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pdf_第1页
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pdf_第2页
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pdf_第3页
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pdf_第4页
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目 录录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 2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4 2.1 项目背景 4 2.2 本项目概况 5 2.2.1地理位置 5 2.2.2建设规模及内容 5 2.2.3总平面布置 6 2.2.4功能布局 7 2.2.5进出港流程.11 2.2.6辅助配套工程 13 2.3 公用设施 14 2.4 能源消耗 16 2.5 人员配置及班制 17 2.6 工程进度 17 3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18 4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19 4.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9 4.2 环境噪声质量状况 20 4.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20 5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21 5.1 环境质量标准 21 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22 5.3 总量控制指标 23 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26 7.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26 7.1.1废气 26 7.1.2废水 27 7.1.3噪声 28 7.1.4固体废弃物 29 7.1.5危险废物 29 7.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30 ii 7.2.1废气 30 7.2.2废水 31 7.2.3噪声 32 7.2.4固体废弃物 33 7.2.5危险废物 34 7.2.6防渗措施 34 7.2.7环境风险 35 7.3 周围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37 7.4 规划符合性分析 38 8 项目主要污染源生产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源生产及预计排放情况. 40 9 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1 10 环境管理及环保投资环境管理及环保投资. 43 10.1 环境管理 43 10.2 环保投资概算 44 11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45 11.1 项目概况总结 45 11.2 建设设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45 11.3 污染物排放总量 45 11.4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46 11.5 项目可行性评价结论 47 3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工程 建设单位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惠凯 联系人 浦家飞 通讯地址 辽宁 省(自治区、直辖市) 大连 市 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北端红土堆子湾内 立项审批 部门 大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大发改交通字2014345 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 代码 553 水上运输辅助活动 占地面积 (平方米) 714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600 总投资 (万元) 38000 其中:环 保投资 (万元) 420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 比例 1.1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4 2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2.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大连湾港区位于大连湾北端的红土堆子湾,属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镇管辖。 2009年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对在大连湾港区11号泊位西侧已填海的地块上进行了 大连港老港区改造大连湾杂货、滚装码头扩建工程。大连港老港区改造大连湾杂 货、滚装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09年2月23日取得大连市环境保护 局批复(大环建发200917号)。2012年12月建设单位委托大连海事大学编制大 连港老港区改造大连湾杂货、 滚装码头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 2013 年1月6日,大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验收组对大连港老港区改造大连湾杂货、滚装码 头扩建工程项目进行了竣工环保验收。2013年5月17日,大连市环境保护局以环验 2013010020号文件批复该项目通过验收。 港区扩建中,原港区规划客运站布置于陆域靠近码头前沿区域,规划建筑面积 5000m2,但未有具体设计,在扩建中未进行建设。目前在港区原规划客运站选址处 建有临时客运站,供旅客进出港。在环验2013010020号文件中,要求:滚装码头 客运站恢复建设须另行办理环保手续。 为了满足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全域城市化发展需要, 加快推进枢纽 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枢纽站场功能,大连湾港区需要建设一个国际性客运站来 承接国内外客滚运输功能以及大连港老港区客滚功能的转移, 原大连湾杂货及滚装 泊位扩建工程项目中批复的大连港客运站建筑规模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 因此,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港区陆域靠近码头前沿区域建设大连湾综合交 通枢纽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占地面积71400m2,规划建筑面积37137m2, 建设内容包括客运站建筑、站前广场、长途车停车场、道路等。 本项目建成后为旅客提供通关、候船、候车、住宿、餐饮、综合信息服务、物 流配送、小件快运、邮政分拣等综合性服务。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工程的项 目定位为:作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位一体”的区域性 综合交通枢纽组成之一,通过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和交通资源,实施综合开发,实 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成为面向环渤海、华东和华北地区的国际客货 运枢纽中心。 5 旅客安检如涉及到x射线等放射源,建设单位须到辽宁省环保厅另行办理相关 手续。 本项目已经取得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大连湾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工 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大发改交通字2014345号)(见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 规定,受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承担大连湾综合交通 枢纽客运站工程的环评工作。 2.2 本项目概况本项目概况 2.2.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北端红土堆子湾内,地理位置见图 1、在 港区中位置见图 2。 2.2.2 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38000万元,占地面积71400m2。 建设内容包括客运站建筑、站前广场、长途车停车场、道路等。 客运站主体分为a段廊道、 b段主体建筑、 c段廊道三部分, 总建筑面积37137m2。 a段廊道和c段廊道为三层,b段主体建筑北侧为五层、南侧为三层。 项目效果图见图2。 图 2 项目效果图 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 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数值 红线用地面积 m2 71400 基底总面积 m2 12252 道路面积 m2 10648 长途车停车场 m2 16000 站前广场 m2 32500 站前道路 m2 10405 站前圆形广场 m2 6040 长途汽车站 m2 2000 公交车站 m2 2320 出租车接客等待区 m2 3300 其中 其中 私家车停车场 m2 8435 总建筑面积 m2 37137 a 段 廊道(18、19#泊位前) 泊位前) m2 9520 b 段 主体 m2 25022 其中 c 段 廊道(17#泊位前) m2 2595 容积率 / 0.52 建筑密度 % 17.15 停车位(地上) 辆 260 建筑层数 / 三五层 建筑高度 m 23.25 2.2.3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用地红线面积为71400m2,范围包括:客运站建筑、站前广场、长途车 停车场、道路等。 主体建筑站前广场设立旅客送站区、公交车站、长途车站、出租车待客区、私 家车停车场及两个滚装车待客暂停区,广场左侧设立长途车停车场,同时在广场南 侧预留轨道交通车站位置。 项目平面布局图见图3、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图见图4。 7 图 4 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图 2.2.4 功能布局功能布局 客运站主体是一个集码头客运、长途客运、公交客运、餐饮、办公、住宿和服 务配套于一体的建筑单体,内设侯船厅、候车厅、售票厅、餐饮、办公、住宿等功 能。 (1)功能组成)功能组成 a 段廊道 a.一层主要功能为站务用房、出站口和配套服务等,局部架空;右侧与 b 段主 体连通。 b.二层主要功能为:左侧为站务用房,右侧为计时旅店。 c.三层主要为通向 18 号、19 号泊位的廊道,沿廊一侧设置配套服务,另一侧 设有观海露台;廊道尽端的圆厅为候检区。 b 段主体建筑 以中心圆厅入口为界,左侧主要功能为候乘区、办公和宾馆;右侧主要功能为 旅客综合服务区、餐饮等配套服务。 a. 一层入口门厅正前方有楼梯及自动扶梯可将旅客引导到上一层, 自动扶梯左 侧为售票厅;门厅左侧为长途车候车区;门厅右侧为旅客综合服务区,右侧尽端设 置了设备用房。 b.二层的楼梯及自动扶梯可将旅客引导到上一层;二层左侧为办公区,右侧为 8 餐饮区。 c.三层为旅客登船的主要通道, 通过圆厅扶梯到达三层后左侧可前往 18 号、 19 号泊位,右侧可前往 17 号泊位;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位于三层扶梯左侧;与各泊位 安检和检票处连接的廊道 9m 宽,沿廊设休息座、展廊等。 d.四、五层,左侧为宾馆;右侧屋面为屋顶海景广场。 c 段廊道 a.一、二层主要功能为客运站现场办公; b.三层主要功能为通向 17 号泊位的廊道,沿廊设有小卖、报刊、休息座椅等。 (2)出入口设置)出入口设置 a 段廊道设有旅客出站口;并设有多个消防疏散出口。 b 段主体建筑设有主出入口,次出入口、货物出入口,并设有多个消防疏散出 口。 c 段廊道设有客运站现场办公独立出入口及多个消防疏散出入口。 (3)垂直交通运输设置)垂直交通运输设置 客运站的垂直交通设施有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 楼梯的设置:在建筑的四周靠外墙部位设置了楼梯间。 电梯的设置: 在 b 段主体建筑的圆厅两侧分别设置两部无障碍电梯, 在货物出 入口设置了两部货梯,b 段右侧端头设置一部电梯。 自动扶梯设置:在a段廊道出站口设置一步由三层直达一层的扶梯;在b段主 体建筑的中心圆厅内设有两部扶梯。 各层平面布局图见附图,客运站功能组成一览表见表2。 表 2 客运站功能组成一览表 客运站功能组成客运站功能组成 设计面积设计面积(m2) 设计位置设计位置 候 乘 厅 1600 安检前等候 247 4144 动态候船 2297 b 段一层 1860 动态候船 1860 b 段二层 18#检后区 250 17#检后区 180 候乘 厅 普通候乘厅 11642 5638 动态候船 4793 b 段三层 9 综合信息服务中心 415 52 vip 候车 104 团体候车 52 b 段一层 17#贵宾室 25 51 18#贵宾室 25 b 段三层 重点旅客候乘厅 171 16 19#贵宾室 16 a 段三层 26 母婴候车 26 b 段一层 17#母婴室 25 51 18#母婴室 26 b 段三层 母婴候乘厅 93 16 19#母婴室 16 a 段三层 售票厅 购票室 售票室 1018 港口客运站售票口 b 段一层、 二层、三层 总控室 60 b 段一层 售票 用房 票务用 房 票据室 58 b 段一层 行包托运 20 70 行包仓库 50 b 段一层 托运厅 50 受理作业室 40 行包库房 150 行包用房 汽车客运站 348 行包提取处 108 b 段一层 值班室 12 b 段一层 17#泊位 12 b 段三层 18#泊位 12 b 段三层 值班室 99 19#泊位 12 a 段三层 站务员室 17 b 段一层 广播室 27 b 段一层 补票室 20 b 段一层 41 b 段一层 调度室 58 17 a 段一层 1150 b 段二层 909 c 段一层 客运办公用房 2968 909 c 段二层 公安值班 30 b 段一层 警卫室 40 a 段一层 公安值班 110 警卫室 40 a 段一层 15 b 段一层 站务 用房 司乘休息室 53 38 b 段一层 10 35 b 段一层 60 b 段三层 服务台 10 a 段三层 邮政、电信 30 b 段一层 18 b 段一层 综合服务处 213 小件寄存 60 b 段三层 医务室 23 医务室 23 b 段一层 娱乐广场 758 b 段二层 餐 饮 203 b 段一层 餐 饮 2342 b 段二层 餐 饮 690 b 段三层 旅客餐饮 5373 餐 饮 1380 b 段四层 标准客房(15 间) 710 b 段四层 标准客房(15 间) 705 b 段五层 旅客住宿 2300 旅 店(43 间) 885 a 段二层 小型服务用房 900 900 a 段三层 出站口一 105 出站口 210 出站口二 105 服务 用房 旅客厕所 1020 a 段一层 司乘公寓 70(4 间) a 段二层 员工食堂 146 b 段二层 1004 b 段一层 130 b 段二层 150 b 段三层 125 b 段四层 90 b 段五层 120 a 段一层 10 a 段二层 10 a 段三层 10 c 段一层 10 c 段二层 设备用房 1669 10 c 段三层 b 段 2004 b 段 a 段 620 a 段 附属 用房 楼电梯间 2759 c 段 135 c 段 1967 a 段三层 廊道 2846 879 c 段三层 11 848 a 段一层 驻站业务用房 2339 1491 a 段二层 风雨廊 167 a 段一层 2.2.5 进出港流程进出港流程 (1)港口客运站旅客出港流程 图 5 港口客运站旅客出港流线图 (2)港口客运站旅客进港流程 图 6 港口客运站旅客进港流线图 (3)滚装车进出港流程 12 图 7 滚装车出港流线图 图8 滚装车进港流线图 (4)长途客运站出发、到达流线 13 2.2.6 辅助配套工程辅助配套工程 辅助配套工程包括站前广场铺装工程、外网工程和码头登船廊桥。 站前广场铺装工程 站前广场包括站前道路、站前圆形广场、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接客 等候区及私家车停车场,总铺装面积32500m2。道路采用水泥基层,沥青混凝土面 层,地面为普通花岗石地面。具体铺装内容见表3。 表3 站前广场铺装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表 内容 单位 面积 站前广场 m2 32500 道路 m2 10405 站前圆形广场 m2 6040 长途汽车站 m2 2000 公交车站 m2 2320 出租车接客等待区 m2 3300 其中 私家车停车场 m2 8435 外网工程 14 外网工程包括:红线内给排水、采暖、电力、通信管线、室外给排水工程、室 外消防工程、室外照明工程、室外监控系统、室外广播系统等。 码头登船廊桥 登船桥共 3 座,为旋转伸缩式三节玻璃侧壁活动桥。登船桥陆侧与高架旅客廊 道对接, 海侧接驳对象船舶。 登船桥活动桥采用轮胎式三节玻璃侧壁智能型混合桥。 旅客登船桥由行走机构、伸缩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活动通道、接船平 台及接船口、固定应急斜梯、操作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供电照明系统、 警示系统、安全辅助装置、故障应急撤离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2.3 公用设施公用设施 项目位于大连湾港区,供、排水、供电等工程主要依托于该港区的设施。 供、排水供、排水 供水:本项目用水来自港区市政自来水管网,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二个区。一 三层,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为下供上给方式,供水干管设在一层天棚。四顶层, 由生活变频泵加压供给。加压泵站设在 b 段主体建筑一层泵房中。 排水:排水为雨污分流,雨水排入港区雨水管网。 本项目污水为餐饮废水,办公、服务人员、客房及乘客的生活污水。不包括到 港船舶污水。根据大连港老港区改造大连湾杂货、滚装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 告书,到港船舶生活污水排入港区污水处理站,到港船舶机油污水由辽宁海事局 统一负责接收处理。 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港区现有污水处理站。 大连湾港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 400m3/d。目前港区生活污水处 理站实际处理量为 126m3/d,本项目日产生污水最大量约为 105m3/d,本项目污水 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站可满足项目污水的处理要求。 港区污水处理站采用以a2/o为核心的三级处理工艺(图9)。污水经污水处理 站处理后达到辽宁省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的“直 接排放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后由大连湾港区东侧的排放口直接入 海。港区污水处理站随大连港老港区改造大连湾杂货、滚装码头扩建工程一同通过 竣工环保验收(环验2013010020号)。 15 图 9 港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 供冷系统供冷系统 夏季客运站 b 段主体建筑由中央空调供冷,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机组设于 b 段主体建筑一层专用机房内, 冷却塔设于 c 段建筑屋顶上, 冷水机组为空调系统提 供 7冷冻水,回水温度 12。 采暖系统采暖系统 冬季客运站b段主体建筑由中央空调供暖。换热装置设于b段主体建筑一层专 用机房内,为空调系统提供60低温热水,回水温度50。换热装置的一次热水 (85/60)来自于港区热网。 a段和c段供暖采用散热器,采暖热水来自港区热网,供水温度85,回水温 度60。 港区供热由华能电厂提供。 供电供电 16 本项目供电依托于港区。在 b 段主体建筑一层设置变电所一处,由 10#变电所 引来两路 6kv 电源进线,设置两台 2000kva 干式变压器。 项目拟设置备用发电机房,内设置备用柴油发电机一台,发电机容量为 200kw。发电机房拟设于项目南侧。 供气供气 目前区域无市政煤气管网,在市政管网建成前,各餐饮单位采用液化气罐。在 项目南侧设置气瓶间,用于储存各餐饮单位用完的空液化气罐。 通风通风 公共厨房设计机械通风系统,排风量按灶间换气次数为 40 次/h,副食灶排风 系统设油烟净化装置。厨房油烟由排烟管道引至屋顶排放。 消防消防 本项目设有消防泵站,泵房位于 b 段主体建筑一层。 2.4 能源消耗能源消耗 预计项目投入运行后,办公人员 202 人;客房 30 间、服务人员 20 人。 用水量用水量 本项目年用水量约为 55382.3 t,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详见表 4。 表 4 建设项目用水量统计表 用水量 t/d t/a 用水单位名称 用水量标准 数量 最高日用量 年用量 客房 250l/人.d 60 人 15 5475 服务人员 80l/人.d 20 人 1.6 584 办公 30l/人.班 202 人 6.06 2211.9 餐饮 20 l/顾客.次 2650 人 53 19345 商铺 5l/m2.d 6273 m2 31.36 11446.4 乘客 3l/人.次 8300 人 25 (1) 16320 (2) 总计 / / 132.02 55382.3 (1)最高日水用量根据客运站日旅客最高集聚人数计算: ; (2)年用量根据 2027 年客运站年客运量计算。 (3)用水量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 年版) 。 液化气用量液化气用量 就餐客人按 2650 人/d 计, 用气量按 0.05 m3/人d 计算, 本项目有办公人员及服 17 务人员 222 人,用气量按 0.15 m3/人d 计算,则本项餐饮液化气的耗量约为 165.8 m3/d、60517 m3/a。 柴油柴油 本项目有备用柴油发电机,位于独立设备间内,以备停电及消防等使用,储油 间内柴油的最大存储量为 1m3。 2.5 人员配置及班制人员配置及班制 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有办公人员 202 人,服务人员 20 人,全年运营。 现阶段,大连湾港客运滚装码船舶出港班期拟安排为上午班1艘,中午班2艘, 晚班5艘。 2.6 工程进度工程进度 本项目计划 2015 年 4 月开工,2016 年 12 月竣工,施工期 18 个月。 18 3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本项目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北端红土堆子湾内。 东侧:东侧:紧邻 17、18、19 号泊位;项目红线距离海中国房地产约 700m; 东南侧:东南侧:为港区货场; 南侧:南侧:规划建筑距港内铁路线约 60m;距气瓶间最近距离为 110m;距本项目 备用发电机房最近距离约 51m; 西侧:西侧:规划建筑距港区污水处理站约 430m、距华能电厂烟囱最近距离约 1600m; 西北侧:西北侧:为货场、临时候船厅(本项目建成使用后拆除) 。周围环境概况图见 图 10、现场照片见图 11。 东侧泊位及南侧杂货场 西北侧杂货场 临时客运站 杂货场 东侧海中国房地产 本项目用地现状 图 11 本项目周围环境实景照片 19 4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 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4.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引用大连港老港区搬迁改造大连湾杂货及滚装泊位 扩建工程验收调查报告中监测数据。 (1)监测项目、点位、时间及监测单位 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 吸入颗粒物(pm10) ;共设置 3 个环境空气检测点位,具体经纬度见表 5;监测时 间为 2012 年 11 月 12 日至 20 日。 监测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表 5 环境空气检测点位经纬度 序号 检测点位 1 东电家属区 2 碧海人家居住区 3 大连湾港区内 (2)监测结果 表 6 常规因子大气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m3 任何一次值 日平均值 点 位 污染 因子 浓度范围 检出 率% 超标 率% 最大 值 超标 倍数 浓度范围 超标 率% 最大 值 超标 倍数 so2 0.011-0.069 100 0 0.0690 0.030-0.0320 0.032 0 no2 0.012-0.057 100 0 0.0570 0.028-0.0340 0.034 0 tsp 0.034-0.224 100 - 0.224- 0.081-0.0930 0.093 0 1 # pm10 0.021-0.145 100 - 0.145- 0.052 0.06 0 0 0.060 0 so2 0.012-0.055 100 0 0.0550 0.019-0.0340 0.034 0 no2 0.014-0.051 100 0 0.0510 0.024-0.0340 0.034 0 tsp 0.018-0.155 100 - 0.155- 0.034-0.0880 0.088 0 2 # pm10 0.015-0.100 100 - 0.100- 0.023-0.0560 0.056 0 so2 0.008-0.033 100 0 0.0330 0.017-0.0180 0.018 0 no2 0.010-0.049 100 0 0.0490 0.022-0.0320 0.032 0 tsp 0.023-0.294 100 - 0.294- 0.075-0.1000 0.100 0 3 # pm10 0.014-0.194 100 - 0.194- 0.049-0.0640 0.064 0 20 综上可以看出:各因子的一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4.2 环境噪声质量状况环境噪声质量状况 本项目区域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 3 类标准, 即昼间 65db (a) ,夜间 55db(a) 。 2014.7.6 现场测量的昼间噪声值为 54.4db(a) 、夜间噪声值为 50.2 db(a) , 能满足相应噪声功能区标准要求。 4.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汇总如下表。 表7 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 名称 方位 距离 功能 保护级别 1 海中国房地产 东 700 m 居住 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3096-2 008)1 类区 标准 2 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声环境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2 012)二级标 准 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3096-3 008)3 类区 标准 21 5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5.1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200542 号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区划 (具体见图 12) ,项目所在地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故本项目所 在区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 准,具体见表 8。 表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名 称 标准 污染物名称标准 年平均 0.06 年平均 0.04 24 小时平均 0.15 24 小时平均 0.08 so2 1 小时平均 0.50 no2 1 小时平均 0.20 年平均 0.20 年平均 0.07 tsp 24 小时平均 0.30 pm10 24 小时平均 0.15 (2)噪声)噪声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 用区划的通知 (大政办发2006190 号)规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三类标准适 用区,具体见图 13。 噪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功能区 标准,即昼间 65db(a) ,夜间 55db(a) 。 22 5.2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废气废气 餐饮废气:餐饮废气: 本项目涉及餐饮烹饪含油烟废气执行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18483-2001) ,具体数值见表 9、10。 表 9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 1.67,5.00 5.00,10 10 对应排气罩 1.1,3.3 3.3,6.6 6.6 表 10 饮食业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柴油发电机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柴油发电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 (gb 16297-1996)进行控制,具体见表 11。 表 11 新建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 污染物 排气筒高度 (m) 二级 排放浓度 mg/m3 监控点 浓度(mg/m3) so2 15 2.6 550 0.40 nox 15 0.77 240 0.12 颗粒物 15 3.5 120 周界外浓度最 高点 1.0 (2)废水)废水 本项目污水经化粪池后进入港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排入污水处理站的污 水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中“排入城镇污水处 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具体见表 12。 表 12 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限值 标准来源 1 悬浮物 ss 300 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50 3 化学需氧量 codcr 300 4 氨氮 30 辽宁省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 23 (3)噪声)噪声 施工噪声:施工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具体见表 13 表 1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 营运期噪声: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3 类标准,即昼间 65 db(a)、夜间 55 db(a)。 5.3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24 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施工工艺一、施工工艺 1、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运行使用 扬尘、噪声、废水、固废噪声、危废 废气、噪声、废水 、固废、危废 2、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测量定线道路开挖打夯压实浇注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压光上层填筑 3、管网工程、管网工程 本项目给、排水管线全线采用密闭输送,且全部采用地下埋设方式。施工方式 均为大开挖方式。 选线 地面开挖下管管路连接 试压检验试压检验 主要为注水试压,包括 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验 覆土回填 扬尘、噪声、土石方 二、环境影响因素二、环境影响因素 (一)项目施工期:(一)项目施工期: 1、废气、废气 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及沥青烟气。 2、噪声、噪声 施工噪声。 3、废水、废水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 4、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 施工产生的土石方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 装修产生的废油漆桶等。 (二)营运期(二)营运期 1、废气、废气 厨房等餐饮烹饪产生的含油烟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及广场汽车尾气。 25 2、废水、废水 餐饮废水,办公、服务人员、客房及乘客的生活污水。 3、噪声、噪声 变电亭的变压器噪声、加压泵站的水泵噪声、通风系统的风机噪声、冷却塔及 柴油发电机等配套设备噪声及人群活动噪声以及区域内来往车辆产生的噪声等。 4、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 客运站乘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客运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办公垃圾、餐饮服 务产生的餐厨垃圾。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 登船廊桥日常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抹布等。 6、风险、风险 柴油储罐。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7.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7.1.1 废气废气 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作业期间产生的扬尘、沥青烟气及燃油废气等。 其中,扬尘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开挖、材料装卸、土石方运输车辆行驶过程,其中土石 方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量最大,也是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据类比调查,一 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 2.5m/s)施工扬尘对环境 tsp 浓度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工 地扬尘点下风向 150m 内,被影响地区的 tsp 浓度浓度平均值为 0.49mg/m3,即在 下风向一侧 050m 为重污染带,50100m 为较重污染带,100m 以上为轻污染带。 输运土方的道路扬尘影响范围为道路两侧 60m 左右区域。 (2)沥青烟气)沥青烟气 本项目路面为沥青路面,沥青烟产生于沥青摊铺时的热油蒸发等,沥青烟气 主要成份为 thc、tsp 和苯并a芘等有害物质。由于铺设时沥青混凝土在较短时 间内将硬化,其废气的产生量很小,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很小。 (3)施工机械燃料燃油废气)施工机械燃料燃油废气 施工废气还有施工机械、重型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放燃油废气(主要成分为烟 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产生量较少。 (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设置施工标志 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 ? 施工场地围应当设置连续、密闭、牢固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4m。 ? 施工工地地面、车行道路应当进行硬化等防尘处理。 ? 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洒粉尘 抑制剂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 ?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在 48 小时内未能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 临时堆放场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 工地出口要有专门的清洗设施,要设有专人负责出口保洁,严禁车辆带泥 上路。 ? 施工现场建筑物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网全封闭,并定期清洗,及 时更换破损的安全网,保持其清洁完整。 ? 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垃圾、渣土高度不 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 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 等不露出。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 扬尘防治人员配置说明。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 密闭、覆盖、洒水作业、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 施工期间需使用混凝土时, 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并采取 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严禁现场露天搅拌。 ? 大风天气应停止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 ? 对工程材料、砂石、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处理。在工地内堆 放的,应当采取覆盖防尘网或者防尘布、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洒水等措施。 ? 施工机械在挖土、装土、堆土、路面切割、破碎等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 喷雾等措施。 ? 对已回填的沟槽,应当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 ? 使用风钻挖掘地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当向地面洒水。 7.1.2 废水废水 (1)污染物产生量统计)污染物产生量统计 据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施工人员约 50 人,人均生活用水按 0.04t/d 计算,则施 工人员生活用水量约为 2t/d,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污水总量约为 1.6t/d。 (2)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及施工工地泥浆废水。这部分 污水一般不集中排放,而是分散的无组织排放,因此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上应采取 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泥浆等,施工时需设置沉定池,泥浆水经过滤沉淀后,回用抑尘。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设置临时化粪池,最终排入港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7.1.3 噪声噪声 (1)施工期噪声污染源调查)施工期噪声污染源调查 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 不同场地、不同作业类型所产生噪声强度有所不同。施工期参与施工的机械类型 多,由于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消减措施,故传播较远,受影响面积 较大,施工期各类大型施工机械声级强度见下表 14。 表 1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声级强度一览表 单位:db(a) 设备名称 挖掘机 推土机装载机 振捣棒电锯升降机 载重汽车 声级强度 83 85 85 105 103 72 83 (2)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随着距离的衰减按下式计算: l1=l020lg(r2/r0) 式中:l1距离声源为 r1处的声级,db(a) ; r0、r1距离声源的距离,m,计算时,r01m。 l0距离声源 r0处的声级,db(a) ; 本项目施工机械作业时噪声值随距离衰减值见下表 10。 表 15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一览表 单位:db(a) 距噪声源距离(m) 施工阶段 声源 5 10 20 50 100150200 250 300 载重车 90 70 64 56 50 46.544 42 40.5 土石方 挖掘机 78 58 52 44 38 34.532 30 28.5 空压机 75 55 49 41 35 31.529 27 25.5 电锯 10080 74 66 60 56.554 52 50.5结构 振捣器 10080 74 66 60 56.554 52 50.5 打桩 打桩机 95 75 69 61 55 51.549 47 45.5 施工过程在结构和打桩阶段设备机械噪声较高,昼间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 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 50m 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 超标情况出现在 200m 范围内。 由于本项目位于大连湾港区内北侧,周边 500m 范围内无居民住宅等敏感点, 但有临时候船厅,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会对候船厅的旅客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旅客 停留时间较短,影响较小。 (2)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由于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对各生产环节中的噪声治 理具有一定难度,下面结合施工特点,对一些重点噪声设备和声源,提出一些治 理措施和建议: ? 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 选择低噪声施工机械,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 行状态,避免在噪声非正常状况下运转。 ? 采用局部吸声、隔声等降噪技术 对各施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的,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可能的设备,要 求采取临时隔声措施,在隔离体上最好敷以吸声材料,以达到降噪效果。 ? 加强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 建 设 单 位 应 按 照 国 家 规 定 的 建 筑 施 工 场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gb12523-2011) ,对施工现场实施规范化管理,对发现的违章施工现象,及时进 行查处。同时加强与施工单位的协调,积极做好施工队伍的环保教育,使施工单 位做到文明施工。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 7.1.4 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挖掘产生的土方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 工期间产生的土石方等全部回填,不外运。 人均日排放生活垃圾按 0.4kg 计算,则项目施工期人员生活垃圾排放量为 0.02t/d。 施工人员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袋装化,及时清运至距施工现场较近的市政垃 圾点堆放,再由垃圾清运车及时运至垃圾场进行处理,垃圾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 密闭,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严防冬季风力较大,垃圾扩散,夏季腐殖变坏,滋生 蚊蝇。 7.1.5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 项目装修期间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油漆桶。按照每装修 100m2产生 3kg 废油漆桶核算,本项目建筑面积为 37137m2,约产生废油漆桶 1.1t。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 号, 2008-08-01 施行) ,对其进行识别:废油漆桶 编号 hw12,废物代码 900-252-12, 危险特性 t。 本项目装修产生的废油漆桶应设置独立的存放位置,统一收集后送至专业有 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处理,以防危险废物污染周围环境。 7.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7.2.1 废气废气 项目建成后的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烹饪产生的含油烟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 废气及广场汽车尾气。 (1)含油烟废气)含油烟废气 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就餐客人按 2650 人/d 计,用气量按 0.05 m3/人d 计算,本项目有办公人员及 服务人员 222 人, 用气量按 0.15 m3/人d 计算, 则本项餐饮液化气的耗量约为 165.8 m3/d、60517m3/a。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 ,项目烹饪用气燃烧废气中各污 染物的排放情况见表 16。 表 16 燃料气燃烧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燃烧 1 百万 m3液化气排放的各污染物量 (kg/百万 m3) 排放量 (t/a) no2 3400.46 0.21 co 6.30 0.004 so2 630.0 0.038 烟尘 286.2 0.017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浓度降至 1.7mg/m3以下,能满 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要求(2.0 mg/m3) 。 这部分废气通过防潮烟道引至建筑物屋顶排气口有组织排放。 建设单位应定期清洗维护净化装置,以保证净化效率。排气口应远离宾馆所在 区域上空。 (2)柴油废气)柴油废气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烟尘、so2、nox、co 等。备用 发电机运行时间段,废气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且为间歇性排放,经排烟管道 引自建筑物楼顶排气筒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广场汽车尾气)广场汽车尾气 本项目设有长途客运站、地面停车场等,进出车辆的汽车尾气是项目大气流 动污染源之一,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nox 和hc等。 地上停车位启动时间较短,在露天空旷条件下很容易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 较小,本报告不做定量核算。 7.2.2 废水废水 (1)污染物产生量统计)污染物产生量统计 本项目废水主要餐饮废水,办公、服务人员、客房及乘客的生活污水等。 本项目用水总量约 55382.3t/a,参照环保统计手册中污水产生量约为使用 量的 80%,则本项目废水产生量约 44305.8t/a。 (2)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废水中污染物浓度 废水按 cod 浓度 300mg/l、ss 浓度 300mg/l、氨氮 30mg/l 计,则废水中各污 染物的产生量核算见表 17。 表17 生产废水中污染物产生量统计表 废水产生量 (t/a)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浓度 (mg/l) 污染物产生量 (t/a) codcr 300 13.3 氨氮 30 1.3 44305.8 ss 300 13.3 (2)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经港 区污水管网进入港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排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执行辽宁省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 7.2.3 噪声噪声 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源有变电亭的变压器噪声、加压泵站的水泵 噪声、通风系统的风机噪声、冷却塔等配套设备运行噪声,人群活动噪声以及区域 内来往车辆产生的噪声等。 (1)泵房、变电所、空调风机及柴油发电机等配套设备噪声)泵房、变电所、空调风机及柴油发电机等配套设备噪声 本项目水泵房、变电所、风机及备用柴油发电机等均设置于独立的设备间内, 噪声源强在 7580db(a)之间。 风机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性噪声,对于风机噪声采用以消声、减振、隔声、 吸声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在风机的进出气口安装消声器;风机管道的接头采用 强度高的柔性接头;风机基础与主体工程基础隔开,并在风机基础上安装高弹性 的橡胶衬垫; 尽可能采用低噪声风机。 采取上述措施应将噪声削减 3040db (a) 。 水泵房设在 b 段主体建筑一层设备间内,为了避免水泵噪声及振动对周围环 境产生不利影响,选用噪声低的潜水污水泵,并且做减震、隔声处理。 变电室内单个变压器,在采取基础减振、变电设备用隔声材料密闭等措施后, 再经距离衰减,传播至室外噪声贡献值为 40db(a)左右,不会对区域声环境产 生影响。 该项目发电机组,设置在独立的隔声设备间内采用消声隔声等措施后,对周 围环境影响不大。 (2)冷却塔噪声)冷却塔噪声 空调冷却塔位于 c 段建筑屋顶上,远离 b 段主体建筑。冷却塔的噪声源为塔 内冷却落水对池水的大面积连续的液体间撞击产生的稳态水噪声,形成小型“面 源”。根据噪声预测公式可知,距离增加一倍,噪声衰减近似 6db(a) 。经过预测, 由于冷却塔所产生的噪声传播至 b 段 4 层客房,经过距离衰减、墙壁隔声后可降 至 50db(a)以下,室内声环境可满足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要求。 (3)人流活动及停车场噪声)人流活动及停车场噪声 本项目运营后,该区域人员、车辆流动会增加,导致区域整体噪声的增加是 不可避免的。 要求项目设专人负责疏导客流、车辆,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加强停车场内 车辆管理,尤其在车场的进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