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doc_第1页
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doc_第2页
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doc_第3页
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doc_第4页
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综综 合合 说说 明明1 1 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2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2 1.1.1 编制依据2 1.1.2 技术标准3 1.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3 1.3 计划任务计划任务.4 1.3.1 解决范围及人口4 1.3.2 工程措施及规模4 1.3.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4 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5 2.1 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基本情况.5 2.1.1 社会经济5 2.1.2 区域地质条件6 2.1.3 水文气象特征7 2.2 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水资源现状及保护.7 2.2.1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特点7 2.2.2 水资源保护7 2.3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农村饮水安全现状.8 2.4 地震受损情况地震受损情况.8 2.5 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 2.5.1 解决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8 2.5.2 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可行性9 3 工程设计方案工程设计方案.10 3.1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10 3.1.1 设计原则10 3.1.2 技术路线10 3.1.3 设计规模11 3.2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12 3.2.1 工程设计取值标准12 3.2.2 工程设计12 4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18 4.1 概算编制说明概算编制说明.18 4.1.1 工程概况18 4.1.3 编制原则和依据18 4.1.4 基础资料18 4.1.5 费率计算依据及标准19 4.1.6 其他19 4.2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20 4.3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20 4.4 水价核定水价核定.20 5 工程建设期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期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21 5.1 工程建设期管理工程建设期管理.21 5.1.1 管理机构21 5.1.2 管理方式21 5.1.3 过程管理21 5.1.4 资金管理21 5.1.5 招投标方案22 5.1.7 竣工验收22 5.1.6 质量管理23 5.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23 5.2.1 施工准备23 5.2.2 施工条件24 5.2.3 施工方法24 5.2.4 施工总布置27 5.2.5 进度安排28 6 工程建后管理工程建后管理.29 6.1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29 6.1.1 管理体制29 6.1.2 运行机制29 6.1.2 工程管理29 6.2 水源保护水源保护.29 6.2.1 水资源保护方案29 6.2.2 水资源保护30 6.2.3 水质检验和监测30 6.3 技术服务技术服务.31 6.3.1 加强技术培训31 6.3.2 加大宣传力度31 6.3.3 强化行业管理31 6.3.4 建立应急机制31 6.3.6 加强技术推广31 7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32 7.1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32 7.2 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32 7.3 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33 7.4 水土保持设计水土保持设计.33 8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34 8.1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34 8.1.1 直接经济效益34 8.1.2 间接经济效益34 8.2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34 8.2.1 投资概算34 8.2.2 效益分析评价34 8.3 社会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36 1 附表附表 1)概算书 2 附图附图 1)管网平面布置图 2)管沟开挖设计图 3)管沟开挖及镇墩设计图 4)检查井及闸阀井设计图 5)配件设计图 1 综综 合合 说说 明明 20010 年 11 月,受关帝镇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关帝场镇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 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经过公司设计人员的努力,于 2010 年 12 月初完成了该 项目方案编制工作。 关帝镇位于涪城区南郊,距城区 23 公里,幅员面积 23.9 平方公里,辖 10 个行 政村,78 个农业合作社,一个居委会,总户数 3525 户,总人口 10108 人。关帝镇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是绵阳市重 要的农产区和农业科研基地。多年平均气温 16.4,极端最高气温 37,最低气温- 5、9,多年平均降水量 947mm。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中孔隙潜水。 区内地表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径流时空分布与降雨量基本一致。由于降雨量年、季 变化很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年、季变化也很大。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为确保涪城区杨家镇、关帝镇场镇及管网沿线受灾群众及 灾民安置点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涪城区水务农机局即将实施涪城区农村饮水安全 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 ,该项目规划从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 吴家镇场口延伸铺设供水主管网至关帝场镇场口处,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 已处理后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合格水,供水规模为 1165m3/d,计划解决杨家、关帝共 1.8 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根据实际,本项目设计从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供水管网末端 即关帝镇场口处管网取水,继续延伸铺设主管网,解决关帝镇场镇受灾居民共 2160 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解决民营养殖规模企业沪川牧场养殖用水问题,工程供 水规模为 1165m3/d。 工程主要铺设供水主管网 4500m,土石方工程 10059m3,砼工程 81m3,砌石 610 m3;用水泥 18.2t,汽油 0.123t,柴油 0.06t,钢筋 0.19t。项目工程总投资 126.17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24.4 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费 85.5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 费 1.09 万元,独立费用 9.65 万元,基本预备费 6.01 万元。 本项目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工程效益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 有关规范进行了国民经济评价,其内内部收益率 EIRR=8.56%8.0%,经济净现值 ENPV=4.08 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1.021。国民经济满足规范要求,切实 可行,敏感性分析表明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2 1 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 (川 府发200821 号) ; 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区震损水库和饮水安全恢复重建的会议纪要 (川府阅 200933 号) ;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 (川办函200983 号) ;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 (川办函2009 129 号) ; 汶川地震四川省水利灾后重建规划报告 ; 关于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川府办发电2008 173 号) ; 省发改委关于规范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权限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08580 号); 省水利厅关于四川省水利灾后重建项目前期工作技术审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川水函20081134 号) ; 省财政厅关于对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第 450 号代表建议的办理答复 (川 财办函2009188 号) ;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的通知 (发改农经20071752 号) ;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 财政部、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财建2007917 号) ; 绵阳市“5.12”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的通知 (绵府办发2008 62 号) ; 3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扩大内需项目资金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绵府办发20091 号) ;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绵府 办函2009262 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 (绵府办发200952 号) ;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 (绵府办函2009 445 号) 。 绵阳市涪城区灾后重建水利规划 1.1.2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 2、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 ; 3、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准则 ; 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 5、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32008) ; 6、 室内外给水设计手册 ; 7、 中国农村给水设计手册 ; 8、水利部和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 农2004547 号); 9、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S1 ; 10、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11、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 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 1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 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 15、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B50016) ; 1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等。 1.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按照国家计委、卫生部、水利部颁布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 4 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评价指标,根据项目区水源、地形、村民 居住点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5.12”特 大地震后的实际情况及灾重建规划,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编制: 1、坚持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 2、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工程与环境相结合、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 则,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 3、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管理方便的原则。 4、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水量、水质和水压符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准则的卫生、安全的规定和要求。 5、工程设计与项目区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农 民脱贫致富步伐相结合。 1.3 计划任务计划任务 1.3.1 解决范围及人口解决范围及人口 本项目计划通过延伸铺设供水管网,解决关帝镇场镇受灾居民 2160 人饮水不安 全问题及民营养殖规模企业沪川牧场养殖用水问题。 1.3.2 工程措施及规模工程措施及规模 工程计划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处理达标后的水,从灾后恢复重建杨家 镇、关帝镇供水工程供水管网末端即关帝镇场口处管网取水,继续延伸铺设主管网 5 公里,解决受灾群众及养殖企业用水问题,工程供水规模为 500m3/d。 1.3.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项目工程总投资 126.17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24.4 万元,金 属结构及安装工程费 85.5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 1.09 万元,独立费用 9.65 万元, 基本预备费 6.01 万元。详见概算表。 2、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国家灾后重建资金 100 万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自筹。 5 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基本情况 2.1.1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关帝镇位于涪城区南郊,距城区 23 公里,幅员面积 23.9 平方公里,辖 10 个行 政村,78 个农业合作社,一个居委会,总人口 10108 人(其中场镇人口为 2160 人) , 总户数 3525 户,总耕地面积 951 公顷;全镇种植蔬菜 8071 亩,小麦 5000 亩,豆类 745 亩,薯类 2250 亩,油料 8399 亩,玉米点播 3528 亩;发展桑园 3045 亩,产茧 120.5 吨;土鸡、生猪产业优势进一步进一步量达富余劳动力面取消农业税,人平减 负中行为,的明查暗访力度凸现,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强劲,投融资环境进一步 优化。全年出栏成品土鸡 123.44 万只,存栏 38.79 余万只,实现收入 4246.8 万元; 生猪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关帝又一产业亮点,全年全镇出栏生猪 56371 头,产值实 现 5213 万元。水产品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出产 627 吨,实现产值 752.4 万元。工业总产值 4075 万元。 其中沪川牧场位于关帝镇大树村,占地面积 35 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 5000 万 元,主要从事种猪、商品猪、肉品、兽药、设备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研发和经营,是 涪城区引进并着力打造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之一,也是我区灾后重建成功引进并 实施的第一个大型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提供优质种猪 15000 头、商业猪 50000 头,实现年产值 8000 万元,带动就业 150 人,流转土地 300 亩。该项目建成 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有效带动涪城乃至绵阳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壮大,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生猪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科学的 示范作用。 牧场设有种猪繁育场、饲料加工场和商品猪养殖场三大养殖区,引进了先进的 经营管理技术,配备了专业的兽药、设备研发力量,采用“自繁自养”模式,引进 由美国、法国、丹麦等国优质种猪杂交而成的“杜长大”瘦肉型商品猪进行科学繁 育和养殖。该猪种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瘦肉率高等特点,在上海、香港和江 浙等地供不应求,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效益前景;与此同时,牧场还向生 猪养殖企业、大户等提供猪业项目市场策划、选址建场设计、养猪技术咨询、行业 信息咨询、养猪技术人员培训、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等服务,并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教 6 学实习基地,为培养养殖专业人才提供完善的技术性指导和业务培训。 2009 年底,绵阳沪川牧场将完成 20000 平方米猪舍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实 现引进 1000 套母猪产仔,出栏仔猪 1 万头的初步目标。将为关帝镇的经济发展和人 员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牧场周边的经济发展。 2.1.2 区域地质条件区域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川北台陷次级褶皱河边背斜(系石马坝土门垭背斜西延 部分) ,该背斜轴线西起蒋家长沟向北东东径河边至白岩墙。核部及翼部地层均为侏 罗系七曲寺组的砂泥岩地层,两翼地层倾角大致对称,为 14 度。 ,但当前遭受 “512”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的影响,场地抗震稳定性一般。依据 DL5073-2000水 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抗规 )第 3.1.1 条判别,拟建工程场地处于水 工建筑抗震较有利地段。 抗震设防烈度:依照 2008 年版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本区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 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2、水文地质 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中孔隙潜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漫滩、高漫滩与一级阶地的卵石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 水补给,排泄于沟谷。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在地域上差异较大,从而形成了错 综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多种地下水类型。基于地下水富水性弱,无赋存条件的情 况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区的取水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及地下水。区内地表水主 要靠降水补给,径流时空分布与降雨量基本一致。由于降雨量年、季变化很大,导 致地表径流量年、季变化也很大。 3、工程地质评价 关帝场镇镇地貌属于浅丘地形,表现为鸡爪丘、圆丘-窗地,地势东北高、西南 低,相对高差一般 30-100m。渠道多位于丘间谷地,地势平缓,渠道两侧多为农田、 台地,少数位于丘陵斜坡边缘,但相对高差一般不大于 10m。灌区的丘陵较低矮, 部分基岩出露;部分地段覆盖有厚度不大的坡积土,植被茂盛,灌区水土保持效益 好,土壤侵蚀轻度。 7 4、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川北台陷次级褶皱河边背斜(系石马坝土门垭背斜西 延部分) ,该背斜轴线西起蒋家长沟向北东东径河边至白岩墙。核部及翼部地层均为 侏罗系七曲寺组的砂泥岩地层,两翼地层倾角大致对称,为 14 度。 ,但当前遭受 “512”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的影响,场地抗震稳定性一般。依据 DL5073-2000水 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抗规 )第 3.1.1 条判别,拟建工程场地处于水 工建筑抗震较有利地段。抗震设防烈度:依照 2008 年版 GB50011-2001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对应的抗震设 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2.1.3 水文气象特征水文气象特征 关帝场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 是绵阳市重要的农产区和农业科研基地。多年平均气温 17.4,多年平均降雨量 956mm,最大年降雨量 1700.1mm,最小年降雨量 577.5mm。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 7-9 月份约占全年降雨的 60%,7 月降雨量又仅占全年的 25%,12 月降雨量仅占全 年的 0.5%。常造成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282 小时,无霜期 267 天。 2.2 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水资源现状及保护 2.2.1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特点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关帝现有水利蓄水工程 112 处,其中有小(二)型水库 7 座,山平塘 84 口,石 河堰 21 道,有效库容 500 万余立方米。关帝镇境内无大的河流通过,群众生产生活 用水主要依靠都江堰人民渠六期涪城区中型灌区玉杨丰支渠引水,年引水量近 500 万立方米。 2.2.2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 由于涪城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涪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保护水资源,指示涪城区水务局 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全区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工作: 1、重新划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区包括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 明确相应保护界限与水质目标。同时,对保护区的水质情况坚持做到定点、定期观 测,面向社会发布水资源公报。 2、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近年来,关帝镇镇府配合涪城区水务农 8 机局在集中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未审批有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取缔 了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排污口,定期监测饮用水源水质状况。 3、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规范主要河道内的水禽养殖行为和查处乱用溪河塘埝肥 水养鱼行为。将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界定打桩和标志设置,由区相关 部门共同督导其管护工作。 4、全区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工作,治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水质。 2.3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近年来,由于全区持续干旱,严重缺水,加之水质不达标,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水质不达标也给疾病传播创造了条件。而关帝镇水资源开发程度低,大部分地区用 水主要依靠人民渠输水和农民自建水井,但由于人民渠供水期短,水量有限,导致 整个涪城区的农村居民用水极为困难,在人民渠断流期间,只能依靠以前的老井出 水。原有的大部分老井出现了也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水质水量不能受到保证;再加 上“5.12”地震影响,导致许多群众自建水井被震损,渗漏严重,农村居民用水问 题雪上加霜,这些问题均影响着关帝场镇的城乡统筹规划,影响着整个关帝镇的新 农村建设,甚至制约关帝镇的经济发展。 2.4 地震受损情况地震受损情况 在 5.12 特大地震中,关帝镇受损严重,场镇供水管网破损,农户自行打的水井 渗漏严重,水井及水管已不能继续使用。再加上地震后全区干旱频繁,地下水补给 不足,现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突出,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尽快 解决。 2.5 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5.1 解决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解决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5.12”地震后,由于供水管道的渗漏,群众的生活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 群众在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后,新的生活用水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特别是农房恢复重 建集中区,用水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尽快解决。同时,实施地震灾区农村人口 饮水安全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是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灾区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恢复重建工程可以提高灾区的供水条件,改善灾区群众的饮水条 件,保证灾区饮水安全,提高受灾群众的生活质量,是一项“民心工程” 、 “德政工 9 程“,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实施灾区农村饮水安全恢复重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5.2 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可行性解决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可行性 关帝镇地震灾区农村饮水安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建设经费有保障;灾区群众渴望尽快建成,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关帝镇党委、政 府非常重视,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灾区农村饮水安全灾后恢复重建的组织、施工和 管理等工作,完全具备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条件。 10 3 工程设计方案工程设计方案 3.1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3.1.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根据水利部颁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用水安全卫 生评价指标体系 ;省计委、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 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川计农经【2001】39 号) ;绵阳市涪城区灾后重建水利 规划等文件要求,参考相似条件运转正常的供水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 计年限内的发展变化,以解决安全饮水为原则,适当考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 合确定一个比较符合现实又有发展余地的生活用水标准。 1、充分听取用户意见,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和供水技术,在保证工程安全和 供水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运行管理方便。 2、计算供水规模的参数取值严格按照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 2008)合理选取,控制供水规模,防止供水规模偏大。 3.1.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一)水源保护 1、根据水源类型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存在可能影响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和 任何活动。 2、地下水水源的单井保护半径不小于 50100 m。地表水水源保护范围为取水 点上游 1000 m 至下游 100 m 的水域及其沿岸,并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等。 3、水源保护区征得相关部门的认可,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相互 配合。 (二)供水工程建设 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延伸铺设供水主管网及其配套工程,各部分建设要 符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的要求。 1、水源选择与配置 根据实际,本项目设计从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供水管网末端 即关帝镇场口处管网取水,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已处理后的成品合格水。 2、工程选型 11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为确保涪城区杨家镇、关帝镇场镇及管网沿线受灾群众及 灾民安置点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涪城区水务农机局即将实施涪城区农村饮水安全 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 ,该项目规划从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 吴家镇场口延伸铺设供水主管网至关帝场镇场口处,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 已处理后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合格水,供水规模为 3000m3/d,计划解决杨家、关帝共 1.8 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根据水源、用水需求、地形、居民点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本项目 计划从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供水管网末端即关帝镇场口处管网取 水继续延伸铺设主管网,解决关帝镇场镇受灾居民共 2160 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 时解决民营养殖规模企业沪川牧场养殖用水问题。 3、水处理措施选择 本工程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已处理后的成品合格水,不需要二次处理。 4、材料设备选择 农村饮水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要性能可靠、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卫生安全要求,优先采用耐腐蚀、耐老化、节 能、节水、环保的产品。 (三)水质检测 集中供水工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的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 梢水进行检验。本工程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已处理后的成品水,有专业水 质化验单位对水质检验和水厂自检,不需进行二次重复检测。 3.1.3 设计规模设计规模 依据前述的编制原则、技术路线,在充分听取当地群众意见和现场查勘的基础 上,根据地形、地质、水源及水质等不同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同时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技术标准汇编中的要求,对供水 站中的建筑物及管网的抗震设计烈度按 7 度进行设计,防洪标准设计按 20 年一遇进 行设计,初步拟定以下总体设计方案。 本工程为管网延伸工程 1 处,采用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已处理达标后的成品 水,本工程设计解决关帝镇场镇及管网沿线受灾群众共 2160 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12 同时考虑川沪牧场用水也将从本工程管网中取水,故本次设计规划将川沪牧场的用 水纳入供水规模的计算。 3.2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3.2.1 工程设计取值标准工程设计取值标准 1、工程的供水规模按最高日用水定额进行计算。依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 310-2004)中的有关规定,关帝镇属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分区中的第四区,对于 泵站扬水工程,按照“全日供水,室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的用水 条件,拟定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 60L/人.d。 2、以现状居民人数为规划解决人数,工程设计年限采用 15 年,设计年限内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 3,该供水站中的未预见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 10%考虑, 按此计算后不再计入设计年限内的机械增长人数对水量的影响。 3、在全日供水情况下,对于不同规模的供水工程采用不同时变化系数及日变化 系数采用。 4、绵阳市水务集团管网每天工作 24 小时供水。 5、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不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按 7 m 取值,两层建筑 物按 12m 取值,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 4 m。 6、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在 40 m 以内时不设置减压措施,超过 40 m 时设置 减压阀。 3.2.2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关帝场镇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关帝镇,本次兴建管网延伸 工程 1 处,解决关帝镇受灾群众 2160 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考虑大树村的川沪 牧场也将从本工程管网中取水。 3.2.2.1 工程总体设计工程总体设计 1、供水规模和用水量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对供水范围用户的实地考察,根据村民生活习惯与用水 状况,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有关用水参数。其主要参数如下: 工程设计年限为 15 年,基准年为 2010 年;设计年为 2010-2025 年。 设计人口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 PP0(1+ R)n+P1 13 P=2160(1+3)15+0 = 2260(人) 式中:P-设计年限末用水人口; P0-设计时当年的统计人口数 P0=2160; R-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根据关帝镇提供数据,取 R=3; P1 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此次不计入。 n-设计年限,n=15; 居民生活用水量 Q1 Q1Pq10-3 式中:Q1-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P设计供水人口 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关帝镇分区属于第四区,按照国家村镇供水工 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表 3.1.2,本工程供水范围用(供)水条件为全日供水, 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其他卫生设施较少,相应最高日居民用水定额为 50 70L/(人.d) 。设计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Q=60L/人.d 计算,居民生活用水量经计 算: Q160226010-3 135.6m3/d 公共建筑用水量 Q2 公共建筑用水量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1.3,按 Q1 的 10%计,则 Q2Q110%=135.610%=13.56m3/d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Q3 水厂的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根据国家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1.8, 取上述几项之和的 10%计,则: Q3(Q1+Q2)10(135.6+13.56)1014.92m3/d 因本次设计还考虑的沪川牧场的用水量,由于沪川牧场主要养殖商品猪,根 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畜禽(猪)用水定额取 20L/头.d,沪川牧场 建成后养殖规模为 50000 头,故沪川牧场日均用水量为 Q4=205000010-3=1000 m3/d 消防用水量 Q5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2001) ,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 应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确定。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 火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3.21 的规定。 14 表 3.21 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 人数(万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次)一次灭火用水量 (L/S) 1.0 110 2.5 115 本次设计人数为 2260 人,故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 1,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10L/S 计算。按火灾延续时间 2h 计算,则消防用水量为 72 m3,而村镇供水工程 技术规范 (SL3102004)3.1.3 规定允许短时间间断供水的乡镇,当上述用水量之 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设计配水管网时按规定 设置消火栓。 供水规模 Qd 根据规范,供水规模等于最高日用水量,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 = 居民 生活用水量 + 公共建筑用水量 +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即 Qd=Q1+Q2+Q3+Q4+ Q5=135.6+13.56+14.92+1000+0=1164m3/d 故本项目设计日供水规模为 1165m3/d。 日变化系数 Kd取为 1.3,则平均日用水量 Q均= Qd/Kd=1165/1.3=896m3/d 年平均给水量 Qg=365/Kd Qd=365/1.3896=25 万 m3/年 从以上结果可:本工程的规模为 1165m3/d,用水量为 25 万 m3/年。 2、供水水质和水压 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供水水压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为 7m,两层建筑为 12m,二 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 4m,本设计取 6 层 24m 为用户的最小服务水头。 3、水源选择 根据实际,本项目设计从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供水管网末端 即关帝镇场口处管网取水,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已处理后达到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合格水。集中供水工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 的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验。本工程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 15 三水厂已处理后的成品水,有专业水质化验单位对水质检验和水厂自检,不需进行 二次重复检测。 涪城区水务农机局即将实施涪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 关帝镇供水工程 ,该项目规划从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吴家镇场口延伸铺设供水主 管网至关帝场镇场口处,供水规模为 3000m3/d。而本项目设计供水规模为 1165 m3/d,水量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 4、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 本工程供水范围为关帝镇场镇 2160 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以及大树村沪川牧场的 用水问题。根据涪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 实施方案 ,该项目供水管网铺设末端关帝镇场口即本次项目供水管网起点水压线标 高为 489.032m,自由水头达 41.482m,完全能够满足自流供水方式,因此设计供水 方式通过管网自流至用户。 5、工程设计等级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集中式供水工程规模等级划 分按表 3.2-1 确定: 表 3.2-1 集中式供水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工程类型型型型型型 供水规模(m3/d)10000100005000500010001000200200 因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每天供水规模 Q1165m3/d,工程设计规模为型,供水 的时变化系数 Kh 取为 2.0: 最高日平均时给水量 Qcp=Qd/24=1165/24=48m3/h, 最高日最高时给水量 Qmax=KhQcp =2.048=96m3/h 6、防洪和抗震 本项目工程按照防洪标准 (GB50201)有关规定,主要建筑物按照 20 年 一遇洪水进行设计,50 年一遇洪水进行校核。 本项目工程主要建(构)筑物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按照度设计。 3.2.2.2 配水工程设计配水工程设计 根据供水区村民居住分布情况及农村供水设计技术要点的规定,供水主管 道按终期规模设计,配水管网采用树枝状布置。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本次设计管 网布置仅设置主管网,沿途不设置分支管网,管径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确定。考 虑今后沿管线各村社用水要求,在干管上预留进入各村社接口。 16 1、设计流量 根据设计,按照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计算。 配水管网设计流量 QtQmax=98m3/h=0.0272 m3/s。 2、设计流速 根据农村供水设计技术要点的规定,配水干管设计流速采用经济流速,设 计取 v=1.2 m3/s(见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 )P79 页及表 171。 3、管径计算 管径按如下公式计算:D=0.169m=169mm Q4 根据计算结果,本次设计配水主管管径选用 D=180mm 的 PE100 级聚乙烯管, PN=0.8Mpa,实际计算内径 d内=180-8.62=167mm。 4、管段水力计算 本次设计管网布置仅设置主管网,沿途未设置分支管网。每一管段只有唯一的 流量,任一管段的流量等于该管段下游的节点流量的总和。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 头损失的 10%计,总水头损失 hi =1.1iL(m)。 1)沿程水头损失 H1= iL= 0.000915Q 1.774 /d 4.774 *L= 0.007*4500=31.5m 式中: h1沿程水头损失 m; L计算管段的长度 m; 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m/m(PE 管 i=0.000915Q 1.774 /d 4.774 ) Q管段流量 m3/s; d管道内径 m; 2)局部水头损失 H2=0.1*31.5=3.1m 3)总水头损失 H= H1+ H2=34.6m。 根据涪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实施方 案 ,该项目供水管网铺设末端关帝镇场口即本次项目供水管网起点水压线标高为 489.032m,自由水头达 41.482m,本项目末端供应到沪川牧场取水井处,其地面高 程为 440.60,计算自由水头为 15.432m,完全能够满足自流供水方式。 5、附属建筑设计 (1)各类闸阀及阀井的设置 阀门井及分水井。在各主、支管交接处设置阀门井,并在交接点下游的干管 17 上设置节制闸阀,在分支管上设置分水闸阀。考虑到今后供水用户的扩大,在拟定 分水点处,设置分水井,井内安装分水三通和分水支管,并在分水三通下游的管上 设置节制闸阀,在分支管上设置分水闸阀。为了节省工程量,将分水井和阀门井合 并设置。各种闸阀井均为砼结构,圆形结构,井的设计套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 水排水标准图集 S1(上) 。井底内径根据阀门、管件尺寸大小确定,井盖采用聚丙 烯高分子塑料盖板,为防止地下水渗入井内,阀井内用防渗砂浆抹面。本工程总共 设置 10 处闸阀井。 检查井。在供水干管每隔 200 米处设置一检查井。各检查井内均在主管上安 装闸阀。本工程总共设置 15 个检查井。 减压阀。干管最大静水头超过 60m 设置减压阀,本工程不设置减压阀。 排气阀。在管道倒顺坡高点呈“凸”形的高点处设置。同时输水管道在坡度小 于 l时,宜每隔 0.5l.0km 设置进气排气阀。本工程设置排气阀 1 处。 消火栓。在用户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消火栓高出地面的高度据现场情况确 定。 本工程需设置 6 处消火栓。 (2)水管管材及压力等级选择 根据地形情况,为确保工程安全和便于连接,输水管网采用 PE 管,管道的压 力等级为 0.8Mpa。PE 管采用热熔连接,管道变径一般均在分水井处,采用变径管 接头连接,分水处采用等径或异径三通连接。 (3)管道设计及开挖 配水管采用 PE 管,该设计配水管道最大工作压力为 P=0.4Mpa,设计内水压力 1.5P=0.6Mpa,据规范选用管材的公称压力不小于设计内水压力,选择公称压力位 0.8Mpa 的 PE 管。 输水 PE 管必须地埋,在一般地带,管道全部选用 PE 管,采用地埋式铺设,管 顶以上埋深不小于 0.7m,穿越道路、渠道、院落、农田等埋深不小于 1.0m,公路不 得小于 1.5m。 (4)管道穿路、渠、院落设计 对管道须穿路、沟渠、院落的地方,尽量采用地埋式,并对穿路的管道设置钢 套管保护,因特殊情况确需跨空穿越的,除采用钢套管保护外,还需在跨空管道两 端设置镇墩,确保管道稳固,镇墩采用 C20 砼砌筑。凡管道穿路、沟渠、院落的地 18 方,均设立警示牌柱等标志。 (5)管道铺设 根据总平面布置图,本次供水工程的输水主管总长 4500m。 19 4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4.1 概算编制说明概算编制说明 4.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为灾后重建关帝场镇供水站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工程位于涪城区 关帝镇。根据实际,本项目设计从灾后恢复重建杨家镇、关帝镇供水工程供水管网 末端即关帝镇场口处管网取水,水源为绵阳市水务集团三水厂已处理后达到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合格水。通过延伸铺设供水主管网 4.5km 解决关 帝镇受灾群众 2160 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以及大树村沪川牧场养殖用水问题。工程设计 供水规模 1165m3/d,主要为管网铺设工程。 4.1.3 编制原则和依据编制原则和依据 1、采用水利部水总【2002】116 号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水利部 水建管【1999】523 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川水发 【2007】20 号文颁发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进行工程 造价编制,主要定额采用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2007) 。 2、按照川水发 2007编规编制主要材料概算单价汇总表、建筑工程单价汇 总表、工程概算表及总概算表。 3、根据工程布局和工程设计,汇总概算主要工程量和材料、设备用量,主要工 程量和材料、设备用量要能反映出工程投资水平。 4、根据初步设计报告和图纸,结合工程规模,严格按照编规要求,并按相 应取费标准取费。 5、 四川工程造价信息2010 年第四季度第 10 期的工程材料信息价格。 4.1.4 基础资料基础资料 1、人工预算单价:依据川水发【2007】20 号文颁发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 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按六类工资区分别计算得各类人工工时预算单价结果为: 工长 5.50 元/工时、高级工 5.11 元/工时、中级工 4.32 元/工时、初级工 2.32 元/工时。 2、材料预算价格:进入单价的主要材料川水发【2007】20 号文颁发的四川 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进行工程造价编制。调差价格按绵阳 20 工程造价信息2010 年第四季度第 10 期的工程材料信息价格进行调差。 3、风、水、电单价:经计算: 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计算,施工电价为 1.02 元/度,施工水价为 0.86 元/m3,施工风价为 0.16 元/m3。 4、材料预算价格 材料价格以工程所在地实际调查价格为依据,并参考绵阳工程造价信息 2010 年第 10 期和四川工程造价信息中公布的材料价格、市场价格(厂家价格) 作为材料预算价格的,考虑运杂费及采保费等综合计算所得。使用砂石料从丰谷镇 涪江砂场采购,其他建筑材料均可从绵阳市城区直接采购。 5、设备价格 设备价格依据生产厂家报价和市场调查价并参照在建工程资料综合分析选用, 主要设备价格为设备原价加上运杂费和采购及保管费综合计算所得。设备原价依据 厂家提供的报价资料确定。 4.1.5 费率计算依据及标准费率计算依据及标准 建安工程单价计算中,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等 费率标准均按四川省水利厅川水建管200210 号文规定计算;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率 标准表详见表 4.11。 表 4.11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率标准表 单位:% 编 号 费用名称计算基础 土石 方 砌石 工程 砼工 程 模 板 钻灌 工程 砂石 备料 其 它 安装 工程 备 注 一直接费 1其他直接费直2.62.62.62.62.62.62.63.1 2现场经费423342340 二间接费422243345 三计划利润直+间55555555 四税金直+间+利3.253.253.253.253.253.253.253.25 4.1.6 其他其他 1、施工临时工程 施工临时工程按工程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按 1%计列。 2、独立费用 (1)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建安工程费的 2.5%计取; (2) 不计联合试运行费和生产准备费; 21 (3)科研勘测设计费:工程勘测设计费取费标准按一至第四部分的 2.5%计取; (4) 其他费用:工程质量检测费按建安工程费的 0.8 计取,工程保险费按建安工 程费的 0.45%计。 3、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一至第五部分投资合计的 5%计算。 价差预备费:按国家计委计投设(1990)1340 号文规定不计价差预备费。 4.2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 1、主要工程量:铺设供水主管网 4500m,土石方工程 10059m3, ,砼工程 81m3,砌石 610 m3。 2、主要材料用料:水泥 18.2t,汽油 0.123t,柴油 0.06t,钢筋 0.19t。 3、工程投资:项目工程总投资 126.17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24.4 万元,金属 结构及安装工程费 85.5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 1.09 万元,独立费用 9.65 万元,基 本预备费 6.01 万元。 4.3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26.17 万元,其中国家灾后重建资金 100.00 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 自筹解决。 4.4 水价核定水价核定 本工程水价由涪城区物价局核定,进行听证后确定。 22 5 工程建设期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期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 5.1 工程建设期管理工程建设期管理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