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实验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分子实验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分子实验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分子实验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分子实验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生物学技术 1 1 第一节、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 第二节、分子杂交及相关技术 第三节、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节、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 2 2 分子生物学技术 l7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起 来,使人们有可能进行人类基因组及单个 基因的结构研究,分析其功能特征,了解其 变化规律。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揭示人类遗 传病的本质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就一些分 子生物学技术予以介绍。 3 3 1946 1950 1955 1960 1965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44DNA是遗传物质 1949Hbs贫血 1953双螺旋 1956HbsGlu-Val 1966遗传密码 第一个R酶 1972重组质粒 1975DNA杂交 1977DNA测序 1981转G小鼠 1983HD病G定位 1985PCR 1986位置克隆 1987G剔除小鼠 1989位置克隆 1990第一个基因治疗 1995细菌G组序列 1996酵母基因组序列 现代分子遗传学发展 重要事件 4 4 第一节 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 l重组DNA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发展中最重 要的成就之一。即是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的核心技术。 l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 )是人类根据需要选择目的基因(DNA片段) 在体外与基因运载体重组,转移至另一细胞 或生物体内,以达到改良和创造新的物种和 治疗人类疾病的目的。 l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关键在于限制酶的 发现和应用。 5 5 一、限制酶 l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ve endonucleases),又称限制酶。是特异性地 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 术刀”)。 l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 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 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 6 6 1、限制酶的命名 l根据其来源命名。如: 属名 菌株名 E co R I 种名 编号 lEcoRI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的RY13菌株,I 指在该菌株中分离的第一个限制酶。 7 7 2、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形成 l 每种限制酶能识别和切割的通常48个核苷酸序 列,称为限制性位点或切点。 如:Hare 5-GGCC-3 Bam HI 5-GGATCC-3 平末端(blunt end) 对称轴切,连接效果差 切割形成 粘性末端(sticky end)交错切。 8 8 9 9 部 分 常 用 限 制 酶 及 切 点 1010 互补末端连接 1111 产生相同序列的突出末端的不同片段 可有三种方式: l1)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 l2)用识别相同靶序列的不同限制酶切割 ; l3)用识别不同靶序列但可产生一致的粘 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 1212 3、特点: l根据上述限制酶的特点,在基因工程和基因诊断 中的重要用途: l1) 不论DNA的来源如何,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产 生的粘性末端容易重新连接。因此可将不同种属 的DNA重组。如人和质粒DNA等。 l2) 用于人类基因组的DNA分析,具特定的酶切位 点。 l3) Gene突变改变酶切位点的消失或新产生将改变 酶切片段长度。应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 1313 二、基因运载体及其选择 l载体(Vector):将外源目的DNA导入受体细 胞,并能自我复制和增殖的工具。 1414 l载体具以下特征: l1)分子量小,便于携带较大的DNA片段,能进 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增殖; l2)有多种限制酶切点,每种限制酶最好只有 单一切点; l3)被切割后的载体,插入外源DNA后,不影响 其复制能力,并有可选择的标记基因(如, 抗药基因)。 l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粘粒,BAC ,YAC,PI等。 1515 (一).质粒plasmid Plasmid 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双链环DNA分子。 PBR322 大肠杆菌 pSC101 Plasmid chromosome COIEI plasmid 革兰氏阴性菌 pc194 scp12 真核生物-酵母质粒 1616 常用的质粒如pUC19,多连接子MCS。插入外源基因片段长度 约10kb。将外源基因插入到MCS中,随质粒的表达而表达, 增殖而扩增。外源基因插入到MCS后,-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丧失而不显兰色-白色菌落。如果不插入外源基因,则产生 兰色。从而筛选阳性菌落。 EcoRIHindIII Ori复制起 点 LacZ APR pUC19 1717 (二).-噬菌体(phage) l是一种可在体外包装的细菌病毒,可高效感染 大肠杆菌.-噬菌体DNA是线状双链DNA分子, 全长约50kb,每条链各带12bp长的单链互补末 端-粘末端(COS序列)。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久 ,COS序列碱基配对环化。 l改建后的噬菌体发展了多种较大型的克隆 载体,如: 1818 l1、置换载体 溶解途径 载体和外源DNA整合到宿主菌DNA中。 可克隆23kb的外源DNA。 l2、插入载体 裂解途径 DNA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然后包装成 噬菌体,裂解宿主,释放噬菌体。可 克隆5kb的cDNA。 1919 裂 解 途 径 2020 (三).粘粒(cosmid vector) (3040kb) 是将质粒和噬菌体改建的一种载体.它 含COS序列,插入一小plasmid 而得名 Cosmid。改建后的粘粒含有噬菌体的复 制起点和cos 末端。全长8kb。大片段外 源DNA插入后,在体外包装进而被克隆。 可包装3045kb长的DNA片段,多用于基 因文库构建。 2121 (四) 大片段DNA克隆载体 l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很大,甚 至许多单个基因也相当大(如:DMD gene 2300kb) ,克隆分析就需要 更大的基因载体。如近年来构建的 一些载体:BAC,PI,YAC等。 2222 1、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 l优点:能携带大片段DNA, 约300kb。 在每个细胞中,一个载 体分子能繁殖多个拷贝, 高产DNA。 l缺点:会出现插入片段在 结构上的不稳定,导致克 隆DNA部分的缺失或重排。 为克服上述缺点,人们采 用低拷贝数复制子载体, 如,E coli中的F因子。此 质粒含有2种基因(part A, part B)。每个E coli能接受 300kbDNA片 段。 2323 2、噬菌体PI载体和PAC lPI噬菌体与噬菌体一样,外有蛋白质 壳。内含相当大的(110115kb)线性 DNA,并在体外包装于PI壳内。PI进入 宿主细胞后环化,扩增。 l1994年,有人将PI和F因子克隆结合产 生PI人工染色体克隆系统-PAC。 2424 3、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 l适用 于克 隆大 片段 DNA , 0.2 2Mb 。 2525 YAC 的主要功能成份有三: l1)着丝粒:mitosis姊妹染色单体和减I同 源染色体分离之必需。 l2)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核酸酶的侵 袭。 l3)自主复制序列(ARS)元件:是染色体自 主复制的复制起点。 l构建YAC需要4个短序列:2个端粒,着丝粒 ,ARS元件,与外源DNA连接成线性DNA分子 ,导入酵母细胞克隆。 2626 三、DNA重组与分子克隆化 l 为获得所需的基因或特异序列, 需从细胞中分离得到目的基因与载 体DNA重组,并用适当方法在宿主 细胞中表达,扩增得到大量相同的 DNA片段,称为DNA克隆,亦称分子 克隆。 2727 基本原理与过程: 1、分离纯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 + vector =重组DNA分子 3、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其内增殖。 4、筛选含有重组DNA的细胞细胞克隆(cell clone),将转化的细胞置于琼脂表面,以刺激细 胞克隆生长,这些细胞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遗传 相同的细胞群体,故称细胞克隆。再将每个克隆 移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增。 5、分离重组DNA克隆:即收获扩增的培养细胞, 并选择分离重组DNA。 2828 分离纯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 + vector =重组DNA分子 2929 重组 DNA 和 分子 克隆 3030 重组DNA和分子克隆的几种方法: (依目的基因的来源) 1、从基因组中分离目的基因在细胞中克隆 2、由特定mRNA逆转录合成cDNA后再进行 克隆 3、化学合成目的基因进行克隆 4、PCR体外扩增目的片段进行克隆 3131 从基因 组中分 离目的 基因在 细胞中 克隆 3232 筛选含有重组DNA的细胞细胞克隆(cell clone) 3333 筛查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克隆 3434 四、目的基因表达 l上述细胞的克隆系统可直接导入的目基因扩 增,获得足够量的目的基因来进行结构与功 能的研究。 l重组DNA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获得基因重组后的 产物RNA,蛋白质。 l就是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重组,导入宿主 细胞进而表达出相应的基因产物(蛋白)。 如胰岛素,干扰素;生产疫苗的抗原和特异 的抗体等。此类克隆系统称为表达克隆。( expression cloning). 3535 目的基 因表达 3636 (一)真核细胞的基因在原核细胞 (细菌)中表达 l 原核细胞中缺乏真核基因表达装置(如,RNA剪接 因子等),因此不能直接表达。通常采用大肠杆 菌为宿主。 真核多肽的表达要求: 1)适当的cDNA(完整的编码序列); 2)适当的表达载体,提供特定多肽信息; 3)外部进行表达调控,表达系统设计有启动子。 产物特征: 1)真核细胞的蛋白由于不能羟基化而不稳定; 2)活性受限或无活性。 3737 (二)、真核细胞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l真核宿主细胞提供一个相似但又不相同的 环境。常采用酵母或昆虫细胞作为宿主。 l应用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大量制备,研究 特定基因的表达。 l产物翻译后羟基化,羧基化等,有加强蛋 白的稳定和功能活性。 3838 五 、基因文库 l基因文库(gene library),应用D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