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ppt_第1页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ppt_第2页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ppt_第3页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ppt_第4页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安排 考试时间: 10周周六(10/11)19:0020:50 考试地点:A206 A209 考试性质:开卷考试(文本资料、PPT、书) 不准携带手机等一切电子设备 考试题型:单选题 填空题 名词解释 简答 实验设计 讨论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 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的书面总结,是对 科学领域内的现象、事件进行的探讨、 研究和描述。它是科学家汇报研究成果 、进行交流的永久记录,体现着科学水 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项科学实验,直到其成果发表并被理解才算完成” (一)科学性 1样本具有代表性 2样本组具有可比性 3结果应具有准确性 4资料的处理正确 一、科研论文写作要求 (二)先进性 (三)逻辑性 (四)文学性 1撰写的准备; 2主题的确立; 3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4写作提纲的拟定; 5论文的形成; 6论文的检查与修改等。 二、科研论文的写作程序 (一)科研论文撰写的准备 1收集、掌握丰富的研究材料 2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3提高文学修养 l正确 l鲜明 l新颖 l集中 要求 (1)科研论文的主题与研究的目的相一致。 (2)在研究过程中确立主题。 (二)科研论文主题的确立 (三)研究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1选择和运用典型材料 2选用真实、准确的材料 3运用数字、统计材料 4尽量应用对比材料 该篇论文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引出主题? 要说明几个什么问题? 每个问题需要哪些材料? 这些材料用什么方式表达?图还是表? 哪些内容应该强调? 哪些内容应该忽略? 段落的安排是否合理? 怎样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四)写作提纲的拟定 (五)科研论文的形成 (1)科研论文的结构要合理,内容要全面。 (2)语言使用精练、准确和恰当。 (3)运用多种形式的材料,使论文生动。 (六)科研论文的检查与修改 主要侧重于引用资料的合理性、准确 性,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概念的明确与 准确,论点、论据是否充分以及研究 论文的语言是否流畅等等。 论文分为:前置、主体。 前置部分包括文题、作者、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正文、致谢和参考文献; 三、科研论文的内容结构与写法 (一)题名 题名也称文题、标题、篇名。 正确(correctness) 清楚(clarity) 简洁(concision) 完整(completion) 一致性(consistency) 1题名的基本要求 前置部分 2副标题 非必要时尽可能不设副标题,如设副标题应另 起一行。 3层次标题 同一层次的标题应表达同一层次的内容; 同一级标题应尽量讲究排比,即结构相似、意 义相关、语气一致; 不同层次的标题,有上、下关系者,在内容上 应相互联系。 (二)作者和作者单单位 作 者:设计设计 和执执行实验实验 、对论对论 文有重要 、创创造 性贡贡献的人 作者对对所做的工作负责负责 通讯讯作者对对全文负责负责 作者排序:按贡贡献大小 作者单单位:作者做论论文中所描述的研 究工作时时所 属的单单位(不同于作者的单单位) (三)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从论文内容中提炼出来的 要点,是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 短陈述,应简练、准确、完整而独立 成文。 摘要的基本要素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期刊要求论文摘 要要明确表明“目的、方法、结果、 结论”4个基本要素。 “目的”是指该项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方法”是指研究工作所采用的原理、材料 、抽样或设计方法等; “结果”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等; “结论”是指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建议等 。 四. 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稿中最能反映中心内容的名词或 词组,是最能说明全文含义的词。每篇文章可选 择38个关键词,可参照汉语主题词表和全 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 来确定。 附录包括作者单位、所在地址、邮政编码 、课题基金等级和项目及其他特殊说明。 五.附录 (五)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序言或概论。引言是 论文的开场白,主要说明该论文的研究 背景、目的,研究的起止时间、主要结 果和意义,当前国内、外关于本项研究 的进展情况等。 正文部分 (六)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占全 文最重要的篇幅。是一篇文章的学术 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正文包括以 下几部分。 1材料和方法 也称为“资料与方法”、“对象 与方法”等。是科研论文的基础,名 词术语要标准化、规范化。 (1)实验对象 (2)实验仪器 (3)实验药品和试剂 (4)方法 2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结论的依据,是形 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由结果引发讨论, 导出推理。结果的表达方式有3种,即文 字叙述、列表、制图。 (1)文字叙述。 数据要进行有效处理,有效数字的保留 位数应一致。数字的增加与减少要注意用 词得当。增加:应用倍数和百分位数表示 ;减少:不能用倍数的提法,只能用百分 数或分数表示。 u表格设计要清晰、简练、规范。每个表格除 有栏头、表身外,还要有表序(如表1、表2、 表3)和表题, 表题与表序居中写, 中间空 一格将两者分开。在正文中要明确提及见表 。 u表随文放, 一般应列在“见表”文字的自 然段落的下面。 u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 (2)表格 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见图,注意 :没有竖线)。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栏目线为细线。当然,三 线表并不一定只有3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但无论加多少条辅 助线,仍称做三线表。三线表的组成要素包括:表序、表题、项 目栏、表体、表注。 科技论文要求采用三线表,表序 和表题列于表的上方,表中如有共同的 计量单位加圆括号列于表题后,如有特 殊说明用“*”注释。表中数据一律用 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8. 两组动物肺湿/干重比、肺通透指数及BALF中白细胞计数的比较 Table 8. Wet to dry weight radio (W/D), pulmonary permeation index (PPI) and leukocyte count in BALF between two groups ( s , n=8) Treatment W/D PPI (10-2) WBC in BALF(109/L) MV 9.141.81 3.59 0.95 1.69 0.54 PLV 6.210.68* 1.76 0.40*0.50 0.27* *: P0.05 vs MV MV: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LV: 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表9. 两组动物肺组织及血浆中MDA和SOD含量的比较 Table 9. Contents of MDA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in the lung tissue and plasma between two groups ( s , n=8) Treatment MDA (mol/g protein) SOD (kU/g protein) Plasma Tissue Plasma Tissue MV 6.601.12 2.130.45 7.80 6.97 100.2113.58 PLV 5.200.99* 1.700.32* 62.2410.72* 101.9920.84 * P0.05, * P0.01 vs MV MV: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LV: 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3)图 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科技语言,它可 直观的表达研究的成果,显示变化的特 殊性和规律性,并相互对比,起到图文 并茂的作用。照片应在背面做好标记, 以免排版时搞错。 u图包括示意图、曲线图、照片图等。 u图要求大小比例适中, 粗细均匀, 数字清晰, 照片黑白 对比分明。与表一样图也要随文字放, 先见文字, 后见图 。 u每幅图都要有图序和图题, 通常写在图的下方。图题要 有自明性。 u图要清晰、规范,用计算机作图, 大小规格为57cm或1015cm。 3讨论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结果 所反映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就 有关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推论、 评价和预测。讨论应着重新发现、新发明和 新启示。不要出现图、表。 1.讨论应从结果出发, 紧扣题目, 不宜离题发挥。具体地 说应对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结果, 分析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能否证实有关假说的正确性, 找出结果中的内在规律, 与自己过去的或其他作者的结果及其理论解释进行比较, 分析异同及其可能原因, 根据自己的或参考别人的材料 提出新见解。 2.讨论中应该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 己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教训, 例如本研究所用 方法是否有局限性等; 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及本结果可能 的推广应用的设想, 这往往对读者的思路有所启发。 讨论 3.篇幅较长的讨论, 应分项目编写, 每个项目应集中论述一 个中心内容,并冠以序码。讨论的中心内容应与正文各部分 , 特别是结果部分相呼应。讨论中不应过细重复以上各部 分的数据。 4.为体现讨论的客观性, 写作时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语气。 5.讨论切忌写成文献综述,更不应简单地重复实验结果,而 是从理论上有选择地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解释、 推理, 对主要问题, 特别是本研究创新、独到之处加以充 分发挥,提出新的假说, 揭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今 后的研究方向。 4结论 结论也称作总结或小结,不是论文的必要结构, 结论应该指出: 揭示的原理及普遍性; 发现的新问题; 与其他研究工作的异同; 理论和实用意义及价值; 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八)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本研究及撰写论文中, 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 谢,应事先征得被致谢者同意方可刊出。 一般放在文尾、参考文献前。 (九)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主要责任者,为专著作者、论文集 主编、期刊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 间以“,”分隔。 2)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3)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4)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5)文献起止页码。 6)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等) 。 (2)参考文献著录举例 1)书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 页 例:王伟. 医学论文的写作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37 2)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 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Mehlin H, Daneholt B, Skoglund U. Translocation of a specific premessenger 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 through the nuclear-pore studi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 tomography. Cell. 1992;69:605613. 例:李家福,等含量、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 其计量单位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2,26(6): 360-381。 论文写作以“方法”开始 以“摘要、文题、作者”结束 学术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