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教学提示 1.掌握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 2.学会运用传统写作技法和现代写作技 法。 3.了解写作技法运用的辩证艺术。 第一节 写作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文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具体方法 和手段。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不同的文体有着各自常用的表达方式。一篇 文章中往往以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同时又综合 运用数种表达方式。 一、叙述的视角与方法 一般认为,叙述是将人物、事件本身及其原委 陈述给读者或听众的一种表述方法。它包括人 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 要素。 (一)叙述的视角 1.第三人称 2.第一人称 3.第二人称 (二)叙述的方法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4.补叙 5.平叙 二、描写的类别与要求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将具体或抽象事 物的状貌或情态加以 形象展示的表达方法 。准确生动的描写, 可以使读者对描写对 象获得一种身临其境 的感受和印象。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描写有不同的类别。 以描写的风格手法分 ,有白描、工笔;以 描写角度分,有直接 描写、间接描写。我 们以描写的对象区分 ,介绍其主要类别及 要求。 (一)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3.行动描写 4.心理描写 (二)环境描写 1.自然景物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 (三)场面描写 (四)细节描写 三、抒情的方式与要求 抒情是指作者或文章作品中人物主观感情的表现和抒发。抒情分 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人物直截了当地表露自己为现实生活所激 发的思想感情。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在写人、叙事、摹景、状物、说理过程中, 将这些事物、事理所激发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于笔 端。它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即事抒情 寓情于景 即物抒情 寄情于理 四、议论的要素与方法 议论,是依据事实或理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 分析的手段,对某些事物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 表达方式。议论是对客观世界所做的理性认识和概括 反映,它要揭示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联系。它应该是 客观、全面的。议论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概括性。 (一)议论的要素 议论的基本要素大致有四个方面:论题、论点、论据 、论证。 论题 论点 论据 论证 (二)论证的方法 议论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类。立论是从正面阐明 作者的主张和见解,证明其正确性;驳论是驳斥他人的观点,证 明其观点是错误的。在写作中,既可以单独运用立论或驳论,也 可以将二者结合使用。 常见的立论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因果论证法。 例证法 引证法 因果论证法 驳论是与立论相对应的论证,它是以破为主,在破中有立。常见 的驳论方法有当头棒喝法、归谬法、釜底抽薪法、逻辑错误指正 等。 当头棒喝 归谬法 釜底抽薪 逻辑错误指正 五、说明的分类与方法 说明,是运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 、功用等所做的客观明晰的解说和阐释。说明的内容要科学,说明的态 度要客观,表述要简明、概括、准确。 (一)说明的类别 说明的类别,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分法。根据说明的形式,可分为 简单说明和复杂说明;根据语体,说明文又可分为科技说明和文艺性说 明;根据说明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阐释性说明、简述性说明、实用性 说明。而最常见的是根据说明的对象,分为对具体事物的说明和对抽象 事理的说明。 (二)说明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定义说明法、诠释说明法、分类说明法、分解说明法 、形象说明法、比较说明法、比喻说明法、举例说明法、引用说明法、 数字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我们择要介绍前三种。 1.定义说明 2.诠释说明 3.分类说明 第二节 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 传统写作技法是我国古人写作时使用的 、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手段和方法。如 比兴、点染、夸饰、映衬、聚焦、立骨 、悬念、那辗、巧合、误会、倒插法、 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 泥刺法、背面铺粉法、弄引法、獭尾法 、正犯法、略犯法、极不省法、极省法 、欲擒故纵法、横云断山法、鸾胶续弦 法等,本节主要介绍6种常用的传统技法 聚焦、立骨、悬念、那辗、巧合和 误会法。 一、聚焦与立骨 (一)聚焦 聚焦是确立文章焦点的一种写作技法。 从文本构成看,聚焦的方式主要有3种: 1.人物聚焦 2.细节聚焦 3.场面聚焦 (二)立骨 立骨是确立文章骨架的一种写作技法。 立骨的方式,常见的有3种: 1.一字立骨 2.一句立骨 3.一段立骨 二、悬念与那辗 (一)悬念 悬念,本义是指读者对文章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产生一种 紧张与期待的心态。作为写作技法,它是指作者精心设置疑窦和 矛盾,以激活读者阅读兴趣的艺术手段。中国传统叙事学称之为“ 扣子”、“关子”。悬念由两个部分组成:设悬和解悬。 1.设悬 设悬是设置悬念“系扣子”。其常见方式有两种: 一曰:守密式 二曰:透露式 2.解悬 解悬,就是在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上解释悬念,以满足读者的期 待心理。即“解扣子”。 (二)那辗 那辗是金圣叹的友人陈豫叔提出的。(见绘图西厢 记金圣叹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它 本是古代博戏“打双陆”的一种手法。作为写作技法,金 圣叹认为,那辗是搓那和辗开。搓那就是在引出描述 的主要对象和问题之后,不立即道明,而是左盘右旋 ,延缓情事的发展;辗开,就是在写到快要接近矛盾 的解决时,又故意停顿下来,再远远地宕开去。这与 魏禧讲的 “说而不说”、刘熙载说的“上意本可接入下意 ,却偏不入”,是同一内涵。 那辗主要有3种方式: 1.多重铺垫,曲径通幽 2.抑扬结合,欲擒故纵 3.明断暗续,另辟蹊径 三、巧合与误会 (一)巧合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是作者在文章中精心策划 的“偶然”,它是情节发展、“突转”的推动力。运用巧合 应掌握以下原则: 1.巧合要合理 2.巧合要新奇 (二)误会 与巧合关系较为密切的另一种技法是“误会”。它是指错 误地把此一事物当彼一事物,并由此引发了许多矛盾 ,藉此曲折情节。误会,通常有两种表现方式: 1.言语误会 2.视觉误会 第三节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 现代写作技法主要是指从国外借鉴而来 ,用于现代写作实践的手段和方法。它 包括意识流、蒙太奇、反讽、黑色幽默 、象征、变形、怪诞、切入、拼贴等。 这里介绍前6种。 一、意识流与蒙太奇 (一)意识流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是从西方意识流小说中引入的,长于表现人 物的多层面意识活动的一种写作技法。它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等 。 1.内心独白 2.自由联想 3.时空交错 (二)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它本是建筑术语,意为“装配”、“构成”。转用到电 影中,主要指镜头的剪辑、组合。在写作中,是指借助某种形式,把不同时空中 的生活内容巧妙地组接在一起,以表达生活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受的一种写作技 法。 蒙太奇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仅介绍与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联系较为紧 密的几种。 1.相似式蒙太奇 2.平行式蒙太奇 上述两种方式主要从结构方面着眼,属于叙事蒙太奇。另一类着重从思维方式上 入手的属于理性蒙太奇,其方式主要有联想式蒙太奇和隐喻式蒙太奇。 1.联想式蒙太奇 2.隐喻式蒙太奇 二、反讽与黑色幽默 (一)反讽 反讽(verbal irony源于希腊喜剧人物eiron),是以超然的 态度、戏谑的口吻,表达言外之意的方式。 反讽的方式,通常有言语反讽、情境反讽、阅读反讽 和互文反讽。 1.言语反讽 2.情境反讽 3.互文反讽 (二)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最初是指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重要 的文学流派。它由弗里德曼编的短篇小说集Black Humor得名。 三、象征与变形 (一)象征 写作技法所说的象征,是以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寓意或揭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 和认识,强化或美化人与物之精神品格的一种艺术手段和方法。 1.整体象征 2.局部象征 (二)变形 “变形”来源于拉丁文defeomatio,意为“歪曲”、“走样”。在造型艺术中,它是改变 或增减表现对象的形体比例,甚至将对象全部解体后再按创作者的审美意识重新 组合的手法。 变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讲可以有多种形态。从它所使用的范围看 ,有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从它所依据的创作方法看,有常态变形和超常态变形 。我们从变形的程度看,把它分为畸变和物化。 1.畸变 畸变是在不改变人物、景物外形的情况下,展示出人物精神、心理的扭曲和变形 或景物环境的主观化的变异。 2.物化 物化,是以人格化的物来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或以虚幻情景下的人演绎现 实生活中扭曲的事。 第四节 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 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指运用写作技法时,处 理好各种矛盾因素的辩证关系,以全面、准确 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状貌,表达人们的主观感受 。如详与略、浓与淡、正与反、实与虚、少与 多、动与静、庄与谐、雅与俗、藏与露、隐与 显、抑与扬、刚与柔、断与续、纵与擒、张与 弛、开与阖等。本节重点介绍5对辩证艺术 正与反、虚与实、抑与扬、张与弛、断与续 。 一、正与反 正与反,“乃文之大机关,不可不知也。”(黄 思白语,见唐彪:读书作文谱文章诸法。 )正,指正面论说;反,指反面论说。“正与反 ”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先正后反 指先正说后反说 (二)先反后正 指先反说后正说。 三、抑与扬 抑与扬,“文中用之极多, 最为紧要”。 抑,即贬,指按下,压低 ,“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 敛,笔情屈曲”(唐彪: 读书作文谱文章诸法。 );扬,即褒,指抬高, 扬起,“以数语振发”。 一般地说,“抑与扬”有两种 方式: (一)欲抑先扬(先扬后 抑) 即“抬高跌重”,先抬后压。 (二)欲扬先抑(先抑后 扬) 即先压后抬。 四、张与弛 礼记杂记云:“一张一 弛,文武之道也。”张,指 弓上弦,喻处事严峻;弛 ,指弓下弦,喻处事宽缓 。作为写作技法,张,即 陡、疾,指以快速流动的 笔法记述紧张、激烈的内 容;弛,即纡徐,指以缓 慢流动的笔法记述轻松、 舒缓的内容。(刘励操: 写作方法100例,第39 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张与弛”主要有两 种方式: (一)张弛式 即先张后弛。 (二)弛张式 即先弛后张。 二、虚与实 实,指正面描述,虚,指侧面描述。刘熙载在 艺概诗概中说:“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这指出了“正与侧”在写 作实践中的两种表现: (一)以侧显本 指以旁面写本面。 (二)以对写本 指以对面写本面。 五、断与续 林纾指出:“魏子论文法,析而为四:曰伏,日 应,日断,曰续。”(林纾:春觉斋论文应 知八则。)显然“断与续”是传统的作文法。 断,即“断法”、“截法”、“岔法”,又曰“横桥锁 溪”。指中断正在叙说的事,而转人另一事。续 ,指此事与彼事的相关、相续。 “断与续”常见的方式有二: (一)断处皆续 (二)先断后续 思考与练习 一、试以第二人称的角度,叙述某一公 共汽车售票员工作的情景。 二、古人说:“文章最妙是目注此处,却 不便写,却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 至时,便且住。却去远远处发来,迤逦 写到将至时,便又且住。如是更端数番 ,皆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 即便住。”这里讲的是什么技法?请你结 合写作实践加以阐发。 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指出它所 用的技法。 (一)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到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团圆,以博得情绪 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 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 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 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余秋雨废墟) (二)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 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 纸上:“同意”。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司玉笙“书法家”) (三)在早风的蒙蒙雾气中,太阳升到断崖的上空来了。太阳的光芒照得葛里高里的没戴帽 子的头上的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的,因为一动不动而显得很可怕的脸上滑过。他好 像是从一场恶梦中醒过来,抬起脑袋,看见自己头顶上是一片黑黑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 太阳。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四、运用所学的传统的技法,把下面3段文字扩写成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