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1215DE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环境影响.pdf_第1页
MB1215DE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环境影响.pdf_第2页
MB1215DE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环境影响.pdf_第3页
MB1215DE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环境影响.pdf_第4页
MB1215DE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环境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MB1215DE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环境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编号:gdhl-hp-13-c028 核核 技技 术术 应应 用用 项项 目目 环环 境境 影影 响响 报报 告告 表表 填表人填表人 董益捷董益捷 联系电话联系电项 目 联 系 人项 目 联 系 人 炘炘曾纪曾纪 联系电话联系电法人代表签字法人代表签字 填报单位全名填报单位全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 填报单位公章填报单位公章 2013 年年 06 月月 14 日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评 价 单 位评 价 单 位 : 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 建 设 单 位建 设 单 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 项 目 名 称项 目 名 称 : mb1215de 型集装箱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车辆检查系统 文 件 类 型文 件 类 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表 法 人 代 表法 人 代 表 : 项 目 负 责项 目 负 责 : (登记证编号登记证编号 b28520071300)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签 名 张腊根 环 评 高 工 环评岗证字第 b28520022 号 罗媛媛 环 评 高 工 环评岗证字第 b28520028 号 董益捷 环 评 工程师 环评岗证字第 b28520027 号 仅限于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 项目中使用 业主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 1 专家意见修改回应表专家意见修改回应表 专家意见 修改回应 页码 1、 细化防止人员误入的安全联锁措 施。 已进一步细化措施。 p15-16 2、 增加配电房所在位置辐射剂量率 估算。 已增加配电房所在位置计算点。 p26 3、完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已将“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 划”列为单独章节,并进一步完善 了环境管理措施与监测计划。 p19-20 1 表表 1 项目概况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 驻南海办事处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李学谦 地地 址址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海大道 北 96 号 联系人联系人 曾纪炘 电电 话话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mb1215de 型 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 项目地址项目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沙 口上街63号佛山中外运码头 项目用途项目用途 海关车载货物的安全检查 总投资总投资(万元万元) 2635 项目依据项目依据 海关总署下发文件 核技术项目核技术项目 投资投资(万元万元) 2323 核技术项目核技术项目 环保投资环保投资(万元万元) 312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 密封源密封源 射线装置射线装置 其其 它它 应用应用 类型类型 / / 类射线装置 / 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 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为提高佛山中外运码头过关车载货物安全检查的速 度,拟购买一套集装箱检查系统(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 ,用于海 关车载货物的安全检查。该系统是同方威视股份技术有限公司在多年研制生产加 速器 x 射线成像货物检查设备的基础上,专门针对车载货物检查的实际需要而开 发的一种新型检查设备。该系统由加速器分系统、探测器分系统、扫描控制分系 统、扫描装置分系统、运行检查分系统等五个分系统组成。系统采用 x 射线辐射 成像技术,得到物体内部不同密度的物质的分布图像,可以区分出货物中是否搀 杂有错报、违禁、危险品等,达到货物安全检查的目的。 根据射线装置分类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 年第 26 号) , 本项目使用的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是安全检查用加速器, 属于类 射线装置。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008 年 11 月 21 日修订) ,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应用单位委托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 受委托后,本院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现状监测等工作,通过 对本项目有关辐射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辐射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相关要求编 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 表表 2 总论总论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 年 10 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10 月; (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008 年 11 月 21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 3 号) ; (7)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第 449 号令,2005 年。 (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2011 年 5 月; (9)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 格式 (hj/t 10.11995) ,国家环境保护局; (10)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2006 年 6 月; (11) 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2009 年 1 月。 1.2 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标准、规范 (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第 b1.1.1.1 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 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 , 20msv; 第 b1.2 款 公众照射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 值: 年有效剂量,1msv; (2)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 3 和格式 hj/t10.1-1995 (3)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4)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432002) (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 室内臭氧浓度限值:0.3mg/m3,氮氧化合物浓度限值:5mg/m3。 (6)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即臭 氧 1 小时平均 0.2mg/m3,氮氧化物 1 小时平均 0.25mg/m3。 2. 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环境问题 2.1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是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的工作人员、被检 查车辆司机和周围公众, 保护其受照射剂量符合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2.2 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是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周 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造成的辐射影响。 3. 管理目标值管理目标值 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最优化原则,本次评价中,对 该项目所致的职业照射的年管理目标值取规定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5msv;对该项 目所致的公众照射的年管理目标值取规定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0.25msv。 4. 屏蔽要求屏蔽要求 4.1 加速器辐射源箱泄漏辐射水平加速器辐射源箱泄漏辐射水平 当出束口放置足够厚度的屏蔽体时,在有用线束以外的区域,距加速器靶 1 米处 空气比释动能率与有用线束中心轴上距靶 1 米处无屏蔽体时空气比释动能率的相对 比值为辐射源箱辐射泄漏率,移动式检查系统应小于 0.1。 4 4.2 检查系统建筑物外场所辐射水平检查系统建筑物外场所辐射水平 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 在宽度不大于主线束照射区屏蔽墙体外表面 30cm 处的空 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 10gyh-1。在非主线束照射区域屏蔽墙体外表面 30cm 处和 出入口门外栏杆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 2.5gyh-1。 4.3 检查系统防护管理分区检查系统防护管理分区 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根据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43 2002) ,将 mb1215de 检查系统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在控 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设专人进行监管,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控制区,任何无关人员不得 进入监督区。除非检测需要,工作人员应停留在监督区之外。 控制区:控制区以检查系统的隔墙和检查系统出入口门围成的区域,加速器 出束时该区域不得有人员滞留,该区域入口设有安全联锁装置、工作信号指示灯和 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字样的警示标志,控制区边界设专人负责监管,任何人员不 得进入; 监督区:监督区主要包括检查系统出入口和栏杆之间的区域; 非限制区:非限制区为检查系统防护墙外的区域,该区域不限制人员活动, 但对无关人员长时期滞留于装置附近加以约束。 图 2-1 检查系统防护管理分区图 5 表表 3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 核素核素 名称名称 放射性放射性 活度活度 (bq)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性状性状 日等效 操作量 日等效 操作量 (bq/d) 年等效 操作量 年等效 操作量 (bq/a) 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 以下 空白 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 ;栏 2 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 ; 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生产的中子流强度(n/s) ; 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6 表表 4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废弃物名称废弃物名称 状态状态 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方式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方式 最终去向最终去向 以下空白 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年排放总量用 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单位分别为 bq/l(kg、m3)和活度 bq。 7 表表 5 射线装置射线装置 (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 名称型号名称型号 生产厂家生产厂家 加速粒子 能量 加速粒子 能量 (mev) 流强流强 (a) 用途用途 备注备注 mb1215de 型 集装箱/车辆检 查系统 同方威视股 份技术有限 公司 电子 6mev/3mev/ 安全检查 / 废物类型废物类型 数量数量 总活度总活度 (bq) 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 废物去向废物去向 废靶废靶 个个 气态气态 m3 液态液态 m3 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 年产生量年产生量 固态固态 kg (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 名称型号名称型号 生产厂家生产厂家 电压电压 (kv) 靶流靶流 (a) 中子强度 ( 中子强度 (n/s) 用途用途 备注备注 / 氚情况(含废弃的)氚情况(含废弃的) 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生量 (含感生的和含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生量 (含感生的和含 3h的废油泵) 的废油泵) 活度活度 (bq) 保管方式保管方式 备注备注 数量数量 总活度总活度 (bq)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 废物去向废物去向 气气 m3 液液 m3 固固 kg (三)(三)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 x 射线射线 ct 诊断) 、分析仪器等诊断) 、分析仪器等 名称型号名称型号 管电压管电压 (kv) 输出电流输出电流 (ma) 用途用途 备注备注 / / / / / 8 表表 6 环境概况环境概况 6.1 应用单位简介应用单位简介 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原名南海海关,1991 年 12 月 28 日由海关总署批准 正式成立, 2004 年配合地方区域整合更名为南海办事处, 隶属佛山海关。 目前, 下设 17 个科室,4 个码头、2 个车场,业务门类齐全、点多面广,最远的监管 点距离总部有 40 公里。处级领导 5 人,正副科长 51 人,干部职工 308 人,其 中海关干部 229 人,缉私警察 38 人,职工 41 人,平均年龄 43 岁。党员 200 人, 团员 52 人,妇女干部 84 人,研究生学历 10 人,本科学历 139 人,专科学历 70 人。 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是通关型与属地型相结合的隶属海关,以货运监管 和外向型企业为主,监管商品种类繁多、口岸分散、业务量大, 税收、货运量 等指标排居广州海关第三。2012 年,税收 56 亿,货运量 491 万吨,货值 120 亿 美元,移交案件 114 宗,案值 2.3 亿元,罚没收入 2019 万元,在广州海关排名 第一,反走私绩效排名第一。 本项目是为提高过关车载货物安全检查的速度,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拟 在佛山中外运码头设置一套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用于海关车载 货物的安全检查。 该系统是同方威视股份技术有限公司在多年研制生产加速器 x 射线成像货 物检查设备的基础上,专门针对车载货物检查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检 查设备。该系统在结构上由设备室、主控制室、扫描检测设备及辐射防护设施 等四大部份组成。系统采用 x 射线辐射成像技术,得到物体内部不同密度的物 质的分布图像,可以区分出货物中是否搀杂有错报、违禁、危险品等,达到货 物安全检查的目的。 6.2 项目地理位置和平面布置项目地理位置和平面布置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沙口上街 63 号佛山中外运码头,项 目周围 200 米范围内无幼儿园、小学。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目平面布置 图见附图 2,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示意图见附图 3, 检查系统屏蔽 设计图见附图 4。 9 表表 7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 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 项目使用的是 mb1215de 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污染源主要是该系统中加 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 x 射线,以及 x 射线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会产生少量 臭氧和氮氧化合物。 (一)仪器简介(一)仪器简介 1直线加速器主要性能参数直线加速器主要性能参数 mb1215de 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中电子直线加速器由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的性能参数为: x 射线能量: 6mev/3mev 两档 x 射线剂量率:在束流的中心轴方向上,距离靶点 1m 远处单束剂量率 450mgy/min,即 2.7107gym2/h。 主射线束宽度: 最大的的射线束宽度为 15.11mm x 射线焦点: 直径小于或等于 2mm 泄漏剂量: 加速器非主束方向泄漏率不大于 110-5,其中后向泄漏率不 大于 410-6。 扫描速度: 0.4m/s 通过率: 30 辆 18m 长车/小时 空间分辨力: 2mm 金属丝 穿透力: 300mm 钢板 连续工作: 允许 24 小时连续工作 2设备系统组成设备系统组成 加速器分系统:加速器分系统: 主要由 x 射线机头、调制器及恒温水冷机组等组成。 探测器分系统:探测器分系统: 包括准直器、探测器臂、探测器模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等几部分。 扫描控制分系统:扫描控制分系统: 10 主要是配电系统、行走驱动、控制系统、系统控制中心、安全联锁、操作监 控、标定装置等组成。 扫描装置分系统:扫描装置分系统: 包括设备舱、准直器、标定装置、上舱、横探测器臂、竖探测器臂、横梁、 上下防护墙、驱动系统、轨道和基础等设备。 运行检查分系统:运行检查分系统: 控制整个系统运行、检查货物图像,管理与系统运行及图像检查有关的所 有数据和信息。 3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电子直线加速器是产生高能电子束的装置。当高能电子束与靶物质相互作 用时,产生韧致辐射,即 x 射线,其最大能量为电子束的最大能量。加速器产 生的高能 x 射线经准直器成形后,变成一扇形束,穿过被检测的物体,同时射 线也被物体吸收,这样在被检测物体后面就形成了一个反应物体质量厚度变化 的具有一定强弱分布的新的射线束;探测器将射线束的强弱变化转换成探测器 输出电流脉冲的强弱变化;图像获取分系统将所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 信号,数字信号经过预处理后,传送到运行检查分系统组合成扫描图像。 该系统最高能量 6mev 驻波直线加速器和阵列笔形探测器,x 射线穿透能 力大 (可穿透 300mm 钢板) , 可有效分辨出 100mm 钢板后面 2mm 钨丝以及观 察清楚 100mm 钢板后 1mm 铁片的反差。检查通过量大,最大可满足长达 18 米 的载货货车的通过。 (二)工作流程(二)工作流程 货物安全扫描方式为移动式,即受检车辆在要求位置固定不动,检查系统 通过滑轨移动,通过准直射束对受检车辆进行扫描检测。检查的工作主要工作 流程如下(车辆及相关人员路线见附图 5): 11 ? 系统上电,加速器完成预热,系统 进入就绪状态。 ? 集装箱卡车驶入扫描通道。 ? 集装箱卡车停稳后,司机下车,离 开控制区域,系统准备扫描。 ? 开始启动扫描。 (产生 x 射线以及 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 车辆扫描结束后,被检车辆离开。 ? 操作人员开始检查图像。 ? 进行下一辆车的扫描。 图 7-1 工作流程 12 (三)工作负荷(三)工作负荷 mb1215de 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的扫描速度为 0.4m/s,考虑到将来码头 吞吐量的增长,工作负荷按每年工作 300 天、一天工作 24 小时(分三班制) 、 每小时检测 30 辆车、系统一年内的加速器高压出束时间约为 3000 小时、每班 1000 小时考虑。 (四)污染因子(四)污染因子 该系统电子直线加速器输出 x 射线的最大能量为 6mev, 正常运行情况下 x 射线 1m 处输出剂量率为 0.45gy/min(2.7107gy/h) 。由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可 知,电子枪产生的电子经过加速后,受到金属靶阻止,产生高能 x 射线,以此 对查验箱体进行辐照透视成像,实现快速扫描。该 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 生和消失。加速器产生的最大 x 射线能量为 6mev,可不考虑感生放射性和中 子污染的问题。 在加速器工作期间, x 射线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会产生少量 臭氧和氮氧化合物。 由于该项目采用准直窄束,而且横臂后面设计有铅屏蔽,天空散射可忽略 不计,所以本报告不讨论天空散射的影响。 因此,在加速器开机期间,x 射线成为加速器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其次为 少量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问题。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将本项目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委托同方威视股份技 术有限公司进行,同方威视股份技术有限公司是 mb1215de 型集装箱/车辆检查 系统的生产厂家,拥有丰富的设计与安装经验,并在国内完成了多套同类型集 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委托该单位进行设计与安装,能够较好的实 现检查系统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安全措施,减少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影响。 (一)检查系统布局和屏蔽设计(一)检查系统布局和屏蔽设计 该检查系统为南北走向,从南往北依次是:直线加速器机房、准直器室、扫 13 描通道(扫描通道上为横探测器臂) 、竖探测器室。投照方向为北面,北面最近 处为 3 层高仓库,较少有人停留,布局较为合理。 为减少扫描时射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工作人员、引导人员、司机、外 围人员和公众,检查系统屏蔽设计主要是采用铅钢结构的屏蔽墙。墙用铅做防 护,再在墙外用钢铁加固。 (见附图 4) (1)加速器舱:加速器舱采用铅钢相夹的多层屏蔽结构,前壁采用 10mm 钢夹 10mm 铅,左右侧壁采用 10mm 钢,后壁采用 20mm 钢夹 15mm 铅。 (2)准直器:采用屏蔽铅厚度达 160mm。 (3) 垂直探测器臂四周屏蔽: 采用铅钢多层屏蔽的方案, 左右两侧采用 20mm 钢夹 10mm 铅,后墙采用 20mm 钢夹 50mm 铅。 (4)探测器臂:探测器臂背后采用 160mm 铅,侧面板采用 5mm 厚铅板。 (5)检查通道两侧:探测器两侧通道墙采用 50mm 厚钢。 (6)扫描大厅:探测器背后附加 300mm 厚防护墙。 采取了以上屏蔽措施,可以减少扫描时射线对周边的辐射影响,保护工作人 员、引导人员、司机、外围人员和公众。 (二)(二) 辐射防护安全系统辐射防护安全系统 检查系统的辐射安全设计应遵循故障安全原则,设置多重的安全装置,并 注意采用多样性的部件,以保证当某一部件或系统发生故障时,检查系统均能 建立起一种安全状态。 mb1215de 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是一个由加速器产生 x 射线的复杂系统, 为了保护操作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人员误入辐射区,特别是一旦人员 误入时能够立即关闭加速器系统的工作,使人员免受照射。在该系统中采用了 一系列安全联锁保障措施,以有效地保证人员的安全。 安全联锁的优先级最高,为了防止系统中其他部分的故障会导致安全联锁 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与控制加速器有关的安全联锁完全采用硬件逻辑电路制成, 14 只有当相关数字逻辑的组合电路全部都正常时,才允许加速器出束。 辐射安全系统包括安全联锁开关、警示设备、急停设施、门联锁、监视装 置及其它安全辅助设备。 (1)安全联锁开关)安全联锁开关 检查系统设置了以下的安全联锁: a)主控制台钥匙开关联锁 在其它设备具备允许出束条件时,只有钥匙插入并处于“工作”位置时,加速 器才允许出束。 b)门微动开关联锁 加速器的门上装有微动开关联锁装置。只有当加速器门关闭时,加速器才 能就绪;门打开时,加速器断束并不能启动出束。 c)钥匙联锁 系统控制操作台上的加速器安全钥匙、所有急停按钮恢复钥匙和一台剂量 报警仪联锁在一起,任何时候都不得解开。任何一道安全联锁打开,检查系统 立即中断工作,并只有通过就地复位才能重新启动。 d)在联锁失灵时,禁止检查系统运行或中断检查系统的运行,并在控制台 上显示。 (2)警示装置)警示装置 a)在检查通道入口、出口的上方及加速器室内各安装一组“红、黄、绿”三 色出束警灯和警铃,并附有文字提示。当系统上电,加速器未出束时,绿灯亮 指示安全;当加速器准备就绪时,黄灯亮提示正在出束、警铃响;当加速器出 束时,红灯亮提示正在出束、警铃响。 b)检查通道的出、入口红外报警装置。有人员进入时,红外报警装置会发 出声音警告,提醒误入人员退出,同时启动控制舱内声音报警装置,提醒系统 操作人员有人进入。 15 c) 在加速器 x 机头箱体外、辐射防护区四周和车辆出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 警告标志牌。 d)在检查通道入口、出口布置两组扬声器,系统操作员准备出束前,系统 控制室操作台设有麦克风可以进行广播,提醒相关人员撤离辐射控制区。 (3)急停设施)急停设施 a)检查系统设有标记清楚并易触摸的应急求助装置,可在紧急状态下立即 中断辐射照射。 b)在控制舱内操作台上、x 机头、调制器上、配电柜面板上、扫描车操作 控制面板处、加速器舱内/外、探测器舱外、车辆出/入口电动挡杆等处安装有急 停按钮。在扫描大厅内侧墙上装有急停拉线。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触发任何急停按钮或急停拉线,加速器立即停止出束。 (4)监视和通讯装置)监视和通讯装置 a)在检查通道的出、入口分别设有摄像装置,操作人员通过摄像机可以巡 视检查通道整个区域。 b)主控制室的计算机屏幕能显示安全联锁的工作状态,表示出鲜明的紧急 警告信号并能及时显示故障内容。 c)检查通道、检查室、控制室和现场工作人员之间均配备合适的通讯装置。 (5)防止人员误入的安全措施)防止人员误入的安全措施 a)在检查通道入口、出口布置两组扬声器,系统操作员准备出束前,系统 控制室操作台设有麦克风可以进行广播,提醒相关人员撤离辐射控制区。 b)在加速器上电、就绪、出束期间,检查通道出入口处挡杆始终处于放下 状态,以防止无关人员闯入辐射防护区。 c)检查通道的出、入口红外报警装置。有人员进入时,红外报警装置会发 出声音警告,提醒误入人员退出,同时启动控制舱内声音报警装置,提醒系统 操作人员有人进入。 d)系统扫描工作过程中,控制台操作员通过摄像装置观察扫描通道内的情 16 况,当发现有人员误入辐射防护区时,操作员可以通过广播发出要求人员迅速 撤离的命令;如果警告无效,操作员应立即停止加速器出束。 (6)其他安全措施)其他安全措施 a)加速器室安装了排气系统,扫描通道设有排风管,能保持良好的通风。 b)检查系统现场配备适当的应急防护设备。 c)检查系统配备完善的防火设施。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工作人员进行扫描检查时,首先要检查防 护门上的联锁装置和报警系统是否正常,保证各种保护装置正常运转。并且,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加速器操作程序进行扫描,可有效防止事故照射的发生,如 果安全装置及报警系统失灵,应立即修理,恢复正常。 (三)检查系统防护管理分区(三)检查系统防护管理分区 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 将 mb1215de 安全检查系统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 监督区和非限制区。在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设专人进行监管,任何人员不得进 入控制区,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监督区。除非检测需要,工作人员应停留在 监督区之外。 控制区:控制区以隔墙和出入口门围成的区域,加速器出束时该区域不 得有人员滞留,该区域入口设有安全联锁装置、工作信号指示灯和醒目的“当心 电离辐射”字样的警示标志,控制区边界设专人负责监管,任何人员不得进入; 监督区:监督区主要包括检查系统出入口和栏杆之间的区域; 非限制区:非限制区为检查系统防护墙外的区域,该区域不限制人员活 动,但对无关人员长时期滞留于装置附近加以约束。 (四)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四)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事故分析事故分析 该加速器在意外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辐射事故有: (1)被检查车辆的驾驶员、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在加速器防护门关闭前尚未 17 撤离扫描通道,加速器的运行可能造成误照射。 (2)安全联锁装置或报警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有人误入正在运行的加速 器扫描通道。 (3)在加速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有人员进入扫描通道,虽红外线报警, 但因故工作人员未注意,造成超剂量的照射。 (4)在维修加速器的时候,加速器误出束,造成维修人员的误照射。 2事故预防措施事故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知识 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操作人员须严格按检查系统操作规程(见附件 1)进行操作,不得擅自 改变操作程序。 (3)工作时必须要有剂量仪监控,不允许在没有剂量仪监控的情况下进行操 作,以免超剂量事故的发生。 (4)工作时有明显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造成事故。 (5)定期对工作场所周围进行剂量检测,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检,建立 健康档案。 (6)如发生违反操作或其他原因造成事故,须立刻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操作人员每次运行机器前,要检查安全联锁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如发现 异常,须查明原因,予以排除,确定安全联锁系统运行状况正常后,才能开机 运行。 (8)开机前须仔细检查控制区内有无人员,若有人在控制区内,须及时清场, 确定控制区内无人的情况下才能开机。 (9) 操作人员须随时通过摄像装置监视扫描通道的进出口, 以防有人员误入。 (10)在进行机器维修时,应有两名有维修资格的人员操作,拨下控制台、 手控盒钥匙,并在控制台设立维修标牌。 (11)维修人员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 18 3事故应急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出现的事故大都为责任事故,单位领导必须对防护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加 强对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防护管理制度,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行事,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并立即对误照射人员进行血 液等有关检查,密切观察其临床体征,将事故经过报告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环 保部门电话 ,估算误照剂量大小,若出现超剂量照射,还应报 告卫生部门,对受照人员进行医学救治。 随后,查找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如属于技术事故,需立即落实设施 或装置的维护计划,请生产厂家派专业技术人员来维修(生产厂家电话: ,并做好维修记录长期保存,在未消除事故隐患之前不得开机。 19 表表 8 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监测计划: 根据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432002)的规定,应 用单位应委托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监测单位定期对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进行 监测,根据应用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监测计划: (1) 检查系统建筑物外场所辐射水平:检查系统建筑物外场所辐射水平: a、监测环境条件:进行监测时周围应无其它电离辐射的干扰; b、监测周期: 1 次/年; c、监测机构: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技术单位进行监测,应用单位记录存 档; d、监测点位:检查室四周墙外侧表面 30cm 处、出入口门外栏杆处、主控 制室。 e、监测结果评价标准: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在宽度不大于主线束照射区 屏蔽墙体外表面 30cm 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 10gyh-1。在非主线束照 射区域屏蔽墙体外表面30cm处和出入口门外栏杆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 2.5gyh-1。 (2) 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 为保护应用单位职工的身体健康,仪器操作等相关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 如 tld,每 3 个月集中送检测部门进行个人照射量的的检测。 (3) 设备配备:设备配备: 为了加强日常的辐射管理,应用单位应自行配备一台 x- 剂量率仪。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 为了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应将放射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 制区。控制区主要以隔墙和出入口门围成的区域,包括加速器室、检查通道和 探测器室的区域。加速器出束时该区域不得有人员滞留,区域以内人员不得进 20 入。该区域入口设有安全联锁装置、工作信号指示灯和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 字样的警示标志;监督区主要包括检查系统建筑物内与加速器室、检查通道和 探测器室直接相邻的区域。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非限制区为检查系 统防护墙外的区域,此区域不做管理要求。 (1)在加速器机房的工作人员中应设立兼职辐射防护监督员,全面负责机房 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 (2)按照已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并演练应急操作。 (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的辐射监测,建立监测技术档 案,监测数据定期上报市环保局。 (4)定期检查安全联锁装置、报警系统和防护仪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 得在没有启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情况下强行运行加速器,以防止辐射照射事故发 生。 (5)加速器机房的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需经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定期 检查和评估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6)制定了辐射事故及意外事件管理和应急处置办法 (见附件 2) ,一旦 发生事故应严格按照该办法执行。 (7)放射防护小组 该项目成立以领导牵头的放射防护小组,并制定了该辐射防护小组的相关 职责(见附件 3) 。设定专人负责放射防护的日常自主检测以及配合上级主管部 门和环保部门的检查和检测。 21 表表 9 辐射环境现状评价辐射环境现状评价 9.辐射环境调查辐射环境调查 9.1 调查项目:环境 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以下简称 x- 辐射剂量率)。 9.2 监测方法: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61-2001) 9.3 测量分析方法: x- 辐射剂量率用 bh3103b 便携式 x- 剂量率仪测量。测量时探头距地面 1m,每个布点读 10 个值取平均,经刻度及校正系数修正,得到该布点的 x- 辐 射剂量率值。 9.4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 9-1,监测点位详见附图 6。 表表 9-1 x- 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监测值(ngy/h) 序号 监测场所 地面介质 范围 平均值 1 拟建场地 水泥 111-115 113 2 拟建场地东面 水泥 110-112 111 3 拟建场地南面 水泥 118-120 119 4 拟建场地西面 水泥 115-117 116 5 拟建场地北面 水泥 115-121 118 佛山市 辐射剂量率范围(室外) 99.8194.4 备注:监测时间:2013年5月21日 天气状况:阴 佛山市室外辐射剂量率范围,参考广东省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 表中数据均未扣除宇宙射线贡献。 由表 9-1 可见, 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辐射现状监测值均在佛山市 辐射剂量 率(室外)波动范围内,周围环境辐射状况属正常水平。 22 表表 10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项目安装过程中,由生产厂家直接派专业人员完成,工作人员均按生产厂家要 求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不会对工作人员产生明显影响。应用单位员工不直接参与 安装,故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本评价将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放在 x 射线和有害气体的评价分析。 (一)理论计算(一)理论计算 1检查系统布局和屏蔽设计检查系统布局和屏蔽设计 该检查系统为南北走向,从南往北依次是:直线加速器机房、准直器室、扫描 通道(扫描通道上为横探测器臂) 、竖探测器室。投照方向为北面,北面现为固体废 物查验区,人员较少,布局较为合理。 屏蔽设计主要是采用铅钢结构的屏蔽墙。 墙用铅做防护, 再在墙外用钢铁加固。 (见附图 4) : (1)加速器舱:加速器舱采用铅钢相夹的多层屏蔽结构,前壁采用 10mm 钢夹 10mm 铅,左右侧壁采用 10mm 钢,后壁采用 20mm 钢夹 15mm 铅。 (2)带翼的准直器:采用屏蔽铅厚度达 160mm。 (3)垂直探测器臂四周屏蔽:采用铅钢多层屏蔽的方案,左右两侧采用 20mm 钢夹 10mm 铅,后墙采用 20mm 钢夹 50mm 铅。 (4)探测器臂:探测器臂背后采用 160mm 铅,侧面板采用 5mm 厚铅板。 (5)检查通道两侧:探测器两侧通道墙采用 50mm 厚钢。 (6)扫描大厅:探测器背后附加 300mm 厚防护墙。 2系统防护理论估算系统防护理论估算 距靶 r(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d (gy/h)按下式计算: 0 /2 1 10 ii n dtv i d d r = = l (式 9.1) 式中: d为计算点剂量率,gy/h; 0 d为源项剂量率,gy/h; 23 r为计算点到源点的距离,m; i d 为第 i 种屏蔽体的厚度,cm; i tvl 为第 i 种屏蔽体的十分之一值层厚度,cm。 采用下式估算散射体对计算点的散射辐射: 0 /22 1 10 ii s n dtv r i d s d r r = = l (式 9.2) 式中: sd 为计算点散射剂量率,gy/h; 0 d为有用线束距离靶点 1m 处剂量率,gy /h; s 为散射体面积,m2; r、rr分别为源点到散射点、散射点到计算点的距离,m; 为散射系数。 i d为第 i 种屏蔽体的厚度,cm; i tvl为第 i 种屏蔽体的十分之一值层厚度,cm。 散射射线的能量估算采用: )cos1 ( 511. 0 1 + = e e es (式 9.3) 式中: es为散射线能量,mev; e为入射线能量,mev; 为散射线与入射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设计计算布点图见附图 7,在计算时,屏蔽物厚度的值均取未有集装箱车辆通 过时的值。在计算散射线时,本环评仅考虑一次散射的影响,对于多次散射后的射 线,能量已经很低,可不作考虑。计算时的屏蔽主要针对该方向散射或漏射的射线; 计算结果是几个散射体散射后对同一点的影响的叠加,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各计算点 的结果见下表: 24 表表 10-1 检查系统场所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计算结果检查系统场所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计算结果 屏蔽物 剂量率,gy/h 位置点 射线类别 与源之距离 (m) 有效厚度(mm)衰减倍数 k屏蔽前 屏蔽后 透射 10 铅 210 钢 20 砼 300 1.71104 1.6 13.39 2.7105 0.74 漏射 11.13 铅 10 钢 10 砼 333.8 1.67 1.34 17.38 2.18 准直器散射 1.31 铅 20 砼 346.4 2.78 18.87 2.21 探测器散射 7.07 铅 15 钢 20 砼 566.1 2.15 1.78 79.43 11.74 集装箱散射 3.74 砼 386.1 25.33 12.44 0.63 漏射 13 钢 10 1.34 0.8 准直器入口散 射 1.13 铅 20 钢 10 19.89 1.44 5.32 准直器散射 1.31 铅 20 钢 10 19.89 1.44 0.66 探测器散射 7.07 铅 15 钢 20 9.42 2.06 0.82 集装箱散射 3.74 / / 1.59 2.44 漏射 10.24 钢 10 1.34 0.98 准直器入口散 射 1.13 铅 20 钢 10 2.54105 1.74 22.59 探测器散射 7.07 铅 5 22.46 1.28 集装箱散射 3.74 / / 0.89 1.68 漏射 4.0 铅 15 钢 20 2.15 1.78 6.41 准直器入口散 射 1.13 铅 15 钢 20 9.42 3.03 17.09 2.27 3宽束射线屏蔽宽束射线屏蔽 直线加速器在出束后,经过准直器(准直器缝宽为 5 mm)准直后,出束后最大 的的射线束宽度约为 15mm(根据厂家提供资料) ,在横探测器臂后和竖探测器臂后 用宽为 160mm 的铅进行防护,完全能防护宽为 15mm 的 x 射线束,不会出现 x 射 线直接射出的情况。 4剂量估算剂量估算 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 年报告附录 a,x- 25 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10 e rr hdtk = 6 (式 9.4) 式中: he-r: 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msv; dr: 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 t: 射线照射时间,h; k: 剂量转换系数,sv/gy。 (1) 工作人员 根据表 10-1 计算可知,在辐射工作人员工作的控制室内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 2.44gy/h(计算点取 3#点,控制室在 3#点、北面约 30 米,空气屏蔽效果可忽略, 可取 3#点代表控制室来进行保守计算) ;在引导员及受检车辆司机主要停留的岗亭 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 2.44gy/h(计算点取 3#点,岗亭在 3#点北面约 5 米,空 气屏蔽效果可忽略,可取 3#点代表岗亭位置来计算) 。结合建设单位提供的工作负 荷,依据剂量估算公示可算出本项目工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情况如表 10-2 所示。 表表 10-2 检查系统各岗位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理论计算值表检查系统各岗位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理论计算值表 工作人员名称 停留时间(h/a) 停留因子受照射剂量(msv/a) 操作室操作人员 1000 1 2.44 车辆引导人员 1000 1 2.44 司机 10 1 0.0244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有效剂量最高为 2.44msv,低于本环评建议剂量控制管理值(5msv/a)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 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2) 公众成员 公众成员可能停留点,一是扫描期间在扫描大厅进出口栏杆外停留的人员,检 查系统所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 2.44gy/h(按最大剂量率计算点 3#) ;二是在配电 房附近停留的人员,空气比释动能率为 0.32gy/h(3#点空气比释动能率为 2.44gy/h,配电房在 3#点西面约 25 米,考虑距离衰减后为 0.2gy/h,叠加本底值 26 后为 0.32gy/h)假设该公众成员所停留的时间为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的 1/16,即为 62.5 小时,则根据剂量估算公式可算出在公众成员的受照年有效剂量见表 10-3。 表表 10-2 公众成员受照射剂量理论计算值表公众成员受照射剂量理论计算值表 工作人员名称 停留时间(h/a) 停留因子受照射剂量(msv/a) 栏杆外停留人员 62.5 1/16 0.15 配电房附近人员 62.5 1/16 0.02 根据计算,公众成员所受照剂量低于本环评建议剂量控制管理值(0.25msv/a) ,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3) 事故误照射 事故情况下,被检查车辆内若有相关人员未离开,会随车辆一起通过加速器的 扫描,对该人员产生误照射。 误照射时间:误照射时间为被检车辆整个车身通过扫描通道的时间,扫描通道 长度为 5.74m(见附图 4) ,该检查系统最大可满足长达 18 米的载货货车的通过,车 辆需通过 18+5.7424m 的距离,检查系统扫描速度为 0.4m/s,则最大通过时间为 24m0.4m/s=60 秒。 通过扫描通道过程会受到的三种不同强度的误照射: 主线束直接照射:主射线强度为 2.7107gy/h(加速器性能参数) ,主射线 线束最大宽度为 15.11mm,检查系统扫描速度为 0.4m/s,则最大照射时间为 15.11mm0.4m/s0.04s,照射剂量为 2.7107gy/h0.04s0.03msv。 主线束泄漏 x 射线照射:泄漏 x 射线强度为 270gy/h(加速器性能参数) , 泄漏 x 射线照射范围为扫描通道内(主线束照射范围除外) :5.74m15mm 5.725m,扫描速度取 0.4m/s,则最大照射时间为 5.725m0.4m/s14.30s, 照射剂量为 270gy/h14.30s2.16sv。 扫描通道旁散射 x 射线照射:散射 x 射线强度为 2.44gy/h(计算点 2#) , 散射 x 射线照射时间为整个通过时间减去、两项所占的时间: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