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ppt_第1页
号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ppt_第2页
号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ppt_第3页
号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ppt_第4页
号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 20072007年年5 5月月 科学综合题的结合点: 一、科学与文学相结合 二、科学与数学相结合 三、科学学科内部的结合 例1. 千锤锤万凿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烧若等闲闲。 粉身碎骨浑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间。 上面是于谦谦12岁时岁时 所作的石灰吟。 这这首诗诗中涉及到一些化学变变化,请请用化学 方程式来表示有关反应应: CaO+H2OCa(OH)2 CaCO3 = CaO+CO2 高温 Ca(OH)2 +CO2CaCO3+H2O 一、文学渗透型综合题(科学与文学结合) 例2. 科学是美的。一位同学将生活中水的物态 变化写成一首优美的小诗:“晶莹的冰飘渺的 雾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 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 活的多姿多彩”。小诗中含有许多科学知识,请 在表中空白处填写有关内容。 一、文学渗透型综合题(科学与文学结合) 文中句子形成原因吸、放热热情况 凝重的霜水蒸气凝华华放热热 晶莹莹的冰水凝固 放热 例. (2006金华)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 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 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请回答: (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二、图像渗透型综合题(科学与数学结合) Cu固体AC溶液 O2 稀酸B 沉淀质量( 克) 0 Ba(OH)2溶液质量(克) 2Cu + O2 2CuO (1)_ (2)_ 答题的主要错误: 方程式未配平,CuO写成CuO2 ,把O2写在等号上面。 答CuSO4、H2SO4较多; 不全特别多。 HCl、CuCl2 或 HNO3、Cu(NO3)2 三、学科渗透型综合题(科学学科内部结合) (一)化学与物理结结合 (二)化学与生物结结合 (三)物理与生物结结合 (四)多学科综综合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例1 如右图:烧杯中盛有稀盐酸, 上面浮有一木块。现向稀盐酸中加 入一些生铁片(忽略液体体积的变 化),我们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木块 稀盐酸 答:(1)有气泡生成 (3)木块上浮 (4)溶液上面漂浮有一些黑色颗粒物 1、化学反应和溶液密度变化、浮力变化的问题 (2)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例2. 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一重物A,烧杯 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忽略A和B的体积变化) (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 ,过一段时间后,弹簧秤的读数将_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 则将A放入 B中,过一段时间后, 弹簧秤的读数将_ 变小 增大 浮力类题目小结 (1)能正确判断溶液密度(质量)的变化 (2)一般情况下忽略液体体积的变化 (3)当物体浸没时, 的变变化引起F浮的改变变 (4)当物体漂浮时,利用F浮 = gV排 = G,G不变变, 浮力也不变变,所以 的变变化引起V排的改变变 练习1 如图,一个放有砝码的蒸发皿浮在水 槽的水面上,蒸发皿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h。 当不断地向水中加入食 盐,下列各图中,正确 反映h与食盐质量之间 关系的是( )C 练习 (1)将鸡蛋放入玻璃杯中,再向杯中放 入质量分数为0.2%的稀盐酸,半分钟后观察,鸡蛋表 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小气泡中 的气体是什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 (2)大约5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 液面后部分气泡自动消失,鸡蛋随即下沉,如此不断 反复。讨论鸡蛋为什么上浮。 答:(1)气体是CO2 CaCO3+HCl=CaCl2+H2O+CO2 (2)生成的气体聚集在鸡蛋的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 体积,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大于重力而上浮。 2、化学反应引起气体压强变化 例1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 (1)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 ,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的溶 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胀大; 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 ,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 如此反复。则A和B 中滴加的 可能是_NaOH溶液 稀盐酸 (2)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关闭A、B 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会出现现什么现现象。 _ 气球胀大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2、化学反应引起气体压强变化 例2 向两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半 瓶水和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盖上玻璃片,并振荡后 ,用手托住玻璃片把瓶子倒过来,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解 释其原因。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答:玻璃片被吸在瓶口。 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 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玻璃片被压在瓶口。 气体压强类习题小结: (2)容器(气球)内与外产生 压强差,从而改变其的形状。 (1)能正确区分“发生变化对象(气球)”的内与外。 (3)与大气相通的,压强始 终不变。压强变化的原因一般 由于该气体能溶于这种液体或 能与这种液体发生反应,有时 也可能是气体温度发生了变化 。 某同学想用木炭粗略来完成 这个实验,请你帮他设计一 下方案。 红磷 不溶于水,无色气体 不与红磷反应 要点:把水改为NaOH溶液。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练习1、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 置。燃烧匙中盛放的是_,当燃烧停止后 ,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推 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化学性 质是_。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练习、如图所示,在装有一定量水的容器底部 有一只装有适量石灰石和盐酸的广口瓶,瓶口用 一只气球密封着。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体积 逐渐增大,在气球的体积逐 渐增大而广口瓶还没有离开 容器底部时。广口瓶所受到 的浮力_,水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_,容器对 支持面的压强将_。 增大 增大 不变 (二)化学与生物结合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CO2、O2含量的变化 例. 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学生设计 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你预测数天 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A (二)化学与生物结合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CO2、O2含量的变化 例2. 如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 。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 皮塞塞紧。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 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 )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C (三)物理与生物结合(人体中的杠杆) 例1. 人体内也有三种类型的杠杆,即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人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 骨骼和腓肠肌状况如图所示。踮着足,可以看成是 杠杆。 省力 (四)多学科结合 例1. 下列各项中两个量的关系不能用如图所示的 图像来表示的是 ( ) A.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B . 某种溶液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C . 某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溶液与碱溶液 的质量关系 D . 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狼与羊的数量关系 D (四)多学科结合 例2. 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 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 CH4),其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 家庭烹调、取暖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 气池产生沼气。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 产生沼气量是0.2m3。而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 的烹调所用,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行3km,可以点亮60W电 灯工作6h。请问: (1)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产生多少能量? (2)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是_。 (四)多学科结合 (3)经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质时释 放出来的。甲烷细菌属于( ) A好氧性异养型细菌 B厌氧性异养型细菌 C好氧性自养型细菌 D厌氧性自养型细菌 (4)如果某小山村有30户家庭,生活用电每户平均 100W,公共设施及学校用电约1000W。设全村平均每天用 电4h,为保证全村的正常用电,至少要建造多大的沼气池 才够用?(请通过计算回答,计算过程中不能被整除的,小 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四)多学科结合 例2. 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 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 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调、取暖 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气池产生沼气。据测算 ,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是0.2m3。而每立 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调所用,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 行3km,可以点亮60W电灯工作6h。请问: (1)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产生多少能量? (2)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是_。 答: (1) 1.296106J (2) CH4 + 2O2 点燃 CO2 2H2O 。 (四)多学科结合 (3)经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质时释放出 来的。甲烷细菌属于( ) A好氧性异养型细菌 B厌氧性异养型细菌 C好氧性自养型细菌 D厌氧性自养型细菌 (4)如果某小山村有30户家庭,生活用电每户平均100W,公 共设施及学校用电约1000W。设全村平均每天用电4h,为保证全 村的正常用电,至少要建造多大的沼气池才够用?(请通过计算 回答,计算过程中不能被整除的,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B (4)解: t = 43600s = 1.44104s W = Pt =(30100W+1000W)1.44104 s= 5.76107J (5.76107J1.296 106J ) 5 m3 = 222.2m3 一、选择题答题要求: 1、审清题意、慎重选择 5 6 16 2、要有足够的时间做题(至少30分钟) 15 二、简答题答题要求: 1、审清题意、仔细作答 8 9 12 2、表达准确到位 10 3、专用术语不能写错别字 11 三、实验探究题答题要求: 1、提问要紧扣题意,必须是问句 2、假设要有针对性,必须是陈述句 38 3、实验设计要注意控制变量 四、分析计算题答题要求: 1、解题格式要规范、完整 2、物理题要有正确的公式和单位 3、化学题方程式、化学式要书写正确 4、计算要仔细 选择题练习:看清题意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 一组是 (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金属铁生锈 C、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 D、蜡烛燃烧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下列变化过程中,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碎了 B、镁带燃烧 C、电解水 D、火药爆炸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简答题审题不仔细 21.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 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 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 要特性: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微波 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遇到镜子一样地发生 反射;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 等,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微波 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够被其大量吸收,引起 食品内部分子发生剧烈的振动,达到加热食 品的目的;过量的微波照射对人体有害。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2)若一微波束与金属板成30角射向金属板 ,反射时反射角为 。 错误答案:(1)单位漏写 (2)30 简答题审题不仔细、不按要求作答 28(2006金华)在高温下炽热的炭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混合气 体。为了检验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澄清石灰水 CaCl2溶液 NaOH溶液 A B C D (1)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装置A,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混 合气体中含有 气体。 (2)为了检验该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气体,请从上述四个装置 中选出合适的装置,选出装置的连接顺序(用装置编号表示,装置 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 。 CuO 本题6分,平均得分:3.545,难度系数值:0.59, 同学主要出错在第格,得分率很低,很多同学把B装置 也放进去排序 简答题表达不准确 错误答案:氨气呈碱性 22研究课上,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 ,做了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向右依次是他做的实验及相应 的现象。将水 挤入红色喷泉水+酚酞干燥氨气水 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可得出氨气的二点性质,分别是:(1 ) ;(2) 。 将水 挤入 红色喷泉 水+酚酞 干燥氨气 水 简答题专用术语写错别字 错误答案:“反射孤”、“神经中枢” 26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用橡皮小锤轻轻 敲打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小腿前伸,这 种活动叫膝跳反射。完成这种活动的神经 结构叫做 。 简答题要考虑全面、作答完整 错误答案:(1)少填了CaCl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