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doc_第1页
隧道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doc_第2页
隧道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doc_第3页
隧道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doc_第4页
隧道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三台阶法开挖施工工法智文忠、程鹏、崔乐超1.前言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中,传统的施工方法有双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等,这些施工方法进度慢、工效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限制了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基本靠人工开挖,工效低、速度慢,难以满足客运专线工期要求;拆除临时支护时,正洞初期支护会因突然卸载而出现大的变形,存在安全风险;各分部开挖面循环衔接性差,相互干扰大,施工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临时支护反复拆除,成本投入大等。而目前国内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中,我们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对工期紧迫性的要求,需组织快速施工;工程水文地质复杂,可变性大,须选择一种能适应地质变化而迅速过渡的施工方法;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大型施工机械的优势,以求最佳的施工进度;把长期施工实践所积累的作业习惯融合于施工方法中,做到高工效,易掌握,达到快速形成施工能力的目的等要求。借鉴近几年大断面隧道施工的成功经验,规避传统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以加快隧道施工进度、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为目的,在重庆沿江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提出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步骤、控制要点、劳动组织、机具设备等,突出大断面软岩隧道开挖施工的技术特点,总结完善形成本工法。2.工法特点2.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2.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2.3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2.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侧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2.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I级公路二车道和三车道,具备一定自稳条件的、级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不适用于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洞口潜埋偏压段(但经过反压处理或施作超前大管棚后可采用)。4.施工工艺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是以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以前后七个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开挖,分部及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断面检查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支护参数施作仰拱填充施作仰拱施作仰拱分段开挖隧底,施作初期支护测量放样超前支护上部孤形导坑开挖,施手初期支护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的核心土满足左右错开开挖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图5.1-1施工工艺流程图5.2三台阶七步开挖发施工步骤施工步骤见附图5.2-1,开挖透视见附图5.2-2,施工工序见附图5.2-3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附图5.2-1开挖步骤图施工步骤:第1步:施作超前支护后,开挖拱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作拱部初期支护;第2、3步:开挖左右侧中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第4、5步:开挖左右侧下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第6步:分别开挖上、中、下台阶核心土;第7步:开挖隧底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附图5.2-2开挖透视附图5.2-3施工工序图第4、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第6步,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分别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第7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5.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要点5.3.1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并根据工程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部台阶长度或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早封闭成环,保证施工安全。5.3.2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防止围岩松弛,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5.3.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2.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3.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作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4.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5.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6.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6.材料与设备6.1材料:本工法使用的材料都是常用的,不作说明。6.2设备:本工法操作简单,单作业面施工机具配备见表6-2-1,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酌情调整。 6-2-1 单作业面施工机具配备序号作业项目机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开挖电动压风机20m3/min台5高压供风双液注浆机4m3/h台2注浆风镐G10台8开挖修边风动凿岩机YT-28台15系统锚杆、超前支护、局部爆破钻眼挖掘机CAT320C台1开挖、装碴自卸车20t辆6出碴装载机小松WA470辆2装碴泥浆泵100m3/h台2排水2初期支护钢筋切断机QJ401台1加工钢筋钢筋折弯机40台1加工钢筋电焊机BX300台5加工钢架、格栅及其他钢构件电焊机BX400台2加工钢构件台式钻床SP-25A台1加工钢构件搅拌机JS500台2拌合混凝土湿喷机TK961台3喷射混凝土3量测仪器全站仪索佳SET2130R台1水准仪PENTAXAP-128台1铟钢尺个24通风通风机SDF-No12.5台12110kw7.质量控制7.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本工法以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控制。7.2质量保证措施7.2.1在满足作业空间和台阶稳定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核心土长度应控制在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7.2.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严格控制开挖长度,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循环进尺,每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1.5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7.2.3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支护外插角,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7.2.4隧道周边部位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位宜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需要爆破时,必须采用弱爆破,不得超挖。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7.2.5钢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和架设。钢架应架设在坚实基面上,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碴回填。钢架应与锁脚锚杆(管)焊接牢固。7.2.6隧道超挖部位必须回填密实,严禁初期支护背后存在空洞。必要时初期支护背后应进行充填注浆,保证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7.2.7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7.2.8应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严禁积水浸泡拱(墙)脚及在施工现场漫流,防止基底承载力降低。当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开挖工作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或两侧排水沟排出洞外。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隧道仰拱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反坡施工时,应设置集水坑将水集中抽排。8.安全措施本工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8.1隧道进洞前应做好洞顶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顶及洞口排水沟应铺砌,用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8.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工序安排应紧凑,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8.2.1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时间宜控制在15d左右;8.2.2仰拱应超前施作,仰拱距上台阶开挖工作面宜控制在3040m。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等后续工作应及时进行。8.2.3对于土质隧道,衬砌应紧跟仰拱施工,一般为1520m,衬砌距开挖掌子面最大不得超过60m;对于岩石爆破隧道,衬砌距开挖掌子面距离须满足爆破距离要求;8.3中、下台阶左、右侧开挖应错开,严禁对开,左右侧错开距离宜为23m。8.4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增加拱(墙)脚锁脚锚杆(管)、增设钢架拱(墙)脚部位纵向连接筋、扩大拱(墙)脚初期支护基础及增设拱(墙)脚槽钢垫板等增强拱(墙)脚承载力等措施控制变形。9.环保措施本工法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当地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有关规定。9.1施工现场按照设计统一规划、业主要求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9.2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9.3严禁乱倒、乱卸。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按规定分开收集,做到每班清扫,每班清运。9.4施工道路上要适量洒水,减少粉尘污染。9.5隧道施工应加强洞内通风,作业环境应符合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10.效益分析10.1经济效益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经济效益方面尤为突出,与传统的大断面隧道CRD法施工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拓展了隧道的施工空间,可以做到大型施工机具生产效率最大化,避免了CRD法作业空间小、限制了大型施工机具使用的尴尬局面,进一步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施工产值,缩短了整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二是降低了人工用量和劳动强度,节约了工费成本,由以往密集型劳力施工转变为机械化、程序化施工;三是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没有临时支护环节,节约了大量的临时支护成本,减少投资浪费;四是工程质量满足验标要求,操作便捷,推广性强;以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古树岩1、2号隧道为例,与传统的大断面隧道CRD法施工相比,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有效地发挥了大型施工机具的使用效率,施工进度达到了月平均90-100m/月,经济效益显著。10.2社会效益古树岩1、2号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领先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全线其它重难点隧道工程,第一个顺利贯通,受到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其他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突破了大断面隧道安全风险高、施工进度慢、施工难度大这一难题,社会效益显著。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