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煲耳机.doc_第1页
[科普]如何煲耳机.doc_第2页
[科普]如何煲耳机.doc_第3页
[科普]如何煲耳机.doc_第4页
[科普]如何煲耳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身听爱好者们常常会拥有一副好的耳塞,但在开始使用时发现并没有像其他人谈论的这么好,难道是自己买到了假货?非也!其实那是因为没有进行购买后的第一道工序“煲”。 新买回来的耳机,听感不错。可是与朋友的用了有一段时间的同型号耳塞对比起来,总是差强人意。低音紧而生硬,中音不够柔和丰满,高音部分毛刺尽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只新买的耳机还没有褒过! 那么,何谓褒耳机?大家都知道,新的汽车,机器等,在正常使用前都是要经过一个叫做磨合的阶段,使内部的机械装置充分协调配合,提前进入到最佳状态。同样,耳机的推动单元(耳机里边的扬声器)也是一个机械装置,准确来说应该是半机械、半电子的结合物,主要由音圈、震膜、定位环(固定震膜的金属环)等组成。机械部分属于顺性系统,包括震膜和固定在震膜上的音圈。顺性元件可以等效于电子元件中的电容,电容储存的是电能,震膜和音圈储存的是动能。耳机单元顺性的大小就等同于震膜和音圈这两个电容的并联值,也就是是决定音质好坏的关键 震膜和音圈所使用的材料是高顺性材料,其内部分子结构在定型初期不稳定,所以顺性大小也不稳定,刚转用在扬声器单元上时其顺性通常比较小(通常直观的理解就是还比较生硬),因为分子结构相对处于稳定期。长时间地运动之后,分子之间距离拉远,分布均匀顺性加大许多,扬声器整体的顺性也加大许多,扬声器一个最重要的数值就是最低谐振频率,这个值基本决定了扬声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频率,如扬声器的机械品质因数,顺性大了就等于机械损耗增加,因此机械品质因数会变低,就等同于声音听起来比较松软。所以新的耳机相对听起来都有低频下潜不深、量感也较小、生硬,中频表现不够柔和,高频还有毛刺、太过尖锐等症状(当然,这也是由耳机本身的素质决定的)。褒一段时间后,扬声器单元的顺性(或说弹性)增加,前后移动会轻松自如,这样声音就会丰满轻松,音质也就好一些了。喇叭振膜一般都是用PET吸塑的(SONY的生物振膜除外),其材料的纯度和吸塑时的工艺参数(厚度是否均匀,应力是否消失,材料延伸方向)对其物理性能有很大影响。 喇叭发声其实就是连在振膜下的音圈(纸盆外绕的金属线,要满足一定的匝数,又要让音圈质量很轻)在磁钢(材料通常为N38)中上下运动带动振膜振动发声。 不同喇叭的振膜对频率的最佳反应都是有范围的,不可能做到面面兼备,对于振膜个体来说,高频和低频本身就是矛盾的。 但为什么有的耳机听起来好像高中低频都表现出色,其实那不是只靠振膜就能解决的,还与调音纸和耳壳有很大关系。 可能大家都拆过监听性质的耳机,都看到喇叭背面贴有调音纸,调音纸的作用对喇叭的频响曲线影响很大,其材质(W3)及厚度(0.6mm居多)都很有讲究,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喇叭后面贴一层调音纸而有些喇叭贴两层调音纸。 通常喇叭从流水线下来时参数都有所不同,而要让喇叭通过BK测试后参数(主要是频响曲线)要符合规定的偏差,好的喇叭是好耳机的必须组成部分,但只是一部分(不信你就换喇叭试试),还与耳壳的设计以及滤音材料和吸音材料有关系。 耳壳上通常会开排气孔(封闭式耳机的排气孔更难设计)排气孔的位置,大小,数目都很重要,好的耳机排气孔上帖的是调音纸而不是普通的防尘纸。 同样,耳壳的空间设计也很讲究,必须要让振膜在振动过程中能使空气按预定方式进出,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进气乱排气,耳机的解析度与耳壳的进气/排气关系非常密切。当然也离不开滤纸和吸音棉的功劳(并不是所有耳机都需要吸音棉)。 对于煲耳机而言,正确的煲法会改善振膜的特性,主要是要让振膜在高中低频的变化中消除原有的应力,增强弹性。具体怎样煲主要看使用者偏爱什么样的音乐,使用者耳朵最敏感的频率范围。(现在城市噪音较大,很多年轻人听力下降只能听到14000以下,如果你只对低频产生好感,建议你去测一下自己的耳朵,适当减少低频音乐)同一只耳机对不同的人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普通的听众大多对低频产生好感,而设计耳机时实现低频效果却是最简单的,这就是为什么真正好的耳机并不以低频出色)。 除了上述影响耳机的几个因素外,耳机线和插头也很重要。好耳机一般采用OFC音频专用线,内绕黄旦丝,插头都是镀金的而不是普通镀镍的。 对耳机成品在出厂前会抽样进行仿真人耳测试(批量生产前是全检),所以会有个体差异,但整体上相差不大。每款耳机的设计出发点都是有针对性的,如果哪位要说某款耳机会让所有人都喜欢,那他就是在撒谎。好耳机有很多,但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要如何褒耳机呢?以前流行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接上收音机,调到一个无电台的频率上,利用收音机发出的嘶嘶声(粉红色噪音)长时间让耳机工作,以达到褒机的效果。但用这个方法不太明显,还不如直接戴上耳机听音乐这样来得更快。也有用专门的频率发生器来生成某一段固定或扫描的频率然后输入到耳机这样来褒的,这种方法效果比较明显,所使用的时间也能缩短很多。但是大部分的玩家都没有这一类的仪器,那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褒耳机最有效率呢?在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的爱好者编出了一些程序,利用计算机处理出一些波形、频率,通过声卡输出,达到一些真实频率发生仪器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虚拟仪器。类似这样的频率测试软件有很多,笔者现在用的是一个叫Test Tone Generator的软件,简单易用,功能专一,体积也小。下面就来说说怎样用它来褒耳机。 褒机一般都是用低频。所以,只要把ttg设置低频就可以了。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固定频率输出;二是用扫描频率。效果都差不多固定频率的褒机方法是在固定频率输出(CONSTANT TONE)的FREQUENCY那输入一个数值,一般是20到50就可以,还要选中LOOP,DURATION时间没所谓,波形用SINE(正弦波)增益为0 DB,然后就可以在声卡上插上耳机,让它长时间工作。 扫描频率方法就是用扫描频率(SWEEP)那的INITIAL FREQUENCY那输入起始频率,在FINAL FREQUENCY那输入结束频率,一般我认为从20HZ到100HZ比较合适,DURATION时间是设置扫描一次所用的时间,然后其他的操作和固定频率一样。很多朋友问过我,为什么只褒低频。其实,从上面所述的褒机的原理就可以知道是为什么了。如果ttg用不来的话,就用煲箱工具1.0版 在褒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连续工作太久!因为音圈存在着电阻,工作久了会发热,搞不好还会烧了音圈!最好是隔两个小时停几分钟然后在继续。二是音量千万不能太大,耳塞震膜是很脆弱的材料,音量大的话,音圈运动的行程也就大,从而剧烈拉动震膜,会造成音圈松脱,震膜变形甚至撕裂等等。特别是像888这样脆弱的耳塞,更是要小心。调准时只要调到能明显听到的声波或者是说空气的震动就可以,千万不要调到太大、听到震膜在剧烈震动这种情况。小心保护好你的耳机。最后要强调一点的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耳机褒过都会变好声,这要和耳机的本身的质素所决定的,有些耳机褒后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也是正常的。我们褒机的目的是帮助它迅速度过老化调整期,使其各组成部件的物理特性达到稳定。未煲过的耳机振动系统可能会比较紧、比较硬,通过煲机,可以让它的振动系统松弛下来,参数也趋于稳定,因此音质会变好一点。还有就别把褒机的效果想得太好了,褒一段时间后再褒来褒去效果不会太明显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要有好的声音主要还是看音源等设备。前后声音的对比 笔者“煲”耳塞“煲”过很多,最有感触的就是索尼(SONY)MDR-E888了。这是一款目前相当高级的耳机,市售价在人民币400元左右。但是这款耳塞刚买回来试听的时候,常常都会有高音发干,中频毛刺多多等问题,让人觉得完全不值400大元。不过一旦MDR-E888“煲”好了,那么她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柔顺的高频、温暖但绝无毛刺的中频、深沉有力的低频,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耳塞。个人认为,MDR-E888是笔者见过的耳塞中最需要“煲”的一款,这可能和它独特的生物震膜有关系。其它的耳塞也都需要“煲”,“煲”过以后都主要体现在低频弹性感得到加强,高频柔顺感有了提高,只是结果好象没有MDR-E888那么夸张! “煲”耳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煲”和日常合理使用相结合,如果能正确的“煲”好你的耳塞,那么,相信她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关于煲耳机的讨论的确是老生常谈了,网上相关的言论不少,但对有经验的 烧友来讲,煲机实在算不上什么高深的话题,用不着故弄玄虚,类似的问题我也回答了不少,且把我个人的心得详细说一下: 先解释一下煲机的定义:通俗意义上讲,煲机(源自英文Break in)就如同开处,就是让新的音响器材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其充分发挥性能、改善音质,就如同发动机的磨合。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多忽视了一个情况,煲机并不存在普遍性,并非对所有的耳机或音响器材都有效。有些耳机非煲不可,过程前后的效果可以令你大吃一惊,此类耳机多为中高档,可靠性也有保证,本身素质不错,技术指标优异,声音平衡、解析力、速度均佳,只是少了一份感情和音乐味儿,感觉放不开,放音似有一层云翳,就如同大梦未醒一般,这种耳机铁定要煲的。若是山寨版的低端耳机就没这个必要了。可靠性差的耳机,反而会越“煲”越烂;不过据你你的描述,这款耳机连续使用一旦时间后,想必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是有煲的价值的。 煲机最好用比较均衡的音乐类节目自然去煲,能用你平时惯听的Sound更好,不必恪守什么固定的“煲机金曲”或者“神曲”,【若你坚持,这里推荐诸如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或者班得瑞系列中层次比较丰富的音乐;其实还是遵循一个音频均衡,音域宽广的的基本原则,只要能满足这些,选用流行音乐也未尝不可】音量也不宜太大,比正常使用时稍高即可,毕竟煲机本质上是种设备由生产线到日常应用的一个过程,过分暴烈的动作反而可能造成硬伤,适得其反。一般持续到48-70小时【不易推动的可酌情延长,一般200小时一下足够了(仅供参考,具体视效果而定)】,期间有一到两次间歇使振膜略作恢复即可。而且,完全不必太恪守一个如同流水线般得流程,说白了,煲机就是一个加速老化的过程,过分的拘泥得到的只是心理上的安慰,那些言之凿凿的手把手的煲机教程同样只是作者为了迎合小白的这种心理主观杜撰出来的,同样是很主观的数据,且往往因为过分确切而失去针对性,反会适得其反。hifi本是个很随性的欣赏习惯与爱好,需要自己反复体会和把握的,太过刻意与机械岂不失去了其本意? 网上还有两个说法,一是煲机并无必要,自然听就好;还有说煲机要用频率均衡且能量较大的白噪声(就是那种电台没有信号时连绵不绝的滋滋声)。两种论断都有些矫枉过正,对好的器材来讲,正常使用时间久了同样能起到煲机的效果,但是没了那种一鼓作气的“煲”的过程,断断续续,强度又不高,难免要耗费更长时间。十天半月过去,耳朵已经被耳机缓慢而又间断的渐变刺激的麻木。若体会不到煲机前后的那种微妙的反差,岂不是少了一项乐趣?至于白噪声一说,快者快矣,却“煲机”那种不紧不慢持续的文火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