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与情感.doc_第1页
儿童绘画与情感.doc_第2页
儿童绘画与情感.doc_第3页
儿童绘画与情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绘画与情感所有的美术活动都具有宣泄情感的功能。运用绘画发泄自己的情感,是儿童常用的方法。人们经常把儿童绘画看做一种游戏,事实上,儿童绘画除了游戏的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宣泄情感。例如一个膝盖受伤的女孩在画一个人时,把腿画得长长的,并在一条腿上涂上一个黑圈圈,并向询问的成人解释道:“她膝盖上受伤了,结了一个大疤,”她卷起裤腿,露出受伤部位,“你看,跟我一样。”有研究发现,在家庭中受到关爱的儿童比那些在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儿童更倾向于用图画来表现家庭。可见,每一件可能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情感事件,都会在儿童画中得到反映(见信息栏4-2)。信息栏 4-2 她是会哭的下面是一位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某幼儿园大班一节美术课的真实记录。教师安顿全班幼儿坐好以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戴头饰的女孩的头像。她先用白色粉笔打好框架,然后再用彩色粉笔涂颜色。教师作画的时候,背对着幼儿不时说上几句:“哪个有声音?等一下我找他!”每一次话音一落,教室里就安静一会儿。教师画完后,对全班幼儿说:“今天我们的美工课要学一种新本领,画一个戴头饰的小姐姐。你们看,像老师这样先画出框架”教师边讲述边板演画头像的步骤。在画到头像的嘴巴时,教师没有言语,只是在黑板的空白处画了一段向上弯的曲线,表示女孩的嘴角向上面翘,在微笑。讲解完毕,教师依次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让孩子们按照黑板上的示范学习画画,然后走出教室。孩子们边画边交谈,起初是嗡嗡的小声,不一会儿,音量逐渐加大。15分钟后教师回到教室,吆喝一声:“怎么这么大声音!”教室里又重新安静下来。教师便挨桌看每个孩子的画。当他看到男孩gp的画的时候,皱了一下眉头说:“你怎么搞的!你看看黑板上的小姐姐,嘴角是向上弯的,是高兴的。你怎么(把嘴角)画成向下弯的、哭泣的呢?”gp咬着手中的水彩笔,来回摇晃着自己的小椅子,没有答话。教师似乎并不期待gp对她的问话作出回答,迅速转过身去重新拿了一张白纸放在gp的面前,“看仔细了,认真些!重画!”顿了一顿又加上一句:“这幅画是要给(你)爸爸妈妈看的。”说罢,教师又去检查其他孩子的画去了。gp没有说话,对邻座的jj吐了一下舌头,趴在桌上按照教师的要求重新画女孩的头像。课后,研究者与该教师有一段对话。研究者:“您觉得gp这孩子做事不太认真?”教师:“是的。我教了这么多年(十年)发现有一个特点小班的孩子做事是最认真的,最听话,你教他做什么怎么做,他就按你说的去做,(年龄)越大越不听话。”研究者:“gp刚才画了一个哭脸。”教师:“对!你说气人吧!你让他画个笑脸,他非和你对着干。真气得你胃疼!”那么gp为什么要画一个哭泣的女孩的头像呢?研究者利用观察的间隙,在水槽旁找到正在洗杯子的gp。研究者走过去,一边洗手,一边和gp搭话:“gp,我觉得你刚刚画的那个哭泣的小姐姐的头像画得很好。”gp抬眼望了研究者一下,目光中流露出惊讶,继而又转成羞涩的神情,默不做声,继续洗他的杯子。“那个小姐姐怎么会哭的呢?”研究者接着问道。gp没有抬头,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她是会哭的。”随后,拿起洗好的杯子快步离开盥洗室。刘晶波著: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12页。在儿童创作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情感关注更是重要,同时对教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