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南开2(其它介绍).doc_第1页
你所不了解的南开2(其它介绍).doc_第2页
你所不了解的南开2(其它介绍).doc_第3页
你所不了解的南开2(其它介绍).doc_第4页
你所不了解的南开2(其它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所知道的南开天津的南开与天大是天津高校的“双雄”。南开的规模历来较小,但在在中国大学史上的地位显赫,曾是中国私立大学的翘楚、典范。南开大学是中国现代大学史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私立大学,也是中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私立大学之一,由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于1919年创建。在南开创立之前,中国已有多家著名的公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张伯苓和严修为什么还要白手起家、呕心沥血来创建一所私立大学呢?90多年前的中国,虚弱、散乱和贫穷,不断遭受列强欺凌,这一切严重刺痛了两位爱国者的心。张伯苓和严修要为懦弱的中国找回昔日的荣耀,两颗被刺痛的心萌生了强国梦想,而强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最最紧迫的就是要打造中国人的新思想和新精神、打造中国人的强国能力,于是南开系列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就诞生了。张伯苓将他的办学宗旨总结为“公”、“能”二字,公者,乃爱国、爱群,为公牺牲之精神,能者,乃去愚去弱、为国家、大众服务之能力。张伯苓将强国必先培育新思想、新精神的宗旨放在至高无上之处,这是有别于那些公立大学的, “允公允能”的南开精神里饱含着张伯苓、严修的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强国方略。“如果说二十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有什么奇迹的话,那么,很可能不是国立大学北大、清华的“得天独厚”,也不是教会大学燕大、辅仁的 “养尊处优”,而是私立学校南开的迅速崛起。”(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37)。四十年代,私立南开大学是并肩公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唯一私立学校!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包括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以及协和医学院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 如果你了解南开弟子、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获得过等同于诺贝尔奖的数学沃尔夫奖,那么你对南开的地位之尊就会深信不疑。可以说,那个年代的中国顶尖大学与国际最高水平的大学之间的差距不大。如果选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无疑多数人会选“西南联大”。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她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就是在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日后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其中联大学生有90人。联大校友录上,还有两个更为耀眼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无疑,西南联大应该是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西南联大为什么那么卓越?联大校歌唱道:“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从这首校歌里所折射出来的无比“刚毅坚卓” 的联大精神,我想是联大卓越的最重要的原因。西南联大也是最凄美的大学(陈平原语),她仅仅存在不到九年时间就凋谢了,着实让人感怀。西南联大分开后南开回到天津,并将西南联大的精神延承下来,如今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努力中我们依然看到“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的影子。南开从来就有艰苦拼搏的传统,作为私立到国立,近90多年的南开史几乎是一部乞讨史,在南开没有资格奢侈。南开教授的工资低于北大、清华,但南开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留住多数人才。今天,南开依然保持着艰苦拼搏的传统,2008年南开拿到的科研经费不到浙江大学的1/6,更低于清华大学的1/7,经费收入排名四、五十名。但南开人在有限资源下,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绩,近年来论文数量和获奖成果数一直排名前十以内,这真让人感叹不已!设想如果南开的经费能增加六倍,南开会献出一份怎样的精彩成绩单?如果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还有什么“奇迹”的话,无疑“南开”的高效率发展仍然是一个足以令人惊讶的奇迹。网友“19640822”:七大理由选择南开源于网大:/viewthread.php?tid=19617七大理由选择南开金融、数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保险等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录取分数分布与专业冷热基本一致,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分数较高,国际会计专业招生分数去年也高起来。有的热门专业最低录取分数比冷门专业高出近百分。南开大学对北京学生有五大吸引力:一是大学底蕴丰厚。南开是历史悠久的四所老名牌大学之一,很多学科居国内前列,校风严谨,学风浓厚。二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南开的数学、化学、光学工程、物理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哲学、图书档案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文学金融等实力超群,且按大类招生,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学习后,再分专业培养。总体上学生考研和保研的比例较高,像生物专业,80%学生能继续深造。三是强强联合。南开与工科见长的天津大学有合作培养计划。如两校合办的光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可以在实力很强的南开光学学习理论,加上天大实践能力,两校互认学分,资源共享,给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四是交通便利。京津之间高铁已开通,全国学生每天都可去北京,坐火车不到半小时,跟在北京市内上大学一样。五是毕业出路宽广。天津已定位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北方第一大港口,特别是滨海新区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计划,08奥运后天津经济、金融、飞机汽车制造业、环保业、城市建设、人均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天津与北京相邻,学生就业、出国等机会很多。目前,学生大多去京工作或出国留学。六是南开大学07年国家公派留学计划与北大、清华名额一样,每年共300人,该计划连续执行五年,争取到大量资金,而华东五校每年才100-150人。七是南开大学成教育部珠峰计划11所之一:2009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由全国十一所顶尖名校:北大、清华、南开、复旦、中科、南大、上交、浙大、西交、吉大、川大组成,资金投入很大。附注:珠峰计划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2011级的入校学生中选拔,配备一流的师资、教学条件等,为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曹禺、老舍:贺张伯苓先生七十大庆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嗙,真的,天下谁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不是胡吹,不是乱讲,一提起我们的张校长,就仿佛提到华盛顿,或莎士比亚那个样。虽然他并不稀罕做几任总统,或写几部剧教人鼓掌,可是他会把成千上万的小淘气儿,用人格的熏陶,与身心的教养,造成华盛顿或不朽的写家,把古老的中华,变得比英美还更棒!在天津,他把臭水坑子,变成天下闻名的学堂,他不慌,也不忙,骑驴看小说走着瞧吧!不久,他把八里台的荒凉一片,也变成学府,带着绿荫与荷塘。看这股子劲儿,哼!这真是股子劲儿!他永不悲观,永不绝望,天大的困难,他不皱眉头,而慢条斯理的横打鼻梁!就是这股劲儿,教小日本恨上了他,哼!小鬼儿们说:“有这个老头子,我们吃天津萝卜也不消化!”烧啊!毁啊!小鬼儿们连烧带杀,特别加劲儿祸害张校长的家!他的家,他的家,只是几条板凳,几件粗布大褂,他们烧毁的是南开大学,学生们是他的子女,八里台才真是他的家!可是他有准备!他才不怕,他们把天津烧毁,抹一抹鼻梁,哼!咱老子还有昆明和沙坪坝!什么话呢?有一天中国,便有一天南开,中国不会亡,南开也不会垮台!沙坪坝,不久又变成他的家,也有荷塘,也有楼馆,还有啊,红梅绿栀,和那四时不谢之花。人老,心可不老,真的!可请别误会,他并不求名,也不图利,他只深信教育青年真对,对,就干吧!干吧!说句村话,有本事不干,简直是装蒜!胜利了,他的雄心随着想象狂驰,他要留着沙坪坝,他还要重建八里台,另外,在东北,在上海,到处都设立南开。南开越大,中国就越强,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主张,而是大家的信念和希望。 他不吸烟,也不喝酒,一辈子也不摸麻将和牌九,他爱的是学生,想念的是校友,他的一颗永远不老的心,只有时候听几句郝寿臣,可永不高兴梅博士的贵妃醉酒。 张校长!您今年七十,还小的很呢!杜甫不是圣人,所以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您的学生,和您的朋友,都相信,您还小的很呢!起码,还并费不了多大的劲,您还有三四十年的好运!您的好运,也是中国的幸福。因为只有您不撒手南开,中国人才能不老那么糊涂。张校长!今天,我们祝您健康,祝您快乐!在您的健康快乐中,我们好追随着,建设起和平和幸福的新中国张伯苓是誉满中外的教育大师电视剧张伯苓片段之一: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到中国华北大地。7月29日、30日,日本军队在已经占领天津的情况下,仍然野蛮地轰炸了被他们视为眼中钉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使张伯苓多年奋斗的成果毁于一旦。7月30日,张伯苓发表谈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电视剧张伯苓片段之二:清华校长梅贻琦,是张伯苓的学生,成绩优秀,颇受张先生赏识。1909年,他以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考取第一批庚款留学生赴美国深造,专攻电机专业。1915年梅贻琦学成归来,应聘到清华学校物理系任教。半年后,他利用假期回天津看望张伯苓,表示对教书没有兴趣,想换一个工作。张先生听了以后有些生气,带着教训的口气说:“你才教了半年书就不愿意干了,怎么知道没有兴趣?青年人要能忍耐,回去教书!”没想到这短短几句话,不仅决定了梅贻琦一生的命运,也对清华的前途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随后,梅贻琦便遵照老师的指示,又回到清华园继续教书。1925年,清华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首席教授。第二年,被全体教授推选为教务长。1931年梅贻琦担任校长,并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梅贻琦对清华大学的贡献早已有口皆碑,但是张伯苓当年对他的教训却鲜为人知。因此直到1982年,梅夫人才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南开校友唐贤可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逢南开校庆,蒋介石都要亲临祝贺。1944年校庆时,他看到蒋介石到重庆南开中学探望张伯苓,临走时,他听到蒋介石对张伯苓大声说:“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关于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校友何兆武)70年前,就是1937年11月1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撤退到长沙,第二年因为战局的发展,兵分三路,撤退到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7月3日联大结束,三校各自返回平津。西南联大只有九年,具体说来就是1937年8月到1946年7月份,只有这些时间太可惜了,联大的实体已经不再存在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抗战胜利了,西南联大分为北大、清华、南开。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正因为它只有九年,很快就凋谢了,所以特别凄美,特别让我们怀念。当年联大在数理知识的传授上非常接近世界水平,我们的大学办的跟国外大学一样好。杨振宁说,回想西南联大的学风,会特别感慨、特别感动,因为他们提供我学习成长的机会,西南联大是最好的大学,我在那里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抗战中,流落大后方,做实验碰到很多困难,做研究受到很多限制,因此绝大部分的教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培养本科生,这跟今天大学拼命发展研究院,忽略本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大学的根基在本科,这么多的教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当中,因此西南联大的本科生的水平可以说是最好的。西南联大的教学始终以本科为中心,没有精力发展研究生,没有能力强调学术研究的成果,更不要说做量化的统计,对老师的要求是教学。大学教师最关键是教学,这是西南联大的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