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股指临界点多空博弈与调控策略.doc_第1页
试论股指临界点多空博弈与调控策略.doc_第2页
试论股指临界点多空博弈与调控策略.doc_第3页
试论股指临界点多空博弈与调控策略.doc_第4页
试论股指临界点多空博弈与调控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明:本论文为本人最新研究成果,对文中全部观点与技术可靠性负责。试论股指临界点多空博弈与调控策略提要:股指临界点关系大盘的走势,回调抑或拉升,方向截然相反,结果完全不同。笔者主要通过对临界点形态的理解与分析入手,试图揭开股指走向的秘码,探求央行金融调控的方式与方法,促进和谐股市建设和国家金融安全,打造东海乃至亚洲金融安全区,为国际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题词:股指 临界点 博弈与调控 对策研究邮政编码:256100正文临界点,是指股价或者大盘指数接近前期历史高点区域的价格点,表现为价格与前期临近头部平台,各项技术指标面临突破。由多个前期同价格临界点组成的价格直线,我们称之为压力线,是后期股价或者股指突破的重要头部区域,也有人称之为“顶”。临界点的高度与压力线的压力程度是决定股指走向与棋盘时间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股指临界点量能与环境的测定,探索一下股指走向与央行调控的策略,以求中央银行在调控金融和生态金融建设中积极作为,确立央行在平安东海与亚洲金融安全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树立中央银行全新的社会形象。一、临界点与压力线的形态分析临界点是对前期套牢盘的集中区域,是空方能量的汇聚地。股指要顺利上行,多方动能必须首先消化前期套牢盘量能,再携带新的多方能量寻求突破。如果前期压力线量能大,盘整时间长,则临界点的动能一般会较大,时间也会较长。比如:2001年11月30日、2002年6月28日、2004年3月31日三次暴跌形成的17481760一线的压力线,汇聚了共计7464亿元的空方能量,在1700点与1100点间震荡了44个月168个交易周,震荡幅度为54。由此带来的2006年9月25日的突破所对应是2006年5月19日至2006年9月29日在1683点1541点横盘23个交易周,幅度为9.2,成交总额为19795亿元,多空量能对比2. 65:1,震荡幅度对比为1:5.87, 盘整时间对比1:7.30。而12541348一线的压力线,从20050205至20050408,经过了10个交易周的棋盘震荡,幅度只有7.50,20060120至20060407也是十周的棋盘震荡期,12451348幅度接近10。通过两次横盘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股指突破前的盘整时间、幅度取决于前压力线的量能与震荡时间长短,并且成正比,前期空方量能越大,股指突破的量能同幅放大,前期震荡时间越长,股指横盘时间越长。2、测定后期的股指突破前期平台的时间,需要进行综合考量。除结合前期震荡的时间与量能考虑外,还需要考察当期的金融经济形势,如果利好消息不断,则可能会加速上扬,量能积聚时间短放大效应明显,突破的效率高,时间短。2247平台的突破便集中说明了这一点。2206点突破前期经过20060120820061215一周的时间便实现了突破,消化了前期44周的压力。当时的消息面一片温暖,国际金融会议“结果令人鼓舞”(附件一),受此消息影响本来要调整的一波尾部成为二波起点,两步并作一步径直向4400点迈进。但是股指的调整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股指的回调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波尾调整。一般一只股票需要做五波会做完,即建仓波、成本波、拉升波、振荡波与出货波。而每一个波的尾部都是必然回调点,股指也会有同样的表现。每波的高度是起点的两倍,易算且准确。(二)浪尖回调。每一波的上升一般要经过两至三浪,每个浪的浪尖都会出现必然的回调。(三)前头回调。前期压力形成的价格平台就是股指的头部,每逢头部临近,总会有所回调,只不过量能不同,回调幅度不一样而已。(四)股灾回调。前三个回调,我们称之为技术回调。还有一种非技术性回调即灾难性回调,包括战争、国际金融风暴等重大利空影响造成的股市暴跌。并非人力可为。二、回调的形式、特点及深度测定上升途中的股票与股指总是要进行休息的,每次休息就会造成股价的下跌,我们称之为回调。一般回调是有规律可寻的,根据笔者研究,得出几种回调形态。1、盘中回调。这是一种强势回调的表现手法,为了保持向上的态势,确保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涨幅,必须实行盘中的打压,表现为一天中股价七上八下,阴阳交错,但最终还是站在五日线上,会让短线投机者摸不着头脑,胆小者自然被淘汰出局。最后发现后悔莫及,再次进去,势必追高。时间:当日内。2、强势回调。坚挺向上的指标严重背离五日均线的时候,要求他进行回调修正轨道,表现为长下影线最后收在五日线上,一天阳一天阴,错落有致,涨幅不大不小,是谓慢牛。在对股民的制作上影响结果是,那些没有耐心的尽然丢弃之而追快马。但假以时日必然飞涨,长牛的魅力就在于持续长期走牛,股价不攀升。小调只是为了走得更远,形态走得更加美妙。时间上把握是二阳一阴,或者三阳一阴,幅度不会很大。3、弱势回调。周边股市不好,只好随波逐流,一起下调。但若要保持向上的品质,最好是要在30日线处止跌,这是强者的底线,不容突破,止跌线越高,走势越牛。一经突破可看空,但若能及时快速上涨收回失地者还可看好,而且下跌幅度越大,喷发潜力动能越高。否则视为进入弱市整理。时间分析:股指底点逐级下移,一般是35天为正常。过多会长期盘横。超出的,视为个股走弱,恢复元气还需加以时日。4、必然回调。反弹起点到高点幅度达到100,必然回调;连涨6070,必然回调;突破前头,必然回调;久盘不上,必然回调;消息利空,必然回调;偏离上轨,必然回调。另外,浪尖必然回调。调整幅度视情而定,一般涨得越高,下调越大。涨得越急,回调越快。短期回调时间分析,一般强势小调可二涨一跌,弱势回调35日,棋盘整理5天为最高,强力打压的可能会长一点,但如果能发现出现地量止跌,则又会重拾升势。5、过头技术与计算方法头即前期的压力线,集中成交量越大越有代表性。每一个过头出现的回调位,是对股票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只要在其目标未到前就一定要算得全面而清晰,否则会有被动。方法:h=2t-lt为压力线价格,l为一波上升起点。h为回调绝对价格。一般计算出来后,最大误差值为10。绝大多数股票,如无绝对利空或者利好因素影响,其回调测定出来的价格能够控制在2以内的误差内。可靠性极高,有较大的实战价值。大盘中长期测量用日线;而中期则用1分钟k线;短线则用浪尖技术,测定用1分钟线,误差0.5。三、当前的金融形势与任务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更多反映的还是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同时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其大幅度震荡甚至崩盘,必然影响金融稳定与国家安全。客观分析,从内因上讲,中国股市是目前国际资本市场中少有的政策市,这点勿庸置疑。中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中国不稳,必然会涉及世界金融的动荡与安全。目前,世界经济紧盯中国发展。一有风吹草动,便在股市上有所表现。足见中国经济核心的地位作用。2007年3月5日全球股市暴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国际股市与中国的关联度不断增强,虽然中国股市市值仅占全球股市的1,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作用非常明显。许多专家与学者都表示与中国股市的暴跌不无关联,在希拉里等美国议员眼中,近期全球股市“部分因中国股市重挫”而下跌是对美国敲响了警钟,暗示中国资本市场对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希拉里更声称美国可能“沦为北京或是东京经济决策的人质”。掌管着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被誉为“债券天王”的格罗斯上周就表示,中国a股暴跌,只是“扣动了促使资金逃离高风险股票市场的扳机”,而真正的“子弹”则来自近几年在国际市场泛滥的信贷资金。3月6日股神巴菲特的发言称国际金融动荡的源头不在中国,而是日元套现带来的,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但不排除其作为投资家之外的保护国际游资建仓中的成分存在其中。无论如何国际资本对中国股市连续暴跌下行感到了恐慌,但之后自3月6日至3月30日中20个交易日出现17个交易日阳线收盘,日携带1067亿元平均成交额和平均日涨幅0.59(高出06年全年大牛市平均量0.04个百分点)的事实,再一次表明:国际游资正在积极建仓中国!高位震荡期反而成了外资建仓的机遇。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欧美股市将要见顶,国际资本避难并转战中国淘金,当然不排除试图插手调控中国股市约束中国发展的政治性企图掺杂其中。巴菲特先生对欧美股市都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并主动“减肥”。罗杰斯也亲临中国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声称将三分之一资产建仓中国,同时会长居上海。相信处于黄金三浪中的中国a股市场,必将成为国际资本争相抢滩的“集中营”。与世界关联性差的产业如金融、地产、稀有金融(金银钛等)等将会连续上升。但现在是全球经济时代,经济无国界。仅中国一枝独秀难以迎来世界经济的春天。要避免国际性股灾的出现,中国的中心地位作用不可替代。目前中国两会结束,一系列发展的新举措明朗,台湾问题也需要和平解决,明年国际性的奥运盛会,就要来临。胡温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并一再表示对国人负责,对世界经济发展负责。相信奉行“民本、民主与民生”的胡温政治,将给中国带来巨大机遇。胡温组合必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针对游资的冲击,中央银行的积极作为,在对冲股市过分流动性方面,显示出高超的技术与胆略。大人物,大智慧,大手笔,演出了诸如2007年1月24日将恶意游资挂在天花板上等一场场精彩的好戏。一次次向世人表明:央行有能力也有实力调控中国金融和维护金融安全,一切外来的不怀好意的叵测之举最好收手!同时,构建和谐股市、建立生态金融、促进东亚金融安全区建设等等一系列新措施,业已摆在议事日程,这些措施会有效地矫正股市与经济发展畸形,并最终促进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央行两手抓两手硬,既能挤泡沫更能保稳定。四、对07大盘上升高度与回调深度定位的预测分析大盘于2005年6月2日触底,a指为998.23点,第一波段高度是1996.46点。于2006年12月5日 完成。并出现了四天两阳与两阴的回调,幅度仅有6.6,下跌幅度是136点。进行了一个强势回调后,继续上行。第二波的起点成为2059点,因此,未来的高度应该是4119.78点。本次调整前最高位置是3049.77点,也就是说还有35的高度未走完。但今天下跌了10预计今后必出现一个1534的上涨幅度!中途回调情况分析与预测如下:根据头理论,我们进行回调位的准确分析。前头一:1777.52点,即2004年4月6日出现。根据这个前头我们计算一下就知道,21777.52998.232556.81点。然而实际回调是在2698.90点,出现于2006年12月29日,后上扬至2994点,回调至2541.52点。幅度为17.80,可谓适度。前头二:2174.21是在2001年6月19日出现的。根据过头理论,我们分析一下,22174.21998.233350.19,也就是说在这个点位上要进行一个20左右的大回调。根据浪尖的测定:目前处于二波中后段,浪尖回调位是3476.81、3492.63、3992.92、4396.59综合上述分析,股指回调位确定为3350.19, 3476.81、3492.63、3992.92、4396.59,预计每次回调都是深度2030左右。2007年大盘的三波高度是5360点!四波与五波需要等出现新的反转起点再适时研究。五、央行调控路径与策略选择当前中国股市面临国际游资冲击,国外金融风暴随时都有迸发的可能,中央银行再一次面对巨大的挑战。我们坚信以周小川行长为首的央行高层,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一定能稳操胜券,游刃有余。在此,笔者仅从临界点技术方面管窥一下央行的足迹,对调控股指进行一点设想,供高层施政作一参考。(一)设想提出的背景在历次央行调控中(见下表),准备金增减和利率的升降对股市的作用最明显,但从近年来的调控中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央行初衷与效果反向运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并非央行调控目的或者手法的体现,调控结果的反向性其实是对央行调控的一大挑战,央行被动反向操作在增加了调控难度的同时,更影响了央行的正面形象,必须加以矫正,以正视听。调整存款准备金与股指相关性分析一览表时间调整方向调整幅度调整后上证指数反应1985年 10%无1987年上调2% 12%无1988年上调1%13%无1998年3月21日下调5%8%后53个交易日,涨235.47点,涨幅19.82%1999年11月21日下调2%6%后25个交易日,跌127.42点,跌幅8.68%。然后反身启动一轮牛市行情,一年半后到2245.43点,涨幅67.43%。2003年9月21日上调1%7%后34个交易日,在7.99%幅度内进行振荡最后跌83.97点,跌幅6.04%。然后反身启动一轮中级行情,五个月后涨475.61点,涨幅36.37%。2004年4月25日上调0.5%7.5%后14个月,跌784.78点,跌幅44.01%。2006年7月5日上调0.5% 8%后23个交易日,跌207.78点,跌幅11.84%。2006年8月15日上调0.5%8.5%后3个月,涨319.97点,涨幅20.40%2006年11月15日上调0.5%9%后1个月半,涨810.36点,涨幅42.91%2007年1月15日上调0.5%9.5%后24个交易日,在19.47%幅度内进行振荡,最后涨376.28点,涨幅14.15%。2007年2月25日上调0.5%10%次日26日开盘涨42点,27日暴跌268点。之后盘整四个交易日上升223点至3月15日的2955点收盘。央行被迫再出加息牌。加息与股指相关性分析一览表次数时间上证指数反映第一次1993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个百分点。这次加息,使得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第二次1993年7月11日央行再次调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调到10.98,利率升幅为19.61。首个交易日下跌23.05点。1993年的两次加息,使沪综指在随后3个月时间里从1392点迅速下跌到777点,跌幅达到44.2。第三次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其后经过几个交易日的盘整后虽有一波小幅反弹,但最终仍未能摆脱下跌趋势,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第四次2005年3月17日央行决定住房贷款加息。这对绝大多数购房自住的市民来说,意味着支付房贷的负担将增加5至10。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第五次2006年4月28日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其后依然维持上涨势头,并在5月份展开了一波历史上少见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点。第六次2006年8月18日本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加息利空使原本可能再度出现的“黑色星期一”变成了“红色星期一”,多方再度放量收出阳线,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1601.15,收盘上涨0.20。第七次2007年3月18日3月17日傍晚,央行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加息的消息,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存贷各上调0.27个百分点。19日开盘微跌量亦不大,20日大幅震荡,最后收阳83.96点,成交量962亿元,之后一路走高至3月30日3273.73点,共已涨了344点。(二)调控建议与施政方略1、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股指的走向是内在技术的要求,更是一种规律。央行大可不必逆规律调控,否则后果严重,这也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挑战,非非常时期不可作为。这是调控的前提。2、积极作为,灵活调控股指。笔者认为,从波浪理论入手,对波尾与浪尖必然调整进行运用,在不改其技术走势与形态的前提下,通过对权重股龙头股的调控,在盘整时间上加以调控,以时间换取空间,同时兼顾行业发展与结构需要,引导长期价值投资,摒弃短期套利投机,更好地发挥股市筹集资金,支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3、加强信息保密教育,确保信息对称。对央行工作人员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对利率调整公布前期的保密工作要切实加强,对那些保密意识差,缺乏国家安全责任意识,只图个人得失,擅自作为,走漏风声,提前释放政策动能,影响调控效果,客观上损害央行形象者,一概清除出人行队伍,全面树立央行“立说立行,调控得力”的权威形象。4、打造“中国概念”,建设和谐股市。中国要发展,资金须先行。随着qfii的进一步拓宽,中国股市将迎来融资的高峰,必须抓住机遇,运用好这一笔中华复兴的巨大财富。因此,构建和谐股市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需要央行、银监委、证监委与保监委以及发改委的合力共谋。央行有必要在上面大做文章,积极打造“中国概念”,比如:代表中国神经的电力,代表中国脊梁的钢铁,代表中国血液的乳业,代表中国肌肉的矿产资源,代表中国的力量的航空航天及军工企业,代表中国脉搏的交通运输,代表中国思想与未来的电子科技,代表中国眼睛的外贸出口,代表国家安全的金融企业等等。建议中金公司持有“中国概念”股票,从价值投资与波浪技术入手,选取有潜力,市盈率低,基本面好,处于二波左右的股票,在灵活调控股指的同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