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5章 约束优化方法.ppt_第1页
[理学]第5章 约束优化方法.ppt_第2页
[理学]第5章 约束优化方法.ppt_第3页
[理学]第5章 约束优化方法.ppt_第4页
[理学]第5章 约束优化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五章 有约束优化方法有约束优化方法 无约束优化方法是优化方法中最基本 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在工程实际中,优 化问题大都是属于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即 其设计变量的取值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用 于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最优解的方法称为约 束优化方法。 一、约束优化问题的类型一、约束优化问题的类型 根据约束条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根据约束条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其数学模型分别如下:其数学模型分别如下: 1 1、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IPIP型)型) 约束优化方法概述约束优化方法概述 2、等式约束优化问题(EP型) 3、一般约束优化问题(GP型) 注:subject to 使服从,使遭受. 二、约束优化方法的分类 约束优化方法按求解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 法和间接法两类。 1、直接法 只能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其基 本做法是在约束条件所限制的可行域内直接求解目 标函数的最优解。如:约束坐标轮换法、复合形法 等。 其基本要点:选取初始点、确定搜索方向及适 当步长。 搜索原则:每次产生的迭代点必须满足可行性 与适用性两个条件。 可行性:迭代点必须在约束条件所限制的可行 域内,即满足 gu(x) 0, u=1,2,p 适用性:当前迭代点的目标函数值较前一点是下 降的,即满足 F(xk+1)r1r2. rk 0 障碍项 由于内点法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内进行,“障碍项” 的作用是阻止迭代点越出可行域。由“障碍项”的函数 形式可知,当迭代点靠近某一约束边界时,其值趋近 于0,而“障碍项”的值陡然增加,并趋近于无穷大,好 像在可行域的边界上筑起了一道“高墙”,使迭代点始 终不能越出可行域。 罚因子的作用罚因子的作用是:由于内点法只能在可行域内迭 代,而最优解很可能在可行域内靠近边界处或就在边 界上,此时尽管泛函的值很大,但罚因子是不断递减 的正值,经多次迭代,惩罚因子rk0,接近最优解。 例1 用内点法求 的约束最优解。 解: 用内点法求解该问题时,首先构造内点惩罚函数: 用解析法求函数的极小值,运用极值条件: 联立求解得: 时不满足约束条件 应舍去 。 无约束极值点为 当 惩罚函数法惩罚函数法 l1) 初始点x0的选取 使用内点法时,初始点应选择一个离约束边界较 远的可行点。如太靠近某一约束边界,构造的惩罚 函数可能由于障碍项的值很大而变得畸形,使求解 无约束优化问题发生困难。 2) 惩罚因子初值r0的选取 惩罚因子的初值应适当,否则会影响迭代计算的 正常进行。一般而言,太大,将增加迭代次数;太 小,会使惩罚函数的性态变坏,甚至难以收敛到极 值点。无一般性的有效方法。对于不同的问题,都 要经过多次试算,才能决定一个适当 r0。 2 、参数选择及收敛条件 一般的看法是,c值的大小在迭代过程中不起决 定性作用,通常的取值范围在0.10.7之间。 4) 收敛条件 3) 惩罚因子的缩减系数c的选取 惩罚因子r是一个逐次递减到0的数列,相邻两 次迭代的惩罚因子的关系为 : 3 3、算法步骤:、算法步骤: 1)选择可行域内初始点X(0); 2)选取初始罚因子r(0)与罚因子缩减系数c,并置K0; 3)求min(x(K),r(K)解出最优点xK*; 4)按终止准则判别,若满足转步骤5),否则令KK+1, r(K+1)r(K), xK+10xK*转步骤3); 5)输出最优解(X*,F*),停止计算。 内点法程序流程图 = = = + = = 优化设计实例: 欲设计一空心传动轴, D和d分别为空心轴的外径和内径, 轴 长L=2m。轴的材料密度=7.8103kg/m3,杨氏模量E=2 105MPa,剪切模量G=80GPa,许用剪应力=50MPa, 单 位长度许用扭转角=0.5/m , 轴所传递的功率P=10KW ,转速n= 400r/min。要求在满足使用性能条件和结构尺寸限 制的前提下使其重量最小。 1.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 该传动轴的力学模型是一个受扭转的圆柱轴。其外径和内 径是决定圆轴的主要独立参数, 故将其作为设计变量。写 成向量形式为X=x1 x2T=D dT。依题意, 取重量最小为优 化目标。空心圆轴的重量可按下式计算: w = gL(D2-d2)/4 2.约束条件 (1)扭转强度 根据扭转强度, 要求扭转剪应力需满足: (2)扭转刚度 单位长度的最大扭转角不超过规定的许用值: (3)扭转稳定性 扭转剪应力不得超过临界剪应力: (4)结构尺寸 由结构尺寸要求决定的约束条件为: 3.数学模型 将所有函数表达式规范化并代人已知数据, 可得传 动轴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为: 优化结果: D = 43.2mm d = 8.7mm wmin = 215.25N 二、外点惩罚函数法二、外点惩罚函数法 l 外点法是从可行域的外部构造一个点序列去逼近 原约束问题的最优解。外点法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 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外点惩罚函数的形式为: r是惩罚因子 , 外点法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之外进行,惩罚项的作用 是迫使迭代点逼近约束边界或等式约束曲面。由惩罚项 的形式可知,当迭代点x 不可行时,惩罚项的值大于0。 惩罚函数法惩罚函数法 l用外点法求下列问题 的约束最优解 惩罚函数法惩罚函数法 l例2 用外点法求解下列有约束优化问题 解:惩罚函数为: 对上式求偏导,得 无约束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的最优解系列为: 当惩罚因子渐增时,由下表可看出收敛情况。 r 0.01-0.80975-50.00000-24.9650-49.9977 0.1-0.45969 -5.00000 -2.2344-4.9474 10.23607-0.500000.96310.1295 100.83216-0.050002.30682.0001 10000.99800-0.000502.66242.6582 10 8/38/3 内点法和外点法的简单比较 内点法的特点: (1)始点必须为严格内点 (2)不适于具有等式约束的数学模型 (3)迭代过程中各个点均为可行设计方案 (4)一般收敛较慢 (5)初始罚因子要选择得当 (6)罚因子为递减,递减率c有01 三、混合惩罚函数法三、混合惩罚函数法 l1、混合惩罚函数法的提出 l外点法的特点: (1) 其初始点可任选,可用于约束较多、初始点不易确定 的优化问题。 (2)由于有第1个特点,故外点法适用于不等式或等式约 束优化问题。 (3)外点法可从可行域外部逼近真正的极小点,因此外点 法只有最优解是可行方案,用外点法求解时必须迭代到底才 能得到唯一的可行解。 l内点法的特点: (1)内点法的初始点必须在可行域内部。 (2)只能用于不等式约束,因为等式约束只有边界而无内 部可言。 (3)内点法从可行域内部逼近极小点,在其迭代的全过程 都在可行域内部,每个中间结果都是一个比初始点更优的可 行方案。 惩罚函数法惩罚函数法 2、混合法的惩罚函数形式 l 混合法是用内点法处理不等式约束,用外点法处 理等式约束。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