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hdl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基于vhdl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基于vhdl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基于vhdl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基于vhdl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 摘 要 本课程设计根据计算机中状态机原理,采用EDA技术设计了简易的汽车尾灯控制器。系统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顶层设计采用原理图设计方式,它由时钟分频模块、汽车尾灯主控模块,左边灯控制模块和右边灯控制模块四部分组成。系统实现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把系统电路按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然后进行编译、时序仿真等。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整个设计流程。关键字 EDA;汽车尾灯控制器;时钟分频 目录1引 言11.1 设计的目的11.2 设计的基本内容12 EDA、VHDL简介12.1 EDA技术12.1.1 EDA技术的概念12.1.2 EDA技术的特点22.1.3 EDA设计流程22.2 硬件描述语言(VHDL)22.2.1 VHDL简介22.2.2 VHDL语言的特点33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过程33.1系统需求分析33.2汽车尾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33.3各组成模块原理及程序43.3.1时钟分频模块53.3.2 汽车尾灯主控模块53.3.3左边灯控制模块63.3.4右边灯控制模块64系统仿真74.1分频模块仿真及分析74.2汽车尾灯主控模块仿真及分析84.3左边灯控制模块仿真及分析84.4右边灯控制模块仿真及分析94.5整个系统仿真及分析9结束语11致谢12参考文献13附录14 熊雄 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 第23页 共16页161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状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交通越来越拥挤,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成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一种好的途径。在本课程设计根据状态机原理1实现了汽车尾灯常用控制。1.1 设计的目的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了解EDA技术2并掌握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方法和思想。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指导,通过学习的VHDL语言结合电子电路的设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所学的课程知识和基本单元电路的综合设计应用。通过对实用汽车尾灯控制器3的设计,巩固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IC设计能力,提高分析、解决计算机技术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1.2 设计的基本内容根据计算机中状态机原理,利用VHDL设计汽车尾灯控制器的各个模块,并使用EDA 工具对各模块进行仿真验证。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分为4个模块:时钟分频模块、汽车尾灯主控模块,左边灯控制模块和右边灯控制模块。把各个模块整合后就形成了汽车尾灯控制器。通过输入系统时钟信号和相关的汽车控制信号,汽车尾灯将正确显示当前汽车的控制状态。2 EDA、VHDL简介2.1 EDA技术2.1.1 EDA技术的概念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2.1.2EDA技术的特点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 用软件方式设计的系统到硬件系统的转换是由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的; 设计过程中可用有关软件进行各种仿真; 系统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 整个系统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因此,EDA技术是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2.1.3 EDA设计流程典型的EDA设计流程如下:1、文本/原理图编辑与修改。首先利用EDA工具的文本或图形编辑器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用文本或图形方式表达出来。 2、编译。完成设计描述后即可通过编译器进行排错编译,变成特定的文本格式,为下一步的综合做准备。 3、 综合。将软件设计与硬件的可实现性挂钩,是将软件转化为硬件电路的关键步骤。4、 行为仿真和功能仿真。利用产生的网表文件进行功能仿真,以便了解设计描述与设计意图的一致性。5、适配。利用FPGA/CPLD布局布线适配器将综合后的网表文件针对某一具体的目标器件进行逻辑映射操作,其中包括底层器件配置、逻辑分割、逻辑优化、布局布线。适配报告指明了芯片内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引脚锁定、设计的布尔方程描述情况。 6、 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7、 下载。如果以上的所有过程都没有发现问题,就可以将适配器产生的下载文件通过FPGA/CPLD下载电缆载入目标芯片中。 8、 硬件仿真与测试。2.2 硬件描述语言(VHDL)2.2.1 VHDL简介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征的语句外,VHDL的语言形式和描述风格与句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VHDL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或称可是部分,及端口)和内部(或称不可视部分),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VHDL系统设计的基本点。2.2.2 VHDL语言的特点1.用VHDL代码而不是用原理图进行设计,意味着整个电路板的模型及性能可用计算机模拟进行验证。2.VHDL元件的设计与工艺无关,与工艺独立,方便工艺转换。3.VHDL支持各种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或者混合的都可以。4.可以进行从系统级到逻辑级的描述,即混合描述。5.VHDL区别于其他的HDL,已形成标准,其代码在不同的系统中可交换建模。3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过程3.1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现代交通规则,汽车尾灯控制器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汽车正常使用是指示灯不亮2. 汽车右转时,右侧的一盏灯亮3. 汽车左转时,左侧的一盏灯亮4. 汽车刹车时,左右两侧的指示灯同时亮5. 汽车夜间行驶时,左右两侧的指示灯同时一直亮,供照明使用3.2汽车尾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汽车尾灯控制器就是一个状态机的实例。当汽车正常行驶时所有指示灯都不亮;当汽车向右转弯时,汽车右侧的指示灯RD1亮;当汽车向左侧转弯时,汽车左侧的指示灯LD1亮;当汽车刹车时,汽车右侧的指示灯RD2和汽车左侧的指示灯LD2同时亮;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汽车右侧的指示灯RD3和汽车左侧的指示灯LD3同时一直亮。通过设置系统的输入信号:系统时钟信号CLK,汽车左转弯控制信号LEFT,汽车右转弯控制信号RIGHT,刹车信号BRAKE,夜间行驶信号NIGHT和系统的输出信号:汽车左侧3盏指示灯LD1、LD2、LD3和汽车右侧3盏指示灯RD1、RD2、RD3实现以上功能。系统的整体组装设计原理如图3.1所示。图3.1 系统的整体组装设计原理3.3各组成模块原理及程序 汽车尾灯控制器有4个模块组成,分别为:时钟分频模块、汽车尾灯主控模块,左边灯控制模块和右边灯控制模块,以下介绍各模块的详细设计。3.3.1时钟分频模块整个时钟分频模块的工作框图如图3.2所示。CLK CPSZ图3.2时钟分频模块工作框图时钟分频模块由VHDL程序来实现,下面是其中的一段VHDL代码:ARCHITECTURE ART OF SZ ISSIGNAL COUNT: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THEN COUNT = COUNT + 1; END IF; END PROCESS; CP= COUNT(3);END ART;3.3.2 汽车尾灯主控模块汽车尾灯主控模块工作框图如图3.3所示。LEFT LPRIGHT RPBRAKE LRNIGHT BRAKE_LED NIGHT_LEDCTRL. 图3.3 主控模块工作框图汽车尾灯主控模块由VHDL程序来实现,下面是其中的一段VHDL代码:ARCHITECTURE ART OF CTRL ISBEGIN NIGHT_LED=NIGHT; BRAKE_LEDLP=0;RP=0;LRLP=0;RP=1;LRLP=1;RP=0;LRLP=0;RP=0;LR=1; END CASE; END PROCESS;END ART;3.3.3左边灯控制模块 左边灯控制模块的工作框图如图3.4所示。CLK LP LEDLLR LEDBBRRAKE LEDNNIGHT LC图3.4左边灯控制模块的工作框图左边灯控制模块由VHDL程序来实现,下面是其中的一段VHDL代码:ARCHITECTURE ART OF LC ISBEGIN LEDB=BRAKE; LEDN=NIGHT;PROCESS(CLK,LP,LR)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IF(LR =0)THEN IF(LP = 0)THEN LEDL=0; ELSE LEDL=1; END IF; ELSE LEDL =0; END IF; END IF;END PROCESS;END ART;3.3.4右边灯控制模块右边灯控制模块的工作框图如图3.5所示。CLK RP LEDRLR LEDBBRRAKE LEDNNIGHT RC图3.5 右边灯控制模块的工作框图右边灯控制模块由VHDL程序来实现,下面是其中的一段VHDL代码:ARCHITECTURE ART OF RC ISBEGIN LEDB=BRAKE; LEDN=NIGHT; PROCESS(CLK,RP,LR)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IF(LR = 0)THEN IF(RP = 0)THEN LEDR =0; ELSE LEDR = 1; END IF; ELSE LEDR =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END ART;4系统仿真4.1分频模块仿真及分析分频模块由VHDL程序实现后,其仿真图如图4.1所示。图4.1 分频模块仿真图对其仿真图进行仿真分析:如图所示,首先生成一个600ns的时钟脉冲,通过时钟分频把600ns的脉冲分成一个40ns的脉冲,实现了信号同步。4.2汽车尾灯主控模块仿真及分析汽车尾灯主控模块由VHDL程序实现后,其仿真图如图4.2所示。 图4.2主控模块时序仿真图对时序仿真图进行分析:RIGHT,LEFT,NIGHT,BRAKE 为输入信号,RIGHT为1表示右转,LEFT为1表示左转,NIGHT为1表示夜间行路,BRAKE为1表示刹车。RP,LP,NIGHT_LED,BRAKE_LED为输出信号。如图所示:当RIGHT为1时,产生一个RP为1的信号脉冲输出,当LEFT为1时,产生一个LP为1的信号脉冲输出,当NIGHT为1时,产生一个NIGHT_LED为1的信号脉冲输出。当BRAKE为1时,产生一个BRAKE_LED为1的信号脉冲输出。4.3左边灯控制模块仿真及分析左边灯控制模块由VHDL程序实现后,其仿真图如图4.3所示。图4.3左边灯控制模块时序仿真图对时序仿真图进行分析:LP,LR,NIGHT,BRAKE 为输入信号,LP为1表示左转,LR为1表示右转,NIGHT为1表示夜间行路,BRAKE为1表示刹车。LEDL,LEDB,LEDN为输出信号,表示汽车左侧的三盏灯。如图所示:当LP为1时,LEDL输出为1表示左侧灯亮,当BRAKE为1时,LEDB输出为1表示左侧灯亮,当NIGHT为1时,LEDN输出为1表示左侧灯亮。当LR为1时,左侧三盏灯输出均为0。即没有灯亮。4.4右边灯控制模块仿真及分析右边灯控制模块由VHDL程序实现后,其仿真图如图4.4所示。图4.4右边灯控制模块时序仿真图对时序仿真图进行分析:RP,LR,NIGHT,BRAKE 为输入信号,LR为1表示左转,RP为1表示右转,NIGHT为1表示夜间行路,BRAKE为1表示刹车。LEDR,LEDB,LEDN为输出信号,表示汽车右侧的三盏灯。如图所示:当RP为1时,LEDR输出为1表示右侧灯亮,当BRAKE为1时,LEDB输出为1表示右侧灯亮,当NIGHT为1时,LEDN输出为1表示右侧灯亮。当LR为1时,右侧三盏灯输出均为0。即没有灯亮。 4.5整个系统仿真及分析按图3.1组装系统后的仿真图如图4.5所示。图4.5 整个系统仿真图对时序仿真图进行分析:RIGHT,LEFT,NIGHT,BRAKE 为输入信号,RIGHT为1表示右转,LEFT为1表示左转,NIGHT为1表示夜间行路,BRAKE为1表示刹车。RD1,RD2,RD3为输出信号,表示汽车右侧的三盏灯。LD1,LD2,LD3为输出信号,表示汽车左侧的三盏灯。如图所示:当RIGHT为1时,RD1输出为1表示右侧灯亮,当LEFT为1时,LD1为输出为1表示左侧灯亮,当NIGHT为1时,LD2,RD2输出均为1,表示左,右两侧各有一盏灯亮。当BRAKE为1时,LD3,RD3输出均为1,表示左,右两侧各有一盏灯亮。结束语通过两星期的紧张工作,最后完成了我的设计任务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设计课的重要性和目的性。本次设计课不仅仅培养了我们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自主的进行设计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的检验和复习,使我明白了自己的缺陷所在,从而查漏补缺。希望学校以后多安排一些类似的实践环节,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设计中要求我要有耐心和毅力,还要细心,稍有不慎,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导致结果的不正确,而对错误的检查要求我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这次设计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以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在应用VHDL的过程中让我真正领会到了其并行运行与其他软件顺序执行的差别及其在电路设计上的优越性。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形式来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方便灵活,利用EDA软件进行编译优化仿真极大地减少了电路设计时间和可能发生的错误,降低了开发成本,这种设计方法必将在未来的数字系统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致谢本课程设计是在肖晓丽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本课题在选题及设计过程中得到肖老师的悉心指导。她多次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设计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从肖老师那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本课程设计通过两周的设计与开发已基本完成,实现了汽车尾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但是由于课程设计时间较短以及水平有限,所以该控制器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参考文献1 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2黄仁欣.EDA技术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曹昕燕,周凤臣,聂春燕.EDA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4 杨亦华,延明.数字电路EDA入门.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附录1主控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CTRL IS PORT (LEFT,RIGHT,BRAKE,NIGHT: IN STD_LOGIC; LP,RP,LR,BRAKE_LED,NIGHT_LED:OUT STD_LOGIC);END;ARCHITECTURE ART OF CTRL ISBEGIN NIGHT_LED=NIGHT; BRAKE_LEDLP=0;RP=0;LRLP=0;RP=1;LRLP=1;RP=0;LRLP=0;RP=0;LR=1; END CASE; END PROCESS;END ART;2时钟分频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SZ IS PORT(CLK:IN STD_LOGIC; CP:OUT STD_LOGIC);END;ARCHITECTURE ART OF SZ ISSIGNAL COUNT: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PROCESS(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THEN COUNT = COUNT + 1; END IF; END PROCESS; CP= COUNT(3);END ART;3右边灯控制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RC IS PORT(CLK,RP,LR,BRAKE,NIGHT:IN STD_LOGIC; LEDR,LEDB,LEDN: OUT STD_LOGIC);END;ARCHITECTURE ART OF RC ISBEGIN LEDB=BRAKE; LEDN=NIGHT; PROCESS(CLK,RP,LR)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IF(LR = 0)THEN IF(RP = 0)THEN LEDR =0; ELSE LEDR = 1; END IF; ELSE LEDR =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END ART;4左边灯控制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LC IS PORT(CLK,LP,LR,BRAKE,NIGHT:IN STD_LOGIC; LEDL,LEDB,LEDN: OUT STD_LOGIC);END;ARCHITECTURE ART OF LC ISBEGIN LEDB=BRAKE; LEDN=NIGHT;PROCESS(CLK,LP,LR)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IF(LR =0)THEN IF(LP = 0)THEN LEDL=0; ELSE LEDL=1; END IF; ELSE LEDL =0; END IF; END IF;END PROCESS;END ART; 23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资料。它既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进行研究的适当表述,还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训练环节之一,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1、论文结构及要求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几部分。1.1 题目论文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应超过25字,原则上不得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两种文字给出,中文在前。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或结论,文字要精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应在300字左右。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1.3 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1.4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1.4.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论文的首篇。绪论应说明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毕业设计(论文)绪论部分字数不多于全部论文字数的1/4。1.4.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第五章。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1.4.3 结论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 000字。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对理工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应在15篇以上,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对文科类、管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02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在论文正文中必须有参考文献的编号,参考文献的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但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各种标准、规范和手册可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1.6 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1.7 附录如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译文及外文文献复印件、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2、论文书写规定2.1 论文正文字数理工类 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20 000字。文管类 论文正文字数12 00020 000字。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少于7 000字。外语类 论文正文字数8 00010 000个外文单词。艺术类 论文正文字数3 0005 000字。2.2 论文书写本科生毕业论文用B5纸计算机排版、编辑与双面打印输出。论文版面设置为:毕业论文B5纸、纵向、为横排、不分栏,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对称页边距、左侧装订并装订线为0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论文正文满页为29行,每行33个字,字号为小四号宋体,每页版面字数为957个,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页眉。页眉应居中置于页面上部。单数页眉的文字为“章及标题”;双数页眉的文字为“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页眉的文字用五号宋体,页眉文字下面为2条横线(两条横线的长度与版芯尺寸相同,线粗0.5磅)。页眉、页脚边距分别为1.8cm和1.7cm。页码。页码用小五号字,居中标于页面底部。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2.3 摘要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在语法、用词和书写上应正确无误,摘要页勿需写出论文题目。中、外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装订时放置正文前,并且中文在前,外文在后。2.4 目录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中、外文摘要;正文章、节题目;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正文章、节题目(理工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文科、管理类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2.5 论文正文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2.5.2 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格式见表1和表2。表1 理工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层次名称示 例说 明章第1章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章序用阿拉伯数字节1.1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1字,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条1.1.1 款1.1.1.1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1字,下面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1字接排项 (1) 题序空2字书写,以下内容接排,有标题者,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1字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表2 文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章节条款项一、 (一) 1. (1)居中书写空2字书写空2字书写空2字书写空2字书写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2.6 参考文献正文中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经济、管理类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在参考文献之外,若有注释的话,建议采用夹注,即紧接文句,用圆括号标明。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应按文中引用先后次序规定如下: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翻译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出版地学校(或研究单位)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前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示例见附录1。2.7 名词术语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文管类专业技术术语应为常见、常用的名词。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2.8 计量单位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1993,见附录2),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非物理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 000kg”。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2.9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按照GB310031021986及GB71591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2.10 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参照附录3)。2.11 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若分母部分为乘积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a/b)cosx。2.12 插表表格不加左、右边线。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见附录4)。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见附录4中的例2)。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见附录4中的例2)。表内文字说明不加标点。文管类的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附记、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题用五号字,表内文字及表的说明文字均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表格容量较大,必要时表格也可分为两段或多段(这只能发生在转页时),转页分段后的每一续表的表头都应重新排字,重排表头的续表上方右侧应注明(续表)字样。2.13 插图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2.13.1 制图标准插图应符合技术制图及相应专业制图的规定。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应符合附录5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附录6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流程图:符合国家标准。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2.13.2 图题及图中说明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图题用五号字,图内文字及说明均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2.13.3 插图编排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2.13.4 坐标单位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除无单位者(如标示值)之外,必须注明坐标单位。2.13.5 论文中照片图及插图毕业论文中的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或数码像机图片),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毕业论文中的插图不得采用复印件。对于复杂的引用图,可采用数字化仪表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图稿。2.14 附录理工类论文附录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附录顺序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的中文译文及外文复印件等。文管类论文附录序号相应采用“附录一”、“附录二”等。3、论文排版要求3.1 纸张要求及页面设置名称格式要求纸张B5(182257),幅面白色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2.4 cm和2cm,页眉、页脚分别为1.8cm和1.7cm,对称页边距、左侧装订并装订线为0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页眉宋体字五号居中页码宋体字小五号居中3.2 封面(详见模版、B5纸单面打印)名称格式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宋体字小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 ,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要求字体居中论文题目黑体字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论文题目中文字数不得超过25字,要求字体居中填写姓名宋体字小三号, 行距固定值20磅 , 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要求字体居中大学楷体字小二号,行距固定值20磅, 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每字间空1格,要求字体居中年 月宋体字小三号,行距固定值20磅, 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日期为论文提交日期,要求字体居中3.3 封面2(详见模版、B5纸单面打印)名称格式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宋体字小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要求字体居中论文题目黑体字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论文题目中文字数不得超过25字,要求字体居中学院(系)宋体字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字体左对齐专业同上学生姓名同上学号同上指导教师同上答辩日期同上3.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单面打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B5纸,单面打印,不编页码3.5 中、英文摘要名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标题摘要:黑体字小二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Abstract: Times New Roman体小二号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段落文字宋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关键词同上,“关键词”三字加粗同上,“Key Words”两词加粗页码罗马大写数字,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罗马大写数字,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3.6 目录名称示例格式要求标题目录黑体字小二号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各章目录格式范例黑体字小四号, 行距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节标题目录格式范例宋体字小四号,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