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16号线(原21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规划.pdf_第1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16号线(原21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规划.pdf_第2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16号线(原21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规划.pdf_第3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16号线(原21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规划.pdf_第4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16号线(原21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规划.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说说 明明 复旦大学受上海浦东轨道交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上 海市浦东新区 16 号线(原 21 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规划的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浦东轨道交通开 发投资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 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i 目目 录录 1 规划概述规划概述 1 1.1 评价对象 1 1.2 规划范围 1 1.3 功能定位 1 1.4 规划发展目标 1 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1 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 2.2 环境保护目标 2 3 规划区开发现状规划区开发现状 3 3.1 土地利用现状 3 3.2 基础设施配套及运行现状 4 4 区域环境质量回顾及现状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回顾及现状分析 4 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4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5 4.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5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 5 4.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5 5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5.4 声环境和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 6 5.5 固体废物处置影响分析与评价 7 5.6 城市生态与景观影响分析与评价 7 6 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ii 6.1 规划实施的优化调整建议 8 6.2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 7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9 8 总体评价结论总体评价结论 10 9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10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1 1 规划概述 1.1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 本次评价主要以上海市浦东新区 16 号线(原 21 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控 制性详细规划(2012 年)为对象,整合 16 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下一步将要执 行的规划方案,作为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1.2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东至 s3 高速,南至周祝公路,西至周达路,北至周邓公路,规 划总用地面积 98.44 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89.30 万平方米。 1.3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为周浦镇西片区城镇副中心,主要功能包括:高效快捷的城市客运 交通枢纽;有特色的现代化商业服务设施;中高档商务办公区;中高档居住区。 1.4 规划发展目标规划发展目标 本规划发展目标为交通便捷、亲水宜人的新城镇片区中心、和谐社区。 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本次规划评价对象范围为上海市浦东新区 16 号线(原 21 号线)周浦站周 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 年)的规划范围,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是以本 规划范围为基础, 适当扩展到周边可能受到本区域影响或对本区域可能产生影响、 与本区域相关联的区域。 本次规划环评中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 2-1 和附图 1 所示。 表表 2-1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 规划范围及边界外 2.5km 内区域 地表水环境 规划范围内水系 地下水环境 规划范围内 声环境 规划范围及边界外 200m 内区域 生态环境 规划范围内 土壤环境 规划范围内 固体废物管理 固废收集、存储转运及处置场所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2 2.2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2.2.1 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评价区域内的居民区、 学校、 医院等环境敏感区, 按照功能区划需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2) 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区域内的地表水体。 项目所在区域涉及、 类水质区,控制目标为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对 应的、类标准限值要求;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限值。 3) 声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区域内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2011 年修订),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 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而沪奉公路、沪奉高 速公路、周邓公路、周祝公路等交通干道两侧执行 4a 类标准。 4) 土壤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应满足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二级标准要求。 2.2.2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情况详见表 2-2 和附图 1。 表表 2-2 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 编号编号 性质性质 行政区行政区 敏感目标名称敏感目标名称 方位方位 最近距离(米)最近距离(米) 保护内容保护内容 1 住宅 区 周浦镇 张家宅 区内 - 大气、声环境 2 陈家宅 区内 - 大气、声环境 3 陆家宅 区内 - 大气、声环境 4 顾家宅 区内 - 大气、声环境 5 牛桥村 南 40 大气、声环境 6 海达社区 北 60 大气、声环境 7 周东居委会 西北 500 大气环境 8 塘东村 西南 560 大气环境 9 欧风社区 西南 970 大气环境 10 安居社区 西 1000 大气环境 11 东南居委会 西 1200 大气环境 12 汇丽社区 西北 1200 大气环境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3 13 汇腾社区 西南 1330 大气环境 14 向阳居委会 西北 1490 大气环境 15 中市居委会 西北 1560 大气环境 16 横桥社区 西 1680 大气环境 17 果园居委会 西 1700 大气环境 18 幸福社区 西北 1840 大气环境 19 公元居委会 西北 1900 大气环境 20 澧溪居委会 西 1980 大气环境 21 康桥镇 昱龙社区 北 550 大气环境 22 康桥宝邸 北 650 大气环境 23 海尚康庭居委会 北 1180 大气环境 24 康桥月苑居委会 北 1300 大气环境 25 沿南村 西北 1340 大气环境 26 城中花园居委会 西北 2230 大气环境 27 航头镇 瑞和苑社区 西南 1770 大气环境 28 沉香村 西南 1940 大气环境 29 沈西村 西南 2130 大气环境 30 政府 机关 周浦镇 周浦镇政府 西 2340 大气环境 31 医院 周浦镇 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西南 500 大气环境 32 上海国龙医院 西北 1880 大气环境 33 上海康沈医院 西 2240 大气环境 34 上海知音医院 西 2260 大气环境 35 康桥镇 质子重离子医院 东 1160 大气环境 36 上海惠元医院 北 1380 大气环境 37 学校 周浦镇 紫罗兰小学 区内 - 大气、声环境 38 紫罗兰看护点 区内 - 大气、声环境 3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卫生学校 东 150 大气、声环境 40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 西南 1080 大气环境 41 傅雷中学 西北 1150 大气环境 42 上海市澧溪中学 西 1880 大气环境 43 上海市澧溪小学 西 1890 大气环境 44 周浦中学 西 2280 大气环境 45 康桥镇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北 2400 大气环境 3 规划区开发现状 3.1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本项目规划区内尚未按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目前主要为农业用地、村镇建设 用地以及少量的工业用地。区内一半以上用地为现状农用地,占总规划用地的 64.20%;现状仅有 2 家工业企业,分布在周祝公路北侧,面积占总规划面积的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4 0.88%; 区内居住用地 (住宅组团和基础教育设施用地) 占总规划面积的 14.18%; 水域及其它用地占总规划面积的 20.74%。 本规划区内现状水系较发达,但部分排水河道被填埋、截断或束水,破坏了 原有的水系网络,造成河道束水及淤积导致排水不畅。 3.2 基础设施配套及运行现状基础设施配套及运行现状 1) 道路系统 目前本项目规划区内仅周邓公路和周祝公路建成,沪奉公路正在建设,其它 道路均未建。 2) 绿化带建设 目前本项目规划区内仅周邓公路绿化带建成, 区内其他道路及滨河绿化带尚 未按规划完成建设。 3) 污水排放 本项目规划区属于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服务范围, 沪南公路下敷设有污水干 管, 区内现状污水排水系统尚未建立,区内企业废水及居民的生活污水经简单预 处理后排入河道。 4) 固废处理 目前本项目规划区内尚未建立较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 区内生活垃圾收集后 经周浦镇垃圾中转站运至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两家企业的一般工业固废由 企业综合回收利用或处理。 4 区域环境质量回顾及现状分析 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规划区内共布置 2 个大气监测点位, 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位 so2、 no2、 nox、pm10的小时和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二级标准。 本评价收集规划区周边的监测点监测数据,监测点分别位于本项目的东侧、 南侧和西侧。其 so2、no2、nox小时和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受道路扬尘的影响,pm10部分监测浓度超标。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5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规划区内共布置 5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区内姚渔港无 名河交汇处、 沪奉公路六灶港桥的 bod5超过类标准值; 姚渔港七灶港交汇处、 沪奉公路七灶港桥、姚渔港无名河交汇处、周达路六灶港桥、沪奉公路六灶港桥 的总氮超过类标准值;沪奉公路六灶港桥的粪大肠杆菌超过类标准值。其它 监测指标均未超标。由于区内现状污水均为直排,且农业占地较多,农业化肥的 面源污染以及污水直排是导致上述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 4.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规划区内共布置 3 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从监测结果看,评价因子中总 硬度、氨氮、氯化物、总大肠杆菌评价结果为类,其它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 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且基本处于类水平,少部分因 子属于类水平。 地下水部分因子未达到地下水类水平与监测点附近现状企业、 餐饮服务业等生活污水直排下渗有关。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规划区内共布置 5 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除本项目南侧边 界周祝公路边界上的监测点位以外, 其余各点均能达到其所属功能区声环境标准。 周祝公路边界上的监测点夜间声环境质量超标主要原因是该道路日常车辆往来 频繁,且大型运输货车较多。 4.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规划区内共布置 3 个土壤监测点位。由评价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土 壤中常规因子浓度全部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值。 5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本项目规划区内以天然气为居民生活燃料, 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含量较低, 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达标排放,对周边产生的影响较小。 2)根据区内机动车尾气预测结果分析,全年气象条件下 nox小时、日、年 均浓度贡献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co 小时、日均浓度贡献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6 标准限值。 3)规划区周边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康桥工业区和国际医学园区,根据预测分 析结论,周边污染源对本区域的影响较小。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规划区内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近期污废水经浦安泵站进入南汇污水处 理厂处理,远期待周邓东路下游规划污水干管、南六支管及白龙港污水系统南线 东段污水总管建成后,区内污废水经浦安泵站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根据预测结果, 区内污废水排放量占南汇污水处理厂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 水处理能力的比重均较小,从水量来讲区内的污废水纳管方案可行。未来待区内 污水 100%纳管排放后,将会大幅度减少地表水环境污染源,有效改善区域地表 水环境质量。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本项目规划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介质中,按照地 质年代、 水动力条件和成因类型的不同, 自上而下发育有潜水含水层和第、 、 、承压含水层。潜水层和承压层之间水力联系微弱;潜水层与地表水之 间水力联系紧密。 2)规划区内用水由航头水厂供给,无潜水地下水的开采利用,范围内也无 规划的地下水水源地。 3)经过对规划区内的水文地质分析可知,潜水层是地下水污染的最敏感水 层。 区域潜在的地下水污染源包括:正常工况下地表雨水径流入渗以及事故状态 下污水管网的跑冒滴漏。 4)在落实好相关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的条件下,规划区的开发对地 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5.4 声环境和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和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区域主要交通干道车辆通行会对地块内规划声环 境敏感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次环评建议区内临路第一排住宅等敏感建筑 尽量退让,对第一排敏感建筑功能进行置换,可以在房型设计上将客厅、卫生间 等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场所布置在临路一侧,同时从落实绿化隔离带建设、完善 交通设施与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降噪措施, 减缓道路交通噪声对 区内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7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 11 号线南段工程(龙阳路临港新城)环境影响补充 报告书(该路段现为 16 号线)中对线路两侧声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及线路影 响范围分析结果,本区域内敏感目标受轨道交通的影响小。地铁沿线规划布置用 于商业服务、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交通枢纽等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建筑以 及 50 米宽的绿化隔离带,通过首排高层建筑和绿化带的隔声作用,将有效降低 轨道交通带来的噪声影响。 根据规划,距离 16 号线高架线中心线水平距离 30m 以内规划为绿化隔离带 及综合交通枢纽用地, 并且靠近地铁沿线的行政办公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内的第 一排建筑规划为结构良好的中、高层建筑,增加其自身对振动的耐受性,可减轻 轨道交通对周围建筑物内人的影响,因此 16 号线高架线对规划区内产生的振动 影响较小。 5.5 固体废物处置影响分析与评价固体废物处置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规划开发完成后,区内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餐饮垃圾等。 区内规划设置 1 座小型垃圾压缩收集站,可满足区内生活垃圾收集要求。生 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浦东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餐饮企业的餐饮垃圾按 相关要求收集后委托有餐饮垃圾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在严格落实好相关固废处 置措施条件下,规划区内的固废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5.6 城市生态与景观影响分析与评价城市生态与景观影响分析与评价 1)本项目规划绿地系统实施后将构成整个地块内的绿地网络体系,并加强 与西侧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结构规划生态间隔带 g1(高压走廊绿带)等周 边区域绿地的连通性。 2)本项目规划实施后农田、未建设用地及其分布的动植物将消失。由于规 划地块内农业生产未形成规模,农产品为大宗品种,农田杂草植被、动物亦无珍 稀濒危物种,农业面积的减少对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并且,在绿地规 划实施、绿地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可对损失的生物量进行补偿。 3)本项目规划突出和强调了地块内现状的景观资源特征以及规划的功能特 征,强调不同功能区景观需求的分异,注重空间和景观的连贯性,利用视线通廊 及空间标志性建筑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空间明确的城市社区内部景观体系 结构,显著优化地块所在区域的景观格局,改善区域城市景观。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8 4)建议在本项目地块开发过程中尽量保留 3 条主要河流的支流,并通过清 淤疏通加强项目地块内各水体间以及与周边水体的连通性, 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 善,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区域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地块内的居住休闲环 境。 6 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1 规划实施的优化调整建议规划实施的优化调整建议 1)建议本项目规划区内临路第一排住宅等敏感建筑尽量退让,对第一排敏 感建筑功能进行置换,可以在房型设计上将客厅、卫生间等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 场所布置在临路一侧;另外,鉴于本区域属 1 类噪声标准适用区,评价建议对于 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在下一步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对其声环境影响进行详细论证, 并提出相应噪声污染控制措施与要求。 2)建议在本项目地块开发过程中尽量保留 3 条主要河流的支流,并通过清 淤疏通加强规划地块内各水体间以及与周边水体的连通性, 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 善,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区域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地块内的居住休闲环 境。 6.2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2.1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落实本项目规划区内绿化隔离带建设,完善交通设置并加强交通组织与 管理,从而减缓机动车尾气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 2) 加强区内餐饮企业的油烟废气控制, 确保油烟废气均依据相关规划要求, 经过有效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从而减缓对周边敏感的影响。 3)加快区内与周边工业区之前的隔离带建设,从而有效减缓周边工业区废 气排放对本区域的影响。 6.2.2 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 建议积极推进本项目规划区内的动迁安置工作, 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改造、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等截污治污措施,避免对区域地表水造成污染。 2)本项目开发过程中,对现状河道进行疏浚和整理,结合地区规划对河道 规模和走形进行控制,以加强区内水体连通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9 6.2.3 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完善规划区内雨污水管网铺设,加强区内生活垃圾的科学治理,防止二次污 染,严禁随意丢弃、堆放,场地地面为水泥铺设,定期检查堆场地坪破裂情况, 尽量减少雨水淋溶,降低污染物渗入地下的几率。 6.2.4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按规划要求加快落实规划区内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 尤其是与规划敏感目 标相接的边界处,落实生态绿化降噪措施;道路建设时采用低噪声路面,以降低 噪声源的辐射声级; 同时完善交通设施, 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 使车流畅通无阻, 有效降低车辆的刹车声、启动声与鸣笛声,在区内主要道路两侧应设立醒目的交 通标志;加强管理,合理规划行车线路,限制临近居民区道路的货运通行,减缓 对居民、行政办公区域造成的影响。 6.2.5 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1)建议随着规划区内居住、商办等项目的建设,尽快落实好区内垃圾收集 站的建设,及时有效收集区内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减少固废对周边环境产生影 响。 2)规划区内餐饮企业产生的餐饮垃圾、废油脂依据上海市相关规范要求收 集,并委托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6.2.6 生态保护建设建议生态保护建设建议 1)建议在本规划的地块开发过程中尽量保留 3 条主要河流的支流,并通过 清淤疏通加强规划地块内各水体间以及与周边水体的连通性, 促进水环境质量的 改善,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区域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地块内的居住休闲 环境。 2)建议加快区内的现状村镇居民、工业搬迁、污水管网建设,改善地表水 环境。 3)加快区内绿地建设,补充区内规划开发建设损失的生物量。 7 公众参与 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和方式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发布于 2014 年 10 月 08 日通过“上海环境 热线”网站公开发布,主要公开内容为规划概况、环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征 上海环境热线w w w .e n v i r .g o v .cn 10 求公众意见主要内容、 规划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 本项目第二次信息发布工作拟通过“上海环境热线”网站以及浦东时报公开 发布, 对本规划区内的基本情况和规划环评的主要工作内容作进一步的介绍,并 同时在“上海环境热线”网站上链接公布本报告书简本。 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和形式 公众参与共进行四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