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特斯拉的中国“绯闻”:或与国内厂商合作.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1.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特斯拉的中国“绯闻”:或与国内厂商合作.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2.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特斯拉的中国“绯闻”:或与国内厂商合作.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3.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特斯拉的中国“绯闻”:或与国内厂商合作.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4.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特斯拉的中国“绯闻”:或与国内厂商合作.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bd9b7da3-a4e2-40d3-92dc-4b12605040f1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WW.BMH55.COM ZXC 特斯拉的中国“绯闻”:或与国内厂商合作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虽然目前这只是传闻,当事双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后,“计划与哪家本土车企合作”似乎成为正常逻辑中的下一步。最近,江淮宣布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其高层也在多个场合盛赞特斯拉模式。这让外界很自然地将其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一个发展最好的市场,一个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企业,这对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故事。”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张君毅称。此外,在上市车企的论坛中,卷入特斯拉“绯闻”的还有比亚迪、华域汽车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伦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讨论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对中国的态度,也被认为暗合了以上猜测。“如果按比率看,我们车的中国需求占了总销量的一半,那么对特斯拉来说,将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几个月后,他将有一个更丰富的中国故事。几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亚洲建厂。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绯闻主角江淮“江淮汽车拟与特斯拉在合肥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这条来自国内证券网站的消息称,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此外,江淮汽车还将以几乎全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而特斯拉将以现金出资,并为合资公司提供某些工业产权。对此,江淮董事会秘书冯梁森回应称,“没听说。”而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也表示,并无此事。作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达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项目后没有公告。业界分析,引发这条“绯闻”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虽然这被解读为江气整体上市的前奏,但资本市场显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创意”的结果。江淮也的确可能走出这一步。从2010年尝试与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到今年5月与美国GTA达成电动车出口及技术合作协议,江淮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开展新能源对外合作最积极的本土车企。对于与特斯拉的“绯闻”,正潜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台开发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表示,江淮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但“江淮高层确实很认可特斯拉的模式”。在王方龙看来,江淮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定位和开发思路不同。特斯拉瞄准的是小众高端市场,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众化消费上。不久前,江淮称,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占中国现有私人电动车消费的60%以上份额。“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选择合资伙伴,第一阵营的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显然很难牵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线集团是最可能的选择。”张君毅指出。不过,江淮不是唯一入围的“绯闻”对象。虽然特斯拉CEO穆斯克与比亚迪掌门王传福互相看轻,但是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已经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同样有着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认为,已与戴姆勒合作并将在私人市场推出电动跑车的比亚迪更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对手。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跃跃欲试。其中,成飞集成(002190)明确称,“公司会积极寻求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华域汽车,同样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绯闻对象之一。这被认为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最好开端。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国接受预定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亿元资金净流入。穆斯克酝酿中国故事对于穆斯克而言,这样的绯闻是其乐于见到的。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穆斯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车市场,如果特斯拉能够和梅赛德斯S级车一样,有一半被卖到了中国,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穆斯克开始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豪车生产商一样,为中国消费者改造旗下的超级电动跑车Model S,包括让出售到中国的车型后座更舒适等。至于中国战略,穆斯克称,“现在还不是谈论中国的好时机,在发布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我们会有更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告诉大家。”穆斯克在酝酿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一悬念在两周后即见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特斯拉计划在亚洲建厂,“我们将尽力把工厂建在接近潜在消费者的地区,以将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在5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大众化的电动车。“我们会看到每年有数十万辆经济型的轿车推向市场。”穆斯克说。就在穆斯克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通过微博宣布特斯拉正式启动在中国的销售。“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中国是不需要有产能投入的。”张君毅指出,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没有经过进口销售的试水阶段,是不可能贸然进行产能投资的,最可能的是,穆斯克会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技术狂穆斯克而言,赚钱不会是他在中国急于达成的首要目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70,达到2600万美元,毛利率也提高至22。穆斯克称,眼下利润并非该公司的首要目标。来自官方的橄榄枝在日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特意提到,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7月份销量已超过1.4万辆,“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成功值得关注和思考。”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盛赞特斯拉,甚至提出要以“特斯拉从高端车型切入市场”为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这样积极的官方舆论坏境,对于一个刚在中国开展进口车销售业务的汽车品牌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更成为官方会积极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的信号。“中国的大部分车企肯定都起过和特斯拉合作的念头,也会积极地与特斯拉联系”,张君毅称,“虽然目前不会有本土化生产投资,但未来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也表示,就技术而言,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国外厂商进行合作是有可行性的。但他强调,与传统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同步开发不同,新能源的合作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前提。目前,江淮、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从掌握核心技术到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在电动车推广上的经验正是他们希望借鉴和学习的。与整车合作相比,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似乎更大。在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穆斯克在回应供应商瓶颈时称,“这确实是一个重点。我们在生产上面临制约,而不是在需求上面临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放弃让顶级供应商对其建立信心的努力,转向外包模式。”今年年底,特斯拉在北京的第一家展厅有望开业。穆斯克称,“届时,我肯定会前往中国了解那里的市场,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不过,由于商品注册、进口车销售审批手续等问题尚未最后解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仍处于只接受预定的状态。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虽然目前这只是传闻,当事双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后,“计划与哪家本土车企合作”似乎成为正常逻辑中的下一步。最近,江淮宣布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其高层也在多个场合盛赞特斯拉模式。这让外界很自然地将其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一个发展最好的市场,一个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企业,这对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故事。”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张君毅称。此外,在上市车企的论坛中,卷入特斯拉“绯闻”的还有比亚迪、华域汽车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伦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讨论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对中国的态度,也被认为暗合了以上猜测。“如果按比率看,我们车的中国需求占了总销量的一半,那么对特斯拉来说,将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几个月后,他将有一个更丰富的中国故事。几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亚洲建厂。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绯闻主角江淮“江淮汽车拟与特斯拉在合肥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这条来自国内证券网站的消息称,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此外,江淮汽车还将以几乎全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而特斯拉将以现金出资,并为合资公司提供某些工业产权。对此,江淮董事会秘书冯梁森回应称,“没听说。”而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也表示,并无此事。作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达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项目后没有公告。业界分析,引发这条“绯闻”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虽然这被解读为江气整体上市的前奏,但资本市场显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创意”的结果。江淮也的确可能走出这一步。从2010年尝试与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到今年5月与美国GTA达成电动车出口及技术合作协议,江淮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开展新能源对外合作最积极的本土车企。对于与特斯拉的“绯闻”,正潜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台开发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表示,江淮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但“江淮高层确实很认可特斯拉的模式”。在王方龙看来,江淮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定位和开发思路不同。特斯拉瞄准的是小众高端市场,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众化消费上。不久前,江淮称,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占中国现有私人电动车消费的60%以上份额。“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选择合资伙伴,第一阵营的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显然很难牵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线集团是最可能的选择。”张君毅指出。不过,江淮不是唯一入围的“绯闻”对象。虽然特斯拉CEO穆斯克与比亚迪掌门王传福互相看轻,但是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已经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同样有着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认为,已与戴姆勒合作并将在私人市场推出电动跑车的比亚迪更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对手。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跃跃欲试。其中,成飞集成(002190)明确称,“公司会积极寻求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华域汽车,同样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绯闻对象之一。这被认为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最好开端。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国接受预定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亿元资金净流入。穆斯克酝酿中国故事对于穆斯克而言,这样的绯闻是其乐于见到的。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穆斯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车市场,如果特斯拉能够和梅赛德斯S级车一样,有一半被卖到了中国,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穆斯克开始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豪车生产商一样,为中国消费者改造旗下的超级电动跑车Model S,包括让出售到中国的车型后座更舒适等。至于中国战略,穆斯克称,“现在还不是谈论中国的好时机,在发布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我们会有更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告诉大家。”穆斯克在酝酿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一悬念在两周后即见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特斯拉计划在亚洲建厂,“我们将尽力把工厂建在接近潜在消费者的地区,以将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在5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大众化的电动车。“我们会看到每年有数十万辆经济型的轿车推向市场。”穆斯克说。就在穆斯克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通过微博宣布特斯拉正式启动在中国的销售。“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中国是不需要有产能投入的。”张君毅指出,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没有经过进口销售的试水阶段,是不可能贸然进行产能投资的,最可能的是,穆斯克会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技术狂穆斯克而言,赚钱不会是他在中国急于达成的首要目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70,达到2600万美元,毛利率也提高至22。穆斯克称,眼下利润并非该公司的首要目标。来自官方的橄榄枝在日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特意提到,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7月份销量已超过1.4万辆,“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成功值得关注和思考。”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盛赞特斯拉,甚至提出要以“特斯拉从高端车型切入市场”为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这样积极的官方舆论坏境,对于一个刚在中国开展进口车销售业务的汽车品牌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更成为官方会积极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的信号。“中国的大部分车企肯定都起过和特斯拉合作的念头,也会积极地与特斯拉联系”,张君毅称,“虽然目前不会有本土化生产投资,但未来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也表示,就技术而言,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国外厂商进行合作是有可行性的。但他强调,与传统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同步开发不同,新能源的合作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前提。目前,江淮、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从掌握核心技术到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在电动车推广上的经验正是他们希望借鉴和学习的。与整车合作相比,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似乎更大。在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穆斯克在回应供应商瓶颈时称,“这确实是一个重点。我们在生产上面临制约,而不是在需求上面临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放弃让顶级供应商对其建立信心的努力,转向外包模式。”今年年底,特斯拉在北京的第一家展厅有望开业。穆斯克称,“届时,我肯定会前往中国了解那里的市场,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不过,由于商品注册、进口车销售审批手续等问题尚未最后解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仍处于只接受预定的状态。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虽然目前这只是传闻,当事双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后,“计划与哪家本土车企合作”似乎成为正常逻辑中的下一步。最近,江淮宣布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其高层也在多个场合盛赞特斯拉模式。这让外界很自然地将其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一个发展最好的市场,一个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企业,这对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故事。”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张君毅称。此外,在上市车企的论坛中,卷入特斯拉“绯闻”的还有比亚迪、华域汽车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伦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讨论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对中国的态度,也被认为暗合了以上猜测。“如果按比率看,我们车的中国需求占了总销量的一半,那么对特斯拉来说,将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几个月后,他将有一个更丰富的中国故事。几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亚洲建厂。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绯闻主角江淮“江淮汽车拟与特斯拉在合肥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这条来自国内证券网站的消息称,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此外,江淮汽车还将以几乎全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而特斯拉将以现金出资,并为合资公司提供某些工业产权。对此,江淮董事会秘书冯梁森回应称,“没听说。”而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也表示,并无此事。作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达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项目后没有公告。业界分析,引发这条“绯闻”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虽然这被解读为江气整体上市的前奏,但资本市场显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创意”的结果。江淮也的确可能走出这一步。从2010年尝试与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到今年5月与美国GTA达成电动车出口及技术合作协议,江淮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开展新能源对外合作最积极的本土车企。对于与特斯拉的“绯闻”,正潜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台开发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表示,江淮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但“江淮高层确实很认可特斯拉的模式”。在王方龙看来,江淮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定位和开发思路不同。特斯拉瞄准的是小众高端市场,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众化消费上。不久前,江淮称,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占中国现有私人电动车消费的60%以上份额。“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选择合资伙伴,第一阵营的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显然很难牵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线集团是最可能的选择。”张君毅指出。不过,江淮不是唯一入围的“绯闻”对象。虽然特斯拉CEO穆斯克与比亚迪掌门王传福互相看轻,但是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已经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同样有着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认为,已与戴姆勒合作并将在私人市场推出电动跑车的比亚迪更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对手。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跃跃欲试。其中,成飞集成(002190)明确称,“公司会积极寻求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华域汽车,同样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绯闻对象之一。这被认为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最好开端。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国接受预定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亿元资金净流入。穆斯克酝酿中国故事对于穆斯克而言,这样的绯闻是其乐于见到的。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穆斯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车市场,如果特斯拉能够和梅赛德斯S级车一样,有一半被卖到了中国,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穆斯克开始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豪车生产商一样,为中国消费者改造旗下的超级电动跑车Model S,包括让出售到中国的车型后座更舒适等。至于中国战略,穆斯克称,“现在还不是谈论中国的好时机,在发布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我们会有更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告诉大家。”穆斯克在酝酿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一悬念在两周后即见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特斯拉计划在亚洲建厂,“我们将尽力把工厂建在接近潜在消费者的地区,以将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在5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大众化的电动车。“我们会看到每年有数十万辆经济型的轿车推向市场。”穆斯克说。就在穆斯克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通过微博宣布特斯拉正式启动在中国的销售。“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中国是不需要有产能投入的。”张君毅指出,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没有经过进口销售的试水阶段,是不可能贸然进行产能投资的,最可能的是,穆斯克会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技术狂穆斯克而言,赚钱不会是他在中国急于达成的首要目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70,达到2600万美元,毛利率也提高至22。穆斯克称,眼下利润并非该公司的首要目标。来自官方的橄榄枝在日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特意提到,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7月份销量已超过1.4万辆,“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成功值得关注和思考。”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盛赞特斯拉,甚至提出要以“特斯拉从高端车型切入市场”为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这样积极的官方舆论坏境,对于一个刚在中国开展进口车销售业务的汽车品牌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更成为官方会积极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的信号。“中国的大部分车企肯定都起过和特斯拉合作的念头,也会积极地与特斯拉联系”,张君毅称,“虽然目前不会有本土化生产投资,但未来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也表示,就技术而言,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国外厂商进行合作是有可行性的。但他强调,与传统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同步开发不同,新能源的合作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前提。目前,江淮、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从掌握核心技术到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在电动车推广上的经验正是他们希望借鉴和学习的。与整车合作相比,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似乎更大。在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穆斯克在回应供应商瓶颈时称,“这确实是一个重点。我们在生产上面临制约,而不是在需求上面临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放弃让顶级供应商对其建立信心的努力,转向外包模式。”今年年底,特斯拉在北京的第一家展厅有望开业。穆斯克称,“届时,我肯定会前往中国了解那里的市场,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不过,由于商品注册、进口车销售审批手续等问题尚未最后解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仍处于只接受预定的状态。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虽然目前这只是传闻,当事双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后,“计划与哪家本土车企合作”似乎成为正常逻辑中的下一步。最近,江淮宣布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其高层也在多个场合盛赞特斯拉模式。这让外界很自然地将其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一个发展最好的市场,一个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企业,这对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故事。”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张君毅称。此外,在上市车企的论坛中,卷入特斯拉“绯闻”的还有比亚迪、华域汽车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伦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讨论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对中国的态度,也被认为暗合了以上猜测。“如果按比率看,我们车的中国需求占了总销量的一半,那么对特斯拉来说,将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几个月后,他将有一个更丰富的中国故事。几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亚洲建厂。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绯闻主角江淮“江淮汽车拟与特斯拉在合肥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这条来自国内证券网站的消息称,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此外,江淮汽车还将以几乎全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而特斯拉将以现金出资,并为合资公司提供某些工业产权。对此,江淮董事会秘书冯梁森回应称,“没听说。”而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也表示,并无此事。作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达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项目后没有公告。业界分析,引发这条“绯闻”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虽然这被解读为江气整体上市的前奏,但资本市场显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创意”的结果。江淮也的确可能走出这一步。从2010年尝试与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到今年5月与美国GTA达成电动车出口及技术合作协议,江淮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开展新能源对外合作最积极的本土车企。对于与特斯拉的“绯闻”,正潜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台开发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表示,江淮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但“江淮高层确实很认可特斯拉的模式”。在王方龙看来,江淮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定位和开发思路不同。特斯拉瞄准的是小众高端市场,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众化消费上。不久前,江淮称,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占中国现有私人电动车消费的60%以上份额。“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选择合资伙伴,第一阵营的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显然很难牵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线集团是最可能的选择。”张君毅指出。不过,江淮不是唯一入围的“绯闻”对象。虽然特斯拉CEO穆斯克与比亚迪掌门王传福互相看轻,但是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已经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同样有着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认为,已与戴姆勒合作并将在私人市场推出电动跑车的比亚迪更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对手。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跃跃欲试。其中,成飞集成(002190)明确称,“公司会积极寻求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华域汽车,同样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绯闻对象之一。这被认为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最好开端。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国接受预定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亿元资金净流入。穆斯克酝酿中国故事对于穆斯克而言,这样的绯闻是其乐于见到的。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穆斯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车市场,如果特斯拉能够和梅赛德斯S级车一样,有一半被卖到了中国,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穆斯克开始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豪车生产商一样,为中国消费者改造旗下的超级电动跑车Model S,包括让出售到中国的车型后座更舒适等。至于中国战略,穆斯克称,“现在还不是谈论中国的好时机,在发布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我们会有更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告诉大家。”穆斯克在酝酿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一悬念在两周后即见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特斯拉计划在亚洲建厂,“我们将尽力把工厂建在接近潜在消费者的地区,以将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在5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大众化的电动车。“我们会看到每年有数十万辆经济型的轿车推向市场。”穆斯克说。就在穆斯克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通过微博宣布特斯拉正式启动在中国的销售。“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中国是不需要有产能投入的。”张君毅指出,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没有经过进口销售的试水阶段,是不可能贸然进行产能投资的,最可能的是,穆斯克会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技术狂穆斯克而言,赚钱不会是他在中国急于达成的首要目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70,达到2600万美元,毛利率也提高至22。穆斯克称,眼下利润并非该公司的首要目标。来自官方的橄榄枝在日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特意提到,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7月份销量已超过1.4万辆,“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成功值得关注和思考。”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盛赞特斯拉,甚至提出要以“特斯拉从高端车型切入市场”为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这样积极的官方舆论坏境,对于一个刚在中国开展进口车销售业务的汽车品牌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更成为官方会积极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的信号。“中国的大部分车企肯定都起过和特斯拉合作的念头,也会积极地与特斯拉联系”,张君毅称,“虽然目前不会有本土化生产投资,但未来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也表示,就技术而言,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国外厂商进行合作是有可行性的。但他强调,与传统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同步开发不同,新能源的合作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前提。目前,江淮、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从掌握核心技术到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在电动车推广上的经验正是他们希望借鉴和学习的。与整车合作相比,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似乎更大。在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穆斯克在回应供应商瓶颈时称,“这确实是一个重点。我们在生产上面临制约,而不是在需求上面临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放弃让顶级供应商对其建立信心的努力,转向外包模式。”今年年底,特斯拉在北京的第一家展厅有望开业。穆斯克称,“届时,我肯定会前往中国了解那里的市场,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不过,由于商品注册、进口车销售审批手续等问题尚未最后解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仍处于只接受预定的状态。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虽然目前这只是传闻,当事双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后,“计划与哪家本土车企合作”似乎成为正常逻辑中的下一步。最近,江淮宣布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其高层也在多个场合盛赞特斯拉模式。这让外界很自然地将其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一个发展最好的市场,一个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企业,这对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故事。”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张君毅称。此外,在上市车企的论坛中,卷入特斯拉“绯闻”的还有比亚迪、华域汽车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伦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讨论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对中国的态度,也被认为暗合了以上猜测。“如果按比率看,我们车的中国需求占了总销量的一半,那么对特斯拉来说,将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几个月后,他将有一个更丰富的中国故事。几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亚洲建厂。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绯闻主角江淮“江淮汽车拟与特斯拉在合肥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这条来自国内证券网站的消息称,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此外,江淮汽车还将以几乎全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而特斯拉将以现金出资,并为合资公司提供某些工业产权。对此,江淮董事会秘书冯梁森回应称,“没听说。”而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也表示,并无此事。作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达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项目后没有公告。业界分析,引发这条“绯闻”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虽然这被解读为江气整体上市的前奏,但资本市场显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创意”的结果。江淮也的确可能走出这一步。从2010年尝试与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到今年5月与美国GTA达成电动车出口及技术合作协议,江淮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开展新能源对外合作最积极的本土车企。对于与特斯拉的“绯闻”,正潜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台开发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表示,江淮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但“江淮高层确实很认可特斯拉的模式”。在王方龙看来,江淮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定位和开发思路不同。特斯拉瞄准的是小众高端市场,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众化消费上。不久前,江淮称,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占中国现有私人电动车消费的60%以上份额。“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选择合资伙伴,第一阵营的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显然很难牵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线集团是最可能的选择。”张君毅指出。不过,江淮不是唯一入围的“绯闻”对象。虽然特斯拉CEO穆斯克与比亚迪掌门王传福互相看轻,但是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已经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同样有着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认为,已与戴姆勒合作并将在私人市场推出电动跑车的比亚迪更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对手。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跃跃欲试。其中,成飞集成(002190)明确称,“公司会积极寻求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华域汽车,同样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绯闻对象之一。这被认为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最好开端。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国接受预定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亿元资金净流入。穆斯克酝酿中国故事对于穆斯克而言,这样的绯闻是其乐于见到的。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穆斯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车市场,如果特斯拉能够和梅赛德斯S级车一样,有一半被卖到了中国,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穆斯克开始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豪车生产商一样,为中国消费者改造旗下的超级电动跑车Model S,包括让出售到中国的车型后座更舒适等。至于中国战略,穆斯克称,“现在还不是谈论中国的好时机,在发布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我们会有更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告诉大家。”穆斯克在酝酿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一悬念在两周后即见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特斯拉计划在亚洲建厂,“我们将尽力把工厂建在接近潜在消费者的地区,以将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在5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大众化的电动车。“我们会看到每年有数十万辆经济型的轿车推向市场。”穆斯克说。就在穆斯克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通过微博宣布特斯拉正式启动在中国的销售。“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中国是不需要有产能投入的。”张君毅指出,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没有经过进口销售的试水阶段,是不可能贸然进行产能投资的,最可能的是,穆斯克会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技术狂穆斯克而言,赚钱不会是他在中国急于达成的首要目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70,达到2600万美元,毛利率也提高至22。穆斯克称,眼下利润并非该公司的首要目标。来自官方的橄榄枝在日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特意提到,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7月份销量已超过1.4万辆,“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成功值得关注和思考。”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盛赞特斯拉,甚至提出要以“特斯拉从高端车型切入市场”为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这样积极的官方舆论坏境,对于一个刚在中国开展进口车销售业务的汽车品牌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更成为官方会积极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的信号。“中国的大部分车企肯定都起过和特斯拉合作的念头,也会积极地与特斯拉联系”,张君毅称,“虽然目前不会有本土化生产投资,但未来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也表示,就技术而言,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国外厂商进行合作是有可行性的。但他强调,与传统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同步开发不同,新能源的合作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前提。目前,江淮、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从掌握核心技术到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在电动车推广上的经验正是他们希望借鉴和学习的。与整车合作相比,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似乎更大。在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穆斯克在回应供应商瓶颈时称,“这确实是一个重点。我们在生产上面临制约,而不是在需求上面临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放弃让顶级供应商对其建立信心的努力,转向外包模式。”今年年底,特斯拉在北京的第一家展厅有望开业。穆斯克称,“届时,我肯定会前往中国了解那里的市场,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不过,由于商品注册、进口车销售审批手续等问题尚未最后解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仍处于只接受预定的状态。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虽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国开售仅20天,但关于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中扮演角色的畅想,却已经随着一个个合作“绯闻”弥散开来。日前,关于“江淮拟与特斯拉牵手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出现在国内某证券网站上。虽然目前这只是传闻,当事双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后,“计划与哪家本土车企合作”似乎成为正常逻辑中的下一步。最近,江淮宣布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其高层也在多个场合盛赞特斯拉模式。这让外界很自然地将其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一个发展最好的市场,一个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企业,这对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故事。”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张君毅称。此外,在上市车企的论坛中,卷入特斯拉“绯闻”的还有比亚迪、华域汽车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伦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讨论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对中国的态度,也被认为暗合了以上猜测。“如果按比率看,我们车的中国需求占了总销量的一半,那么对特斯拉来说,将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几个月后,他将有一个更丰富的中国故事。几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亚洲建厂。可以预见,围绕着“谁是特斯拉的中国伙伴”这一命题,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绯闻主角江淮“江淮汽车拟与特斯拉在合肥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这条来自国内证券网站的消息称,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此外,江淮汽车还将以几乎全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资产和业务作为出资投入合资公司,而特斯拉将以现金出资,并为合资公司提供某些工业产权。对此,江淮董事会秘书冯梁森回应称,“没听说。”而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也表示,并无此事。作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达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项目后没有公告。业界分析,引发这条“绯闻”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虽然这被解读为江气整体上市的前奏,但资本市场显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创意”的结果。江淮也的确可能走出这一步。从2010年尝试与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到今年5月与美国GTA达成电动车出口及技术合作协议,江淮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开展新能源对外合作最积极的本土车企。对于与特斯拉的“绯闻”,正潜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台开发的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表示,江淮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但“江淮高层确实很认可特斯拉的模式”。在王方龙看来,江淮和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只是定位和开发思路不同。特斯拉瞄准的是小众高端市场,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众化消费上。不久前,江淮称,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占中国现有私人电动车消费的60%以上份额。“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选择合资伙伴,第一阵营的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显然很难牵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线集团是最可能的选择。”张君毅指出。不过,江淮不是唯一入围的“绯闻”对象。虽然特斯拉CEO穆斯克与比亚迪掌门王传福互相看轻,但是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已经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同样有着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认为,已与戴姆勒合作并将在私人市场推出电动跑车的比亚迪更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对手。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跃跃欲试。其中,成飞集成(002190)明确称,“公司会积极寻求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华域汽车,同样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绯闻对象之一。这被认为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最好开端。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国接受预定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亿元资金净流入。穆斯克酝酿中国故事对于穆斯克而言,这样的绯闻是其乐于见到的。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穆斯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车市场,如果特斯拉能够和梅赛德斯S级车一样,有一半被卖到了中国,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穆斯克开始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豪车生产商一样,为中国消费者改造旗下的超级电动跑车Model S,包括让出售到中国的车型后座更舒适等。至于中国战略,穆斯克称,“现在还不是谈论中国的好时机,在发布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我们会有更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告诉大家。”穆斯克在酝酿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一悬念在两周后即见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特斯拉计划在亚洲建厂,“我们将尽力把工厂建在接近潜在消费者的地区,以将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在5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大众化的电动车。“我们会看到每年有数十万辆经济型的轿车推向市场。”穆斯克说。就在穆斯克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通过微博宣布特斯拉正式启动在中国的销售。“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在中国是不需要有产能投入的。”张君毅指出,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没有经过进口销售的试水阶段,是不可能贸然进行产能投资的,最可能的是,穆斯克会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技术狂穆斯克而言,赚钱不会是他在中国急于达成的首要目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70,达到2600万美元,毛利率也提高至22。穆斯克称,眼下利润并非该公司的首要目标。来自官方的橄榄枝在日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特意提到,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7月份销量已超过1.4万辆,“特斯拉在电动车方面的成功值得关注和思考。”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盛赞特斯拉,甚至提出要以“特斯拉从高端车型切入市场”为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锅炉相关知识点培训课件
- 2025厨房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锅炉水处理课件文档
- 2025合同协议格式模板
- 建筑工程经营创效方案(3篇)
- 2025年苄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车间安全培训5级课件
- 青蓝工程教师考核方案(3篇)
- 2025年股票借款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优先施工方案(3篇)
- 2025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模拟题库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Whats he like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GB/T 44823-2024绿色矿山评价通则
-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专项训练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 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1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规范第4部分:水力发电工程
-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Unit+3+Fascinating+Parks+Reading+and+Thinking+导学案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银饰品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学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