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从认知看银行用语中的隐喻.doc_第1页
[英语学习]从认知看银行用语中的隐喻.doc_第2页
[英语学习]从认知看银行用语中的隐喻.doc_第3页
[英语学习]从认知看银行用语中的隐喻.doc_第4页
[英语学习]从认知看银行用语中的隐喻.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认知角度看银行用语中的隐喻孙启耀 史 谦(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哈尔滨 150001)摘 要: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将银行英语的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并进行一一讨论分析。从而为培养银行专门用途英语的隐喻概念思维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关键词:银行英语;概念隐喻; 隐喻分类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inds out three of bank metaphors and discusses them one by one. This provides bank diction users with a possible way to their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thinking.Key words: bank English; conceptual metaphor; metaphor classification 1.0 引言 “自古希腊以来,隐喻研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修辞手段的一种并将其使用范围局限于文学作品中。”(杨友文 & 杨学才,2008)“而在介绍、论述专门知识的严谨、客观的文本中,似乎就不容许隐喻这种夸饰语言的出现。”(朱娇燕,2004)在西方,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隐喻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隐喻的主要功能就是修饰。在修辞学中他说:“隐喻应当从有关系的事物中取来,可是关系又不能太显著;正如在哲学里一样,一个人要有敏锐的眼光才能从相差很远的事物中看出它们的像似之点。”(亚里士多德,1991:183)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许多学科都将隐喻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自1980年以来,莱可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问世后将隐喻研究推向了新的方向。 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层面而非语言表达层面,是认知的有效工具、思维的重要方式。隐喻从此也摆脱了传统隐喻的束缚,转向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新领域。(Lakoff&Johnson, 1980) “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既概念隐喻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的作用。”(熊妮,2007)洛指出“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隐喻体系,也就是说,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习得目标语的语言表达形式,更要有意识地学习其独特的隐喻体系,以利于高效的学习产出。”掌握隐喻本身就是要学习其隐喻体系(Low,G. ,1988)。在中国,我们以系统的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研究隐喻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我国的隐喻研究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与“比喻”的研究结合在一起的。 “我国早期没有隐喻的专门概念,在文献中出现的只是泛指的比喻的“辟”、“譬”、“比”、“依”等词语。”(胡壮麟,2004:207) “1994年以前,尽管国人在研讨比喻时也涉及到了隐喻的认知研究,可始终未曾达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高度。”(王文斌,2007:45)一直到了1994年,赵艳芳、林书武等人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了隐喻的认知研究相关论文,自此国外隐喻的认知研究才引起了我们国人的关注。如今我国已有大批的学者志励于隐喻认知研究。2.0银行隐喻研究的本质随着认知隐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隐喻在语言中是无所不在的。“如果一种语言没有隐喻,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它的表达力非常有限,只能用来表达非常直观的、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这只存在于低级社会;要么它的词汇和表达式多得惊人,因为一个词或表达式只代表一种事物或现象。这样的语言是无法存在的。人的大脑不是无限容量的数据库,而是具有创造力的,其创造力就在于它能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和已有的语言形式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这种能力不仅是靠学习得来的,而是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对知识、信息、语言进行有效的储存、记忆和表达,才有可能认识世界”(赵艳芳,2001)。莱考夫(1980)把隐喻看做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1) 因此隐喻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的语言中。有人曾经这样说:“自开天辟地以来有过三项伟大的发明:火药、轮子和中央银行。”可见,把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而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间政治、经济和金融关系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对外经济金融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和准确掌握银行用语对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外汇业务工作人员尤为重要,甚至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银行专用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我们必须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隐喻才能更准确的进行外汇买卖、国际结算以加强外汇、外债的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本文旨在讨论银行用语中的认知隐喻,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3.0英语银行用语中的隐喻在银行英语这一相对抽象、专业的领域,人们利用熟悉、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去理解抽象的银行术语,事实上,在银行用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笔者将这一理论应用于银行英语中也同样适用,现进行详细分析如下。1 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汇用语谈论另一概念,于是产生了一词多用现象。”(赵艳芳,2001)future一词最早用来谈论“将来、未来、前途”等。后来被用于谈论很多关于将来的事情,有代表性的就是用于谈论期货。期货是一种合约,一种将来必须履行的合约,在思维中很容易和将来发生的某事联系在一起,以隐喻的方式形成一种表示将来的概念。如:futures(期货)、futures contract(期货合约)、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期货佣金商)、futures option(期货期权合约)、future-style option(期货式期权交易)。interest一般意义为“兴趣、关注、注意、趣味”等后来逐渐有“利益、私利、福利、重要性”等的含义,在银行英语中interest一词可以有“利息、利率”的含义,应用之处相当多:interest arbitrage(套利交易)、interest clause(利息条款)、interest coverage(偿付利息率)、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利率差额)、interest due but not paid(应付未付利息)、interest payable(应付利息)、interest rate(利率)、interest rate cap(利率封顶)、interest rate collar(利率上下限)、interest rate cycle(利率周期)、interest rate exposure(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floor(利率下限)、interest rate futures(利率期貨)、interest rate futures contact(利率期货合同)、interest rate swap(利率调期)over主要意思为超过、超越、在之上,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银行英语中也广为适用。人们对over空间概念的理解慢慢渗透到一些表示超越的银行用语中形成隐喻概念:over invoicing(高报货价)、over the counter(柜台交易)、overall position(综合头寸)、overbought(超买)、overdraft(透支)、overdraft guarantee(透支保函)、overdue interest(过期利息)、overexposure(风险过高)、overhead cost(间接成本)、overnight position(隔夜头寸)、overseas remittance(侨汇)、oversold(超卖)、oversubscription(超额认购)。“无形的、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抽象概念的概念化是根植于我们对有形的、为人熟知的、简单的具体概念的把握,它来自于我们在生活中对人、日常用品、可见可闻的行为和事件所产生的基本经验。”(陈家旭,2007:140)这样的潜移默化的结构隐喻在银行英语中是极为常见的。2 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赵艳芳,2001) 方位概念是人们可直接理解的,在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其抽象于银行用语中,如数量上的上升、下降,或根据good is up; bad is down来形成经济中的发展和不景气的隐喻概念。类似这种用法在银行英语中很普遍。floor常用意思为“地板,底”,在银行用语中floor就用来表达一些抽象的词语。floor(下限)、floor broker(场内经纪人)、floor trader(场内交易人)。cap原指“帽子“,后来用语各种物品的帽,如笔帽。在银行用语中常用rate cap等表示上限。“There is now certainly evidence that the dollar has now bottomed out.(现在确实有迹象表明美元已跌到低谷。)”(朱娇燕,2004)That depends on Alan Greenspan, but even he doesnt know for sure where interest rates are heading. (Forbes, Jan.2,1995) 这取决于Alan Greenspan, 但他连自己也不敢肯定利率的走势。The rapid loan increases this year have fueled inflationary concerns, prompting the central bank to raise the bank reserve ratio by 1 percentage point, to 7 percent of total deposits, in September.(傅伟良,2008) (今年贷款迅速增长,加重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心,促使中央银行决定在9月份提升1%的储备金利率,调至总存款的7%。)You can choose two ways to repay the money: total repayment and minimum repayment.(江涛,2008:56)(有两种方式可供您选择:全额还款和最低还款。)Index CDs come in two versions. The call version of Index CDs offers an interest rate that rises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stock market or commodity market. The put version pays higher interest rate when the stock or commodity market index declines. (邹勇,2007:85) (有两种类型的指数定期存单:看涨型指数定期存单的利率随股票价格或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看跌型的利率与股票或商品价格指数呈反方向变动,指数越低,利率越高。)“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人类多数隐喻概念参照方位概念组建,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经验基础,同时也说明人类的思维及语言的进化过程。”(赵艳芳,2001:109)这也说明了银行英语方位隐喻的产生条件。3 实体隐喻。“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赵艳芳,2001:109)这类隐喻有助于我们对抽象的银行术语的理解和把握。英语中经常把不断变化的某种经济事物比作流水,如floating exchange rate(浮动汇率)。 “英文汇率还有个形象的隐喻“snake”(蛇形浮动汇率)。1972年4月欧共体六国决定建立欧元货币“蛇形浮动汇率”,实行联合浮动,即把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像蛇在管道内蜿蜒蠕动一样。因而出现了snake countries(蛇体系国家)、snake currency(蛇体系货币)。”(朱娇燕,2004)sister bank(联行),联行是银行间常见业务,两家不同的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互相划款,其关系就像姐妹一样,因此用sister bank是个极为形象的隐喻。act of god(不可抗力),信仰上帝的人认为上帝安排了一切,所以上帝的行为就是不能抗拒的,这个隐喻用god的形象来表达意义。该用法主要是在银行法律条款中使用。4.0银行隐喻与文化 “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并被用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们处理与这个世界及他人关系的心理地图,它通过学习而得以代代相传。文化要想生存,它必须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当文化因满足这些需求而发展时,文化模式应运而生。在文化模式中,细节上的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但各种文化模式也有其共通之处。总的来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甘智敏,梁晓波,2006) 在英语中,银行用语也要遵循用语国家的文化,随意拿出一个隐喻来,我们发现,它并不是胡乱造出来的用法,是与文化相结合的,而每个隐喻的应用也不是孤立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是所有文化背景下所能理解的。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最具西方文化特色的隐喻“act of god”(不可抗力),该用法在银行用语中用在银行法规中。西方人信仰上帝,因此用了这样的隐喻,而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国家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在思维层面上理解该隐喻。又如前文提到一般用cap表示的上限,这个隐喻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帽子都是戴在身体的最上端头的上面的,在中国也又类似的隐喻,虽然没有用帽子这样的词来表示上限,但是也经常用头这样的隐喻来表示“最上面,上等的”,比如“出人头地”,“削破脑尖”等等。所以文化是有差异的,但是也是相通的,并且是可以学习的。5.0结语研究表明,银行类专用英语使用者要想有高效的阅读产出,必须建立起隐喻思维方式,习得银行业专用隐喻体系。另外,银行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在阅读及应用有银行专业术语的文件、信函、文章等时也应从思维层面上注意隐喻的使用,减少因为没有很好理解认知隐喻而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