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C波段双偏振雷达_发射耦合信号分析_2014年9月23日.doc_第1页
南信大C波段双偏振雷达_发射耦合信号分析_2014年9月23日.doc_第2页
南信大C波段双偏振雷达_发射耦合信号分析_2014年9月23日.doc_第3页
南信大C波段双偏振雷达_发射耦合信号分析_2014年9月23日.doc_第4页
南信大C波段双偏振雷达_发射耦合信号分析_2014年9月23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信大C波段双偏振雷达发射耦合信号分析南京大学2014年9月2326日目 录1 概述12 Matlab分析程序13 对发射耦合信号的分析结果43.1 对IOP311的全部基数据的分析结果43.1.1 IOP343.1.2 IOP443.1.3 IOP553.1.4 IOP653.1.5 IOP763.1.6 IOP863.1.7 IOP973.1.8 IOP1073.1.9 IOP1183.1.10 小结83.2 对雷达的距离系统偏差的分析94 结论125 下一步工作125.1 把分析文档和相关的数据给雷达厂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125.2 在RVP9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连续监测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变化135.3 购买超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以便能在观测试验中,连续长时间保存数字中频接收机输出的IQ数据,以便事后分析136 一张奇怪的回波图131 概述9月23日,我们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该雷达也是北京敏视达公司制造的,也是采用了RVP9信号处理器)进行了发射耦合信号的强度分析。分析方法同南京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_回波强度发生突然变化_发射耦合信号分析_2014年9月5日.doc。我们对IOP3IOP11,以及8月份的所有观测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9月23日26日,计算机的Matlab分析程序连续计算了3天。分析结果表明:l 这部雷达的发射耦合信号的dBT,在每一个IOP的观测期间,都会有约4dB 的变化。(南大雷达在各个IOP观测期间,也同样有约3dB的起伏现象)l 如果发射耦合信号是稳定的,则就说明雷达观测的降水回波的强度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已经远远超过了雷达所要求的强度测量精度(一般要求精度是1dB )。需要分析当时雷达的日志文件以及标定系统,看看雷达的标定、雷达常数的计算等是否存在问题。l 当然,这也可能是发射耦合信号本身的起伏造成的。这可以通过用示波器,在RVP9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输入端,连续监测(需要连续监测几天才行)发射耦合信号的中频幅度,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来确定是否是这个原因造成的。l 通过对发射耦合信号距离偏差的分析,以及铁塔和GoogleEarth的距离对比,该雷达在距离上存在约300m的系统偏差,需要在后续分析中加以扣除(雷达厂家最好能找出这个300m系统偏差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南大雷达的系统偏差仅为75m)。l 南大雷达在各个IOP观测期间出现的、约6dB的强度突然变化的问题(相邻的两个体扫),在这部南信大的雷达中没有出现。2 Matlab分析程序我们编写了能进行批量分析的Matlab程序,自动对基数据进行读取、解析、选取最高的仰角层面、第5个距离单元(即发射耦合信号所在的位置)的dBT,然后绘制随方位变化的图,并进行统计,求出平均值和方差。注意:经过观察发现(观察哪一个距离单元的幅度最强),该雷达的第5个距离单元才是发射耦合信号的位置,而不是第1个距离单元,也不是南大雷达的第2个距离单元。注意:这就说明这部雷达存在一个较大的距离系统偏差(75m一个距离单元*(5-1)=300m)。该距离偏差可以通过观察地物(如:铁塔),和Google Earth或GPS进行对比进行确认。注意:当距离库为300m,则经过观察发现,发射耦合在第2个距离库;当距离库为150m,则经过观察发现,发射耦合在第3个距离库。Matlab程序见:“Read_NUIST_CPol_Radar_BaseData_TransDistance_Analysis.m”。下面绘制出文件名为=NUIST.20140620.000133.AR2.bz2的第14个仰角层面(仰角为19.5度),不同径向、不同距离库上的dBT的强度图如下:从上图可见,在第5个距离单元处,回波强度最强,可以认为此距离库就是发射耦合信号的位置。该文件中,发射耦合信号的dBT随方位的变化如下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这个期间内,发射耦合信号的dBT的结果是比较稳定的,变化不超过0.3dB(对所有的径向进行平均之后,就会更加稳定了)。因此,发射耦合信号的结果,应该可以用于判断雷达的标定雷达、雷达常数是否发生了变化。同时,以.txt文本形式将该体扫下的分析结果记录下来,保存在TXT子目录中,以便后续的分析。一个典型的txt文件如下所示:从上面的txt文件中,可以很方便的看出某个基数据中,当时的极化方式、发射耦合信号的dbT、以及发射耦合信号的dBT的方差(随方位变化)情况。3 对发射耦合信号的分析结果3.1 对IOP311的全部基数据的分析结果将各个IOP下,所有基数据中,发射耦合信号的dBT的变化,绘制成横轴是体扫次数、数轴是数值的曲线图,以便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整个观测试验中,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生成的图片保存在 NUIST_CPolAnalysisIOPxTransDistanceResult目录下。注意:该雷达没有IOP1、IOP2的观测结果(当时雷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进行观测)。3.1.1 IOP3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034dB之间。3.1.2 IOP4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132.5dB之间。3.1.3 IOP5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034dB之间。3.1.4 IOP6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234.7dB之间。3.1.5 IOP7 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032.5dB之间。3.1.6 IOP8 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034.5dB之间。3.1.7 IOP9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235dB之间。3.1.8 IOP10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133dB之间。3.1.9 IOP11在这个IOP中,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起伏在3135dB之间。3.1.10 小结将这些IOP观测结果的发射耦合信号的dBT的变化曲线,列表如下:表1 发射耦合信号的dBT的变化结果IOP起止时间发射耦合信号的dBT变化范围36.146.173034dB46.206.213132.5dB56.246.273034dB66.307.33234.7dB77.47.53032.5dB87.117.133034.5dB97.157.183235dB107.247.253133dB117.308.13135dB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l 这部雷达的发射耦合信号的dBT,在每一个IOP的观测期间,都会有约4dB 的变化。l 如果发射耦合信号是稳定的,则就说明雷达观测的降水回波的强度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已经远远超过了雷达所要求的强度测量精度(一般要求精度是1dB )。需要分析当时雷达的日志文件,看看雷达的标定是否存在问题。l 当然,这也可能是发射耦合信号本身的起伏造成的。这可以通过用示波器,在RVP9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输入端,连续监测(需要连续监测几天才行)发射耦合信号的幅度,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来确定是否是这个原因造成的。3.2 对雷达的距离系统偏差的分析在第2章中,我们谈到:注意:经过观察发现(观察哪一个距离单元的幅度最强),该雷达的第5个距离单元才是发射耦合信号的位置,而不是第1个距离单元,也不是南大雷达的第2个距离单元。注意:同时也说明这部雷达存在一个较大的距离系统偏差(75m一个距离单元*(5-1)=300m)。该距离偏差可以通过观察地物(如:铁塔),和Google Earth或GPS进行对比进行确认。下面,为了确认是否存在这个系统偏差,我们通过低仰角的地物回波,和GoogleEarth上得到的距离进行对比。在对比分析中,主要的难点就是要在GoogleEarth地图上和雷达的回波图中,要能确保找到的物体是同一个,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技巧了。将0.5度仰角的雷达回波的dBT显示如下(显示量程为30km):此处是一连串的电线铁塔将一连串的电线铁塔的回波放大显示如下:注意:这里有一个拐点将拐点的部分再度放大:从雷达数据中得到这个拐点的方位是:356.33度,距离为:15.75kmGoogleEarth中,可以看到在同样位置,有一连串的电线铁塔,如下图:从上图可见,在一连串的铁塔中,也有一个拐点(通过这个拐点,就可以确保找到的物体是同一个了),其相对于雷达的方位和距离如下:也就是说,从雷达观测到的铁塔的距离是15.75km,而从GoogleEarth中得到的距离为:15.426km,即雷达的观测结果远了约300m。这个结果,和前面通过发射耦合信号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对上图中、其它几个铁塔的距离对比分析,也同样的存在约300m的系统偏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l 该雷达在距离上存在约300m的系统偏差。4 结论l 这部雷达的发射耦合信号的dBT,在每一个IOP的观测期间,都会有约4dB 的变化。(南大雷达在各个IOP观测期间,也同样有约3dB的起伏现象)l 如果发射耦合信号是稳定的,则就说明雷达观测的降水回波的强度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已经远远超过了雷达所要求的强度测量精度(一般要求精度是1dB )。需要分析当时雷达的日志文件以及标定系统,看看雷达的标定、雷达常数的计算等是否存在问题。l 当然,这也可能是发射耦合信号本身的起伏造成的。这可以通过用示波器,在RVP9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输入端,连续监测(需要连续监测几天才行)发射耦合信号的中频幅度,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来确定是否是这个原因造成的。l 通过对发射耦合信号距离偏差的分析,以及铁塔和GoogleEarth的距离对比,该雷达在距离上存在约300m的系统偏差,需要在后续分析中加以扣除(雷达厂家最好能找出这个300m系统偏差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南大雷达的系统偏差仅为75m)。l 南大雷达在各个IOP观测期间出现的、约6dB的强度突然变化的问题(相邻的两个体扫),在这部南信大的雷达中没有出现。5 下一步工作5.1 把分析文档和相关的数据给雷达厂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5.2 在RVP9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连续监测发射耦合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