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又称AFP病例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目录AFP病例诊断要点: 1.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2. 高危AFP病例 3.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4.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简称VDPV病例)病例分类标准AFP病例诊断要点: 1.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2. 高危AFP病例 3.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4.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简称VDPV病例)病例分类标准AFP病例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简称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 。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cVDPVs)。 病例分类标准AFP病例分类参照WHO推荐的病毒学分类标准。 省级专家诊断小组根据脊灰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等资料对AFP病例进行诊断分类(附图,AFP病例分类流程图)。 1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凡脊灰野病毒检测阳性的AFP病例为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 2VDPV病例:从大便标本中分离出VDPV,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3脊灰排除病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凡是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的病例; (2)无标本或无合格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无论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4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或无合格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无论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脊髓灰质炎科普常识 1、概念: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后可出现肢体麻痹而留下终身残疾。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2、对策:脊髓灰质炎可防难治,而口服糖丸疫苗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办法。 3、不良反应: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4、禁忌: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疾病及最近周内每日腹泻次者禁用。 5、注意: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哺乳或喂食热食物。糖丸疫苗要用凉开水送服,并应在现场由接种人员观察下服用。婴幼儿服苗时压碎,用凉开水溶化后送下,禁用热开水,以免失效。如小孩吐出或部分吐出,需进行补服1粒。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引起小儿麻痹的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 2009-4-7 16:37:41 1.传染源 人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由于隐性感染者可以606000倍于有症状者,因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季节,从2%3%儿童的粪便中可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人感染后,从咽部检出病毒的时间为1014 天,从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为24 周,最长为123 天。患者的传染性以发病后710 天为最高。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各种用具和玩具都可传播本病。在家庭内、托儿所、学校内很容易传播本病。虽然在苍蝇和污水中都曾分离出病毒,但消灭苍蝇并不影响本病发病率。水型和食物型暴发流行亦罕见。本病亦可通过空气飞沫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体液免疫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在肠内可产生局部IgA 抗体,在血清中出现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并可维持终身。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由于病毒已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刺激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反应,故在血中即可检出中和抗体,在病程23 周达高峰,12 年后下降4 倍,然后保持终身。无症状感染者亦可获得同等水平的中和抗体。在发展中国家本病地方性流行区,大多数婴儿自母体获得中和抗体,至1 岁时下降至最低点。以后,由于显性或不显性感染,5 岁左右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在血液中有中和抗体存在。因此,在本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或地区中,发病年龄最低。在卫生条件好,预防接种推行彻底的国家和地区,则发病年龄往往推迟。 4.季节分布 在热带和亚热带,本病的发病率在各季节无显著差别。在温带则夏秋季发病率显著高于冬春季。 5.流行模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可观察到,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感染本病的机会越来越少,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例亦随之减少。由于年长儿和成人瘫痪病例较多见,可出现显性病例增多的趋势。随着预防接种的推广,人群免疫力迅速增长,发病率显著下降,本病仅见于未接种过疫苗者和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者所接触的人当中,即所谓“疫苗相关病例”。 目前在美国,由野毒株所引起的病例已基本消失,所有脊髓灰质炎都是由疫苗株病毒所引起。疫苗相关病例见于两种人:接种疫苗者;他们的接触者。接种疫苗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4 岁以下儿童,其中约15%存在某种免疫缺陷。大多于口服疫苗后721 天发病。接触者病例则多见于青年,大多数于口服疫苗后2029 天。疫苗相关病例发生率约为1/260 万例,病死率约为10%。 AFP是甲胎蛋白的英文缩写.是原发性肝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和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1、AFP,它的中文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为甲胎蛋白. AFP是与大家所熟悉的丙种球蛋白,前蛋白一样,是一种衡量肝脏肿瘤免疫功能强弱的糖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只有极其微量的AFP存在. 2、AFP病例又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指将所有15岁以下急性发生的肢体(或腹肌、颈肌)肌肉进行性弛缓性麻痹瘫痪病例称为AFP病例.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盲盒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中、高档黑白超声诊断仪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A卷)
- 德州学院《城市生命与可持续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Web前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科技学院《产品系统设计编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学院《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药科大学《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激素替代疗法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晒后修复露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 疼痛科进修总结汇报
- Unit1至Unit4每单元作文期末复习(课件)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社会支持与合作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钢塑复合管一般规格表
- 【履职清单】2023新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施工单位回执单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5
- 完全病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