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 n 劳动卫生与 职业病也称为职业卫生与职 业医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 改 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高效 、提高职工生存质量。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 的宗旨是一样的,。很多国家将职业安全与 卫生合二为一 即职业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概念 。职业安全包含职业卫生。 1 1 n一、什么是职业性病损 n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职业性有害 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统称为职业性 病损。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和职业性疾患 。 n 职业性疾患包括两类:第一类为职业病 ,即国家法定的职业病,目前我国法定的 职业病115种。第二类是工作有关的疾病。 既非法定的职业病 2 2 n二、什么叫职业病? n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 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而从立法意义 上,职业病有其特指的范围,即指国 家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的确 诊由国家规定的专职机构来完成,确 诊后应国家规定给予补偿及相应的劳 保待遇。 3 3 n 4、目前我国规定的职业病有10类 ,包括(1)尘肺病、13种(2)放射病11 种、(3)职业中毒、56种(4)物理因 素所致疾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疾 病、3种(6)职业性皮肤病、8种(7) 职业性眼病、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 腔疾病、3种(9)职业性肿瘤、8种5种 (10)其它职业病。计115种职业病 4 4 n 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n 1、病因明确:如各种尘肺是由于粉尘引 起的,职业中毒是由于吸收了生产性毒物 所致。 n 2、发病与劳动条件有关:既有害因素的 剂量、接触时间、劳动强度、周围环境都 可影响发病。 n 3、常有群体发病的特征:在同一环境下 可以是多人发病。 5 5 n 4、临床特征:许多职业病有其特 有的特征,其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各 有相对的特点,例如尘肺病一般在接 触粉尘十几年后发病,X线有特殊的表 现急性职业中毒发生于短期内吸入大 量毒物的场合。慢性芳香烃中毒多在 长期接触后而出现血液系统的改变。 及时调离,病情多能恢复。 6 6 n 5、疗效不满意:多数职业病疗效 不满意,治疗以对症为主。 n 6、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消除 或控制了生产性有害因素,就可以彻 底地预防职业病。因而在职业病防治 工作中,预防是关键。 7 7 n 三、什么叫工作有关的疾病 n 工作有关的疾病与职业病有所不同,广 义上讲,职业病是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 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而工作有关 的疾病它有三层含义(1)职业因素是该病 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 的直接病因,(2)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 加重了原有的疾病,(3)改善工作条件, 可使疾病得到控制和缓解。 8 8 n工作有关疾病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经 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常见的工作有关疾 病如矿工或野外作业工人的消化性溃疡, 建筑工人的肌肉骨骼疾病,长期站立着的 下肢静脉曲张,教师及歌唱演员的声带结 节等疾病 9 9 四、 什么是职业禁忌症? n 是指由于生产性有害因素能加重病情 或易于诱发职业病,因而不宜参加接触该 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某些疾病。因为接触该 生产性有害因素可使这些疾病恶化。而这 些疾病的存在也会使患者更易发生职业病 或使疾病恶化。 n 在实际工作中查出职业禁忌症对保护劳 动者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有着重要 的意义。 1010 n 例如:肺结核为粉尘作业的禁忌症, 明显的肝、肾疾患是汞作业的禁忌症,持 续的高血压是高温作业的禁忌症。接触二 氧化硫的采油工明显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职业禁忌症。 各种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为 芳香烃类作业工人的职业禁忌症。 1111 n 五、造成 职业病的有害因素有那些? n 造成 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又叫职业性有 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 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 有害因素。 n 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三 个方面 ,既与生产过程有关的有害因素、与劳动 过程有关的有害因素及自然环境中的有害 因素。分 述如下: 1212 n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n1、化学因素 n (1)有毒物质:如铅、汞、一氧化碳、二氧化 硫、苯系物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 、 有机尘等。 1313 n 2、物理性因素 n (1)异常气象条件:如石油工人野外作 业的高温、低温,高湿。 n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n (3)躁声、振动 n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 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 n (5)电离辐射:如x线、r射线等 n(2)生产性粉尘:水泥尘、煤尘、矽尘等 。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 n(1)有毒物质:如铅、汞、一氧化碳,石 油原油中含有的烷烃、芳香烃、硫化合物 等。目前我国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 中毒为56种(类) 1414 n 3、生物因素:由于生物因素引起的职 业病。目前我国颁布的炭疽、森林脑炎、 布氏杆菌病三种。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 的生物性病原物等。如香港已将SARS列入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病范畴。 1515 n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n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作息制度 不合理。劳动者过于疲劳,易出现职业损 伤。 n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n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 女工的强体力劳动。 n4、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如视力紧张。 n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 具 1616 n(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n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 太阳辐射、 n 2、厂房建设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 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n 3、由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 n 在实际工作中,生产场所往往同时是 多种有害因素同时存在,对劳动者的健康 产生联合作用。 1717 n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有关规定的部分 n 1、国家对职业病健康监护工作的规定 n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按 卫生部门 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再岗期间、 和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 排有禁忌症者从事所禁忌的工作。对未进 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 或终止与其订立 的劳动合同。 1818 n 2、体检周期与项目:根据职业为职业 危害因素的类别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与项目不 同。大多能造成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体检周期为 一年。个别情况下二年。石油开采接触的生产 性有害因素如烷烃类、芳香烃、含硫氧化物等 都规定劳动者接触危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的2年体检一次,超过国家标准的1年体检一次 。澡声一年一次,高温一年一次。体检项目因 职业危害不同而不同。但每个项目都有特定性 。 1919 n (续)体检目的一是及早发现职业危害因 素对人体的伤害,检出职业病,二是检出 职业禁忌症。保护接害工人的健康。做好 健康监护,体检项目因接触的职业危害不 同而不同。 n 职业病诊断机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 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非 批准部门不得从事职业病的体检于治疗。 2020 n3、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n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n(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n(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 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n(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 业病防护措施; n(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 2121 n(续) 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 的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 n(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危及生命健 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n(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 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n(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 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222 n 4、劳动合同中 的职业病问题 n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中可能 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 和待遇等如实告之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 中写明,不得隐瞒和欺骗。否则,劳动者 有权拒 2323 五、石油开采的职业卫生问题 n 石油原油其化学组成是含有多种烃类的 有机化合物。但主要为烷烃(液态烷烃, 石蜡),环烷烃(环戊烃、环己烃)和芳 香(苯、甲苯、二甲苯、奈、蒽等)。此 外含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为甲烷(约97%)丙烷、等。 2424 除石油、天然气所含的固有成分外,在 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使用或产生了新的有 害物质,同样成为了职业危害。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按主要的工种职 业危害及所造成的职业病可归纳如下: 2525 n石油、天然气不同工种职业病危害 工 种 危害 因 素常见职业病 测 井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疾病 钻 井 高温 局部震动 躁声 硫化氢 放射性物质 中暑 手臂震动病 噪声聋 硫化氢中毒 放射性疾病 压汞试验汞汞及化合物中 毒 2626 n石油、天然气不同工种职业病危害(续) 气体净化氨 局部震动 躁声 硫化氢 氨中毒 手臂震动病 噪声聋 硫化氢中毒 采油、转油硫化氢 局部震动 躁声 硫化氢中毒 手臂震动病 噪声聋 井下维修氟及氟化物 氟化氢 高温 工业性氟病 牙酸蚀病 中暑 2727 n石油、天然气不同工种职业病危害(续) 油层物质分析甲苯 四氯化碳 甲苯中毒 四氯化碳中毒及职业性 中毒性肝病 重残矿鉴定地质 磨片 二甲苯二甲苯中毒 井架安装高温中暑 2828 n 1、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 带空气中均存在着烃类和硫化氢。在石油 蒸汽和硫化氢的长期联合作用下采油工人 可以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肤划痕症、 血压偏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油疹。 油疹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这与经常 接触石油,皮肤和工作服受污染有密切关 系。就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2929 2、烷烃类 ( 1)、慢性影响: 正常情况下油井附 近烃浓度一般不超过300mg/M。烃包括 很多系列,其毒性不同,一般具有微弱的 麻醉作用。长期高浓度接触有的表现为中 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为头痛、头晕, 神经系统紊乱植物。如失眠,多梦、心悸 ,气短等。但烷烃类物质体内代谢较快, 一般不造成蓄积。 3030 (2)、 烷烃急性中毒:吸入烷烃表现 麻醉作用,或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如及 时吸入吸鲜空气后不久即可恢复,若吸入 大量蒸汽时,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 ,最后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高级烃则含有致癌性的有害物,这种情 况在石油开采、运输过程是很少见,而多 见于石油的冶炼、实验室等场所。 3131 3、芳香烃类 n 凡苯及同系物统称为芳香烃。包括苯、 甲苯、二甲苯,它们均属高毒物质。在采 油含芳香烃组分高的石油时,可发生芳香 烃中毒。 n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 麻醉作用,使现场作业的工人表现为注意 力不集中、头晕、头痛,与酒精中毒相似 ,严重时可表现为脑功能不全,以至脑死 亡。这种情况很少见 n 3232 n (2)慢性影响:苯、甲苯、二甲苯可 对血液系统造成影响。可引发白细胞、血 小板的减少,或全血细胞的减少。严重者 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最终导 致死亡。 n 其它:过敏反应,还可以对生殖系统、 免疫系统、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产生影响 。 n 目前芳香烃引起的慢性中毒已引起了广 泛关注 3333 n 4、硫化氢中毒:无色气体,具有腐败 的臭蛋味,比重1.19,易积聚低洼处。 n 轻度中毒可为眼肿胀、畏光、头痛、头 晕、乏力、恶心呕吐。中度中毒表现为粘 膜刺激症状、胸闷、视物模糊、呼吸困难 ,肺部x线改变。 n 重度中毒可使细胞缺氧窒息,中枢神经 先兴奋抑制昏迷呼吸麻麻痹死亡 。多为肺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多 表现为“电击样”死亡 n 3434 n 慢性影响:粘膜慢性炎症甚至角膜 糜烂或点状角膜炎。植物神经紊乱、也可 以损伤周围神经。 n 防治原则:注意设备的密闭及通风, 设置报警装置,坚强职工教育,合理使用 防护用品。出现急性中毒时,迅速将患者 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 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有昏迷者进行高压 氧治疗。眼部立即冲洗,防治肺水肿及心 肌损伤是抢救的关键。 3535 n 5、什么叫尘肺病:尘肺是由于吸入生 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纤维化为主的一 种全身性疾病。它可分为十三种。而在石 油行业中常见的是水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 。工人在长期的工作中接触水泥粉尘可患 水泥尘肺。电焊工人长期接触电焊粉尘则 可患电焊工尘肺。尘肺病的病理改变是不 可逆转的,也就是说此病是不可治愈地。 n 3636 n 尘肺病理改变:尸检肉眼观察肺体积增 大,重症晚期肺体积缩小。纤维化、结节 。早期患者表现不明显,晚期则活动受限 ,呼吸困难,大多死于肺感染、肺心病。 此病不可治逾。 n 预防:提高职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加 强机械防护,个体防护。按国家规定健康 查体,做倒早期发现、早期调离。 3737 6、躁声的危害: n 按来源分机械性躁声、流体动力性躁声 、电磁性躁声;按躁声持续时间和出现的 形态,可分为连续躁声和间断躁声、稳态 和非稳态或脉冲躁声;根据躁声的频率和 频谱特点可分为低频、中频、高频。躁声 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对听觉系统的特异性 作用和对其它系统的非特异作用。 3838 n(1)听觉系统的损害:听力的下降,和接 触的时间及躁声强度有关。发展过程是先 生理性反应(脱离躁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即 可恢复),后出现病利改变,这种听力下 降是不可逆转的,完全不可恢复。一般多 为两耳对称性。 n(2)躁声对其它系统的损害:中枢神经系 统系列反应;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 疫系统等系统的反应。 3939 n ( 3 )躁声危害的控制:工作场所操作 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限值为85dB。随时间 缩短可增加强度。控制方法可采用工程措 施,包括设置隔声监控室对强躁声机组安 装隔声罩、场所吸音处理、安装消音器、 隔振处理等,设备选型应选低躁声设备及 时维修工作都可有效控制躁声。 n 使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头盔, 使用一 定要持续。 4040 n 7怎样预防中暑 n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 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 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n 致病因素与中暑类型:环境温度过高、 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过 常是中暑的主要原因。按发病机制可分三 种类型,分述如下: 4141 n (1)热射病:由于在热环境下,散热 途径受阻,体温调节紊乱所至,其特点是 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开始大 汗,以后无汗,意识障碍、昏迷等。即使 及时治疗,死亡率仍达20% n (2)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 钾量丢失所至。表现为肌肉痉挛 n (3)热衰竭:高温、高湿导致皮肤血流 的增加,导致脑部缺血所至。 4242 n 诊断与预防: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 史及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或晕厥等表现、 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诊断。 n 预防可采用技术措施,如合理隔热通风 降温、改革工艺;保健措施如供给饮料和 补充营养,补充与出汗相等量的水分和盐 一般,每人每天3-5L、盐20g。加强个人防 护;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4343 4444 六、急性中毒现场救援(劳动者部分) 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应贯彻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 援相结合的原则。 n (1)、早期发现 及时报告 n 现场作业的劳动者往往是首先发现 事故隐患或发现中毒事故者,每个劳 动者有责任和义务按预案要求立即迅 速、准确的向有上级关部门报告。 4545 n 2、现场救援 n (1)、做好现场控制,切断毒物 来源,防止事故扩大。根据现场条件 实施科学救护,切忌现场情况不明, 毫无防护的情况下进入事故现场,以 免造成再中毒事故。 n (2)、正确、合理的使用救援设 备,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4646 n (3)、及时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和 扩散。按规范要求疏散人群,保持现场的 空气流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将 患者撤离现场,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 场所。 n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防止毒物继续 进入体内,消除已吸收体内的毒物,特效 拮抗治疗,对症支持疗法 。 4747 (4)、将患者救出现场后实施紧急处置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入氧气,纠正 脑缺氧,保障及维护生命中枢活动。如呼 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脑、肺复 苏术,并及时送往指定的医疗机构。 n 要求每个作业者应懂的急救常识及操作 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术、防止或阻断毒物再 吸收等处理方法。 4848 n 3、合理应用救援技术 n (1)中毒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现场 ,做好现场隔离,禁止现场情况不明、或无 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入现场。 n (2)日常要熟知作业现场存在的有毒物 质的种类、性质、可能发生的中毒懂的自救 、互救知识。 n (3)懂的现场救援设备的使用和合理的 安放,保证救援设备的使用质量。 4949 n防止病损进一步发展。 n 3、第三级预防指对已发展成职业病或 工伤的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包括脱离 接触,实施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 n 职业病的病因明确,只要采取合理的预 防措施职业病是可以预防地。预防应包括 两方面的工作,既用人单位的积极预防和 劳动者的积极参与预防。 5050 5151 5252 n 第二章 职业病防治法讲座 一、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 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关系 三、职业卫生监督 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 五、建设项目预防性监督与审查 5353 n第一部分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法律制度 职业病防治法中,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职业病防治法中,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 方针、基本制度做出规定,即成为了法定的方针、基本制度做出规定,即成为了法定的 方针、法定的制度,主要有七个方面方针、法定的制度,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二、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三、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三、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四、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四、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五、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五、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六、加强社会监督六、加强社会监督 七、其他制度和措施七、其他制度和措施 5454 n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关 各方的法律关系;明确了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 务和法律责任。 n 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政府与管理相对人(用 人单位、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者与用 人单位三类法律关系。 n第一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两者是最主要的当 事方) n1、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 n2、用人单位的义务 5555 n第二类、政府与管理相对人(用人单位、 技术服务机构) n 1、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是国家管理职能的 体现,职业病防治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要 促成部分。 n2、所涉及的相对管理人有两类即一类是 用人单位,另一类是为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提供服务的技术机构和技术人员,是管理 与被管理的关系。 n 5656 n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技术服务机构 和人员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根据违法 性质,情节的严重,造成的后果,职 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包括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 n另外,法律对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也 做出了规定 5757 n三、职业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用人单位 n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 的工作。 n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专业人员向 用人单位提供的技术服务,二者间构 成合同法和有关民事法律上的服 务契约关系,必须同时受到相应法律 的约束。 n职业病防治法规范了职业技术服 务机构和专业的行为。 5858 n第三部分 职业卫生监督 n卫生监督部门的职责 n一、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n二、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 并查处违法行为; n三 、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定 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 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与救治 ;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5959 n四、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 验收。 6060 n第一节 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检查 n 健康监护:释义义是为及时发现劳 动者的职业健康损害,根据职业史, 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和不定期 的艰苦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 。记录职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评价劳 动者健康与职业病危害的关系, n健康监护检查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161 一、 法律依据 1、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的作业劳动 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 果如实告诉劳动者”。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 监护档案,并按规定的期限妥善保管 6262 n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 第23号 2002年)第二条“职业健康检查包 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和应急的健 康检查 n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卫生部2007-10-01 实施 GBZ 188-2007 6363 n二、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检查内容 n1、用人单位是否按规定安排了职业健 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岗中和离岗体检 及医学观察。 n(要求监督人员要熟知现场有害物质的 种类、强度或浓度、接触方式、工种几 接触人员数、生产过程几运转情况等) n2、健康检查是否规范,依据职业健 康监护管理办法检查体检周期、和规 定的检查项目。 6464 n3、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有 服务资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 n4、检查结果是否如实告知劳动者。 6565 n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n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档 案,并妥善保管, n主要内容: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 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 业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n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档案,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 人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 偿提供。 6666 n四,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律条款 n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执行 n第八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 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 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 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n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 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 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6767 n第三十二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 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 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 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 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 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 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 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 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 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 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 合同。 6868 n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 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 个人健康资料。 n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 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 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 复印件上签章。 6969 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用人单位违 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 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 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 第六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处罚五万以 上二十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提请有关人民 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7070 (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 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 品或防护设施或用品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的; (六)未按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 病病人进行诊治的; (七)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 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 未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告的; 7171 (八)未按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 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或中文警示说 明的: (九)拒绝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 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 理,并处罚五万以上三十万元罚款,责令 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提请有关 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7272 (一)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 病危害而采用的; (二)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的; (七)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 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孕期、扑 如哺乳期女工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或禁忌者作业的。 第七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 劳动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 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 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 限责令关闭,并处罚1030万罚款。 7373 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74 n第四部分,医疗机构的管理 n职业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2002年卫生 部第31号令 n第三条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 取得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 卫生技术资质证书,并按资质证书规定的项 目,从事职业卫生服务工作 n职业技术服务包括,建设项目的评价、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化学品毒物的鉴定、 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评价、放射防护器材和 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等项目等7575 n目前,我省开展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 进行资质审定主要有; n职业健康监护资质;职业危害因素的 检测与评价;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 7676 n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有关条款 n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 : n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擅自 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 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 诊断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 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 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 没收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 ,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 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 处分。 7777 n第七十三条 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 机构和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 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 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 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 n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 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 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 证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7878 n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 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n(一)超出资质认证或者批准范 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者职业健 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 n (二)不按照本法规定履行法定职 责的; n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7979 n 第五部分 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 n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一种法律 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基础和重 要的工作。是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发生的 重要行政手段。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基本 方针。下边分别介绍法律依据、建设项 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建设项目的职业 卫生审查 8080 n一、法律依据 n1、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新建、扩建、改 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 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 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 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 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 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 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 批准该建设项目。 n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2006年)49号 8181 n本条款是关于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的 规定。其含义有以下几点: n1、职业危害预评价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 建设项目的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健康影 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则性卫生学评价。 n2、提交预评价的责任人是可能产生职业危 害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 n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其建 设项目职业病方面是否可行可行予以认定 。 n4、认定部门应当在收到职业危害预评价报 告后30天内完成审核。 8282 n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 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 产和使用。 n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 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 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方可施工。 n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 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 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 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 和使用。 8383 n释义:本条款是关于职业危害严重的建设 项目防护设计的审查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的规定。其含义有以下几点: n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 用。 n2、职业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n3、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职业 危害效果评价,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报 告,审查合格后方可正是生产和使用。 8484 n第十七条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 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n第十八条 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 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 制定。 8585 n释义:本条款是关于职业危害预评价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的资质 及评价要求的规定。其含义有以下几 点: n1、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 果评价机构的实施资质管理。 n2、评价的结果和提供的资料应当客观 、真实、科学、准确,职业卫生服务 机构要对期出具的评价报告负责。因 报告是卫生行政部门执法的依据。 8686 n二、建设项目分类概念 n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产 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可分为三类, (1)职业病轻微的建设项目。(2)职 业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3)职业病 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8787 n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第十条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 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潜在 危害接触的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 、时间、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 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 析后,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分 类。 8888 n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可 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 容: (一)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二)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粉尘; (三)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 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 、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 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 场所;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 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8989 n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第十条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存在严重职业病 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潜在危害 、接触的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 时间、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 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 后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 9090 n第七条规定: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实行 专家审查制度。 n 第十一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 组织5名以上专家,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 n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对如实、客观记 录专家意见,审查应由专家全体人员签字 ,专家审查意见及审查专家名单应当做为 评价报告的附件。 n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指派人员参加审 查会并监督审查过程。 9191 n三、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的内容 n1、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是否进 行了职业危害预评价。 n 评价报告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的审 核。具体查看(1)职业危害预评价书 ;专家组审核意见(2)评价单位的职 业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3)卫生 部门审核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音专家咨询方案
- 离婚协议中关于共同经营企业股权分割及处理合同范本
- 谷歌营销方案设计师
- 离婚协议签订程序及法律效力保障合同
- 离婚协议模板: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书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市场规模预测与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5年深度洞察
- 离异家庭重组后人寿保险权益调整与保全协议
- 商业综合体物业合同延期及品牌入驻服务补充协议
- 时尚产业知识产权、保密与竞业禁止合同
- 创新型产业研发团队竞业禁止协议补偿金测算标准
- 2025至2030中国糠醛衍生物市场未来趋势及发展态势展望报告
- VW 50134-EN-2024 PA6用于车辆内部外部的成品零件 材料要求
- 山东省国企资产管理办法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美容中医技术课件
- 卸货流程培训
- 儿童素描入门教学课件
- 护理专利相关课件教学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