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模式的三大软肋分析-[服装行业相关文件].doc_第1页
ITAT模式的三大软肋分析-[服装行业相关文件].doc_第2页
ITAT模式的三大软肋分析-[服装行业相关文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at模式的三大软肋itat模式的出现对传统服装零售领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店面从2004年成立之初的8家店,到2008年计划开出的2000家店。销售额从04年的546万元到07年的40亿左右,一切似乎只能用爆炸式增长来形容,短短4年的迅猛崛起成为近两年中国服装行业突围破局的一面旗帜。 在惊叹快速增长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不仅是高增长,也看到了几百家门店门庭冷落。itat模式在这场大突围中是持久发展的赢家,还是一个被众人吹嘘的商业气泡? 服装供应商 +商业地产 + itat = itat商业模式 itat商业模式以“三角链”著称,“三角链”模式出现在服装生产商现有大量存货,需要找到一个出货路径,同时国内市场部分商业地产资源处于闲置状态。itat将服装生产商、商业地产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令货品成本降低,实现品牌服装平价化。 itat通过零进场费、零销售费、快速结款吸引服装生产商,itat进驻商场,并不像传统租赁一样预付租金,而是将销售额与商场分成,根据当月商品销售额按提成来支付场地租金吸引房地产商。同时,itat实行零货款战略,并不先付货款,而同样是将销售额与供应商分成。 正是这种模式,使得近两年itat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骛。上市似乎将成为itat急速扩张的又一张王牌。但itat的上市之旅总是疑云重重,由于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受到诸多质疑而被否决。 itat在急速扩张中存在哪些软肋?从而导致几百家门店门庭冷落,上市迟迟拖延呢? 软肋一:产品静销力不足 好的产品自己就能推销自己,就像任何一个人看到苹果电脑和iphone手机一样,看到第一眼就想占为己有,好的服装同样具备推销自己的能力,比如以快速、廉价时尚著称的zara、h&m,cc&dd。 众所周知,itat依靠服装供应商、商业地产成立铁三角模式,对服装供应商和商业地产进行资源整合,正是由于这种模式才能在短期内快速崛起。 itat的服装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为国内小型服装企业,大多是为国外客户代工;另一部分是itat收购来的国外100多个商标品牌。 在国内服装企业处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代工费日趋微薄的情况下,众多企业不得不转做内销。缺乏分销渠道、品牌、管理人才、设计人才的情况下,若采取服装传统的代理、分销花费又过大,对中小型服装企业或者oem厂商来说,巨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以构建全新的销售渠道是不现实的。itat的零进场费、零销售费、快速结款无疑是此类服装企业最好的出路。 由于此类合作商大多是出口转内销企业,通常做oem企业缺乏市场经验,很难及时捕捉市场潮流信息,加上此类企业的设计队伍能力不足。很多合作服装供应商更愿意把itat视做处理尾货的途径。 另一部分国外知名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很难达到品牌效应,从而选择了与itat合作的道路。 以上两方面都给itat产品缺乏静销力埋下了隐患。 在itat模式中,产品的设计、生产是由各自的服装企业完成的,itat在产品选择上缺乏主动权,这就对产品失去了控制力,无法根据市场变化而改变产品。 由于itat模式和定位限定,合作商大多无品牌或小品牌服装,很难吸纳有实力的服装品牌,没有特色突出的品牌或商品吸引消费者,itat缺乏产品的控制权,使得产品滞后于市场,产品缺乏静销力、生命力和吸引力。软肋二:卖场地段非主流性 与地产商合作采取“同赢共亏”,地产商提供场所,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和地产商进行分成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减低了itai的成本。但由于“浮动租金”的合作方式,一线地产商不愿承担风险,只有非主流商业地段的商场与其合作。这就限制了itat的卖场位置,使得形象受损,在消费者心中很难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无法保证单店的客流量,无疑对销售也造成一定影响。 同样是服装,和itat选择截然不同的品牌zara用重金将专卖店开在纽约的第五大道、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上海的淮海中路,与国际奢侈品为邻,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而itat却忽视了“地段”对一个品牌塑造的重要性。 软肋三:快速扩张忽视单店赢利 在itat模式的推动下,依靠资源整合的资本运做,itat从2004年的8家店发展到2008年计划开出的2000家店,从一线城市的第一家店到现在的地级市、甚至县城的布点,在itai急速扩张之下,必将会带来运营成本的增加,从管理、物流、人员等方面成本都将增高,这给单店赢利带来极大的挑战。 笔者通过对终端销售网点的观察,即便在节假日itat销售点客流量也非常少,成交量更是少的可怜。可见itat仍采用粗放式经营,在单店规模扩大,开店成本增加,一味追求扩张而经营业绩不善的情况下,快速扩展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这好比前两年的家电连锁运营商,07年国美高歌猛进在全国新增近200家门店,不计成本的跑马圈地,一方面实现铺设销售网点最大化,享受门店增多带来了整体销售额的增长,而另一方面却带了运营成本的大幅增加,和网点布局过密,稀释单店消费群,出现了单店利润下滑的局面。 为了达到跑马圈地,在发展前期,企业往往采取粗放式管理、运营,这无可厚非。但是,当已经完成第一轮跑马圈地之后,企业就有必要及时改变以往粗放式增长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