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1页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2页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3页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4页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四川建材学院 韩立达 王 林1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 八十年代,当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放慢之时,日本经济却从1986年底开始持续60个月的增长,创下了日本战后经济景气的最长纪录。而且经济增长率一直居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首。1987年至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3%,1991年达4.6%,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不断扩大,给水泥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1.1 水泥工业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1990年度日本GNP比上年增长5.7%,民用住宅比1989年增长10.2%,民间投资增长13.6%,而国家固定资产完成率比上一年增长3.1%。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日本水泥工业出现逐年增长势头(见表1)。 表1 日本水泥生产量和销售量 年份产 量 销 售 量水泥 (万t)比上年增加 (%)国内 (万t)比上年增加 (%)出口 (万t)比上年增加 (%)合计 (万t)比上年增加 ()1986 19871988198919901991.167041.6 7424.47726.28007.78684.94369.0-2.5 5.44.13.68.50.66805.8 7059.27389.37511.08399.74119.21.0 3.74.71.611.8-1.9485.9 434.6513.3696.4624.3317.8-41.6 -1.118.135.7-1.41.87291.7 7493.87902.68207.49024.04437.0-3.7 2.85.53.910.0-1.7 1.1.1 水泥产、销量逐年增加 从1987年开始,日本水泥产销量开始回升,1987年至1990年4年间产量从7424.4万t增加到8684.9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5.4%,销量(含进口)从7493.8万t增加到9024.0万t,年均增长率为5.6%。设备能力的平均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1990年达88.1%,比1989年高出6.6个百分点。1990年的实际需求较之上年增长10%。就水泥品种而言,1990年硅酸盐水泥大幅度增加,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较1989年增长10.3%,达6654.9万t,占全年水泥总产量的76.6%,快硬和超快硬水泥达363.1万t,较上年增加5.7%,但中热水泥和耐硫酸盐水泥则出现了下降趋势,混合水泥也出现了负增长,其所占的比重开始减少。 1.1.2 大量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 日本各种窑型的生产能力及现有水泥窑如表2所示。 表2 日本各种窑型台数及生产能力(*为推算值) 年份干 法湿 法 总 计NSPSP立波尔余热锅炉合 计无过滤器窑台生产能力(万t)台生产能力(万t)台生产能力(万t)台生产能力(万t)台生产能力(万t)台生产能力(万t)台生产能力(万t)1985 19861987198819891990199160 6060565656567415.7 7415.77415.77036.97036.97036.97036.917 1718151516171576.6 1576.61611.41377.51377.51410.5*1443.5*131 445.1400.2165.0165.0132.0*99*7 775555294.8 294.8294.8201.4201.4201.4201.497 9796818181819732.2 9732.29722.18780.88780.88780.8*8780.8*1 11-65.9 653965.9-98 9897818181819798.1 9798.19788.08780.88780.88780.8*8780.8*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88年起日本已完全淘汰了湿法生产,NSP窑稳定在56条,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SP窑有增有降,产量占总产量的15%18%之间。立波尔窑逐年减少,带余热锅炉窑则基本稳定在5台左右,后两种窑型的水泥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4%。此外,日本的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明显,1990年全国拥有各种类型的水泥窑81台,水泥总产量为8684.9万t,平均每台窑年产量为107.2万t,约为我国水泥窑平均年产量的50倍。 1.1.3 水泥能耗稳中有降 1990年日本水泥工业燃料总耗量为899.18万t标煤,平均熟料标准煤耗为113.6kg标煤/t熟料,比1989年减少0.4%。电耗总量为8.95109kWh,折合水泥综合电耗为102.2kWh/t水泥,比上年减少1.1%,见表3。 表3 日本1990年水泥能源消费 能源种类总 消 费 量各 工 序 消 耗 量合计构成比(%)与上年相比(%)生料粉磨燃料烘干熟料烧成水泥制成其它合计与上年相比(%)燃料 (kg/t熟料)8.99109(kg)100+8.4-0.2113.3-0.1113.6-0.4电力 (kWh/t水泥) 8.95109(kW.h)100+5.828.8-28.642.22.6102.2-1.1 1.2 影响日本水泥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经济景气与否是影响水泥工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的经济转入低落阶段。日本政府为了克服经济不振等问题,不得不采取了紧缩政策,土木建筑工程大量减少,市场需求萎缩,使得水泥的需求量大大下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石油危机造成的原、燃料价格上涨以及设备过剩等原因,迫使水泥工业必须从根本上进行结构改革,淘汰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和转移过剩设备,同时也加紧对生产设备的改造,开发新技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1984年5月根据“特定产业结构临时措施法”废除了20%以上的生产设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使水泥公司集团化来提高流通效率,从而限制了生产规模,达到了调整结构的效果。 1986年12月以后,由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的经济又出现了转机,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猛增,出口量减少,进口急增,使调整后的日本水泥工业面临新的危机。日本政府重新认识到不仅要立足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还要着眼于突飞猛进的国际化形势。在1987年10月以后,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计划,旨在恢复国际竞争能力,使水泥工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到1990年日本水泥的产量又达到了历史上最好水平,设备利用率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产量、销量上升,效益减少的倾向。这主要是由于:(1)“经济泡沫”的扩大和世界能源紧缺引起的煤炭价格上涨。从1986年起,日本的股市飞扬,地价暴涨。截止1990年,日本的国民资产总额为6854万亿日元,按当时的汇价已达4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近10万亿,成为世界首富,其中土地为2130万亿日元,股票为890万亿日元,土地占有形资产的60%以上。土地和股票超过一定范围的价格上涨部分就是所谓的“泡沫”。加上增收消费税等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使得进口物价上涨。此外,世界能源的紧缺,煤炭进口价格上涨趋势也难以扭转。(2)日本国内劳动力明显不足加上水泥工业的特殊性质使劳动工资费用大幅度增加。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劳动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格局,这已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景气的持续劳动力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日本国内劳动力增长几乎为零。据日本劳动省统计,今后即使将高龄工人和未就业的妇女最大限度的利用,到2000年仍将缺少86万劳动力。加之日本的劳动时间比欧美要长得多,今后缩短工作时间又势在必行。这些对于环境条件较差的水泥工业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为了稳定现有职工的吸引劳动力就业,水泥企业不得不提高劳动工资待遇,从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3)实行高利率的金融紧缩政策使企业不堪负重。1987年日本官方贴现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只有2.5%,但日本银行自1989年5月以来采取金融紧缩政策,先后5次提高官方贴现率,到1990年8月官方贴现率达6%,长期优惠利率也高达8.9%。高利率的金融紧缩政策使得游资充裕的市场转而被“资金不足”的气氛所笼罩。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许多企业负债累累,利润率下降,一些企业由于债务危机而相继倒闭。(4)物流费用增加和各种维修费用上升。 日本水泥工业界为了克服上述几方面的影响,确保国内水泥的需求和稳定供给,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第一,大力调整水泥工业结构。“水泥产业基本问题研究委员会报告书”是调整水泥工业结构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根据该文件,水泥工业将朝节能、自动化和开发新的水泥品种等方向发展。 第二,整顿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尽量降低物流费用。 第三,在强化生产经营的同时,建立有秩序的竞争机制。 2 日本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 1986年至1991年的经济景气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动水泥工业的发展的。第一是内需主导型。1985年日本经济逐渐由外需主导型转为内需主导型。日本政府决定在今后10年,将430M日元投资在公共事业建设上。这相当于1981年到1990年10年间公共投资的1.6倍。公共事业的大量投资使得水泥需求急剧增加,水泥工业的发展具有了巨大的动力。第二是高技术带动型。日本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战略性高技术投资,制造业掀起第三次技术革新的浪潮。从1988年到1991年日本民间设备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新的、节能型的水泥装备不断推出,这给水泥工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从1991年后期以来,日本股市猛泻,地价暴跌,建立在“泡沫”上的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泡沫”的破灭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收益,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影响了经济的增长。水泥工业也开始进行了一个缓慢增长的低谷。 2.1 经济衰退将使国内市场需求变得严峻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日本国内水泥的需求决定于公共事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根据1992年3月日本兴业银行发表的1991年、1992年两个年度日本民间投资调查结果,1992年日本民间投资比1991年减少4%,这是从1984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这种迹象说明日本经济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尽管官方仍坚持1992年财政年日本经济将增长3.5%,但根据目前日本各大公司的情况,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1992年的增长率不会超过3%。由此可见,日本经济已步入衰退时期,国内民间水泥市场将出现疲软。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公共事业投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泥工业的发展起到缓冲作用,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日本国内水泥的需求增长率将有所降低。 2.2 水泥工业将朝自动化方向发展 尽管日本经济已开始衰退,但社会劳动力不是过剩而是仍感不足。水泥企业发展自动化仍是解决劳动力不足和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2.3 国际环境的变化使日本水泥出口受到阻碍 1985年日本水泥出口达最高点为832.0万t,到1987年降为434.6万t,以后逐年有所增加,1989年为696.4万t,但1990年又比上年降低了10.4%,为624.3万t,出口出现了不稳定变化。这主要是:(1)香港从大量进口日本水泥转为多元化进口。(2)美国对日本的水泥出口发布了“倾销增税命令”,使日本对美的出口大为减少。(3)亚洲水泥市场看好,尤其是泰国从日本进口水泥略增。不过,从日本国内以及其他国家出口的竞争来看,日本水泥出口在今后几年内将会减少。 2.4 日本水泥进口将形成多国化格局 日本水泥进口贸易伙伴主要是韩国、台湾及东南亚各国。近年来,亚太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基础设施的改善,水泥需求量急剧增加,预计这一地区的水泥将会出现供不应求,所以日本从这些地方的水泥进口量将会大幅度下降。另外,台湾部分生产水泥的地区石灰石枯竭,加上当局对环境提出强化管理的规定,新建水泥厂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使今后台湾的水泥将由出口转为进口。韩国的水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