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 论 .3 1.1 编制依据 3 1.2 评价对象 5 1.3 现状环境特点与环境保护目标 . 5 1.4 评价目的与原则 . 6 1.5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7 1.6 评价标准 9 1.7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1 1.8 评价专题设置及评价重点 13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16 2.1 自然环境 16 2.2 社会环境 21 2.3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 . 22 第三章 工程分析 . 25 3.1 项目名称、性质、地点和建设单位 25 3.2 项目概况 . 25 3.3 工程分析 . 30 3.4 项目“三废”排放汇总 . 37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4.1 环境空气 38 ii 4.2 地表水 39 4.3 声环境 . 40 4.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40 4.5 小结 42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4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44 5.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51 第六章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分析 56 6.1 清洁生产分析 56 6.2 总量控制分析 59 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论证 61 7.1 废气防治措施及论证 . 61 7.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论证. 64 7.3 噪声防治措施及论证 65 7.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及论证 66 7.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 68 7.6 施工期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措施 69 7.7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69 第八章 公众参与 . 71 8.1 公众参与的工作过程及方式 71 8.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 73 8.3 结论与建议 . 75 iii 第九章 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76 9.1 选址合理性分析 76 9.2 项目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80 第十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2 10.1 环境效益分析 82 10.2 经济效益分析 84 10.3 社会效益分析 84 10.4 结论 . 84 第十一章 环境监测与管理 86 11.1 环境监测. 86 11.2 环境管理. 87 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 89 12.1 项目政策与规划符合性 89 12.2 选址可行性分析 . 89 12.3 本项目环境现状 . 90 12.4 环境影响与达标性分析 90 12.5 公众参与结论 . 93 12.6 排放总量控制结论 93 12.7 建议 94 12.8 总结论 94 iv 附图附图:附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附图三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图 附图四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照片 附图五 平面布置图 附图六 收水范围图 附图七 公众参与第一次网上公示截图 附图八 公众参与第二次网上公示截图 附图九 公众参与现场照片 附件附件: 附件一 项目委托书 附件二 项目备案确认书 附件三 土地出让合同 附件四 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附件五 南水北调位置确认函 附件六 执行标准的意见 附件七 公众参与座谈会会议纪要 附件八 公众参与座谈会签到表 附件九 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十 建设单位关于采纳公众建议的承诺 附件十一 噪声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十二 回迁证明 附件十三 汝河路街道办事处关于李江沟城中村改造方案的请示 附件十四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政府关于李江沟城中村改造方案一期的批复 附件十五 燃气公司关于本项目的回复函 附件十六 郑州市限期整改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 附表附表:审批登记表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前 言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由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 设,位于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西路、李江沟路西,土地使用权面积 69768.72m2,总建 筑面积 362644.51m2,地上建筑面积 309130.02m2,其中住宅面积 261959.86m2,商业 用房面积 40069.07 m2,物业管理用房及套设施建筑面积 7101.09m2,地下建筑面积 53514.49m2,项目总投资 250000 万元。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 ,本项目不属于鼓 励类及限制类建设项目,为允许类项目。本项目已经在郑州市中原区发展改革和统 计局备案(备案文号豫郑中原房【2014】02035 号,见附件二) ,根据郑州市国土资 源局土地出让合同见附件三)和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郑规地字第 410100201300358 号”(见附件四,该地块现更名为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 ,项目用地 为二类居住用地, 土地性质符合项目建设要求, 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见附图二) ,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符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 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查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本项目类别为“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 产”中的房地产开发,名录规定: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类建设项目建 筑面积 10 万 m2以上做报告书,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362644.51.47m2,应当编制环境 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 (2014 年 本) ,本项目最终审批部门为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受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 河南省正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 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 科学、规范”的精神,编制完成了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 。 鉴于本项目有商业用房,商业入驻的商户和幼儿园应按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 名录中的相关要求,另外委托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本次评价对象主要为河南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中的住宅以及物业等配套用房。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第一章 总 论 1.1 编制依据 1.1.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 年 1 月 1 日通过并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通过,2003 年 9 月 1 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修订,2000 年 9 月 1 日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修正,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修订,1997 年 3 月 1 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4 年 12 月 29 日修订, 2005 年 4 月 1 日施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2 月 29 日修订,2012 年 7 月 1 日施行;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 年 8 月 29 日通过,2009 年 1 月 1 日施行;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 年 10 月 28 日通过,2008 年 1 月 1 日施行;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施行。 1.1.2 部门规章和地方法律、法规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29 日施行; (2) 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年 12 月 1 日通过,2007 年 5 月 1 日施行; (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修正) (国家发改委第 21 号,2013 年 5 月 1 日施行) ; (4)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 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的通知;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 (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628 号) ;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环办2013103 号, 2014 年 1 月 1 日施行) ; (8)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实施的通 知 (豫环文20062 号) ; (9) 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 知 (郑环办2013104 号) ; (10)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附件的通 知 (豫环文2009150 号) ; (11) 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分级审批目录(2014 年本) ; (12) 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 (国环发200156 号) ; (13) 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2014 年 1 月 1 日实施); (14)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采取措施控制郑州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的通告 (郑政通20001 号) ; (15)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郑政20126 号) ; (16)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的通知 (郑政 201318 号) ; (17) 郑州市城市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第 2 号令(2002.3.1) ; (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08-93)号; (19) 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 (2005.9.30) ;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 (20) 郑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2004.9.1) 。 1.1.3 技术依据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1.1.4 项目依据 (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2)本项目备案确认书; (3)本项目土地出让合同及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4)中原区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 (5)建设方提供的该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2 评价对象 本次评价对象为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不包括入驻污染 型商业部分的污染物分析,商业部分如入驻餐饮、娱乐及幼儿园等商户,应另外办 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 1.3 现状环境特点与环境保护目标 (1)项目选址位于陇海西路、李江沟路西,根据对项目区周围环境状况的现场 踏勘,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西侧从北向南依次为新园小区、85m 处的湾景 国际小区,项目南侧隔汝河路 35m 处为在建的和昌澜景项目,项目东南角 35m 处为 郑州天然气家属院、150m 处为华山路小学,项目东北角分别紧邻中原区消防大队、 李江沟派出所,项目北侧隔陇海路从西至东依次为阳光景苑小区、郑州市行政执法 家属院,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周围环境概况图见附图三。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 (2)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住宅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 池处理后进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贾鲁河为区域主要地表河流,属淮河流域,为本 项目的最终排污水体,本项目位于南水北调主干渠右岸约 371m,因此,本项目位于 南水北调主干渠二级保护区内,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1。 表 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 素 敏感点名称 距项目区方 位 距离(m)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空气 新园小区 w 紧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和昌湾景国际 (2015 年 8 月建成) w 85 和昌澜景 (2016 年 6 月建成) s 35 华山路小学 se 150 郑州市天然气家属院 se 35 永威小区 e 164 阳光景苑小区 n 75 郑州市行政执法家属 院 n 75 声环境 新园小区 w 紧邻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 类标准 和昌湾景国际 (2015 年 8 月建成) w 85 和昌澜景 (2016 年 6 月建成) s 35 华山路小学 se 150 郑州市天然气家属院 se 35 永威小区 e 164 阳光景苑小区 n 75 郑州市行政执法家属 院 n 75 地表水 南水北调总干渠 右岸 37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 类标准 1.4 评价目的与原则 1.4.1 评价目的 (1)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结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确定项 目建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2)在对建设项目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 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敏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 调查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并做出现状评价;调查项目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环境特征。 (3)对本项目施工期间的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物等、运营期的地下停车 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生活废水和垃圾等污染物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点突 出的原则进行预测分析,实施达标排放的污染控制方针,核算本项目运营期污染物 排放总量,从环保角度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4)分析项目布局的合理性。 (5)根据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分析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6)在进行广泛的公众调查基础上,对项目建设引起的环境污染,提出切实可 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并及时反馈于工程设计及施工单位,最大限度降低或减缓项 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4.2 评价原则 (1)根据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 分析工程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对设计中的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 提出合理、可靠、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2)项目建设要符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要求; (3)报告书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可靠,结 论明确,实用性强,符合当地实情。 1.5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1.5.1 环境影响因子及影响性质识别 根据项目的性质及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和现场实地勘查的情况,结合收集到的有 关资料,对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的 影响性质进行识别。 本项目对环境影响按照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考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 是建设项目的土石方开挖对土壤生态环境、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其特点是短期影响;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空气、 地表水等环境的影响,其影响的时间是长期和不可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 别见表 1-2,对环境影响性质分析详见表 1-3。 表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工程活动 环境要素 施工期 运营期 扬尘 废气 废水 噪声 固废 废气 废水 噪声 固废 自然环境 环境空气 dp cp 声环境 dp cw 地表水 dp dp cp 生态 dp dp cw 社会环境 交通 dp 人文生态 自然景观 dp dp cw 公众健康 dp dp cp cw cw 说明 有无影响:-一般 -较大 影响时段:d-短期 c-长期 影响范围:p-局部 w-大范围 表 1-3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性质识别 影响性质 环境资源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短期 长期 可逆 不可逆 局部 广泛 短期 长期 局部 广泛 自 然 资 源 地表水文 地表水质 环境空气 噪声环境 生 物 资 源 城市生态 社 土地利用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影响性质 环境资源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短期 长期 可逆 不可逆 局部 广泛 短期 长期 局部 广泛 会 环 境 城市发展 工业发展 供 水 交 通 燃料结构 生 活 质 量 美学旅游 社会经济 娱 乐 生活水平 1.5.2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项目污染特征和拟建地的环境特点,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 1-4。 表 1-4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因子筛选 类型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施工期 运营期 大气环境 so2、no2、pm10 nox、co、thc、pm10、tsp nox、co、thc 水环境 cod、氨氮 cod、bod5、ss、nh3-n cod、 bod5、 ss、 nh3n 声环境 等效连续 a 声级 等效连续 a 声级 等效连续 a 声级 固体废物 / 挖方、废弃的建筑材料、生 活垃圾等 生活垃圾、商业垃圾 生态环境 土壤、水土流失 土壤、水土流失 / 社会环境 交通、景观、土地现状 交通、景观 交通、景观、生活质量 1.6 评价标准 1.6.1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郑州市中原区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 新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见附件六) ,本次评价执行以下环境质量 标准。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 体标准限值见表 1-5。 表 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污染因子 取值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g/m3) pm10 年 平 均 70 日 平 均 150 so2 年 平 均 60 24 小时平均 150 1 小时平均 500 no2 年 平 均 40 24 小时平均 80 1 小时平均 200 (2)地表水质量标准 项目区纳污河流贾鲁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v 类 标准,具体见表 1-6。 表 1-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 类 ) 单位:mg/l 污染物 ph cod bod5 nh3-n 标准值 69 30 6 1.5 (3)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郑州市声功能规划,本项目为规划的住宅用地,项目声环境标准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4a 类标准(项目北场界执行 4a 类标准) , 见表 1-7。 表 1-7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1 类 居住、行政办公等 55 45 4a 类 城市主干路两侧 70 55 1.6.2 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扬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 1-8。 表 1-8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颗粒物 1.0 (2)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 级标准,见表 1-9。 表 1-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单位:mg/l 污染物 nh3-h cod bod ss ph 三级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500 300 400 69 (3)噪声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 的相关标准,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 类、4 类标准,见表 1-10、表 1-11。 表 1-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表 1-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边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1 类 55 45 4 类 70 55 (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排放标准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 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 1.7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7.1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方 法,选择 tsp、so2、pm10按下式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准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d10%。其中 pi定义为: %100 0 i i i c c p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评价工作等级见表 1-12。 表 1-12 环境空气要素评价等级确定依据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 d10% 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10% 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地下车库通风废气,由工程分析可知地下车库 co、 hc、no2排放浓度分别为 6.21mg/m3、0.83mg/m3、0.76mg/m3,项目排气筒设置于项 目绿化处,高出地面 2.5m,经预测各项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小于 10%,依据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规定的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本项目大气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1.7.2 声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依据见表 1-13。 表 1-13 声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确定依据 评价内容 项目 指标 评价等级 声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功能区 1 类 二级 工程前后敏感点噪声级增加量 预计3db(a) 受影响人口情况 很小 1.7.3 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依据见表 1-14。 表 1-14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依据 建设项目 污水排放 量 m3/d 建设项目污水水质 的复杂程序 三级 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 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1000 200 复杂 大、中 小 中等 大、中 小 简单 中、小 由于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因此本次评价只 对项目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前,进行简要的分析,地表水评价确定为三级评价。 1.7.4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确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详见表 1-15。 表 1-15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一览表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工程占地(水域)范围 面积20km2 或长度100km 面积 2km220km2 或长度 50km100km 面积2km2 或长度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 一级 一级 一级 重要生态敏感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域 二级 三级 三级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69768.72m2,项目区为一般区域,且面积在小于 2km2,因此, 确定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为三级。 1.7.5 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项目特点、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本项目各专题的评 价等级及评价范围见表 1-16。 表 1-16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 三级 评价范围为边界及周围 2500m范围 地表水环境 三级 评价范围为项目区至污水排放口 声环境 二级 评价范围为项目区及 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 生态环境 三级 项目区及周围 1km 1.8 评价专题设置及评价重点 1.8.1 评价专题设置 本次评价设置以下专题: (1)总则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2)区域环境概况 (3)工程分析 (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分析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论证 (8)公众参与 (9)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环境监测与管理 (12)结论和建议 1.8.2 评价重点 (1)施工期扬尘及噪声影响分析; (2)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机动车尾气影响分析; (3)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的影响等; (4)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9 评价工作程序 本次评价工作程序如图 1-1 所示。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图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 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 况调查、监测与评价 制定工作方案 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 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第 一 阶 段 第 三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有 重 大 变 化 公 众 参 与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区,属黄河中下游,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 过渡地带。郑州市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部连黄淮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4211414, 北纬 34163558。 郑州东连开封, 西接洛阳, 北隔黄河与新乡、 焦作相望,南与许昌、平顶山相接,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地理位置优越。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东起嵩山路与二七区为邻,西与荥阳市廿铺乡接壤, 南和二七区的马寨镇搭界,北与金水区和惠济区的古荥乡相邻,是郑州市最早的建 成区之一,素有“郑州西大门”之称。项目选址位于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西路南、李江 沟路西,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1.2 地形地貌 郑州市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降低。郑州市辖区地貌 从中山低山丘陵平原过渡。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分界明显。境内中山海拔 高度在 1000m 以上,低山海拔高度在 400-1000m 之间,丘陵海拔高度在 200-400m, 平原海拔在 200m 以下,其中大部分在 150m 以下。全市地貌结构的基本轮廓是西部 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近 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 1/3 多。 本项目所处区域辖区除西南部为侵蚀、削蚀浅山丘陵地区外,余则为黄土状倾 斜平原,整个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西南高,东北低,即西南东北倾斜,或局 部南北向倾斜,最高海拔 149.2m,最低海拔 98m。 2.1.3 地质 郑州市区位于华北地层区的西南部,横跨我国第二和第三级地貌台阶,本区处 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边缘,其西部属豫西地层分区的嵩箕小 区, 东部属华北平原分区, 区内地层出露较为齐全, 地质条件较好, 地耐力 7-15t/m2。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根据项目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项目区地层由上至下分以下 7 个土体单元: (1)粉土(q4al+p1) 黄褐色,稍湿,稍密,无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偶见姜 石,上部局部为杂填土。该层普遍存在,层厚 0.8m5.0m,平均厚度 2.93m;层底 埋深 0.85.0m,平均埋深 2.93m,平均标高 80.64m。 (2)粉质粘土(q4 al+p1) 褐黄色,可塑,切削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质氧化物,偶 见蜗壳碎片,局部夹粉土。该层局部缺失,层厚 0.44.6m,平均厚度 1.9m;层底埋 深 2.48.0m,平均埋深 4.76m,平均标高 78.80m。 (3)粉砂(q4al+pl) 黄褐浅灰色,稍湿湿,中密,颗粒级配中等,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暗色 矿物,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粉土。该层普遍存在,层厚 1.55.0m,平均厚度 3.34m; 层底埋深 6.011.0m,平均埋深 8.05m,平均标高 75.52m。 (4)细砂(q4al+pl) 浅灰色,饱和,中密,颗粒级配中等,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该 层普遍存在,层厚 1.06.5m,平均厚度 3.75m;层底埋深 9.513.5m,平均埋深 11.80m,平均标高 71.77m。 (5)细砂(q4al+pl) 黄褐色,饱和,中密,颗粒级配中等,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该 层普遍存在,层厚 1.04.1m,平均厚度 2.22m;层底埋深 12.516.2m,平均埋深 14.02m,平均标高 69.55m。 (6)粉土(q4al+p1) 灰黄色,湿,中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普 遍存在, 层厚 0.5m1.3m, 平均厚度 0.70m; 层底埋深 13.116.8m, 平均埋深 14.72m, 平均标高 68.85m。 (7)细砂(q4al+pl) 黄褐色,饱和,密实,颗粒级配中等,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该 层普遍存在,层厚 2.26.7m,平均厚度 4.29m;层底埋深 17.020.7m,平均埋深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19.02m,平均标高 64.55m。 2.1.4 水体及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地面水系有贾鲁河、须水河、西流湖、孔河等河流,其中贾 鲁河为淮河二级支流,须水河、孔河均为贾鲁河支流,这些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流 向多为西北至东南流向且为季节河流。河流两岸缺乏堤坊、雨季较易形成内涝和积 水。 经调查,本项目产生的污水进入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贾鲁河。贾 鲁河是淮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新密市白寨镇圣水峪,向东北方向进入郑州市区, 上游水量很小,在郑州市区先后经尖岗水库,西流湖拦截,在西流湖下游先向北, 后折向东沿郑州北郊进入中牟境内,通过中牟县城后向东南方向进入开封市尉氏县 境内,向南流至周口市汇入颍河。它全长 255.8km,贾鲁河在郑州境内河长 130km, 流域面积 19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2.99 亿 m3,贾鲁河沿途接纳了郑州市区的七里 河、潮河、小清河、金水河、熊耳河和东风渠等,同时接纳了索须河河水,是郑州 市区和中牟县的主要排涝河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跨越湖北、河南、河北,终点是 北京、天津,全长 1267 公里,总投资 1667 亿元,其中河南段总投资 481 亿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郑州市的最新方案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总干渠长 133 公里,总干渠从长葛市后河镇流入新郑市(39.6 公里) ;经中牟县(22.2 公里) 、 管城区(10 公里) 、二七区(11 公里) 、中原区(11 公里) 、荥阳市(29.5 公里)等, 从王村镇的李村穿越黄河。总干渠在郑州市境内跨越河道 16 条,横穿铁路 5 次,跨 越公路 25 次,涉及 23 个乡(镇) 、1 个办事处和 127 个行政村。总干渠在郑州段水 面宽 80.09 米,渠口宽 90.59 米,水深 7.1 米,渠底宽 30.39 米,堤顶宽 5 米,防护 林两岸各 10 米,总占地平均宽 184.59 米,过水流量 310 立方米秒。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 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076 号)规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总干渠在我省境内的工程类型分为明渠和非明渠。按照国调办环移2006134 号文件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规定,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非明渠段(隧洞、渡槽、暗渠等) 。一级保护区范围自建筑物外边线(防 护栏网)向两侧各外延 50m;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自一级保护区边线向两侧各外延 150m。 (二)明渠段。根据地下水位与总干渠渠底高程的关系及地下水内排、外排等 情况,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设计地下水位低于渠底。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向两侧外延 50m;二级保护区范围自一级保护区边线向两侧外延 1000m。 2、设计地下水位高于渠底地下水外排段。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 向两侧外延 100m;二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向左、右侧分别外延 2000m、1500m。 3、设计地下水位高于渠底地下水内排段。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 向两侧外延 200m;二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向左、右两侧分别外延 3000 米、2500m。 根据郑州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本项目用地位置确认的 函“郑调办环函201514 号” (见附件五, 该项目用地位置确认函名称依据项目的土地 定界图而定,与本项目为同一地块),本项目位于南水北调总干渠右岸,最近点距 南水北调总干渠管理范围边线垂直距离约 371m,距总干渠一级保护区边线约 171m, 最远点距总干渠管理范围边线垂直距离约 754m,距总干渠一级保护区边线约 554m, 本项目位于南水北调总干渠二级保护区内。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 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二级保护区内应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渣类污染物; 2、禁止新建、扩建污染较重的废水排污口,设置医疗废水排污口; 3、禁止新建、扩建污染重的化工、电镀、皮革加工、造纸、印染、生物发酵、 选矿、冶炼、炼焦、炼油和规模化禽畜养殖以及其他污染重的建设项目; 4、禁止设置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危险废物等集中转运、堆放、填埋和 焚烧设施; 5、禁止设置危险品转运和贮存设施、新建加油站及油库;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6、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和环保规定、标准的高毒和高残留 农药; 7、禁止将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和有关规定的水人 工直接回灌补给地下水; 8、禁止采取地下灌注方式处理废水; 9、禁止建立公共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10、禁止利用沟渠、渗坑、渗井、裂隙、溶洞以及漫流等方式排放工业废水、 医疗废水和其他有毒有害废水; 11、禁止将剧毒、持久性和放射性废物以及含有重金属废物等危险废物直接倾 倒或埋入地下。已排放、倾倒和填埋的,按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限 期内进行治理。 (2)地下水 郑州市地下水水量极丰富区分布于东北部沿黄河一带:水量丰富区分布于京广 铁路以东的广大平原区,包括市区、中牟、新郑大部;西部主要为水量中等区及弱 富水区。 区内地下水属第四纪孔隙潜水, 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其稳定水位埋深约为 2 3m。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水量较小,枯 水季节浅水层地下水时常枯竭。 (3)水资源 根据郑州市水利监测资料,郑州市水资源总量 11.23 亿 m3,其中地表水 4.94 亿 m3,地下水 9.53 亿 m3,重复量 3.24 亿 m3。全市人均水资源量 179m3,约占全省人均 水资源占有量的 1/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 1/10。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0 年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计划郑州市供水量为 5 亿 m3/a,可满足郑州市的用水量。 2.1.5 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区域的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 2.1.6 气象与气候 郑州市属典型的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1 同期。根据郑州市气象站近 30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 均风速 1.7m/s,年均气压为 1003.6hpa;年平均气温 14.2, 全年 26 月升温最快, 月增温 4.87.2,812 月降温迅速,月降温 5.17.1,极端最高气温 43.0;全年 降水量 645.2mm,年际间变化很大,月际间也相差很多。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降水占全年的 54.9%,最大日降水量 189.4mm。年均蒸发量 1939.0mm。最大 积雪深度 23cm,最大冻土深度 27cm。 2.1.7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本区在植物区系划分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区内植被类 型主要为平原植被,植被类型有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等。 动物资源动物资源:本区属于华北动物区系,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内兽类种类较为 贫乏,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牛、马、驴、猪、羊等。项目所在地周围区域内动物资源 以人工养殖和伴生动物种类为主,主要家禽家畜有鸡、鸭、猪、狗等。通过实地考 察和查阅资料,得知该域国家级保护鸟类有 8 种:小苇、小青脚、大鸨、白鹤、小 天鹅、蓑羽鹤、杰鹤;省级保护鸟类有 5 种:苍鹭、杰雁、铁嘴沙、大白鹭、麻雀。 2.1.8 矿产资源 郑州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 34 种,主要有煤、铝钒土、耐火粘土、水泥灰 岩、 油石、 硫铁矿和石英砂等。 其中煤炭储最居全省第一位; 耐火粘土占全省的 50%; 铝土占全省的 30%。 经过现场勘查,本项目所处区域无矿产资源。 2.2 社会环境 2.2.1 行政区域 郑州市下辖六区五市一县,分别为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上街区、惠济区、 管城区、荥阳市、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中牟县,共有 70 个街道办事 处和 95 个乡镇。土地面积 7446.2km2,总人口 724.3 万人,其中市区面积 1010.3km2, 市区人口 436.28 万人。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2 中原区南北长约 17km, 东西宽约 16km, 辖区面积 97.1km2, 其中城区面积 24km2, 下辖 1 个镇,10 个办事处,总人口 56 万人。 2.2.2 经济结构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机械工业 拥有亚洲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白鸽集团。郑州宇通是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 进的客车生产企业。郑州速冻食品企业如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等占据高端市场,中 国第四大啤酒生产商金星啤酒,中国三强方便面生产商白象食品集团。2013 年,郑 州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 20 强,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4912.7 亿元,位列全国大 中城市第 20 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省会城市 18 位,地级以上城市 65 位;全年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达到 502.3 亿元,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 17 位;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987.1 亿元,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 19 位。 2.2.3 交通 郑州交通、通讯发达,处于我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陇海、京广铁路在 北交汇,107 国道、310 国道、京珠高速、连霍高速穿境而过,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 外 30 多个城市通航。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一 类航空和铁路口岸及公路二类口岸各 1 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土详直通国外。郑州 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 2.2.4 文物和风景名胜 郑州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在市区附近主要分布有古城、古文化、古 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这其中有郑州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等。 经过现场勘查,其均在评价范围之外,评价范围内无文物古迹。 2.3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 2.3.1 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相符性分析 (1)规划发展方向 郑州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应当是“以东为主,兼顾西部,培育南部,控制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3 北部”。 近期,首先应当向东,推动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向东辐射中牟和开封;中期, 注重东西拓展,向东完善郑东新区,向西强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对外辐射影响力, 开发启动建设须水工业组团;远期,向南优化管城地区,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对 接城镇密集区航空港组团。规划区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 质。 (2)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商业服务业布局规划 依托东西向轴线串联主要商业中心,延续南北向沿街商业的活力;形成以现有 的二七广场和新郑州站客运枢纽为依托的两个商业主中心,碧沙岗综合服务中心和 郑东区域服务中心的两个次商业中心。 金融业布局规划 形成以郑东区域服务中心为核心的金融中心;在西部碧沙岗地区,结合商业功 能,建设为西部城区和市域西部城镇服务的城市级金融中心;结合社区规划在社区 服务中心配置金融设施。 工业布局规划 形成“一带、三区、四园”的工业空间格局,即重点建设东部发展带,大力推进 西部产业聚集区和南部产业聚集区,培育临空产业聚集区,积极进行老工业基地改 造,“退二进三”,发展创意产业、创新产业、都市型产业等无污染、低能耗、高科 技、高附加值产业园区。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规划新建刘湾、龙湖、须水三座水厂,改造现有水厂,供水规模达到 225 万 t/ 天;污水排放分六个系统:王新庄、五龙口、马头岗、双桥、陈三桥、耿庄;规划 新建南郊热电厂,扩建泰祥热电厂二期、郑东热电厂二、三期工程。 本项目位于陇海西路南、李江沟路西,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符合郑州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的要求。 河南运昌置业有限公司李江沟安置新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4 2.3.2 与郑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相符性分析 2012 年 5 月 7 日, 郑州市政府公布 郑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 三年以后, 城市建成区消除劣类水体、市区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导流总体施工方案
- 商店宣传活动方案策划
- 家庭聚会策划方案及主持词范例
- 就业超市活动策划方案
- 施工电梯基坑施工方案
- 成人英语听说能力提升训练方案与习题
-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细则汇编
- 岩棉板保温施工方案-用
- 破产程序中的数据处理和保护规则研究
- 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 2023年工商管理毕业大作业答案解析
- 内审检查表完整版本
- 致敬抗美援朝 争做时代新人-10.25抗美援朝纪念日主题班会(课件)
- 建设工程项目永临结合方案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焊工证考试及焊工证复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课件
- 2024年竞聘宁夏宁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双百社工工作总结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