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1.gif)
![[教育学]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2.gif)
![[教育学]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3.gif)
![[教育学]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4.gif)
![[教育学]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886dd1a8-9a0f-4140-af67-af732fbe21b2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王国志,张宗豪(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从阳光教育理念的概念解析入手,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指出阳光教育理念下武术教师面临的诸多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由知识传授者向参与者、学习者转换,由教书匠向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转换,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关系的协调者转换,由单一的技能传授向培养学生武术意识和各种能力方向转换。关键词:阳光教育理念;武术教师;角色转换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3596 (2010) 01-0042-03收稿日期:2009-09-11基金项目:苏州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BV106522)作者简介:王国志(1975-),男,江苏丰县人,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武术教育、文化与发展。阳光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武术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随着阳光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自主化、个性化的趋势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流。武术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武术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1阳光教育理念阳光教育理念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理念1。阳光教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弊端的关注和反思。阳光教育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暗含着对学生潜能的肯定和重视;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包含着对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的再认识;阳光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结果或教育方法,而更应该是一个多向互动、反馈和影响的教育过程。阳光教育理念的确立,有利于矫正学校教育的某些不当做法。首先,阳光教育理念作为一种使年轻一代自立自强的教育理念,是针对独生子女所存在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等毛病提出来的,特别强调要使学生走出狭隘的个人天地,成为笑得灿烂、活泼快乐的人。其次,阳光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爱心教育,不仅要求教师知道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做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而且要力求使学生都学会爱,学会彼此关心和关照,成为内心坦荡、乐于助人的人。再次,阳光教育可以诠释为一种光明温暖的教育,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阳光里,人格获得尊重,个性受到重视,成长为身心健康、各具才能的人。2阳光教育理念下武术教师面临的变化21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评判和基本看法,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理念以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价值期望、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着全体师生。阳光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2。随着阳光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深入,传统的竞技体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需求。武术教师过去的技术教学观和竞技教学观也已经不再适应新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要求。武术教师应该树立生活化的武术教育观、游戏的武术教育观和与社会广泛联系的武术教育观,以分别满足学生发展和娱乐的需要,并重点体现武术的社会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和运动能力,重视个性发展,使他们养成终身武术锻炼的习惯,为个体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22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传统的体育课教学目标往往以总体目标代替具体目标,导致各级各类体育课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层次性,武术课的教学目标更是如此。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阳光教育理念是确立体育新课程目标的根本依据,更是武术课程教育目标制定的准则。阳光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以学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思路;关注个体差别与不同要求,为每一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希望,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因而,阳光教育理念下的武术教育目标是通过校园化、体育文化和武术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而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它以校园为时空,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对抗和竞赛为手段,以进步和友谊为目的,培养人坦诚、宽容、谅解、互爱等品质,使人在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观等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总之,阳光教育理念下武术教学的目标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知识探究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23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学科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对武术教学内容的传授,要使学生在理解和内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深刻体会生活实践,并使自己不断社会化;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该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其所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学科逻辑结构,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武术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阳光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内容要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构建适合本学校的教材体系。教学应该涵盖理论知识、技能、情感、操作等内容,充分体现健身与文化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阳光教育理念下武术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但要考虑学科、学生的特点,更要适合社会实践需求。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总体目标的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阳光教育理念正是以此为宗旨,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要求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阳光教育理念下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体现公平原则,即一方面要让学生从形式、思维、情感等方面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另一方面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特别是要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着重给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最后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意启发性,以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尽快进入探究学习阶段。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和手段过分注重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能力素质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对此,阳光教育理念要求武术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与主动性;力求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重视情感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强学生武术与健康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的开放程度。25教学评价的变化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3。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教学评价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阳光教育理念要求:第一,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第二,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和为了学生的发展;第三,在多向、频繁的教学交流中做好即时评价;第四,评价要定量和定性结合、明示和暗示结合。所以,阳光教育理念要求必须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使评价呈现多元性,并注意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以前的武术教学评价内容单一、方法简单,存在很多弊端。如过分重视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习惯养成、合作、适应等方面的评价,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目前,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武术教学评价开始注重锻炼的过程和参与精神,淡化了对锻炼结果的评价,而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进行评价,极大地拓宽了评价范围。评价手段由单一的内容评价向综合化和个性化转变,评价内容除了运动技能评价外,更注重体能、武术知识、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和合作意识等领域的评价,从而达到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目的。3阳光教育理念下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31从知识传授者向参与者、学习者转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武术信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广,网络、电视等都可以传播知信息,武术教师不再是武术知识、技能的唯一传授者。传统的武术教学强调整齐划一,而阳光教育理念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的空间。伴随着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学生的知识面也更加宽广,如果教师不注意补充新知识,就无法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阳光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是武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武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和主体。因此,阳光教育理念下武术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补充新知,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32从教书匠向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转换阳光教育理念是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理念。目前,国家放开了对课程和教材的统一管理,代之以颁布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给地方和学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4。这就要求武术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要能根据学校的现状、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特长,进行武术课程改编、整合、创新、延伸,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王国志,等:论阳光教育理念与武术教师的角色转换向教学关系的协调者转换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存在着较为浓厚的师道尊严观念,武术教师作为武术教学活动的主宰和绝对权威,控制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种师生关系阻碍了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和反馈。阳光教育理念要求武术教师从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武术教师可以通过民主教学来协调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传授和学习,形成多边互动教学方式,这样既有利于信息传递,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竞赛精神5。34从单一的技能传授向培养学生武术意识和各种能力方向转换传统的武术教学重视技能传授,忽视学生武术意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阳光教育理念要求武术教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武术活动中提高武术意识和能力,从而养成坚持武术锻炼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武术意识和能力,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6,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武术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4结语阳光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每一位武术教师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它要求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积极改革、不断创新武术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增强学生的武术意识,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仍然坚持武术锻炼,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1周洪宇,广少奎.“阳光教育”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4(1):17.2常艳春,寒羽.周洪宇教授提出“阳光教育理念”J.教育导刊,2008(2):23.3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7.4程前.对教师角色的再理解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8):8.5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教育学M. 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8.6李伟平.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J.江苏教育研究,2008(12):13.Research on the Idea of Sunlight Education and WushuTeachers Role ConversionWANG Guo-zhi, ZHANG Zong-hao(Sport Colleg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Abstract:On interpreting sunlight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various changes Wushu teachers faced in educational ide-as, teaching goals,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and therefore, the role shift of Wushu teachers: from theknowledge imparter to participant in learning; from the sole teacher to course developer and implementer; from the authority tocoordinator of relations; from the skill instructor to the cultivator of ability and awareness in Wushu.Key words:sunlight education idea; Wushu teacher; role conversion44河北体育学院学报第24卷第二章!稿日期:2009-12-21作者简介:陈春秀(1973-),女,湖南东安人,中级教练,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湖北咸宁437100浅谈少儿武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陈春秀摘要: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不断加强少儿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动机、培养少儿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关键词:少儿;生理;心理;武术训练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3X(2010)01-0122-03The Problem s in Children sM artialArtTrainingCHEN Chunxiu(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 ofXianningPolytechnic, XianningHubei,437100)Abstract:Children smartial art teaching and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job combining the com-mon teachingmethods with children 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 d better reinforcechildren s ideological education, setup correctmotivation and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Key words:children; physiology; psychology; martial art training少儿武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意从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掌握不好少儿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以及少儿武术基本功法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各年龄段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敏感期训练内容的合理搭配,长远规划,制约了少儿武术的训练,通过少儿武术训练实践,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逐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教学和训练中笔着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制定训练计划1.1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1.2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作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1.3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2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2.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2.2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正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2.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少儿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决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3少儿武术训练中,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3.1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3.2基本功法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身体素质增长的过程中,各种素质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基础功法教材的选择与安排也应抓住某种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样可以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见下表)武术基础功法的选择与安排表年级及年龄素质敏感期基础功法内容一三年级79岁柔韧正压、侧压、直摆性腿法、下腰、下叉、压肩等。四六年级1012岁速度定量计时或定时计量的各种手法、腿法、步法练习六初一1213岁力量各种较简单的跳跃练习及桩功、倒立、平横等初二初三1415岁耐力整套、超整套的套路练习。各种较高难度的跳跃练习:旋风腿、腾空外摆莲等。3.2.1柔韧素质敏感期儿童少年在10岁以前,体重轻、关节的柔韧性好,是发展柔韧素质的良好时期。因此,小学1-3年级应选择能拉长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各种压腿、踢腿等为主要练习内容。武术动作的大开大合、吞吐伸缩、高低起伏、翻转折叠的技术要求,决定了柔韧素质的重要性。腰、腿、肩柔韧不好,就难以完成各种动作的学习、练习。3.2.2速度素质敏感期10-12岁,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肌肉在骨上的123第29卷湖北体育科技第1期附着点距关节较近,是发展速度的有利时期。速度是完成武术技术动作的核心。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定时计量或定量计时的各种手法、腿法、步法练习,可以发展速度素质,达到武术“动如脱兔”、“快如风”的要求。3.2.3力量素质敏感期12-13岁,性成熟开始,骨骼、肌肉的增长加速,力量素质的发展较快。此阶段是发展力量素质、提高弹跳力的最佳时期。武术动作刚劲有力,发力饱满,窜蹦跳跃,上下翻腾的技术特点,都要求以力量为基础。教学中可选择一些较简单的跳跃、倒立、桩功等练习来发展力量素质。在选择“桩功”练习时应注意:“桩功”结束后应马上进行快速的弹跳或加速跑练习,以提高动作的速率,发展爆发力,以免把肌肉练“僵”。3.2.4耐力素质敏感期14-15岁力量进一步增长,内脏器官功能提高,神经过程逐渐趋于平衡,耐力素质有较大的发展。耐力是武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习武者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要完成由几十个蹿蹦、跳跃、翻腾、平衡、起伏转折动作组成的套路,耐力是必须的保证。3.3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3. 4“动述口令”的运用在练习中用口令式语言讲解,在学生学习动作时,教师喊口令的过程中,用简练的文字,按正常口令的节奏,在教师和学生的动作均不停止的情况下,用语言把动作的要领、动作要求、动作方法、动作方向、方位等讲学生。学生边看、边听、边炼,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教学效果甚好。动述口令是教学口令与教学示范、讲解的巧妙结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法。3.4.1运用动述口令的时机1)学生集体练习时,如拳、操、舞、队列等。2)需要强调动作要求时,如初中生学习少年拳第二套中“跃步冲拳”这个动作较难掌握,动作要求跃的要高远、仆步要大低、搂冲要准狠。教学中教师把这个动作安排三步完成,一边示范一边用动述口令喊:“高远、低仆、搂冲”。学生通过几次有提示的练习,很快就掌握了这个难度较大的动作。3)需要纠正错误时,如少年拳第二套第一节“抡臂砸拳”,动作过程是转体、绕环、抡臂,动作要求协调一致,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学生们做的时候总是分解、不协调,不流畅。这时教师设计的动述口令应是:转抡砸震,还原转抡砸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动作技能,解决了停止动作后再示范讲解的矛盾.3.4.2运用动述口令的注意事项1)语言简明、概括、通俗易懂、上口、流畅。2)发音应清楚,或短促顿挫、或悠扬绵长。3)拍节应准确,口令词适合做动作。4)时机掌握应恰到好处,不可滥用。动述口令是教学中的语言技巧。看似不难,实则不易,要能很好地运用动述口令,需要教师做到教材娴熟,观察力强,反应迅速,备课细致。经常使用,熟能生巧。3.5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4结语1)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2)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石天敬.李德祥.武术学习指南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2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3张高顺.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三章武术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技术分析甘雷(广州暨南大学体育部,广州510632)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立体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州暨南大学武术代表队武术运动员的C级跳跃难度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从助跑踏跳、腾空旋子转体、落地跌叉三个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期给教练员在日常训练当中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武术;旋子转体720;跌叉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51X(2010)02-016-02投稿日期:2010-01-01作者简介:甘雷,助教。研究方向:学校体育。1前言近年来,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武术竞赛,武术界又重提“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武术动作的技术创新和难度创新层出不穷,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在日常训练、比赛中,教练员、裁判员凭经验、感觉及肉眼可发现运动员在该动作技术上的明显不足,但在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上存在的不足却是肉眼所无法断定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客观、真实地再现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技术情况,并能对该动作的技术环节、技术细节进行无接触、定量的记录和分析,弥补人的感知所带来的不足,达到技术诊断的目的。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广州暨南大学武术代表队的运动员(张坤荣、蓝天)的武术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和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综合,初步了解了目前对此武术动作的研究现状。2.2.2专家访谈法访问了有关专家、教授、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20余人,就旋子转体720接跌叉这个技术动作的有关问题进行访谈,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2.2.3立体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在广州暨南大学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拍摄,场地是新规则的正式比赛专用场地。本文采用两部日产带有电子快门的JVC GR-DVL9800摄像机,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定点、定焦、不停机的拍摄,其中一台摄像机置于比赛场地的西侧,另一台置于比赛场地的东侧,摄像机取景范围为旋子至转体720接跌叉的全过程,拍摄频率为25桢秒。2.2.4数理统计法解析获得的运动学数据统计处理均采用EXCEL软件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建立数据库,绘制图表进行分析,计算有关数值,进行量化分析。3结果与分析3.1踏跳阶段动作技术分析3.1.1上肢动作环节的运动学分析通过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图像分析发现,在最大缓冲瞬间到左脚离地瞬间的过程中,两臂都是经体前向左上方摆动,左臂由屈到直的摆动很明显,而右臂则基本保持了屈臂的摆动。张坤荣所完成的三次动作,左肩角在最大缓冲瞬间平均为110.85,在左脚离地瞬间平均为107.97;蓝天所完成的两次动作,左肩角在最大缓冲瞬间平均为127.14,在左脚离地瞬间平均为128.43。我们可以看出两人的两个时间的角度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变化,而他们的左肘角度在这大约0.2s左右的时间里由最大缓冲瞬间的平均增加的幅度很大,张坤荣从122.59增加到153.14,蓝天从100.62增加到139.00,而他们的右肘的角度在此时间内增加的幅度却很小,张坤荣从123.78增加到130.64,蓝天从110.25增加到120.66。两队员所完成的动作在从最大缓冲瞬间到左脚离地瞬间的过程中右手的合速度变化不大,张坤荣在最大缓冲瞬间平均为7.77m/s,而在左脚离地瞬间平均为8.26m/s;蓝天在最大缓冲瞬间平均为7.61m/s,而在左脚离地瞬间平均为7.36m/s。两名队员的左手合速度却增加了,张坤荣左手的合速度由平均7.12m/s增大到8.97m/s,蓝天左手的合速度由平均6.96m/s增大到8.98m/s,这些数据的出现正是左臂由屈到直的摆动引起的。在左脚离地瞬间两队员左右手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相对于最大缓冲瞬间都有明显地增大,这些数据说明两臂在最大缓冲瞬间到左脚离地的瞬间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对称的加速摆动,加强了人体绕纵轴的转动能力,有利于完成空中的转体动作,而两臂在这一过程中的弧线摆动同时又加强了人体绕矢状轴的转动能力,有利于队员完成空中旋的动作。3.1.2下肢动作环节的运动学分析下肢动作环节在最大缓冲瞬间的运动学分析。通过解析发现,在最大缓冲瞬间,运动员的左右膝、踝角度均接近起跳过程中的最小值。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大缓冲时间两名运动员左右膝角的值的差距很小,两名运动员左右髋角的值在最大缓冲瞬间的差距很明显,张坤荣左髋角2010 年2 月第6 期平均为30.94,而右髋角平均为64.43;蓝天左髋角平均为36.81,而右髋角平均为66.59。分析此时的左右髋、膝、踝的角度差异,在最大缓冲瞬间运动员的上体正在积极向左腿靠拢,而右腿又比较靠后,所以右踝角相对要小于左踝角,而右髋角则要大于左髋角。两名运动员此时的姿势有利于左腿的快速蹬伸和右腿的快速上摆。3.2腾空旋子转体720阶段动作技术分析空中转体720是整个动作的一个中间环节,是全部技术动作中最关键阶段,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承接旋子过程中所创造的高度和动能,通过空中姿态的调整,利用肢体肌肉的内力及腰的拧并转借助旋子的惯性,使身体形成绕水平轴转体720的旋转,接着上体抬起,左右腿前后分开以连接跌叉落地动作。人体在空中旋转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两周的旋转。根据转动惯量I=MR(R为人体的转动半径),转动惯量越大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转动惯量越小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差。所以,人体在转动过程中要尽量减小转动半径。首先,头部要保持梗直,如果低头或后仰就会造成半径加大,那就会使转速变慢。其次,人体的手臂和左腿在腾空开始后要尽量贴紧身体,左脚脚面要绷直,这样也是为了减小转动的半径,从而使人体的转速加快。另外,人体的肌肉在空中旋转时也要保持紧张状态,腰部和腹部的肌肉很重要,因为使身体保持正直,这样同样是为了减少转动的半径。从能量方面分析,人体在离开地面以后除了重力以外,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人体在离开地面以后,总的能量是一个定值,随后转化为重力势能和旋转的能量,重力势能越大,旋转的能量越小,所以说为了使人体在空中获得较大的转动能量,就必须要减小在重力势能方面的耗费,也就是说人体在空中旋转是人体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越好。3.3落地接跌叉阶段动作技术分析跌叉是整个动作的一个结束部分,是指运动员在完成旋子转体720后,上体抬起、两脚前后分开,随后两腿同时跌落地面形成一字形劈叉结束整个动作。影响跌叉落地的主要因素有落地前的空间高度、身体控制能力及运动员本身的生理结构等。空间高度主要指的是运动员在完成旋子转体720后身体重心离地面的高度。空间高度高,落地的准备时间就比较充分,落地的稳定性也就会增加。人体旋转的速度对运动员完成跌叉动作也有很大地影响,从最后测试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橡胶厂加班审批管理制度
- 2025中铁二院西安院招聘(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乐山市沐川县沐溪镇梨园社区招募高校毕业生(青年)见习人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县直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补充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学校秋季学期外聘教师招聘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遵义湄潭县茶城小学见习教师招聘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应届毕业生及社会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济宁市嘉祥县事业单位招聘(教育类)2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股权管理及转让合同范本
- 托管班的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押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09∕T 0003-2023 《奶绵羊产奶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托盘运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春季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不明原因肺炎应急演练预案范文
- 子宫腺肌病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材过关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