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0436-19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保护劳动者在存在微波辐射的工作环境中免受健康损害。该标准具体规定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的安全限值、监测方法及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环境中的微波辐射水平不会对人员造成不利影响。以下是标准内容的几个关键点:

  1. 辐射安全限值:标准设定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的功率密度最大允许值。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微波辐射有不同的限值,以确保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例如,对于频率在2.45GHz(常见于微波炉和某些通信设备)的微波辐射,规定了每平方厘米的功率密度上限。

  2. 监测与评估:标准要求定期对作业场所的微波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以验证是否符合规定的安全限值。监测应包括辐射强度、频率、暴露时间和工作人员可能的接触模式,确保全面评估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 防护措施:针对可能超过安全限值的区域,标准规定了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屏蔽设施、限制人员进入高辐射区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以及合理布局工作场所,减少辐射泄露和人员直接暴露。

  4. 健康 surveillance:鼓励对长期在微波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由微波辐射引起的健康问题。

  5. 教育培训:标准强调了对员工进行微波辐射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确保他们了解微波辐射的危害、防护措施及紧急应对措施。

  6. 执行与监督:要求用人单位负责实施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微波辐射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89-02-24 颁布
  • 1989-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法律资料]GB10436-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pdf_第1页
[法律资料]GB10436-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法律资料]GB10436-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 10436-89发布时间:1989-2-24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及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接触微波辐射的各类作业,不包括居民所受环境辐射及接受微波诊断或治疗的辐射。1名词术语1.1微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兆赫)-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1.2脉冲波与连续波以脉冲调制的微波简称为脉冲波,不用脉冲调制的连续振荡的微波简称连续波。1.3固定辐射与非固定辐射雷达天线辐射,应区分为固定辐射与非固定辐射。固定辐射是指固定天线(波束)的辐射;或运转天线,其被测位所受辐射时间(t0)与天线运转一周时间(T)之比大于0.1的辐射(即t0/T0.1)。此处的t0是指被测位所受加射大于或等于主波束最大平均功率密度50%强度时的时间。非固定辐射是指运转天线的t0/T0.1的全身辐射。1.4肢体局部辐射与全身辐射在操作微波设备过程中,仅手或脚部受辐射称肢体局部辐射;除肢体局部外的其他部位,包括头、胸、腹等一处或几处受辐射,概作全身辐射。1.5功率密度功率密度表示微波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其计量单位为W/cm2或mW/cm2。1.6平均功率密度及日剂量平均功率密度表示微波在单位面积上一个工作日内的平均辐射功率;日剂量表示一日接受微波辐射的总能量,等于平均功率密度与受辐射时间的乘积。计量单位为Wh/cm2或mWh/cm2。2卫生标准限量值作业人员操作位容许微波辐射的平均功率密度应符合以下规定:2.1连续波:一日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50W/cm2;小于或大于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以式(1)计算(即日剂量不超过400Wh/ cm2)。 Pd=400/t . (1)式中:Pd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W/ cm2; t受辐射时间,h。2.2脉冲波(固定辐射);一日8h平均功率密度为25W/ cm2;小于或大于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以式(2)计算(即日剂量不超过200Wh/ cm2)。 Pd=200/t . (2) 脉冲波非固定辐射的容许强度(平均功率密度)与连续波相同。2.3肢体局部辐射(不区分连续波和脉冲波):一日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500W/ cm2);小于或大于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以求(3)计算(即日剂量不超过4000Wh/ cm2) Pd=4000/t . (3) 2.4短时间暴露最高功率密度的限制:当需要在大于1mW/ cm2辐射强度的环境中工作时,除按日剂量容许强度计算暴露时间外,还需使用个人防护,但操作位最大辐射强度不得大于5mW/ cm2。3测试方法本标准检测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4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 微波辐射测试方法 (补充件)A1测试对象本方法用于微波作业人员操作位辐射强度的测量,以及各种微波设备的泄漏测量。A2测试条件及方法A2.1测试位置A2.1.1为代表作业人员所受辐射强度,必须在各操作位分别予以测定。一般应以头和胸部为代表。A2.1.2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A2.1.3当需要探索其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时,可紧靠设备测试,其所测值仅供防护时参考。A2.2测试条件A2.2.1微波设备处于通常的工作状态。A2.2.2测试中仪器探头应避免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射及其他外界干扰。A2.3测量仪器测量使用仪器,在国家未建立统一标准场前,暂以江苏宿迁无线电厂生产的RL-761型微波漏能仪,以及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生产的RCO-1A微波漏能仪为测量使用仪器,但需定期校正。A2.4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A2.4.1在目前使用非各向同性探头的仪器测试时,将探头对着辐射方向,旋转探头至最大值。A2.4.2各测定点均需重复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