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IP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v2[1].0.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1.gif)
![中国电信IP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v2[1].0.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2.gif)
![中国电信IP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v2[1].0.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3.gif)
![中国电信IP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v2[1].0.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4.gif)
![中国电信IP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v2[1].0.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072e624d-ea4c-4a3b-b7eb-3e0ac1f1eab75.gif)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附件 4: 企业秘密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 ip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 ( (汇汇聚交聚交换换机)机) ( (v2.0) ) 中国中国电电信集信集团团公司公司 二零零六年一月二零零六年一月 1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ii 目目 录录 1. 概述概述1 1.1 范围.1 1.2 引用标准.1 1.3 缩略语.2 2. 测试环境和仪表测试环境和仪表3 2.1 测试环境.3 2.2 测试仪表.3 3.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4 4. 二层交换功能测试二层交换功能测试4 4.1 基本功能测试.4 4.1.1 超长帧转发能力4 4.1.2 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5 4.1.3 广播抑制功能测试6 4.2 镜像功能.6 4.2.1 端口镜像功能测试6 4.2.2 流镜像功能测试7 4.3 生成树协议测试.8 4.3.1 标准生成树测试8 4.3.2 快速生成树测试9 4.3.3 多生成树测试10 4.4 vlan 堆叠功能测试 .11 4.4.1 基本功能11 4.4.2 扩展功能12 4.5 端口聚合.13 4.5.1 聚合链路数量测试13 4.5.2 聚合效率测试14 4.5.3 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15 4.6 二层组播功能测试.16 4.6.1 untagged端口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16 4.6.2 tagged端口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17 4.6.3 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18 4.7 private vlan功能测试 19 4.8 vlan交换功能测试.20 5. 访问控制和访问控制和 qos 功能功能.21 5.1 访问控制表方向性测试.21 5.2 二层访问控制表测试.22 5.2.1 mac地址访问控制表测试.22 5.2.2 vlan访问控制表测试22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iiii 5.2.3 802.1p访问控制表测试.23 5.2.4 svlan访问控制表测试.24 5.3 三层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25 5.3.1 ip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25 5.3.2 四层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25 5.4 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26 5.5 业务分级.27 5.5.1 基于vlan id的业务分级.27 5.5.2 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28 5.5.3 svlan内外层标签802.1p优先级映射29 5.6 优先级队列.30 5.6.1 严格优先级队列30 5.6.2 轮询队列30 5.7 速率限制.31 5.7.1 入方向速率限制功能测试31 5.7.2 出方向速率限制功能测试32 5.7.3 速率限制颗粒度及精确性测试33 6. 转发性能测试转发性能测试34 6.1 mac 地址学习速度 .34 6.2 mac 地址表容量 .34 6.3 最大 vlan 数量测试35 6.4 单端口吞吐量和时延测试.36 6.5 板内交换性能测试.37 6.6 板间交换性能测试.38 6.7 综合转发性能测试.39 7. 可靠性和安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40 7.1 设备可靠性.40 7.1.1 主控板和交换矩阵冗余40 7.1.2 电源冗余41 7.1.3 业务卡热插拔41 7.1.4 设备重启动时间42 7.2 网络安全.43 7.2.1 端口地址数量限制43 7.2.2 设备防arp攻击测试44 7.2.3 设备防icmp攻击测试44 7.2.4 设备防bpdu攻击测试.45 8. 运行维护和网络管理运行维护和网络管理46 8.1 运行维护功能测试.46 8.1.1 远程认证管理46 8.1.2 ssh登录测试47 8.1.3 日志记录47 8.1.4 dhcp option82功能测试.48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iiiiii 8.2 snmp 协议测试48 8.2.1 snmpv1、snmpv2支持测试48 8.2.2 snmpv3支持测试49 8.2.3 snmp访问地址限制49 8.2.4 mib view安全访问控制功能测试.50 8.2.5 snmp trap功能测试.51 8.3 管理信息库.51 8.3.1 端口mib的功能测试.51 8.3.2 vlan mib的功能测试.52 8.3.3 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的功能测试52 8.3.4 资源管理信息功能测试53 8.3.5 acl管理信息功能测试53 8.3.6 qos的管理功能测试.54 8.3.7 二层组播mib54 8.3.8 svlan mib55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 页 共 55 页 1. 概述概述 1.1 范围范围 本规范主要参考我国相关标准、rfc 标准、国际电信联盟 itu-t 相关建议以及中国 电信城域网优化改造指导意见 、 中国电信城域网设备技术规范编制。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城域网园区交换机的二层交换功能、二层转发性能、访问控制和 qos 能 力、可靠性和安全性、运行维护和网络管理等 5 个方面的测试方法。 1.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 版本的可能性。 ieee802.1d媒体访问控制(mac)网桥 ieee802.1q虚拟桥接局域网 ieee802.1ad供应商桥接 ieee802.1ag以太网连接故障管理 ieee802.1ah供应商骨干桥接 ieee802.3局域网协议标准 ieee802.3ad多链路段聚合 ieee802.3ah 第一公里以太网 itu y.1731以太网 oam 和性能管理 rfc826以太网地址解释协议 arp rfc1213管理信息库(mib-ii) rfc1256icmp 路由发现消息 rfc1643用于以太网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 rfc1901snmpv2 协议 rfc1902snmpv2 的 smi rfc1905snmpv2 协议操作 rfc1907用于 snmpv2 的 mib rfc2233使用 smiv2 的接口组 mib rfc2236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igmp 版本 2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 页 共 55 页 1.3 缩略语缩略语 acl 访问控制列表 ansi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 arp地址解析协议 fcs帧校验序列 fib转发信息表 ge 千兆以太网 icmp互联网消息协议 igmp互联网组消息协议 ip互联网协议 ipv4互联网协议第 4 版 lan局域网 mib管理信息库 mtu最大传输单元 oam运行管理与维护 pdu协议数据单元 ppp点到点协议 radius 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vlan堆叠 vlan tcp传输控制协议 tos服务类型 ttl生存时间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 vlan虚拟局域网 wan广域网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3 页 共 55 页 2. 测试环境和仪表测试环境和仪表 2.1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 radius 服务器服务器 telnet/ssh 客户端客户端 syslog 服务器服务器 dut2dut1 配置终端配置终端 routertester /smartbits ge ge fe 组加入请求组加入请求 组播业务流组播业务流 交换机测试环境由被测设备、仪表、服务器、路由器和配置终端组成,大部分测试项 目在被测设备和仪表间进行。服务器用于检测被测设备对 radius、syslog 等功能的支 持情况。被测设备上层的三层设备用于接收组播组加入请求,并向下发送组播流量。针对 具体测项,还有详细的测试环境,拓扑图详见各测项。 2.2 测试仪表测试仪表 测试主要使用 agilent 的 routertester 和 sprient 的 smartbits 仪表进行。测试仪表 和软件的配置要求如下: routertester 900 二台,软件版本 v6.3;接口:8 x ge,4 x fe。 smartbits 6000b 一台,软件版本:smartwindow v7.7,smartapplication v3.0;接口:2 x ge,6 x fe。 radius 软件:steel-belted radius 日志记录软件:3c server mib 查询软件:mib browser 路由器路由器/仪表仪表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4 页 共 55 页 3.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 本测试规范根据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的实际需求制定,以配合城域网优化和结构调整工 作,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 1二层交换功能:包括二层基本功能、生成树协议、vlan 堆叠、端口聚合和二层组 播功能等方面的测试。 2访问控制和 qos 能力:访问控制表功能和性能、业务分级、优先级队列测试、速 率限制等测试。 3二层转发性能:mac 地址学习速度和地址表容量、吞吐量和时延、设备交换能力、 综合转发性能的测试。 4可靠性和安全性:主控板/交换矩阵冗余、电源冗余、端口地址数量限制和设备防 攻击能力测试。 5运维和网络管理:远程认证管理、ssh 登录、日志记录测试 snmpv1-v3 的支持情 况、snmp 安全控制和 mib 支持情况。 4. 二层交换功能测试二层交换功能测试 4.1 基本功能测试基本功能测试 4.1.1 超长帧转发能力超长帧转发能力 测试编号4.1.1 测试项目超长帧转发能力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百兆和千兆以太网端口可转发数据帧的最大长度。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5 页 共 55 页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正常业务。 3将测试仪表发送帧长度从大到小调节,直到找到设备能够正常处理的最 大帧长度。 4对 fe、ge 接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各接口支持最大帧长度应不小于 1536byte。 测试结果 备注 4.1.2 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1.2 测试项目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各种错帧的处理情况,验证其正确识别和过滤误码功能。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 3对测试仪表进行设置,在正常数据流中按一定比例插入 crc 错帧、超短 帧等各种异常帧并发送至被测设备。 4对 fe、ge 接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仪表接收端口接收到测试流量的情 况。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能够过滤掉 crc 错帧、超短帧等异常帧,并保证正常业务的转发。 测试结果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6 页 共 55 页 备注 4.1.3 广播抑制功能测试广播抑制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1.3 测试项目广播抑制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以太网端口对通过的广播、未知单播和组播数量进行限制的功能。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 3配置被测设备广播抑制功能,只允许占端口带宽 20%的广播包通过。 4配置测试仪表 a 端口以 100%线速向被测设备发送流量,其中广播数据 包占 60%,单播数据包占 40%。 5在仪表 b 端口观察广播接收情况。 6对 fe、ge 接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7将广播包换为未知单播和组播,重新测试。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 fe、ge 接口应能对广播、未知单播和组播数据包进行限制,只允 许不超过配置带宽的广播包通过,同时单播业务不受影响。 测试结果 备注 4.2 镜像功能镜像功能 4.2.1 端口镜像功能测试端口镜像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2.1 测试项目端口镜像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是否可将指定端口的进出流量镜像到指定的端口。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7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的 1、2 端口作为业务端口,3 端口作为镜像端口。 3将端口 1 的输入流量镜像到端口 3,将端口 2 的输出流量镜像到端口 3。 4由测试仪表 a 端口发送到 b 端口,速率为 10m 的数据流。 5观察测试仪表 c 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 6取消端口 1 到端口 3 的镜像,观察测试仪表 c 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 7恢复端口 1 到端口 3 的镜像,取消端口 2 到端口 3 的镜像,观察测试仪 表 c 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 预期结果 1步骤 5 时测试仪表 c 端口应接收到 20m 的数据流 2步骤 6 时测试仪表 c 端口应接收到 10m 的数据流 3步骤 7 时测试仪表 c 端口应接收到 10m 的数据流 测试结果 备注 4.2.2 流镜像功能测试流镜像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2.2 测试项目流镜像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是否可将指定的数据流镜像到指定的端口。 仪表 12 ab dut c 3 gege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8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的 1、2 端口作为业务端口。3 端口作为镜像端口。 3配置基于 mac、ip、vlan id 的镜像,将匹配的端口 1 输入数据流镜 像到端口 3,端口 2 的输出流量镜像到端口 3。 4由测试仪表 a 端口发送到 b 端口相应的数据流。 5观察测试仪表 c 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 预期结果 设备应支持基于流的镜像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4.3 生成树协议测试生成树协议测试 4.3.1 标准生成树测试标准生成树测试 测试编号4.3.1 测试项目标准生成树协议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一般生成树协议(stp)的支持情况。 仪表 12 ab dut c 3 gege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9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三台设备间运行标准生成树协议,配置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使被测设 备 1 成为根网桥。 3观察设备能否根据配置的参数修剪环路,完成生成树。 4断开被测设备 1 和被测设备 3 之间链路,观察设备是否可自动完成网络 拓扑的重构。 5修改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观察设备能否根据修改的参数完成网络拓扑 的重构。 预期结果 1被测设备应支持标准生成树协议,在出现环路时能完成生成树计算,当 出现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 2被测设备应支持生成树参数的修改,从而按需选择根节点、根端口、屏 蔽链路。 测试结果 备注 4.3.2 快速生成树测试快速生成树测试 测试编号4.3.2 测试项目快速生成树协议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支持情况。 仪表 ab dut2 dut1dut3 fefe 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0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三台设备间运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配置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 使被测设备 1 成为根网桥。 3观察设备能否根据配置的参数修剪环路,完成生成树。 4断开被测设备 1 和被测设备 3 之间链路,观察设备是否可自动完成网络 拓扑的重构。 5修改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观察设备能否根据修改的参数完成网络拓扑 的重构。 预期结果 1被测设备应支持快速生成树协议,在出现环路时能完成生成树计算,当 出现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 2被测设备应支持生成树参数的修改,从而按需选择根节点、根端口、屏 蔽链路。 测试结果 备注 4.3.3 多生成树测试多生成树测试 测试编号4.3.3 测试项目多生成树协议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支持情况。 仪表 ab dut2 dut1dut3 fefe 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1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三台设备间运行多生成树协议(mstp) 。 3将三台设备间链路设置为 vlan trunk,并配置 5 个 vlan:vlan1- 5。 。 4vlan1 和 vlan2 建立生成树 1,vlan3 和 vlan4 建立生成树 2,vlan5 建立生成树 3。修改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使生成树 1 和生成树 2 的根网桥为被测设备 1,生成树 3 的根网桥为被测设备 2。 5断开被测设备 1 和被测设备 2 之间链路,观察生成树 1 和生成树 2 是否 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而 vlan5 的业务应不受影响。 预期结果 1被测设备应支持多生成树协议,在出现环路时能按不同 vlan 完成生成 树计算,当出现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 2被测设备应支持生成树参数的修改,从而按需选择根节点、根端口、屏 蔽链路。 测试结果 备注 4.4 vlan 堆叠功能测试堆叠功能测试 4.4.1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测试编号4.4.1 测试项目vlan 堆叠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 vlan 堆叠功能的支持情况。 仪表 ab dut2 dut1dut3 fefe 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2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配置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1 和设备 2 的端口 3 属于用户 1。 3配置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2 和设备 2 的端口 4 属于用户 2。 4配置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1 和被测试设备 2 的端口 3 的 stack vlan 为 vlan2。 5配置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2 和被测试设备 2 的端口 4 的 stack vlan 为 vlan3。 6配置被测试设备 1 和被测试设备 2 之间链路属于 vlan2 以及 vlan3。 7从测试仪向被测试设备 1 端口 1 发送用户 1 的 vlan1-1000 报文;从端 口 2 发送用户 2 的 vlan1-1000 报文。 8在测试仪上观测被测试设备 2 端口 3 只能接收用户 1 的 vlan1-1000 的 报文;端口 4 只能接收用户 2 的 vlan1-1000 的报文。 9关闭设备 2 端口 3、端口 4 的 vlan stack 功能,可以在测试仪上观测 到双层标签。在端口 3 观测到 vlan2-vlan1 标签,在端口 4 上观测到 vlan3-vlan1 标签。 10在设备互联端口及其他端口上启用 vlan trunk 功能,观察其是否正 常工作。 预期结果 1被测设备 2 的端口 3 只能接收用户 1 的 vlan1 的报文;端口 4 只能接 收用户 2 的 vlan1 的报文。 2关闭设备 2 端口 3、端口 4 的 vlan stack 功能后,可以在被测设备 2 的端口 3 观测到 vlan2-vlan1 标签,在端口 4 上观测到 vlan3-vlan1 标签。 3vlan trunk 和 svlan 应可同时工作。 测试结果 备注 4.4.2 扩展功能扩展功能 测试编号4.4.2 仪表 dut1dut2 1234 fe ge fege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3 页 共 55 页 测试项目vlan 堆叠扩展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 vlan id 扩展功能(在同一个物理端口识别用户 vlan 标签分 配相应的外层标签)的支持情况,及同一物理接口传递 svlan 和标准 vlan 时的设备性能。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配置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1 和设备 2 的端口 3 属于用户 1。 3配置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2 和设备 2 的端口 4 属于用户 2。 4从测试仪向被测试设备 1 端口 1 发送用户 1 的 vlan1-4000 报文;从端 口 2 发送用户 2 的 vlan1-4000 报文。 5配置被测设备对用户 vlan 进行识别,其中被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1 和设 备 2 的端口 3 将 vlan id 为 1-2000 的数据包分配 vlan id 为 2 的外层标 签,将 vlan id 为 2001-4000 的数据包分配 vlan id 为 3 的外层标签;被 测试设备 1 的端口 2 和设备 2 的端口 4 将 vlan id 为 1-2000 的数据包分配 vlan id 为 4 的外层标签,将 vlan id 为 2001-4000 的数据包分配 vlan id 为 5 的外层标签。 6将两个设备的上行流量镜像到仪表,观察 vlan 堆叠扩展功能是否正常 工作。 7.被测试设备 1 端口 1 对用户 vlan 2001-4000 的数据包进行透传,vlan1- 2000 的外层标签为 2。观察设备性能是否有影响。 预期结果 设备应支持识别用户内层标签来分配不同的外层标签。 同一物理接口传递 svlan 和标准 vlan 时不影响设备性能。 测试结果 备注 4.4.3 tpid 值可配置功能值可配置功能 测试编号4.3.3 仪表 dut1dut2 1234 fe ge fege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4 页 共 55 页 测试项目tpid 值可配置功能 测试目的可以设置端口的 tpid 可调,报文从该端口出去时 tpid 值将更改 为所配置的 tpid 值 测试环境 smb dut port 1 2 测试步骤 1.在 dut1 配置 vlan100,port1 属于 trunk 端口,pvid100,允 许所有 vlan 通过,在 port1 上配置 qinq,让入报文添加外层为 vlan 100 的 tag。port2 为 trunk 端口,允许 vlan100 通过,在 port2 上配置外层 tpid 可调。如果外层如果外层 tpid 不可调,应固定为不可调,应固定为 0x88a8 2.smb 的 port1 发报文,smb 的 port2 接收报文。 预期结果 接收到的报文 tpid 值已经更改为所配置的 tpid 值,或为 0x88a8。 测试结果 备注 4.5 端口聚合端口聚合 4.5.1 聚合链路数量测试聚合链路数量测试 测试编号4.5.1 测试项目聚合链路数量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百兆和千兆以太网端口支持的聚合链路数量。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5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在被测设备 1 和被测设备 2 之间配置设备支持的最大数量的 fe 端口链路 聚合。 3由仪表 a 端口向被测设备 1 线速发送流量,在端口 b 观察接收情况。 4将两设备间的聚合链路换为设备支持的最大数量的 ge 端口,进行步骤 3 的测试。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应支持端口聚合功能,可同时绑定的 fe 链路数不低于 4 个,ge 链 路数不低于 2 个。 测试结果 备注 4.5.2 聚合效率测试聚合效率测试 测试编号4.5.2 测试项目端口聚合效率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以太网端口聚合的转发效率。 仪表 ab dut1dut2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6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将被测设备 1 的 4 个 fe 端口和被测设备 2 的 4 个 fe 端口对应连接。将 被测设备 1 的 4 个端口配置为一个聚合端口,被测设备 2 的 4 个端口配置 为一个聚合端口。 3在仪表 a 端口和 b 端口之间线速发送流量,观察流量接收情况和链路聚 合效率。 4将两设备间的聚合链路换为 8 个 fe 端口,进行步骤 3 的测试。 5将两设备间的聚合链路换为 2 个 ge 端口,进行步骤 3 的测试。 预期结果 各条聚合链路上应能实现负载均分,链路利用效率达到 100%。 测试结果 备注 4.5.3 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 测试编号4.5.3 测试项目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聚合链路的收敛时间。 仪表 ab dut1dut2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7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将被测设备 1 的 2 个 ge 端口和被测设备 2 的 2 个 ge 端口对应连接。 将被测设备 1 的 2 个端口配置为一个聚合端口,被测设备 2 的 2 个端口配 置为一个聚合端口。 3由仪表 a 端口向被测设备 1 发送速率为 100m 的业务流量。 4在被测设备上观察 2 个端口的流量分布情况。 5断开被测设备 1 和被测设备 2 之间的 1 条链路。 6在仪表 b 端口观察业务流量的接收情况,记录丢包数量,计算收敛时间。 预期结果 聚合链路收敛时间不应大于 800 毫秒。 测试结果 备注 4.6 二层组播功能测试二层组播功能测试 4.6.1 untagged 端口端口 igmp snooping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6.1 测试项目untagged 端口 igmp snooping 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在同一 vlan 内的 untagged 端口上对 igmp snooping 功能 的支持情况。 仪表 ab dut1dut2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8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端口 1-4 为同一 vlan 内的 untagged 端口。 2使用仪表向被测设备发送 100 个组的组播流量 3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 igmp snooping 功能,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况。 4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 igmp snooping 功能,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况。 5仪表端口 b、c 使用 igmp 协议加入组播组,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 口流量接收情况。 6仪表 c 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况。 预期结果 1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 igmp snooping 功能时,仪表端口 b、c、d 端 口应均可接收到组播流量。 2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 igmp snooping 功能时,仪表端口 b、c、d 不 能接收组播流量。 3仪表端口 b、c 发送组加入请求后,可接收组播流量。 4仪表 c 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后,仪表端口 b 端口应可接收到组播流量, 端口 c、d 不能接收组播流量。 测试结果 备注 4.6.2 tagged 端口端口 igmp snooping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6.2 测试项目tagged 端口 igmp snooping 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在 vlan trunk 端口上对 igmp snooping 功能的支持情况。 仪表 router dut 1 23 a b c 4 d ge ge 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19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路由器、交换机和仪表之间以 vlan trunk 方式 连接,设备端口 1-4 属于 vlan 2 和 vlan 3。 2使用仪表向被测设备发送 100 个组的组播流量,前 50 个组播组使用 vlan 2,后 50 个组播组使用 vlan 3。 3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 igmp snooping 功能,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况。 4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 igmp snooping 功能,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况。 5仪表端口 b、c 使用 igmp 协议加入组播组,其中端口 b 加入前 50 个组 播组,端口 c 加入后 50 个组播组,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 况。 6仪表 c 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观察仪表端口 b、c、d 端口流量接收情况。 预期结果 1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 igmp snooping 功能时,仪表端口 b、c、d 端 口应均可接收到组播流量。 2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 igmp snooping 功能时,仪表端口 b、c、d 不 能接收组播流量。 3仪表端口 b、c 发送组加入请求后,可按加入的 vlan 接收组播流量。 4仪表 c 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后,仪表端口 b 端口应可接收到组播流量, 端口 c、d 不能接收组播流量。 测试结果 备注 4.6.3 组播组加入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离开时间测试 测试编号4.6.3 测试项目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加入组和离开组所需的时间。 仪表 router dut 1 23 a b c 4 d ge ge ge vlan trunk vlan trunk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0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 2运行 smartbits 仪表的 multicast 软件,测试组播组加入和离开时 间。 3记录测试结果。 预期结果 在一个接收端口的情况下设备加入组和离开组的时间不应大于 100ms。 测试结果 备注 4.7 private vlan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7 测试项目private vlan 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对 private vlan 功能的支持能力。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a c b 1 2 3 仪表 a c b 1 2 3 dut gege 仪表 router dut 1 23 a b c 4 d ge ge ge vlan trunk vlan trunk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1 页 共 55 页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 1-3 为 vlan trunk 端口。 3配置 pvlan 功能,端口 3 设置为上行端口,端口 1-2 设置为下行端口 (互相隔离) 。 4配置测试仪表端口 a 和端口 c 发送广播流。 5在仪表各端口观察流量接收情况。 预期结果 仪表端口 a 发送的广播只有端口 c 能收到,仪表端口 c 发送的广播端口 a 和 b 均可收到。 测试结果 备注 4.8 vlan 交换功能测试交换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4.8 测试项目vlan 交换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 vlan 交换功能的支持能力。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端口 1 允许 vlan100 通过,端口 2 允许 vlan200 通过。 3在被测设备上配置 vlan 交换功能,将 vlan100 交换为 vlan200。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带有 vlan100 的流量,验证被测设备 的 vlan 交换功能。 预期结果 仪表端口 b 应能收到带有 vlan200 的数据包。 测试结果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2 页 共 55 页 备注 5. 访问控制和访问控制和 qos 功能功能 5.1 访问控制表方向性测试访问控制表方向性测试 测试编号5.1 测试项目访问控制表方向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访问控制表方向性的支持情况。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被测设备上建立访问控制表。 4在端口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源上配置基于源 ip 地址的入方向和出方向的访问控制表。地址的入方向和出方向的访问控制表。 5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双向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3 页 共 55 页 5.2 二层访问控制表测试二层访问控制表测试 5.2.1 mac 地址访问控制表测试地址访问控制表测试 测试编号5.2.1 测试项目mac 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 mac 地址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源和目的 mac 地址的访问控制表。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 mac 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5.2.2 vlan 访问控制表测试访问控制表测试 测试编号5.2.2 测试项目vlan 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 vlan 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ge ge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4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 vlan 的访问控制表。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 vlan 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5.2.3 802.1p 访问控制表测试访问控制表测试 测试编号5.2.3 测试项目802.1p 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 802.1p 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gege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5 页 共 55 页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 802.1p 的访问控制表。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 802.1p 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5.2.4 svlan 访问控制表测试访问控制表测试 测试编号5.2.4 测试项目svlan 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 svlan 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设置为 stacking vlan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 vlan id 的访问控制表。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5将端口 1 配置为 vlan trunk 模式,并使用基于 svlan 的访问控指 表。 6使用仪表向设备发送带有两层 vlan 标签的数据流,验证被测设备的访 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应支持基于 svlan 的访问控制。 测试结果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6 页 共 55 页 备注 5.3 三层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三层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5.3.1 ip 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5.3.1 测试项目ip 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源和目的 ip 地址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源和目的 ip 地址的访问控制表。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 ip 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5.3.2 四层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四层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5.3.2 测试项目源和目的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源和目的端口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7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基于源和目的端口的访问控制表。 4由测试仪表端口 a 向端口 b 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 备注 5.4 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 测试编号5.4 测试项目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最大支持 acl 数,及在使用大量 acl 时对转发性能的影 响。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8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和 2 设置为 vlan trunk 模式。 3在端口 1 上配置最大数量的 acl。 4从测试仪端口 a 向端口 b 以 100%线速发送流量,设置测试流量使其 mac 目的地址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中 90的以太网帧将被允许通过;另 外 10的以太网帧将被禁止。 5在仪表端口 b 接收流量,记录发包数和收包数,并确认过滤是否正确。 6. 从测试仪端口 a 向端口 b 以 100%线速发送流量,设置测试流量使其 mac 目的地址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中 100的以太网帧将被允许通过。 预期结果 每个业务板卡 acl 数量不应小于 1000 条,在应用大容量访问控制表时不应 影响转发性能。 测试结果 备注 5.5 业务分级业务分级 5.5.1 基于基于 vlan id 的业务分级的业务分级 测试编号5.5.1 测试项目基于 vlan id 的业务分级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通过 vlan id 对业务划分服务等级,并修改 802.1p 优先 级的能力。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29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测试仪表 a 端口发送带有不同 vlan id 的数据包。 3配置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对进入端口的流量进行分类,vlan id 为 vlan1 的数据流 802.1p 优先级为 7,vlan id 为 vlan2 的数据流优先级 为 5,其余数据流优先级为 0。 4在仪表 b 端口观察被测设备对各数据流 802.1p 优先级的改写是否正确。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应能根据数据流的 vlan id 划分业务等级,并修改其 802.1p 优先 级。 测试结果 备注 5.5.2 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 测试编号5.5.2 测试项目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通过四层端口对业务划分服务等级的能力。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30 页 共 55 页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测试仪表 a 端口发送四层目的端口不断变化的数据流。 3配置被测设备的端口 1 对进入端口的流量进行分类,目的端口为端口 1 的数据流 802.1p 优先级为 7,目的端口为端口 2 的数据流优先级为 5,其余 数据流优先级为 0。 4. 在仪表 b 端口观察被测设备对各数据流 802.1p 优先级的改写是否正确。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应能根据数据流的四层端口划分业务等级,并改写其 802.1p 优先 级字段。 测试结果 备注 5.5.3 svlan 内外层标签内外层标签 802.1p 优先级映射优先级映射 测试编号5.5.3 测试项目svlan 内外层标签 802.1p 优先级映射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是否支持在 svlan 端口将数据包中用户侧 vlan 封装中的 802.1p 值映射到网络侧 vlan 封装中。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设备的端口 1 为 svlan 端口。 2配置测试仪表 a 端口发送带有一层 vlan 标签且 802.1p 值不断变化的 数据流。 3配置被测设备的端口 1 识别进入数据流 vlan 标签中的 802.1p 值,并 映射到外层 vlan 标签中。 4. 在仪表 b 端口观察被测设备对各数据流 svlan 内外层 802.1p 优先级的 映射是否正确。 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应能识别数据包中用户侧 vlan 封装中的 802.1p 值并映射到网络 侧 vlan 封装中。 测试结果 router tester 12 ab dut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31 页 共 55 页 备注 5.6 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队列 5.6.1 严格优先级队列严格优先级队列 测试编号5.6.1 测试项目严格优先级队列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划分严格优先级队列的能力。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a c b 1 2 3 仪表 a c b 1 2 3 dut gege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 3 启用队列调度功能。 3业务等级为 6-7 的数据流使用严格优先级队列,对其他业务等级的数据 流不做保证。 4配置测试仪表端口 a 和端口 b 向端口 c 发送不同等级业务,每个端口 发送等级为 6-7 的业务 150m,其他等级业务流 850m。 5在仪表端口 c 观察各业务的接收情况,记录严格优先级队列的转发延时。 预期结果 1被测设备应可对严格优先级业务保证其带宽和延时。 2严格优先级队列转发延时不大于 1ms。 测试结果 备注 5.6.2 轮询队列轮询队列 测试编号5.6.2 测试项目轮询队列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划分轮询优先级队列的能力。 中国电信 ip 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汇聚交换机 第 32 页 共 55 页 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 a c b 1 2 3 仪表 a c b 1 2 3 dut gege 测试步骤 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企业劳动合同主体变更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
- 电子商务平台劳动合同签订与网络安全责任协议
- 离婚协议无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合同范本
- 髋部解剖课件
- 如何在职场中建立人际关系
- 花草养护技巧让园艺更加快乐
- 如何在文章中使用象征手法
-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指南
- 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要点
- 2025浙江温州瑞安市司法局编外人员招聘1人笔试含答案
-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 校方责任险课件
- 拟经营的食品种类、存放地点
- 家乡小吃课件
- 集团公司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工作方案
- JJG(建材) 107-1999 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血栓弹力图-PPT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 青年集合住宅案例分析ppt课件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一单词默写表
- 钻孔桩钻孔及灌注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