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评估报告(最新版).doc_第1页
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评估报告(最新版).doc_第2页
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评估报告(最新版).doc_第3页
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评估报告(最新版).doc_第4页
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评估报告(最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建设验收报告书建设验收报告书 基地名称:基地名称: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依托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基地主任基地主任: 董登新 通讯地址:通讯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 947 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430081 联联 系系 人:人: 何应龙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办) 传真电话:传真电话:办) 电子信箱电子信箱: 填报日期:填报日期: 2010 年 11 月 I 目 录 一、基地简介一、基地简介.1 二、基地的定位与研究方向二、基地的定位与研究方向.1 三、科学研究水平与特色三、科学研究水平与特色.2 1、基地科学研究的水平与特色2 2、基地承担重大项目情况3 3、取得标志性成果情况5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四、人才引进与培养.6 1、优秀人才的引进情况6 2、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情况8 3、学术团队建设情况10 4、硕士及博士生的培养情况11 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12 1、在服务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方面的突出贡献12 2、承担地方委托项目情况13 3、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及人员培训具体情况13 4、基地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重要事项14 六、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六、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15 1、基地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15 2、基地接收校外学者访问、进修或参与开放课题研究情况16 3、基地学术委员会运行情况17 4、基地门户网站、资料库及数据库建设情况18 5、基地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情况18 6、基地主任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19 七、依托单位管理与支持七、依托单位管理与支持.20 1、依托单位经费投入情况20 2、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21 八、依托单位审核意见八、依托单位审核意见.21 1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建设验收报告书建设验收报告书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一、基地简介一、基地简介 基地名称: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所属学科领域:经济学/管理学(交叉学科) 基地主任姓名:邓泽宏(首任);董登新(现任)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何应龙68893232 2002 年 12 月 30 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基地”)在武汉科技 大学正式挂牌。2003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正式开始生效实施。作为全国高校研究中小企业的专门研究机构,它 正好挂牌于该法开始实施的前夕。这是机遇,也是使命。 二、基地的定位与研究方向(二、基地的定位与研究方向(10 分,不超过分,不超过 500 字)字) 基地由湖北省教育厅和武汉科技大学共建,以学校自建为主,并 与省内外高校及政府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基地以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 为重心,并向民营企业研究领域拓展,实现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研究 的融合与交叉。基地的研究紧扣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并与 分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基地与省经委及市经 2 委多次合作,主持并完成了湖北省与武汉市的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 五年规划及最近两个年度报告,并在近两年受托先后完成了湖北省中 小企业融资调研及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调研,并配合省市地县政府部 门进行了多期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培训。同时,本基地还有三位核心 成员受聘武汉市创业导师,多次为武汉市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创 业培训与辅导。此外,基地还与山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集团 联合设立了武科大海鑫民营经济研究所。 三、科学研究水平与特色(三、科学研究水平与特色(20 分)分) 1 1、基地科学研究的水平与特色、基地科学研究的水平与特色(不超过 300 字) 基地以项目为依托,以我省中小企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以出 成果、出人才、追求学术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力促科研水平 保持一流。现申报成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 项)、教育部规划项目(7 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4 项)和湖北省厅级项目(25 项)。2005 年 以来共获得纵向项目 94 项,横向项目 31 项,项目总经费 300 多万元; 获得湖北省社科政府奖、发展研究奖、科技进步奖等 8 项;有 60 余人 次参加国际会议或到国外交流学习。基地在湖北省中小企业年金管理、 农民工就业、政策支持体系、融资难题破解、社会责任建设、产品营销 与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大量调研成果,解决了当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 题,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参考,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3 2 2、基地承担重大项目情况、基地承担重大项目情况(列项目名称、来源、资助经费、负 责人、立项时间,不超过 10 项,优先列出近三年来的项目情况,要 求项目负责人为基地专职研究人员) 基地作为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是基地 的生命线,项目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依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基 地积累了适合于自身的科研发展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基地发展依托于 学校和学院,基地科研依托于项目和团队,科研考核首在项目次在成 果,团队及其研究方向随项目而变化,基地实行各研究所与团队交叉 互通的矩阵管理模式。 上述共识使基地在项目申报上不断获得令人振奋的喜讯。2005 年以来基地不仅形成了颇具实力的科研团队,还相继获得了国家、教 育部、湖北省的一系列基金项目,并多次承担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重 大社会调查课题,相继为湖北省政府编制了湖北省民营经济“十一五” 发展规划、 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使科研成果转化 成为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湖北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力量,同时,在科 学研究方面,基地整体上实现了两个跨越,一是实现了科研单兵作战 到团队攻坚的跨越,二是实现了项目级别从省级项目向全国性和国家 级项目的跨越。在研究方法上基地成员立足中国国情与地方实际,系 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理论知识,开展定量与定性分 析、调查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基地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三年基地承担重大项目见表 1。 4 表表 1 1 近三年近三年基地承担重大项目一览表基地承担重大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来源来源资助经费资助经费负责人负责人立项时间立项时间 1 和谐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 的社会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10 万元邓泽宏2008 年 2 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体 制改革反思与重构 国家社科基金7 万元黄涛2008 年 3 新时期地区产业转移及产业升 级问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10 万元周均旭2010 年 4 基于区域利益协调的农民工医 保关系转移续接问题研究 教育部7 万元熊吉峰2009 年 5 政策冲突与农民工权益保护教育部3 万元张智勇2007 年 6 和谐社会建设中产品安全扩散 的社会管理研究 教育部7 万元何应龙2009 年 7 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法 研究 教育部7 万元问清泓2009 年 8 顾客参与、企业和顾客的价值 互动及价值差距研究 教育部7 万元刘文波2010 年 9 中小企业生态系统与湖北新农 村建设 湖北省教育厅15 万元杨军2007 年 10 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湖北省经信委4 万元董登新2009 年 11 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研究湖北省经信委10 万元董登新2010 年 12 湖北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研究 湖北省委政研室1 万元邓泽宏2008 年 13 2008 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 发展报告 武汉市经信委3 万元张智勇2010 年 14 2009 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 发展报告 武汉市经信委3 万元王军2010 年 15 2009 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报告 武汉市经信委1 万元何应龙2010 年 16 2009 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 融资状况专题报告 武汉市经信委1 万元张彦英2010 年 17 湖北省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 建设研究 湖北省经信委3 万元潘 峰2008 年 18 大冶市钢铁、有色金属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大冶市人民政府50 万元贺 尊2010 年 19 阳逻钢铁制品之都发展战略方 案 武汉市阳逻经济技 术开发区 6 万元杨 军2008 年 20 武昌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及对策研究报告 武汉市武昌区科技 局 2 万元贺 尊2008 年 5 3 3、取得标志性成果情况、取得标志性成果情况(包括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列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完成人、发表(出版)时间、发表(出版)单位,不超过10项,优先列 出 近三年来的成果情况,要求成果第一完成人为基地专职研究人员) 近三年基地标志性成果见表 2 和表 3。 表表 2 2 近三年近三年基地标志性成果一览表基地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序序 号号 成果名称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成果形式完成人完成人 发表(出版)发表(出版) 时间时间 发表(出版)发表(出版) 单位单位 1 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湖 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2005-2006) 研究报告邓泽宏 2007.6 湖北人民出版社 2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支 持环境简论 专著邓泽宏 2007.12 中央文献出版社 3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 究 专著潘 峰 2007.12 中央文献出版社 4 中部地区与浙江农村城镇化 动力机制比较 专著熊吉峰 2007.12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益问题 研究 专著熊吉峰 2010.5 湖北人民出版社 6 农民工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 问题研究 专著熊吉峰 2010.10 湖北人民出版社 7 创业学概论专著贺尊 2010.10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8 转型期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专著张智勇 2007.12 中央文献出版社 9 论社会保障权的实现专著钟会兵 2007.12 中央文献出版社 10 创新是永恒的核心竞争力论文董登新20084中国中小企业 11 创业板的“成色”与“容量” 论文董登新20106中国中小企业 12 Reputation Herding in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论文叶蓓 2007.12 The Business Review, Cambridge 13 企业投资的行为公司财务研 究 论文叶蓓 2007.12 会计研究 14 台湾中小企业辅导政策体系 的社会性特点解读 论文邓泽宏 2007.6 经济社会体制比 较 6 表表 3 基地主要成果鉴定一览表基地主要成果鉴定一览表 序 号 成果名称形成政策或获奖情况负责人 1 湖北省民营经济“十一五”发 展规划 作为湖北省政府指导民营经济 “十一五”发展的红头文件下 发,产生了直接的社会经济效 益 邓泽宏 2 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 展规划 作为湖北省政府指导中小企业 “十一五”发展的红头文件下 发,产生了直接的社会经济效 益 潘 峰 3 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成 效、问题及对策 2008 年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顾 杰 4 湖北省“十一五”非公有制经 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系列 论文) 2008 年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邓泽宏 5 基础设施投资论 ,中国经济 出版社,2005 年版 2006 年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三等奖 杨 军 6 中小企业集群生态效应及发展 对策研究(系列论文) 2006 年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 潘 峰 7 湖北省“十一五”非公有制经 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系列 论文) 2009 年第一届湖北省发展研究 奖三等奖 邓泽宏 8 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 2008 年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问清泓 7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四、人才引进与培养(20 分) 1 1、优秀人才的引进情况、优秀人才的引进情况(近三年基地引进优秀人才的数量,列出不超 过 10 人的基本信息;列明基地引进优秀人才的主要措施,不超过 200 字) 基地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培养和留住一大批高学 历、年轻化、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 近三年基地引进优秀人才情况见表 4。 表表 4 4 近三年基地引进优秀人才基本信息表近三年基地引进优秀人才基本信息表 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学位学位职称职称 1 陈秀峰男41 岁行政管理博士教授 2 潘峰男48 岁市场营销博士教授 3 李莉女35 岁公共政策博士副教授 4 贺尊男44 岁创业与就业博士副教授 5 熊吉峰男43 岁三农研究博士副教授 6 余子鹏男38 岁金融投资博士副教授 7 彭惠青女47 岁劳动与就业博士副教授 8 邓利华女36 岁国际贸易博士讲师 基地引进优秀人才的主要措施: (1)事业方面:学院 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2 个专业硕士点、一个省级文科研究基金、一个省级重点学科、若干 个校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引进优秀人才提供了多样性的事业平台。 (2)工作条件改善方面:为每位引进人才提供科研启动资金 5 万 元,并配备了专用办公室和电脑,并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外出学习、进 8 修、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课题申报方面提供重点支持。 (3)生活条件改善方面:为每位引进人才提供住房或每月 1500 元 的住房补贴,并协助学校解决他们配偶就业及子女上学难题。学院还 给引进人才逐月发放生活补贴。 (3)情感方面:校院领导注重与人才沟通交流,解决他们在工作和 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力求做到“人尽其才”,并为他们提供宽松、愉悦 的工作环境。 2 2、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情况、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情况(简述近三年对学术带头人和 学术骨干的主要培养措施,其中列出不超过 10 人的培养情况,包括参加国际及 全国学术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经费支持情况及出国进修、到兄弟院 校深造、到基层锻炼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经费支持情况等) 本基地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加学术会议情况(所需经费均由 基地全额资助): (1)董登新教授:2010 年 1 月 29 日,作为全国三位特邀专家代表 之一,应邀出席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中 国证券业协会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高端研讨会, 并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2)董登新教授:2010 年 8 月 7 日,应邀参加中国(海南)改革发 展研究院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基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海口合作举办的“城乡一体化: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国际论坛”。 (3)贺尊副教授:2010 年 7 月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教育部创业教 9 育教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4)贺尊副教授:2010 年 6 月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英联合创业 教育研讨会。 (5)陈秀峰教授:2010 年 8 月应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 在宁夏主办的“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社会组织参与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参会论文获得一等奖。 (6)李莉副教授:2010 年 7 月应邀为“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与“爱达迅”合作的“2010 年农村扫盲教师培训者培训”开展妇女土地 权益保护问题的讲座。 (7)问清泓教授:2009 年 4 月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两岸法 律与政策社会性别理论与分析方法”工作会议。 (8)熊吉峰副教授:2010 年 10 月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四 届全国高校哲社科研专题研讨会。 (9)刘岗副教授:2008 年 10 月应邀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 WTO 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年会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 WTO 研 究院与上海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 (10)钟会兵副教授:2007 年 4 月应邀参加了中国法学会法理学 研究会 2007 年会暨“以人为本与法律发展”学术研讨会。 本中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出国进修、到兄弟院校深造、到基层 锻炼情况(其中,大部分经费均由本基地支付): (1)邓泽宏教授:2009 年 10 月去德国弗来贝格工业大学哈雷经 济研究所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10 (2)贺尊副教授:2010 年 10 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教育部第八 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3)李莉副教授:2009 年 9 月份 2010 年 6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访问学习。 (4)吴汉军副教授:2010 年 1-6 月,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公共管理 系访问学习。 (5)黄涛副教授:2008 年 8 月2009 年 2 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 学莱文研究院中国创新研究基地访问学习。 (6)邓利华讲师:2005 年 8 月2009 年 8 月,在韩国西江大学攻 读国际贸易专业博士学位。 (7)叶蓓副教授:2010 年 8 月9 月,在美国布鲁木弗尔德学院语 言培训。 (8)潘峰教授:2007 年 6 月2010 年 6 月,在湖北省荆州区挂职 锻炼,并担任科技副区长。 (9)梁东新副教授:2010 年 9 月2010 年 6 月,在美国俄勒冈 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10)王军(教授)、张智勇(副教授):在上海财经大学参加全国高 校教师高级经济学培训班,为期一个月。 3 3、简述学术团队建设情况、简述学术团队建设情况(已有团队、研究方向、发展状况、支持 措施,不超过 300 字) 基地经过近 8 年的建设,积蓄了很好的力量和人气,并已形成了 11 五个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其中,每一个团队都有核心的领军人物, 并配备有五人左右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特有 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团队多次承担湖北 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的社会调查课题,并为湖北省政府编制了 湖北省民营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 展规划等;同时积极推进适合湖北中小企业需求的个性化培训,充分 发挥了高校文科基地在中小企业理论研究、人才培训、技术转让和决 策咨询方面的积极作用。 基地主要学术团队情况见表 5。 表表 5 5 基地学术团队一览表基地学术团队一览表 团队名称团队名称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团队成员 1 邓泽宏团队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邓泽宏(教授) 、张智勇、何应龙、 刘文波、程红丹 2 顾杰团队 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 展研究 顾杰(教授) 、唐忠义(教授) 、熊 吉峰、丁宇、刘晖 3 董登新团队中小企业投融资研究 董登新(教授) 、王军(教授) 、郑 月明、王伟、王倩、周冶芳 4 潘峰团队 中小企业品牌与市场营 销策划 潘峰(教授) 、李敏、贺尊、刘文波、 张彦英 5 陈秀峰团队 社会组织与公共政策研 究 陈秀峰(教授) 、李莉、彭惠青、汪 忠杰、柯燕 4 4、硕士及博士生的培养情况、硕士及博士生的培养情况(基地近三年毕业的硕士生及博士生人 数;基地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不超过 200 字) 基地研究力量主要依托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该院拥有 涵盖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三个一级学科,下设四个本科专业、 12 十多个硕士学位点,共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 1570 余人。近三年来, 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共计 278 名。 此外,该院还拥有一个楚天学者岗,一个省级重点学科社会 保障学,并设有中国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金融证券研究所、 基金会研究所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因为基地研究成 员都是硕导,所以大多数硕士生都参加过基地相关研究项目。 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 分)分) 1 1、在服务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方面的突出贡献(列出不超过、在服务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方面的突出贡献(列出不超过 1010 项)项) 基地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决策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 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累计完成政府委托的各类 咨询与服务项目经费达到 300 多万元。这些咨询成果不仅成为指导我 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而且较快地转换为促进民营经济发 展的方向指南。 近三年基地完成的重要咨询决策类研究报告情况见表 6。 表表 6 6 近三年基地完成的重要咨询决策类研究报告一览表近三年基地完成的重要咨询决策类研究报告一览表 项目来源单位项目来源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经费经费负责人负责人 1 湖北省经信委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调研报告10 万董登新 2 大冶市人民政府大冶市钢铁、有色金属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50 万贺 尊 3 湖北省经信委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调研报告4 万董登新 4 湖北省委政研室湖北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1 万邓泽宏 5 鄂州市人民政府鄂州市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6.6 万潘 峰 13 6 湖北省经信委湖北省民营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2 万邓泽宏 7 武汉市经信委武汉市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 万潘 峰 8 湖北省经信委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 万潘 峰 9 武汉市经信委2009 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报告3 万张智勇 10 湖北省经信委湖北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3 万潘 峰 2 2、承担地方委托项目情况、承担地方委托项目情况(列项目名称、来源、资助经费、负责人、 委托时间、课题成果实际应用情况、使用部门评价,不超过 10 项) 近三年基地承担地方委托项目情况见表 7。 表表 7 7 近三年基地承担地方委托项目一览表近三年基地承担地方委托项目一览表 项目来源单位项目来源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经费经费联系人联系人 1 武汉市经信委武汉市中小企业系列培训班(中标项目)35 万邓泽宏 2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邯钢为特例10 万邓泽宏 3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自主创新与邯钢的跨越式发展10 万邓泽宏 4 武汉阳逻开发区阳逻钢铁制品之都发展战略方案6 万杨 军 5 武汉市科技局武汉市黄陂区农产品品牌营销与策划5 万李敏 6 武汉市科技局武汉市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2 万李敏 7 大冶金湾装饰公司装饰企业账务处理与纳税筹划2 万周冶芳 8 武汉市武昌科技局武昌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4 万贺尊 9 武汉阳逻开发区阳逻钢铁制品之都发展战略方案6 万杨军 10 武汉钢实轧板公司武汉钢实轧板协力有限公司发展规划研究1.6 万张明丽 3 3、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及人员培训具体情况、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及人员培训具体情况 近三年来,基地为全省各地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各类短训 班及企业个别辅导,累计接受培训达 1000 人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 的培训班包括: 14 (1)湖北省税务系统人员培训有关税务知识(2008 年,100 人/15 天); (2)大冶市民营企业经济管理中高级培训班(2008 年,50 人/12 个周末); (3)荆州市荆州区科级干部培训班(2009 年,50 人/5 天); (4)荆州民营企业家赴杭州萧山实地考察培训班(2009 年,30 人 /5 天)等。 (5)受托参与武汉市中小企业“三送”活动,在汉阳区办班开展培 训讲座(2009 年,200 人/半天)。 (6)受托参与武汉市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培训 统一门诊(2010 年,50 人/半天) (7)承办由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委托的后危机时代中小企 业突破与创新(70 人/7 天)和中小企业财务总监(50 人/5 天)培训 班。(2010 年) 4 4、基地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重要事项、基地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重要事项 近三年来,基地研究成员承担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主要有: (1)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业学概论教材一部; (2)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 4 项; (3)中国博士后基金研究项目 4 项; (4)教育部研究项目 4 项; (5)湖北省中小企业科研项目 60 余项; 15 (6)中小企业集群生态效应及发展对策研究系列论文和基础 设施投资论著作,获 2006 年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7)2004 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等成果,获 2006 年度武汉 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 项、优秀奖 3 项。 六、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六、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15 分)分) 1 1、基地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基地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列出近三年基地举办会议 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近三年基地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见表 8。 表表 8 8 近三年基地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近三年基地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 会议名称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地点参加人员参加人员 全国县域经 济与中小企 业健康成长 理论研讨会 2009-11 汉川市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北京大学中国持 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 叶文虎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 兼秘书长高小平研究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副秘书长张学栋,中共孝感市委常委、副市 长王伟民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等单位的 130 余位专家学者 全国科学发 展观与地方 行政体制改 革研讨会 2008-12 武汉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研 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主任薄贵利 教授及湖北省各界领导、专家、学者共 218 人 全国马克思 主义理论与 和谐社会建 设高层论坛 2007-06 武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部委员 靳辉明教授、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 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马 启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 波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廉永杰教 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秉公教 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张耀灿教授、复 旦大学顾钰民教授等 60 多名全国马克思主义 16 理论学界顶级专家出席论坛。 2 2、基地接收校外学者访问、进修或参与开放课题研究情况、基地接收校外学者访问、进修或参与开放课题研究情况(列 出近三年到基地访问、进修学者的姓名、单位,访问进修时间及主要内容,不 超过 10 人;近三年基地设立开放课题的金额、项数,校外人员承担开放课题的 金额、项数并列出其中不超过 10 项的简要情况) 近三年基地接收校外学者访问、进修或参与开放课题研究情况见 表 9 和表 10。 表表 9 9 近三年到访基地主要学者一览表近三年到访基地主要学者一览表 学者姓名学者姓名单位(职称)单位(职称)访问时间访问时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陈乃醒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07、2009 年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龚益鸣 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2007、2009 年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赵 曼 中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2007、2009 年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黎 明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 导 2007、2009 年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柳剑平湖北大学副校长、教授2007、2009 年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布尔金斯基德国弗莱贝格大学副校长、教授2008、2010 年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管沼云龙日本樱美仑大学教授 2009 年 10-12 月 与基地科研人员进行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近三年基地设立开放课题共设立开放式基金两次,2007 年设立 开放式课题 18 项,经费金额 10 万;2009 年设立开放式基金 15 项,经 费金额 10 万。近三年共设立开放式课题 33 项,经费金额 20 万。 近三年校外人员承担开放课题共有 6 项,金额为 5.1 万元,具体 17 如下表 10 所示。 表表 1010 近三年校外人员承担基地开放课题一览表近三年校外人员承担基地开放课题一览表 主持人主持人单位单位课题名称课题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编号项目类别项目类别经费经费 龚益鸣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中小企业改制研究 WH2007003 重点项目1.5 万 黎 民武汉大学 比较视角中的中小企业社会 保障 WH20070001 重点项目1 万 杨 军山西财经大学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 发展问题研究 WH2009001 重点项目1 万 曾宪初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保 就业求发展的对策研究 WH2009001 重点1 万 向运华武汉大学 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北省中小 企业二次创业的政策支持体 系研究 WH2009002 一般 0.5 胡宏伟华北电力大学 乡镇中小企业劳动力转移模 式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WH2007017 一般项目 0.2 3 3、基地学术委员会运行情况(列出近三年基地学术委员会召开、基地学术委员会运行情况(列出近三年基地学术委员会召开 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到会人数等情况)。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到会人数等情况)。 近三年学术委员召开两次会议。 第一次于 2007 年 5 月 18 日在青山校区主楼 1710 会议室召开, 到会人员有陈乃醒、赵曼、龚益鸣、黎明、柳剑平、李寿贵、邓泽宏、黎 玉柱、张智勇、董登新、王军、贺尊共 12 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邓泽 宏院长作关于 2005-2006 年度基地工作总结报告,基地主任邓泽宏院 长作关于基地未来工作规划与展望的报告,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乃 醒教授主持对上一轮项目结题的鉴定,基地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针对 基地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基地学术委员会针对 2007 年基地的招 标项目进行评审。 第二次于 2009 年 4 月 26 日 9:00-12:00、2:30-5:00 在青山校区 18 主楼 1710 会议室召开,到会人员有陈乃醒、赵曼、龚益鸣、黎明、柳 剑平、李寿贵、邓泽宏、黎玉柱、张智勇、董登新、王军、何应龙共 12 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张智勇副院长作关于 2007-2008 年度基地工作 总结报告,基地主任董登新教授作关于基地未来工作规划与展望的报 告,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乃醒教授主持对上一轮项目结题的鉴定, 基地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针对基地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基地学术 委员会针对 2009 年基地的招标项目进行评审。 4 4、基地门户网站、资料库及数据库建设情况(不超过、基地门户网站、资料库及数据库建设情况(不超过 300300 字)字) 基地门户网站于 2005 年 9 月建立,设置于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 经济学院的学院网站,具体链接为: /sme/sme/index.asp。 基地拥有独立的图书资料中心,面积 260m2,中文藏书量 7.4 万 册,外文藏书量 0.4 万册,中文期刊 270 余种,外文期刊 15 种,中文 电子期刊 10050 种,外文电子期刊 8290 种,电子数据库 13 种。基地 基地正在积极与湖北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及武汉市信息化委员会 筹备基地的数据库建设,拟于 2011 年正式建立。 5 5、基地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情况、基地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情况 基地自 2004 年成立以来,每年都向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年 度进展报告,报告包括基地基本情况,年度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年 度的主要科研成果,基地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管理运行情况,基 19 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措施及规划。 6 6、基地主任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的主、基地主任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的主 要工作要工作(不超过 500 字) ( (1) )“引引进进来、走出去来、走出去”, ,扩扩大学大学术术影响,夯影响,夯实实科研基科研基础础。 。一是大力 引进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成为基地学术带头人、学术委员会成员或者 学术顾问;二是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基地作学术交流;三是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