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高新区规划建设 介 绍 2005年7月7日 l 一、高新区的区位和地位 l 二、高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概述 l 三、西安市总体规划简介 l 四、高新区二次创业总体规划 l 五、中央商务区规划 l 六、对规划建设的几点认识 一、高新区的地位和位置 1、西安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l 西安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高新区最大的区位优 势来自于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陕西省具有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这既可以使陕西成为生产要素由东向西转 移的首选承接地,又可以使陕西成为向大西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 转移的起点。 l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和西北的经济、金融、交通 、信息中心,也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 城市,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成为依托和载体,发挥多种服务功能 。 l 所以,在区域布局上,陕西有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 ,成为大开发的“桥头堡”,在开发步骤上,有条件成为西部大 开发的“第一阶梯”。 l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特点,陕西省把高新技术产业摆在调整经济 结构、发展四大特色经济的首位,决定把“一线两带”(陇海铁 路和宝潼高速公路线以及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 级关中星火产业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 产业化基地。 l 西安高新区作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核心,对陕西 实施“一线两带”具有战略意义。 l 从区域条件来看,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产业发展布局中 占据了良好的位置。 2、西安高新区在城市中的位置 l 西安市先后编制了三次总体规划,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完成的第 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了西安的功能分区,中心为商贸居 住区,南郊为文教区,北郊为大遗址保护区、仓储区,东部为纺 织城,西郊为电子城。 l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编制完成的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突出了西 安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把保护古都风貌,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 产业作为重点。城市主要向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发展,开辟新的 功能区。西安高新区在这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选址于城市西南, 并于1991年开始启动,依托相邻的城市基础设施滚动发展。在开 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 高新区的范围也几经扩大。 l 现在实施的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按“中心集团, 外围组团“的布局原则,由中心市区和11个外围组团组成,高新区 第三期的部分规划用地在三环内的中心市区范围内继续发展。 l 2002年,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形势,西安市组织了西安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并以此作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的基 础。该研究中明确了西安中心市区、西安中心城市、大西安都市 圈、关中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为高新区的发展奠定了更大的空间 格局。 l 在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关于西安城市发展方向 有如下论述: 近期向南,在韦曲至秦岭北麓的范围内,沿西边的西万路至沣 峪口,中部的长安路至秦岭和东边的长鸣公路至引镇的三个城镇 轴发展。远期考虑西安的发展方向主要向西,与咸阳衔接,形成 西安与咸阳一体化的大都市。 根据这个研究,“二次创业”的新扩展区位于城市发展的重要 轴线上。 二、高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概述 1、综述 2、历史沿革 3、基础设施和配套环境 1、 西安高新区综述 l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区成为中国首批高新区之 一。它位于西安市科研、文教单位相对集中的西南郊,成立之初 仅规划3.2平方公里,现在已完成19平方公里的建设开发。 l 13年来高新区在规划建设、环境营造、体制创新、技术创新 和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指标位居全 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5位。 l 目前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 、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建设规模最大的科技产业园区。 l 1997年,西安高新区被中国政府列为首批四个APEC科技产业 园区之一。 l 2001年,国家科技部把西安高新区列为“十五”期间至 2010年中国5个示范高新区之一,要力争在“十五”期间达到国 际水平,2010年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l 2001年初,西安高新区的建设被西安市民评选为二十世纪 西安十大历史事件之一。 l 2002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六个 城市区域之一。 l 2003年3月1日,西安高新区正式启动二次创业。 l 经过13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以水、电、气、路、热、通 信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水平明 显提高。以唐延路绿化带、街景整治改造、垃圾压缩处理、西 气东引工程以及绿化美化为重点的高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 得显著进展。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已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质 量认证的产业园区。 l 高新区已经成为带动、辐射、支撑西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重要地区。建设速度和规模也不断加大,2004年开工面积320 万平米,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建区累计开工面积已达1520万 平米,竣工面积910万平米,基本建设投资已超过300亿元。 2、历史沿革 l 1991年1996年: 一期 2.7平方公里 l 1997年2002年: 二期 7.8平方公里 l 1998年: 电子园 4.2平方公里 l 2000年2003年: 长安科技园(新型工业园) 4.6平方公里 l 2002年2005年: 新区(起步区) 15平方公里 l 2004年2020年: 二次创业规划区 78平方公里 一期、二期: l 西安高新区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确定总面积22.35 km2。由政策 区和集中新建区两部分组成。集中新建区是西安高新区规划建设 的重点,其中的建设项目由西安高新区自行管理。集中新建区一 期面积约4.12 km2(包括莲湖、雁塔、碑林、新城科技产业园) ,分东、西两个区。其中西区3.62平方公里,东区0.5平方公里。 l 1997年经国家科委以及市政府“市政函199720号文件批准 同意将新建区联片扩大为10.46 km2”。二期建设用地由西安市城 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分区规划,经市长办公会审查通过。二期用地 于1997年正式启动建设。 一期规划的主要特点: l1) 规划目标:建设一个高科技、高环境、高效益的现代 化产业园区(以产业为主体,科、工、贸相结合的新型综合区) l2) 规划就业人数:2.8万人3.3万人 l3) 规划积面:2.7 km2 l4) 一区四园的行政规划格局 l5) 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单核多功能的规划结构; l6) 功能分区明确:北部是产业区、南部为综合配套区; 北部产业园以中心花园为中心,周围布置有行政管理、金融 商务、孵化研发、工业生产项目用地;路网为T字结构,将货运车 流限制在由北、西、南三个方向出入区域; 南部综合配套区以高新公园为中心,布置有居住小区、别墅 区、中学、小学、幼儿园、门诊医院、研发、办公等项目 二期规划主要特点: l1) 规划目标: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重综合开发 ,逐步把高新区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有自己 文化技术特色的高品质、高效能产业区。 l2)功能分区明确,突出产业形象。 l3)两条轴线的布局形式:以团结南路为轴线布局的产业区和以高 新路为轴线布局的商务、研发、生活区。 l4)注重带状绿地的规划。 l5)产业区中道路间隔变大,企业用地分割弹性较大 l6)居住形式由一期居住200户的居住小组团转变为居住1500- 3000户的居住小区。 l7)注重商业、金融、商务的发展。 电子园: l 1998年12月22日,按照市政府会议纪要和西安市规划局“市城 规字1998126号文件” 精神,电子城工业园区4.2km2用地的建设 管理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l1) 规划目标:建设一个“以开发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院校、科研 、生产相结合的电子工业区”。 l2) 配套齐全、功能明确; l3) 工业用地位于西侧,多由军工类工业组成;生活配套用地位 于东侧,有居住、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变电站组成;集中绿 地位于中部,横跨工业用地和生活配套用地中间; 长安科技产业园: l 随着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到来,二期新建区规划用地已经不能 满足发展需要,根据1999年12月1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第79次市长 办公会议纪要,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和长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在符 合长安县郭杜镇总体规划的情况下,于长安县郭杜镇建设西安高 新区长安科技产业园,园区面积4.6 km2。 l 规划目标:建设一个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国家级西安高 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为基础,集科技研发、生产、展示、商 贸、交流为一体,与高品质生活服务设施相配套,具有良好生态 环境的现代化、花园式科技产业园区。 园区由产业、行政管理、生活居住三个功能组团组成; 1)行政管理区位于园区东部,它也是整个园区的重心;园区西 部为产业区;北部为生活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设置在生活 居住区和行政管理区内部; 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单核多功能的规划结构; 3)园区绿化主要采取带状形式,行政管理区与产业区之间和生 活居住区中心设置3处集中绿地; 4)园区采取方格网与平曲线相结合的放射状道路结构方式,骨 架焦点为世纪广场; 新区: l 为了使开发区建设持续进行,成为西安经济新的增长点,经 2001年5月17日市人民政府113次市长办公会纪要及“市政发 200189号”文件精神,将丈八东路以南,长安科技园以北,西沣 路以西,西户路以东的14.98km2规划为西安高新区三期建设用地 。高新区三期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西安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完成,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审查。正在执行中 。 l 规划目标:(1)进一步突出高新区的产业优势,提供更多的 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科研孵化和专业园区用地;(2)在新区建设 面向整个高新区的金融商贸服务中心区;(3)提供高质量的生活 配套设施;(4)建成覆盖新区全区的绿地系统,体现高水准的绿 色生态建设。 3、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 l 目前西安高新区建成区内路网、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 公用设施基本完善。 l 建有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流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国际学校 以及公园、高尔夫园、宾馆、国际俱乐部、住宅等配套设施。 l 绿化总面积91万M2,绿化覆盖率达36。 l 区内有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通讯数据交换中心和宽带光纤网 。 l 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文化教育、居住生活 、休闲娱乐等配套功能完善的现代科技城区。 l 高新区道路系统为棋盘式路网格局,在东、西、北方向与太 白南路、南二环等城市主干连接,交通方便。区内主要道路宽度 为60米、40米,次要道路为30米、20米。截止2002年年底已建成 96KM道路。 l 在城市道路下同步规划建设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 、天然气、热力等管线。 l 中国电信在高新区可实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大楼、十兆 到桌面”;中国铁通、中国电信在区内建成了大型电信数字程控 交换机,装机容量可达18万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高新区内 的移动通信网均可作到无盲点。 l 目前高新区已建成投运110KV变电站4座,总装见容量35万KVA ,建成11座10KV开闭所,已建成的供电网络可满足各类负荷要求 ,供电可靠性很高。 三、西安市总体规划简介 1、西安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 2、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大纲 1、西安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 2002年10月,西安市提出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l 西安的发展应依托关中城市群,统一调整产业布局,统一规 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共享区域资源,共树支柱产业。 l 西安提出“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产业调整以高新技 术为先导,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构筑强市的产业支撑 。发挥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的规模优势和“裂变”、“聚变”效 应,带动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空间发展: l中心市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沿几个功能轴延伸,形成既连片发展又 有分散点状布局的城市形态。 l城市近期向南发展,在韦曲至秦岭北麓的范围内,延西边的西万 路至沣峪口、中部的长安路至秦岭和东边的长鸣公路至引镇的三 个城镇轴发展。远期考虑西安的发展方向主要向西,与咸阳衔接 ,形成西安与咸阳一体化的大都市。 l高新区二次创业扩展区为规划新增的城市功能区。主要沿城市西 南轴线扩展。是今后几年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区域。 2、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大纲 l 规划修编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 学的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西安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将自己置于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 开发两大背景之下,重新审视城市的定位,找准城市发展的方向 和目标,在新一轮发展中,增强城市竞争力。 也是上一轮规划执行10年的一次调整。 l 国际化大都市 l 区域性中心城市 l 统筹城乡发展 l 城市发展目标 国际性旅游城市:西安应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景 观和自然景观,提升品质,建设成为国际性旅游热点城市。 浓郁文化特色城市:西安应尊重传统历史文化,继承发扬历史 文脉,保护好千年古都历史风貌,延续西安的城市特色,促进城 市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的有机结合。 高效产业城市:形成旅游、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 业、文化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国防工业、装备工业、高新技术 研发和生产三大基地。 枢纽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国六大交通枢纽城市,要依托其优越 的区位及交通优势,建成交通、通讯、信息中心,商贸流通中心 和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 山水生态城市:西安充分利用秦岭北麓的绿色生态屏障,结合 山、塬、河、田、城的自然地貌特征,建设颇具特色的现代山水 城市。 最佳人居城市:建成具有高质量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适宜 人们工作、生活、交通、游憩的西部最佳人居城市。 l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 、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 亚大陆桥中国段和西部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 会。西安将建设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 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现代化大城 市。 城市规模 本次规划确定西安城市规模1000万人,其中西安中心城镇人口 600万,用地控制600平方公里,其余400万人口结合城镇体系建设 ,分布在中心城市外围的各副中心及建制镇内。 l 支柱产业规划 1)旅游产业规划 历史文化旅游 关中文化旅游 特色文化旅游 自然生态、自然 风光旅游 2)高新技术产业 全力推进两个开发区二次创业,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的最佳环 境。沿城市发展轴,结合高新区二次创业,形成西南片区的高新技 术产业区;经济开发区沿城市发展轴线扩展。 3)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城市核 心竞争力之一。西安将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 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4)装备制造业 包括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电气、石油化工等 5)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依托,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安要充分利 用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l 产业布局应依托城市交通发展轴,有利于疏解城区功能,创建 新的产业空间,增强城市永续发展的动力。具体布局为: 中心城市:老城内发展以旅游、商贸为主的支柱产业;高新开 发区做精、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曲江开发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 破口,以基础设施设为平台,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旅 游新区;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和出口加工基 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西南方向以户县、高新新区为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东北方 向以临潼北区和新筑为主,发展旅游、物流、生物医药、精密仪 器制造等无污染的产业经济区; l 城市功能布局的原则 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 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 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 具体形成东连临潼,西接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格局。 l 城市发展主要沿几个功能轴延伸 近期空间结构发展将形成一个既有连片发展又有组团及分散点 状布局城市形态。 西边以咸阳城市为中心的集中连片综合发展区; 北边渭北地区包括高陵、三原在内的组团串珠综合发展区; 南边沿秦岭北麓自然生态环境区,可以点缀分散布置旅游休闲 度假用地; 东边围绕山、塬以及大量文物古迹也采取分散发展,以国际旅 游为主。 最终,西安将形成以唐城为中心,外围五个副都心的结构。 向东: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低密度高尚住区和旅游度假区,同 时形成浐灞大水大绿的格局;向东南:结合交大科技园、曲江旅 游开发区和杜陵保护区,发展高科技园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同时 建设城郊森林区;向南:与韦曲衔接,发展大学园区、高尚住区 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向西南: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向西北:发 展空港区;向东北:发展高尚住区和旅游休闲区。 l西安规划1 四、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规划 目前,高新区全面实施”二次创业”计划和建设中国西部创 新科技城的计划。进一步加快规划建设步伐,优化创业环境,强 化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快园区和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培育大 型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确保在”十五其间取得更大的发 展。 高新区二次创业主要不是体现在开发面积的扩大上,也不仅 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制要有更大创新,成为我市知 识密集度最高、产业最为集中、人居和创业环境最好,以科技产 业为特色的新型的现代新区。 l 1、规划目标 l 2、城市职能 l 3、城市规模 l 4、功能布局 l 5、产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 l 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绿地系统规划 l 6、近期建设 1、规划目标 根据“二次创业”总体方案,“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是要把 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科技园、国内一流的高新区、中 西部最大的科技产业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确立了以下的目 标: l 1)最具活力的城市地区之一 开放的城市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功能定位高起点,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高 新技术产业区以及各项城市设施; 创新的城市 塑造开放的城市形象,打造区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创造激励创 新的物质环境。 l 2)最吸引投资、人才和技术的城市地区之一 l 适宜居住的城市 创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创业定居; l 高效的城市 提供高效率的城市运行机制与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吸引技术与投 资。 l 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l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山水资源,重视绿化建设,实现生态的可 持续发展。 l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l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延续千年古都精神,挖掘西安城市文化品格,创造独特城市魅力 ,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 2、城市职能 1、 高科技制造与研发职能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区的主要职能是高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 业、光机电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等领域,承担高新基础产业研发 创新、孵化创业、转化辐射等职能,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高新技 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l2、 金融商贸和产业服务职能 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和城市中心商务区形成集合与 互补优势,西安高新区将以现代金融、中介、咨询、国际会展等 生产服务业为主导功能,既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 体系和创新环境,又可以促进西安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完善和 提升。 l3、 居住与社会服务职能 作为西安城市的结构性拓展,西安高新区还承担着引进人才和 新增人口、疏散旧城人口的居住功能,并且为居住其中的市民提 供文化休闲和商业服务等社会职能。 西安高新区的功能定位 综合以上西安高新区承担的城市职能来看,西安高 新区是一个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生产、生活和生态协 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l区位图 3、城市规模 l 用地规模 l 高新区现状用地规模约为19平方公里,根据预测,高新区为了 在二次创业中实现其经济目标,需要新增用地45平方公里左右。 另外考虑到安置农民所需要的居住和产业用地,因此到2020年, 高新区二次创业新增用地约为57.26平方公里。共计76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 l 高新区人口的预测,高新区内人口增加主要以产业人口和安置 农业人口为主,规划期末本次用地范围内的人口容量约为50万人 。 4、功能布局 l 首先,利用区域周边良好 的自然环境背景,确定沿西汉高 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的绿楔, 向西沿绕城高速公路和木塔寺公 园奥体中心形成的绿心联系。 在其他方向上通过与组团绿化隔 离带、公园、商业和绿化开敞空 间的沟通与联系,共同构成生态 城区的整体形态。 l 其次,规划以绕城内外双中 心为基础,安排了两个区级中心 ,分别位于绕城公路内外,绕城 内的区级中心,也就是目前三期 的中心商务区同时作为城市次中 心,绕城外形成一个区级中心, 两个中心共同服务和辐射南北两 片区域,承担区域内的商贸、金 融、保险、办公、文化、娱乐、 医疗服务与综合性功能。 l 同时,规划以“产业居住 ”为基础单元,形成了若干组团 ,各个组团形成较为完整的空间 ,具备完整的生产生活功能,设 置各自的组团中心,使得高新区 内生产生活功能适度混合,符合 了实际开发和使用的需要。 5、产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绿地系 统规划 l 规划分为新型工业区、国际软件园、创业研发园以及中心商 务区四大功能园区 规划产业用地共计 1980.50公顷,占总用 地的34.59%(在规划指 标中以工业用地计算) ,但其中也包括产业用 地所兼容的研发、办公 等功能。 l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 1299.36公顷,居住人口 为50万人,人均居住用地 指标为26平方米/人。 l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包 括教育设施、医疗卫 生设施、文化体育设 施、行政管理设施、 公安消防设施、邮电 设施、商业设施等。 6、近期建设 l 分期建设规划年限与建设规模 l 根据高新区三期规划的土地出让情况和西安市基础设施的配套 情况,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分别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依托丈八北 路向西发展,一是沿西万公路向西南发展。 规划高新区二次创业建设分为两期: l 1、近中期(2003-2010):从三期用地出发沿西万路和西三 环路南延长线发展,南至本次规划的南界,西跨西三环路南延长 线一个街区;在绕城高速路内沿科技二路和科技六路向丈八北路 以西发展至西三环路。近中期开发用地面积约33平方公里。 l 2、远期(2011-2020):绕城高速路以外继续向西发展,绕 城高速路以内一方面跨过西三环路继续向西发展,一方面逐渐改 造鱼化寨等区域,近中远期累计总开发用地面积达到57.26平方公 里。 l由于二次创业发展周期长 ,又以投资型拉动为主,因 此难以准确预计未来发展的 规模,规划根据“二次创业” 总体方案,在本次规划范围 以南为高新区的发展预留了 21平方公里用地,如果高新 区的发展势头良好,预计规 划期末高新区新开发用地面 积可以达到近79平方公里, 高新区总用地面积达到98平 方公里 五、中央商务区规划 同世界接轨 领时代潮流 与未来拥抱 关于高新区CBD 高新,占地约两平方公里,一个现代化,国际化水准的集会议交流、文化休闲、商业 娱乐、商务办公、高档居住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未来西安高新区的核心区域,推动西安成 为亚欧大陆桥枢纽城市的重要动力。具有作为西安城市商务中心区和高新区产业配套集中区 的双重功能。 Xian CBD Hi-tech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西安高新CBD是我国首家推出成熟的区域导视系统 (DIS)的中央商务区 宏观 地处西安,以神州大地东西部接合点上的“米字形”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为基地, 辐射全国大都市新亚欧大陆桥将西安与西亚,中东,独联体和欧洲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 微观 北临城市干道丈八路,南边连通西安市对外公路交通的绕城高速,东边是西安通往中 国西南部主要干道之一的西万公路 距市中心公里,距机场公里,半小时车程可到达市中心,咸阳国际机场,享 誉世界的兵马佣博物馆,南山风景区等,交通优势突显 高新中央商务区在宏观环境上向北与旧城联系,成为城市生活的延伸;向东与城市中心 形成东西连接;向西延伸至沣镐遗址;向南止于城市水系。 微观上,中央商务区位于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周边产业园区包括创业研发园、国际 软件园、新型工业园、电子园等。北部的陕西省奥林匹克中心、陕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木塔寺公园、西北地区最大的园林式国际宾馆陕西省丈八沟宾馆等,为高新中央商务 区提供了完美的环境配套。 周边环境 CBD国际品质的保证 1.“希尔顿”式的五星级酒店 2.上海“新天地”,香港“兰桂坊”式的商业街区 3.高尚精致的居住环境 4.具有一流视听设备的会议展览中心 5.“华尔街”式的具有符号意义的商务主轴线 6.体现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公园 7.区域识别系统() 8.区域冷暖联供系统 9.文化艺术中心 10.“都市之门”政务商务中心 Hotel & Exhibition Join in the world 同世界为伍 酒店会展 优派生活 高尚品位 五星级酒店全心营造CBD高尚生活 Excellent life, noble quality, five- star hotel to beautify life in CBD Top-grade Apartments take nature as home 以自然为家 高档住宅 人与自然在这里完美统一,既有开阔的绿地,又有曲径通幽、绿荫清凉的休息空间, 绿地集团与贝尔高林(香港)联手打造西安首席国际亲水社区, 营造CBD璀璨水岸生活,再现八水绕长安意境。 Here we realize a perfect unific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e have wide greenbelts, rest space with winding lanes and green shade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River and Waterfront Community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under the joint efforts of Greenland Group (Shanghai) and Belt Collins (HongKong), which offers delightful waterfront life and also revive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eight-river encircling ancient Xian. Come from life but beyond life, compose of arts but on the summit of arts. Enjoy quiet and tranquility while embrace flourish and prosperity 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上。 构于艺术,在艺术之巅。 坐拥繁华 独享清幽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Advance with fashion 并时尚共驱 商业娱乐 新丝路商业步行街 东起CBD城市公园,穿越CBD会展广场,西段与E都文化艺术中心相接,以海派新天地模式的商业街为规 划基础。步行街总长约1000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为一体,成 为CBD的娱乐购物天堂。咖啡厅、秀吧、酒吧、流行时尚精品店、艺术品展示、生活馆、写真馆营 造浪漫的空间环境,构筑高新CBD不夜天。 The street extends from the CBD City Park in the east, through the CBD Exhibition Square, to E-city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in the west. It spans over 1,000 meters with a planned building area around 150,000 square meters. The multi-form business such as restaurants, commerce, entertainment, as well as culture makes the street a paradise for shopping and recreation at CBD.Cafes, clubs,arts show, etc. all together builds up a romantic environment and bring forward a colorful life at Hi-tech CBD E都国际文化广场 E-city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城市公园 City Park 五行广场 X-park 西安不是缺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而是缺少对文化消费的满足 Culture & Leisure March on with taste 邀品味同行 文化休闲 Genial and convenient Humanitarian Solicitude from international joint effort 舒适 便捷 人文关怀 来源于国际水准合力打造 麦肯锡咨询公司 战略策划 Strategic planning 世联地产顾问(中国) 有限公司发展策划 Development Planning 戴德梁行 整体推广策划 Overall Promotion Planning 韩国熙林综合建筑事务所 规划设计机构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晶圆切割划片刀生产线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2023年度自考公共课常考点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4年自考专业(护理)能力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计算机一级常考点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 解析卷人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 煤化工产业园项目投标书
- 2025年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预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电子胶带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培训部数据安全事项课件
- 保密观考试题及答案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保安部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老年综合征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研发投入工时管理办法
- 道路升降柱安装合同范本
-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课件
- 社团招新课件
- 003-04-PFMEA第五版表格模板-(带实例)-2020.2.3
- 防渗漏、开裂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