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差速器外壳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全套图纸) .pdf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差速器外壳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全套图纸) .pdf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差速器外壳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全套图纸) .pdf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差速器外壳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全套图纸) .pdf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差速器外壳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全套图纸) .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 工艺规程设计 3 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 基准面的选择. 4 2.2.1 粗基准的选择. 4 2.2.2 精基准的选择. 4 2.3 制订工艺路线. 4 2.3.1. 工艺线路方案一 4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5 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6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4.1 外圆表面 7 2.4.2 内圆表面 8 2.4.3 端面. 10 2.4.4 凸台孔系. 10 3. 夹具设计 . 11 3.1 问题的提出. 25 3.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5 结 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序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 现。 它不仅为现代工业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先进装备和技 术平台,也是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安全的基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 的深刻变化, 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也有了新的内涵。 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信息、材料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 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21 世纪的制造业 呈现出高技术化、信息化、绿色化、极端化、服务增值等特点和趋势。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1.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 差速器壳(见附图 1) 。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差速 器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 11 旋 转, 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 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差速器壳(行星轮架) 、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 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差速器壳带动行星轮轴,再由行星轮带动 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差速器壳的零件可以分四组加工表面, 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 现分叙如下: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 1.零件上各段外圆表面: 150 -0.04 公差等级 it17,粗糙度 ra 1.6。 2.内圆孔表面: 52 +0.03 公差等级 it7,粗糙度 ra 1.6。 32 -0.027 公差等级 it7,粗糙度 ra 1.6。 58 +0.0046 公差等级 it13 ,粗糙度 ra 1.6。 54 +0.03 公差等级 it7,粗糙度 ra 1.6。 3.端面: 66 端面, 粗糙度 ra 12.5。 74 端面, 粗糙度 ra6.3 法兰盘底面,粗糙度 ra3.2 他们之间的要求: 1.基准 a 为孔58h8,基准 b 为孔66h7。 2.74 端面对 a 基准的垂直度 0.02,精度等级:6 级 3.52 孔对 a 基准的垂直度为 0.05,精度等级:7 级。 4.32 孔与66 孔之间的同轴度要求为0.02,精度等级: 7 级。 5.156 外圆与58 两孔的同轴度为0.030,精度等级:7 级。 6.54 孔与58 孔之间的同轴度0.025,精度等级:8 级。 7.156 端面对 a 基准的垂直度为 0.04,精度等级:6 级。 8.6 个10 的孔对 a 的位置度为 0.15,精度等级:8 级。 由上分析可知,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可以先加工好端面,内外圆表面可以 用加工好的端面为基准先加工其中一组,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加工另一表面, 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2. 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 2.1 毛坯的制造形式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qt420-10,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具有很高的强度,又有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起综合性能接近钢,其铸性能好,成本低廉,生产方便,工 业中广泛应用。属于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砂型 机械造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2.2 基准面的选择基准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 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 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2.1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选该表面 为粗基准。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 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若工件必须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 尺寸或位置要求,如壁厚均匀,先取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可以取铸件的大端作 粗基准加工小端面,再以小端面为基准加工大端面,也可以取铸件的两个凸台作 为粗基准。 2.2.2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 基准统一原则; 可靠方便原则) , 对于本零件,外圆和内圆两组加工表面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内圆粗加工 时可以先选择加工好的端面作为加工基准, 再以粗加工好的内圆表面为基准粗加 工外圆表面,然后以粗加工好外圆表面为基准精加工内圆,最后再以基准精加工 好的内圆精加工外圆。 可以用夹具以大端面为基准铣出两侧平面, 再用专用夹具以端面和平面为基 准加工孔。 2.3 制订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 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考虑 采用普通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多用通用刀具,万能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专 一量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 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2.3.1. 工艺线路方案一工艺线路方案一 工序 5 铸造。 工序 10 热处理:正火。 工序 15 粗、半精车74 端面。 工序 20 粗、精车58、52 内孔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 工序 25 粗、半精车66 端面、倒角。 工序 30 车56 螺纹孔。 工序 35 粗、半精镗52、47、32、18 孔,精镗52、32 内孔 工序 40 车法兰盘底面、156 端面及148 内孔。 工序 45 铣两凸台上平面 工序 50 钻10、攻 m141.5 螺纹孔及 m8 螺纹孔。 工序 55 攻法兰盘上 6 个 m10 螺纹孔。 工序 60 去毛刺,检查。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5 铸造。 工序 10 热处理:退火。 工序 15 粗车74、66 端面,倒角 工序 20 钻10 孔 工序 25 粗镗18、32、47、52 孔 工序 30 粗车法兰盘底面 工序 35 加工法兰盘底面 6 个 m10 的螺纹通孔 工序 40 车56 螺纹孔 工序 45 粗镗54、58、66、148 孔 工序 50 半精车74、66 端面, 工序 55 半精镗18、32、47、52 孔 工序 60 半精车法兰盘底面 工序 65 半精镗54、58、66、148 孔 工序 70 精镗32、47、52 孔 工序 75 铣凸台平面 工序 80 钻孔,丝锥加工 m141.5 内螺纹孔 工序 85 精镗54、58、66 工序 90 钻23 孔深 0.5、钻15 孔深 2,钻12 孔,攻14 深 15 内螺纹 丝。 工序 95 钻10 孔深 3、攻 m8 深 15 内螺纹丝 工序 100 去毛刺、检查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6 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在车床上先加工小端面,再以小端面定位 加工大端面,方案二是在车床上车出大端面,直接粗镗内孔,然后以孔和大端面 定位,加工其它部分。两相比较起来可以看出,方案二的装夹次数要少于前者, 精度更高,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一些。在大批生产中,综合考虑,我们选择 工艺路线二。 因此,最后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 工序 5 铸造。 工序 10 热处理:退火。 工序 15 粗车74、66 端面,倒角 工序 20 钻10 孔 工序 25 粗镗18、32、47、52 孔 工序 30 粗车法兰盘底面 工序 35 加工法兰盘底面 6 个 m10 的螺纹通孔 工序 40 车56 螺纹孔 工序 45 粗镗54、58、66、148 孔 工序 50 半精车74、66 端面, 工序 55 半精镗18、32、47、52 孔 工序 60 半精车法兰盘底面 工序 65 半精镗54、58、66、148 孔 工序 70 精镗32、47、52 孔 工序 75 铣凸台平面 工序 80 钻孔,丝锥加工 m141.5 内螺纹孔 工序 85 精镗54、58、66 工序 90 钻23 孔深 0.5、钻15 孔深 2,钻12 孔,攻14 深 15 内螺纹 丝。 工序 95 钻10 孔深 3、攻 m8 深 15 内螺纹丝 工序 100 去毛刺、检查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差速器壳零件材料为 qt420-10, 硬度为 156197hbs, 毛坯质量约为 2.4kg, 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采用砂型机械造型铸造。 查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 表 2.2-5,毛坯铸造精度等级取 9g。 根据上述材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 外圆表面外圆表面 (1) 50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2.5mm, 尺寸公差为 2,所以其外圆毛坯名义直径为55 1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 计简明手册2.32 至 2.35,确定50 外圆的加工余量 和工序间余量分布见下图: 图 1-1 毛坯余量分布图 由图可知: 毛坯名义直径:502.5255 mm 毛坯最大直径:552/2=55 mm 毛坯最小直径:55-2/2=53 mm 粗车后最大直径:55-3.5=51.5 mm 粗车后最小直径:51.5-0.39=51.11 mm 半精车后最大直径:51.5-1.2=50.3 mm 半精车后最小直径:50.3-0.062=50.238 mm 精车后尺寸为零件尺寸,即50 018. 0 002. 0 + + mm 将上刚上叙计算的工序间尺寸及公差整理成表 1.1。 表 1.1 加工余量计算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mm) 工序基本尺寸 (mm) 工序尺寸及公差 (mm)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精车外圆 0.3 50 50 018. 0 002. 0 + + 半精车外圆 1.2 50+0.3=50.3 50.3 0 062. 0 + 粗车外圆 3.5 50.3+1.2=51.5 51.5 0 39. 0 + 毛坯 50+5=55 55 1 (2) 156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为 4mm, 尺寸公差为 2.8,所以其外圆毛坯名义直径为164 1.4mm。 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32 至 2.35,确定各工序尺寸及 余量为: 毛坯:164 1.4mm 车:156mm 2z=8mm 2.4.2 内圆表面内圆表面 (1) 52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寸公差为 2.5,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124 1.25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 设计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47 1mm 粗镗:51.5 63. 0 0 + mm 2z=4.5mm 半精镗:51.9 16. 0 0 + mm 2z=0.4mm 精镗:52 +0.03 0 mm 2z=0.1mm (2) 47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2.5mm, 尺寸公差为 2mm,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45 1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 计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42 1mm 粗镗:46.5 63. 0 0 + mm 2z=4.5mm 半精镗:47 1 . 0 0 + mm 2z=0.5mm (3) 32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9 寸公差为 2.5mm,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27 1.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 计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27 1mm 粗镗:31.5 63. 0 0 + mm 2z=4.5mm 半精镗:31.9 16. 0 0 + mm 2z=0.4mm 精镗:32 +0.027 0 mm 2z=0.1mm (4) 18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寸公差为 2.5,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18 0.85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 计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15 1mm 粗镗:17.5 63. 0 0 + mm 2z=2.5mm 半精镗:18 +0.02 0 mm 2z=0.5mm (5) 58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寸公差为 2.5,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53 1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53 1mm 粗镗:57.5 63. 0 0 + mm 2z=4.5mm 半精镗:57.9 16. 0 0 + mm 2z=0.4mm 精镗:58 +0.046 0 mm 2z=0.1mm (6) 54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寸公差为 2.5,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49 1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49 1mm 粗镗:53.5 63. 0 0 + mm 2z=4.5mm 半精镗:53.9 16. 0 0 + mm 2z=0.4mm 精镗:54 +0.03 0 mm 2z=0.1mm (7) 62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寸公差为 2.5,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57 1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57 1mm 粗镗:61.5 63. 0 0 + mm 2z=4.5mm 半精镗:62 +0.05 0 mm 2z=0.5mm (8) 148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1 至 2.24,加工余量 3mm,尺 寸公差为 2.5,所以其孔毛坯名义直径为142 1.25mm。参照机械制造工艺 设计简明手册2.38 至 2.312,确定各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毛坯:142 1mm 粗镗:147.5 63. 0 0 + mm 2z=5.5mm 半精镗:148 16. 0 0 + mm 2z=0.5mm 2.4.3 端面端面 (1) 74 前端面 毛坯: 154.8mm 粗车:152.5mm z=2.3mm 半精车 151.2 z=1.3mm (2) 66 端面 车前:117mm 粗车:114mm z=2.3mm 半精车 113 -0.25 0 z=1.2mm (3) 148 端面 车前:152.5mm 粗车:150mm z=2.5mm 半精车 148.3 mm z=1.7mm 2.4.4 凸台孔系凸台孔系 (1) 凸台上平面 铣前:距中心线 89 铣后:距中心线 88 0 5 . 0 , z=1mm (2) m8 螺纹孔 钻:6 2z=6mm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1 扩钻:7 2z=1mm 攻丝:m8 (3) m1415 螺纹孔 钻:10 孔 2z=10mm 扩钻:12 2z=2mm 攻丝:m14 (4) 310 孔 一次钻好即可。 2.5 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切削用量 2.5.1 计算切削用量计算切削用量 车74 端面 1)切削深度:余量 z=3mm,分两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3,车刀刀杆尺寸:25 25mm, f=0.91.3(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1.02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其速度计算公式为 v= vv yx p m v fat c kv (m/min) 2.1 式中 t=60min,cv=158,xv=0.15,yv=0.40,m=0.2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7,修正系数取 kmv=0.85, ksv=0.6, kkv=1.2, kkrv=0.89, ktv=1.0, kv=0.850.61.20.891.0=0.54 v= 4 . 015 . 0 20 . 0 02 . 1 5 . 160 54 . 0 158 =33.4(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208 4 . 331000 =51.4(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5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208 50 =32.67 (m/min)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5)检验机床功率: 主切削力 查工艺师手册 表 2-14 f z=c z f a z f x p f z f y v z nf k z f 2.2 式中 c z f =900 ,x z f =1.0 , y z f =0.85 , n z f =0, k v t =0.89 , k z mf =1.0 主偏角 kr=90 , k fkr =0.89 代入公式得 f z= 89 . 0 02 . 1 5 . 1900 85 . 0 1 =1629 (n) 切削时消耗功率: pc= 4 106 ccv f = 4 106 67.321629 =0.87(kw) ca6140 机床电机功率为 7.5kw, 所以机床功率足够。 6)检验机床进给系统强度:已知主切削力为径向切削力 f p 参考工艺师手册 fy=c y f a v f x p f fv y v fv n k v f 2.3 其中 c y f =530, x y f =0.90, y y f =0.75, n y f =0 查表 2716机械工艺师手册 k y f =0.89, 代入得: fy=5301.5 9 . 0 1.02 6 . 0 10.89 =881(n) 轴向切削力(走刀力) :查表 2-17机械工艺师手册 fx=c x f a x f x p f x f y v x nf k x f 2.4 其中 c x f =450, x x f =1.0, y x f =0.4 , nfx=0 , km=0.89 轴向切削力: fx=4501.51.02 4 . 0 10.89 =801(n)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3 取机床导轨与床鞍摩擦系数 u=0.1,则切削力在纵向进给方向对机床的作用 力: f= fx+u(fy+ f z) =1049(n) 查机床说明书,机床最大纵向力为 3530n,故机床进给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7)切削工时: i nf lll fn li tj 21+ + =2.5 其中:l= 21 lll+ 2 124-208 + 90 3 tg +2+3=45 (mm) 代入得: t=2 02 . 1 50 45 =1.96 (min) 2.粗镗52 孔 1)切削深度:余量 z=2.7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5 f=0.150.4(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41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41 . 0 75 . 2 60 54 . 0 158 =46.6(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124 6 . 461000 =119(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125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124 125 =48.7(m/min) 5)检验机床功率: 主切削力 查工艺师手册 表 2-14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4 f z=c z f a z f x p f z f y v z nf k z f =89 . 0 41 . 0 75 . 2 900 85 . 0 1 =1526(n) 切削时消耗功率: pc= 4 106 ccv f = 4 106 7 . 481526 =1.24(kw) ca6140 机床电机功率为 7.5kw, 所以机床功率足够。 6)检验机床进给系统强度:已知主切削力为径向切削力 f p 参考工艺师手册 fy=c y f a v f x p f fv y v fv n k v f =5302.75 9 . 0 0.41 6 . 0 10.89 =676(n) 轴向切削力(走刀力) :查表 2-17机械工艺师手册 fx=c x f a x f x p f x f y v x nf k x f =4502.750.41 4 . 0 10.89 =763(n) 取机床导轨与床鞍摩擦系数 u=0.1,则切削力在纵向进给方向对机床的作用 力: f= fx+u(fy+ f z) =904(n) 查机床说明书,机床最大纵向力为 3530n,故机床进给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7)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8+2+3=13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1254 . 0 13 =0.26(min) 3.粗镗47 孔 1)切削深度:余量 z=2.3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5, f=0.150.4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3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5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3 . 03 . 260 54 . 0 158 =40.1(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45 1 . 401000 =284(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25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45 250=35.3(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19+2+3=22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2503 . 0 22 =0.29(min) 4.粗镗148 孔 1)切削深度:余量 z=2.8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5, f=0.15.04mm/r,此处为非连续表面,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3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2.9 取 t=60min,cv=158,xv=0.15,yv=0.40,m=0.2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7 kmv=0.85, ksv=0.6, kkv=1.2, kkrv=0.89, ktv=1.0, kv=0.850.61.20.891.0=0.54 v= 4 . 015 . 0 20 . 0 3 . 08 . 260 54 . 0 158 =52.1(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6 ns= w d v 1000 = 116 1 .521000 =143(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125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116 125=45.5(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50+3+3=56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1253 . 0 56 =1.49(min) 5.粗镗58 孔 1)切削深度:余量 z=1.5,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5, f=0.150.4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3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3 . 0260 54 . 0 158 =54.8(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82 8 . 541000 =212(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20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82 200=51.5 (m/min) 5)切削工时: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7 刀具行程 l= 21 lll+= 2 50-82 + 90 3 tg +2+3=21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3 . 0200 21 =0.35 (min) 6.半精镗54 孔 1)切削深度:余量 z=0.5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5, f=0.150.4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3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3 . 0160 54 . 0 158 =60.6(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82 6 . 601000 =245(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25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82 250=61.4(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 2 50-82 + 90 3 tg +2+3=21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3 . 0250 21 =0.028 (min) 2.5.2 计算切削用量计算切削用量 1 车66 端面 1)切削深度:余量 z=4mm,分两次切除。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8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3 车刀 刀杆尺寸:2525mm f=0.91.3(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1.02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02 . 1 260 54 . 0 158 =33.4(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55 4 . 331000 =212 (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20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55 200 =31.4(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 2 35-55 + 90 3 tg +2+3=15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2 02 . 1 200 15 =0.146 (min) 2.粗车法兰盘底面 1)切削深度:余量 z=1.75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3 车刀 刀杆尺寸:2525mm f=0.91.3(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1.02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02 . 1 75 . 1 60 54 . 0 158 =36.5(m/min)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9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55 5 . 361000 =211 (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20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55 200 =31.4(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20+ 90 3 tg +3=23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02 . 1 200 23 =0.112 (min) 3.粗车法兰盘阶梯面 1)切削深度:余量 z=2mm,可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3 车刀 刀杆尺寸:2525mm f=0.91.3(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1.02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020 . 0 02 . 1 260 54 . 0 158 =33.4(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62 4 . 331000 =171 (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16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62 160 =31.1(m/min) 5)切削工时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0 刀具行程 l= 21 lll+= 2 35-55 + 90 3 tg +2+3=15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02 . 1 200 15 =0.073 (min) 4.半精车法兰盘端面 1)切削深度:余量 z=0.65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4 车刀 刀杆尺寸:2525mm f=0.550.7(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61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020 . 0 61 . 0 65 . 0 60 54 . 0 158 =48.9(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5 . 51 9 . 481000 =302 (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32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5 . 51 320 =51.7(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20+ 90 3 tg +3=23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61 . 0 320 23 =0.117 (min) 2.5.3 计算切削用量计算切削用量 (1).粗车156 圆端面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1 1)切削深度:余量 z=2.2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3 车刀 刀杆尺寸:2525mm f=0.91.3(mm/r),查机床说明书,取 f=1.02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 0 20 . 0 02 . 1 2 . 260 54 . 0 158 =33.1(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160 1 .331000 =65(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63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160 63 =31.6(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16+0+2=18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02 . 1 63 18 =0.28(min) .半精车158 圆端面 1)切削深度:余量 z=0.65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14 车刀 刀杆尺寸:2525mm f=0.550.7(mm/r),查机床说明书,现取 f=0.61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工艺师手册表 27-12 v= vv yx p m v fat c kv = 4 . 015. 020 . 0 61 . 0 65 . 0 60 54 . 0 158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2 =48.9(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155 9 . 481000 =101 (r/min) 按照机床说明书,取 ns=10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w d ns= 1000 155 100 =48.3(m/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16+0+2=18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61 . 0 100 18 =0.295(min) 2.5.4 计算切削用量计算切削用量 .半精镗52 孔 1)切削深度:余量 z=0.2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有关资料 f=0.010.14(mm/r), 进给无级变速,取 f=0.08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有关资料,v=150500 m/min,取 v=200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130 2001000 =489 (r/min) t740k 金刚镗床为无级变速,取 ns=489 (r/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其中: 21 lll+=8+2+3=13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08 . 0 489 13 =0.332 (min) .半精镗58 孔 南航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3 1)切削深度:余量 z=0.25mm,可以一次切除。 2)进给量:查有关资料 f=0.010.14(mm/r), 进给无级变速,现取 f=0.08mm/r 3)计算切削速度 ,查有关资料: v=150500 m/min 取 v=200m/min 4)确定主轴转速: ns= w d v 1000 = 122 2001000 =521 (r/min) t740k 金刚镗床为无级变速,取 ns=521 r/min 5)切削工时 刀具行程 l= 21 lll+=51+2+3=56 mm i nf lll fn li tj 21+ + = = 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