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ps技巧.doc_第1页
[高等教育]ps技巧.doc_第2页
[高等教育]ps技巧.doc_第3页
[高等教育]ps技巧.doc_第4页
[高等教育]ps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调整边缘工具消除抠图后的白边2009-6-14来源:电脑报 作者:祁连山抠图的时候,有的照片边缘部分非常模糊。抠出的图片边缘或头发位置有一些残留白边。这些非常影响照片的美观。大家可能有很多办法消除白边,不过PS自带有快速消除白边的工具既“调整边缘”。利用它可以高效的去除白边。下面的教材将非常详细的介绍这款工具的使用方法。原图用Photoshop抠图时最常遇到一个问题:由于无法完全准确建立选择区,抠完后的图像会残留下背景中的杂色。我们常统一称此类现象为白边(图1)。对于这类讨厌的白边,现在我们有没有什么简单快捷的方法来处理呢? 1、抠出的图像周围有白边。 在较低的版本中,我们可以使用“消除锯齿”命令和设置羽化半径的方法直接建立出带有渐隐边缘的选择区。但选择区一旦建立好,就不能直接更改了。想要更加细致的修改就必须借助通道、蒙版或者快速蒙版这样的复杂操作。而在Photoshop CS3及以上的版本中,有一个非常可爱的选择辅助工具“调整边缘”。运用它上面一系列的滑块和显示模式,我们就可以解决白边问题了。2、初识调整边缘工具。对于调整边缘工具,想必有很多朋友都比较陌生。我们有必要在用它进行去白边前对它有个简单的认识。以抠出主角女孩为例,我们先使用套索工具建立出主角女孩的选区,单击属性栏中的“调整边缘”按钮,弹出调整对话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界面(图2),可以看到,调整边缘工具分为左上角的调整滑块区、中间的显示模式区、下部的说明区、右上角的按钮与预览区四个大的区域。 调整滑块区:使用滑块改变选区的边缘,使它更加软或者硬、平滑或者细致,也可以改变选区的扩展与收缩量,使它更小或者更大,最终符合我们的要求。 显示模式区:使用各种方式显示出选择区的范围,以屏蔽选择区外图像对我们操作的影响,便于观察抠出图像与各种背景的混合效果。说明区:类似于帮助,它显示当前设置工具的简单介绍,对我们的操作起到提示作用。按钮与预览区:它们和别的工具一样,可以对当前的操作进行确认、复位,以及预览调整结果。3、如何去白边。认识了调整边缘工具后,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些选项除去那些讨厌的白边呢?事实上去除白边,我们主要是运用调整边缘工具的调整滑块区和显示模式区,它们可是调整边缘工具的核心哟!半径选项的作用是,通过调大它的数值,将选区边缘变得更加柔和,特别适合调整具有柔软边缘的角色,比如本例中女孩穿的毛衣、毛茸茸的帽子以及柔软的头发。如果边缘太过于生硬,在合成时会显得很假。用这个选项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比度则和半径选项相反,增大它的数值可以将边缘变得非常硬。如果我们抠取的是边缘十分清晰的主体,可以利用这个选项增加边缘的清晰程度。增加平滑值可以将选区中的细节弱化,去除毛刺或者缝隙,使选择区更加平滑。羽化选项可以将选区边缘进行模糊处理,它和半径选项是不同的,半径选项是向选区内部渐隐,而羽化选项则向边缘两侧软化。相比来讲,半径选项更不易引起白边或者黑边现象。收缩/扩展选项可以将选区变大或者变小,如果你的选区框选得过大,会露出一部分背景,那么将它缩小一点,就可以改善啦!我们再来看看五种显示模式。第一种为标准模式,即我们做出选区后,不做任何设置时的默认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背景与选择区的内部。第二种为快速蒙版预览模式,它可以将选区以外的部分用半透明的颜色盖起来,从而强化我们的选区,让我们更容易观察到选区的形状。第三种和第四种分别是黑背景和白背景模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模式观察到我们抠取图像放在暗背景和亮背景中时,边缘是否融合正常。最后一种为蒙版预览模式,我们可以利用它观察到选区的边缘情况。它是最为直观的选区观察工具,适合对通道和蒙版非常熟悉的用户使用。图3为设置了半径选项和平滑选项的边缘调整效果。我们使用蒙版预览模式来看一下选区的情况,可以看到,经过调整之后,选择区变得更加平滑,渐隐的边缘使主体可以与背景更加柔和地融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调整边缘工具是用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如果想做出十分复杂的选区来,我们还是需要对通道、蒙版、计算等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真正掌握较复杂的技术。 常见的锯齿产生原因及去除办法详解2009-6-7来源:蓝色理想 作者:Wonton我们在处理图片或制作图形的时候,很多图形刚制作的时候边缘是光滑的,等稍微变形或者缩小的时候就出现了锯齿。因为PS是位图,不能像矢量图那样缩放自如。如果发现有锯齿,下面的教程会详细分析原因及解决锯齿问题。一、ctrl+t 类变形导致的锯齿问题 1-1 原因:常规选项设置不当(很少有的情况)解决:打开菜单 编辑-首选项-常规。请确保你的图像插值设置为“两次立方(适用于平滑渐变)”。当然你有特殊需要且明确这里选项的含义则另当别论(比如说像素风格的缩放一般用“邻近”来确保不模糊)。1-2 原因:旋转与缩小等产生的锯齿与走形 1-2-1解决:先旋转后缩小,分两步走(把一次ctrl+t 拆分为两次,最后一次再缩小可以减少变形/旋转产生的毛刺)。1-2-2 采用矢量对象(比如常见的文字透视变形,不要选择栅格化,而采用转换为形状)。矢量对象在一般情况下变形更保真,另一个显著优点是经得起反复ctrl+t 而不会产生问题。 1-2-3 有多大画多大,最好别ctrl+t (特别适用于简单形状)。同理,能少ctrl+t,就不要反复ctrl+t 。特别忌讳拉大又拉小,转来又转去 结合第一条:如果存在缩小,最好是两次变形,一次形状到位,第二次缩小。 1-3 原因:旋转90度/180度时,如果用中点定位则会发生重新运算。导致模糊or锯齿产生。解决:要想最大程度保持原样,最好在90度(180度)旋转时用角点定位(随便哪个角点)。这样可以避免重新运算像素导致的质量损失。二、多次填充选区产生的锯齿问题 原因:反复的填充(包括涂画、拉渐变等等)导致原本用于平滑的边缘半透明像素叠加,越来越不透明产生实体锯齿。解决:(首先,将可能需要反复填充的区域弄在独立的层) 2-1 填充一次后,立即锁定图层的透明区域。这样你再怎么填充,边缘都不会变实。2-2 纯色改用shift 填充。填充前景色或者背景色的时候,按住shift ,就会保留透明像素。 2-3 用不透明区域建立蒙版(ctrl+缩略图选中图层不透明区域,然后点击图层面板下面的添加蒙版按钮);或者使用下一图层(这个图层只填充一次,仅用以定义外形)做剪贴蒙版。由于蒙版不再改动,所以透明区域也不会变化,边缘半透明自然也不会有问题。三、魔棒/磁性套索 等选择工具选出的区域有锯齿 原因:由于图片压缩等等原因产生的锯齿(jpg图片常见的矩形色块),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软件区分/吸附不准确。解决:最好别折腾质量差的图片,或用路径工具给这种图片作选区。偷懒一点的办法,可以在选择完毕后用ctrl+d 羽化一点选区。具体羽化量参考实际用途及锯齿程度。还可以用调整边缘控制面板调整选区后再作运用。另外也可以用图层蒙版来处理这类对象的边缘(当然只是一个补救措施),具体: ctrl+缩略图选中图层不透明区域,然后点击图层面板下面的添加蒙版按钮生成蒙版。按住alt键点击蒙版(可以直接看到蒙版);然后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来处理蒙版,使得边缘锯齿消除。然后再用 ctrl+m 打开曲线工具,拉大对比,把模糊的地段区分开来。注意拉得太直又会有锯齿了,具体参照下面的步骤:四、锐化过度产生的局部锯齿 解决:4-1 历史纪录画笔。历史纪录画笔是个好东西,把还原点设定在锐化前,然后使用恰当的设定(笔刷的硬度不透明度等等),不透明度最好不要设定太高。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多涂或者少涂两遍。让锐化前后的图象“综合”一下。4-2 涂抹,模糊工具。具体就不多讲了。4-3 渐隐滤镜效果(ctrl+shift+f ,也称“消退”)。单步滤镜产生的效果都可以用消退,令使用后和使用前的效果混合。我们可以用它减弱效果,或者快速完成一些特殊的用途。这个东西放在这里只是顺带提一下,用得多了会发现这个命令很有用。五、图层样式-描边后感觉描边有锯齿 原因:描边样式对半透明像素反应比较明显 (所以我们也常用描边样式检查是否存在看不见的游离像素)。解决:5-1 如果是个纯色对象,直接锐化即可让边缘毛刺得到改善;如果是有内容的,为了不锐化到图像本身,只锐化形状边缘,可以如下操作。ctrl+缩略图选中图层不透明区域,再收缩选区1像素,然后再反选,最后菜单-滤镜-锐化-锐化。5-2 如上处理之后,还有不平整。就使出终极大法,硬橡皮擦!用硬度100%的橡皮擦(画笔模式)小心的擦除多余的部分。六、矢量形状 图层样式-描边后感觉描边虚化(主要是横/竖线) 原因:矢量对象的路径节点,坐标比像素要精确,精确到小数点后具体几位记不清楚了。所以可能不会落在整数点上。比如说一条水平线,两个节点的y=3.56 这样它就是不清晰的,当然描边也会模糊掉。解决:如果你始终在100%的缩放倍数下绘制矢量形状,你完全不会碰到这个问题。在100%下你的节点必然落在整数位置上。如果放大到200%绘制,你的节点有可能坐标就是 x=2.5,y=3.0 这样。300%下 就是x=45.33,y=5.66 这样。如果你随便拉动导航器下面的缩放,比如说52.3%,那就更难落到整数位置上了。所以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在 类似100%、50% (必然落在2的倍数上)、25%这样的放大倍数下绘制。或者在200%,400%这类的大小下绘制后,用键盘方向键移动位置不对的节点几次来到达整数位。七、压缩图片调亮暗部后出现块状等无必要细节(锯齿) 原因:还是压缩算法的问题,把一些层次不明显的东西块状化了。一调曲线,就变得非常明显。解决:7-1 用20%-30%的软边缘图章反复压盖。这也是一些影楼常用的磨皮方法,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细节。具体不再赘述7-2 用修补工具。也不赘述,属于修图的范畴。7-3 用模糊工具或者选择后用模糊滤镜等。图示详解多图层排列对齐技巧2009-5-24图层排列对齐经常用到,PS有自带的专门对齐工具,运用起来非常快捷,只要把想要对齐的几个图层选择,点一些对齐的方式即可。如果你还没有发现这个方法,本教程将会对你有很大帮助。1、新建文档,选择油漆桶工具,给背景填充一种图案。2、打开一张图片,用移动工具点住它拖到背景上来。3、按Ctrl+T键缩放调整图片的大小,按回车键确认调整。4、新建一个图层,放到照片层之下,用矩形选框工具画一个框,我们要给照片做一个边框。5、将前景设为白色,选择油漆桶工具,给选框填充前景色,Ctrl+D取消选区。设置如图:6、这时候关键的一步来了。我们的目的是想把照片放于白框的正中,让白框形成照片的边框,所以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应该是正中,应该怎么办呢?光靠我们眼睛是没那么精确的。 方法如下:首先选择它们其中一个图层,再按住Ctrl键点击另外一个图层,将这两个图层选中,选择移动工具,这时候属性栏上面就有一些对齐的按钮了。点一下垂直居中对齐,照片与白框在一条水平线上对齐了。、再点一下水平居中对齐,这样照片与白框就是正中对齐了。 8、按Ctrl+E将两层合并到一层,再双击图层,设置投影,如下:得到效果如下:9、当我们想让照片跟背景对齐的时候,比如我想让这张照片位于画布的左上角,同样我们就选中照片跟背景的图层,点一下左对齐和顶对齐,如图:10、当你想让谁与谁对齐的时候,你必须要选中它们所在的图层照片与背景居中对齐:我们在排队的时候,随着一声“向右看齐”!,每一行都以最右边的一个人作为基准进行排列。这里的图层对齐也要有个基准层。基准层保持保持不动,其他图层参照基准层进行移动。那如何确定谁是基准层呢?这要分开2种情况来说。 一是同时选择多个图层的情况下(无论这些层是否被链接)。向上看齐(即顶对齐)就以原先位于最顶部(仅限于所选择的图层中)的图层为基准层,那么向下看齐(即底对齐)就是以原先位于最底部的层为基准层。垂直中齐则两个(或多个)图层同时向中心位置移动。)引用于大师之路如下图,同时选中多张图片:点击右对齐,大家哗啦一下全以最右边的这张图片为准右对齐了,其它对齐也同理。二是链接了多个图层,但只选择了其中某一层,意思就是当你想让大家都以某一张图片为准对齐(无论这张图片在什么位置),你就先选择它所在的图层,然后按住Ctrl键再选中其它的图层,点右键链接图层,再选择一种对齐,那么对齐的基准层就是你首选选择的那个图层。 这个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试验一下,具体理论可以去看大师之路。我们看到排列对齐的按钮有12个。可是我们现在只能选择前面6个,后面6个无法使用,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后面那6种属于分布方式,必须有三个以上的层链接才有效。大家可以自己先试试看我们选中三个以上图层,按一下水平居中分布,就将图片以平均的距离水平分布开来了,如下图:最后将图片旋转一下,放上一些剪贴素材装饰出自已喜欢的效果! 常见的物体倒影制作方法2009-5-10本教程重点介绍两张常见倒影制作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复制原物体,翻转后拉上透明渐变来制作倒影。不过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规则的物体,如果不规则的则需要经过一系类的特殊处理才可以。 1、新建一个大小适当的文档,加一个好看的背景,打开下图所示素材导入文档,ctrl+J复制图层,编辑-变换-垂直翻转将翻转的图层拖至下方。2、为翻转的图层添加图层蒙版,选中渐变工具,选择线性渐变,在图层蒙版上拖出渐变。3、倒影制作完成。此种方法适合大都数单一的平面物体。4、将下图所示素材导入文档,如以上步骤复制好倒影图层,由于素材有一点的透视效果,因此不能直接利用渐变拖出。5、我们可以分步进行操作。首先以顶点为分界处,先框出右边的矩形选区。6、中心点移至左上角,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圆心定位于此,按住ctrl+adlt+shift键,鼠标各上拖动右侧中间的定位点直至重合。7、如法炮制出左边的倒影效果。8、最后同样添加图层蒙版,用渐变拖出,倒影制作完成。详解钢笔工具使用技巧2009-4-19前言:贝塞尔曲线工具是绘图软件安中非常重要的绘形工具,但是很多人都觉得难以掌握,本教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Photoshop中的钢笔工具的功能和使用,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 在Photoshop中,如何得到想要的曲线?如何绘制出复杂的路径?如何编辑已有的路径曲线?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请出这篇教程的主角钢笔工具。(本文以最新的Photoshop7.0为例)1、钢笔工具“坐落”在Photoshop的工具箱中,鼠标右击钢笔工具按钮可以显示出钢笔工具所包含的5个按钮(如图1),通过这5个按钮可以完成路径的前期绘制工作。 2、再用鼠标右击钢笔工具上方的按钮又会出现两个选择按钮(如图2),通过这两个按钮结合前面钢笔工具中的部分按钮可以对绘制后的路径曲线进行编辑和修改,完成路径曲线的后期调节工作。 3、如果说画布是钢笔工具的舞台,那么路径调板就是钢笔工具的后台了。绘制好的路径曲线都在路径调板中,在路径调板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条路径曲线的名称及其缩略图。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这些和路径有关的工具和调板的用法。 一、钢笔工具选择钢笔工具,在菜单栏的下方可以看到钢笔工具的选项栏。钢笔工具有两种创建模式:创建新的形状图层和创建新的工作路径(如图3)。 创建形状图层模式 创建形状图层模式不仅可以在路径面板中新建一个路径,同时还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了一个形状图层,所以如果选择创建新的形状图层选项,可以在创建之前设置形状图层的样式,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的大小。勾选自动添加/删除选项,可以使我们在绘制路径的过程中对绘制出的路径添加或删除锚点,单击路径上的某点可以在该点添加一个锚点,单击原有的锚点可以将其删除,如果未勾选此项可以通过鼠标右击路径上的某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锚点或右击原有的锚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锚点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勾选橡皮带选项,可以让你看到下一个将要定义的锚点所形成的路径,这样在绘制的过程中会感觉比较直观。创建新的工作路径单击创建新的工作路径按钮,在画布上连续单击可以绘制出折线,通过单击工具栏中的钢笔按钮结束绘制,也可以按住Ctrl键的同时在画布的任意位置单击,如果要绘制多边形,最后闭合时,将鼠标箭头靠近路径起点,当鼠标箭头旁边出现一个小圆圈时,单击鼠标键,就可以将路径闭和。如果在创建锚点时单击并拖拽会出现一个曲率调杆,可以调节该锚点处曲线的曲率,从而绘制出路径曲线。二、路径节点种类和转换点工具: 路径上的节点有3种:无曲率调杆的节点(角点),两侧曲率一同调节的节点(平滑点)和两侧曲率分别调节的节点(平滑点)(如图4)。 3种节点之间可以使用转换点工具进行相互转换。选择转换点工具,单击两侧曲率一同调节或两侧曲率分别调节方式的锚点,可以使其转换为无曲率调杆方式,单击该锚点并按住鼠标键拖拽,可以使其转换为两侧曲率一同调节方式,再使用转换点工具移动调杆,又可以使其转换为两侧曲率分别调节方式。 在绘制路径曲线时,锚点的两侧曲率分别调节方式较难控制,下面我们就通过绘制一条如图5所示的曲线来说明如何准确地创建这种调节方式的锚点。选择钢笔工具,先按住Alt键,然后在画布上单击并拖拽,定义第一个锚点,松开鼠标键,在松开Alt键,单击第二个锚点的位置并拖拽,当曲率合适后,按住Alt键然后将鼠标向上移动,可以看到该锚点变为两侧曲率分别调节方式,当曲率调节合适后,先松开鼠标键然后再松开Alt键,在最后一个锚点的位置单击并拖拽来完成此路径曲线的绘制。 三、自由钢笔和磁性钢笔工具 使用自由钢笔工具,我们可以像用画笔在画布上画图一样自由绘制路径曲线。你不必定义锚点的位置,因为它是自动被添加的,绘制完后再做进一步的调节。自动添加锚点的数目由自由钢笔工具选项栏中的曲线拟和参数决定,参数值越小自动添加锚点的数目越大,反之则越小,曲线拟和参数的范围是0.5像素到10像素之间。如果勾选磁性的选项,自由钢笔工具将转换为磁性钢笔工具(如图6),磁性选项用来控制磁性钢笔工具对图象边缘捕捉的敏感度。宽度是磁性钢笔工具所能捕捉的距离,范围是1到40像素;对比是图象边缘的对比度,范围是0到100;频率值决定添加锚点的密度,范围是0到100。 下面我们通过绘制图7中的图形来学习磁性钢笔工具的使用。 先按住Alt键,这样可以使磁性钢笔工具绘制出直线,然后在图形左下的直角点单击,当绘制最后一段直线时,松开Alt键,沿着图形的边缘移动,锚点会自动添加,遇到图形比较尖锐的地方捕捉不到的时候,可以手动单击来添加锚点,需要绘制直线时要提前按下Alt键,最后效果如图8所示。 四、添加锚点工具和删除锚点工具: 添加锚点工具和删除锚点工具主要用于对现成的或绘制完的路径曲线调节时使用。比如我们要绘制一个很复杂的形状,不可能一次就绘制成功,应该先绘制一个大致的轮廓,然后我们就可以结合添加锚点工具和删除锚点工具对其逐步进行细化直到达到最终效果。五、路径选择工具和直接选择工具:路径选择工具和直接选择工具在绘制和调节路径曲线的过程中使用率是很高的。路径选择工具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组件(如图9)。 勾选显示定界框(如图10),单击定界框,路径选择工具的选项条会变为变换数值输入条。当选择至少两条路径曲线,然后单击选项栏中的组合按钮,将其组合为一条路径,还可以对选择的路径应用对齐(至少选择两条路径)和排列(至少选择三条路径)。 直接选择工具在调节路径曲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对路径曲线来说最重要的锚点的位置和曲率都要用直接选择工具来调节。 六、路径调板如果说画布是钢笔工具的舞台,那么路径调板无非就是钢笔工具的后台了。绘制好的路径曲线都在路径调板中,在路径调板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条路径曲线的名称及其缩略图,当前所在路径在路径调板中为反白显示状态。在路径调板的弹出式菜单中包含了诸如新建路径,复制路径,存储路径等命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也可以单击调板下方的按钮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如图11)。 A用前景色填充路径(缩略图中的白色部分为路径的填充区域)。B用画笔描边路径。C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D从选区生成工作路径。E创建新路径。F删除当前路径。 钢笔工具在Photoshop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小到基本几何形状的绘制,大到复杂曲线的绘制,钢笔工具都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多一点耐心,我们可以将钢笔工具用得更好。动画详解通道抠图2009-4-5来源:红人居 作者:不详 原图最终效果1、请先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在看教程 !通道扣图原理:通道有:颜色通道、ALPHA通道、和专色通道。其中ALPHA通道是用来存储选区的,ALPHA 通道是用黑到白中间的8位灰度将选取保存。相反我们可以用ALPHA通道中的黑白对比来制作我们所需要的选区。(ALPHA通道中白色是选择区域)色阶可以同过调整图象的暗调、中间调和高光调的强地级别,校正图象的色调范围和色彩平衡。我们可以通过色阶来加大图象的黑白对比 ,用此来确定选取范围 1.打开通道面版 我们首先在红、绿、蓝三个通道中选择出一个颜色对比较明显的复制这个通道,在这里我选择了蓝色通道。2、点图象调整色阶,将黑色的小三角向右移动,调整暗色调的色阶,然后在将白色的小三角向左移,调整亮色调的色阶,以此来将图象中人物和背景的色调分离出来,也可以在上面输入色阶:135/1.00/195。3、人物的轮廓已经基本上和背景分离出来了,然后我们用画笔工具将人物里面的白色涂抹成黑色。4、点图象调整反相,将人物部分变成白色也就是选择区域。5、点通道面版下面的将“通道作为选区载入” 然后回到图层面版,选择背景图层。6、选区已经制作完成 然后用剪接粘贴的命令将人物选取出来。Photoshop画笔面板设置及应用详解2009-3-29除了直径和硬度的设定外,Photoshop针对笔刷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设定,这使得笔刷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再只是我们前面所看到的简单效果。快捷键F5即可调出画笔调板,注意这个画笔调板与画笔工具并没有依存关系,这是笔刷的详细设定调板。其实应该命名为笔刷调板更为合适。 点击画笔调板左侧的“画笔笔尖形状”,如果下面各选项(如形状动态)如果有打勾的,先全部去掉。然后在笔刷预设列表中选择9像素的笔刷。如下图。从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直径和硬度,它们的作用和前面我们接触过的一样,是对大小和边缘羽化程度的控制。最下方的一条波浪线是笔刷效果的预览,相当于在图像中画一笔的效果。每当我们更改了设置以后,这个预览图也会改变。现在看一下硬度下方的间距选项,现在的数值是25%,这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我们前面所使用笔刷,可以看作是由许多圆点排列而成的。如果我们把间距设为100%,就可以看到头尾相接依次排列的各个圆点,如下左图。如果设为 200%,就会看到圆点之间有明显的间隙,其间隙正好足够再放一个圆点。如下右图。由此可以看出,那个间距实际就是每两个圆点的圆心距离,间距越大圆点之间的距离也越大。那为什么我们在前面画直线的时候没有感觉出是由圆点组成的呢? 那是因为间距的取值是百分比,而百分比的参照物就是笔刷的直径。当直径本身很小的时候,这个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圆点间距也小,因此不明显。而当直径很大的时候,这个百分比计算出来的间距也大,圆点的效果就明显了。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试验,保持25%的间距,分别将直径设为9像素和90像素,然后在图像中各画一条直线,再比较一下它们的边缘。如下左图。可以看到第一条直线边缘平滑,而第二条直线边缘很明显地出现了弧线,这些弧线就是许多的圆点外缘组成的,如下右图。因为如此,所以使用较大的笔刷的时候要适当降低间距。但间距的距离最小为1%,而笔刷的直径最大可以为2500像素。那么当笔刷直径为2500像素时,圆点的间距最小也达到25像素,看起来是很明显的。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干脆就画一个大的长方形来代替也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关闭间距选项,那么圆点分布的距离就以鼠标拖动的快慢为准,慢的地方圆点较密集,快的地方则较稀疏。之前我们使用的笔刷都是一个正圆形,现在多了一个圆度的控制,我们就可以把笔刷形状设为椭圆了。圆度也是一个百分比,代表椭圆长短直径的比例。100%时是正圆,0%时椭圆外形最扁平。角度就是椭圆的倾斜角,当圆度为100%时角度就没意义了,因为正圆无论怎么倾斜样子都一样。 除了可以输入数值改变以外,也可以在示意图中拉动两个控制点(红色箭头处)来改变圆度,在示意图中任意点击并拖动即可改变角度。使用翻转X与翻转Y后,虽然设定中角度和圆度未变,但在实际绘制中会改变笔刷的形状。如下左图,横方向是翻转X的效果,竖方向是翻转Y的效果。 看起来似乎两种翻转效果是一样的,都是旋转了一定的角度,其实不是。翻转和旋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如下右图,仔细观察一下椭圆边缘红色绿色蓝色三个点在翻转之后的位置,就会明白这并不是旋转所能够做到的。翻转又称为镜像。把上图左上角的椭圆画在纸上,然后拿一面镜子,分别放在图中两条细线的位置,从镜子中就看到的情景就是镜像。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做做,看看那镜像是不是上图的效果。前面我们说过笔刷间距的问题,这个间距在椭圆下有些特殊。我们设置一个直径20像素,角度15,圆度50%,间距200%的笔刷,按住SHIFT键绘制一个类似下左图的效果。看到两条直线笔刷的距离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椭圆有两条标准作图半径(直径),一条最长一条最短,称为长半径(直径)和短半径(直径)。作为笔刷间距的是前后两个圆点的圆心距离,而这个距离正是以短半径(直径)作为标准的。注意我们设置的间距为200%,如果椭圆的长直径为10像素,短直径为5像素,笔刷圆点的圆心距离就是5x200%=10像素。此时如果沿着椭圆的长直径方向绘制,将会看到原点头尾相接,因为圆点之间10像素的圆心距离和本身10像素的长直径相等。而只有沿着短直径方向绘制,才会真正看到200%的间距效果。如下中图,预览图中的两条直线就是椭圆的长直径和短直径,而左图就是大体沿着这两条直线的方向绘制的。如果把圆度设置得大一些,比如60%,这个时候用200%的间距就无论如何不可能画出相接或重叠的圆点了。如下右图。如果要在长半径方向上头尾相接,那么圆度乘以间距必须等于1。大于1就相离,小于1笔刷圆点就会有重叠部分。因此当笔刷为椭圆的时候,绘制的实际间距可能会小于所设定的间距大小。当笔刷为正圆时,由于长短直径相等,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而要保证笔刷间距在任何方向上都相等,必须为正圆笔刷。 除了正圆与椭圆之外,我们在以后还会学习用任意形状作为笔刷。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笔刷设定中的形状动态是怎么回事。先在笔尖形状设定中把间距设为150%。然后点击“形状动态”选项,将大小抖动设为100%,控制选择关(没有绘图板设备的情况下选择钢笔压力也可),最小直径、角度和圆度都选择0%。如下左图。会看到如下中图的效果。所谓抖动就是随机,所谓随机就是无规律的意思。比如说一个随机个位数,那么这个数字可能是1可能是8可能是3,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就如同你把手中的沙子洒落到地上,沙粒的落点就属于随机,随机数是不可预测的。 那么大小抖动就是大小随机,表示笔刷的直径大小是无规律变化着的。因此我们看到圆点有的大有的小,且没有变化规律。如果你多次使用这个笔刷绘图,那么每次绘制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完全相同。在这里我们把间距设为150%,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楚笔刷圆点大小变化的效果,如果把间距设为标准的25%,那么就是如下右图的效果了。看起来有点像被磨损的印章边缘。大小抖动(随机)的数值越大,抖动(随机)的效果就越明显。笔刷圆点间的大小反差就越大。这个百分比是笔刷直径与1像素之间数值差的比例。大小抖动的最小直径计算式为:笔刷直径(笔刷直径抖动百分比)。答案如果为0就加1,如果为小数就四舍五入。如果笔刷的直径是10像素,大小抖动是100%的话,变化的范围就是101像素。如果大小抖动是50%,变化的范围就是105像素。如果笔刷的直径是12像素,大小抖动为100%的时候变化的范围是121像素,50%的时候是126像素。30%时候是128像素。上面的计算过程比较枯燥,大家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思考通彻。这没有关系。这里只是演示一个推导过程和控制原理。在实际使用中很少需要这样精确的计算,只要自己看着觉得合适就OK。 注意在大小抖动下方还有一个最小直径的选项,它是用来控制在大小抖动中最小的圆点直径的。如果大小抖动100%,最小直径30%的话,绘制效果等同于单纯大小抖动70%。如果两者都为100%就等同于没有大小抖动。可是,刚才已经通过公式知道了计算最小直径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小抖动的数值来控制最小直径。那为什么又要有这个“画蛇添足”的选项? 这个问题先放一下,我们来绘制三条直线。 第一条直线:把笔刷直径设为10像素,间距150%、圆度100%、大小抖动0%。控制关。 第二条直线:在第一条设定的基础上,启用大小抖动下面的“控制”选项,选择“渐隐”,后面的数字填20,最小直径0%。如下左图。第三条直线:在第二条设定的基础上,将最小直径设为20%。如下中图。三条直线的绘制效果如下右图,从上至下排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明白什么叫渐隐。 渐隐的意思是“逐渐地消隐”,指的是从大到小,或从多到少的变化过程,是一种状态的过渡。就如同喝杯子中的饮料一样,喝的过程就相当于饮料的渐隐过程。现在来看第一条直线,那样的设定实际上使整个“形状动态”选项形如虚设,因为没有任何有效的控制设定。而第二条直线打开了渐隐控制,意味着从10像素的大小开始“逐渐地消隐”,消隐到多少?到0像素为止。所以我们看到笔刷圆点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那么这个渐隐的长度如何控制?就是后面填的数值20,这个20代表步长,意味着经过20个笔刷圆点。大家可以去仔细数一下。第三条直线打开了最小直径的控制,10像素的20%就是2像素,此时渐隐选项不能完全消隐笔刷了,消隐的最小值是2像素。步长仍然为20步,那么从10像素过渡到2像素的过程是20个笔刷圆点,20个笔刷圆点之后保持2像素的大小,这2像素永不消隐。 你和恋人到麦当劳用餐,买了一罐饮料,那么: 如果你对这罐饮料不感兴趣,从头到尾碰都没碰过。那就像第一条直线那样。 如果你对这罐饮料垂涎三尺,趁着她(他)上洗手间的时间飞快地喝完,只留下一个空杯子。那就像第二条直线。 如果她(他)在杯子上刻了一个记号,告知你当她(他)回来时饮料的水平面不能低于这个记号,说明你的恋人太了解你了,而你只好像第三条直线一样,因为对方的远见卓识而控制好你自己的底限。 你喝饮料的过程就是渐隐,你喝饮料的时间就是步长,在杯子上你恋人刻下的记号就是最小直径。 大小的控制除了渐隐之外,还可以使用钢笔压力、钢笔斜度、光笔轮、旋转。这三个选项需要有另外的硬件设备。如下左图是使用钢笔压力绘制的效果。所谓钢笔是一种输入设备,称为数字化绘图板。用一支电子笔在配套的底板上移动来代替鼠标。如下右图。 底板可以感应笔尖接触的力度大小(通俗地说就是下手轻重的区别),高级的绘图板还可以感应出电子笔的倾斜程度和笔尖旋转角度。这些效果是普通鼠标无法模拟的。光笔轮是指有些电子笔上附带的拇指滚轮。如果没有这种设备这些控制选项是无效的。 注意这里所说的钢笔与我们以后教程中的矢量绘图工具钢笔 是完全不同的。至于“形状动态”中其他的两个控制选项“角度抖动”和“圆度抖动”,顾名思义就是对扁椭圆形笔刷角度和圆度的控制。定义过程和相应关系与前面所说的大小抖动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介绍详细的定义过程,大家自己动手去试验效果。为了让效果更明显,最好先更改一下前面所用的笔刷:角度90,圆度50%,间距 300%。如下左图。 所谓角度抖动就是让扁椭圆形笔刷在绘制过程中不规则地改变角度,这样看起来笔刷会出现“歪歪扭扭”的样子。如下中图。 圆度抖动就是不规则地改变笔刷的圆度,这样看起来笔刷就会有“胖瘦”之分。可以通过“最小圆度”选项来控制变化的范围,道理和大小抖动中的最小直径一样。如下右图。注意,在笔刷本身的圆度设定是100%的时候,单独使用角度抖动没有效果。因为圆度100%就是正圆,正圆在任何角度看起来都一样。但如果同时圆度抖动也开启的话,由于圆度抖动让笔刷有了各种扁椭圆形,因此角度抖动也就有效果了。 翻转X与翻转Y的抖动选项同笔刷定义中的翻转意义相同。在正圆或椭圆笔刷下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在其他形状笔刷下才有效果。到现在为止,我们使用的都是正圆或者椭圆的笔刷,比较枯燥,变来变去都是那几个效果。现在我们来使用其他形状的笔刷。如下图在画笔笔尖形状中选择一个枫叶形状(红色箭头处),这个笔刷的取样大小是74像素,如果手动更改了这个数值可以通过点击“使用取样大小”按钮来恢复。有关笔刷取样将在以后介绍。现在将直径改为45像素大小并将间距设为120%。如下左图。这样设定是因为比较适合在我们现在的400x300图像尺寸而已。大家完全可自己决定其他数值,也可以另建其他尺寸的图像。是不是因为一直用黑色绘图觉得压抑?那我们换一个橙色(243,111,33)的前景色,在Photoshop中前景色就是绘图工具的颜色。注意即使更改了前景色,在笔刷设定调板下方的预览图中也仍然是黑色。 现在比较一下翻转XY的效果,如下中图,第一行的是没有翻转抖动的效果。第二行是加上了翻转X与翻转Y的效果。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枫叶(如下中图左起第3与第4)呈现上下左右颠倒的样子,这就是翻转效果了,也称为镜像。现在我们设定更多的选项:大小抖动70%,角度抖动100%,圆度抖动50%。这样看起来就“大小不同,角度不同,正扁不同”了。然后再把间距设为 100%。这次不要再画无聊的直线了,她(他)还在因为你偷喝了饮料而生气吗?那就赶紧画一颗心来送给她(他)吧。如下右图。不过现在我们只讲到如何画,还没讲到如何打印,所以你还只能通过显示器表明心迹。觉得色彩太单一吗?那来做些改变,让色彩丰富起来。我们使用“动态颜色”选项来达到这个目的。如下左图,将“前景/背景抖动”设为100%。这个选项的作用是将颜色在前景色和背景色之间变换,默认的背景是白色,也可以自己挑选。如下右图。 上图在绘制中更换了5种背景色:黄色、灰色、绿色、蓝色、紫色。加上前景色橙色,总共是6种颜色。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远不止6种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抖动的效果是在一段范围内的,而不只局限于两个极端。如同前面笔刷直径的大小抖动一样,并不是只有最大和最小两种直径,而是还有中间过渡的一系列直径大小。这里的抖动也是一样的道理,所挑选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只是定义了抖动范围的两个端点,而中间一系列随之产生的过渡色彩都包含于抖动的范围中。如下图,头尾的两个色块就是前景色与背景色,中间是前景色与背景色之间的过渡带。在前景/背景抖动中,也有控制选项,它的使用方法和我们前面接触过的类似,如果选择渐隐的话,就会在指定的步长中从前景色过渡到背景色,步长之后如果继续绘制,将保持为背景色。将前景/背景抖动关闭(设为0%)。来看一下下面的色相抖动、饱和度抖动、亮度抖动。其实色相、饱和度、亮度就相当于HSB色彩模型,相关的概念在课程#01中已经提到过,这里的抖动就是利用这种色彩模式来进行的。 现在把前面的我们绘制的心形图像调入Photoshop,如下左图。然后使用菜单【图像 调整 色相/饱和度】快捷键CTRL U,这样就启动了一种色彩调整的功能,如下右图。试着更改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即亮度),看看有哪些效果。具体使用方法将在以后的教程中介绍。 将会看到在更改色相时会把橙色变为红色、蓝色等。更改饱和度会使橙色偏灰或偏艳丽。更改明度(亮度)会导致偏黑或偏白。现在我们还是使用前面的枫叶形状笔刷,将大小设在30像素,圆度100%,间距100%,关闭形状动态,关闭色彩抖动中的其他选项。选择一个纯红的前景色,将色相抖动分别设置在20%、50%、80%、100%,各绘制一条直线,效果如下左图。 可以看到,色相抖动程度越高,色彩就越丰富。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色相抖动的百分比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 先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个百分比是以色相范围为标准的。课程#01中我们学习过有关色相的知识,知道色相是一个环形,为了方便观看,我们将色相环180度的地方剪开,拉成一个中间是红色,两头是青色的色相条,如下右图。我们挑选的颜色是红色,红色正好位于这个色相条的中心点。那么色相抖动的百分比,就是指以这个红色为中心,同时向左右两边伸展的范围。因此,我们绘制的4 条枫叶直线,所占用的色相范围如下左图。从图中来看,百分比越大包含的色相越多,因此出现的色彩就越多。前面的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并且,利用这张图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所出现的色相有哪些:20%只有红色和一些橙色;50%比上一条多了些紫色和黄色还有洋红色;80%比上一条又多了些绿色和蓝色,但是绝对没有青色;100%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多出了青色。大家可以对照上左图看看。饱和度抖动会使颜色偏淡或偏浓,百分比越大变化范围越广。如下左图,在关闭其他的抖动后,分别使用50%饱和度抖动和100%饱和度抖动绘制的效果。 亮度(明度)抖动会使图像偏亮或偏暗,百分比越大变化范围越广。如下右图,在关闭其他抖动后,分别使用30%亮度抖动和100%亮度抖动绘制的效果。在动态颜色中还有最后一个选项:纯度。这不是一个随机项,因为后面没有抖动二字。这个选项的效果类似于饱和度,用来整体地增加或降低色彩饱和度。它的取值为正负100%之间,当为-100%的时候,绘制出来的都是灰度色。为100%的时候色彩则完全饱和。如果纯度的取值为这两个极端数值时,饱和度抖动将失去效果。这之前我们对笔刷做出了形状和颜色的改变,所学习的内容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随机,但都是诸如间距、颜色、大小之类的。而绘制的轨迹还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要想达到在分布上的随机效果,我们需要来学习散布。先设定一个笔刷:5像素,圆度100%,间距150%。关闭形状动态、动态颜色及其他所有选项后,进入散布选项,将散布设为500%,如下 左图。 这时候绘制就可以得到如下右图的效果,可以看到笔刷的圆点不再局限于鼠标的轨迹上,而是随机出现在轨迹周围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所谓的散布。注意有一个“两轴”的选项,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为了让效果更明显,我们把笔刷直径改为15像素,间距100%,散布100%,然后在关闭和打开这个选项下分别画一条直线,如下左图。看上去有点不大一样是吧?我们加上网格看一看,如下 右图。可以看到如果关闭两轴选项,那么散布只局限于竖方向上的效果,看起来有高有低,但彼此在横方向上的间距还是固定的,即笔刷设定中的100%。 如果打开了两轴选项,散布就在横竖方向上都有效果了。所以第二条线上的圆点不仅有高有低,彼此的间距也不一样。在散布选项下方,有一个数量的选项,它的作用是成倍地增加笔刷圆点的数量,取值就是倍数。那么现在我们再用回5像素,间距150%的笔刷,散布500%两轴。用数量1和4分别绘制两条直线,效果如下图。可以看出第二条线上的圆点数量明显多于第一条线。从理论上来说,相当于第一条直线绘制4次。 数量选项下方的数量抖动选项就是在绘制中随机地改变倍数的大小。参考值是数量本身的取值。就如同最早学习的大小抖动是以笔刷本身的直径为参考一样。在抖动中数值都只会变小,不会变大。也就是说,只会比4倍少或相等,但不会比4倍更大。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笔刷设定中的杂色选项,如下 左图,它的作用是在笔刷的边缘产生杂边,也就是毛刺的效果。杂色是没有数值调整的,不过它和笔刷的硬度有关,硬度越小杂边效果越明显。对于硬度大的笔刷没什么效果。 湿边选项是将笔刷的边缘颜色加深,看起来就如同水彩笔效果一样。如下中图。喷枪的作用和我们之前学到的喷枪方式是完全一样的。既然是一样的为什么设置两个呢?这是因为这里的喷枪方式可以随着笔刷一起保存。这样下次再使用这个储存的预设时候,喷枪方式就会自动打开。平滑选项主要是为了让鼠标在快速移动中也能够绘制较为平滑的线段。下右图是关闭与开启平滑选项后的效果对比。不过开启这个选项会占用较大的处理器资源,在配制不高的电脑上运行将较慢。最后,我们来简略介绍一下Illustrator的笔刷与Photoshop的不同之处。如下左图。由于矢量图形的关系,Illustrator可以轻易地将笔刷扭曲成任意的形状,因此可以模仿类似中国毛笔的绘图效果。 另外在Illustrator中可以很轻易制作在Photoshop中较难实现的虚线线条,只需要在描边调板中开启虚线选项并填入虚线间隔大小即可。如下右图。利用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