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_第1页
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_第2页
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_第3页
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_第4页
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 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中必需的环节。以下是有关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1)地下森林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事和抒情水乳交 触,以强烈的感情打动了读者。地下森林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深沉、坚毅的品格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2)说目标 . 记作者与词语,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鲜活生动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生命哲理。 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感受和借鉴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 / 6 (3)说重点、难点、关键 1 整体把握全文,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 理解地下森林的“品格”,理解文中的哲理意蕴。 3 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总体教学构思: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地下森林的形象,感受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体会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探明课文的主旨 ;探究文章震撼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语言美、哲理美。另外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我们聋哑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太深刻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 能获得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学过之后,相信学生都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新的感悟,不论说的好不好,不论感悟是否深刻,不论粗糙或细腻,都是学生自己独特的、有创意的和富有个性的见解。 二、说教法 遵循“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原则,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采用教法与学法是: 出韵味,领悟散文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研究,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3 / 6 法 对精彩的句子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并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具体分析,讨论鉴赏 ;问题探究,突破难点。 三、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 : 3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知道森林是什么样的吗 ?你们有没有去过森林 ?看过森林吗 ?那么什么是地下森林呢 ?谁知道呢 ?谁见过啊 ?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黑龙江省的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 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 50 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 (请学生读课文前面的导语 )作者站在这里,面对着这些地下森林,感慨万千,想象之舟在轻扬,追寻着多少万年前深谷里萌发的生命的灵光 二、资料助读 1 作者简介: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 1963 年考入杭州一中。在黑龙江一国营农场生活了 84 / 6 年。 1972 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 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 1977 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 1979 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 1986 年出版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心路历程。以后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 2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80 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业待兴,这种社会变迁与课文中的地下森林的历史和现状具与很大 的相似性。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散发出来,那是没办法克服的。 3 题目:文中所写的森林,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所以称为“地下森林” ;断想意思是片段感想地下森林断想说课稿。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5 / 6 1 字词教学 教师板书: 瘠薄 ( 沉湎 (n) 孱 (n)弱 愤懑 (m n) 浩瀚无垠 隐姓埋名 袅袅 沉湎 樵夫 愤懑 组织教法:学生跟读字词 (双指语 )对部分字词书空,并说说这些词组的意思。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全文,在黑板上显示阅读要求: 地下森林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字词划下来 ) 地下森林是怎样形成的 ? 把你最欣赏的文句用铅笔划下来,并想想为什么喜欢它 你觉得这篇课文作 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哲理。 四、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和释意。预习课文,反复阅读课文,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教学的思路以及对文学常识的补充,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结束语: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练习,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