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5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5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5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5届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命题人 考试时间: 2015年5月10日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傩戏(nu)富庶(sh)接榫 (shn)锣鼓喧阗(tin)b岁杪(mio)雌雄(c)蹩脚 (bi)阒无一人(q)c藩属(pn)畏葸(x)干禄 (gn)叱咤风云(ch)d阈值(y)熹微(x)鬈发(qun)牝鸡司晨(p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罪愆笙萧猩红急不暇择b孳生尺牍勋绶撒手人寰c校戡养殖揄扬一芥书生d漫溯木碳歉收不落言荃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文学作品有着作者_不到的一些远期的效应和永久的魅力。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多数是女性,_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及展示出的人性内涵,却远远超出了性别的_。比如王熙凤的形象,她的才干,她的欲望,她的命运,对当今那些才华横溢而又贪欲难遏的风云人物,就有一种特殊的_作用。a意识 但是 界限 警示 b认识 只是 界线 警醒c认识 但是 界线 警示 d意识 只是 界限 警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温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b看完悲惨世界,忽然觉得只有它才能释放自己何以数度泪流满面的原因,那些眼泪是心底暖意和热情的源源涌出。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d千万考生所命运攸关的高考作文不再有意回避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绰号等,可谓洋洋大观。这不单是一个称呼,还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b小说情节的巧妙安排,如祝福的倒叙、清兵卫与葫芦的摇摆、牲畜林的延迟等等,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增强故事性,吸引读者。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关键在于保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他的性善论的哲学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同时认为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人皆可为尧舜”。d论语一书既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还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曾皙的聪颖善辩,颜回的潇洒脱俗,子贡的温雅贤良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华 表唐尧、虞舜当作帝王的典范,他们当政时还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当时文字还很简单,要把意见写在谤木上是很困难的,后世人并不注意这些事实,当中国进入到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以后,文字发达了,能够把意见写到谤木上了,但这种发扬民主的纳谏之举却反而行不通了,于是,立在大道上的谤木不再有听纳民意的作用了,而是逐渐变为交通要道口的一种标志了,所以到后来“谤木”又被称为“表木”,这就是华表的起源。那么,这种表木最初是什么样子呢?据古籍中记载,早期的谤木,即后来的华表,它的形状是以横木交柱头,样子像桔槔。桔槔是古代吸水的工具,样子是一根长杆,头上绑着一个盛水的水桶,所以华表最初的形式就是头上有一块横木或者其他装饰的一根立柱。这种华表立在露天,经不住常年的风吹雨淋,很容易损坏,于是木柱逐渐被石头柱子所代替,但是它的形状还维持着木柱子的式样,细长的柱身,柱头上有一块横板,这就成了华表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由早期的石柱子发展到今天在天安门前见到的华表,自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可惜历史上各时期留存下来的华表很少,如今见到的多为明、清时期的华表,所以只能就这些华表的形象加以分析。一座华表可以分作三个部分,即华表的柱头、柱身和基座。华表的柱头上有一块平置的圆形石板,称为“承露盘”。承露盘起源于汉朝,汉武帝在神明台上立一铜制的仙人,仙人举起双手放在头上,合掌承接天上的甘露,皇帝喝了这自天而降的露水就可以长生不老。后来都将仙人举手托盘承接露水称为承露盘,北京北海琼华岛上就有这样一座仙人手托承露盘的雕像。再以后,凡在柱子头上的圆盘,不管是不是仙人手举,不论能否承接露水都称为承露盘。华表上的承露圆盘由上下两层仰俯莲瓣所组成,承露盘上立着小兽,这种蹲着的小兽在明 、清时期的华表上称为“朝天吼”。华表这类建筑小品在整组建筑群中占据着显要位置。明、清时期的华表柱身多呈八角形,在宫殿、陵墓前的华表柱身上多用盘龙作为装饰,一条巨龙盘绕着柱身,龙头向上,龙尾在下,龙身四周还雕有云纹,当人们站在天安门前高9.57米、清孝陵前高12米的石头华表面前,昂首观望,在蓝天的衬托下,柱子上的巨龙仿佛遨游在太空云朵之中,显得十分有气势。华表的基座一般都做成须弥座的形式,随着柱身也呈八角形,座上雕满了龙纹和莲花纹,在天安门的华表下面,在基座外还加了一圈石栏杆,栏杆四角的望柱头上还各立着一只小石头狮子,狮子头与顶上的石兽朝着一个方向,这种栏杆对华表既有保护作用,又起到烘托作用,使高高的华表显得更加庄重和稳固。华表作为一种标志性小建筑,不仅立在建筑群的门外,有时也立在交通要道的桥头和建筑物的四周。河北宛平卢沟桥两头各有一对华表;明十三陵碑亭的四周角上也各立着一座华表;它们都对主体建筑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它们的形状和高低大小都注意到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相协调,成为整个建筑群体中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 (选自国史大纲,有删节)6下列有关“华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华表的起源是谤木,谤木起初起着听纳民意的作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交通要道口的一种标志。b华表的柱子起初为木质结构,立在露天,因经不起风吹雨打,容易损坏,后演变为石质结构。c华表由柱头、柱身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其形式为头上有一块横木或者其他装饰的一根立柱。d华表是建筑群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主体建筑起烘托作用,其形状、高低大小与环境搭配得当。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尧、虞舜尚处于中国的原始社会,受经济发展限制,文字简单,很难将人们的意见写在谤木上。b由早期的石柱子发展到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历经沧桑,现在留存下来的华表很少,且多为明清时期作品。c早期的谤木,即后来的华表,其形状是以横木交柱头,样子形似一根长杆,所以华表最初的形式就是头上有一块横木或者其他装饰的一根立柱。d作为标志建筑的华表地处位置特殊,有时立在建筑群的门外,有时立在交通要道的桥头和建筑物的四周。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表在中国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记载民众谏言的谤木、交通要道口的石质标志建筑,再到建筑群中烘托主体建筑的标志性小建筑三个过程。b因为历史上各时期留存下来的华表很少,早期华表的具体形象如何现阶段已不可考,人们现在建造华表时只能分析、借鉴明清时期的华表形象。c一座完整的华表建筑包括柱头、柱身和基座三个部分,其中位于柱头上的“承露盘”是最重要的建筑,因为它源于皇家传说,体现了帝王的威严。d华表的高度十分讲究,天安门前的石头华表高9.57米、清孝陵前的石头华表高12米,因为这一高度的华表在蓝天的衬托下,更能突显柱子上龙纹的非凡气势。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邵道人传 李梦阳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郡中诸子弟少年争事道人。道人凡所颐指色授之,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道人喜看病,病者家请往,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即可活,道人则目诸弟子,而诸弟子则置饭病者前,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诵大悲咒,已,起尺摩病者曰:“瘥矣!”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然道人不取钱,每岁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病者家脱有见饭饭道人,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食之,若加饭,更以碗列之,不食也。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曰:“更为造美食?”道人则不食。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第择去荤物。”终不欲人更造也。道人善饮水,乡野人闻之,争请,愿观道人饮水,道人微笑颔然之。弟子前置水,道人目弟子,令乡野人自置水,亦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饮之。若冬月水冰,则闻道人齿间瀺瀺声,顷之,肩踊面红,汗簌簌下若雨也。道人与予世父同时,世父患胫疡久不愈。以问道人,道人曰:“此祟也,若往聘于某氏乎?谓其女陋也,将更聘之,女惭而缢死,此其祟也。”世父大惊,伏地顿首曰:“奈何?”道人曰:“今遇我,三日解矣。”三日疡果瘥。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一日,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环守之。夜有登几而伺其息者,道人犹挥肱坠焉。夜半,霹雳隐隐起屋脊,若戈士甲马战斗之声。诸弟子震慑伏地,天明起视,则道人死矣。赞曰:子不语怪。若道人者,何如人哉?二氏惑世乱政,而道人口悛悛不欲道辞。急人所难,弊而后已。呜呼,是所谓逃于墨者,非耶? (选自明代李梦阳空同集)【注释】二氏:此指佛教、道教两家。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 当:适合 b道人微笑颔然之 颔:点头c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 始:起初 d急人所难,弊而后已 弊:通“毙”,死亡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邵道人“诚谨忠厚”的一组是 ( )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 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 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 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道人无论白天昼夜都坐在露天处,他平常不愿说话,郡中的少年争相侍奉他,他就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想法。b邵道人喜欢替人看病,而且从不收钱,只需病家每年从正月开始,每月拿出一尺布作衣服里子,布够了,便不再拿取。c邵道人擅长喝水,乡里人争相观看。道人让乡里人用碗盛好水摆放在桌案上,无论有多少碗水,他都会一饮而尽。d邵道人临死前的那天晚上,屋脊上发出了金戈铁马般的声响,弟子们都很害怕,第二天天亮,才发现邵道人已经死去。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故莫究所自,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3分)译:_(2)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3分)译:_(3)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第择去荤物。”终不欲更造也。(3分)译:_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编 戏 有 如 缝 衣 其 初 则 以 完 全 者 剪 碎 其 后 又 以 剪 碎 者 凑 成 剪 碎 易 凑 成 难 凑 成 之 工 全 在 针 线 紧 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14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8分) 蝴蝶儿 【五代】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咏蝴蝶 【北宋】谢逸 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注】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伊:第三人称代词,词中指蝴蝶。(1)两个作品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4分)答:_(2)前人评张泌蝴蝶儿写法新颖,能收到不以言传而以意会之效。试结合全词谈谈理解。(4分)答:_15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小题计分)(5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 (范仲淹岳阳楼记)(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论语 述而)(3)昆山玉碎凤凰叫,_。(李贺李凭箜篌引)(4)千岩万转路不定,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寒衣处处催刀尺,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6)_,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 (苏轼定风波)(8)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 (柳永望海潮)四、现在文阅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水稻的谦卑 杨春山贴紧土地,是一种让灵魂匍匐前进的方式。水稻始终以谦卑的姿态呈现在土地上,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高悬的果实,却默默滋养着城市与乡村,滋养着人们平静的生活。年复一年,光阴流逝,乡村的容颜已改,只有谦卑的水稻,依旧在土地上淡淡地飘香。红土高原上的乡村是谦卑的。它用贫瘠而朴实的土地接纳了水稻,接纳了这种庄稼的生长。水稻也秉承了红土高原的品性,不事张扬,沉静地向着土地深处扎下根须,在阳光下显露出真切的面容。盛夏的夜晚,月光如水,悄悄地走向稻田,坐在田埂边,听遍野的蛙鸣协奏,是一件惬意的事。这时的稻田,是静谧的。而水稻就像是一个淡雅的女子,穿着一袭绿裙,躺在沉寂的田野里想着自己的心事;金秋的清晨,微曦初露,轻轻地走进稻田,漫步阡陌间,看灵巧的蚂蚱蹿跳,是一件幸福的事。这时的稻田,是丰盈的。而水稻就像一个朴实的农妇,穿着一身布衣,站在广袤的田野里守着自己的家园。水稻的谦卑是一种宿命,人的谦卑则需要一种顿悟。人们总是期待着向人生的高处行走,而水稻却憧憬着向土地的深处挤压。它的生命力,只有和土地完美结合才能萌发,这让水稻贴紧土地的心思,有了最为生动的注解。稻田是一张铺开的大网,网住了农人大把大把的时间,和他们对丰收的期待。大片的稻田,是乡村的希望。炊烟袅袅,是因为水稻的滋养;睡梦沉沉,是缘于水稻的馈赠。水稻仰起面庞,是为了盼望风调雨顺;水稻俯下身子,是为了谋求成熟圆满。乡村和水稻紧紧拥抱在一起,让人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谦卑,并不是自甘低贱。谦卑是一种宽阔的胸襟,是一种内敛的气韵,是水稻面对乡村的最深依恋。谦卑的事物,往往能够展示单纯和美好。如蚂蚁,用团结体现力量;如小草,用起伏对抗风暴;如游鱼,用慵懒诠释自由。谦卑的土地,心甘情愿接受犁铧的穿透;谦卑的水稻,心甘情愿接受镰刀的切割。犁铧和镰刀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让土地和水稻感受到一种锐利的痛楚。春种秋收的过程,就是土地、水稻和金属碰撞的过程。人们总是会漠视脚下谦卑的泥土,而对金属投以敬畏的神色和贪婪的目光。土地和水稻的隐忍与厚重,在金属的熠熠光芒面前黯然失色。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了土地,忘记了水稻,去注视金属散发出的光芒。然而,正是谦卑的土地和水稻,不断地养育着我们,并且,从不向我们索取和提出任何要求。每一束稻穗里孕育的果实,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水稻,就这样以隐忍和含蓄的品格,汲取天地的灵气,浓缩自然的精华,彰显生命的本质。它奉献出的粮食,是土地给予人们的厚赠。为此,乡村始终珍视着土地,珍视着水稻,珍视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珍视着平平淡淡的每一个日子。谦卑的土地和水稻,告诉我们应该重视生命的本质,拒绝浮华,选择一种谦卑而真实的姿态生活。为了生活,我们可以步履匆匆,但需要保持着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为了生活,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但不能放弃人生的信仰与尊严。谦卑,就是一种蛰伏待机的过程,在蛰伏中提升能力、积蓄力量,为将来的萌发吸纳更多的地气与阳光。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株水稻,在土地的怀抱里生根,长叶,开花,结实。到成熟的时候,低下头颅,就能看到生养我们的土地,依旧是那样的谦卑、宽厚、隐忍和真实。16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本文借助水稻的谦卑,推而广之,延伸到人生,告诉我们,人也要像水稻一样,选择一种谦卑而真实的姿态生活。b贫瘠而朴实的红土地接纳了水稻,水稻也秉承了红土高原不事张扬而沉静的品性,可见,红土地是水稻最适应的种植环境。c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将水稻的谦卑写得真实生动,形象具体,让读者对水稻油然而生怜惜和敬佩之情。d作者认为,谦卑的事物,往往能够展示出其单纯和美好,很少甚至不会向我们索取什么。所以,我们在面对谦卑的事物时,要怀有一颗感恩、尊敬之心。e谦卑的水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也为人们提供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也正是乡村和农人始终珍视水稻的原因。17文章中插入人们对金属的“敬畏与贪婪”在表现主旨思想上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18阅读全文,归纳出水稻的谦卑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_19“水稻的谦卑是一种宿命,人的谦卑则需要一种顿悟”这句话极富哲理、请依据全文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和赤壁赋中都有对音乐的描写,请选取以上任意一篇课文,联系该文描写音乐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4分)上联:易水河边,秋风萧萧,满座悲歌别壮士;下联:_。21阅读下面关于“鲇鱼效应”的一段话,解释后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4分)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死亡,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后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 在中国当今的金融格局中,中资银行无疑是沙丁鱼,而外资银行肯定是一条鲇鱼,它们的存在使上海滩的银行业更具朝气和活力。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在这个“船舱”中放进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鲇鱼含义:_鲇鱼含义:_ 22下面是某校中学生开展的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的调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标书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个字。(4分)现代古代对象住宅区命名调查形式网络书籍调查问卷_六、作文(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015语文高考模拟题参考答案1、d (a、shnsn b、cc c、pnfn gn gn chzh)2、b( a、萧箫 c、戡勘 芥介 d、碳炭 荃筌)3、a (意识:作动词时,意识指觉察,常跟“到”连用;认识:指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或指通过实践了解、掌握客观事物。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意识”。第二空的上下文是转折关系,应填“但是”。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界线,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第三孔应填“界限”。警示:警告、启示。警醒:警戒醒悟。第四空应填“警示”)4 c (a并列不当,“群体、社会、他人”有交叉,不能并列。 b句式杂糅,“何以”与“的原因”杂糅。 d语义重复,“所”与“攸”重复;表意不明,“不再”限制的范围不明确)5、d (曾皙的潇洒脱俗,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6、c (根据原文“所以华表最初的形式就是头上有一块横木或者其他装饰的一根立柱”,c项忽略了关键词“最初”) 7、a(“受经济发展限制”系无中生有) 8、b (a项“交通要道口的石质标志建筑”理解有误,从第一段可看出,从木质的“谤木”演化为“交通要道口的标志建筑”时并不一定是“石质”。 c项“位于柱头上的承露盘是最重要的建筑,因为它源于皇家传说,体现了帝王的威严“”因果推理有误,文中无此信息。 d项“华表的高度十分讲究”属无中生有)9、 c(始:才,方才)10、d(是他给人看病的方法,是他临死之前的镇静表现)11、b(原文说“每岁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12、(1)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然而见过他的人大都知道他是个奇异的人。(3分,关键点:究、自、异,译句也须通顺)(2)患者家属请问患者死亡的日子,道人便伸出手指示意,忌日与他指出的相同。(3分,关键点:以、指、示,译句也须通顺)(3)如果他看见饭中有时混杂荤菜,道人就说:“只需挑出荤菜就行了。”终归是不想让人为他重新做饭。(3分,关键点:第、更、造,译句也须通顺)13、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 译文: 编戏有如缝衣,它开始的时候,则是把完整的布料剪碎,其后又将剪碎的布料缝合成衣服。剪碎很容易,缝合就很难了。缝合的工夫,全在于针线紧密;一处偶尔的疏忽,全篇戏曲的破绽就显露出来了。每编成一折戏,必须照顾到前面的几折,还要照顾到后面的几折。照顾到前面的,是要后面的能照应前面的;照顾到后面的,是要前面的能为后面的做好埋伏。照应和埋伏,不止是照应一人,埋伏一人,凡是这个戏中有名字的人。关涉到的事,以及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所说的话,样样都要想到。宁使想到了而不用照应,不要使应该照应而忽略未用照应。14、(1)张诗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1分)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1分)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1分)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1分)(2)这首词写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在描画蝴蝶过程中的情思变化。(1分)少女眼前的蝴蝶翩翩成双,惹人怜爱,这引发了她对爱情的向往;然而想到自己,不由伤心落泪。(1分)作者不直写主人公心情沮丧,而写蝴蝶双翅下垂,似同情少女的悲伤。(1分)全篇不明说情感,只摄取少女情绪的细微变化,遂将其难言的心事和盘托出,含蓄蕴藉,意味无穷。(1分)15、(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其不善者而改之 (3)芙蓉泣露香兰笑 (4)迷花倚石忽已暝。 (5)白帝城高急暮砧 (6) 采之欲遗谁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嬉嬉钓叟莲娃16、be (b项理解有误,原文主要揭示水稻从红土地那里秉承了“贫瘠而朴实”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随遇而安的品性,不能说明“红土地是水稻最适应的种植环境。e项范围缩小,“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土地的馈赠)17、“敬畏”是指人们对金属的敬慕和恐惧,这是因为金属具有锋利特征,不仅可以穿透土地,切割水稻,而且还可以伤害人类,让人类不寒而栗。“贪婪”是因为金属具有贵重、值钱的特征,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特别是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金属代表着富贵、身份和地位。作者在文中插入这两个词,是为了反衬水稻的谦卑、隐忍和厚重,反衬世俗的物质社会本末倒置的物欲追求。(揭示“敬畏”的含义1分,“贪婪“的含义1分,作者的意图2分)18、水稻的谦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稻贴紧土地,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高悬的果实;水稻秉承了红土高原的品性,不事张扬,沉稳地向下扎根;水稻是静谧、淡雅、丰盈、朴实的;水稻有宽阔的胸襟,有内敛的气韵,展示出单纯和美好,养育着我们,但被人们忘记,从不向人索取;水稻具有隐忍、含蓄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水稻拒绝浮华,它厚实、隐忍而真实,在蛰伏中提升能力、积蓄力量。(答对1点1分,任答4点4分)19、“水稻的谦卑是一种宿命”意为:水稻之所以谦卑是由其生长特征决定的,这种谦卑是这种植物的独有属性,是它自己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人的谦卑则需要一种顿悟”意为:人的品格多种多样,但谦卑这种品格是必须经过某事物的引发突然悟出来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并具备这种品格;这句话中的两层意思告诉我们,“水稻的谦卑”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的谦卑品格是可以从某一事、物中彻悟出来并具备的;(4分)在生活实际中,我们应该像水稻那样谦卑,具备水稻谦卑的品格,我们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生活中顺利与人交往,得到别人的帮助、认可、赞扬和尊敬。(4分)20、(根据对联的要求酌情给分,对仗工整但未谈及音乐扣2分,内容超出这三篇课文不给分)浔阳江头,荻花瑟瑟,一曲霓裳酬知音。 空山脚下,凝云漠漠,一曲箜篌啼江娥。赤壁崖下,江流滚滚,一曲洞箫黯诗人。21、(1)参考示例:外来的竞争者(或外来的激活者);引入的生机勃勃的教育方式。(4分,每点2分)22、本次“住宅区的命名”调查对象拟定为古代和现代,从而进行对比,调查通过网络查询、书籍翻阅、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象1分,形式1分,表述准确1分,归属准确1分;没有“住宅区的命名”“古代”“现代”“网络”“书籍”“调查问卷”任一词扣1分,超出字数扣1分。意思对即可。)23、作文审题参考:这是一道比喻型材料作文题。要很好地理解材料,必须抓住“生活”“油画”“远看”“美”这四个概念间的连接点, 体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而把握材料的意蕴:生活要像油画一样远看。为什么要远看呢?因为远看理性、客观、冷静、全面,因为远看才有思考品味的空间。哲人的话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语有异曲同工之妙。该命题关键在要正确地理解“远看”的含义,以及分析出为什么要远看。当然对远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由实而虚,由空间的远到时间的远,由距离的远到思想的超越、灵魂的净化、心境的旷远等。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立意角度: 角度一,揭示远看的含义,远看意即整体把握,有大局观:我们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能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能吹毛求疵,有时候,我们会被自 困住,大到我们的人生轨迹,小到做一道练习题,困顿其中,百思不得其解,所谓“当局者迷”,偶尔过来一个局外人(远看),一语道破天机,让我们茅塞顿开;也许你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很好,但或许走远一点,你会怀念,比如,现在的我们会时时想起小时的自己,工作之后的自己,也一定会怀念学生时代。 角度二,分析远看的益处:远看才能更冷静、理性、客观、全面、清醒地发现、分析、认识、感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钻牛角尖,“退一步海 阔天空”,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远看),也许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