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绪).ppt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ppt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ppt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ppt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概论 王宏君 联系方式:09932057522 Email: 自然辩证法概论 绪论 第一篇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二篇 科学与科学方法论 第三篇 技术与技术方法论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绪 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性质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及发展 1自然辩证法创立前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观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3自然辩证法的传播与发展 绪 论 复习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是什 么?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在人类哲学认识史 上有何重要意义? 3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学习对于中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一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 容和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 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探索自然、研 究改造自然的方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1)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 发展的普遍规律;(2)研究人类认识自 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的普遍规律;(3) 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和一般方法 的普遍规律;(4)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绪 论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总的认 识观点,即人们关于自然界如何存 在和演化的根本观点。自然观的内 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着 的以下部分:宇宙观、物质观、运 动观、时空观、因果观、演化观, 等等。 绪 论 一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内容和性质 自然观部分的内容 自然界存在的辩证观 自然界发展演化的辩证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观 绪 论 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科学是人类认 识自然的理性活动,其本质是探索 和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并通过 理性的科学思维对外部世界的复杂 图景做出理论说明。科学方法论探 讨的是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一般性 规律和一般方法,诸如科学研究的 程序、模式和手段,科学理论建构 和评价的基本原则等等。 一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内容和性质 绪 论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 科学认识的理性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 绪 论 技术与技术方法论:不仅全面分析 技术的本质、属性与体系结构,同 时探讨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 这种发展影响社会系统的机制与途 径。技术方法论是关于各种技术方 法及其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体系。 绪 论 一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内容和性质 技术与技术方法论 技术与技术体系 技术方法 技术的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绪 论 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方面,科学技 术的发生和发展,总是在特定的社 会中进行的,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 影响;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一种 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导致 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发生变迁。这 部分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 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 人类价值等问题。 一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内容和性质 绪 论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和中国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 绪 论 绪 论 四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本书从自然观到科学与科学方法 论,到技术与技术方法论,再到科技 与社会发展的顺序安排,实际上是一 个从客观辩证法到主观辩证法最后达 到主客观统一的过程。它们之间是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各部分之 间各有其特殊规律。联系在于客观辩 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基础,而这两者 的统一才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的途径。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一方面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依靠各门自然科学 提供关于自然界特殊规律的材料;另一方面又 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对自然科学的成 果进行总结、概括,把自然科学认识中已经建 立的科学概念、规律和理论提升为更具一般性 的哲学范畴,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所以,自 然辩证法是从具体学科的科学认识上升到马克 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的必经环节。反映了哲学 和各门自然科学的交叉。不仅如此,还研究人 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 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展开和发展的过程。因 此,它又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绪 论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绪 论 哲学 历史唯 物论 自然辩证法 辩证 逻辑 思维 科学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社会 科学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作用及方法 (一)作用 1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 义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 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应地要落实: 绪 论 “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统 筹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统筹国内发 展和对外开放”。 2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思 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绪 论 站在哲学的高度,为各门科学技术 的具体研究和理论思考提供着一种深层 次的、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论 ,既可以是作为理论思维方式、哲学素 养而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也可以是作 为理论思维背景知识、理论思维知识贮 备随时进入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之中, 促进我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实践能 力。 3有助于增强关于科学技术和现代化 发展的战略眼光 绪 论 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关 系需要我们从人与自然、科 技与社会的关系、当代世界 发展的趋势来把握,因此需 要关于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关于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 学相互作用的知识,而自然 辩证法恰恰可以发挥这样的 作用。 (二)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1认真读书,掌握基础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 3加强与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科学技术 专业工作者和行政管理干部之间的相互 学习和团结协作。 4解放思想、发扬学术民主。 绪 论 绪 论 三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及其发展 第一阶段:自然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阶段 ) 第二阶段:神学自然观 第三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阶段。 第四阶段:从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向辩 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过渡阶段。 (一)自然辩证法创立前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绪 论 公元前7至6世纪,随着奴隶社会的建成和发 展,新兴城市的建立,手工业的兴起,航海、建 筑等的繁荣、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整个古代,自然科学只限 于天文学、数学和力学,并处于经验的描述阶段 。没有独立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同哲学结合 在一起的。与此相适应,产生了古代朴素的自然 观。其特征是:从感觉的直观出发,从总体上笼 统地观察自然界,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物质的相 互联系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并从物质的个别形 态出发,来把握世界的本质,企图勾划出物质世 界统一的图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出现,是人类 在自然界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水”是万物的始基 泰勒斯: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空气 ”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 原 绪 论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 ,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 火 土 水金 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 绪 论 留基伯 德谟克利特 伊壁鸠鲁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 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 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 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原 子 绪 论 古希腊的原子论派 朴素自然观的最高成就 绪 论 朴素自然观的辩证法思想 “五行”的相生相克 阴阳八卦思想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 永远燃烧着的“活火”,它的过 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 地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 火 土 水金 木 绪 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方法论 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 明自然现象,并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 去把握它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 总画面。它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不仅在自然 观方面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而且为人 们提供了从物质本身去研究、说明自然界诸 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唯物主义立场和世界观 ,提供了从整体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 识自然和研究自然的方法,从而推动了自然 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希 腊化时期”。 绪 论 古希腊化时期的科学成就 在物理学和力学方面,阿基米德提出了有 名的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在天文学方面,阿 里斯塔克和托勒密分别提出了日心体系和地心 体系学说;在地理学方面,埃拉托色尼第一个 计算了地球的圆周长;盖仑建立了实用的医学 体系;普林尼撰写了共有37卷本的博物志 自然史;欧几里德写出了几何原本一书 ,丢番图完成了共有13卷本的算术。由于 这些成果既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东西方文化, 又融汇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优秀思想,从而使 人类的自然知识开始上升到科学的形态。 绪 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整个古代的自然科学基本上还是以简 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还没有系统的实验 方法,对自然界的细节还不能作出科学的 解释和说明。所以古代朴素自然观提出的 一些理论只能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 而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这就使它具有直 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的局限,使它有历 史的进程中不得不让位于另一种自然观; 开始是神学的自然观的冲击,继而为形而 上学的自然观所代替。 绪 论 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早在三世纪初,即在希腊人被罗马人征 服之后,基督教便在社会上日益占据统治地 位,进入中世纪,这种宗教就逐渐成为统治 一切的力量。整个中世纪,几乎成了宗教神 学家们的天下。 耶酥,由拯救教徒脱离苦海的救世 主,变成了教导信徒忍受苦难的楷模。 奥古斯丁“原罪说” 绪 论 宗教神学自然观的宇宙图景 自然界及其万物是上帝在虚无中创造出来 的,上帝创造万物之际,也就是世界被开创之 时;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周围是充满空气 、以太和火的同心圈,这些圈里有恒星、太阳 、月亮和五大行星,天堂在最高苍穹,地狱在 我们脚下;自然界的万物自己不能运动,而是 在上帝的推动下运动的。运动又服从造物主的 目的;人类也是由上帝创造的,人们既不能理 解上帝的目的,更不能改变上帝的意志,一切 只能听从神的安排。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 地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主义相结合而成的反 科学的理论。其实质是神秘主义的“神创论”和“ 天堂地狱学”。 绪 论 中世纪流行的观点和口号 阿奎那 (12251274)“一切现存的 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 奥古斯丁“我信仰而后才理解” 德尔图良(150222)“正因为它荒谬, 所以我才相信” 经院哲学代表大主教安瑟伦(10331109 )“不是先理解,后信仰,而是先信仰, 后理解” 信仰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绪 论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中世纪的自然观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完 全的神的权威,“信仰就是一切”,完全否认科 学的价值,后期则在承认“天启真理”之外,还 承认由科学和哲学所推导出来的理性真理。 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几乎全是传教士,他 们那些足以摧毁神学精神统治的科学成果都不 过是打着“为上旁服务”的幌子才公布于世的。 东方各国,神学自然观没有取得绝对的统 治地位,在这里保存了古代的文明并推进了实 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沿袭了古代的自然观体系 ,并没有较大突破。 绪 论 3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是以形而上学的观点去 解释、说明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在欧洲,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 封建社会内部开始萌芽,封建制开始解体。资本主义 生产的发展不仅提出了许多问题需要科学作出解释, 积累了大量素材要求从理论上作出概括,而且也为科 学研究提供了诸如望远镜、钟表、气压计、温度计 等新的观测仪器,计量仪器和装置,促进了实验科学的 兴起,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在欧洲历史 上著名的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 宗教神学思想束缚的文艺复兴运动,则打开了中世纪 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又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和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 绪 论 “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 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 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 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 “自然科学当时也 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 着,而且它本身就是 彻底革命的。” 绪 论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颂扬人的力量,人的价 值,人的幸福。要求重视人的尘世生活 ,要求把注意力从神转向人,从天堂转 向尘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 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封 建桎梏。 天体运行论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 运行论发表,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批判了统治天文学长达一千多年的托勒 密“地心学说”。这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从此,自然科学从宗教 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大踏步前 进了。 绪 论 绪 论 自然科学的成就(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 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在总结前人的 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几乎同时创立了微 积分。刚体力学也得到了发展,其规律 也已弄清。在天文学中,继哥白尼的“ 日心说”之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 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运行 三大定律”,牛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万 有引力定律,肯定了地球上引力和天体 间的引力的同一性。 自然科学的局限(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 直到18世纪末,只有刚体力学发展较为完 善,其它科学则远远落后。物理学除光学因天 文学的实际需要而得到一定发展外,对热、声 、电、磁等只有初步的研究。化学刚刚从炼金 术中解放出来,但还在信奉“燃素说”。古生物 学还根本不存在;生物学主要是搜集和初步整 理材料;动物学和植物学仅仅作了粗浅的分类 。总之,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虽然获得了很大 发展,但还没有超出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的范围 ,水平还不高,人们所获得的科学材料还不足 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 绪 论 绪 论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内容 中心是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自然界是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但是自然界的一切是 从来如此,永远如此的;物质和运动是可以 分离的,即使运动也仅仅是机械运动;万事 万物只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并无时间上的 历史发展,自然界的任何变化、任何发展都 被否定了;如果要说自然界的变化,那也只 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或场所的变更,变更的原 因不是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事物的外部, 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林耐 牛顿等宇宙不变主义者 绪 论 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认识论根源 自然科学处在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 。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加以认识和研究, 但这种方法也使人们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 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 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 看作静止不动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 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 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就在自然科 学研究中形成了长达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形 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洛克、培根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钟 心脏发条 神经 关节齿轮 游丝 机 械 性 霍 布 斯 人是机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形 而 上 学 性 盲人摸象 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不 彻 底 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自然观 历史观 绪 论 绪 论 评 价 形而上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 是既高于古代的朴素自然观,也高于中世纪宗 教神学的自然观。但由于形而上学自然观把自 然界看成是僵死不变的,不能从其本身来说明 其运动变化的原因,到外部寻求最初的推动, 这就使它在追寻自然界的由来时,不得不求救 于上帝,回到神学那里去了,导致唯心主义和 神秘主义。当自然科学进展到去研究整个自然 过程的时候,形而上学自然观就束缚着自然科 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开始萌芽。 绪 论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8世纪中叶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大发展,生产的发展为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研究 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材料和经济条件,使近代 后期自然科学得到较全面而又迅速的发展。这 个时期,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 物学等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个时期的科学 研究也由近代前期以搜集材料为主的经验自然 科学向以整理、加工经验材料为主的理论自然 科学过渡,使人类对自然事物奥秘的认识向纵 深发展,并且把从前被形而上学自然观看成是 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静的动了起来,不变的 皆变,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应运而生。 绪 论 1康德著:宇宙发展史概论一 书的出版,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第 一个缺口 1755年,宇宙发展史概论出版,提出 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太阳和太阳系的 天体是从炽热高速旋转的弥漫状态的物质(即 原始星云),通过它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吸 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由于吸引而不断疑聚, 由于排斥而发生分离和旋转运动,从这种混沌 状态的物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有序的天体 系统,从而“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 ;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 中逐渐生成的东西。” 绪 论 2赖尔著:地质学原理一书的出版, 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二个缺口 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17971875 )地质学原理出版,提出了地壳“渐变论” 的进化理论,与居维叶的“灾变论”针锋相对。 “渐变论”:地球表面的变迁是由于雨水、河流 冲刷,潮汐摩擦,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力的 缓慢作用的结果,水的作用把地球表面不平之 处渐渐夷为平地,而火山的作用则把平地变为 高山或凹凸不平状态,地球及其地球上的动植 物都有自己在时间上的历史,并不是什么超自 然力所为。 绪 论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给形而上 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三个缺口 法国工程师卡诺(17961832), 德国物理学家迈尔(18141878)和物 理学家、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1821 1894),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焦尔(1818 1889)几乎同时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 化定律。 4在化学领域,人工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尿素,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第四个缺口 形而上学自然观在化学领域认为无机物与有机 物之间没有联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 18001882)首先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 尿素,消除了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不可愈越的 的鸿沟。 绪 论 NH4CL+AgCNO AgCL+NH4CNO 氯化铵 氰酸银 氯化银 氰酸铵 2NH4OHPb(CNO)2 Pb(OH)2+2NH4CNO 氨水 氰酸铅 PbO+H2O 氰酸铵 NH4CNO CO(NH2)2(尿素) 绪 论 5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给形 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五个缺口 18381839年细胞学说创立:认为细胞是 动植物有机体构成的基本部分和活动的基本单 位;动植物各种组织和细胞具有共同的基本构 造、基本特性与共同的发育规律,有共同的生 命过程;细胞有机体并非天生如此和一成不变 ,而是有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行,阐明 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 绪 论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由于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这一系列的成就, 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的本质被揭示出来了。一切 经验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 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 环中运动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考察自然界,全面分析了历史上 各种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局限性,正确概括 和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科学地吸 取了历史上优秀文化和思想的合理成分,创立 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绪 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观点 自然界中的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之间 的区别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固定 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动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 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而且运 动、变化的动力在于物质世界内在的相互作用。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 无限的 B自然界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时间 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运动之间、过程之间 是普遍联系着的 绪 论 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过程 恩格斯:从1858年开始酝酿,从1873年开 始写作自然辩证法手稿,18771878年写 成反杜林论,1878年7月起,恩格斯继续投 入到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过程中去,但1883 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又一次中断此书的写作 。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马克思遗著的整理出 版,直到恩格斯1895年8月5日逝世,自然辩 证法仍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 绪 论 自然辩证法的出版过程 自然辩证法一书,1925年以德、俄 两种文字对照的形式首次在原苏联出版。随 之,自然辩证法的日文版(1929)、中 文版(1929)、英文版(1939)等多种文字 版本相继问世。极大地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 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1932年,日本学术界 在“唯物论研究会”内设立了自然科学部门研 究会,专门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美、英、 法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