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1页
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2页
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3页
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4页
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 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 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 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 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 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 建设单位武汉市武昌区水务局 法人代表罗林联系人尚立唯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道 2 号 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430000 建设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旧城区临江片 立项审批 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行业类别 及代码 n7810 市政设施管理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04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08.6 总投资 (万元) 3431.63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75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2.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16 年 10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的实施将提升地区排水排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地区特别是武船内部地区混流污水直排入长江影响供水水源水质问题。项目建设有利于地区 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有利于区域环境治理和市容市貌的改善。同时,该工程对促进区域和 谐、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提高卫生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尽快实施。现状文昌门泵站 服务范围内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泵站出江以旱流污水及合流污水为主,对下游平湖门水厂 的水源有影响。因此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的实施,可削减排江污水量,是保护城 市水源地的需要。因此,文昌门污水泵站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本项目属于 2014 年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和城市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投资和资金计划工 程之一(详见附件 2),本项目拟对现状文昌门泵站及其收集系统进行改造,泵站由合流泵 站改为污水泵站,改造后泵站设计流量保持不变,仍为 q=0.3m3/s,服务范围为 0.72km2。本 项目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沿解放路(张之洞路巡司河路)新建一排 d1500d2000mm 排水管道,并在武船内部新建一排 dn500mm 泵站污水出水压力管道;第二 部分是武船内部进行排水管网改造;第三部分是对文昌门泵站进行改造,将原合流泵站改为 污水泵站。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 关规定,项目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受武汉市武昌区水务局委托,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 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9 月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 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建设区域的环 境情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 项目的建设特点,编制完成了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现 呈送武汉市武昌区环境保护局审批。 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 年 4 月 2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 次会议修订,2015 年 1 日 1 日执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29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修正,自 2008 年 6 月 1 日 起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9 月 1 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 日发布,199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年 12 月 29 日修订;2005 年 4 月 1 日实施,根据 2013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主席令第五号)进行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7 月 1 日施行; (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9178 号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公布(试行)和(试行)内容及格式的通知; (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文; (11)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的通知,2012 年 5 月 23 日; (12)湖北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4 年 12 月 2 日实施; 4 (13)湖北省环境保护局鄂环字1998第 5 号文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 施细则; (14)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7 年 12 月 3 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 年 7 月 30 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次会议修改; (15)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4 年 1 月 22 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 (16)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 (17)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 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 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 (18)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29 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 (19)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35 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 市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 (20)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文件武建2007200 号市建委关于印发的通知; (21)武汉市政府令第 182 号武汉市建设项目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管理规定(2008 年 2 月 1 日试行); (22)武汉市委办公厅文件武办发200820 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 委等 8 部门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通知; (23)武汉市环境保护局武环20142 号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 (24)武政20141 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2013-2017 年)的通知; (25)项目环评委托书(见附件 1); (26)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5 年 6 月编制)。 3、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 本项目位于武昌区,本项目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沿解放路(张之洞路巡司河 路) 新建一排 d1500d2000mm 排水管道, 并在武船内部新建一排 dn500mm 泵站污水出水压 5 力管道;第二部分是武船内部进行排水管网改造;第三部分是对文昌门泵站进行改造,将原 合流泵站改为污水泵站。 本项目泵站位于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西侧,距离泵站东北侧 252m 处为武船 中心医院。西侧为长江。泵站压力管道沿长江路(武船内部规划路)敷设,接入临江大道, 压力管线东北侧为武汉音乐学院紫阳路校区,距离压力管线 10m。管线东侧为武昌船舶重工 有限责任公司,北侧为临江大道,西侧为长江。 本项目解放路(20m,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道)污水管段东侧为广厦公寓、馨都茗苑、 福星苑(从北至南方向),距离管线分别为 14.5m,14.5m,15m,广厦公寓东侧为首义新天 地,距离本项目 170m。福星苑东侧为保安街 102 小区,距离本项目 100m。解放路污水管段 西侧紧邻解放路社区及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解放路污水管段西南侧为解放桥公寓及 望江公寓,分别距离解放路污水管段 20m,30m。解放路污水管段北侧为张之洞路(30m,双 向四车道,城市次干道)。 武船内部进行排水管网改造穿越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同时穿越解放路社 区。 平湖门水厂位于本项目沿长江下游约 1200m 处,其取水口位于水厂上游约 700m 处。依 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知, 本项目位于平湖门水厂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2,3,4。项目周边环境情况见表 1。 表表 1项目周边环境情况项目周边环境情况 序 号 序 号 建筑内容建筑内容方位方位敏感点敏感点 建筑物与 项目最近 距离 建筑物与 项目最近 距离 备注备注 1 泵站 东侧、南侧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 责任公司 0m工厂,约 5000 人 2西侧、北侧长江0m大河 3东北侧武船中心医院252m医院,1000 人 4 泵站压力管道 北侧临江大道0m城市道路 5西北侧 武汉音乐学院紫阳 路校区 10m学校,2000 人 6西侧长江0m大河 7东侧,南侧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 责任公司 0m工厂,约 5000 人 8 解放路污水管 东侧广厦公寓14.5m居住,约 2000 人 9东侧馨都茗苑14.5m居住,约 3000 人 10东侧福星苑15m居住,约 1000 人 6 11东侧首义新天地170m居住,约 1000 人 12东侧保安街 102 小区100m居住,约 1000 人 13西侧解放路社区5.5m居住,约 1500 人 14西侧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 责任公司 5.5m居住,约 5000 人 15西南侧解放桥公寓20m居住,约 1500 人 16西南侧望江公寓30m居住,约 1500 人 17北侧张之洞路0城市次干道 18穿越解放路0城市次干道 19 武船内部管道穿越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 责任公司 0m居住,约 5000 人 20解放路社区0m居住,约 1500 人 4、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文昌门污水泵站及收集系统工程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武昌区旧城区临江片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内容:第一部分是沿解放路(张之洞路巡司河路)新建一排 d1500d2000mm 排水 管道,并在武船内部新建一排 dn500mm 泵站污水出水压力管道;第二部分是武船内部进行 排水管网改造;第三部分是对文昌门泵站进行改造,将原合流泵站改为污水泵站。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 3431.63 万元。 5、项目区域排水现状、项目区域排水现状 5.1 排水系统现状排水系统现状 拟建项目地处武昌旧城区临江片,区域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武船内部、花堤街 及张之洞沿线地区排水属于文昌门泵站汇水范围,片区雨污水经现状排水管道收集后排入文 昌门泵站后抽排入长江,泵站现状流量为 q=0.3m3/s。 5.2 排水管网现状排水管网现状 项目所在地位于武昌旧城区,基本为城市建成区,主要道路包括张之洞路、解放路、复 兴路等市政道路。区域内地块及现状道路下均已敷设较完善的合流排水收集管网。可详见附 图 5 文昌门排水系统图。 1、 解放路段 解放路段位于片区东侧,沿线均为建成区。目前,解放路沿线自南向北已敷设有一排 bh=1m1.5m 现状排水箱涵,接入现状张之洞路 d1350mm 现状排水管后,再排入复兴路 bh=2.6m 2.2mbh=4.4 m 2.2m 现状雨水箱涵,下游接入巡司河路 2bh=4.8m 7 3.2m2bh=5.4m3.2m 现状排水箱涵,最终排入巡司河。 片区雨水非汛期时通过解放闸自排出长江,汛期经巡司河向南至汤逊湖排水泵站抽排出 江;片区污水经由巡司河路 d10001200mm 现状污水干管截流后排往黄家湖污水处理厂集中 处理。 2、武船厂区 目前,在武船厂区内部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厂区内部均已形成较完善的合流排水收 集系统。 厂区内部道路沿线已敷设有 d450d750mm 排水管道, 收集武船厂区内部现状雨污水, 并承接花堤街现状 d400d500mm 污水管和张之洞路现状 d450d600mm 污水管来水,下游向 西排入文昌门泵站抽排出江。 3、长江路-临江大道段 长江路位于武船内部,目前尚未形成,规划为武船内部临江通道,北端与现状武船外部 临江大道相连。 外部临江大道已敷设有一排 d600d800mm 雨水管和一排 d800mm 污水管, 地 区雨水管网收集后向南排往巡司河,污水往北排往二郎庙污水处理厂。 6、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及规模 6.1 解放路排水管道布置解放路排水管道布置 本次设计拟沿解放路自北向南敷设一排 d1500d2000mm 排水管道,收集、转输武船及 上游地区沿线排水,接入巡司河路 2bh=5.4m3.2m 现状排水箱涵, 非汛期经解放闸自排入长 江,汛期经汤逊湖泵站抽排出江。由于解放路沿线地区为合流区,为解决合流污水随雨水进 入规划管道污染巡司河问题,管涵收集来水后,经 d1000mm 截流管进入巡司河路现状 d1000mm 污水干管排往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可详见附图 6 解放路排水管道布置图。 6.2 武船内部排水管道改造武船内部排水管道改造 武船内部原属雨、污分流区域,本次改造区域内雨水排入武船外部市政排水管网,污水 排入文昌门污水泵站;未改造区域雨、污水均排入外部市政排水管网,维持原有截流式合流 制排水体制,排水分区详见附图 7 武船内部排水分区示意图。 1、本项目拟保留现状合流管道 d400d750mm,并改作为污水管道; 2、沿文昌门正街及厂区内一条东西向现状道路(位于文昌门正街南侧)各新建一排 d800d1200mm 和 d800d1200mm 雨水管道作为厂区内雨水主干管,沿设计雨水主干管在厂 区道口处新建 d400d800mm 雨水支管,并增设雨水口,将排入文昌门泵站的雨水进行截流, 经设计雨水主干管排入解放路设计 d1500d2000mm 排水管。 3、在厂内南侧车间作业区域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新建一排 d1000mm 排水管 8 道,收集上游雨污合流来水,接入解放路设计截流井,旱季污水经截流进入巡司河现状 d800mm 污水管道排往黄家湖污水处理厂, 雨季溢流经巡司河街现状 2bh=5.4mx3.2m 排水箱 涵排往解放闸出江。 6.3 文昌门泵站压力管道布置文昌门泵站压力管道布置 武船厂区内部道路布置一排 dn500mm 污水压力管,上游接改造后的文昌门污水泵站出 水管,下游向北敷设至厂外张之洞路,接入临江大道现状 d800mm 污水干管后排往二郎庙污 水处理厂。可详见附图 8 长江路排水压力管平面布置图。 6.4 文昌门泵站改造文昌门泵站改造 本次文昌门泵站改造拟保留泵站下部结构的前提下针对泵站改造后的运行工况更换水 泵、闸阀等主要运行及检修设备,并按国家标准要求配置机械格栅、计量、监控及自控等设 备,配套改造水泵进出水管路;与此同时,针对泵站改造后主要设备运行需要,设计拟对主 体构筑物上部建筑予以重建,重新布置泵站管理用房,以增强泵站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功能。 (1)泵站管路 由于更换水泵等主要设备,泵站内部水泵进、出水管道需配套更换。根据水泵选型安装 要求,本次单台水泵进出水管道均采用 d3258 钢管,并联总管采用 d53010 钢管,并与站 外拟建 dn500mm 出水压力管法兰相接,更换长度为 55m。 (2)泵站出水 为了监控泵站出水流量,本次设计拟在泵站出水 dn500mm 压力管起端设置流量计井 1 座,内置电磁流量计及出水闸阀各 1 套。改造工程主要工艺设备表见表 2。 表表 2改造工程主要工艺设备表改造工程主要工艺设备表 序 号 序 号 名称名称 型 号 及 规 格 型 号 及 规 格 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备 注备 注 1潜水排污泵 q=0.15m3/s h=16.2m,n=37kw,效 率70% 套3 二用一备,含整套相 关装置及电控柜,均 设变频,为更新设备 2粉碎型格栅除污机 有效栅宽 b1=880mm 设备宽 b=1200mm 格 栅高 1500mm栅条间 隙 20mm n=4kw 套1 不锈钢,带电控,电 机防水,为新增设备 3手电两用暗杆楔式闸阀 dn300p=1.0mpa n=0.75kw 套6 户外型,含配套电 机, 污水介质,电气驱 动,为更新设备 4手动暗杆楔式闸阀dn500p=1.0mpa套1 站外出水压力管安 装,为更新设备 5手动暗杆楔式闸阀dn800p=1.0mpa套1 站外进水管安装,为 更新设备 6手动暗杆楔式闸阀dn600p=1.0mpa套1站外事故排放管安 9 装,为更新设备 7偏心半球止回阀 dn300p=1.0mpa n=0.75kw 套3更新设备 8超声波液位计量程 010m台1更新设备 9md1 型电动葫芦 起重量 3t n=10kw 起 升高度 12m 台1更新设备 10轴流风机及通风管路 风机参数 q=1400m3/h 13mm 水柱风压 n=0.12kw/套 套2更新设备 11电磁流量计dn500套1 新增设备,站外进水 管安装 12复合排气阀dn80套1新增设备 13h2s 气体检测器套1新增设备 14除臭系统套1新增设备 (3)泵站建筑工程 新建建筑方案为拆除原有上部砖混结构建筑,在泵房基础上重建建筑为与泵房主体圆形 边墙相连接。对原功能进行调整,除管理室和配电间外增加卫生间及储藏室。管理室增设一 个值班套间,建筑面积约 70.9 平方米。本工程用一层框架结构建筑,建筑等级为三级,耐火 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屋面防水等级为级, 防水耐久年限 15 年,层高为 4.2m, 中档装修。可详见附图 9 泵站平面布置图。本项目工程量一览表见表 3。 表表 3 本项目工程量一览表本项目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单位单位数量数量 1解放路段解放路段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级)d600m13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1200m45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1500m251 顶管施工 f 型钢套环钢筋混凝土管(级) d1000m35 顶管施工 f 型钢套环钢筋混凝土管(级) d1800m247 顶管施工 f 型钢套环钢筋混凝土管(级) d2000m240 顶管工作井座3 顶管接收井座5 交叉管线保护处30 现状路面破除及恢复m21000 挖土方m33500 土方回填及夯实m32200 2泵站改造泵站改造 泵房上部砖混结构重建m270 钢管 d3256m30 钢管 d52010m25 工艺设备 电气工程 自控工程 流量计井座1 10 3武船内部雨污水管网改造武船内部雨污水管网改造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 (iii 级)d300mmm833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 (iii 级)d400mmm225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500mmm405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600mmm552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800mmm182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1000mmm436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1200mmm549 浆砌块石八字式管道出水口 d=300座1 新建平箅式单箅雨水口座20 新建平箅式双箅雨水口座1 改造现状雨水口座54 现状雨水口封盖座10 雨水口加固座70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400m204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500m100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600m28 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iii 级)d1000m128 钢管 dn82010m10 d300 管道(c20 砼满包处理)m833 d400 管道(c20 砼满包处理)m102 d800 管道(c20 砼满包处理)m26 d1000 管道(c20 砼满包处理)m24 施工导流台班400 现状管线保护项1 砖围墙拆除恢复(2m)(24 墙)m10 挖土方m322490 土方回填及夯实m316050 7、管道施工、管道施工 为了保证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根据本工程排水管 道实际情况,管道施工可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和顶管施工工艺。 1、开挖施工 (1)解放路排水管 解放路 p7p11 段段排水管道沟槽深度约 3.6m5.0m,采用 9.0m 长度的拉森钢板桩加 1 道内支撑进行支护,桩顶标高为现状地面标高,间距 0.4m,桩顶标高以下 0.5m 处设置一道 内支撑。拉森钢板桩与管道内壁的距离为 0.8m。 内支撑采用2377 螺旋焊钢管,间距 3.5m。内支撑与桩体之间设置 1 道腰梁,腰梁采用 i25b 普通工字钢。内支撑、腰梁和桩体之间必需焊接,焊角尺寸为 8mm。 拉森钢板桩均采用 fsp-iv 型,壁厚为 15.5mm,横截面积每片为 96.99cm2,二次力矩每 片 4670cm4,每米 38600cm4,截面模量每片 362cm3,每米 2270cm3。施工单位可根据所拥有 11 材料的实际情况,选用力学性能指标更高的拉森钢板桩,但不可选用力学性能指标更低的拉 森钢板桩。 (2)武船内部排水管道改造 当排水管道沟槽深度为 3.0m4.0m,采用 8.0m 长度的 28b 槽钢加 1 道内支撑进行支护, 支护长度约 520m,桩顶标高为现状地面标高,间距 0.25m,桩顶标高以下 0.5m 处设置一道 内支撑。拉森钢板桩与管道内壁的距离为 0.8m。 当排水管道沟槽深度为 4.0m5.0m, 采用 9.0m 长度的拉森钢板桩加 1 道内支撑进行支护, 支护长度约 415m,桩顶标高为现状地面标高,间距 0.4m,桩顶标高以下 0.5m 处设置一道内 支撑。拉森钢板桩与管道内壁的距离为 0.8m。 当排水管道沟槽深度为6.0m6.5m, 采用12.0m长度的拉森钢板桩加1道内支撑进行支护, 支护长度约 10m,桩顶标高为现状地面标高,间距 0.4m,桩顶标高以下 0.5m 处设置一道内 支撑。拉森钢板桩与管道内壁的距离为 0.8m。 内支撑采用2377 螺旋焊钢管,间距 3.5m。内支撑与桩体之间设置 1 道腰梁,腰梁采 用 i25b 普通工字钢。内支撑、腰梁和桩体之间必需焊接,焊角尺寸为 8mm。 拉森钢板桩均采用 fsp-iv 型,壁厚为 15.5mm,横截面积每片为 96.99cm2,二次力矩每 片 4670cm4,每米 38600cm4,截面模量每片 362cm3,每米 2270cm3。施工单位可根据所拥有 材料的实际情况,选用力学性能指标更高的拉森钢板桩,但不可选用力学性能指标更低的拉 森钢板桩。 当排水管道沟槽深度小于 3.0m 时,采用放坡开挖,开挖边坡坡率为 1:1.0,边坡脚距离 管道内壁约 0.8m。 2、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不用开挖地面,节约开挖土方量,减小开槽放坡的难度,能避免破坏现状混凝 土路面,且能减少对交通的不利影响,能避免开挖过程中对现状管线的破坏,占地面积小, 可节约沿途相关用地费用。本工程拟采用泥水平衡工艺顶管施工。顶管段为解放路 p1p7 及 p1p1-2 排水管段。 8、施工组织与施工方式、施工组织与施工方式 (1)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工程水陆交通条件良好。 (2)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要的外来材料(水泥、木材、钢材、汽、柴油等)都可就近在武汉市购买。工 12 程所需砂、石料可从当地购买。 (3)施工用水、施工用电 施工用水可从附近市政管网接自来水管。 设备用电和生活用电可从附近的变电站架设专 用线路。 9、土石方、土石方 根据表 3,本项目挖土方量为 25990m3,填方量为 18250m3,绿化等利用方量为 500m3, 弃方量为 7240m3,工程土石方平衡见表 4。 表表 4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一览表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一览表 项目挖方填方绿化等利用弃方 管网数量(m3)25990182505007240 10、临时工程、临时工程 本项目不设置临时施工营地,施工过程供水、供电可从附近、企业、居民社区等处就近 临时引线供电、引管供水,解决施工用电、用水问题。本项目污水压力管道施工临时堆土场 设置张之洞路左侧,占地面积为 20m2;解放路段管道施工临时堆土场设置在解放路左侧,占 地面积为 20m2;武船内部改造施工堆时堆土场设置在武船内部,占地面积为 20m2。 11、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 5 人,管理人员 1 人,技术人员 2 人,生产人员 1 人,维护 人员 1 人,本项目未新增职工。 生产制度:项目实行日工作制度,每天 1 班制,8 小时/班,实行一班轮休制,年工作 365 天。 12、项目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计划 本工程计划于 2016 年 1 月开工,施工期 10 个月,预计在 2016 年 10 月完工。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现有文昌门泵站现状、现有文昌门泵站现状 1.1 泵站概况泵站概况 武昌文昌门泵站地处武昌区南部旧城区临江片,站址位于武船内部。泵站汇水范围内现 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地区雨污水经现状排水管网收集,排入文昌门泵站出长江。 泵站服务范围东起解放路、西至长江、北抵张之洞路、南达解放闸,涵盖武船厂区全境, 汇水面积约 0.72km2。目前,文昌门泵站现状抽排能力为 q=0.3m3/s。 文昌门泵站建于 1956 年,其后至 1999 年历经数次土建翻新加固、设备维修更换等升级 13 改造。目前,该泵站主要抽排设备由 3 台潜水泵组成,运行方式采用 2 用 1 备,总抽排能力 为 q=0.152=0.3m3/s, 装机总容量为 w=222=44kw。 本项目拟对现状文昌门泵站及其收集 系统进行改造,泵站由合流泵站改为污水泵站,改造后泵站设计流量保持不变,仍为 q=0.3m3/s,服务范围为 0.72km2。 1.2 泵站构筑物及主要设备现状泵站构筑物及主要设备现状 文昌门泵站为合建式排水泵站,泵站进水间、集水池、水泵间及管理房等合建于一处。 泵站主体构筑物为圆形半地下式结构,内径为 9m。其中,上部地上部分为泵站管理房及电气 自控设备间,砖混结构,地面标高为 26.15m,建筑高度为 3.4m,;下部地下部分为泵站进水 间、集水池及水泵间,钢筋混凝土结构,深 9.87m。 (1)进水间 泵站进水间置于主体构筑物下部东南侧,外部接入武船内部 d750mm 排水干管,下游通 过孔口 (bh=500500mm) 接入水泵集水池。 进水间尺寸: 长 l=2710mm, 宽 b=7501200mm; 进水间底板标高为 17.78m,上部平台标高为 19.04m。 进水间内设置有 2 套人工格栅,单套规格为 bl=4901570mm。其中,格栅栅条宽度为 10mm, 栅条间隙 25mm, 安装角度为 75 。 栅后分别设有 1 座排渣桶 (blh=350325500mm) , 用于收集待人工清捞的栅渣。 (2)集水池 集水池即水泵吸水池, 位于主体构筑物正前方位。 集水池进水通过孔口 (bh=500500mm) 与进水间相连,出水接入水泵进水管。集水池尺寸:长 l=6725mm,最宽处 b=3250mm;集 水池底板标高为 16.28m,上部与进水间共一级平台,平台标高为 19.04m,顶部至地上建筑底 板,标高为 26.15m。 (3)水泵房 水泵房位于主体构筑物底部正中方位,共分两层,下层为水泵间,上层为配电间。下层 底标高为 16.28m,上层底标高为 24.00m,上层至泵站上部建筑。水泵房尺寸:最大长度 l=6868mm,最大宽度 b=5350mm。 泵房下层并排安装有 3 台同型号潜水排污泵,水泵适用介质为污水,安装形式为干式。 水泵运行方式为 2 用 1 备。 单台水泵进水管分别与集水池相联,管径为 dn250mm,进水管上均设有铸铁手动闸阀; 单台水泵出水管垂直向上布置,管径为 dn250mm,出水管上均设有铸铁伸缩接头、止回阀 及铸铁手动闸阀;水泵并联出水,并联出水总管沿泵房下层顶板横向布置,穿楼顶板板后至 14 上部管理房再穿建筑隔墙进入泵房出水间,末端接泵站出水总管。水泵并联总管最高点管中 标高为 27.43m。 (4)出水间 泵站出水间位于主体构筑物下部西侧,并与进水间并排布置,出水间底标高为 19.28m。 泵站出水间兼顾抽排出江和自排出江双重功能。 泵房内水泵并联出水管翻越上部建筑隔墙后进入泵站出水间。同时,泵站进、出水间通 过管道连通,以实现泵站自排出江功能。泵站进、出水间连通管道管径为 dn500mm,两端 均设有手动闸阀,抽排时闸阀关闭,水泵开启,自排时闸阀开启水泵停止运行。泵站出水管 管底标高为 17.68m。 (5)上部建筑 泵站主体构筑物上部建筑主要为泵站管理用房,可直达泵房配电间,管理房地面标高为 27.00mm,操作平台地面标高为 26.15m。上部建筑功能包括:变配电间,生产管理,设备的 起吊,仪器、仪表等精密设备的存放、修理和检验等,总建筑面积约 70m2。 1.3 泵站运行现状泵站运行现状 文昌门泵站工艺流程如下: 图图 1 文昌门泵站现状工艺流程文昌门泵站现状工艺流程 2、原有污染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原有污染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废气:泵站格栅间产生的恶臭以及柴油发电机废气。 废水:本项目管理人员出外就餐不设食堂,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 噪声:潜水泵、柴油发电机、配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 固体废物:本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格栅间 拦截的栅渣。 1、废气 营运期主要包括泵站格栅间产生的恶臭以及柴油发电机废气。 (1)恶臭 15 本项目泵站在运行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栅渣,主要为较大块状物、枝状物软性物质 和软塑料等物。格栅间恶臭主要污染为 nh3和 h2s,由于伴随着微生物、原生动物、菌胶团 等生物的新陈代谢而产生, 呈无组织排放。 类比同类型项目, 原有泵站格栅 bl=4901570mm, 类比同类型项目,不同构筑物恶臭污染源强见表 5 所示。 表表 5恶臭污染源源强单位恶臭污染源源强单位 kg/hm2 构筑物名称构筑物名称nh3h2s 格栅2.2010-33.8510-6 本项目原有泵站产生的 nh3的量约为 14.83kg/a,h2s 为 0.026kg/a。本项目 nh3、h2s 排放量分别为 1.69g/h,2.8510-3g/h,风机排风量为 q=1400m3/h,nh3、h2s 排放浓度为 1.2mg/m3,0.002mg/m3,可满足 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标准(nh3: 1.5mg/m3,h2s0.06mg/m3)。 (2)柴油发电机废气 柴油发电机在停电时运行发电并排放废气,本项目设置 2 台备用柴油发电机,容量 500kw 电源,保证用电可靠性。为满足消防要求,3 个月做一次实验,每次运行 20min,再 加上每年不定期停电时使用,年使用时间约 30 小时。该柴油发电机采用城市车用柴油(含硫 率不大于 0.05%、灰分率不大于 0.01%)为燃料,柴油热值 11000 千卡/kg。根据环评工程师 注册培训教材社会区域给出的计算参数:单位耗油量 212.5g/kwh 计。由此推算单位柴油 发电机年耗油量为 3.19t/a(相当于 3698l/a),烟气量约 38250m3/a。发电机运行时污染物排 放系数为:so2:4g/l,烟尘:0.714g/l,nox:2.56 g/l,co:1.52 g/l。烟气量可按 12m3/kg 计。 项目共设置 2 台柴油发电机, 则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约为 so2: 59.17kg/a, 烟尘: 10.56kg/a, nox:37.87kg/a,co:22.48kg/a。 2、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潜污泵、柴油发电机、配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 声级在 8085db(a)。根据同类型设备的实测结果,其主要设备噪声值见表 6。 表表 6主要设备噪声值一览表主要设备噪声值一览表 序号 设备噪声声级值 db (a)数量位置排放方式 1潜水泵80853 台泵房一层连续 2 备用柴油发电机80852 台 泵房一层配电 房 间断 3 配电机组80852 台 泵房一层配电 房 连续 通过现场监测,项目泵站区域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标准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 16 标准2类标准的要求。 3、废水 本工程在运营期管理人员出外就餐不设食堂,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 泵站营运期管理人员为 5 人,按照每人每天 50l 的用水量,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 则营运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 73m3/a,污水中主要特征污染物为 cod、bod5、氨氮和 ss, 其浓度分别为 350mg/l、170mg/l、30mg/l 和 200mg/l,则污染物产生量为 cod0.026t/a、 bod50.012t/a、氨氮 0.0022t/a 和 ss0.015t/a。 表表 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污水种类 参数codbod5ssnh3-n 生活污水 73m3/a 产生浓度 mg/l35017020030 产生量 t/a0.0260.0120.0150.0022 生活废水通过依托武船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泵房内管道排入污水管网后送至二郎庙污水处 理厂,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格栅间拦截的栅 渣。 (1)生活垃圾:泵站营运期共需管理人员 5 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1kg 计算,则 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为 1.825t/a,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栅渣:类比同类项目,一般齿耙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拦截的栅渣量为每万吨污水 2kg 栅渣,因此,本项目泵站格栅间拦截的栅渣量为 1.89t/a。固体废物统一由环卫部门清运。 通根据现场勘查,现有工程主要存在主要环境问题: (1)地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 区域合流污水经现状排水管网收集后排至文昌门泵 站出长江,而出江排口位于临近的平湖门水厂水源保护区内,这不仅对长江水质造成一定程 度的污染,还对城市居民饮用水取水水源造成不利影响。 (2)通过现场勘查,泵站窗户封闭,风机没运行时,格栅间及泵房内能闻到明显臭味, 臭味较大。 根据现在环境问题,本环评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保持泵站通风流畅,泵站不得在风机未运行时进行操作。 (2)禁止向长江排放污水,本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污水经污水管网排至文昌门泵站后 送至二郎庙污水处理厂,解放路段送至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对长江水质影响较小。 1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昌区地处武汉市的南大门,具有华中交通枢纽的重要地 位,京广铁路、107 国道、长江水道、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黄高速公路等重要 交通命脉在武昌成米字形交汇,旅客运输在 1000 公里范围内基本实现“夕发朝至”,公路长 途运输履盖半径延伸至 1500 公里范围。武汉长江一、二、三桥和规划中的两条过江隧道均 坐拥武昌,沿江分布有多个客货运码头,城区西侧有临江大道、和平大道、武青三干道等 三条市区主干道,东侧有中北路、中南路、迎宾大道等干道,北边和南边分别有徐东路、 武珞路与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相接,形成通畅的内环。 2、地形、地质及地貌、地形、地质及地貌 武昌区地形属典型的残丘形河湖冲击平原。历史上,武昌山多水多,岗岭起伏,湖泊 交错,“外扼地理要冲,内依地势险阻”,为兵家必争之地。现武昌辖区北有紫金山、凤凰 山、小龟山,南有蛇山、洪山、珞珈山平行而立,另有花园山、胭脂山、梅亭山、肖山、 双峰山等嵌在蛇山山脉的前后。武昌地处万里长江南侧,又是千湖之省的腹地,得水独厚。 除滨临长江外,辖区还有东湖、沙湖、水果湖以及南湖的部分水域。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 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廓。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 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 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5.8%、12.3%、42.6%与 39.3%。 3、水文、水系、水文、水系 武汉境内的长江、汉江、倒水河、滠水河和举水河等 5 条河流的水质均达到地面水环 境质量标准,郊区县水质基本达到天然饮用水标准。以城区为中心,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 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长江由汉南区进入武汉市,自西南向东 北流, 到天兴洲又折向东南, 在左岭附近又折向东北, 在新洲区大埠出境, 流程 150.5 公里。 长江武汉段水量大,年平均 7100 亿立方米,汛期长、水位变化显著。河道比较平直,但有 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约束,产生了天兴洲、白沙洲等淤积而成的沙洲。长 江武汉城区最窄处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宽 1100 米;最宽处位于青山镇,宽 3880 米。汉 江从蔡甸区进入武汉市,在南岸咀注入长江,在武汉境内河道弯曲达 22 处。武汉素有“百 湖之市”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 140 余个,承雨面积在 5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65 个。在正常 18 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为 942.8 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为 11.11%,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 其中武昌区有紫阳湖、四美塘、沙湖-内沙湖、东湖-水果湖。 4、气候、气象、气候、气象 武汉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夏热冬 冷、四季分明。夏季最长为 135 天,冬季次之为 110 天,春秋季各为 60 天。2000 年均气温 17.7,1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 3.0,7 月温度最高,达月均 28.8,年月气温平均值差达 25.8,大于同纬度的杭州、成都等地,显示出武汉气候的大陆性。武汉市市区盛夏闷热, 白天气温常在 37左右,夜间也常保持在 3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 41.3,素有“火炉” 之称。武汉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达 1180 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 124.9 天,降水集 中在 4-8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 65%。年平均日照 1752 小时,年降雪日一般在 10 天左右。 年平均无霜期 249 天。武汉市风向明显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以北风和东北,偏北为 主,夏季多东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年平均风速为 2.7 米/秒,最大风速 19.1 米 /秒(北风),静风频率为 10%,年平均逆温出现频率(地面)为 5%次,厚度平均值为 455 米。武昌区气候气象情况基本与武汉市一致。 5、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水生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附近湖泊水系主要有沙湖、晒湖、紫阳湖、水果湖、东湖、南湖、巡司 河以及长江等。湖泊中的水生生物主要包括叶绿素 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 生维管束植物等。浮游植物常随季节演替。三月份优势种多为硅藻、裸藻和隐藻;五月份 大都为绿藻;九月份优势种主要是蓝藻,其次是绿藻。五月份浮游植物种群数较三月份有 所增加,九月份较五月份有所增加,并且蓝藻和绿藻随温度升高种群数有明显的增加,尤 其是蓝藻种类增加幅度较大。各个湖泊都是轮虫的种类最多,其次是原生动物和枝角类, 再次是桡足类。 湖泊底栖动物种类较少,优势种突出,水丝蚓(重污染或重度富营养化水体的指示种) 的数量约占底栖动物个体数量的 29.7%,羽摇蚊幼虫(典型的富营养化水体指示种)的数 量约占 31.1%。 湖泊水体主要以水产养殖业为主, 其鱼类资源的种群构成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极大。 由于江湖隔绝,各湖泊的鱼类种类组成基本上都是适于湖泊或缓流水环境的鱼类,江海洄 游鱼类极为少见, 河湖之间的半洄游性鱼类也基本上是人工繁殖所放养的种类如四大家鱼、 鳊、鲂等,各湖泊已无直接从长江或汉江自然补充的鱼类资源。因此鱼类资源的种质资源 19 质量较差,自然繁殖的种类也减少较多。但人工养殖的生产力较高,墨水湖、龙阳湖、三 角湖、南太子湖均有鱼类养殖水面。根据调查,目前本区湖泊中的主要鱼类为人工养殖的 经济鱼类和适应于湖泊生活环境的鱼类如青鱼、草鱼、赤眼鳟、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 黄尾密鲴、中华鳑鮍、麦穗鱼、棒花鱼、鲤、鲫、鲢、鳙、泥鳅、黄颡鱼、鲶、胡子鲶、 青鱂、黄鳝、鳜、乌鳢、斑点叉尾鮰等。 长江流域共记录鱼类 400 余种,其中淡水鱼类约 348 种。在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有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川陕 哲罗鲑、滇池金线鱼、秦岭细鳞鲑、花鳗鲡和松江鲈鱼等 9 种。其中,中华鲟、白鲟、达 氏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流域分布有特有鱼类 166 种,其中,上游 117 种,长江中、 下游 40 种,同进出现于上游和中、下游的有 9 种。其他涉水生物中,水生植物 100 多种, 两西动物 145 种(包括长江流域特有约 49 种),其中白鳍豚、江豚、扬子鳄、大鲵等被列 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一、二级保护动物,另有 69 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 名录受威胁物种名单。本项目建设地点不涉及以上保护动物“三场”等敏感区域。 陆生生态环境 武昌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 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9502050 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 106110 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 240205 天,年 平均降水量为 11501190 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 4-8 月。 区域内现有陆生脊椎动物 171 种,其中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四大类 群。两栖类 8 种,优势种为黑斑蛙、金线蛙等;爬行类 19 种,其中多疣壁虎、黑眉锦蛇、 中国石龙子、乌梢蛇为优势种;鸟类 123 种,鸭科种类较丰富;哺乳类 21 种,优势种为啮 齿目的黑线姬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