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1_第1页
2017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1_第2页
2017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1_第3页
2017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1_第4页
2017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2017 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 本资料为 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 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醴陵二中命题人: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的 “ 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 ” 的信息是否正确。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 工整。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 卷 (阅读题,共 70 分 )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 “ 侠 ” 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这里的法和禁指国家的法律制度。韩非子站在法家的立场指出了“ 侠 ” 目无法纪、好斗使力的一面。司马迁则以民间道德定2 / 28 义侠客形象,其在史记中专立游侠列传,云: “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 ,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 随后又立刺客列传指明侠的本质就是舍己为人,他们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后代讨论侠的时候,主要根据(依据)的就是司马迁的这一段话。 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不再专门为游侠立传。此后史书对侠的记述便无以为继(销声匿迹)。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就以诗、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侠的形象由此出 “ 史 ” 入“ 文 ” 。也就是说,政府希望独掌法律,不喜 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而游侠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所以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和生杀。这一点是像中国这种大一统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就大量杀戮游侠,中国历代帝王,只要建立起政权,国家稳定以后,一定杀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 中国人为什么在侠的身上寄予那么大的希望?柳亚子诗云 “ 乱世天教重侠游 ” ,就是说,在乱世里面,老百姓更易被欺侮,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格外地想念侠。人们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救济)的希望。 3 / 28 不仅乱世,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封建社会的很多不公也无 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很多坏人,官府和法律制服不了,或者说不愿意管制,这时民众希望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但是他们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难。这就是侠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薪火相传)的心理基础。 侠由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中,其特征中的积极方面,也就是符合主流意识需要的元素,可以理解为武侠精神的体现,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中的一部分。结合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对武侠精神的诠释,再纵观历史武侠人物的悲壮侠义之举,可以将武侠精神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恩 知恩必报,重义轻命 。所谓 “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自战国末期武侠产生起,知恩必报就已成为侠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受人恩惠,无论多少,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要加倍回报,如果无以为报就要杀身成仁,以死来报答知遇之恩,这是侠最初产生之时所秉持的信条,后来这一信条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大众,逐渐成为平民大众的一条伦理道德。 信 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 已成为侠最根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侠者忠于然诺,一言既出,舍命践行,以为立于天地间的信条。 勇 千里赡急,不吝其生。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4 / 28 传中说: “ 趋人 之急,甚己之私。 ” 又说: “ 千里赡急,不吝其生。 ” 轻生是武侠精神中至为壮烈、震撼人心的因素。这一生死观一反乐生畏死的人之常情,洞达人世,视死如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血性洋溢。义 除暴安良,打抱不平。执义为武侠精神的核心。孔子解释, “ 义者,宜也 ” 。胡适解释 “ 宜就是应该,凡是应该如此做的,便是义 ” 。侠与义往往组合成词也说明义为侠之核心。遇见不平之事他们仗义执言,危难之际他们急公好义。他们行侠不为私利,不单为某一个人,而是为了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所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甘为公义而战,甘为天道授命,凡义之所在,九死 不悔。这一条武侠准则是对先前侠为人排忧解难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宋朝以后由于受到儒家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儒家观念和伦理内容的 “ 忠义 ” 武侠观,如两宋时期武侠豪杰纷纷组织抗辽抗金团体,明朝时期沿海武侠组织抗击倭寇入侵等。这类武侠组织均以反抗异族入侵、捍卫民族利益和荣誉为宗旨。由此,中国武侠精神由单纯的个人或集体恩怨上升到为国为民的民族大义上,武侠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为国为民的大侠精神。 侠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点就是侠身上展现出的气质:独立不羁,自由放达。古代侠士,衣带飘飘,倚剑长歌。 他们不要名位,不要爵禄,也不想受到任何社会和他人的束缚,5 / 28 他们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将不平之事变成公平之事;轻财好施,赈穷救急,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追求公平与自由。这种天马行空、豪放肆意的气度,很受文人的欣赏。 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文人,或者说一直到现在的读书人,或多或少都对侠的观念、对写侠的诗文、对武侠小说感兴趣。虽然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没有再记载关于侠的故事,可是,我们从魏晋隋唐描写游侠的诗歌文章,从唐代宋代的豪侠小说,从元代及明代清代的游侠杂剧传奇,从明清的侠义小说,到 20 世纪的武侠小说,一直到现在台湾、香港很流行的武侠电影,都可看到大侠的身影。 侠作为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群体虽已消失,但是武侠崇尚的 “ 重义轻生 ” , “ 舍生取义 ” ,追求道德完美和理想人格的传统心态,早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意识的深处,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道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们喜欢侠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不管是身处乱世还是治世,遭遇不公的人们都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希望。 B人们敬佩侠铲除不平、伸张正义,具有的恩、信、勇、义、忠等武侠精神。 c侠的形象出 “ 史 ” 人 “ 文 ” ,被以 诗、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 6 / 28 D人们欣赏侠不慕名利,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独立不羁、自由放达的气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非子在五蠹中说: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这表明他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对战国末期儒家和游侠持批判态度。 B司马迁在褒扬游侠 “ 言必信,行必果 ” ,识大体、明大义的同时,也指出他们 “ 行有不轨于正义 ” ,这表现了他 “ 妍媸毕露 ” 的实录精神。 c在封建社会,因为游侠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生杀,挑战政府的法律,所以会遭到政权稳定的政府的戕害。 D老百姓在乱世被欺侮、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治世,遭受冤屈,无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这些是侠世世相传的心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封建社会,社会有不公现象和老百姓希望被拯救的心理,是游侠作为社会群体存在的土壤。 B因为汉景帝在巩固政权、稳定国家后就开始大量杀戮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 c鲁智深虽和金氏父女素昧平生,但他 “ 路见不平一声吼 ” ,拳打镇关西,除暴安良,他是游侠在文学作品中的7 / 28 身影。 D “ 武侠精神 ” 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意识的深处,大侠的身影 仍可能出现在今后的影视作品或小说中。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备受关注的 2016 年诺贝尔奖拉开了帷幕,在 273 位被提名的科学家中,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最后折桂,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独自收入囊中。其获奖理由是在细胞自噬领域的杰出贡献。 现年 71 岁的大隅良典是日本知名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目前担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 10 月 3 日接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通知时,他说: “ 我很惊讶,我在我的实验室。 ” 之所以能走上这条科研之路,和他一直信奉的科研准则有直接关系 “ 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 ” 。 1963 年,大隅良典进入东京大学学习,随后他果断选择分子生物学作为自己的未来之路。 1974 年年底,他进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师从 1972 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杰拉尔德埃德尔曼。 1977 年大隅良典回国担任研究助理,直到 1986 年才晋升为讲师,两年之后成为助理教授才得以开展独立研究,此时他已 43 岁,但随后很快即做出 “ 诺奖级 ”工作。 1996 年大隅良典来到国立基础生物研究所之后才成为8 / 28 正教授,距离他回国已将近 20 年。对于这样美妙的基础研究,大隅良典付出了足够多的耐心。 2017 年获得 “ 京都奖 ” 后,大隅良典曾寄语年轻科学家: “ 做其他人没有在做的事,并且做你发现真正有兴趣的事。做研究并不容易。然而,如果你真的被一个课题吸引,并且对它感兴趣,那么你肯定会克服所有障碍,即便你的工作一时未获得赏识。人只能活一次。在所有事情都说完了做好了之后,你终将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 取材于 2016 年10 月 4 日中国科学报 ) 材料二 2016 年 10 月 3 日,大隅良典因为自噬机制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1 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 (含日裔 )上升到 17 位。日本科学虽然取得 “ 井喷 ” 式成就 ,但大隅良典却未雨绸缪,他认为,不能因为近年来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增多就认为日本很棒,并对日本科学研究的空心化等潜在问题表现出忧虑。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张宏研究员与大隅良典熟识,两人合办过 4 期 “ 中日细胞自噬研讨会 ” 。张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 先生做了很多极其重要的工作,但从来不追求 种最重要的期刊 )。他批评过度追逐 评估体系,认为 有不少文章是错的;文章发出来就可以,重要的是工作扎实。 ” 今年 7 月,9 / 28 大隅良典还在发育细胞杂志上发了一篇自噬机 制的重要论文。张宏说,大隅良典经常跟他强调基础科学对转化医学的重要性,非常重视基础研究。 大隅良典 4日在记者会上也对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深表忧虑。他坦承,日本的年轻研究人员减少,科研经费也不足。他担忧当前重视应用研究的社会现状,认为 “ 有用 ” 这个词戕害社会,妨害基础科学。大隅良典说,现在的日本硕士研究生出于现实考虑,很难做出继续攻读博士课程的决定。他希望能让年轻人考虑 5 年、 10 年后的事情。 (取材于 2016 年10 月 8 日科技日报 ) 材料三 1945 年 2 月,大隅良典出生在日本福冈县,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排行老四。祖父 长沼贤海,是日本史学者、九州大学名誉教授。他的父亲大隅芳雄是九州大学工学部矿学教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用在大隅良典身上最确切不过。他对科学的兴趣萌发于对科学书籍的阅读。比他年长 12 岁的大哥大隅和雄,当时还是东京大学的学生,为激活弟弟热爱科学的神经末梢,不惜省下自己的生活费为其购买科普书籍。大隅良典在很多场合回忆起小时候最喜欢阅读的书籍时,总是津津乐道,这些书主要包括八杉龙一的生物的历史、迈克尔 法拉第的蜡烛的科学、三宅泰雄的空气的发现等等,是这些科普读物10 / 28 在年少 的大隅良典身上播撒了科学的种子,是这些书籍启蒙了他日后走向科学研究的殿堂。 大隅从小体弱多病,家住福冈市郊外,朋友大多是农家子弟,一到夏天他们便相约在一起捞鱼抓虾,捕获昆虫,寻觅萤火虫,采摘野芹菜、野草莓等。此外,大隅还喜欢摆弄显微镜、试管之类,还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 “ 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星座,银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样奔腾。这些当时都没有想过,但今天作为自然科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者,这样的体验,就是一切的原点吧。 ” 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时候,大隅不由感言。 (取材于搜狐网 ) 4下 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大隅良典在获得诺奖后,忠告年轻科学研究者,要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与其进行大家都在从事的研究,不如从事别人没有触及过的研究。 B 21 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 (含日裔 )上升到 17 位,取得 “ 井喷 ” 式成就,但大隅良典仍旧为日本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现象深表忧虑。 c从大隅良典幼时的成长经历可知,他之所以能斩获诺贝尔奖,是因为有浓厚的家庭学术氛围、科学书籍的启蒙11 / 28 以及丰富的自然体验。 D上述三段材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从小即有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致 力于基础科学研究,提倡踏实严谨治学的目光长远的科学家形象。 5材料中有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 6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说大隅良典的经历对中国培养科技人才有何启示。 (5 分 )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谁的电话何燕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 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 ”12 / 28 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 “ 吱 ” 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 回,像主任一样 “ 吱 ” 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像房事进行到一半脚抽筋一样。等 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 !” 主任竖起大拇指,“ 连跳三级。 ” “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 ” 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 !” 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 “ 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 “ 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 主任一接通就说: “ 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 13 / 28 “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 !” 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 “ 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 ,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 我家小若的 !喂,小若呀 ” 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 “ 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 !” 说完,老葛埋怨, “ 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 “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 !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 “ 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 “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 !” 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 “ 喂,喂,你说什么 我不是,你打错了 !” 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14 / 28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 “ 谁的电话呢? ” 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 讨债的,别接 !”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 “ 喂,这个月打一千 !” 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 “ 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 “ 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 !” 老葛气急地说: “ 打错了 !” 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 讨债的,别接 !”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 “ 我得了第一 ” ,初中时 “ 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 ” ,高中时 “ 我还是第一,汇六百 ” ,到现在的 “ 打一千 ” 。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 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选自小小说选刊 2016 年第 1 期) 15 / 28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 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 ” ,因为女人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 B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 c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两个孩子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 D从主任两次想掐掉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儿子不听他的话复读,却读一个职业 技术学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 E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 8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老葛 ” 这个人物形象。( 4 分) 9有人说,小说的标题 “ 谁的电话 ” 应该改成 “ 寄月饼 ” ,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 16 / 2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 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 “ 须瓦几何 ?” 曰: “ 二十万。 ” 弃疾曰: “ 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 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 “ 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 “ 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17 / 28 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 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节选自宋史 辛弃疾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议者以聚敛闻 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 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 责监办者 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违坐军制 B议者以聚敛闻降 御前金字牌俾日 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 出责监办者 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违坐军制 c议者以聚敛 闻降御前金字牌 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 责监办者期一月 飞虎营栅成 违坐军制 D议者以聚敛闻 降御前金字牌 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 出责监办者 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违坐军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东南西北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 B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 “ 江左 ” ,长江之东称为 “ 江右 ” 。 c长短句,和曲子、曲词、诗余等,都是词的别称。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成 “ 词牌 ” ,依调填词为 “ 依声 ” 。 18 / 28 D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 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 23 点至次日 1 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整治时有作乱的湖南草寇,辛弃疾斥巨资修建营垒,招兵买马,这表现他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 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 c虽然部属都反对,但辛弃疾还是坚持吧买来的粮食的十分之三赈济信州百姓,这表现了他的仁政爱民和博大胸襟。 D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庙宇时,听到 “ 若鸣其不平 ” 之声。文章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辛弃疾生前的愤激不 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 15 题。 浪淘沙 中秋雨萧汉杰【注】 愁似晚天云,醉亦无凭。秋光此夕属何人?贫得今年无19 / 28 月看,留滞江城。 夜起候檐声,似雨还晴。旧家谁信此时情。惟有桂香时入梦,勾引诗成。 注:萧汉杰,号吟所,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南宋末遗民词人。 14 “ 旧家谁信此时情 ” 中的 “ 情 ” 具体指的是什么情感?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 分) 15有评论者说, “ 贫得今年无月看 ” 违背常理,但却是 “ 愈无理愈佳 ” 。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5 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 “ 人生短促,人很渺小 ”的句子是: _, 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_,_。这与李白的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鱼我所欲也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 第 卷 (表达题,共 80 分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 20 / 28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钱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联大期间曾在岩泉寺居住一年,学人贺麟、陈寅恪、姚从吾、李珽多来探望,简陋居所一时。 结束 “ 哈佛名家讲坛 ” 后,六小龄童身穿红色外衣现身麻省理工学院礼堂为同学们做演讲,台下人气爆棚,。 4 月 8 日,西安曲江会展中心旅游文化馆内,人人海,这全归功于此次展区设计的别出心裁。 A高朋满座项背相望座无虚席 B座无虚席高朋满座项背相望 c座无虚席项背相望高朋满座 D高朋满座座无虚席项背相望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 ) A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这一方面将会改变现有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和职责。 B在物理学上,引力波是一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里预言的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 宇宙中的 “ 时空涟漪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依法扶危济困全新 “ 善时代 ” 的到来,将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21 / 28 D “ 阿尔法围棋 ” 在李世乭走出那步极具创造力的一招之后连续下了两步臭棋,那是连业余围棋手都不会下出来的败招,无论你用多么发散的思维思考都不能不认为那两步棋有任何价值。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安慰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如此的 B舍瑟而作作:起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本来 c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抑:还是平 居自视了然然:清楚、明白 D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女子出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送给 20 对 下 列 各 句 从 句 式 特 点 上 分 类 正 确 的 是 (3分 )( ) 句读之不知 不吾知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异乎三子者之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其势弱于秦 唯兄嫂是依 智勇多困于所溺 A /B / c /D / 22 / 28 21把下面句子划横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 (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2)夫祸 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四、写作 (60 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 “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 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 “ 给图给真相 ” 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 “ 温馨 ” ,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 “ 触目 ” 才能 “ 惊心 ” 。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校园安全宣传是 “ 温馨 提示 ” 好,还是 “ 触目惊心 ”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作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班级、师生姓名和学校名称。 23 / 28 【参考答案】 1 c(不是人们喜欢侠的原因,而是表现。) 2 D(偷换概念,侠世世相传的心理基础是 “ 下课能拯救济难 ” ) 3 B(强加因果) 4 B(A 项,不是在获得诺奖后,而是在 2017 年获得 “ 京都奖 ” 之后。 c 项,归因不全。从其幼时的经历可知,浓厚的家庭学术氛围、科学书籍的启蒙、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和动手实践的体验等都对其获奖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全部原因。D 项, “ 提倡严谨治学 ” 在文中未提及。 ) 5 引用大隅良典自己的话,可以表现出他专注冷门领域、不畏困难、潜心钻研的工作作风和他从小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使材料更为真实可感; 引用他人对大隅良典的评价,从侧面表现了他踏实、不急功近利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每点 2 分 ) 6 从教育层面来看,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的培养; 从社会层面来看,要引导科研工 作者重视基础研究,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科研眼光; 从研究者的工作品质层面来看,要培养他们专注坚守、不畏困难的工作作风。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 ) 7答 c 得 3 分,答 A 得 2 分,答 D 得 1 分,答 B E 不24 / 28 得分。( D 项, “ 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 ” ,言过其实。 “ 不够懂事 ” 不对,毛毛是个懂事体贴的人,只是他的父亲认为他不够懂事。 E 项,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不是因为主任,而是因为他既为女儿的冷漠而感到难过、失落不愿说,又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说) 8 任劳任怨。作为父亲,为了孩子,他劳心劳力;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妻子住院也没告诉孩子, 关爱孩子。中秋节,把家中唯一的月饼寄给了孩子,还责怪自己寄迟了。 爱面子。孩子明明是打电话来要钱的,可他却撒谎说孩子是打电话来问候节日的。 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满分) 9示例一:同意改成 “ 寄月饼 ” 。 (1 分 ) 理由如下:第一,从情节来看,因为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中秋之夜,小说中又多次写到 “ 寄月饼 ” ,既写了老葛为女儿寄月饼,也写了毛毛为父亲寄月饼。( 1 分)第二,从艺术手法看, “ 寄月饼 ” 一事让两个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 1 分)第三,从人物形象看,围绕 “ 寄月饼 ”一事,表现了三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老葛对女儿无微不至而令人心酸的爱。毛毛的懂事体贴。小若的冷漠自私。( 1 分)第四,文章反复写 “ 寄月饼 ” 一事,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1 分)。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 ) 25 / 28 示例二:不同意改。 (1 分 ) 理由: “ 谁的电话 ” 在小说中至关重要。第一,以 “ 谁的电话 ” 为题,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1 分)第二,从艺术构思来看, “ 谁的电话 ” 曾在文章中三次出现, “ 电话 ”将两个在异地求学的孩子联系 起来,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 1 分)第三, “ 谁的电话 ” 引出两个父亲对待孩子来电的不同态度,也生动地表现了两个不同的心理;主任因儿子成绩不好而愧怍,因儿子重亲情而欣慰;老葛接电话时因女儿冷漠自私而难堪、气恼。( 1 分)第四,电话的内容让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成绩优秀情商低,一个成绩不好但情商高,从而引发人们对两个家长的教育方式的思考,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 1 分)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 ) 10 D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