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第四节第四节 ISO/OSIISO/OSI与与TCP/IPTCP/IP比较比较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ISO/OSI和TCP/IP协议的基本内容 难点:难点: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1.谢书谢书:P19-31:P19-31 2.Tanenbaum2.Tanenbaum书书:P22-P41:P22-P41 3.3. 1 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协议,利用通信技术,以共 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互 相连接而成的集合体。 网络协议:由权威组织颁布的,入网时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与 规范。 网络协议的必要性: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2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网络的复杂性 3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网络协议的来源及产生过程网络协议的来源及产生过程 网络与INTERNET有关协议标准组织和管理机构: 1.国际电信联盟(ITU)-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电子工业协会(EIA)- 4.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5.INTERNET协会(ISOC,IETF,IAB)- 6.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 7. INTERNET地址分配授权机构- 8.WWW联盟- 4 关于INTERNET的标准化工作 因特网协会 ISOC 因特网研究指导小组 IRSG 因特网研究部 IRTF 因特网工程部 IETF 因特网工程指导小组 IESG RG WG RG 领域领域 因特网体系结构 研究委员会 IAB WGWGWG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5 正式标准产生过程:RFC() 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正式标准 l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l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 成为 RFC 文档。 l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l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6 各种RFC之间的关系 因特网草案 建议标准 草案标准 因特网标准 历史的 RFC 实验的 RFC提供信息的 RFC 6 种 RFC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7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网络协议的内容: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 作及做出何种响应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RFC793 8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协议现状: TCP/IP HTTP FTP TELNET SMTP SNMP 9 SESSION(ISO 8326,ISO 8327) MHS ISO 10021 CCITT X。400 (1984) FTAM ISO 8571 DS ISO 9594 VT ISO 9040 X WINDOW MHS (88) ROS RTS RDA ACSE(ISO 8649,ISO 8650) PRESENTATION(ISO 8822,ISO 8823),ASN1(ISO 8824,8825) TRANSPORT(ISO 8072,ISO 8073) TSB TCP,UDPNSP FTP SMTP TELNET X11 NFS XDR RPC DAP NVT NICE X11 连接型服务ISO 8879无连接型服务ISO 8473 IP 会话控制 路由选择 无线 PRN CSMA SS 卫星 PON LAPB RS 232 V35 公用 交换 电话 网 网间协议 (ISO 8479,8648) X25 PLP KDLC LAPB RS 232C V35 ESIS ISO 9542 LLC 1 (ISO 88022) CSMACD ISO 8802 3 TOKEN BUS ISO 8802 4 TOKEN RING ISO 8802 5 FDDI ISO 9314 ATM DDCMP RS232C V35 网络管理 ISO 9596 9595 10164 SNMP EDIOSIINTERNETDECNET 1、物理层 2、数据 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10 第二章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 第一节第一节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11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OSI/RM-OSI/RM-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式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式 是为网络互联而制定的一系列计算机网络互连的标准。 (1)能够支持异种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和通信; (2)能够支持多种通信媒体; (3)能够支持多种业务处理; (4)能够支持高级的人机接口; (5)能够具有可扩充能力。 OSIOSI基本参考模型共分七个层:基本参考模型共分七个层: (1) 物理层(PH) (2) 数据链路层(DL) (3) 网络层(N) (4) 运输层(T) (5) 会话层(S) (6) 表示层(P) (7) 应用层(A) 12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13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 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分层处理的优点: 经济 减少复杂性 14 分层处理的必要性-计算机通信的例子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15 1 0 1 0 1101010100110101100010111011010010010 1 0 1 0 1 0 传输媒介 网卡 网网 络络 信信 息息 传传 输输 过过 程程 示示 意意 图图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16 l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通过网络发送文件。 l第一类工作与传送文件直接有关。 确信对方已做好接收和存储文件的准备。 双方协调好一致的文件格式。 l两个计算机将文件传送模块作为最高的一层 。剩下的 工作由下面的模块负责。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17 两个计算机交换文件 文件传送模块 计算机 1计算机 2 文件传送模块 只看这两个文件传送模块 好像文件及文件传送命令 是按照水平方向的虚线传送的 把文件交给下层模块 进行发送 把收到的文件交给 上层模块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18 再设计一个通信服务模块 文件传送模块 计算机 1计算机 2 文件传送模块 只看这两个通信服务模块 好像可直接把文件 可靠地传送到对方 把文件交给下层模块 进行发送 把收到的文件交给 上层模块 通信服务模块通信服务模块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19 再设计一个网络接入模块 文件传送模块 计算机 1计算机 2 文件传送模块 通信服务模块通信服务模块 网络接入模块网络接入模块 通信网络 网络 接口 网络 接口 网络接入模块负责做与网络接口细节有关的工作 例如,规定传输的帧格式,帧的最大长度等。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20 计算机网络分层的优点: l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l灵活性好; l结构上可分割开; l易于实现和维护; l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21 分层的原则:层数多少要适当 l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 l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 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l确定界限:相对独立,接口简单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22 qISO/OSI():七层协议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23 7Application-Application- 6PresentationPresentation 5-Session-Session- 4-Transport-Transport- 3-Network-Network-Network-Network- 2-Data Link-DLDLDLDL-Data Link- 1-Physical-PHPHPHPH-Physical- LStack Num 1 Link Stack Num 2 Link Stack Num 3Link Stack Num 4 ISO OSI 7 Layer Reference Model: End-to-end vs. Chained Communications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24 第二节第二节 ISO/OSIISO/OSI介绍介绍 Host AHost B APDU PPDU SPDU Segment Packet Frame Bit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5 ISO/OSI的实现过程 26 各层定义 27 OSI参考模型具有七个层次框架,自底向上: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该模型有下面几个特点: 每个层次的对应实体之间都通过各自的协议通信 各个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不同系统的相应层次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系统的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相邻的两层之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同时上层使用 下层提供的服务 28 1、 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通信结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在物理传输介 质上传输 非结构化的“0”和“1”二进制比特流。 物理层并不是指物理传输介质,它是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传输介质 之间的一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起着数据链路层到物理传输 介质之间的逻辑接口的作用。 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包括: l物理连接服务 指向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通过接口将数据传送给 物理层,物理层就 通过传输介质一位一位地送到对等的数据链路层实体;至于数据是如何 传送的,数据链路层并不关心。 l物理服务数据单元服务 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非结构化的比特流,所谓非结构化的比特流, 指顺序地传输“0”、“1”信号,而不必考虑这些“0”、“1”信号 表示什么意义。 l顺序化服务 是指“0”、“1”信号一定要按照原顺序传送给对方,而不必考虑 这些“0”、“1”信号表示什么意义。 29 l所以总结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上一层提供 一个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在物 理层上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l“透明”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表示:某一个 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 30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的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 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 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并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 和释放。 数据链路层把一条可能出错的实际链路,转变为让网络 层向下看起来好象是一条不出错的链路。 31 3、网络层 在网络层,数据传送的单位是分组或包。网络层的任务就 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 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 运输层。 对于一个通信子网来说,最多只有到网络层为止的最低3 层。 4、运输层 在运输层,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 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地利用网络,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 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建立一条运输连接,以透明 的传送报文。 32 5、会话层 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数据传输,但它对联对数据传输进行 管理。会话层在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行之间,建立、组 织和协调其交互。 6、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表示层将欲交 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交换为适合于OSI系 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 7、应用层 主要负责用户信息的语义表示,并在两个通信进程者之间 进行语义匹配。 33 各层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如下: 应用层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相当于:做什么?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相当于:对方看起来像什么? 会话层会话的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相当于:轮到谁讲 话和从何下讲起。 运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送报文,相当于:对方在 何处? 网络层分组传送和路由选择,相当于:走哪条路可到达该 处? 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的传送帧,相当于:每一步应 该怎样走? 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媒体上传送,相当于:对上层的 每一步怎样利用物理媒体? 34 传输层协议 35 3、 系统、子系统、N层与实体 系统:网络中有自治能力的计算机或交换设备, 从拓扑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也把它叫做网络结点或 简称结点。图中每一个垂直列表示一个开放系统。 子系统:对每一个开放系统均可以有N个划分, 每一划分称为一个子系统。显然,每一个子系统与 其上、下子系统进行交互作用,它们是通过子系统 间的边界进行的。 N层:指N个划分中,除去顶层和底层的任一层, 通常称N层;与N层相连的上、下层次称为(N+1)层、 (N-1)层。这种概念也适应于协议、服务、功能等。 对等层:在所有的开放系统中,位于同一水平 (同层)上的子系统,构成了对等层。对等层中的 实体间能够发送和接收信息。 实体:开放系统中,能够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软件 (如进程)和硬件(如智能I/O芯片),称为实体。 每层由多个实体组成。实体是系统中的活动元素。 一个子系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位于不同系 统中的同一层次的实体叫做对等实体。 协议就是计算机网络中对等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合。 36 控制两个对等(N)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称为(N)协 议。 两个(N)实体间的通信(在(N)协议的控制下),使(N )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就称为(N)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区别: 首先,(N)协议的实现保证了(N)服务得以向上一层提供 ,但(N)服务用户只能看见(N)服务而无法看见(N)协 议。(N)协议对(N)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 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 间接口提供的,上层通过与下层的服务原语的交换来使用下 层所提供的服务。 37 N N-1 PhPh N-1 N 对等层通信 相邻层间通信 实 际 数 据 传 输 物 理 媒 体 OSI 环 境 下 的 层 间 通 信 N+1N+1 OSI的层间通信 38 OSI的数据类型 数据单元(DU) :OSI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SDU): 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SDU为服务原语 的表现形式。 接口数据单元(IDU): 相邻层界面上体现的数据单元, IDUSDU 接口控制信息。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 PDU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N)PDU作为(N1)SDU的一部分,传递给下层,直至对等层实体 。 39 OSI环境下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 (N+1) PDU ( N) SDU I D U SCI ICI ( N) SDU (N) PDU (N-1) SDU PCI SCI (N+1) 层 (N) 层 SCI 服 务 控 制 信 息 SDU-服务数据单元 ICI 接 口 控 制 信 息 PDU-协议数据单元 PCI 协 议 控 制 信 息 40 OSI环境下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 (N+1) PDU ( N) SDU I D U SCI ICI ( N) SDU (N) PDU (N-1) SDU PCI SCI (N+1) 层 (N) 层 SCI 服 务 控 制 信 息 SDU-服务数据单元 ICI 接 口 控 制 信 息 PDU-协议数据单元 PCI 协 议 控 制 信 息 41 OSI/RM的说明 用户数据 PH SH TH NH DHDT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系统 AH 42 7、 服务原语 服务并不抽象,它由一系列的服务原语来描述。所谓原语,就是不可再细 分的意思。在接口的服务访问点上,服务使用者看到的只是几个简单的原语。 关于原语是如何实现的,完全是服务提供者自己层次内部的事情,在接口上完 全不必考虑。 常用原语有: l 请求(Request):表示某实体希望开始调用服务做事; l 指示(Indication):表示某实体被通知有事件发生; l 响应(Response):表示某实体对事件做出响应; l 确认(Confirm):表示对发回响应的确认。 以打电话为例说明服务原语: 甲和乙位于高层,是服务的使用者;电话机位于低层,是服务的提供者, 为打电话的人提供上述四个服务原语。首先,甲在自己的电话机上拨乙的电话 号码,发出“请求”;乙的电话机响铃,“指示”给乙有电话打进来;乙拿起电话,作为 “响应”;甲的电话由振铃音变为通话音,甲就收到了可以通话的“确认”。 43 对等实体间的数据交换方式 面向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就象打电话,有一个明显的拨通电话、 讲话、再挂断电话的过程,面向连接服务的提供者也要作 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拆除连接的工作,这种服务的最大 好处就是可靠性高,而且保证数据顺序传输。 l 无连接的服务 无连接的服务就像发电报,电报发出后你并不能马上确 认对方已经收到,无连接的服务不需要维持连接的额外开 销,但是可靠性较低,也不保证数据的传输顺序。 44 无连接的服务一个特征就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 体同时是活跃的。 优点: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 缺点: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且每个 报文都需要提供完整的目的站地址。 45 TCP/IP:互联网采用的四层协议 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没有具体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46 TCP/IP基本构成 telnetFTPSMTPDNSTFTPothers Application (OSI layer5-7) TCPUCPNVP ICMP IP ARPRARP NETWORK INTERFACE PROTOCOL ETHERNET | TOKEN-RING | FDDI | FASTETHERNET | OTHERS Transport (OSI layer4) Network (OSI layer3) Data link (OSI layer2) Physical (OSI layer1)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47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48 TCP/IPTCP/IP协议中数据传输包装过程协议中数据传输包装过程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49 TCP/IP协议的硬软件实现-在PC机中的体现 INTERNET应用程序 TCPIP(集成OS) MODEM驱动程序 INTERNET应用程序 TCPIP (集成OS) 网卡驱动程序 MODEM 网卡 .cn .com .edu .ac .net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0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 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 PDU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1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应用层 PDU 再传送到运输层 加上运输层首部,成为运输层报文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2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运输层报文再传送到网络层 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 IP 数据报(或分组)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3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IP 数据报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 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4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数据链路层帧再传送到物理层 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5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l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5 4 3 2 1 5 4 3 2 1 物理传输媒体 计算机 1 AP2 AP1 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 从发送端物理层传送到接收端物理层 计算机 2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6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7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 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8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网络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 上交给运输层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59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运输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 上交给应用层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0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应用层剥去首部,取出应用程序数据 上交给应用进程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1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 应用程序数据!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2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应 用 程 序 数 据应用层首部 H5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注意观察加入或剥去首部(尾部)的层次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运输层首部 H3 网络层首部 H2 链路层 首部 T2 链路层 尾部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3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计算机 2 的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 交给数据链路层 H2T2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4 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后 把帧的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 H2T2H3H4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5 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网络层剥去分组首部后 把分组的数据部分交给运输层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6 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 把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应用层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7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应用层剥去应用层 PDU 首部后 把应用程序数据交给应用进程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8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4 3 2 1 5 4 3 2 1 计算机 1 AP2 AP1 计算机 2 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 应用程序数据!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69 通讯线路 普京 俄译法翻译 秘书 希拉克 法译俄翻译 秘书 分层协议: 电报员电报员 70 特点: 每一层只关心对端的对等层; 每层将自身的内容包装后交给本端下(上)一 层; 同端相邻两之间必有接口;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71 网络分层中的概念: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 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 进程。 2.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3.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 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4.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72 l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 l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l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 规则。 l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 口提供的。 l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 访问点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73 协 议 交换原语交换原语 服 务 用 户 提 供 服 务 服 务 提 供 者 第 n 层 第 n + 1 层 服 务 用 户 SAPSAP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74 l协议必须考虑普遍的情况,将各种不利的条件事先都 估计到。 l实际工程中,难免有极个别的不利情况在设计协议时 并没有预计到。 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协议就会失败。因此实际上协议 往往只能应付绝大多数的不利情况。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75 TCP/IP 四层协议的实现方法 应用层 运输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 主机A主机B 路由器 网络 2网络 1 应用层 运输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 4 3 2 1 第三节第三节 TCP/IPTCP/IP介绍介绍 76 沙漏计时器形状的 TCP/IP协议族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救护与自救课件
- 2025年广西百色农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福建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园林摄影与绘画培训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城市照明节能改造项目照明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流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效能评估与信息安全技术市场前景展望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历2025年真题深度解析试卷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表达专项突破试卷
- 2025年高考生物进化论知识冲刺押题试卷
- 经销商独家授权书
- 空气源热泵计算
-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1
- 园林绿化资料范例
- 万达入职性格在线测评题
- 车位无偿使用补充协议书范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统考试题含解析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