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训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doc_第1页
从古训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doc_第2页
从古训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古训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诗经大雅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一句很有哲理和警示意义的经典语言。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终、持之以恒,不要虎头蛇尾、作秀演戏。很难想像,2500年前的人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状态下,竟然能说出这样耐人寻味的深刻语言。难怪在思想界早就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作为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日日更新,不断攀升的;而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成就,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达到了顶峰。无论东西方。其后的思想及其理论几乎都是那时哲学思想的翻版、解读或演义。确实,古人一句话就点到了“穴位”上。大凡世界上的事,如果都不需要坚持、坚守,都可以一蹴而就地办成,也就没有那么多表示崇高、壮丽、壮烈的词汇了,什么坚韧、坚毅、坚强、不屈不挠、宁死不屈记得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一席话不也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异曲同工之妙吗?都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是啊,人除了已具有超脱动物自然属性的理性,仍然有与动物一样的劣根性。正如一尊雕塑所表现的那样:在一匹奔腾的骏马上,一个骑手扬鞭策马,他的上半身是长着一对奋飞羽翼的人形,而下半身却融入马的身子里。这尊雕塑的含义非常含蓄又非常明显,那就是,人有两面性。虽然他努力地挣扎在不断地从动物王国飞向理性王国的过程中,但过程没有结束,奋飞就没有结束。正因为如此,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这个党就对能否始终保持党的最初宗旨和纯洁本色保持高度警惕和警觉,并将这种警惕和警觉始终贯穿在党的发展及成长的历程中。小说红岩是一部激励了整整一代人的文学作品。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一大批人物早已家喻户晓,成了英雄的代称。这些牺牲在晨曦中的革命烈士,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今天,人们用一组巨型雕像在歌乐山下永久地纪念他们、缅怀他们,让一代一代追求进步和高尚的人们能在这里凭吊死难者的英灵从而净化自己的灵魂。在这里,人们还可以看到65年前白公馆的烈士“狱中提出的八条意见”: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烈士们以生命的代价凸显了党的作风建设的至关重要性。其实,我们党从井冈山时期起就把作风建设作为自己的生命线。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就对党内存在的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给予了批判和纠正;在延安时期又不间断地对主观主义的学风、宗派主义的党风、“党八股”的文风进行整顿;尤其1949年3月,在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的忠告给我们党敲响了警世之钟。历代党的领导人也莫不是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从邓小平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到江泽民要求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再到胡锦涛提出的要应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和面临的“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直至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祛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都着力在作风建设上发现新的问题,矫正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