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蓉大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pdf_第1页
成都蓉大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pdf_第2页
成都蓉大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pdf_第3页
成都蓉大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pdf_第4页
成都蓉大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成都蓉大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目名称: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价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5 年 5 月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 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一一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一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 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 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 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复。 2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工程内容及规模1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3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3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4 环境质量现状17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 生态环境等).17 评价因子与评价范围2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24 评价适用标准2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9 工艺流程及产污流程简述(图示):.29 主要污染工序:2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2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34 环境影响分析3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5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3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4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45 环保管理及监控计划4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46 清洁生产分析46 公众参与评价53 结论与建议55 结论 55 建议 59 3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联 系 人* 通讯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 63 号 联系电话*2传真028- 86669471邮编610041 建设地点线路:成都市成华区、龙泉驿区 立项审批 机关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批准文号川电发展201452 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不新增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 环保投资 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 日期 *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成都 220kv 蓉大南、北线投运已久,且经过多次改接、改造,线路运行状况 复杂,全线杆塔、导线型号多样,若要满足线路载流量要求,需要将原线路拆除 重建或者更换增容导线。由于该线路在系统中的重大意义,且线路走廊紧张,拆 除重建不具备可实施性,为了充分利用原线路铁塔,结合原线路通道情况,本项 目采用更换增容导线的方式对线路进行改造。 二、评价等级确认及依据二、评价等级确认及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的要求,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电压等级在 330kv 以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电磁部 分编写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审批。为 此, *委托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价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2 作,委托书见附件 1。 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价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接受任务后, 于 2014 年 8 月着手资料 收集和调查,并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评价人员与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人员一起进行现场调查,并委托监测单位完成输电线路沿线、与本项目 相关变电站站界四周及以上输变电设施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现 状监测,取得了重要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 线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规划与产业政策符合性三、规划与产业政策符合性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批文复印 件见附件 2。 本项目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中的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电网改造与建设),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四、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四、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工程性质 项目名称: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 地理位置:线路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泉驿区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单位:* 建设时间:2015 年 总投资:4152 万元 2. 220kv 蓉(东)大(面)南线线路改造工程 (1)更换导线增容改造工程 现有 220kv 蓉大南线路径全长约 10.5km,起于蓉东 220kv 变电站,止于大 面 220kv 变电站,其中 9#11#段(附图 4“nm 段”)与 220kv 大客线同塔双 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架设,32#38#段(附图 4“de 段”)与 220kv 蓉大北线 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架设,其余按单回三角形排列方式架设。改造后的 220kv 蓉大南线沿用现有的 39 基杆塔,不新建杆塔,导线排列方式不变,路径与 现有路径完全一致。220kv 蓉大南线全线导线由 lgj- 400/35、lgjq- 300 型钢芯 3 铝绞线(截面积 300mm2)更换为 accr 单分裂铝基陶瓷纤维芯铝绞线(截面积 400mm2),设计输送电流由 500a 增加到 912a。 (2)地线更换工程 将 220kv 蓉大南线全线地线进行同型号更换,更换长度为 10.5km,型号为 gj- 50。 (3)金具、绝缘子更换工程 将 220kv 蓉大南线全线的金具和绝缘子进行更换,金具同型号更换,绝缘子 由 fxwp- 100、ngk- ca- 880mv 型更换为 u70bp 型。 (4)拆除工程 拆除 220kv 蓉大南线全线导线长约 10.5km,地线长约 10.5km;拆除全线金 具串和绝缘子串,分别为 550 串。 3. 220kv 蓉(东)大(面)北线线路改造工程 (1)导线增容改造工程 现有 220kv 蓉大北线路径全长约 10.2km,起于蓉东 220kv 变电站,止于大面 220kv 变电站,其中 25#31#段(附图 4“de 段”)与 220kv 蓉大南线同塔双 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架设,其余按单回三角形排列方式架设。改造后的 220kv 蓉大北线沿用现有的 32 基杆塔,不新建杆塔,导线排列方式不变,路径与现有路 径完全一致。220kv 蓉大北线全线导线由 lgj- 400/35、lgjq- 300 型钢芯铝绞线 (截面积300mm2) 更换为accr单分裂铝基陶瓷纤维芯铝绞线 (截面积400mm2) , 设计输送电流由 500a 增加到 912a。 (2)地线更换工程 将 220kv 蓉大北线全线地线进行同型号更换,更换长度为 10.2km,型号为 gj- 50。 (3)金具、绝缘子更换工程 将 220kv 蓉大北线全线的金具和绝缘子进行更换,金具同型号更换,绝缘子 由 fxwp- 100、ngk- ca- 880mv 型更换为 u70bp 型。 (4)拆除工程 拆除 220kv 蓉大北线全线导线长约 10.2km,地线长约 10.2km;拆除全线金 具串和绝缘子串,分别为 550 串。 4 本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1- 1,工程原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1- 2。 表 1- 1本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 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营运期 220kv 蓉 大 南线 主体 工程 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不变,为 10.5km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噪声 线路路径 线路路径不变,起于蓉东 220kv 变 电站,止于大面 220kv 变电站 塔基数量全线沿用现有杆塔,共计 39 基 永久占地 面积 不新增 施工临时 占地面积 975m2 导线排列 方式 导线排列方式不变,采用同塔双回 垂直逆相序排列、单回三角形排列 分裂形式改造前后均采用单分裂 导线型号 全线导线由 lgj- 400/35、 lgjq- 300 型钢芯铝绞线更换为accr铝基陶 瓷纤维芯铝绞线 输送电流由 500a 增加到 912a 辅助 工程 地线同型号更换,型号为 gj- 50 金具、绝 缘子 金具同型号更换,绝缘子由 fxwp- 100、ngk- ca- 880mv 型更 换为 u70bp 型 拆除工程 拆除 220kv 蓉大南线全线导线长 约 10.5km, 地线长约 10.5km; 拆除 全线金具串和绝缘子串,分别为 550 串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 / 220kv 蓉大 北线 主体 工程 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不变,为 10.2km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噪声 线路路径 线路路径不变,起于蓉东 220kv 变 电站,止于大面 220kv 变电站 塔基数量全线沿用现有杆塔,共计 32 基 永久占地 面积 不新增 施工临时 占地面积 900m2 导线排列 方式 导线排列方式不变,采用同塔双回 垂直逆相序排列、单回三角形排列 分裂形式改造前后均采用单分裂 导线型号 全线导线由 lgj- 400/35、 lgjq- 300 型钢芯铝绞线更换为accr铝基陶 瓷纤维芯铝绞线 输送电流由 500a 增加到 912a 5 辅助 工程 地线同型号更换,型号为 gj- 50 金具、绝 缘子 金具同型号更换,绝缘子由 fxwp- 100、ngk- ca- 880mv 型更 换为 u70bp 型 拆除工程 拆除220kv蓉大北线全线导线长约 10.2km,地线长约 10.2km;拆除全 线金具串和绝缘子串,分别为 550 串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 / 表 1-2本项目输电线路原材料消耗表 品名型号规格单位耗量 导线accr 单分裂铝基陶瓷纤维芯铝绞线km20.7 绝缘子u70bp串1100 金具串1100 地线gj- 50km20.7 五、与本项目相关的变电站五、与本项目相关的变电站 1. 蓉东 220kv 变电站 本工程将利用原有220kv蓉大南线和220kv蓉大北线蓉东变电站侧2个出线 间隔。蓉东 220kv 变电站位于成都市秀水街,该站于 2004 年建成投运,未进行 过环境影响评价,故本次需对蓉东 220kv 变电站进行评价。 蓉东 220kv 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主变容量现有规模为 2150mva, 本次不建设;220kv 现有出线间隔 7 回,本次利用原有 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蓉大北线的 2 个出线间隔,不新增出线间隔;110kv 现有出线间隔 7 回,本次不 建设;10kv 现有出线间隔 18 回,本次不建设。本次线路改造利用原有 220kv 蓉 大南、北线出线间隔,这 2 个 220kv 出线间隔已包含在蓉东变电站现有的 7 回 220kv 出线间隔中,因此本次间隔利用不新征用地,不进行土建施工,不会改变 蓉东 220kv 变电站的平面及竖向布置。变电站 220kv 进出线走廊空旷开阔,蓉东 220kv 变电站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示意图见附图 2。 变电站日常值守人员有 2 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市 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固体废物主要是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站内设有事故油池,当出现事故时,变压器油由事故油管 排入事故油池,变压器油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 贮存和回收利用,不外排。 2. 大面 220kv 变电站 6 本工程将利用原有220kv蓉大南线和220kv蓉大北线大面变电站侧2个出线 间隔。大面 220kv 变电站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镇蒲草村,该站于 1998 年建 成投运,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故本次需对大面 220kv 变电站进行评价。 大面 220kv 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主变容量现有规模为 2150mva, 本次不建设; 220kv 现有出线间隔 10 回, 本次利用原有 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蓉大北线的 2 个出线间隔,不新增出线间隔;110kv 现有出线间隔 10 回,本次不 建设;10kv 现有出线间隔 7 回,本次不建设。本次线路改造利用原有 220kv 蓉 大南、北线出线间隔,这 2 个 220kv 出线间隔已包含在大面变电站现有的 10 回 220kv 出线间隔中,因此本次间隔利用不新征用地,不进行土建施工,不会改变 大面 220kv 变电站的平面及竖向布置。变电站 220kv 进出线走廊空旷开阔,大面 220kv 变电站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示意图见附图 3。 变电站日常值守人员有 2 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于周围 农田施肥。固体废物主要是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站 内设有事故油池,当出现事故时,变压器油由事故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变压器油 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贮存和回收利用,不外 排。 六、线路概况六、线路概况 本工程线路路径所在地段属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泉驿区管辖范围。本次只是 对 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蓉大北线进行导线更换,沿原有的线路通道走线,利 用原有的杆塔,该线路符合当地规划。线路路径方案如下: 1220kv 蓉大南线线路路径方案 线路从蓉东变电站出线后右转依次跨越秀水河、110kv 蓉风线、110kv 蓉望 线、 110kv 蓉中线至赖家新桥附近, 然后与 220kv 大客线同塔架设至三环路附近, 接着跨越三环路经过林家大堰、十三塑坟,平行于惠王陵东路架设,然后与 220kv 大客线并行架设跨越洪河大道,经十八梯、坛神堰、红沙堰右转跨越东风渠,然 后右转经过古坝,接着与 220kv 蓉大北线同塔架设至蒲草村 1 组附近,最终进入 大面变电站。线路路径全长约 10.5km,其中约 3.1km 位于成华区境内、7.4km 位 于龙泉驿区。 2220kv 蓉大北线线路路径方案 7 线路从蓉东 220kv 变电站出线后沿着秀水河架设, 跨越 110kv 蓉风线、 110kv 蓉望线、110kv 蓉中线至和平堰附近,继续向前架设依次跨越三环路、东洪路, 然后右转经过井坎堰、过路堰,接着跨越洪河大道,经过十八梯右转,再经过坛 神堰、狮子堰、张家老院子,跨越东风渠然后与 220kv 大客线同塔架设至三环路 附近,接着跨越三环路经过林家大堰、十三塑坟,平行于惠王陵东路架设,然后与 220kv 大客线并行架设跨越洪河大道,经十八梯、坛神堰、红沙堰右转跨越东风 渠,然后右转经过古坝,接着与 220kv 蓉大南线同塔架设至蒲草村 1 组附近,最 终进入大面变电站。 线路路径全长约10.2km, 其中约3.1km位于成华区境内、 7.1km 位于龙泉驿区。 线路路径及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4。 3. 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 现有 220kv 蓉大南、北线路径具有下列特点:线路沿线无自然保护区、生 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 输电线路大部分在道路绿化带内走线,尽可能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全线评价 范围内无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特殊建筑物。 改造后的 220kv 蓉大南、北线除包含既有线路的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不新增占地,减少了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改造后的 220kv 蓉大南、北线严格按 照既有线路路径走线,不新建杆塔、不新征用地,因此是符合当地规划的,具体 见附件 6。线路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线路路径及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2。 4. 杆塔 220kv 蓉大南、北线全线共用杆塔 64 基,其中双回直线铁塔 3 基,双回耐张 铁塔 7 基,单回耐张铁塔 54 基。 5. 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勘查结果,220kv 蓉大北线不跨域民房,220kv 蓉大南线跨越大面镇富 桥夜市和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及对地或被跨越物之 间的最小距离详见下表。 表 1-3220kv 蓉大南线交叉跨越情况及对地或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对照表 序 号 名称 次 数 输电线路对 地或被跨越 物之间的最 小距离(m) 实际对地 或被跨越 物之间距 离(m) 备注 8 1居民区7.58.025.0对地距离 2非居民区6.58.023.0对地距离 3110kv 电力线34.0 8.0 跨越 110kv 蓉风线 1 次(110kv 蓉风 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跨越点处最高 对地线高为 10m),跨越点无居民分 布,本项目线路在跨越点处为单回三 角形排列,最低对地线高为 18m,能 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4m。 6.0 跨越 110kv 蓉望线 1 次(110kv 蓉望 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跨越点处最高 对地线高为 12m),跨越点无居民分 布,本项目线路在跨越点处为单回三 角形排列,最低对地线高为 18m,能 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4m。 7.0 跨越 110kv 蓉中线 1 次(110kv 蓉中 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跨越点处最高 对地线高为 11m),跨越点无居民分 布,本项目线路在跨越点处为单回三 角形排列,最低对地线高为 18m,能 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4m。 635kv 电力线24.0跨越 710kv 电力线154.0跨越 8低压线、 通信线754.0跨越 9房屋26.0 7.0 跨越大面镇富桥夜市(1 层砖混结构 商铺,平顶,高约 7m),220kv 蓉大 南线跨越时最低对地线高为 14m,可 以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6m。 5.0 跨越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 (1 层砖混结构民房,平顶,高约 3m), 220kv 蓉大南线跨越时最低对地线高 为 8m,不能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6m。 改造时,至少将 220kv 蓉大南线跨越 处最大弧垂对地高度提升至 9m。 跨越 点处杆塔的实际情况可以满足线路提 升的要求,不需要新建杆塔。 10河流24.0跨越秀水河、东风渠各 1 次 11高速公路18.014.0跨越绕城高速 12一般公路118.010.019.0跨越三环路、洪河大道等 13铁路18.518.0跨越 9 表 1-4220kv 蓉大北线交叉跨越情况及对地或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对照表 序 号 名称 次 数 输电线路对 地或被跨越 物之间的最 小距离(m) 实际对地或 被跨越物之 间距离(m) 备注 1居民区7.58.025.0对地距离 2非居民区6.58.023.0对地距离 3110kv 电力线 34.0 5.0 跨越 110kv 蓉风线 1 次 (110kv 蓉 风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跨越点处 最高对地线高为 10m),跨越点无 居民分布, 本项目线路在跨越点处 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最低对地线高 为 15m, 能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4m。 6.0 跨越 110kv 蓉望线 1 次 (110kv 蓉 望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跨越点处 最高对地线高为 9m),跨越点无 居民分布, 本项目线路在跨越点处 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最低对地线高 为 15m, 能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4m。 5.0 跨越 110kv 蓉中线 1 次 (110kv 蓉 中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跨越点处 最高对地线高为 10m),跨越点无 居民分布, 本项目线路在跨越点处 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最低对地线高 为 15m, 能满足跨越间距大于 4m。 635kv 电力线24.0跨越 710kv 电力线154.0跨越 8低压线、通信线804.0跨越 9河流24.0跨越秀水河、东风渠各 1 次 10高速公路18.015.0跨越绕城高速 11一般公路118.010.019.0跨越三环路、洪河大道等 12铁路28.518.0跨越 注:居民区指评价范围内有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6. 本项目线路与其他输变电并行情况 本项目输电线路与其他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共构成 2 处并行区域,具 体如下: 220kv 蓉大南线与 220kv 大客线并行,两并行线路边导线最近处相距约 10 20m,并行长度为 1.3km(对应附图 4“hg 段”),共同评价范围内有 1 处敏感 保护目标分布,为大面镇富桥夜市。 220kv 蓉大南线与 220kv 蓉大北线并行, 两并行线路边导线最近处相距约 30m,并行长度为 1.0km(对应附图 4“bc 段”),共同评价范围内无敏感保护 目标分布。 具体位置关系见下图: 并行段并行段 1并行段并行段 2 7. 工程拆迁及安置情况 由于 220kv 蓉大南、 北线改造工程严格按照现有路径走廊走线, 不新建杆塔, 因此不涉及工程拆迁。 8. 树木砍伐 220kv 蓉大南、北线改造工程严格按照现有路径走廊走线,不新建杆塔,但 是现有走廊经济林木过高,影响输电线路的架设和运行,需对 300 棵经济林木进 行削枝(该数据为可研阶段预估,项目实施时会有一定变化)。 七、工程占地情况七、工程占地情况 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占地面积统计情况见表 1- 5。 表 1-5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统计情况表 工程名称临时占地面积(m2)永久占地面积(m2) 220kv 蓉大南线975不新增 220kv 蓉大北线900不新增 合计1875不新增 八、交通运输和施工工序八、交通运输和施工工序 1. 交通运输 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所经地带交通运输条件较好,人力运距 0.5km,汽车运距 8km。 220kv 蓉 大 南 线 220kv 蓉 大 北 线 30m20m 220kv 蓉 大 南 线 220kv 大 客 线 11 2. 施工工序 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工序为现有导地线、金具绝缘子拆 除、材料运输、放紧线、附件安装。施工周期需 1 个月,平均每天布署技工 10 人左右,民工 10 人左右。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 成都蓉大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川辐环监字(2014)第 em0079 号),220kv 蓉大南、北线与 110kv 蓉风线、 110kv 蓉望线、110kv 蓉中线的交叉跨越点,220kv 蓉大南线与 220kv 大客线、 220kv 蓉大北线的并行段,220kv 蓉大南、大客线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架设段, 220kv 蓉大南、 北线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架设段和单回三角形排列段的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及噪声均达标,无与本项目相关的原有污染问题。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 界四周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均达标,无与本项目相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根据 成都大圣 220 千伏双回线路改造工程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川辐环监字(2014)第 em0078 号),大面变电站站界四周的工频电场、工频 磁场及噪声均达标,无与本项目相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220kv 蓉大南线跨越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时,不能满足跨越间距大 于 6m。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 220kv 输电线路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和龙泉驿区境内。 二、地形、地貌、地质概况二、地形、地貌、地质概况 线路所经区域属于新华夏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 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 上升,在坳陷盆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 据钻探揭露、按时代及成因,将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至上而下依次分 为三个工程地质大层: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粘 性土、砂层(q4al)及冲洪积砂卵石层(q4al+pl)。再依据土质类别、原位 测试结果,将层、层划分为 24 个亚层。 该区域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为 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相对应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 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 18306- 2001)及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 18306- 2001),场地较开阔,地基土 条件良好,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三、气候气象三、气候气象 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地形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季风气候明 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秋短夏长;全年风速小,阴天多,日照少, 气压低,湿度大。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够稳定;夏季雨水集中,常有局部洪涝; 秋季降温快,阴雨天气偏多;冬季霜冻较少,干冻现象较普遍;静风频率高,逆 温活动频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区域内降水较丰富;常年主导风向 为北北东风、北风和北东风。其主要气象参数条件: 年平均气温 16.2;年极端最高气温 37.3;年极端最低气温- 5.9;年平 均气压 956.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 82%;年平均降水量 997.6- 1300mm;年主导 风向 nne;夏季主导风向 nne;冬季主导风向 nne;年平均风速 1.2m/s;年平 均静风频率 46%;全年无霜期 300 天;年平均日照数 1238.6 小时;日照率 28%。 四、水文四、水文 13 本项目线路所在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 勘察期间为平水期且受邻近场地施工降水影响,水位较深,本次勘察深度内未见 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受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补给,且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变化 幅度为 2.0m 左右。根据本区域地质水文资料,在正常情况下,场地年最高潜水 位为- 3.5m,标高在 197.50m 左右,100 年一遇洪水水位 201.00m 左右。场地环境 类别为类,强透水层。另据场地的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卵石层渗透系数 k 值为 15m/d 左右。220kv 蓉大南、北线分别跨越秀水河、东风渠各 1 次。 秀水河:秀水河原名秀溪,发源于长标岭,从东北流向西南。河床平均宽度 30m,落差 13m,比降为 3.3 。县内干流长 3.95km,河底多属石灰岩,表层有 部份冲积砂卵石。 东风渠:东风渠原名东山灌溉工程,自都江堰府河引水自流灌溉成都市东、 新都县南、龙泉驿区北、毗河以南至龙泉山西麓丘陵地带,是省内一项大型引水 工程。 以上线路所跨河流均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均为不通航河流。但在施工期 跨越河流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禁止将拆除的固体废弃物倒入河流、沟渠; 禁止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河流、沟渠。 五、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五、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 成都市除有少数浅丘地区靠塘堰提灌外,皆为自流灌溉。土质为第四系近代 河流新冲积物、灰色冲积水稻土和灰色冲积土,土质肥沃。全市无非开垦地。生 物资源丰富,栽培和饲养生物共 l100 多种,其中栽培植物上千种,饲养动物和鱼 类近 100 种。林地面积较少,以行道树、花圃苗地为主。 本项目输电线路所经区域为城市环境,区域植被以人工绿化为主,区域动物 以人工饲养宠物、蛙、鼠为主,人类活动频繁,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一、行政区划及人口 成华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东经 10353- 10403,北纬 3033- 3041。区界 东接龙泉驿区十陵镇、洪河镇,南至府河河心与锦江区交界,西与龙潭工业园 相望,北与金牛区天回乡连界。总面积 110.6 平方千米,总人口 58 万人。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东傍龙泉山麓,西连成都平原,为国家级成都 14 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被誉为镶嵌在巴蜀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区幅员面 积 556.24 平方公里,辖 4 个街道办事处、8 个乡镇,总人口 57 万人。 二、社会经济结构二、社会经济结构 2011 年成华区 gdp(地区生产总值)达 307.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 同)比上年增长 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0.3 亿元,下降 63.6%;第二产 业增加值 117.8 亿元,增长 11.1%;第三产业增加值 189.7 亿元,增长 13.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1.1%、36.5%、64.6%,三次产业比重分 别为 0.1%、38.3%、61.6%。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 56.1 亿元。 龙泉驿区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 (区) 。 2011 年上半年,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 118.3 亿元, 同比增长 17.8%, 全年将达到 274 亿元;全口径财政预计实现 31.3 亿元,增长 16.2%,全年将达 到 61.6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 19.4 亿元,全年将达到 42.7 亿元;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达到 69.4 亿元,增长 2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10 亿元,增长 55.2%, 全年将达到 200 亿元。 三、文化教育及其它三、文化教育及其它 成都市文化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发达。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特殊建筑。 四、文物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四、文物保护与风景名胜区 本项目建设地点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 林公园、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重要湿地、世界自然、人文遗产地等特殊生态 敏感目标内,亦不涉及文物及文物保护。 五、城镇规划符合性五、城镇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 220kv 蓉大南、北线改造工程均利用现有杆塔,严格按照现有路径 走廊走线,符合成华区和龙泉驿区的总体规划。 15 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2014 年 9 月 1 日和 9 月 2 日,评价单位委托*对成都蓉大 220kv 双回线路改 造工程所经过地区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 一、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置与合理性分析一、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置与合理性分析 本次环评现场调查期间,评价人员首先根据设计、建设单位人员介绍的项目地 理位置和外环境关系,到现场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踏勘调查,并根据项目地理位置 和外环境关系确立了具体的环境现状监测点位。本项目 220kv 输电线路沿线以平原 为主,布点时重点考虑将监测点布置在对电磁环境相对敏感的居民集中点和 110kv 电压等级以上的交叉跨越点、并行段处。 线路工程:线路工程: 本次监测在武城大观城市花园住宅小区(11#监测点)、大面镇三桥村 2 组民房 (12#监测点) 、 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 (13#监测点) 、 大面镇富桥夜市 (14# 监测点)、大面镇蒲草村 1 组民房(16#监测点)处各布置了 1 个监测点,其中武城 大观城市花园住宅小区、大面镇三桥村 2 组民房、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 大面镇富桥夜市是 220kv 蓉大南线敏感点, 大面镇蒲草村 1 组民房是 220kv 蓉大北 线和 220kv 蓉大南线共同的敏感点。监测点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能代表本项目输电 线路所经过区域的环境特征。 220kv 蓉大南、北线分别跨越 110kv 蓉风线、110kv 蓉望线、110kv 蓉中线各 1 次,由于跨越点处 220kv 蓉大北线比 220kv 蓉大南线线低,所以只在 220kv 蓉大 北线跨越 110kv 蓉风线、110kv 蓉望线、110kv 蓉中线处各布置 1 个监测点,监测 时均取工频电磁场最大处监测。 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现有路径走廊走线,因此整个通道内共有 2 段与不同输电线 路的并行区域,分别在以下并行区域的已投运输电线路线下布置了 1 个监测点:在 单回三角形排列的 220kv 蓉大南/大客线线下布置了 1 个监测点; 在单回三角形排列 的 220kv 蓉大南/蓉大北线线下布置了 1 个监测点。 在220kv 蓉大南线与220kv大客线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架设段布置了1个监测 16 点(10#监测点),在 220kv 蓉大南线与 220kv 蓉大北线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架设 段布置了 1 个监测点 (15#监测点) , 在 220kv 蓉大北线线下布置了 1 个监测点 (17# 监测点)。 与本项目相关的变电站:与本项目相关的变电站: 在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四周各布置了 1 个监测点位。 为了了解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四周的电磁环境现状值,本项目引用*成 都大圣 220kv 双回线路改造工程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川辐环监字 (2014)第 em0078 号)中,大面变电站站界四周的现状监测值。由于该报告监测 时间为 9 月 1 日,与本项目监测时间为同一天,且监测工况、自然环境条件相似, 所以引用该报告数据有效。 本项目监测点的布置涵盖了输电线路及线路敏感点、线路交叉跨越点、线路与 其它输电线路的并行段、与本项目相关变电站站界四周,能够反映线路及线路敏感 点在项目建成投运前的电磁环境现状;线路与其它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点、并行段的 电磁环境现状; 蓉东变电站和大面变电站正常运行工况下站界四周的电磁环境现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的布置是合理的。 监测布点见下表,示意图见附图 2、附图 3 和附图 4。 表 3-1成都蓉大 220kv 双回线路改造工程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 号 点位位置备注 环境影响 因素 1 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东侧 (110kv 出线侧) 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四周 ebn 2 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南侧 (220kv 出线侧) ebn 3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西侧ebn 4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北侧ebn 5110kv 蓉风线线下 跨越点, 110kv 蓉风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最高对地线高为 10m,取工频电磁场最大 处监测(220kv 蓉大北线跨越 110kv 蓉风 线的现状监测值,可以保守的代表 220kv 蓉大南线跨越 110kv 蓉风线的现状值) ebn 6110kv 蓉望线线下 跨越点, 110kv 蓉望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最高对地线高为 9m, 取工频电磁场最大处 监测(220kv 蓉大北线跨越 110kv 蓉望线 的现状监测值,可以保守的代表 220kv 蓉 大南线跨越 110kv 蓉望线的现状值) ebn 17 7110kv 蓉中线线下 跨越点, 110kv 蓉中线为单回三角形排列, 最高对地线高为 10m,取工频电磁场最大 处监测(220kv 蓉大北线跨越 110kv 蓉中 线的现状监测值,可以保守的代表 220kv 蓉大南线跨越 110kv 蓉中线的现状值) ebn 8 220kv蓉大南线和220kv蓉大 北线并行段 并行段处现状监测值ebn 9 220kv蓉大南线和220kv大客 线同塔处 同塔架设段现状监测值ebn 10武城大观城市花园住宅小区220kv 蓉大南线敏感点ebn 11大面镇三桥村 2 组民房220kv 蓉大南线敏感点ebn 12大面镇惠王陵东路356 号民房 220kv 蓉大南线敏感点(由于 220kv 蓉大 南线跨越该房屋时,最低对地线高为 8m, 为 220kv 蓉大南线最低线高处,可以保守 的代表 220kv 蓉大南线单回三角形排列段 的现状值) ebn 13大面镇富桥夜市 220kv蓉大南线的敏感点 (该夜市为220kv 蓉大南/大客线的跨越点,可以代表 220kv 蓉大南/大客线并行段的现状监测值) ebn 14 220kv蓉大南线和220kv蓉大 北线同塔处 同塔架设段现状监测值ebn 15大面镇蒲草村 1 组民房220kv 蓉大南、北线共同的敏感点ebn 16220kv 蓉大北线线下 220kv 蓉大北线单回三角形排列段现状 监测值 ebn 17 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东侧 (110kv 出线侧) 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四周 ebn 18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南侧ebn 19 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西侧 (220kv 出线侧) ebn 20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北侧ebn 二、与本项目相关输变电设施二、与本项目相关输变电设施监测期间监测期间运行情况运行情况 本项目相关输电线路监测期间运行工况见下表。 表 3-2蓉东 220kv 变电站监测时运行工况表 项目设备名称运行工况 母线220kv 母线电压228kv,229kv 主变 项目 电流 (a) 有功功率 (mw) 无功功率 (mw) 备注 1#主变高压侧 27314033最高值 105415最低值 1#主变低压侧 9526.917最高值 1582.710最低值 18 2#主变高压侧 40115440最高值 231914最低值 2#主变低压侧 10892.519最高值 4070.58最低值 表 3-3大面 220kv 变电站监测时运行工况表 项目设备名称运行工况 母线220kv 母线电压228kv,229kv 主变 项目 电流 (a) 有功功率 (mw) 无功功率 (mw) 备注 1#主变高压侧 26013338最高值 110513最低值 1#主变低压侧 8497.425最高值 1343.16最低值 2#主变高压侧 52114431最高值 221621最低值 2#主变低压侧 10323.126最高值 38717最低值 表 3- 4本项目相关输电线路运行工况一览表 项目 线路名称 运行工况 电流(a)有功(mw)无功(mvar)备注 220kv 蓉大南线 37.514.914.22最高值 16.41- 11.16- 8.48最低值 220kv 蓉大北线 36.635.58- 0.93最高值 8.54- 10.7- 8.84最低值 220kv 大客线 228.63- 42.99- 3.9最高值 118.71- 89.9- 21.77最低值 110kv 输电 线路 110kv 蓉风线 195.2736.3813.77最高值 72.1313.175.43最低值 110kv 蓉望线 297.5858.6913.02最高值 68.9413.51- 7.23最低值 110kv 蓉中线 250.8347.5213.02最高值 135.826.852.41最低值 三、三、监测监测依据依据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 1996);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 20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 2014);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 201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 1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 四、监测仪器四、监测仪器 表 3- 5监测仪器一览表 监测 项目 仪器名称检出下限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号检定单位 工频 电磁场 * 电场:1v/m 磁场:1nt 2015- 6- 5 校准字第 201406001558/ 201406001623 中国测试技 术研究院 噪声* 检出下限 30db(a) 2015- 6- 4 校准字第 201406101049 中国测试技 术研究院 五、质五、质量保证量保证 本项目环境现状监测单位*,通过了计量认证,具备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体 系。 *质量管理体系: 1人员管理 从事监测的单位*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国家 级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号:2014002996u)。 2仪器设备管理 管理与标准化;计量器具的标准化;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检定。 3记录与报告 数据记录制度;报告质量控制。 六、六、监测点监测点及及监测期间自然环境条件监测期间自然环境条件 测试环境:环境温度 22.627.3;环境湿度:61.469.5;天气状况:阴; 测量高度 1.5m。 七、电七、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与评价(详见专(详见专项项报告)报告) 工频电场强度:本次涉及的 20 个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 510- 3kv/m 至 1.814kv/m 之间,最大值出现在 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大客线同塔处。 工频磁感应强度: 本次涉及的20个点位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在4.910- 5mt至3.219 10- 3mt 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处。 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涉及的 20 个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 限值(gb8702- 2014)中 4kv/m 的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 控制限值(gb8702- 2014)中 0.1mt 的限值要求。 20 八、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八、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表 3- 6本项目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编号点位位置 测量数据 db(a) 昼间夜间 1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东侧(110kv 出线侧)47.143.7 2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南侧(220kv 出线侧)46.843.9 3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西侧45.942.6 4蓉东 220kv 变电站站界北侧46.243.3 5110kv 蓉风线线下46.142.6 6110kv 蓉望线线下45.842.7 7110kv 蓉中线线下46.842.9 8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蓉大北线并行段46.543.1 9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大客线同塔处48.345.2 10武城大观城市花园住宅小区48.646.0 11大面镇三桥村 2 组民房处53.645.8 12大面镇惠王陵东路 356 号民房处47.644.3 13大面镇富桥夜市57.546.7 14220kv 蓉大南线和 220kv 蓉大北线同塔处48.143.8 15大面镇蒲草村 1 组民房处47.543.7 16220kv 蓉大北线线下51.645.7 17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东侧(110kv 出线侧)46.845.1 18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南侧47.243.8 19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西侧(220kv 出线侧)47.544.2 20大面 220kv 变电站站界北侧46.543.3 以上 20 个噪声测量点位,昼间等效连续 a 声级在 45.8db(a)至 57.5db(a) 之间,夜间等效连续 a 声级在 42.5db(a)至 46.7db(a)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