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沟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23).doc_第1页
村沟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23).doc_第2页
村沟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23).doc_第3页
村沟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23).doc_第4页
村沟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2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庄科村民族沟域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2.3项目编制依据- 3 -第三章 沟域经济分析- 3 -3.1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创造- 4 -3.2沟域经济是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 4 -3.3当地沟域经济的发展- 5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6 -4.1项目开发的自然条件- 6 -4.2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7 -第五章 建设方案- 8 -5.1指导思想- 8 -5.2建设内容- 8 -5.3建设方案- 8 -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 16 -6.1组织管理- 16 -6.2人员培训- 17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7 -7.1投资估算- 17 -7.2资金筹措- 19 -第八章 效益分析- 20 -8.1社会效益分析- 20 -8.2生态效益分析- 20 -8.3经济效益分析- 20 -第九章 项目评价及结论- 21 -大庄科乡小庄科村民族沟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小庄科村民族沟域经济建设项目1.2项目申报单位:大庄科乡小庄科村委会1.3项目实施单位:大庄科乡小庄科村委会1.4项目建设地点:大庄科乡小庄科村1.5项目负责人:崔凤桐1.6项目性质:新建项目1.7项目建设期限:2012.01-2012.121.8项目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19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00万元,县配套10万元,乡镇自筹5万元,村集体自筹75万元。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对于“沟域经济”这个新生名词,目前尚无准确且统一的定义,但是对其所应具备的特征,则有较多的一致观点。“沟域”是一种地理空间上的概念,与流域具有相似的内涵,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由于山区易以山脊线作为分水岭划分流域,而平原区分水线相对模糊,因此沟域通常指山区的流域。延庆以农林业生产为主,工业发展一直受到严格限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山区旅游业迅速崛起。旅游业日渐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北京发展沟域经济的主要方向之一。原有的农林产业是山区经济的基础,发展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高品质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发展观光农业、特色采摘等,实现一产和三产的融合,使原有低附加值短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长产业链延伸,是发展沟域经济另外一个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林果业”大会的精神,积极慎重地引进国内外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效品种,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果园“的原则,以及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引资、生态强乡、生态富民”的指导思想,我村坚持以两大产业(即传统的林果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依托,加强果树的科学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民的果品生产增产又增收,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发展沟域经济,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优化了水土资源配置,为特色种植业提供优质生产资料。保障了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一、三产业的互动与融合。通过沟域经济的建设,促进了特色种植产品深度开发,发展“一村一品”,“一沟一品”,“一山一品”,“一流域一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按照生态美学,实现人工设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消除了农村以往注重内在质量、忽视外在景观效果的弊端。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迎合了沟域经济发展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大庄科乡山场面积18万亩,植被覆盖率85%,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一年四季三季有花,不但适应休闲旅游观光,林果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核桃、板栗、杏仁、红果等,素有“果品之乡”的美誉。这部分土地土壤深厚,耕性适中,保水保肥。这些自然资源条件对发展核桃生产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是一条正确途径。为此,县民委根据当地山区土地广阔、土层深厚的特点,依据当地良种核桃生产的条件,决定进行优质核桃基地建设,实行立体种植,改变贫瘠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民许村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此项工程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2.3项目编制依据(1)北京市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意见(2008年-2012年)(2)延庆县县域总体规划(3)大庄科乡小庄科村村域发展规划(4)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第三章 沟域经济分析在首都北京,“沟域经济”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热门话题。牛有成:“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年来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山区发展模式,于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形态。3.1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创造“沟域经济”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年来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山区发展模式,于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形态。简单地说,就是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最终达到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目标。北京全市具备发展沟域经济条件的沟域229条,目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沟域17条。北京通过探索和实践,最终创造了“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沟域经济”非常符合北京山区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们必须全力加快沟域经济发展,促进山区经济繁荣。3.2沟域经济是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沟域经济”是山区的创造。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山区县进行不同探索,特别是山区农民进行了创造,从比较早的怀柔“虹鳟鱼一条沟”,到门头沟的樱桃沟、房山的十渡、平谷的黄松峪等。目前,北京市“沟域经济”初步形成了5种适合不同地区条件的发展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自然风光旅游模式,民俗文化展示模式等。“沟域经济”全面提升了山区的发展水平,山区95%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了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了71%,1153万亩生态林年增碳汇967万吨,山区77%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去年山区民俗旅游村共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占10个远郊区县旅游人数的88%。沟域经济既转变了发展方式,也创新了发展模式,顺应了发展趋势。发展有机果品种植,重视生产体系的内部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外部物质和能量投入的依赖,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重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可以充分吸纳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农村资源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3.3当地沟域经济的发展大庄科乡是革命老区,平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1938年在沙塘沟村成立,这为打造红色旅游创造了优良条件。因此对于发展沟域经济,大庄科乡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目前,大庄科乡有传统产业(林果业、养蜂业)和新兴产业(生态旅游业),但面临的问题是产业发展不具规模,资源整合度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亟需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为契机,全力打造沟域经济。必须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实现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和睦相处,建设北京首善、全国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指导思想,深入挖掘生态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东、西、中部全力打造“一线、两片、七景区”,形成总体建成一个集养生、休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养生谷,走生态富民强乡之路。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项目开发的自然条件大庄科乡小庄科村位于延庆县东南角,距县城40公里,地处深山区。小庄科村域面积10243亩,山场面积4890亩,经济林面积1059亩,耕地面积676亩。全村总人口261人,总户数100户,共有劳动力150人,是延庆县少数民族村之一。小庄科村具有山区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具备打造林果业为主的有机生态产业的条件,再加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的科技支持,有机生态型林果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收益较好。同时带动周边其它村的产业发展。同时,该地区具有独特多样的小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少雪,历年平均气温为9左右,最热7月份均温24.5,最冷1月份均温-78。正常降水量为470毫米,为全县降水量较多地区,相对湿度57%。全年无霜期155-165天,积雪深度最大为22厘米,冻土深度最大为115厘米,年最多日照时数为2826.3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4%。土壤为褐土,耕性适中,自然土层厚度5080厘米,PH值7.17.3,土壤肥力较差,有机质含量0.8%左右。对发展林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4.2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4.2.1该项目符合北京民族乡村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属国家“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项目,投资少,见效快,且投资可靠。4.2.2中共延庆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对山区沟域经济建设高度重视,北京市重点推进山区沟域经济的发展也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4.2.3我县在林果业作物种植方面,得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科技支持,进行了核桃良种苗木繁育、丰产栽培等技术方面研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该地区林果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核桃、板栗、杏仁、红果等,素有“果品之乡”的美誉。4.2.4具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科技队伍,可以确保项目建设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第五章 建设方案5.1指导思想该项目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延庆县十二五规划”为目标,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绿色北京示范区”为动力,加快改变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加快全乡优质林果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经济增收、农民致富。5.2建设内容嫁接改造大枣20000株,嫁接改造薄皮核桃20000株,嫁接改造麻核桃2000株,嫁接改造仁用杏50000株。5.3建设方案5.3.1枣树嫁接技术嫁接前接穗应纯度高(90%以上),封蜡均匀,无皱皮、霉点,芽眼无发黑烫伤现象。提前将农用地膜裁成长20cm,宽23cm的尺寸,既节省材料,又便于捆绑节省时间,保证嫁接成活率。1、嫁接技术要点嫁接最佳时间枣树芽苞开始膨大起,即4月5日 5月10日。离地面1520cm处采用高位嫁接。劈接砧木切削:将砧木上半部分剪掉,剪口要平滑,并剪除接口以下的萌枝、萌蘖。用劈接刀或嫁接刀在砧木中间劈口,深度以接穗削面能插入为准。接穗切削:在接穗下端、芽的两侧削成两面等长的楔子形,靠砧木的外侧稍厚些,削面要平直光滑,万勿陡然尖削,削面长度34厘米,斜度要与砧木劈开的裂口一致。嫁接:插入接穗后要求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当砧穗粗细不同时,以一侧形成层对齐为准,伤口不要全部插入,要求上面露白0.5厘米。包扎:嫁接完后用一条长20厘米、宽3.5厘米、厚0.3厘米弹性较好的塑料条,将伤口包严,注意将砧木的伤口和接穗露白处包严,以防接穗松动和失水。舌接砧木切削:将砧木上半部分剪掉,剪口要平滑,并剪除接口以下的萌枝、萌蘖。用嫁接刀在砧木削一长3厘米左右的马耳形削面,再从剪口三分之一处纵切一刀,平行切入斜面,深1厘米左右。接穗切削:在接穗下端、芽的两侧削成同砧木相似的接口,削面要平直光滑,削面长度3厘米,斜度要与砧木劈开的裂口一致。嫁接:插入接穗后要求接穗和砧木舌形接口套合,形成层对齐,当砧穗粗细不同时,以一侧形成层对齐为准。包扎:嫁接完后用一条长20厘米、宽3.5厘米、厚0.3厘米弹性较好的塑料条,将伤口包严,注意将砧木的伤口和接穗露白处包严,以防接穗松动和失水。2、嫁接后管理为了保证嫁接成活率,在后果实膨大期,合理适量施磷钾肥,尽量少施氮肥,有利于复壮树体越冬抗冻。(1)除萌嫁接后10天左右,为了集中营养促进接穗萌发要及时将砧木上的萌芽抹净,嫁接后1015天接穗开始陆续萌发,先发出的枣吊要及时抹去,以促进接穗枣头生长。(2)补接进入5月底前对漏接或未接活的枣苗及时进行补接,以保证当年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3)松绑在6月底及时松绑,过早松绑,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易裂开,散失水分影响成活和生长;松绑过晚易形成“卡脖子”现象,影响枣树生长结果。(5)生长调节剂使用于盛花期用15ppm赤霉素喷施一次,间隔一个星期再喷施一次。5.3.2杏树嫁接技术山杏留枝法高接大扁杏第二年就有了产量,嫁接大扁杏产量和经济收入是山杏的1015倍。进入每年的2-3月份是大扁杏等果树的最佳修剪时期,大扁杏修剪是大扁杏栽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合理整形修剪可以改变树体的环境条件, 营养状况。1、嫁接后的管理(1)除萌。嫁接后及时撸去砧木上的萌蘖,尤其是撸掉留下的支棍上的萌蘖,不让它与嫁接的大扁杏新枝争夺营养。(2)及时利用支棍引绑新稍,这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在嫁接新枝长到3050厘米左右时,就要用麻绳等物将嫁接新枝绑在原来留好的支棍上,随长随绑,等绑后不被风折后,再用刀片解除嫁接塑料带,以免在接合处勒出溢痕。山杏树自留支棍的好处是:结实。解决树高立支棍不容易的问题。取材方便,成本低。(3)嫁接后的技术管理还要注意新生枝的摘心。具体方法是:嫁接后的主枝(延长枝)不动,任其缓放。里膛枝及时掐尖摘心,留34个芽(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多培养结果枝。(4)6月7月喷2次菊脂类杀虫药,防治蚜虫(每壶药兑30克洗衣粉);并及时进行松土、除草。2、幼树期的修剪方法幼树期是指嫁接后17年的树,这一段期间的修剪主要是完成整形任务,培养好树冠,并促使幼树早结果,多结果,尽快进入盛果期。(1)主侧延长枝的处理:各主侧延长枝都要剪截,不能缓放。主枝一般剪去1/3左右,实际剪截时应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剪口下要留饱满芽;第二、剪截程度以剪后能抽生3个长枝,以尽可能的多萌发中短村;第三、保证培养的侧枝和串状果枝等有合理的距离和密度,不使枝条过密,空间小的地方轻截,少发长枝,空间大的地方重截,多发长枝,侧枝延长枝剪留长度稍短些,剪口下能抽生2个长枝为宜。一个继续延长,一个培养成串状果枝。剪截时选好剪口芽,并利用有饱满顶芽的二次枝延伸几年后,随结果量增加,长势减弱,剪截后抽生长枝能力减弱时,即可甩放不剪,将枝头培养成果枝结果,这时可稳定树冠大小。因大扁杏伤口不易愈合,剪截延长枝时,芽上方要留1-2厘米高的残桩,以免影响剪口下第一芽的萌发和新梢生长。为多保留长枝,剪截延长枝时,剪口下第一芽留外芽,第二芽培养侧枝,第三芽背上斜芽,培养串状果枝。(2)培养串状结果枝:在立地条件稍差,树势不太壮的情况下,应以培养串状结果枝为主,大扁杏初果期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尤以强壮长枝上萌生的短枝结果稳定。由于杏树成枝力低,抽生长枝少,延长枝以下的长枝和有饱满顶芽的中等枝条尽量甩放不剪,形成串状果枝结果。串状果枝上密集的短果枝势力均匀,能年年向前延伸结果。串状果枝有饱满顶芽的可继续延伸,增加结果部位。在空间大的地方也可重剪一年生强壮长枝,促生2-3个分枝后再甩放,以增加串状果枝数量。串状果枝以背上斜生为主,直立生长的要加大角度,改变方向,以免影响主枝生长。(3)培养结果枝组:在立地条件好,树势强壮的地方,在生长季节可对新生的结果枝采取连续摘心,促生二次枝、三次枝,当年形成枝组,扩大结果部位,翌年结果。(4)其它枝条的修剪:各级主侧枝上和串状结果枝上的短果枝和花束果枝不短截,对部分无饱满芽的中等弱枝和强旺枝上的二次枝,应在较充实和有叶芽的部位剪裁,以提高坐果能力和促进分枝,避免结果部位过早外移和枝势早衰,连续延伸的短果枝,下部有分枝时,可在分枝处回缩,促生壮条,延长结果枝年限;中短过密的可疏除一部分弱枝。3、生长季节的修剪生长季节的修剪包括: (1)拉枝:一般在花后20-30天内进行(5月中下旬),枝条急速生长期过后,将主枝拉到40-50度角,可减缓主枝长势,促进枝条充分生长。同时将直立枝拉平,减缓顶芽优势,促进短枝的形成和生长。(2)摘心:对主侧枝的延长枝要及时摘心,防止分枝头并行生长形成竞争枝,影响枝头生长,对生长旺盛的主侧枝的延长枝,5月末6月初进行摘心,可促生二次枝,增加枝条级次和数量;对主侧枝上的背上枝及早摘心,控制生长,防止生长过旺。(3)扭梢:5月中下旬,对主侧延长枝以外当年生的长枝,特别是背上长枝,从半木质化部位扭梢(将枝头扭下别在下部枝条上)可以控制枝条延长生长,促进枝条下部形成花芽结果。(4)对徒长枝、过密枝及早抹除。5.3.3核桃嫁接技术 1、嫁接前砧木准备 选取515年生长势良好大树做砧木,在土壤湿度不大,伤流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随剪砧随接。如果伤流较多,可在嫁接前35天剪砧“放水”,以减少嫁接时伤流的发生。 2、嫁接的方法及过程从砧木萌芽到展叶后的一段时期,是核桃硬枝嫁接的最佳时期。华北地区(卢龙)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核桃硬枝嫁接方法主要有插皮舌接、插皮接等。 (1)接穗的处理:接穗取出后根据具体情况剪成枝段,保证每个枝段有2到3个饱满芽。枝段摊开晾干后,用100110石蜡速蘸蜡封蜡。打捆后标明品种备用。 (2)嫁接过程:如接穗易于离皮则采用插皮舌接。先在砧木适当的部位,将砧木剪断或锯断,削平剪口或锯口。在剪口下选择砧木光滑的一面,连带木质部削成小月牙状,在由下而上削去或刮去一层长710厘米,宽1厘米的老皮,露出皮层,在最上端用刀深划至木质部,并左右轻摇刀片,使之离皮。然后将蜡封接穗下端削一长不短于7厘米的切面,削好的接穗保留23个芽,用手指将削面捏开,使皮层和木质部分离。再将接穗的木质部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皮层之间,并使接穗皮层紧贴在砧木皮层的削面上,最后用弹性较好的塑料条将接口包严捆紧。 如接穗易于离皮则采用插皮接。接穗削好后,将背面削成箭头状并削去老皮。砧木截去上部,削平,连带木质部削成小月牙状,从断面处纵切皮层,略撬开断面皮层,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木质部与皮层之间,露白,绑紧包严。 (3)注意事项 (1)封蜡时要注意调节温度,蜡温过高,会烫伤接穗,影响成活;蜡温太低,会使蜡层变厚,易于脱落。蘸蜡前,接穗枝条表面不能有水珠,否则蜡层变白,容易脱落。(2)锯断砧木后如仍有“伤流”应在主干距地面15-20厘米处交错斜锯三锯,深度以到主干的1/3为宜。(3)接穗削面要平滑,成“马蹄形”,不能有凹凸,毛刺;砧木和接穗形成层要连接紧密,操作要迅速准确,接口包扎要严密保湿,不能留有缝隙。4、嫁接后管理 (1)嫁接成活的苗木要及时去除砧木上的萌蘖。(2)在新梢长达3040厘米时,应及时在旁立支柱引绑新梢。 (3)接穗新梢长到4050厘米时,视具体情况解除接口的绑缚物或重新绑缚,以免形成缢痕,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4)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6.1组织管理本项目建设期间,为确保该项目的落实和完成,成立由大庄科乡副乡长乔雨为组长,侨务办公室耿书慧、村书记崔凤桐任副组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页),统筹统筹负责项目的筹备与建设工作。负责具体任务如下:6.1.1项目总体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审报告的制定、审定。6.1.2项目建设的工作计划、资金、物资的安排。6.13项目建设的生产、财务、物资进度的检查、审定和组织验收。6.1.4收集、整理有关建设的资料和完成向县级项目主管单位的相关汇报。6.2人员培训由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家负责人员培训,采取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培训技术队伍,推广先进技术,使参与该项目的人员在短期内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为林果基地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保障。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经估算,该项目的实施共需投资190万元。嫁接改造薄皮核桃20000株,嫁接改造麻核桃2000株,嫁接改造红枣20000株,嫁接改造仁用杏50000株。共计181.6万元。7.1.1工程建设1、嫁接改造红枣投资42万元。 (1)整地,需2万元; (2)接穗12元/穗,20000株,需24万元; (3)嫁接每穗1.5元,需3万元; (4)浇水,需1万元; (5)抚育管理,需4万元; (6)病虫害防治,需3万元。 (7)基肥费用:基肥每棵2元,需4万元 (8)其它费用:购置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需1万元。2、嫁接改造薄皮核桃20000株,投资36万元 (1)整地,需4万元; (2)接穗5元/株,20000株,需10万元; (3)嫁接每穗1.5元,需3万元; (4)浇水,需1万元; (5)抚育管理,需4万元; (6)病虫害防治,需3万元。 (7)基肥费用:基肥每棵5元,需10万元 (8)其它费用:购置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需1万元。3、嫁接改造麻核桃1000株,投资48.6万元 (1)整地,需2万元; (2)接穗200元/穗,2000穗,需40万元; (3)嫁接每穗10元,需2万元; (4)浇水,需1万元; (5)抚育管理,需2万元; (6)病虫害防治,需1万元。 (7)基肥费用:基肥每棵5元,需0.5万元 (8)其它费用:购置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0.1万元。4、嫁接山杏改造大扁50000株,投资55万元 (1)整地,需2.5万元; (2)接穗5元/穗,50000穗,需25万元; (3)嫁接每穗1.5元,需7.5万元; (4)浇水,需1万元; (5)抚育管理,需4万元; (6)病虫害防治,需2.5万元。 (7)基肥费用:基肥每棵2元,需10万元 (8)其它费用:购置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2.5万元。7.1.2其它费用8.4万元,其中包括培训资料及专家聘请费、项目管理及宣传费等。7.2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19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00万元,县配套10万元,乡镇自筹5万元,自筹资金75万元。第八章 效益分析8.1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山区人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途径,将对农民增收成为我县开创沟域经济建设,具有示范等重大意义,成为该村一个支柱产业,同时,还将带动一大批工副业项目,解决山区农民就业问题,为我县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其社会示范效益显著。8.2生态效益分析该项目规模较大,建成后,项目区林木覆盖率可大幅度提高,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山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农田小气候,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该地区减少水土流失,变得山青水秀、空气新鲜,其生态效益非常明显。8.3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