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环评报告表.doc_第1页
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环评报告表.doc_第2页
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环评报告表.doc_第3页
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环评报告表.doc_第4页
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环评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0q252kp220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湖北省电力公司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建设单位: 湖 北 省 电 力 公 司编制日期: 2003 年 07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评价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 : 吴定生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书号职 责裴 华环 评高级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长沙05776号批 准胡 琛环 评高级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鄂04241号审 核吴定生环 评工 程 师(环评)岗证字第长沙05735号编 写协 作 单 位:湖 北 省 电 力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站 参 加 人 员: 刘 绍 银 博士 高工 唐 从 明 高 工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湖北省电力公司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建设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法人代表孙 玉 才联系人陈 涛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徐东路179号联系电真0278856114邮政编码430077建设地点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行业占地面积(m2)3600(变电站)绿化面积(m2)1476(变电站)总投资(元)2793.2789104环保投资(元)110.602710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评价经费(元)3.5104预期投产日期 2003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 前言 武汉电网是湖北电网乃至华中电网最大的供电枢纽和负苻中心,用电负荷约占湖北省的四分之一。至1999年底,武汉市境内统调发电装机容量为2752.5mw,其中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上网的发电容量有1062.5mw,江南886mw,江北176.5mw。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武汉市电网的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其一:220kv变电站存在负荷不均现象,重载、满载有锅顶山变、珞加山变;其二:高压配网缺乏220kv电源支持,由于缺乏220kv电源支持,使城区110kv电网结构不够清晰,显得比较零乱,一条线路串接变电站较多;其三:近几年,武汉城市用电负荷增长迅速,地区最大负荷由1997年的197万千瓦增加到目前的273.7万千瓦(2000年7月),每年增加25万千瓦,年增长11.35%。使部份地区220kv、110kv变电站及线路负荷偏重,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用电负荷的高速增长对城网的输变配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减轻洪山区220kv、110kv变电站及线路负荷偏重,确保城市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湖北省电力公司决定投资建设110kv卓刀泉变电站,以缓解珞加山、鲁巷两座变电站供电容量紧张问题,满足新增负荷需求。根据湖北省电力公司鄂电司生200305号文关于下发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和国家电力公司国电科2003124号关于加强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7号“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于200305号文及2003124号文开始执行时间从2003年开始,工程启动期是2002年,目前本工程已进入施工安装阶段,工程进度超前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建设过程中,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了监督检查。中南电力设计院受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武汉卓刀泉输变电建设项目部的委托(见附件1),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3年4月12日,中南电力设计院与湖北省电力公司及协作单位湖北省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一起对站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并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对电磁辐射、噪声现状进行了现状和类比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送审版)。2003年7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电力公司在武汉联合主持召开了该报告表评审会,根据评审会专家组的意见(见附件2),我院进行了补充、完善工作,编制完成了本报告表(报批版)。2 工程内容及规模2.1工程内容、服务范围工程内容为110kv变电站。本工程的服务范围是武昌珞狮路以东、民院路以西,南湖以北至东湖以南地区,包括“中国光谷”及附近地区的大专院校和新开发的居民小区,有效服务面积约15km2。计划2002年7月投入运行。 目前,该地区现有珞珈山、鲁巷两座变电站。变压器10kv侧总容量为16.3万千伏安,2000年总负荷已达9万千瓦。随着“中国光谷”的建设和附近地区大专院校后勤服务逐步走向社会化以及小区的不断开发建设,用电增容进展很快,用电负荷增长迅速。据供电部门初步统计,近两年该地区新增报装容量2万千伏安,预计2005年总负荷将达到15万千瓦(年增长10.7%)。该站的建成和珞珈山、鲁巷两座变电站的增容改造后,三站变压器总容量30万千伏安,能满足新增用户的需要。2.2工程概况 2.2.1站址概况站址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洪山区位于武汉市的东部,区内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风景区。全区总面积501.7平方公里,城乡面积比约为1:7,有耕地9000公顷,全区人口总数60.14万人。站址位置,参见地理位置图(附图1)。 新建110kv卓刀泉变电站北面距武汉市雄楚大道约80米,在变电站与雄楚大道之间为拟建的武汉供电局洪山营配中心。紧靠南边围墙是电力职工疗养院的锅炉房,再往南为南湖,电力职工疗养院与南湖之间是尚待开发的空地。站址东面为电力职工疗养院,西面是进站公路,在公路的另一侧为名都花园小区,距变电站约200米左右。目前,变电站正处于建设安装阶段,站址处自然地面高程为2121.5米,站区内设计地面高程为23.5米。变电站占地约3600平方米。填土2370立方米,站址内无居民搬迁问题。2.2.2建设规规 本变电站按末端变电站设计,但主变压器具备增加一级容量的可能性。主变压器容量终期为250mva,本期为250mva,电压比110/10kv,110kv出线终期2回;本期2回;10kv出线终期30回,本期上30回出线柜,但出线线路仅15回;10kv侧电容补偿容量终期为210mvar,本期不上补偿装置,仅预留位置。2.2.3总平面布置 本变电站按10036m2方式布置。并采用半户内式布置方案,即110kv配电装置室及两台主变布置在室外。其中两台主变压器布置在靠主控楼以南地面上,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屋内与主控室位于一楼,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二楼,变电站为二层建筑。并在一楼设有卫生间、工具间、资料室及休息室。站区内路面宽4.5m。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参见附图2。变电站内空地和周围将被充分绿化,绿化率40%以上,以保护和美化环境。2.2.4 进线部份 本工程进线方式:采用电缆接入卓刀泉变电站。电源接入点(t接点)至卓刀泉变电站2.04 km之间的电缆选择xlpe630mm2铜芯交联聚乙烯波纹铝防水电缆。架空线与电缆相联接处,电缆终端头采用塔上布置方式。2.2.5主要电器设备 1)主变压器:为三相双线圈、自冷、高阻抗、低损耗有载调压变压器。变压器型号sz950000/110,电压等级11081.5%/10.5kv,频率为50hz。 2)110kv设备:110kv配电装置选用compass(空气外绝缘)高压组合电器组成的屋外式配电装置。 3)10kv配电装置:10kv开关柜xgn2型固定式成套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10kv所用变压器及消弧装置的选用干式接地变压器和干式消弧线圈。 4)本变电站按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全站将保护、测量、控制、远动综合考虑,设置一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2.6投资估算 本期工程安装两台sz950mva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110kv出线二回,采用扩大的内桥接线。10kv出线柜三十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以及控制保护、通信等项目。工程总投资2793.2789104元,环保投资主要指环境影响评价、绿化、污水处理、事故油池、电缆沟、围墙、等费用,共计约为110.6027104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由于变电站址位于雄楚大道附近,车流较大, 噪声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根据武汉市城区电网污区图,站址区域为级污秽区。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1.1地形地貌 卓刀泉变电站位于武汉市武昌东部、长江南岸,人口稠密、是以城带郊的新型城区,南有南湖,北面有著名的东湖风景区。站址处地形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自然地面高程在2121.5 m之间。1.2 地质 根据武汉供电设计院提供的110kv卓刀泉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中对站址处的地质描述:场地为软弱地土类型,地下25米深左右为粉细砂层。武汉市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区,本站建(构)筑物均按7度抗震构造设防。1.3陆地水文状况 卓刀泉变电站站址南侧附近水域为南湖,南湖正常水位为19.2 m(黄海高程)、湖面面积7.94km2,平均水深1.59m,东西长约5.4km,南北宽约1.5 km。1.4气候特征 卓刀泉变电站所在区域属大陆季风气候,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秋暖春凉,风随季节变化明显,其主要气象参数如下,多年主导风向: ne、 频率:11.3年平均风速:1.34多年平均气温:6.3多年平均气压:3.6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9 多年平均降水量:1206.72 社会环境简况: 洪山区辖6行政街、6个乡、8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辖区户籍总人口60.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8万人,非农业人口41.76万人,土地总面积509km2.2000年,洪山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7138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300元,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9%。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05亿,出口创汇184.3万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激光产品、服装、工业模具、皮鞋、氨基酸等,出口地区主要为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68亿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全区工业产品质量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3%。实现农业增加值6.9亿元,全区有乡镇企业1.17万个,从业人员8.81万人;实现增加值37.36亿元,其中乡镇企业集团25个,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126公顷。区内有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2.85万人,职业学校12所,在校生1680人,小学110所,在校生4.97万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5家,其中:医院7家,有卫生技术人员2790人。2000年,洪山区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7个,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0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1项。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13家,民营科技企业179家。 洪山区地处“湖北大通道”的重要交汇点,是武汉中环线和外环线内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贯通南北的京广铁路和连接东西的武大铁路从区内通过;拥有标准泊位的白浒山外贸码头可停靠5000吨级的船舶。武汉市内的四座长江大桥均与洪山区连通。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目前,站址处无大的工业企业污染源。根据2001年武汉市环境公报提供的2001年武汉市城区5个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表明:2001年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135微克/立方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为39微克/立方米、48微克/立方米,均优于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为优良(污染指数小于100)出现的频率为61.1%。2 水环境现状2.1水污染源调查 根据2001年武汉市环境公报 2001年,全市废水排放量68456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3066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8.30;生活污水排放量35390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1.70,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排放的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六价铬2980公斤,氨氮1628吨,化学需氧量64760吨。 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19%,工业重复用水率68.21%。2.2地面水水质现状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按不同功能类别,以24项监测指标评价,全市主要水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评价区域内主要水系有南湖、东湖,其水质状况如下:东湖属类水体,除石油类、凯氏氮、粪大肠菌、氨氮、总磷、总氮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标。南湖属类水体,除氨氮、总磷、总氮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标。2001年,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2.47%,达标率比上年下降了3.29个百分点(因国家考核方法改变)。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变电站站址处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目前无常规监测点,位于雄楚大道的车流量较大,对站址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湖北省电力环境监中心站、中南电力设计院于2002年5月8日9日,对站址边界处噪声进行了监测。3.1监测项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的要求,监测项目为等效连续a声级。3.2监测点布设 在站址边界布设了5个点,测点布设见附图33.3监测时间及频率: 测试时间:2002年5月8日日,夜间为22:0024:00。昼间为9:00至15:00。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一次。3.4监测仪器 hs6220型噪声分析仪,该仪器经中南国家测试中心检定(检定证书见附件3)。3.5监测结果 噪声监测结果列于表1。3.6站址处现状评价结论 由表1可知为:变电站边界处各测点昼间等效a声级值为55.5 66.6db(a),夜间为53.460.2db(a),卓刀泉变电站站址环境噪声现状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相对应的1类标准,产生现状超标的原因是由于该处距交通主干线(雄楚大道)较近,主要为交通噪声。其次,为建筑施工噪声。评价区域内噪声敏感点为站址附近的名都花园小区,其噪声测量值见表1中的5号测点。环境噪声现状昼间未超过(gb309693)中相对应的1类标准,夜间噪声值超过(gb309693)1类标准3.3 db(a)。表1 卓刀泉站变电站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点号昼间噪声值(db(a))夜间噪声值(db(a))监测值(leq)标准值监测值(leq)标准值1#(站南)55.55556.7 452#(站西)60.456.23#(站北)66.660.24#(站东)56.553.45#(敏感点)46.7648.8注:当变电站及附近的居民小区建设结束后,站址处噪声实际值将小于以上测量结果。4 电磁辐射水平现状监测与评价 2002年5月8日9日,湖北省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站址处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进行了现状监测。4.1监测依据及监测内容4.1.1监测依据(1)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4.1.2监测内容 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4.2测量仪器a:工频电场。h3型工频场强计(武汉产)。b:工频磁场。 1000elf高斯计(美国产)。 以上仪器均经湖北国防区域计量站4306校准实验室检定,检定报告见附件3。4.3环境条件及测试工况 该变电站处于建设安装阶段,夜间(傍晚)测试时,天气为阴天,环境温度为19.5,气压为101.15kpa,相对湿度为86%。cegm2m1nhdfb变压器oa4.4测点布置对变电站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实施监测时,以变电站为中心,按间隔450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见图4。在每线的紧贴围墙处布一点,称该线的第一点,另在相距5米处再布一点,称该线的第二点。 对进线电缆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实施监测时,在较开阔的地段,选垂直于电缆沟oe方向的一条直线m1m2,在电缆沟一侧沿所选直线m1m2布点。将所选直线上的位于电缆沟正上方的一点m1记为电缆0号测点,然后每隔5米布一点,共布6个测点测至m2即30米处,依次记为电缆1至6号测点。 在所有测点上均进行地面处和1.5米高度处两次测试。每次测试读数5次。 图4卓刀泉变电站周围电磁场测试布点图 4.5电磁辐射现状评价4.5.1工频电场 从表2可以看出,卓刀泉变电站地表处工频电场测值范围为9.46.8v/m,平均值为7.3 v/m.距地面1.5米处工频电场测值范围为886.9 v/m)。均小于4kv/m的评价标准。4.5.2工频磁场 站址处所有测点的磁场测量值为零。5主要环境问题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用电量增长较快,也加快了城市电网建设的步伐,同时对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如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线路走廊植被破坏、变电噪声、废水、废油污染问题及施工扰民现象。卓刀泉变电站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电场和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噪声、其次为废水和废油。表2卓刀泉变电站电场强度测试结果 (单位:v/m)序号测点 夜 间 昼 间 地 面1.5高度处 地 面1.5高度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oa17.17.07.07.16.97.07.06.86.97.07.07.02oa27.77.17.37.87.57.77.16.97.07.67.47.53ob17.77.57.69.08.88.97.26.97.18.07.87.94ob27.26.97.112.211.812.09.49.19.216.715.316.15oc17.77.57.67.77.57.67.67.57.57.57.57.56oc7.77.57.67.67.57.57.17.07.17.37.17.27od17.06.97.07.07.07.07.27.17.17.27.17.18od27.06.97.07.16.97.07.16.97.07.77.57.59oe17.67.57.67.67.67.67.16.97.07.87.57.710oe27.47.07.110.910.410.87.77.57.617.016.716.911of17.77.57.531.630.831.27.77.27.466.657.462.712of28.97.58.488.087.287.67.87.67.767.658.262.813og17.17.07.17.16.97.07.17.07.17.27.07.114og27.06.97.07.17.07.07.06.96.97.17.07.015oh17.77.47.57.87.77.87.17.07.07.16.97.016oh27.87.77.87.87.77.87.87.27.67.06.96.917电缆07.17.07.07.17.07.07.17.07.07.17.07.018电缆17.17.17.17.17.07.07.17.17.17.17.07.019电缆27.27.07.17.27.07.07.27.07.17.27.07.020电缆37.07.07.07.07.07.07.07.07.07.07.07.021电缆47.37.07.17.27.07.17.37.07.17.27.07.122电缆57.37.07.17.27.07.17.37.07.17.27.07.123电缆67.27.07.17.17.07.07.27.07.17.17.07.024值班室7.27.07.17.17.07.07.27.07.17.17.07.0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武环1995161号文及武环1995113号文本工程执行如下标准:1. 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2.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11999)类。2. 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2.2.4.2.条。2. 废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3. 厂界噪声参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4.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运行期间的影响和施工期间的影响两个方面。1运行期1.1电磁辐射污染源分析及无线电干扰电磁辐射:变电站内配电装置的上层有相互交错的带电导线,下层有各种形状110kv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设备连接导线,这些高压电气设备及导线在周围空间形成比较复杂的电磁场。此外,变电所内各种110kv电气设备、导线,绝缘子串都可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从而产生电晕无线电干扰源,这些干扰源顺着导线方向或通过空间垂直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高频干扰波。1. 2非电磁辐射污染源分析1.2.1噪声:变电站的110kv断路器、电抗器、变压器(冷却风扇和铁芯电磁声)、火花及电晕放电等会产生较高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为变压器,其噪声值为58db(a)。1.2.2废水:编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生产性用水,无工业废水产生。本变电站按无人值班站进行设计,但考虑到治安问题设12人值班。站内废水主要来源于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其量极小。生活污水将经化粪池进行生化处理达标后经排水系统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大量变压器油,对积玉桥变电站调查的情况表明:从1998年运行至今,无变压器油外泄。2施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已经将近一年,尽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且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但是施工产生的噪声、扬尘、污水及垃圾产生,对建设区内的水域、空气、景观、绿化、交通造成了不利影响。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1 施工噪声 本工程噪声来源于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转噪声,如挖掘机、推土机、水泥搅拌机等,噪声水平为85100db(a)。其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按近距离声场模式对站址处的噪声进行预测,预测模式为:la(r)=la(r0)-20log(r/r0)-la,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建筑物、绿化林带、空气吸收的衰减量为8db(a)时,经计算知附近敏感点(名都花园小区)噪声预测值为昼间49.8db(a)、夜间51.8 db(a) 昼间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夜间超过了(gb309693)中1类标准。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从严要求,加强了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施工中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污染。1.2 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土方挖掘、物料运输及使用、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侯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采取措施为: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筑防护围墙,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了产生扬尘。1.3 施工污水施工过程中污水主要来自于: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砂石料加工、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取措施为:对施工场地污水排放加以管理、控制,在施工现场修建简易排水沟,将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防止建筑垃圾带入外排水中,防止污水漫溢。 1.4施工垃圾采取措施为: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环保意识。生活垃圾装袋丢弃在垃圾箱里,环卫及时清运处理。1.5 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主要变电线路在建设过程中对雄楚大道的开挖,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对部分公众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合理安排施工,同时,提前向公众公示,并配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做好交通分流及疏导工作。且尽可能安排夜间车流较少时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时间是短暂的、局部的。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使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2.1电磁辐射模拟类比测量2.1.1 110kv变电站电磁辐射模拟类比测量 为全面了解卓刀泉110kv变电站建成后,变电站电磁场对周围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 湖北省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南电力设计院于2002年5月8日9日对与卓刀泉变电站同规模、同容量及总平布置相类似且线路走廓布置相同的积玉桥变电站的电磁场进行了类比测量,测量内容为:变电站外地表处和1.5米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 110kv积玉桥变电站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居民区内。积玉桥变电站于1998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变电站围墙外四周全部为居民居住区,且围墙距离最近的居民点仅5米(位于站址西面、北面)。电缆进线方式:电缆通过电缆沟进入站内。变电站采取了防电磁场及防噪声措施;在靠近变压器侧围墙侧安装有铁板对电磁场起到屏蔽作用。 类比监测所采用仪器、时间、方法、气象条件等与卓刀泉变电站进行现状监测相同。2.1.2变电站进线线路的工频电磁场的测量(a) 变电站进线线路 由于变电站的进线线路经电源接入点(t接塔)后采用电缆沟进入变电站内,电源接入点在进站电缆沿oe向外延长线约500米处(为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塔),见图5。在架空线的弧垂最大处,其直线上的投影点k1为0#测点,然后,每隔5米布1点,共布6个测点至k2即30米处,测量结果见表6表12,架空线路的工频电磁场及其分布图见图6图9。(b) 电缆沟 如图5所示,电缆沟沿oe向外延长线约200米处较开阔的地方,在电缆沟中心k3为0#测点。然后,每隔5米布1点,共布6个测点至k4即30米处,测量结果见表13表17,电缆沟的工频电磁场及其分布图见图10图13。2.1.3变电站线路工频电磁场评价。根据表617及图6图13可知,架空线及电缆沟的工频电场的范围分别为(6.81982.3)v/m和(6.87.2)v/m。架空线的工频电场最大值为1982.3v/ m,电缆沟的工频电场的最大值为7.2v/ m。由于110kv电力电缆具有较厚的绝缘层、护套、屏蔽层,电缆产生的工频电场对环境的影响比架空线小得多。但两者均小于4kv/ m。架空线路及电缆的工频磁场的范围分别为(0.33.5)10-4mt和(0.17.90) 10-4mt。远远小于0.1mt。k1k2k3k4 eaofbgchd变压器n 图 5积玉桥变电站周围电磁场强度监测布点示意图2.1.4积玉桥变电站站址处工频电磁场的测量 对积玉桥变电站周围环境实施监测时,以变电站为中心,按间隔450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如图5所示。在每条线的紧贴围墙处布一点,称该线的第一点,另在相距5米处再布一点,称该线的第二点。在出线侧oc线上每5米布一点,受现场条件限制,oc线上共布置14个测点。分别在地面处及距地面1.5米处测量工频电磁场。变电站运行功率为2万千瓦,工频电场、磁场强度测量结果见表18、表19。(a)工频电场的测量结果分析从表18可以看出,各点测得的变电站周围地表处及1.5米处工频电场测量值变化不大,地表处工频电场的范围分别在6.87.7v/m,平均值7.0 v/m。1.5米处工频电场6.814.2 v/m以内,平均值为7.4 v/m。远远小于4kv/m的评价标准。(b)工频磁场的测量结果分析 从表19可以看出,变电站周围地表处及1.5米处工频磁场变化情况如下,地表处工频磁场范围为0.310-4mt 109.310-4mt,平均值为7.010-4mt,工频磁场最大值为109.310-4mt,出现在变电站东面电缆进站端,变电站其它各测点地表处的工频磁场较低。1.5米处工频磁场范围0.1 10-4mt107.910-4mt以内,平均值为7.410-4mt。最大值为107.910-4mt,也发生在电缆的进线端。即变电站各测点工频磁场均小于0.1mt的评价标准。(c) 110kv卓刀泉变电工频电磁场环境影响类比分析 本评价根据已运行的110kv积玉桥变电站实际类比测量的结果对卓刀泉变电站投入运行后工频电场、磁场进行类比分析,并说明其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 由于卓刀泉变电站的设施、总平面布置、面积、布局与积玉桥变电站相似,卓刀泉变电站环境本底工频电场测量数值非常低,因此,积玉桥110kv变电站及进线端实测工频电磁场的强度可以类比反映卓刀泉变电站及进线处投入运行后情况。因进线采用电缆方式,其工频电场监测值不大,地表和离地1.5 m处的最大值分别为7.7 v/m 和14.2 v/m,均远小于4kv/m,工频磁场的进线端的最大值为109.310-4mt,小于0.1mt。因此卓刀泉变电站投入运行后,其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能够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2.2卓刀泉变电站噪声2.2.1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10kv变电站环境噪声主要由变压器、高压组合电器及母线的电晕放电等产生,为了预测本工程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噪声水平,选择了与卓刀泉变电站同规模、同容量且总平布置相类似及线路走廓布置相近的积玉桥变电站进行噪声类比测量,测量方法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1993)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中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见表3。 由表3知:厂界外1m处的噪声监测值昼间为57.559.5 db(a),夜间为47.153.4 db(a),昼间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60 db(a),夜间超过了gb1234890中类标准值50 db(a)。离厂界最近点5m处的居民点(位于变电站西面)的噪声监测值,昼间为59.5 db(a),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夜间为53.2db(a),超过了(gb309693)中2类标准。2.2.2卓刀泉变电站噪声预测评价 根据卓刀泉变电站的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和积玉桥变电站的类比测量值结果见表3,用预测模式:la(r)=la(r0)-20log(r/r0)-la,计算卓刀泉变电站建成后的噪声值,计算中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如建筑物、绿化林带、空气吸收等按8db(a)时,预测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卓刀泉变电站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超标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造成变电站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站址处噪声现状超标引起,变电站本身的贡献值不大,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从附近居民区(5#敏感点)点的结果看出,其噪声预测值昼间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夜间却超过(gb309693)中1类标准。表3积玉桥变电站噪声类比测量结果点号昼间噪声值夜间噪声值监测值标准值监测值标准值1#站南57.56053.2502#站西59.854.23#站北59.853.44#站东59.247.1(居民点)59.553.22.3无线电干扰由于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没有现行标准值,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作为本工程110kv(频率为0.5mhz)变电站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46db(uv/m))。根据贵州省放射性环境监测站2000年4月份编制的贵阳市南供电局兴关110 kv变电站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报告书,对兴关110 kv变电站无线电干扰预测结果;关兴变电站无线电干扰场强环境平均值为33.4 db(uv/m),最大值为35.7 db(uv/m)。在评价标准46db(uv/m)之内。根据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对500 kv广东茂名变电站进线墙外无线电干扰(0.5mhz)调查结果见表5,根据表5的结果, 500 kv广东茂名变电站进线墙外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43.6 db(uv/m),低于46db(uv/m)标准限值要求。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卓刀泉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最大值将低于46db(uv/m)标准限值要求。2.4 水环境影响分析 卓刀泉变电站污水来自值班人员(每天仅1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故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其次,变压器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可能有油的渗漏,卓刀泉变电站建有事故排油设施;若有油渗漏即流进油池内, 废油可回收利用,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2.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站址处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工程施工占地、开挖等活动影响了原有地表的植被,区域内多年形成的生态系统也改变为建筑设施,工程永久占地对植物的影响是永久的不可逆的。但其局部植被生境受到破坏不会导致区域物种的灭绝,其影响是局部的。 表4 卓刀泉变电站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测点昼间夜间预测值增加值标准值预测值增加值标准值1#56.91.455 58.31.6 452#61.20.856.70.53#66.6061.21.04#58.62.155.62.25#居民点49.8351.83表5 茂名变电站进线墙外无线电干扰(0.5mhz)测量结果 测量单位: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距离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进线墙外db(uv/m)42.843.043.143.642.742.742.742.442.942.442.642.6表6 110kv架空线路的工频电场测量结果 (单位v/m)测点傍晚昼 间地 面1.5m高度处地 面1.5m高度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线路0162.3152.7157.11268.21246.01262.5179.1105.4139.71982.31923.61967.92线路134.431.932.9776.0755.2765.6473.0420.0438.0980.7941.0963.73线路215.113.714.3157.9154.3156.3125.0118.0120.8288.0253.4269.64线路37.87.67.721.120.220.77.26.97.019.917.718.85线路48.78.08.432.231.231.67.57.47.541.739.840.66线路59.28.58.830.428.929.97.06.97.032.931.632.57线路67.97.77.827.927.527.77.26.97.038.733.535.2 表7 110kv架空线路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