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高一语文必修.ppt_第1页
赤壁赋高一语文必修.ppt_第2页
赤壁赋高一语文必修.ppt_第3页
赤壁赋高一语文必修.ppt_第4页
赤壁赋高一语文必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 。神宗时, 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 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 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 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 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 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追谥文忠公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 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 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 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 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 出的词人,开 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 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 木竹 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 ,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 都有重要成就。 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生活贫困,行动不得 自由,过着半囚徒的日子。他在写给朋友的信 中描述了自己黄州的生活:“得罪以来,深自 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 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 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 荡桨仰望,地方不大, 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 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 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 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 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 值。 苏轼 在此期间写下了光耀 千古的前后赤壁赋与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赋赤壁赋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nx zho nio h l qio lio zhl jng sh shu qio pin po fyu zng j ji 整体感知 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并简要分析。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乐 悲喜 第一节语言点 1、既望 既:之后 2、横: 横贯 3、浩浩乎 乎:的样子 所如/所止 4、凌万顷之茫然 5、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句 所:所字结构。到/停止的地方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试想像月下赤 壁之景,可打乱 写景顺序,用优 美的语言描述。 听雪.mp3 泛舟赤壁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诗经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第二节语言点 1、客有吹洞箫者 n+有者 定语后置句 2、呜呜然 然:样子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使跳舞/哭泣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箫声: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朗读二段,讨论:朗读二段,讨论: 第2段中,苏轼的歌声带 给你什么感觉,而客人 的箫声又给你什么样的 感觉? 第三节语言点 1、正襟危坐 危:端正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渔樵于江渚之上 5、侣鱼虾而友麋鹿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n. 作v.攻下,向东行进 打渔砍柴 n. 作状语,向西/东 n. 意动用法,以为侣友 “于”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 朗读二、三段,讨论:朗读二、三段,讨论: 1、第2段中,苏轼的歌 声带给你什么感觉, 而客人的箫声又给你 什么样的感觉? 2、第3段从客人的回答 中可以看出是什么让 其心生悲伤?题帕三 绝.mp3 英雄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 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 长江无穷, 而人生短暂。 欲求仙而不得, 托遗响于悲风。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 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这方面的诗句吗? 1. 1. 曹曹 操: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2. 陈子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3.苏苏 轼: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 4.杨杨 慎: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朗读第四段, 苏轼用什么方 式来劝慰客人 的?效果如何 ? 蕉石鸣琴.mp3 水 月 人 变 不变 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面对灾难性命运,苏 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 以豁达超脱的心境欣赏 “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 托。 客喜而笑,洗 盏更酌,肴核既 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 白。 思考是什么让他们 转悲为喜? 感情疏理 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 2段: 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萧声 3段: 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 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 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线索: 乐 悲 感情 乐 景 有机 情 融合 理 感性的乐 体悟 思考 理性的乐 水月流光 哀乐相生 物我无尽 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 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 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 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 的方式阐述观点。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 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 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 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 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 ,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 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 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 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 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 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全文脉络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1、游 月出 写景 乐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天 怨慕 2、乐 歌 箫声 泣诉 苏子 客 孟德 哀吾生之须臾 3、 问 而今安在哉 抒情 悲 愀然 答 周郎 羡长江之无穷 水逝者如斯 变:天地不能一瞬 清风 4、 议论 乐 月盈虚者如彼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明月 5、喜笑 更酌 狼籍 枕藉 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词语: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句式: 凌万顷之茫然 而今安在哉? 客有吹洞箫者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使动用法 名作动 向东进军 名作动 打鱼砍柴 意动用法 以为伴/友 定语后置 茫茫的广阔江面 宾语前置 但现在在哪里呢? 定语后置 即有吹洞箫者 被动句 “于”,被。 本文涉及的成语 水波不兴 遗世独立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沧海一粟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杯盘狼籍 赤壁赋补充文言知识 第一节语言点 1、既望 既:之后 2、横: 横贯 3、浩浩乎 乎:的样子 所如/所止 4、凌万顷之茫然 5、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句 所:所字结构。到/停止的地方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第二节语言点 1、客有吹洞箫者 n+有者 定语后置句 2、呜呜然 然:样子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使跳舞/哭泣 第三节语言点 1、正襟危坐 危:端正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渔樵于江渚之上 5、侣鱼虾而友麋鹿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n. 作v.攻下,向东行进 打渔砍柴 n. 作状语,向西/东 n. 意动用法,以为侣友 “于”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耳。 作业 比较阅读苏轼的 后赤壁赋 积累文言知识 背诵文章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 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 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 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 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 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 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 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 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 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 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 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 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 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 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 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 栗。 2、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3、望西山,始指异之。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 是乎始。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 嫠妇。 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 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 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 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 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 ,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 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 天光射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