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中国汽车行业概述 V1(2010.09) Page1 课程大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微型车的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 SGMW体系产品介绍 SGMW汽车竞争对手介绍 附:汽车分类标准 Page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中国汽车工业各时期的发展 诞生阶段(1949年后) 创建阶段(1949年1965年) 成长阶段(1966年1980年) 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1998年) 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2003年) 稳定发展阶段 (2004年至今)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Page3 诞生阶段(1949年后) 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第一批驶下生 产线的解放牌汽车叫CA10型,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Page4 创建阶段(1949年1965年) 1966年以前,中国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总投资为11亿元,形成了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南京、上海、北京、济南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 生产9个车型品种,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Page5 成长阶段(1966年1980年) 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四 川和陕西汽车制造厂和与陕汽生产配套的陕西汽车齿轮厂,主要生产重型 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 1966年4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20辆红旗牌三排座高级轿车送往北京。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1998年) (一)中共十四大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 业,1994年国家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二)1992年全国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100万辆,1998年生产162.8万辆,世 界排名第10位。1998年中国汽车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504.7亿元,工业总产值 (现行价)2527.8元。 (三) 1984年1月15日,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 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 (四) 1997年3月25日,中美合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暨泛亚汽车技术中 心有限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Page6 Page7 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2003年) 1971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 1980年,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 1992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2000年,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 2002年,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 2003年,汽车总产量突破4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稳定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中国汽车总产量在全世界 的排名由2001年的第8位,上 升到2002年的第5位,而2004 年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4大 汽车生产国。从2007年开始, 中国的轿车市场规模也正式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而中国的总体汽车市场更是达 到870万辆以上。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Page8 Page9 汽车工业加快重组 利润持续下降,结束暴利时代 全球采购,大势所趋 经济型轿车将成热点 环保、节能要求更高 高性价比、优质服务,决胜终端 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10 市场特点 中级轿车血拼厮杀,厂家利润进一步降低 汽油价格上涨刺激微型、经济型轿车市场 环保排放标准提升 女性车主越来越多 新能源进入主流市场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11 豪华轿车价格再降 第三次新车高峰出现 MPV走强,SUV步伐放缓 运动车型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自主品牌全面飞跃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市场特点 Page12 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全球汽车市 场成熟的观念、规则、流程、资本,疾风 暴雨般冲刷着中国汽车业深厚计划经济烙 印。可喜的是,涅槃中的中国汽车业逐步 适应并融入全球化市场,开始成为这一平 台上最活跃的角逐者。 国产轿车产销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 的“井喷”式增长,从2001年的82万辆, 增加到2007年的532万辆。增幅最高的年 份超过50%。中国的汽车市场连续超过德 国、日本,成为全球汽车产量排名仅次于 美国的第二位的汽车生产大国。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13 2002年,压抑了多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启动,在2003年达到惊人的增 幅,开始步入“大跃进”的发展轨道,轿车销售增长率创历史记录,达 到75%。 2004年“井喷”结束,市场步入了低迷状态,增速缓慢。2005年,汽 车市场在诸多不利因素下走出低迷,总体表现不温不火,销量平稳 增长,增幅不大。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14 2006年受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汽车价格、支付方式、消费环境等 因素影响,2006年汽车市场一年增加130多万辆,并一举突破700万 辆大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汽车需求量急剧增长。增长最快的是乘 用车,2002年增长58.3%,2003年增长70.6%,之后几年一直保持 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乘用车中轿车增速最快,6年前轿车需求量是80 万辆,2006年达到400万辆左右,年均增长37.5%,这一增长速度在 世界上几乎绝无仅有。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轿车需求量增长趋势(2000-2006) 141 235 266 326 437 28% 58% 67% 22% 89 13% 34%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需求量(万 2002-2006年的轿车需求量变化状况,强调市场增长的同时竞争也更加 激烈。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Page15 Page16 1、紧凑型市场:群雄逐鹿,没有哪一个品牌能在这个市场中占有明显优势。 2、中级车市场:日德对垒,代表是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CIVIC,大众的明 锐、速腾,以及德系血统的福克斯。 3、中高级市场:运动突破传统,中高级车市呈现凯美瑞、领驭、君越、雅 阁等传统诸强竞争的局面。而以致胜、迈腾为代表的运动型中高级轿车 的崛起,则会给这个领域带来更多的亮点。 4、豪华车:“三英战吕布”,国产和进口奥迪车型基本上占据了豪华车市 场的半壁江山。 5、SUV:“跨界”风潮盛行, 6、MPV:小排量与家用化渐成主流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2007年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 燃油税改革 购置税减免 取消养路费,节省养路费1320元/年(轿车) “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燃油税和油价机制刺激购 车者对中低排量汽车的偏好 1.6升及以下排量购置税从10%降至5% 消费者购买一辆10万元轿车节省约4274元 刺激消费者购买小排量低油耗车型 2008年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去年全年国内汽车产销达到930余万辆,接近千万辆大关。产销分别增长 5.21%和6.70%。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Page17 2008年汽车市场 2008年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了“节能环保”,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节能环保型小 Page18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预测 油价继续上涨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将逐步显著 汽车信贷再开放将会刺激消费增长 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对汽车行业发展起支撑作用 国家鼓励内需的政策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消费政策推动汽车消费结构改变 外部环境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增强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相关利好政策 从用户角度来谈,一些利好的政策包括: 在使用费用方面,建立以燃油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清理不合理的费 用; 在使用条件方面,协调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方面的矛盾,加强停车场建 设和管理; 在金融支持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 在鼓励经济型轿车方面,已经按排气量实现能够差别消费税率,并规定 城市只能根据情况对汽车保有量进行限制,不得对小排量汽车实行差别 限制。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Page19 力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强于消费环境的制约作用,我国的乘用车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 长。 促动因素 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进入起飞期,而起飞期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较高的增长率; 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加速”阶段,再加上2015年以前中国仍处于人 口红利阶段,经济仍能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人均GDP将从2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正是大量产生中产阶级的 时期。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2008-201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 乘用车需求是购买力促进作用和消费环境的制约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购买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Page20 制约因素 能源、环境、道路、交通方面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不会阻挡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Page21 商用车需求预测 2001年以来,我国的商用车需求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阶段 主要原因有: 经济因素。经济增长率而且经济处于加速期;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基础原材料产需 快速增加导致货运需求快速增加。 基础设施因素。2001年以来是中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 政策原因。 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扩大了投资需求; 2002年农用车开始征收购置税后逐渐被轻微型货车替代; 2004年治理超载和2006年实施计重收费,需要新的运能补充; 2008年燃油裞开始实施,小排量车型开始热销; 2009年1.6升排量以下车型购置裞减半,政府鼓励小排量车型消费; 2009年3月开始政府开始了1.3升排量以下车型微车下乡补贴,鼓励农民微车消费。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主要判断依据: 未来经济还会保持9.4%的高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仍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将促进商用 车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未来有两个重要因素将促使商用车需求增速在2011年以后大幅度下降: 运输效率将大幅度提高,促使需求增速减缓。未来我国将实行节能优先政策,燃 油税等政策将陆续出台,促使汽车使用更加重视效率,效率的提高将促使商用车 需求增速有所放缓; 铁路建设提速,将对公路运输形成一定替代,减缓商用车需求。根据铁路“十 一五”规划:全国将建设10条快速客运专线和10条城际客运轨道交通系统,初 步形成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铁路的运 能将大大提高,可以预见在2010年以后将大大减少公路中长途客运的需求;同时 由于置换出大量货运能力,对中重型货车的替代作用也显现。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Page22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铁路“十一五”规划:全国将通过建 设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 有线提速改造,初步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 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 络: 1)建设10条快速客运专线。 2)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 圈以及其他城镇密集地区建设10条城际轨 道交通系统以及沪杭磁悬浮交通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北京天津 上海南京 南京杭州 南京芜湖安庆 广州珠海 九江南昌 青岛烟台威海 绵阳成都峨眉 长春吉林 柳州南宁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Page23 Page24 中国汽车国内总需求预测 求将突破1700万辆,超过美国目前的需求量,成为世界第一大需求国 141 153 194 217 250 249 273 312 347 385 423 450 477 503 529 555 211 242 335 451 517 575 710 842 972 1105 1243 1360 1482 1603 1731 186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002002200420062008F2010F2012F2014F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乘用车商用车增长率 单位:万辆,%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未来我国汽车内需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速明显下降,到2014年左右,我国的汽车总需 Page25 微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在我国,微型汽车一般是指排气量在1升以下的汽车,包括微型轿车 、微型客车和微型货车。生产企业主要是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 、哈飞汽车、东风小康、奇瑞汽车、天津一汽、吉利汽车、昌河汽 车等。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Page26 微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产品呈现出高档化,环保化,安全化; 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产品突出品牌价值特征,市场竞争延伸到多方位; 行业集中度高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Page27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油价上涨和燃油税实施使微型轿车优势得天独厚 国家政策(购置税、微车下乡等)鼓励微型轿车发展 微轿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流行,此观念已逐步被国内消费者接受 微型轿车所占份额将逐渐加大 微型轿车渠道进一步向二、三线市场渗透 微轿行业联合重组将继续上演 微型轿车企业将加快国际化进程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Page28 上汽集团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三大 汽车集团之一,2003年上汽集团以合并销售收入117亿美元,成功跻 身世界500强行列,整车销量达78.2万辆,其中主导产品轿车销量达 到59.7万辆。 2006年是上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并取得了良好开局 :全年销售整车超过134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乘用车销售 91.5 万辆,同比增长23.6%;商用车销售42.9万辆,同比增长35.8%整车销 量位居全国汽车集团销量之首。同时,上汽集团还以上一年度合并报 表143.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再次成为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第475位。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29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 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 而成。从诞生之日起,上海通用汽车就 胸怀“国内领先并具国际竞争力”的远 景目标,建构起基础坚实、有持续发展 能力的世界级企业。上海通用汽车2005、 2006、2007年连续三年销量在国内乘用 车市场排名第一。上海通用汽车也是唯 一一家连续6年当选“中国最受尊敬企 业”的汽车企业,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 重要力量。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上海通用产品 雪佛兰 凯迪拉克 别克 萨博 上海通用汽车目前已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和萨博四大品牌,共 二十三大系列的产品矩阵,覆盖了从顶级豪华车到经济型轿车,以及高性能 豪华轿车、MPV、SUV等宽泛的领域。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0 Page31 上海通用产品别克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2 上海通用产品雪佛兰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3 上海通用产品凯迪拉克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4 上海通用产品萨博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合作的大型企业,其前 身为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拥有柳州与青岛两大生产制造基地,其中柳州本部占地 89.2万平方米,拥有东部、西部以及发动机三大制造工厂,东西部工厂 拥有以冲压、车身、涂装、总装为主体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全面实施通 用汽车公司的全球制造管理体系,形成了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产品生产 的格局。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5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产品 雪佛兰SPARK 乘用车雪佛兰Spark乐驰是上汽通用五菱投产的第一款精品微轿产品, 曾多次获国际权威机构JDPower紧凑车型新车质量最佳得分。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6 上汽通用五菱产品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Page37 Page38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39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品牌简介 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于1996年5月 成立,前身是个兵工企业,有不错 的技术力量基础。公司产品主要包 括各种型号的长安牌微型厢式车及 微型货车以及志翔、悦翔等轿车; 由于不是专业的汽车制造厂起家, 缺乏高效的管理和雄厚的技术储备.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长安CM9 (长安之星S460) CM9车型5万辆 产品仅仅在之星代基础上加长、加 宽,造型风格及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变化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0 长安系列产品 长安汽车2008的主推新产品之一 产品型号:SC6408 拟匹配长安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1.0L和 1.3L发动机,排放限值可达到欧标准 长安在07年8月开始CM9车型生产线的建 设,建设期预计为1年,建设规模为年产 长安之星2(CM5) 与以前的长安之星相比,只是车身 外观和尺寸有所调整,其他方面没 有本质的变化和进步。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1 长安系列产品 长安汽车2007年3月上市,是长安公 司主推产品之一 发动机没有更新,还是匹配长安公 司的江陵1.0与1.3L发动机,排放限 值可达到欧标准。 采用后门对开设计,最大开启260度。 长安系列产品 长安星光4500(CM10) 长安汽车最新产品 市场定位:新经济商用车 ;目标竞争车型:金杯轻客 车身做了加大设计,有4排座椅,可载9人,但发动机没有更新, 还是匹配落后的江陵4741.3L发动机,动力相对比较落后。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2 Page43 长安星光 6335 长安汽车低档经济车型 市场定位:经济实惠微客 车身相对较小,操控方便,承载能力和装货空间相对不足 使用了低平地板,轿车铰链式双侧开门设计 长安系列产品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长安SC6363 总长 /宽/高3642/1528/1925 轴距2350 发动 机型号JL465Q5 排量1012 额定功率39 最大扭矩78 整备质 量990 Page44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长安星韵 SC6363 长安之星系列产品的中端产品 车身尺寸延续了传统的长安之星,底盘和动 力和以往产品一致,没有本质变化 主要是在外观做了细微调整,空间较小 长安系列产品 长安之星运动版 长安系列产品 长安之星运动版是长安公司在长 安之星的基础上进行配置升级以后形 成的,并不是一款全新开发的车型。 长安之星运动版在长安之星的外 观基础上换了新型前后保险杠、裙边 和铝合金轮毂,显得比较时尚,具有 一定运动风格,但是没有本质的提高 和改变,依然是以前的水平。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5 Page46 长安之星运动版内饰和车内空间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驾驶台 和仪表盘都是相当陈旧的,车内空间和长安以往的产品是一样的狭 窄局促。 长安系列产品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品牌简介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哈飞汽车诞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脱胎于航空 企业,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9月20日创 建,公司具有年产3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1996年,公司与意大利宾西法尼亚(Pininfarina) 公司联合设计开发出了哈飞中意微型客车,重新塑 造了中国微型客车的形象。 2002年,哈飞与宾法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出另一款新车哈飞路宝,并引进日 本三菱技术联合开发出了哈飞赛马等,是一家在微车市场比较活跃的企业;尽 管发展迅速,但最大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品牌形象和 价值一直徘徊不前。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7 哈飞路尊 哈飞将路尊作为商务车,将其定位于 紧凑、小型MPV领域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8 哈飞系列产品 哈飞汽车与意大利宾尼法瑞纳公司联 合开发的车型 产品型号:HFJ6420 匹配1.3L和1.5L发动机 06、07年曾在多个国内车展上亮相, 在09年上市 安全配置不高,没有ABS和安全气囊 哈飞系列产品 哈飞汽车与意大利宾尼法瑞纳公司联合开 发的车型 产品型号:HFJ6370 匹配DA465Q 1.0L和DA471QLR1.3L发动机 是目前哈飞的主要经济车型,相对哈飞中 意,车身空间较大 哈飞民意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49 安全配置不高,没有ABS和安全气囊 哈飞系列产品 哈飞汽车与意大利宾尼法瑞纳公司联合开 发的车型 产品型号:HFJ6391 匹配DA465Q 1.0L和DA471QLR1.3L发动机 哈飞民意的加长版,在民意基础上轴距变化 小,空间明显小于五菱之光加长款 哈飞民意2代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50 Page51 哈飞新中意 哈飞汽车与意大利宾尼法瑞纳公司联合开 发的车型,是哈飞最早的微客车型 产品型号:HFJ6376 匹配DA465Q 1.0L发动机 是目前哈飞的主要低端车型,车身较小, 操控灵活,但承载能力和载货空间较小 哈飞系列产品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52 品牌简介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 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襄樊、武汉、广州等主要生产基地 ;主营业务包 括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装备。目前,整车业务产品结 构基本形成商用车、乘用车各占一半的格局。东风渝安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东 风集团和重庆渝安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一家以生产微型客货两用车为主的汽车 公司。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是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创 立的合资经营企业,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创立于2003年6月27日。东风汽车公司在中型和重型商用车领 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微型商用车领域还是刚刚起步, 产品单一,经验不足,服务不完善是东风汽车公司目前发展微 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东风小康K07 2008年全国销量过9万辆,微车市场 东风小康系列产品 东风渝安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车型 产品型号:EQ6380 匹配1.0L及1.3L发动机 2005年上市 东风小康已形成多个产品体系,涵盖 微型客车、单/双排货车、厢式运输 车等 排名第4位 小康K07单一车型3年产销过18万辆 SGMW商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Page53 距,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产业并购整合策略与教育投资并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001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地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预研报告
-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信息科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9篇)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孤树镇方官屯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1-2单元)数学试题
- 2025年第28届中小学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以语言为桥 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 应力应变试验培训课件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恒大碧桂园
- 岩石力学许明课件
- 输电六防课件
- 【MOOC】电工电子实验基础-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专利池与公共利益》课件
-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同步练习】
- 演唱会招商方案
- 河北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集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总监题库
- 创业合伙人五份协议书模板
- 建筑工程消防查验检查表
- 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
- FZ∕T 71006-2021 山羊绒针织绒线
- 慢性创面的治疗及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