旅游区规规划的划的综综合合论证论证.128 7.1 规划区选址128 7.2 规划区发展目标129 7.3 规划区发展规模129 7.4 规划布局130 7.5 现有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措施131 7.6 规划的调整完善建议132 7.7 环境经济产业准入133 8 区域区域资资源承源承载载力与力与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可达性分析可达性分析.135 8.1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135 8.2 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38 8.3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40 8.4 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41 IV 9 环环境境监测监测与跟踪与跟踪评评价价.142 9.1 机构与监控系统的设立142 9.2 环境监测计划143 9.3 跟踪环境影响评价144 10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46 10.1 问卷调查146 10.2 公众走访150 10.3 网上公示152 10.4 公众参与结论153 11.困困难难和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55 11.1 旅游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困难155 10.2 旅游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156 12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159 12.1 规划方案分析159 12.2 环境质量现状和生态现状160 12.3 环境影响预测162 12.4 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163 12.5 公众参与166 12.6 规划调整完善建议166 12.7 总结论167 1 1 总则总则 1.1 任任务务由来由来 2006 年 8 月,金坛市茅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作为金坛 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隶属于金坛市政府的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 茅山风景旅游区的保护、开发建设与管理,实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 保护的双赢,金坛市茅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金坛市 茅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 2008 年 9 月获得了金坛市人民 政府批复(坛政复200811 号)。茅山风景旅游区位于金坛市西侧(地(地 理位置理位置见图见图 1-1) ),共涉及薛埠镇行政区域内的 11 个行政村和 5 个场 圃,总面积 108 km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 保护工作的通知等的相关要求,区域规划和旅游开发类项目必须开 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加强环境管理、实现区域合理开发的科学依据。 为了处理好规划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把握 与控制好内部各项目的性质、规模以及空间布局,并对风景旅游区如 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金坛市茅山风景旅游区管理 委员会委托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金坛市茅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 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接受委托后, 在资料收集、现状监测和实地咨询与勘验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报告。 2 1.2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2.1 政策法政策法规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11.19);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11.08); (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8.07.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01.0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9.30); (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10.1); (1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10.1); (16)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林业部 3 号令,1994); (17)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 474 号 2006.9); (18)关于加强旅游区环保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旅游局、 建设部、林业部、文物局,1995); (19)江苏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7.7.31); 3 (20)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2004.8.20 通过, 2005.3.1 起施行); (21)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的决定(2008.3.22); (22)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常州市水利局,2003 年 6 月) ; (2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 定(暂行)的通知,常州市人民政府,常政办发1997 172 号; (2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国家 环保总局,2006.2; (2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559 号 令,2009.9。 1.2.2 技技术导则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011 年 9 月 1 日;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2009 年 4 月 1 日;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1994 年 4 月 1 日;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2010 年 4 月 1 日;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2011 4 年 6 月 1 日; (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0-2003),2003 年 9 月 1 日;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2011 年 9 月 1 日。 1.2.3 规规划文本划文本 (1)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2009 年; (2)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1 年; (3)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 年; (4)常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6-2020),2006 年; (5)金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1 年; (6)金坛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2011 年; (7)金坛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1 年; (8)金坛市茅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2008.5; (9)金坛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调整方案,2012.10。 1.3 环环境保境保护总护总体目体目标标 在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和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风景旅游区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 法规制度,强化资源管护,完善管理,努力探索生态系统管理和资源 合理利用的技术和方法,逐步把茅山风景旅游区建成一个国内知名的 5 集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为一体的示范性生态旅游区。 1.4 评评价价标标准及重点保准及重点保护护区域区域 1.4.1 地表水地表水环环境境 ( (1)功能区划)功能区划 风景旅游区所涉及到的重要水体主要是茅东水库,海底水库、新 浮水库、东进水库和向阳水库等,根据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划中的规定,茅东水库、海底水库为类水功能区,东进水库、新浮 水库、向阳水库为类水功能区,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表 1.4-1 区域内主要水体区域内主要水体单单元水功能区划情况元水功能区划情况 水功能区名称 水环境功 能区名称 控制重 点城镇 面积 (km2) 功能区水质 要求 水功能要求 (2012) 海底水库 金坛饮用水水源、 景观用水区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西阳0.35km2 饮用水源、 景观娱乐 茅东水库 金坛饮用水水源、 渔业用水区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薛埠镇1.4km2 饮用水源、 渔业用水 东进水库 金坛饮用水水源、 渔业用水区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茅麓0.2km2 饮用水源、 渔业用水 新浮水库饮用水水 目前未 作为饮 0.3km2饮用水源、 6 金坛饮用水水源、 渔业用水区 源保护区 用水源 渔业用水 向阳水库 金坛饮用、渔业 用水区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罗村0.23km2 饮用水源、 渔业用水 ( (2) )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茅东水库、海底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类标准,新浮水库和东进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 1.4- 2。 表表 1.4-2 地表水地表水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基本准基本项项目目标标准限准限值值 单单位:位:mg/L 标准值 项目 类类 pH(无量纲) 6-9 DO65 CODcr46 NH3-N0.51.0 TP(湖、库 0.025)(湖、库 0.05) 挥发酚 0.0020.005 ( (3) )污污染物排放染物排放标标准准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入类水域(划 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类水域和类 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禁止新建排污口。 表表 1.4-3 污污染物最高允染物最高允许许排放排放浓浓度度 单单位:位:mg/L 7 污染物 类别 pH (无量纲) CODSSNH3-N动植物油 一 级6-9100701520 1.4.2 大气大气环环境境 ( (1)功能区划)功能区划 茅山风景旅游区位于茅山东麓。根据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 区划分规定,金坛茅山大气一类区范围:分界线南起石墩头、金牛洞、 北至乾元观、北镇街,东起茅东路,西至金坛市和句容市市界;本次规 划的 108km2范围与一类功能区范围基本重合,故本次将规划区大气 环境功能区定为一类功能区。 ( (2)空气)空气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茅山风景旅游区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 准,见表 1.4-4。 表表 1.4-4 环环境空气境空气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一级标准浓度限值(mg/m3) 年平均0.02 24 小时平均0.05 SO2 1 小时平均0.15 年平均0.04 24 小时平均0.08 NO2 1 小时平均0.20 年平均0.08 TSP 24 小时平均0.12 PM10年平均0.04 8 24 小时平均0.05 1.4.3 声声环环境境 ( (1) )环环境功能区划境功能区划 区内以疗养区、居民住宅、旅游景点、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为主。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规定,风景旅游区内分别 包含 0 类、1 类和 4a(交通干道)类功能区。 ( (2) )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风景旅游区内疗养院、养生园、敬老院等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0 类标准;一般会所、度假村、酒店、农村聚居点以及 其他居住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区内的 高速公路、主次干道等道路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各标准值如下。 表表 1.4-5 声声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单单位:位:dB(A) 标准类 别昼 间夜 间 0 类 5040 1 类 5545GB/3096-2008 4a 类 7055 1.4.4 重点保重点保护护区域区域 ( (1) )风风景名景名胜胜区区 金坛市茅山风景名胜区包括茅山风景名胜区金牛洞景区、大茅东 大龙背景区、二茅东景区、郁岗峰景区。面积约 17km2,茅山风景名胜 区是风景旅游区内部的四个功能分区之一,二者关系见图图 2-2。 9 ( (2)重要生)重要生态态功能区功能区 根据金坛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调整方案,茅山风景旅游区内共涉 及四处重要生态功能区,详细情况见下表和图图 1-2。 表表 1.4-6 规规划区范划区范围围内重要生内重要生态态功能区情况功能区情况 保护区名称主导生态功能范围 方山(金坛市) 森林公园 自然与人文景 观保护、生物 多样性保护 西至市界、北至常溧公路、东至顺水桥、中竹棵、唐家棚、 种猪场和方麓茶场一线、南至唐王到竹箦矿公路和市界。 茅东山地水 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水 质保护 禁止开发区为茅东水库和海底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限制开发区含茅山风景名胜区,北至丹徒县界、东以海底 水库坝址至乾元观公路和仙姑至南山门公路为界,再沿常 溧公路南侧,南行包括茅东水库沿岸,西以市界为界。 向阳水库水 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水 质保护 禁止开发区为向阳水库湖面区域; 限制开发区位于金坛市薛埠镇南部,属扬子准槽构造区为 茅山山脉的近南端,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 3.4km,宽约 1.7km,东以水库坝、李家山分水岭为界,西以市界为界, 为茅山山脉的近南端部分。 四棚洼生态 公益林 水源涵养、水 土保持 位于金坛市,地处茅山东麓,属扬子准槽构造区,包括彭 城村和四棚洼水库、杨兴水库等。面积约 7.35 km2。 ( (3)基本)基本农农田田 根据金坛市薛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内基本农田面积约 为 16.2 km2,约占总面积的 15%,基本基本农农田分布田分布见图见图 1-3。 10 1.5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范价范围围 规划区范围内禁止新建工业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重点考虑 规划区内主要水库的水体污染和区域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本 次评价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区域生态的完整性,由于茅山风景旅游区 划定规划区域时西侧以茅山主山脉分水岭为界,东边界延伸到平原耕 地,已考虑到自然资源特征、风景景廓线、生态完整性、行政管理边界 等诸多因素,因此,本项目大气、生态影响评价范围选定为规划区域 (108km2),不再作扩大。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规划区内重要水库,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交通干线及主要噪声敏感区域。 1.6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识别识别 本次评价通过矩阵法,列出了本次规划所包含的主要活动和内容, 这些活动或内容包括规划实施过程中和规划实施后,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分析了可能受这些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从直接、间接;不利、有 利;可逆、不可逆;长期、短期、不确定;显著、轻微等方面,识别了风 景旅游区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具体见表 1.6-1 和表 1.6-2。 通过分析,得出区域开发过程及营运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有以下 几个方面: 1) 游客大量涌入特别是旅游旺季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 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固体废物污染和植被破坏,造成中度影响的 有噪声环境污染、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开采、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 质量下降。此外,人为的干扰过度影响到动物的活动范围甚至毁坏其 11 栖息场所,可能使动物种类数量减少。 2) 旅游景点、度假、休闲中心建设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 境影响。带来较大影响的有植被破坏、固体废物污染、生物多样性减 少、水土流失,造成中度影响的有水环境变差、噪声环境污染、土壤板 结、土壤肥力下降等。旅游区的硬性建筑将会占用林地,森林面积将 有一定减少,并造成水土流失,硬性建筑物的占地还会造成植被的破 坏,造成中度影响的有噪声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物多样性减 少、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等。 3) 道路建设带来较大影响的有固体废物污染、植被破坏、生 态廊道破坏等,造成中度影响的有水环境质量变差、噪声环境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等。 4) 机动车辆带来较大影响的有噪声环境污染,影响当地动 物栖息,机动车尾气可能造成环境空气质量降低。 12 表表 1.6-1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识别识别矩矩阵阵 道路建设工业迁出集中居住宾馆酒店水上游乐水环境整治绿色产业山体整治旅游活动 土地资源 山体资源 自然 资源 景观资源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水生生态 环境 陆生生态 文物古迹 居民生活 敏感 区 生态湿地 13 水源保护区 城市发展 社会 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 注:/:直接/间接影响;/:不利/有利影响;/:不可逆/可逆影响;/:长期/短期影响;:不确定影响 14 表表 1.6-2 主要主要环环境影响因子境影响因子识别识别表表 环境类别影响因子影响程度影响方式 道路建设土地占用、山地资源减少 宾馆等配套设施土地占用 度假休闲中心建设土地占用、山地资源减少 自然资源 旅游区设施土地占用、山地资源减少 道路中汽车尾气NOx、CO 大气环境 宾馆酒店的油烟油烟 水上游乐设施COD、SS、石油类 农业面源COD、NH3-N、TP水环境 生活及餐饮废水COD、SS、NH3-N、TP 交通噪音干扰 声环境 旅游活动干扰 道路建设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通道隔断 设施、场地建设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板结 生态建设与保育生态系统完整、景观改善 生态环境和 景观环境 环境与景观保护环境与景观质量改善 居民拆迁安置 土地占用农业生产方式改变 企业搬迁改变就业方式 社会经济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注:显著影响;:轻微影响。 15 1.7 环环境敏感目境敏感目标标 (1)水环境敏感目标:风景旅游区内茅东水库、海底水库、新浮水 库、东进水库及向阳水库等重要水体及区域内白马水库等其它小型水 库和河流。 (2)大气环境敏感目标:风景旅游区内的居民安置点、村庄、度假 村、文物、景点等。 (3)声环境敏感目标:风景旅游区内的居民安置点、村庄、度假村、 文物等。 (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风景旅游区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旅游 景点、生态农业园、植物园、大型茶场等。 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 1.7-1 及 图图 1-4。 表表 1.7-1 主要主要环环境敏感目境敏感目标标情况表情况表 环境要素序号环境保护对象方位规模(人)环境功能要求 1东进村中北部2388 2薛埠村中西部3846 3连山村中南部2596 4方麓村中南部2585 5长山村中南部2048 6赤岗村南部2260 7上阮村南部1906 8仙姑村北部1562 大气环境 9茅东村北部2114 一类 16 10致和村中部1026 11彭城村北部867 12塔山村北部1276 13对达村北部2141 14茅东林场中北部690 15方麓茶场中南部500 16茅麓茶场中北部1332 17海底水库北部0.35km2 类 18东进水库中北部0.2km2 类 19新浮水库中部0.3km2 类 20茅东水库中部1.4km2 类 水环境 21向阳水库南部0.21km2 类 与区内大气环境敏感目标同,见 1-161 类 声环境 疗养区、高级宾馆等0 类 生态环境 区域内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基本农田、 重要物种等 / 说明:规划区范围较大,且非工业规划,保护目标均选择在区域范围内,带的行 政村为部分面积在规划区内。 1.8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因子与指价因子与指标标体系体系 1.8.1 评评价因子价因子 通过上述影响因子识别,确定本次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固废、 生态及景观和社会的评价因子如下。 表表 1.8-1 评评价因子价因子汇总汇总表表 17 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 大气SO2、NO2、TSP、PM10一般评述 地表水 PH、挥发酚、DO、高锰酸盐指数、NH3- N、TP 一般评述 噪声等效连续 A 声级等效连续 A 声级 固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生态 土壤等生态要素,占用的耕地、林地、植被, 水土流失状况、生物种群 土地资源,水土流失,植被、 生态系统扰动、生物多样性、 物种、生物量 景观现有景观分布一般评述 社会社会、经济情况投入产出的社会经济效益 1.7.2 评评价指价指标标体系体系 以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要求为环境目标,并根据目标选取指标进 行评价,具体见表 1.7-2。 表表 1.7-2 环环境目境目标标与与评评价指价指标标 主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指标值 生态保护 减少规划可能造成的对自 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维持现状或略 有增加 受保护地面积占比70% 大气环境 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保持 优良空气质量 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 水环境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水环境区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100% 80% 18 功能区达标污水集中处理率 声环境声环境质量优良 区域噪声功能区达标率; 交通噪声达标率 100% 100% 固体废物 使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 生活垃圾集中处置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注:受保护地面积=风景名胜区面积+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基本农田面积。 1.9 评评价重点与工作技价重点与工作技术术路路线线 1.9.1 评评价重点价重点 本规划涉及范围较大,根据区域发展定位和周围环境状况,本次 评价根据规划有关内容展开,主要评价内容包括规划布局合理性,规 划实施所对区域的生态和水、空气、声等环境影响,具体如下: 1、规划方案分析与评价;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主要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并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评估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案; 4、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评价; 5、区域资源承载力与环境保护目标可达性分析; 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1.9.2 评评价工作技价工作技术术路路线线 评评价工作技价工作技术术路路线见图线见图 1-5。 。 19 20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放弃规划 修改规划目标 或规划方案 规划分析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评价结论 编写报告书 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 公众参与 图图 1-5 茅山茅山风风景旅游区景旅游区总总体体规规划划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工作技价工作技术术路路线图线图 21 2 规规划概述与分析划概述与分析 2.1 风风景旅游区范景旅游区范围围 茅山风景旅游区(含茅山风景名胜区和其他开发区域)管理范围 以茅山风景名胜区、茅山旅游度假区和方山森林公园为中心,涉及薛 埠镇行政区域内的 11 个行政村和 5 个场圃,总面积约为 108 km2(规 划区西侧以金坛市界为界)。 其中:薛埠镇:上阮村、方麓村(原建国村)、薛埠村(原方山村 1、2、3、4 组除外)、上阳村(原上阳村和原新浮村 1、2、3、4 组除外)、 连山村(原连山村 12、13 组除外)、东进村(原上水村 2 组、4 组除外)、 种猪场、茅东林场、方麓茶场、石家山林场,共 6 个行政村和 4 个场圃; 茅麓镇:仙姑村、致和村、对达村、彭城村、塔山村、茅麓茶场(2 工区、 3 工区、6 工区、7 工区、8 工区、9 工区、10 工区、13 工区),共 5 个行 政村和 1 个场圃。 2.2 风风景旅游区性景旅游区性质质 (一)(一)总总体定位体定位 以道教文化名山(茅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打造以道教养生文化 为内涵,融山水胜境、礼佛文化、盐文化、温泉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养 生休闲度假胜地、中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近期建设成长三角核心圈 层最佳山水生态旅游区和省级养生度假胜地。 22 (二)形象定位(二)形象定位 针对茅山风景旅游区打造中国养生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确 定风景旅游区的主题形象为: 天下茅山,东方盐湖; 生态金坛,运动之都;健康茅山,养生福地; 金坛茅山,养生运动胜地; 茅山问道、方山礼佛、养生福地、生态金坛。 (三)(三)规规划思路划思路 1、工、工业发业发展服从旅游开展服从旅游开发发 旅游区内现状工业以第二产业的矿山开采业为主,对生态环境和 山林植被破坏严重。金坛市茅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确立 了旅游产业的地位,污染严重以及对生态景观有破坏的产业应逐步搬 迁或停产,逐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2、 、农业结农业结构构调调整配套旅游开整配套旅游开发发 适应茅山风景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需求,现状以农业经济为主的 生产方式应该向以景观农业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转变。 3、服、服务业发务业发展提升旅游开展提升旅游开发发 茅山风景旅游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少,不能适应大 量游客的到来对社会服务业的需求。规划应鼓励与引导服务业发展, 在社会服务业与旅游业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发展关系。 4、新、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设促促进进旅游开旅游开发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形成的农村新面貌,新气象,对于城里人 23 来说,是一个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依托新农村建设产生的新气象、 新面貌,融入旅游的理念,可以把旅游内容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 个路子。 5、群众生活方式、群众生活方式调调整整顺应顺应旅游开旅游开发发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旅游服务人员。适应金坛 市茅山风景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会发生两方面 的变化:部分当地居民成为旅游服务人员,脱离原来的农业生产方式; 部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工演化为一种旅游景观,原来的生产 生活方式被赋予新的内涵。 6、 、资资源整合源整合优优化旅游开化旅游开发发 加强资源整合和策划包装,配套公共交通,改善旅游环境,优化 旅游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旅游开发建设。 2.3 风风景旅游区分期景旅游区分期发发展展规规划划 茅山风景旅游区规划区域面积为 108 km2,目前游客数量约为 110 万人/年,开发面积和引入项目较少,基于规划目标和区域建设特 色发展的要求,制定以下原则,对茅山风景旅游区实施近、远二期建 设,分期分期发发展展规规划划图见图图见图 2-1。 (1)以保护和改善风景旅游区内原有的湿地和山林生态环境为前 提。 (2)围绕“水”和“绿”特点,优先建设能打造知名度及特色景观的 项目。 24 (3)要处理好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确定分期发展的规模。 (4)搞好路网、绿化、供排水和电力等设施建设,做到基础先行, 旅游项目跟上。 (5)协调考虑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发展需要。 2.3.1 近期近期发发展展规规划划 根据政府财力状况和招商引资的实际情况,按照旅游区的发展 目标,确定四个功能分区的启动项目,作为建设重点。 依托现状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旅游区品味。 建设茅山旅游服务基地、高速公路管理区和方山佛教文化园, 完善旅游区管理和旅游服务。 建设江南本草园、道教文化博览区、金沙湾生态休闲中心、农 业地景艺术园、方山佛教文化园、江南孔雀园等多类型项目,丰富茅 山风景旅游区的产品体系。 规划形成较为完整的风景道路体系(包括车行道、自行车道和 徒步道),改善现有道路路况条件,新辟旅游公路和直茅公路,按照旅 游区道路景观环境建设要求建设道路沿线景观。 对旅游区内的生产生活和开发活动提出控制措施,在旅游区主 要入口对现状村镇加以建设改造,打造优良迎宾景观环境。 为保证旅游区开发建设获得预期效果,保证建设前期的资金投 入,并进行市场宣传促销推介工作,争取较好的客源市场。 25 2.3.2 远远期期发发展展规规划划 远期规划加强各功能分区的项目建设以及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 与整合,提升茅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吸引力与竞争力。远期项目建设, 服务设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风景道沿线的服务设施的配置。旅游区的 管理和软设施的配套建设应予以重视,树立良好的旅游区形象,关注 形象宣传与促销。巩固近程市场,拓展远程市场。 2.4 风风景旅游区景旅游区总总体体规规划方案及功能分区划方案及功能分区 以资源条件分析为基础,以道路为依托,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形 成四个旅游功能区,分别为:茅山风景名胜区、茅山旅游度假区、方山 森林公园游赏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图见图图见图 2-2。 。 (一)茅山(一)茅山风风景名景名胜胜区区 (1)规划范围 包括茅山风景名胜区金牛洞景区、大茅东大龙背景区、二茅东景 区、郁岗峰景区。 (2)主题特色 道教名山、生态福地 (3)功能定位 风景保护、宗教观光、生态休闲 (4)功能单元划分及项目(景点)规划 茅山旅游服务基地、江南本草园、道教文化博览区、山林生态观 光区、海底康体养生谷、福茶道场、山水生态盆景园、乾元观坤道文化 26 保护区、郁岗峰彩叶园。 (二)茅山旅游度假区(二)茅山旅游度假区 (1)规划范围 茅山风景名胜区以东,直茅公路和张常溧公路之间的规划区范围。 (2)主题特色 东方盐湖、养生胜地 (3)功能定位 养生度假、运动康体 (4)功能单元划分及项目(景点)规划 茅山度假村、金沙湾生态休闲中心、茅东滨水休闲社区、三角山 生态旅游度假村、国际康体健身公园、东方盐湖、国际运动休闲度假 村、百养山度假区、矿坑遗址地质公园、致和安置点,在规划区东侧, 统筹规划设置北山森林生态园、茅山民族风情度假园、农业生态观光 园、特色果品培育基地、茶博园等主题性质的旅游片区。 (三)方山森林公园游(三)方山森林公园游赏赏区区 (1)规划范围 张常溧公路以南的规划区范围。 (2)主题特色 方山礼佛、温泉养生 (3)功能定位 宗教朝拜、森林康体、养生度假 27 (4)功能单元划分及项目(景点)规划 方山佛教文化园、方山温泉度假村、方山休闲社区、森林氧吧、方 山植物休闲园、中药谷、江南孔雀园、上阮瓜果庄园、上阮特色种植生 态园、桃园安置点。 (四)生(四)生态农业观态农业观光区光区 (1)规划范围 茅山风景名胜区以东,直茅公路以北。 (2)主题特色 乡村风情、田园休闲 (3)功能定位 田园观光、农业休闲、乡村度假 (4)功能单元划分及项目(景点)规划 仙姑文化旅游村、紫云湖生态度假村、农业地景艺术园、生态农 业示范基地、茅麓茶场、仙姑安置点。 2.5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规划划 2.5.1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规划原划原则则 1、协调兼顾 土地利用规划既应考虑茅山风景旅游区资源整体保护及自身发 展的总体需求,也应充分与茅东地区和薛埠镇的发展战略规划、总体 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满足当 地社会发展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 28 2、培育风景 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为主旨,突出旅游区土地利用的重点 与特点,扩大风景游赏用地和休养度假用地比重,有序引导居民点建 设用地的发展;同时,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和优良耕地,确保旅游区 和谐的景观风貌和生态环境。 3、优化结构 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旅游区特征的土地利用 方式与结构。 2.5.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规划划 1、 、风风景游景游赏赏用地用地 风景游赏用地是向游人开放的、游览欣赏对象集中区的用地,是 游览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用地区域。 规划在总体上扩展该类用地的规模,主要依托景观水面和生态环 境较好的地方布局,如:盐湖、阳山湖和海底水库上游地区,茅东水库、 金沙湖、天星潭、玉津池周边用地,以及方山顶部和方山东部的部分 现状园地和耕地规划为风景游赏用地,总面积 2412.02 公顷。 2、 、农业观农业观光用地光用地 农业观光用地是在原有农业生产用地基础上配套一定的游览设 施,形成的游览活动区域。 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农业观光用地主要布局在北部的生态农业 示范基地、南部的上阮瓜果庄园和上阮特色种植生态园,总面积 2213.56 公顷。 29 3、野外游憩用地、野外游憩用地 野外游憩用地指独立于景点之外,人工设施较少的大型自然露天 游憩场所。 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野外游憩用地主要布局在茅山旅游度假区 和方山南麓,总面积 1002.52 公顷。 4、旅游点建、旅游点建设设用地用地 旅游点建设用地指独立设置的各级旅游基地(如旅游部、旅游点、 旅游村、旅游镇、旅游城等)的用地。茅山风景旅游区旅游点建设用地 主要包括青龙山庄、乾元农家乐、乾元生态休闲园、仙姑文化旅游村、 茅山文化中心、上阮瓜果研发与展览中心,总面积 153.85 公顷。 5、休养度假用地、休养度假用地 休养度假用地指独立设置的避暑避寒、休养、疗养、医疗、保健、 康复等用地。茅山风景旅游区休养度假用地主要位于农业地景艺术园、 紫云湖生态度假村、海底康体养生谷、江南本草园、三角山生态旅游 度假村、康体健身公园、金沙湾生态休闲中心、茅东滨水休闲社区、方 山温泉度假村、中药谷、江南孔雀园等项目用地区域内,总用地面积 264.34 公顷。 6、旅游房、旅游房产产用地用地 规划旅游房产用地主要位于盐湖、金沙湖、茅东水库周边地区、 张常溧公路沿线地区以及方山东麓,规划总用地面积 264.07 公顷。 7、游、游娱娱商商贸贸用地用地 游娱商贸用地指独立于旅游点外的游戏娱乐、文化体育、艺术表 30 演以及独立设置的商贸、金融保险、集贸市场、食宿服务等设施用地。 茅山风景旅游区游娱商贸用地主要位于茅山旅游服务基地、中国休闲 饮食文化大观园等项目用地区域内,总用地面积 20.04 公顷。 8、宗教文化用地、宗教文化用地 宗教文化用地指兼有宗教朝拜功能和旅游游赏功能的发展区域。 茅山风景旅游区范围内的顶宫元阳观、乾元观、方山寺庙和彭城 禅院及周边一定区域规划作为宗教文化用地,总用地面积 85.59 公顷。 9、 、农农村居民点村居民点 农村居民点指茅山风景旅游区范围内独立设置的各级居民点(组、 点、村等)的用地。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内保留仙姑安置点、致和安置 点、金牛安置点和桃源安置点四个居民安置点,区内其他居民安置到 外围的东进安置点和方麓安置点以及薛埠镇区。茅山风景旅游区内农 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 96.26 公顷。 10、管理服、管理服务务用地用地 管理服务用地指独立设置的旅游区管理机构、行政机构用地。旅 游区内管理服务用地主要位于张常溧公路沿线,面积 10.21 公顷。 11、工副、工副业业生生产产用地用地 工副业生产用地指为旅游区服务而独立设置的各种工副业及附 属设施用地。规划控制该类用地规模,用地面积 1.29 公顷。 12、交通与市政、交通与市政设设施用地施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指旅游区自身需求的交通通讯与独立的基础工程 31 用地,规划保留现状变电站和加油站,结合旅游区发展需求,预留给 排水和环卫设施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 100.10 公顷。 13、 、风风景恢复用地景恢复用地 风景恢复用地指独立于景点以外的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涵养和 保持的对象用地。规划现状矿坑、宕口作为风景恢复用地,进行植被 恢复,用地总面积 61.04 公顷。 14、林地、林地 林地指风景林除外的山林地区和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等林木的 土地。规划林地总面积 3154.70 公顷。 15、园地、园地 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作物 的土地,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的园地主要指茶园,面 452.89 公顷。 17、水、水库库水体水体 水域指茅山风景旅游区内未列入各景点或单位的水域。规划本区 主要指各湖泊水体,包括青龙水库、海底水库、紫云水库、白马水库、 四鹏水库、杨兴水库、大兴水库、新浮水库、华阳水库、金沙水库、茅 东水库、方山水库、建国水库、白石水库、青龙洞水库、金竹水库、凌 角水库、孔雀水库、向阳水库等,面积 507.75 公顷。 表表 2.5-1 风风景旅游区土地利用平衡表景旅游区土地利用平衡表 序号用地类型用地面积(公顷)比例(%) 1风景游赏用地2412.02 22.33 2农业观光用地2213.56 20.50 32 3野外游憩用地1002.52 9.28 4旅游点建设用地153.85 1.42 5休养度假用地264.34 2.45 6旅游房产用地264.07 2.45 7游娱商贸用地20.04 0.19 8宗教文化用地85.59 0.79 9农村居民点96.26 0.89 10管理服务用地10.21 0.09 11工副业生产用地1.29 0.01 12交通与市政设施用地100.10 0.93 13风景恢复用地61.04 0.57 14林地3154.70 29.21 15 园地452.89 4.19 17 水库水体507.75 4.70 合计 / 10800100.00 土地利用情况及土地利用情况及规规划划总图见图总图见图 2-3。 。 2.6 给给排水工程排水工程规规划划 (一)(一)给给水水规规划划 1、自来水厂、自来水厂 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近期供水系统与周边镇村实行一体化,充分 利用现状已有或镇村规划中规划新建的薛埠自来水厂(水源为茅东水 库)、大塘坝水库(华阳湖)自来水厂、东进水库(盐湖)自来水厂、海底 水库(海底水库)自来水厂、向阳水库(向阳水库)自来水厂进行旅游区 33 供水;远期由常州区域水厂通过金坛市市政管网供水,茅东水库作为 备用水源。 2、用水点、用水点 旅游区主要用水点集中在茅东水库周边、海底水库周边、方山湖 一带、张常溧公路两侧。对于在地势较高的用水点,如道教文化博览 区、乾元观坤道文化保护区和方山佛教文化园,规划设给水增压泵站。 3、 、给给水管水管线线 规划供水管线主要沿旅游区主路敷设,并与旅游区消防有效结合。 给水主管沿 340 省道和新浮路敷设,管径为 DN=300mm;给水支管沿 白乾公路、直茅公路、金沙公路和方山旅游路敷设,管径 DN100200mm。 (二)排水(二)排水规规划划 规划茅山风景旅游区内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主要采用 地面排水,根据地形特点就近收集到附近的河流和沟渠中。 规划在开发强度较大的金牛洞入口地区、海底湖下游仙姑文化旅 游村、上阮村附近等地区建设 11 座污水处理站,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达标排放。对部分重点污水排放区域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网集中输送至 茅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排放达到排放标准后,可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回用作旅游区绿化灌溉或排入下游河道。 34 2.7 环卫环卫工程工程规规划划 (一)(一)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茅山风景旅游区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 收集容器化达到 100%。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最终处置,有环卫 部门统一管理。环卫设环卫设施布局施布局规规划划见图见图 2-4。 。 (二)垃圾收集(二)垃圾收集处处理理 规划在金牛洞景区入口附近、仙姑村、方山佛教文化园和上阮瓜 果庄园周边设置小型垃圾中转站,在旅游点和主要服务部设置小型垃 圾收集点,由旅游区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定期收集、清理、转运至垃圾 中转站,中转站垃圾再运送至金坛沈渎垃圾填埋场处置。 完善配套各类环卫设施,逐步实现茅山风景旅游区生活垃圾分类 收集,实现垃圾收集运输的容器化、密闭化、机械化。 在主要旅游点附近,约每隔 50 米设置一个废物箱;次要旅游点附 近,约每隔 100150 米设置一个废物箱。 对一些范围较大,游人较分散的区域,建议采取配发环保垃圾袋 的制度,使游人参加到自觉维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三)公(三)公厕设厕设置置 在茅山风景旅游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各服务部均设置公共厕所,皆 为免水冲卫生厕所,数量与设施功能内容相配套,应根据高峰日游人 量而定。 茅山风景旅游区内可根据游人分布密度,沿主要道路平均每 2km 设置一处移动厕所,沿次要道路和其他道路的移动厕所布置的间距可 35 适当缩小。厕所位置选择要注重隐蔽,不影响视觉景观,但要做好标 识系统,方便游人。 公厕粪便消纳站建有泄粪池、脱水间、出渣间、除臭间等设施,粪 便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其中大于 6 毫米的固体物运送到垃圾卫生填 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其余粪液接入就近污水处理设施或通过管网进入 茅东污水处理厂处理。 2.8 交通交通组织规组织规划划 1、路网、路网结结构构规规划划 尽量利用现状路网和周边道路形成相互勾通的体系,形成“五横 三纵”的路网结构, “五横”指白乾公路、直茅公路、金沙公路、张常溧公 路、金竹公路, “三纵”指茅山旅游路方山旅游路、新浮路、花茅公 路薛茅公路。 2、道路分、道路分级规级规划划 茅山风景旅游区内部道路系统,在满足各功能区基本要求和组织 景观的前提下,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其他道路三个等级。 主要道路 旅游区与周边道路相衔接以及各功能单元之间相联系的主要干 线,构成旅游区的路网结构。规划主要道路总长度约 68.85 千米,材 料可采用沥青路面,以机动交通为主,如白乾公路、直茅公路、金沙公 路、张常溧公路、金竹公路、方山旅游路、新浮路、花茅公路薛茅 公路。 36 次要道路 功能单元内部及主要道路之间联系的道路,通向或连接主要景点, 如致和公路等。规划次要道路总长度约 48.2 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该类道路以人行和机动车为主。 其他道路 功能单元内部通向或连接游赏景点,是旅游区深入每个景点的游 览线,如紫云湖生态度假村、矿坑遗址地址公园、方山佛教文化园等, 道路可以曲折蜿蜒,随地形而变化。规划此类道路总长度约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