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1 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区域环境概况及规划及规划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 2.1 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新密市地处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侧,淮河流域沙颍河上游,京广铁路以西、 陇海铁路以南,东与新郑、郑州相连,西与登封、巩义相邻,南傍禹州,北濒荥阳。 地理坐标: 东经 1131811341, 北纬 34263434。 南北宽 32.4km, 东西长 46.2km, 总面积 1001km2。 本项目位于新密市中心西北部约 10km 尖山风景区神仙洞村和沙古堆村, 距省会郑 州 45km,由郑少洛高速和 s232 省道与景区内沙丁路相连,交通便利。项目地理位置 图见附图一。 2.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新密市地处五指岭东北支脉的夹角地带,西、北、南三面为嵩山余脉环抱的浅山 丘陵区,中部丘陵绵亘,沟谷纵横交错,东部连接广阔的黄河冲积平原,坦衍开阔, 地貌似“箕”形,地势西高东低。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面积 212.2km2,丘陵面 积 573.6km2,平原面积 215.2km2,南部、西北部为山区,山脉走向近东西,山顶为尖 形,最高点在尖山乡西部五指岭西脉沙古堆,海拔 1215.9m;北部山区山顶为圆形,主 要山峰伞盖山 623.1m;西部为丘陵区,南北长 14km,海拔高程 400450m,为登封、 新密两构造盆地过渡带;中部为丘陵岗地,东西向展布,丘顶浑圆状,东西向冲沟发 育,海拔高程 200450m;东部海拔高程降至 130m 左右,在关口、渠梁一带过渡到平 原区,最低点在曲梁乡交流寨,海拔 114m。区内海拔 500m 以上的深山区占区内总面 积的 11.29%,海拔在 300500m 之间的浅山区占区内总面积的 26.7%,海拔 300m 以 下的丘陵区占区内总面积的 57.11%。另外区内双洎河及其上游浽水河、洧水河、发育 有三级阶地和漫滩,占区内总面积的 4.82%。 本项目区域 90%以上地区为石质山区,地势较高。处在新密市最高一级阶梯上, 大部分海拔在 700m 以上,有高山、峡谷、峰林、高山平地等地形,与中岳同属嵩山山 系。本项目地处华北台地南部,它的基地由太古界“嵩山群”组成。远古代以来,豫 西地区广泛凹陷下沉,形成了浅海、滨海沉积。到古生代寒武纪初期,华北台地整体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2 下沉,形成了广泛的海侵。沉积了碳酸为主的沉积层,以后加里东造山运动再次隆起, 地台变化主要表现为上升运动,结束了奔去的海相沉积。到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 本区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断裂带。到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的各类地形, 岩石分布较多的有玄武岩、白云岩,绿色、红色石英岩、砂岩、泥砂质灰岩等。 2.1.3 地质状况地质状况 新密市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南缘嵩箕台隆(三级)区,具双层结构,基底构 造以褶皱为主,为中岳运动的产物;盖层构造主要表现为各种方向的背、向斜及伴生 的断裂造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继之喜山期以升降运动为主,形成了本区 地质构造的基本构造格架和现代地貌的基本轮廓。 区域构造较发育,基底构造主要表现为倒转背、向斜、复式背、向斜及断裂、节 理等。新老地层间构造特征明显;太古代及元古代地层多发生褶皱、揉皱及倒转,地 层产状多呈近南北向走向;寒武纪以后地层明显地呈南西北东向带状分布于基底构 造南北两侧,且大小断裂构造发育,地层总体走向呈北东向。 2.1.4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新密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少雪,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多年平均气温 1414.3之间,极 端最高气温 42.0(1972 年 06 月 11 日) ,极端最低气温-15.8(1973 年 12 月 24 日)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 2.6m/s,最大风速 22m/s。根据 1956 2004 年系列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 676.1mm,历史最大年降水量 1209.5mm(1964 年) ,最小降水量 383.8mm(1986 年) ,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时空分布不 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5%左右;地区上以米村-岳 村以北及王村-大隗以南山区降水量较多, 大于 675mm, 中部与东部河谷平原较少。 无霜期 220 天,全年日照时间约 2400 小时。 2.1.6 水文水文 新密市地处淮河流域,区内河流主要有浽水河、洧水河、双洎河、溱河、贾鲁 河。新密市水系图见图 2-1。 洧水河为双洎河上游南支,发源于西南部山区,流域面积约为 130km2,新密市境 内 12.5km,流域面积 58.8km2,属季节性河流,旱季河水断流,河床出露灰岩段 21 处,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3 各处出露长度为 100300m。 浽水河为双洎河上游北支, 发源于西北山区, 属季节性河流, 流域面积约 318 km2, 河谷宽 50400m,从王庄煤矿至超化约 17km,河水渗漏明显,尤其是灰岩出露地段。 旱季河水流经段全部渗漏转化为地下水,其下游干涸。两段于超化乡王村相汇,形成 双洎河。 双洎河是区内最大和河流,发源于新密市赵庙沟,自西向东经新密、新郑、长葛、 尉氏、鄢陵、扶沟等市县,于扶沟县入贾鲁河,全厂 170.9km,控制流域面积 868km2, 河床宽 30500m,目前基本上为季节性河流,超化以下河段已成为排污河道。主河道 上兴建有李湾中型水库,东方红小型灌区。 溱河为双洎河支流,发源于白寨乡北董沟南,新密市境内河长 26km,流向为西北 东南,经马寨、曲梁到交流寨汇西来的赤涧水后注入双洎河,流域面积 180km2,常年 活水流量 0.20.5m3/s,最大洪峰流量 1348m3/s,枯水流量 00.1m3/s,溱河由上游至 下游串联着五座中、小型水库,分别为:五星、张湾、河西、曲梁、庙朱水库。贾鲁 河发源于袁庄乡山顶,汇圣水峪泉、冰泉水到暖泉流入郑州市市郊区,新密市境内河 长 15km,流域面积 110km2,境内最大洪峰流量 770m3/s,枯水流量 00.1m3/s。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4 图图 2-1 新密市水系图新密市水系图 项目所在区域 汜水河汜水河 绥水河绥水河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5 2.1.7 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 新密现有植物类 146 科、932 种,用材树种有 57 科、274 种,果品植物主要有 苹果、柿子、核桃、杏、梨等,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等。新 密市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26.4%,主要树种有栎类、油松、华山松、 杨树、刺槐等树种,西部山区以天然植被为主,东部平原以人工种植植被为主。观 赏植物有:菊花、迎春花、槐花、鸡冠花、杏花、桃花、梨花、牵牛花、百合花、 刺玫花、蒲公英、金银花等。树木有:刺槐、杏树、橿树、栎树、柏树、香椿、枫 杨、泡桐、山楂、皂角、柿树、枣树、桃树、梨树、核桃树、柳树、荆条树。中草 药有:地黄、地骨皮、艾叶、菊花、金银花、红花、鸡冠花、槐花、杏仁、胡桃仁、 桃仁、酸枣仁、黄芪、何首乌、薄荷、藿香、槐米。 全市动物门类有环节动物门、软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哺乳动物门等,鸟类资 源比较丰富,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猪、羊、家兔、狗、鸡、鸭等。 项目区周边 500m 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 2.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概况概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行政区划及人口 新密市辖 4 个街道、11 个镇、2 个乡,1 个风景区管委会:青屏街街道、新华 路街道、西大街街道、矿区街道、城关镇、牛店镇、平陌镇、超化镇、苟堂镇、大 隗镇、刘寨镇、白寨镇、岳村镇、来集镇、米村镇、袁庄乡、曲梁乡、尖山风景区, 总面积为 1001km2,总人口 80.9 万,其中农业人口 65.4 万。 2.2.2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新密市是河南省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新密人 民顺应改革开放之天时,凭借衢通九州之地利,发挥人聪物丰之优势,实施“科技 兴市战略”;全市工业形成了以煤炭、耐材、造纸、建材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和 以电力、化工、机械、医药、轻工业为主体的良好格局;农业围绕“一优双高”开发 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为重点,促使种养加、农工贸结合,使农业跳 出了传统农业的小天地,开始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大舞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快速 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力军,综合实力在河南省县排名中位居前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6 新密市 2012 年完成生产总值 391.53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4.9 万元。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 12.86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286.58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92.09 亿元。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 29.81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985 元。 据 2012 年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表明,新密市共有土地面积 1001km2,其中农用 地 735.6km2(包括耕地面积 523.3km2、林草地面积 212.3km2) ;建设用地面积 113.0km2;未利用土地有 152.4km2,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2012 年新密市及 尖山乡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见表 2-1。 表 2-1 2012 年新密市及尖山乡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新密市 尖山乡 1 人 口 万人 80.9 8.10 2 农业人口 万人 65.4 7.02 3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91.53 54.11 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4.90 6.68 5 粮食播种面积 hm2 52330 4875 6 粮食作物产量 万 t 78.50 71.20 7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8985 9000 2.2.3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新密市主要矿藏有煤炭、石灰石、铝钒土、天然油石、磷矿石、硅石、玉石等 25 种。其中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储量丰富。素有“乌金之乡”美誉的新密 市,煤田地质储量 50 亿 t,其中煤炭工业保有量 16.5 亿 t,并以低硫和高发热量著 称。铝钒土储量 6000 万 t、工业硅储量 10 亿 t、石灰石储量 50 亿 t,都极有工业 价值。 2.2.4 交通交通 新密市东临郑州国际机场,西傍中岳嵩山,处于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中心,郑 少洛高速、郑尧高速和省道 s232、s316、s321 穿城而过,交通便利。 2.2.5 教育、文化教育、文化 近年来,新密市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均有很大发展,全市各乡镇均普 及初中教育,各行政村内有小学,各乡镇均建有卫生院,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08 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611 所,其中:完全中学 2 所,高级中学 6 所,初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7 级中学 36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4 所,中等职业学校 6 所,小学 134 所,特殊教育 1 所,幼儿园 96 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 326 所。 2.2.6 文物古迹文物古迹 新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古迹众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山水溶洞、 潭瀑河泉、遗址遗迹,还有古墓陵园、寺庙宫观、建筑小品。 全市旅游景区的分布,大体可分为:一是东南部黄帝文化旅游区。其人文旅游 资源丰富,且包容山水自然旅游资源,即是黄帝从出生、成长到建功立业的重要活 动地,又是黄帝立宫建殿、研创八阵、定国安邦的都城宫苑胜地。对寻根敬祖领略 祖先光辉业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二是尖山自然风光旅游区,现 在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有神仙洞、凤凰山、飞龙峡。尖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仲沟 瀑布,红石沟大峡谷,溶洞群等景观奇特,对游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待开发。 三是打虎亭汉墓景区,打虎亭汉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内容 丰富独特的东汉时期墓葬,被誉为东汉第一墓。打虎亭汉墓由一座画像石墓和一座 壁画墓组成,两墓并列,相距约 30m,均用巨大的青石和特制的大青砖砌券而成, 占地 33000m2,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两个墓室分别雕刻和绘制有石刻画像 300 余 平方米和彩色壁画 200 多平方米,内容丰富,充分反映了我国两汉时期文化,代表 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堪称中华汉代雕刻绘画艺术的博物馆,1988 年 1 月 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发展旅游事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最重要可以概括为人文景 观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景观旅游主要有(1)尖山乡的伏羲氏建国定都和人 文传说; (2)具茨山、摩旗山等为中心黄帝历史文化的遗迹和传说; (3)以古城寨 为中心的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历史考证; (4)以打虎亭汉墓为中心的两汉文化 游;自然风光旅游主要有:尖山乡伏羲山横跨超化、苟堂、平陌镇的具茨山的险山 奇峰,深谷幽涧,山泉茂林,古寺名木,伏羲传说的旅游。 2.3 主要主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目标目标 拟建项目位于尖山风景区沙古堆村、 神仙洞村, 紧邻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 项目评价区域内无濒危动植物、水源地、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地等 国家明令规定的保护对象, 根据现场踏勘, 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2-2, 周围敏感点示意图见图 2-2。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8 表 2-2 工程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保护目标 人数 方位 距离(m) 功能 保护级别 1 神仙洞村 111 户,391 人,已迁 38 户,133 人 / a 地块在神 仙洞村内 村庄, 居 住区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3095-2012) 一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 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2 沙古堆村 438 户,1502 人,已 迁走 100 户,350 人 / b 地块在沙 古堆村内 村庄, 居 住区 3 楼院村 298 户,1027 人,已 迁走 76 户,266 人 e 1570(相对 c 地块) 村庄, 居 住区 4 新密神仙 洞省级森 林公园 / w 相邻, 本项目 不在其范围 内 森林公 园 5 500kv 高 压线路 / / 90 (相对 c 地 块) 供电 / 备注: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500kv 高压走廊控制宽度规定为 6075m,控 制宽度内禁止其它建设活动。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 9 图 2-2 敏感目标示意图 a 地块地块 b 地块地块 c 地块地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0 2.4 评价区主要污染源调查评价区主要污染源调查 根据现场调查及咨询当地环保部门,项目区域内无大型工矿企业。 2.5 与新密市环境保护与新密市环境保护“十二五十二五”规划相符性分析规划相符性分析 该规划的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管理 体制,产业结构与布局基本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重点地区和流域环境污 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 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该规划的主要指标见表 2-3。 表 2-3 新密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现状值 目标值 一、总 量控制 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注 1】 18071.13 吨 15179 吨(削减 16%) 2 氨氮排放总量【注 1】 1157.25 吨 926 吨(削减 20%) 3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注 1】 17084 吨 16742 吨(削减 2%) 4 氮氧化物排放量【注 1】 26137 吨 20387 吨(削减 22%) 二、环 境质量 5 双洎河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级别【注 2】 劣 v 类 v 类 6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常规监测 因子达标率 100% 100% 7 城区空气质量好于 ii 级标准的天数 320 天 320 天 8 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注 3】年均值 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9 声功能区测点达标率 昼间 80% 夜间 50% 10 森林覆盖率 39.99% 43% 11 辐射环境水平 保持在天然本 底涨落范围内 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 围内 三、污 染防治 12 生活污水处理率 60% 城市85% 乡镇70% 13 中水回用率 20% 14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9% 90% 1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城区80% 农村70% 四、能 力建设 16 环境监控(信息) 、应急、固废监管、辐射 监察监测机构 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注 1】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源含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源 含工业源、生活源、机动车等。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1 【注 2】按照“十二五”时期规定的 21 项因子评价。 【注 3】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此外,该规划中强调“强化对旅游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加大旅游区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对郑州美景旅游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羲皇圣地 美景”文化旅游项目、河南盛鸿黄帝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密轩辕圣境黄帝故里文 化产业园项目的环境监管。” 本项目为文化旅游项目,项目的建设主要是展示和传播羲皇文化,为游客提供 绿色餐饮、休闲住宿及拓展训练、山村休憩养生等服务。项目运营期废气排放量较 小,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运营期噪声经采取措施后, 可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中 1 类标准,对周围环境不会 造成明显影响;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外排废水和雨水分别排入项目区域的污水和 雨水管网系统,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不直接进入地表水体,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体产 生影响;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合理的处置。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施工 期,项目采取严格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是 可以接受的。总之,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符合新密市环境保护 “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2.6 与与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新密市尖山乡(即尖山风景管理委员会) ,项目用地本项目位于新密市尖山乡(即尖山风景管理委员会) ,项目用地类型类型为为建设用建设用 地,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见图地,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见图 2-3。 项目建设符合尖山乡项目建设符合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2 图图 2-3 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尖山乡(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a 地块 b 地块 c 地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3 2.7 与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与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3-2020 年)相符性分析年)相符性分析 2.7.1 与神仙洞森林公园定位相符性与神仙洞森林公园定位相符性 1、新密神仙洞森林公园定位 主题定位:以互动体验式为主的森林观光度假旅游区。 森林生态游已日益成为人们在长期都市生活中的优先选择,以满足周边市民回归 自然寄情山水之间的美好愿望,将神仙洞森林公园打造成为郑州市周边环境最宜人的 自然风光景区,考虑到郑州市近郊旅游景点不足的现状与郑州市经济发展情况,神仙 洞森林公园以森林养生理念,结合当地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观光、休闲度 假、自然生态体验、野营拓展等综合性的旅游项目。 2、相符性分析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羲皇文化展示馆,建筑面积约 5000m2,通过实物收集,制作雕塑,利用现 代传媒技术展示羲皇文化的发源、形成和传播过程。 (2)羲皇文化休闲中心,建筑面积约 2 万 m2,利用当地独特的山地风光和特殊 的气候条件,以“羲皇文化”为主题,为顾客提供绿色餐饮、休闲住宿及商务服务。 (3)养生休闲区,建筑面积约 8 万 m2,利用山体景观建设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基 地、建设森林氧吧,展示羲皇文化、农耕文化,为顾客提供山地休闲、拓展训练、山 村休憩养生、休闲服务。 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主体定位为“互动体验式为主的森林观光度假旅游区”, 大量游客的到来必定需要配套的餐饮、休闲住宿等服务设施。从“羲皇圣地美景”文化 旅游项目的建设内容可知,项目的建设主要是展示和传播羲皇文化,为游客提供绿色 餐饮、休闲住宿及拓展训练、山村休憩养生等服务,因此,项目的建设与新密神仙洞 省级森林公园主体定位相符。 2.7.2 与神仙洞森林公园保护规划相符性与神仙洞森林公园保护规划相符性 (1)一级保护区 保护范围:神仙洞观光游览区和山水游乐区。 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丰富野生动植物胫骨及溶洞景观。 具体保护措施:该区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自然景源,也是主要游览区之一,生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4 态敏感性和视觉敏感性都较大。对本区域内的山体、水体、植被、动物等应严格保护, 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和开山采石,严格控制游人规 模和活动性质,加强游客的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2)二级保护区 保护范围:主要以生态保护区与神仙洞观光游览区植被为主。 保护对象:该范围内的次生林带、水资源、植被面貌和动物资源等。 具体保护措施:该区生态敏感性和视觉敏感性低于一级保护区。为了使森林公 园保持良好的植物景观,野生动植物得到休养生息,自然演替,保持森林公园可持续 发展。本区严禁乱砍乱伐,进一步查清动植物生境,划界保护。保持地形、地貌特色, 不得开山采石;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有碍视觉景观的设施。加强植被绿化, 特别应从四季色彩变化方面配置植物,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视觉环境。 (3)三级保护区 保护范围:cas 展示区和运动体验区。 保护对象:秀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 具体保护措施:cas 展示区应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 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旅游服务点和农村居民点污水污物的处理,严禁直 接排放;运动体验区应保护独特的山势,严禁开山采石破坏自然山体,严格控制有碍 视觉的建设行为和生产行为。 (4)外围保护区 保护范围:森林公园界线外 5001000m 范围内。 保护对象:外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具体保护措施:该区虽在森林公园界线范围以外,但在地理位置和视觉上和森 林公园联系紧密。为了保持森林公园的景观特色,保证其不受污染、保护自然环境和 生态平衡、控制建设活动,应加强该区的森林植被的保护培育,严禁乱砍伐、开山采 石等破坏环境项目建设,为森林公园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该区禁止建立污染、破坏 或者危害森林公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设施,且各项建设都应与景观相协调,不得 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 2、相符性分析 “羲皇圣地美景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项目 a、b、c 三个三个地块均与神仙洞观光游览区相邻,均地块均与神仙洞观光游览区相邻,均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5 在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外围保护区范围内在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外围保护区范围内(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出具本项目在出具本项目在 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外围保护区的证明见附件外围保护区的证明见附件 13) 。建设项目在原有村落的基础。建设项目在原有村落的基础 上进行改造、新建,不上进行改造、新建,不乱乱砍伐植被,不开山采石;项目建设主要为游客提供绿色餐饮、砍伐植被,不开山采石;项目建设主要为游客提供绿色餐饮、 休闲住宿及拓展训练、山村休憩养生等服务,不是生产性项目,并且有严格的污水、休闲住宿及拓展训练、山村休憩养生等服务,不是生产性项目,并且有严格的污水、 固废处理措施、噪声防治措施,不会对森林公园造成污染和破坏;项目尊重生态,建固废处理措施、噪声防治措施,不会对森林公园造成污染和破坏;项目尊重生态,建 筑依山势而建,色彩以深灰,木色和土黄为主,外墙材料主要以筑依山势而建,色彩以深灰,木色和土黄为主,外墙材料主要以粗批档粗批档、木格栅和当、木格栅和当 地石材为主,使建筑本身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地石材为主,使建筑本身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同时,;同时,项目区独有的杏花林观赏区项目区独有的杏花林观赏区、 森林氧吧休闲区、森林氧吧休闲区、果园种植和采摘区果园种植和采摘区等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建设等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建设,与自与自 然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然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画面。形成了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画面。因此,项目的建设因此,项目的建设 与森林公园景与森林公园景观协调。综上所述,项目与新密神仙洞森林公园保护规划相符。观协调。综上所述,项目与新密神仙洞森林公园保护规划相符。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6 图 2-4 项目与新密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位置关系示意图 a 地块 b 地块 c 地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7 2.8 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 (2012-2030 年)相符性分析年)相符性分析 新密市人民政府于 2013 年 9 月 4 日以新密政文2013129 号文对新密市尖山风 景区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2012-2030 年) 进行了批复。该规 划批复文件见附件 5。本项目与该规划的相符性论述如下: 新密市尖山风景区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范围为:五虎沟、楼院、沙古 堆、神仙洞、丁沟五个行政村所辖区域,面积 1547.39hm2。郑州美景旅游产业开发有 限责任公司“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位于神仙洞村和沙古堆村,因此,项目在新 密市尖山风景区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范围内。 2.8.1 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村庄整合规划的相符性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村庄整合规划的相符性 依据规划,五虎沟、楼院、沙古堆、神仙洞、丁沟五个行政村全部迁入杏苑社区。 杏苑社区选址在区域中部,沙丁公路东侧,孙家门现状居住周边范围,区域内的现状 居民点在规划期限内逐步整合到社区集聚。郑州美景旅游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羲皇 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 a、b、c 三个地块原有村落将迁入杏苑社区。因此,项目建 设与社区村庄整合规划相符。 2.8.2 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管制规划的相符性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管制规划的相符性 1、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管制规划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和防灾减灾等要求,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合理 节约利用土地,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划 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类。在一级空间的基础上,分解为若干二、 三级空间单元,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规划管理单元,对这些单元内的开发活动进行差 别化的控制引导,以实现区域空间紧凑、集约高效利用。 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主要指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矿产储藏区 等不宜村镇布点的区域。 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主要指需要对村镇布局、建设规模和强度、用地性质等方面有严格要 求的区域,包括一般农田用地区、重要生态廊道。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8 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主要是指对村镇建设进行一般性控制和引导的区域,包括村镇建设区、 旅游服务区等其他建设用地及其他适宜建设的区域。在该区域范围内,村镇建设活动 应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表 2-4 管制分区一览表 序号 一级空间分区 二级空间分区 三级空间分区 1 禁止建设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土管部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神仙洞景区、人文景观旅游区等 地质灾害频发区 区域内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的区域 2 限制建设区 高压走廊 区域内三条 550kv 和一条 220kv 高压走廊 一般耕地保护区 土管部门划定的耕地保护区 3 适宜建设区 适合建设的用地 区域内除限建、禁建以外的区域 2、相符性分析 根据图 2-5 可知,本项目用地属于商业设施用地,选址不属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 空间管制规划所划定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属于适宜建设区。 新密市尖山风景区杏苑新型农村社区区域内现有三条 550kv 和一条 220kv 高压走 廊。高压线不能随意在规划建设区内斜穿,而应顺着道路走向、综合廊道走向进行布 线,控制预留的高压通道禁止其它建设活动。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高压走廊控制宽度见表 2-5。 表 2-5 高压走廊控制宽度一览表 电压等级 35kv 66kv、110kv 220kv 330kv 500kv 宽度(m) 1220 1525 3040 3545 6075 本项目 a、b 地块距离高压线较远,c 地块与 500kv 高压走廊距离约为 90m,均 不在高压走廊控制宽度范围内。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管制 规划。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9 图 2-5 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管制规划图 a 地块 b 地块 c 地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0 2.8.3 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布局规划的相符性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布局规划的相符性 1、杏苑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规划 杏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形成以下几个主题分区: 神仙洞中心景区 在区域西北部,以天然的溶洞景观为核心打造旅游风景区,集观光旅游、休闲购 物等功能于一体,配备较高水平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 商务休闲区 在区域西北部,神仙洞景区东侧,以会务酒店为主体,建设自然环境优美的休闲 度假区。 养生休闲区 在区域北部,原丁沟村西和沙丁公路西侧两个缓坡地块布置以棋盘谷精品酒店为 主体,配建以疗养、休闲为一体的高尚度假村。依托临近神仙洞景区的良好自然景观 资源,着力打造高品位的休闲度假场所,酒店度假村注重养生保健功能及其相关配套 设施的设置。 农业生态休闲区 在区域中部和东部,沙丁公路西侧布置以农业生态度假山庄为中心,结合山体实 际空间特色规划果园种植和采摘区,采摘园设置于酒店周边,游客可以亲手种植、采 摘,体验田间生产的乐趣。 特色美食区 在区域南部现状沙古堆村处,建设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特色美食区,借助得天 独厚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和有机的,原生态的饮食文化产业。既迎合时下城市 人追求天然健康的口味,同时也很好地提升当地原生态的农产和人力资源。 户外运动区 在区域西部规划主要有两大景点:滑雪滑草练习场给喜欢运动和冰雪的游客提供 休闲新选择;徒步越野探险营地让紧张而忙碌的都市人从此有了一个放松身心的户外 营地。 度假休闲区 在区域东部,利用临近 s323 和郑少洛高速新密西出入口的便利条件,结合现状五 虎沟现状地形,开发供郑州、新密市民近郊度假休闲的场所。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1 经济林果区 区域现状分布20万余株野生杏, 已成为省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采风创作基地, 规划利用现状区域的野生杏林、及林果分布,发展观光休闲。 2、相符性分析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三个地块主要建设内容分别为: a 地块:羲皇文化休闲中心区(包括休闲主楼、会议中心及中餐厅、服务中心) 和神仙洞养生休闲区; b 地块:书院、茶吧、spa、餐厅、精品店、客房等; c 地块:羲皇文化展示馆和沙谷堆养生休闲区。 本项目 a、b、c 三个地块分别对应杏苑新型农村社区商务、养生休闲区和农业生 态休闲区,对比可知,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主题分区一致。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2 图 2-6 杏苑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a 地块 b 地块 c 地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3 2.8.4 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用地布局规划的相符性与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用地布局规划的相符性 1、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商业设施用地为主,均依托 沙丁公路进行布局。 二类居住用地:按照河南省新密市“三化”协调空间布局规划 ,确定杏苑社区 选址在沙丁公路东侧、孙家门现状居住周边范围,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安 置沙古堆、神仙洞两个行政村的居民,并配套相应的商业、文化娱乐、幼儿园等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 10.35hm2,占总建设用地的 6.49%。为方便居民日 常生活需求,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在居住用地南侧布置菜地,为居民提供自给自足的种 菜场地。占地约 39915m2,人均约 10m2,按户分给安置区居民。 中小学用地:在杏苑社区东侧布置服务本社区居民的小学,规划用地面积 0.99hm2,占总建设用地的 0.62%。 商业设施用地:依据区域产业发展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考察、康体娱乐、文 化体验、科考探险、商务会展、养生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景区,结合地形,沿沙 西公路布置相应商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设施用地 133.54hm2, 占总建设用地 83.79%。 道路广场用地:主要为贯穿整个区域的沙丁公路用地,规划沙丁公路路面宽度 6.2m,x025 与沙丁公路交叉口向北至社区北侧居住用地人口集中段路面宽度 15m。 道路广场用地 14.5hm2,占总建设用地的 9.10%。 2、相符性分析 根据图 2-7 可知,本项目属于文化旅游项目,a、b、c 三个地块均属于商业设施 用地,符合杏苑新型农村社区用地布局规划。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4 图 2-7 杏苑新型农村社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c 地块 b 地块 a 地块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5 2.9 新密市及尖山风景新密市及尖山风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1)新密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根据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 新密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为李湾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 11 眼井)。 李湾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李湾水库整个水域及其沿岸 200 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为双洎河入库口以上的水域及两侧 200 米的陆域;一 级保护区外, 李湾水库沿岸 1000 米的陆域。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 围为取水井外围 50 米的区域。 李湾水库位于本项目区西南侧,距本项目区约 12km;因此本项目不在李湾 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范围内。 (2)巩义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根据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 巩义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为坞罗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巩义三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 10 眼井)。 坞罗水库一级保护区为坞罗水库整个水域及其沿岸 100 米的陆域。二级保护 区: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向东 2500 米、向南 2500 米、向西 700 米的汇水区域。 巩义三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 10 眼井)一级保护区为取水井外围 200 米的区域;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以外,邙山与黄河所夹的整个滩区。 本项目区距坞罗水库、巩义三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距离较远(大于 15km) ,不在坞罗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范围内。 本项目位于山区,当地居民主要依靠收集雨水和天门池水库、长沟峪水库的 坑塘水用作生活和生产用水。 本项目生活用水的取水水源拟选取 300m 以下区域含水层寒武系灰岩溶蚀裂隙 承压水,取水点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沙古堆村,地下水取水许可证见附件 8;生态 及景观用水选用天门池坑塘地表水。根据项目水资源论证(见附件 9)可知,本项目 运营取水量小于水源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 项目采用的取水方式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 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因此项目的取水水量是有保障的,选取的取水方式是合理的, 符合当地资源实际状况和新密市水资源来发利用规划的要求。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6 2.10 与河南生态与河南生态省建设省建设规划规划纲要纲要(2011-2030)的的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 2.10.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人口资源环境按照人口资源环境 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调整开发结调整开发结 构构, ,推动各个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发展推动各个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发展,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 适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 局。局。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推动资源利 用方式根本转变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资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 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促进 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和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大加大 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 建设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重解决关系群众健康的着重解决关系群众健康的 突出环境问题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 业的布局优化、污染防治以及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努力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业的布局优化、污染防治以及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努力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宣传教育等综合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宣传教育等综合 手段手段,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生态省建设管理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生态省建设管理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 态效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 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 度、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度、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 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省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省建设 的良好氛围。的良好氛围。 2.10.2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羲皇圣地美景”文化旅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7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区域合作、全民共建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区域合作、全民共建的原则,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力争通过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力争通过 20 年的努力年的努力,在全省建立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在全省建立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 环境友好的生态人居体系、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环境友好的生态人居体系、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支撑和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支撑和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把我省努力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类岗位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库攻略
- 三农融资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三八急救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小儿贴敷疗法课件
- 大学社团心得体会
- 大学生父亲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三体好书课件
- 小儿脑瘫的护理课件
- 小儿胸部X线摄影课件
- 垃圾分类公益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住培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写字楼租赁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指南
- DB42∕T 2151-2023 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
-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交流合作总结范文
- 分包招采培训课件
- 神经刺激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司全员销售管理办法
-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全国一卷真题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 课程思政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防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