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铜矿知识培训.doc_第1页
常见铜矿知识培训.doc_第2页
常见铜矿知识培训.doc_第3页
常见铜矿知识培训.doc_第4页
常见铜矿知识培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铜矿( Cuprite)化学成分 Cu2O, 可能有时含有铁硅混合物。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针状、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集合体。针状或纤毛状红色集合体称为毛赤铜矿CHALCOTRICHITE。红色至近于黑色,表面有时为铅灰色。条痕为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硬度3.5-4.5 ,比重5.85-6.15,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至不平坦。透明至半透明, 均质体。条痕加盐酸产生白色氯化铜沉淀 一般是黝铜矿、黄铜矿及其他铜的硫化物的次生产物,多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与自然铜密切共生,常与蓝铜矿、辉铜矿、黑铜矿伴生或共生。 炼铜的重要矿物。原生铜矿的找矿标志。赤铜矿 cuprite化学成分为氧化亚铜(Cu2O)的矿物。虽含铜量高达88.82,但因分布少,只作为次要的铜矿石利用。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无解理。呈立方体或8面体晶形,或与菱形12面体形成聚形,晶形沿立方体棱的方向生长形成毛发状或交织成毛绒状形态,也包括长条形、闪闪发亮的晶体,称毛赤铜矿1。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新鲜面洋红色,光泽为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即呈暗红色而光泽暗淡,条痕棕红色。端口贝壳状或不规则状。莫氏硬度3.54.0,比重6.14。有时可作宝石,但易碎。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共生。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也有产出。 赤铜矿是一种红色氧化物矿物,它比较软却很重。一般它是由铜的硫化物经风化后而形成的,这样形成的矿物叫作次生矿物。赤铜矿含铜量高达88.8%,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矿物。但由于它的分布很少,就利用而言只能算作次要的铜矿石。呈明亮晶体状的赤铜矿很美丽,鲜红的颜色发出类似金刚石般的光泽。但它们如果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稍长,就会变得暗淡而成暗红色了。有的赤铜矿则成粒状或土状,样子没有那么好看了。有的赤铜矿在形成晶体时成为松散的毛发交织状态,这就称为毛赤铜矿,毛铜矿是赤铜矿不多见的变种。 编辑本段赤铜矿-产地分布赤铜矿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共生。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也有产出。中国是世界上赤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铜储量均在300万吨以上。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自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西中条山铜矿、云南东川式铜矿),陆相砂岩型铜矿(云南六直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从铜矿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铜矿多与侵位浅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如德兴铜矿;元古宙铜矿多与海相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如甘肃白银厂铜矿;两者相比,又以中生代斑岩型铜矿力量重要。方黄铜矿( Cubanite) 化学成分CuFe2S3,斜方晶系,晶体常为拉长的扁平棱柱体, 有时形成V型双晶或放射状六连晶或片状集合体, 块状少见。铜黄色,条痕黑色,不透明。 摩氏硬度3.5 - 4,金属光泽,比重4.1 ,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具纵向条纹。常与黄铜矿、石英、自然金、菱铁矿、方解石、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其他铜硫化物共生。次要的少见铜矿物化学性质化学式为Cu2(OH)2CO3,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非纯净物),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属于碱式碳酸盐,是盐的一种。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铜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铜锈)也是碱式碳酸铜(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非纯净物)。铜在空气中与O2,CO2,H2O反应生锈产生铜绿Cu2(OH)2CO3。加热可生成CuO,CO2,H2O。化学方程式:加热2CuO+CO2+H2O.在稀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铜悬浮液中,都可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碱式碳酸铜可看做由氢氧化铜与碳酸铜组成的,实际有氢氧化铜合一个碳酸铜与氢氧化铜合二个碳酸铜两种。前者化学式为CuCO3Cu(OH)2,是一种草绿色的单斜系结晶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由溶液中所得沉淀物初显绿色,放置后在溶液中变成暗绿色。它有毒,原因是它会与胃中的盐酸反应生成铜离子而造成重金属中毒。中毒后应饮用:1、喝鲜牛乳或蛋清溶液2、硫酸钠溶液3、碳酸氢钠溶液。碱式碳酸铜是铜表面上所生成的绿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它也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俗称孔雀石。它不溶于水,溶于酸,热水中或加热到220时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碱式碳酸铜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也溶于氰化物、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而形成铜的络合物。后者化学式为2CuCO3Cu(OH)2,深天蓝色,很亮的单斜系晶体,或紧密的结晶团状物。它不溶于水,溶于氨水和热而浓的碳酸氢钠溶液而成蓝色,在300时分解。碱式碳酸铜可用来制造信号弹、烟火、油漆颜料、杀虫剂和解毒剂,也用于电镀等方面。另外,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是:Cu2(OH)2CO3 + 2H2SO4 = 2CuSO4 + 3H2O + CO2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化学式:Cu2(OH)2CO3:一种草绿色的单斜系结晶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由溶液中所得沉淀物初显绿色,放置后在溶液中变成暗绿色,它不溶于水,溶于酸。也溶于氰化物、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而形成铜的络合物。;Cu(OH)2CO3:深天蓝色很亮的单斜系晶体,或紧密的结晶团状物。它不溶于水,溶于氨水和热而浓的碳酸氢钠溶液而成蓝色。化学品名称:碱式碳酸铜 化学式:Cu2(OH)2CO3或CuCO3Cu(OH)2 碱式碳酸铜编辑本段化学品描述:CuCO3.Cu(OH)2分子量221.12。美观的绿色粉末状晶体。相对密度3.8525,折光率1.655、1.875、1.909,加热至220时分解。不溶于水和乙醇,可溶于氨水生成二价铜的氨配合物。溶于酸形成相应的铜盐,溶于氰化物、氨水、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形成铜的配合物。在水中煮沸或在强碱溶液中加热时则可生成褐色的氧化铜。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则吸湿并放出二氧化碳,慢慢的变为绿色的孔雀石。在自然界则以蓝铜矿的形式存在。制法:由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研细混合后加入沸水沉淀而得。溶解性:不溶于冷水和醇,溶于酸,氰化物,氨水和铵盐。 编辑本段制法与用途制法:在稀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铜悬浮液中,都可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用途:用于制油漆颜料、烟火、杀虫剂、其他铜盐和固体荧光粉激活剂等,也用于种子处理及作杀菌剂等。也用作颜料。铜绿就是铜生的锈【药材】为翠绿色粉末,质松。无臭,味微涩。燃烧之现绿色火焰。 此外,尚有一种加工铜绿,系用铜绿粉或绿青(即天然产的碱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扁,切成块状,喷以高梁酒,使表面产生绿色而成。药材呈长方形块状,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5毫米。外表绿色,里面土黄色或淡绿色。质硬而脆。无臭,无味。 【化学成分】为铜氧化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或天然的孔雀石,主含碱式碳酸铜。 【性味】酸涩,平,有毒。 药对:寒。 嘉佑本草:平,微毒。 本草经疏:酸苦涩,微寒。 【归经】入肝、胆经。 纲目:入肝、胆。 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退翳,去腐,敛疮,杀虫,吐风痰。治目翳,烂弦风眼,疽、痔恶疮,喉痹,牙疳,臁疮,顽癣,风痰卒中。 药对:主风烂泪出。 本草拾遗:明目,去肤赤;合金疮,止血。 嘉佑本草:治妇人血气心痛。 纲目:治恶疮,疳疮,吐风痰,杀虫。 本经逢严:为散疔喉痹牙疳,醋调揩腋下治狐臭,姜汁调点烂弦风眼。 玉楸药解:疗痔瘘,生发,点痣。 会约医镜:脚指缝中流水痒痛,敷之。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35分。 【宜忌】体弱血虚者忌服。不可多服,多量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血痢、痉挛等证,严重的可致虚脱。 本草经疏: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血虚少者非所宜用。 本草汇言:多服、常服,有燥耗津液、枯损血气之患。 【选方】治眼生肤翳垂珠管:铜青一两,细墨半两。上二味含研为末,和醋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乳汁、新汲水各少许浸化,以铜箸点之。(圣济总录铜青丸) 治烂弦风眼:铜青。水调涂碗底,以艾熏干刮下,涂烂处。(卫生易简方) 治风眩赤跟:铜青黑豆大一块,防风一寸许,杏仁二粒(去尖,不去皮)。上各细切,于盏中,新汲水浸,汤瓶上顿令极热,洗之。如痛者,加当归数片。(奇效良方铜青汤) 治痈疽肿毒,脓头不出:铜青一钱(为末),沥青一两,麻油二钱。先将油熬滚,入沥青熔化,再入铜青末搅匀,用单油纸摊贴毒上,脓头即出,后换长肉膏贴之。(窦氏外科方) 治走马牙疳: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末,擦之。(秘传经验方) 治口鼻疳疮:铜青、枯矾等分。研敷之。(纲目) 治肾经黑色铁皮疳及牙宣:铜绿五分,腰黄一钱,冰片七厘五毫。如牙龈与口唇内皮烂如云片,或龈中出血,或口碎,吹之。(囊秘喉书铜绿散) 治舌上生疮:铜绿、铅白霜。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撒舌上。(杨氏家藏方绿云散) 治臁疮顽癣:铜绿七分(研),黄蜡一两。化熬,以厚纸拖过表里,别以纸隔贴之,出水妙。亦治杨梅疮及虫咬。(卫生杂兴) 治杨梅毒疮:铜绿醋煮研末,烧酒调搽,极痛出水,次日即干。或加白矾等分,研撒。(简便单方) 治百虫入耳:生油调铜绿滴入。(卫生家宝方) 治众蛇毒:铜青敷疮上。(千金方) 治痰涎壅盛,卒中不语:铜绿二两,净洗,于乳钵内研细,以水化去石,澄清,慢火熬令干,再研匀,入麝香一分,同研,以糯米和丸,如弹子大,阴干。如卒中者,每丸作二服,用薄荷酒研下。瘫缓一切风,用朱砂酒研化下,候吐涎出沫青碧色,泻下恶物。(经验方碧琳丹) 治小儿痰涎潮盛:铜绿不计分两,研细如粉,用醋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有中者,才觉便用薄荷酒磨下一丸,须臾便吐,其涎如胶,令人以手拔之。(经验方绿云丹) 【名家论述】纲目:铜青乃铜之液气所结,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胆,故吐利风痰,明目杀疳,皆肝胆之病也。 本草经疏:铜青,本经气平无毒,然观今人用入吐风痰药,应是酸苦涩之味,而气则微寒也。酸入肝而主敛,故能止血、合金疮。风热入肝经则目生肤翳息肉,或赤烂泪出,苦寒能除风热,则所苦去而目自明矣。本经又主妇人血气心痛者,盖苦能泄结,而平则又兼辛散之义也。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虚血少者,非所宜也。编辑本段斑铜矿-产状与组合 斑铜矿产于基性岩及有关的Cu-Ni等矿床中,与黄铜矿、钛铁矿等共生。产于热液型矿床中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包裹体,与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硫砷铜矿、辉铜矿等共生;有时与辉钼矿、自然金等共生。还见于某些夕卡岩矿床中,与其它铜的硫化物共生。在氧化带易转变成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褐铁矿等。特有的暗铜红色及锖色,硬度低。溶于硝酸,有铜的焰色反应。斑铜矿表面易氧化而呈紫蓝斑杂的锖色。斑铜矿的新鲜断面呈暗铜红色,金属光泽,摩斯硬度3,常成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见于各种类型的铜矿床中,并经常与黄铜矿共生,斑铜矿也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斑铜矿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和蓝铜矿。中国云南东川等铜矿床中有大量斑铜矿。世界其他主要产地有美国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 编辑本段斑铜矿-鉴别 斑铜矿斑铜矿为铜和铁的硫化物(Cu5FeS4)矿物,含铜量63.3,提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之一。为四方晶系,其高温变体为等轴晶系,称等轴斑铜矿。表面易氧化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新鲜断面呈暗铜红色,金属光泽,莫氏硬度3,比重4.95.0。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见于各种类型的铜矿床中,并常与黄铜矿共生。也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但不稳定,而被次生辉铜矿和铜蓝置换。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和蓝铜矿。中国云南东川等铜矿床中有大量矿产。斑岩型铜矿,除主要铜矿物黄铜矿外,尚有少量辉铜矿、斑铜矿和砷黝铜矿,个别还有孔雀石、赤铜矿和针硫铋铅铜矿;其它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脉石矿物有云母、石英和方解石。为分别测定辉铜矿和斑铜矿的含量,一般铜物相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关于铜矿石物相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许多文章。提出在铜精矿中分别测定辉铜矿、斑铜矿、砷黝铜矿和黄铜矿的方法:称取三份试样,用含4%硫脲的0.15%硫酸浸取辉铜矿,用含15%硫脲的2N盐酸浸取辉铜矿和斑铜矿。 编辑本段斑铜矿-发展历史 斑铜矿自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以后,铜被广泛地用于铸造钟鼎礼乐之器,如中国的稀世之宝-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就是用青铜制成的。所以,铜矿石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使者”。铜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十万分之七,可是在四千多年前的先人就使用了,这是因为铜矿床所在的地表往往存在一些纯度达99以上的紫红色自然铜(又叫红铜)。它质软,富有延展性,稍加敲打即可加工成工具和生活用品。南美洲的智利,号称“铜矿之国”。那里有个大铜矿,也是外国人根据孔雀石发现的,那是18世纪末叶的一个趣闻。当时,智利还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下。一次,有个西班牙的中尉军官,因负债累累而逃往阿根廷去躲债。他取道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南50英里的卡佳波尔山谷,登上1600米高的安第斯山时,无意中发现山石上有许多翠绿色的铜绿。他的文化素养使他认识到这是找铜的“矿苗”,于是带着矿石标本去报矿。后经勘查证实,这是一个大型富铜矿。这座铜矿特命名为“特尼恩特”(西班牙文意为“中尉”)。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开采铜矿,年产铜锭30万吨。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除自然铜和孔雀石之外,还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和黝铜矿等。我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铜黄色的黄铜矿与黄铁矿(硫化铁)有时凭直观很难区别,只要拿矿物在粗瓷上划条痕可立见分晓:绿黑色的是黄铜矿;黑色的便是黄铁矿。自然铜铜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斑铜矿呈暗铜红色,氧化后变为蓝紫斑状;辉铜矿(硫化二铜)铅灰色;铜蓝(硫化铜)靛蓝色;黝铜矿是钢灰色;蓝铜矿(古称曾青或石青)呈鲜艳的蓝色。在古代文献中,青色即指深蓝色,“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这个意思。全世界探明的铜矿储量约6亿多吨,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约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我国有不少著名的铜矿,如江西德兴、安徽铜陵、山西中条山、甘肃白银厂、云南东川、西藏玉龙等。在金属王国里,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矿比银矿多且价格便宜。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铜用于电力和电讯工业。 编辑本段斑铜矿-产地分布 斑铜矿斑铜矿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共生。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也有产出。中国是世界上斑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铜储量均在300万吨以上。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自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西中条山铜矿、云南东川式铜矿),陆相砂岩型铜矿(云南六直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从铜矿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铜矿多与侵位浅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如德兴铜矿;元古宙铜矿多与海相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如甘肃白银厂铜矿;两者相比,又以中生代斑岩型铜矿力量重要。 编辑本段斑铜矿-前景展望 斑铜矿目前由于铜的平均生产成本在14001600美元/吨(6473美分/磅),期价下跌是价格向价值的合理回归,随着冶炼工艺中其比重的不断增加,铜的价格走向将会受到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目前湿法炼铜最低成本只有20美分/磅(合450美元/吨),最高77美分/磅(合1697.5美元/吨),平均约低于50美分/磅(合1100美元/吨)。需要指出的是,在1995年湿法炼铜的平均生产成本还只有39美分/磅,近来湿法炼铜平均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湿法炼铜工艺推广到了处理铜的硫化矿物的缘故。湿法炼铜工艺较适合处理铜的氧化矿物和贫矿,而处理硫化矿物及较富矿石时,或当矿山地处寒冷地区,采用湿法炼铜工艺,其生产成本亦较高,多在50美分/磅以上。中国自70年代开始研究从低品位铜矿中提取铜技术,1983年建立了第一座湿法冶炼铜的工厂,年产120吨,近来由于引进了国外优良的铜莘取剂,加上地方铜工业的发展,现在已建成了几十座小型的湿法冶炼厂,规模从几百到2000吨不等,但年产铜仅1.5万吨,这与年产精炼铜100万吨的规模相比远远不够。目前铜的生产成本大约在18500元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77美元(67美分)。“95”期间国家计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把湿法冶炼项目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在德兴铜矿、玉龙铜矿、大冶铜录山铜矿等地建几个示范工厂,经过几年努力,估计至本世纪末湿法技术会有较大发展,届时年产能估计可达5万吨以上。1980年湿法炼铜的精铜产量占世界精铜产量的2.5,1994年该比重提高到10,1997估计提高到18,预计最终湿法产铜的比例将提高到2535之间。黄铜矿目录隐藏名称来源 化学组成 各元素化合价 鉴定特征 成因产状 著名产地 晶体形态 晶体结构 物理性质 光学性质 用途 名称来源化学组成各元素化合价鉴定特征成因产状著名产地晶体形态晶体结构 物理性质 光学性质 用途 黄铜矿(含砷铂矿) Chalcopyrite(Sperrylite bearing) 编辑本段名称来源来自希腊语s,含有黄铜(brass)的黄铁矿; 编辑本段化学组成CuFeS2,Cu铜34.56%,Fe30.52%,S34.92%。 编辑本段各元素化合价其中Fe,Cu都是+2价证据:(黄铜矿)四方晶系,a0=0.524nm,c0=1.032nm;Z=4。晶体结构与闪锌矿、黝锡矿(Cu2FeSnS4)相似。黄铜矿、黝锡矿晶胞相当于闪锌矿单位晶胞的两倍,构成四方体心格子。 编辑本段鉴定特征黄铜矿,可以从它的颜色和条痕当中鉴别出来;它和黄铁矿1相像,但是硬度不如黄铁矿,黄铁矿的硬度是6-6.5;它和金类似,但是硬度比金高,也比金脆,金的硬度是2.5-3;它和黄铁矿一样,在野外很容易被误会为黄金,因此被称为愚人金(Fools Gold); 黄铜矿为炼铜的主要原料。 编辑本段成因产状黄铜矿分布很广,可在各种条件下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岩浆型: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或钒钛磁铁矿床中,形成的温度较高,与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密切共生;接触交代型:黄铜矿经常充填交代石榴子石或透灰矿等矿物,与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共生; 黄铜矿编辑本段著名产地世界主要产地有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川滇地区、山西南部中条山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西藏高原及智利、南非、赞比亚、澳大利亚和英国的Cornwall、瑞典的Falun、捷克的Schemnitz、德国Saxony的Freiberg、西班牙的RioTinto、美国Montana州的Butte、Utah州的Bingham、Tennessee州的Ducktown等地。 编辑本段晶体形态四方偏三角面体晶类。常见单形:平行双面c(001),四方四面体、四方柱m(110)、四方双锥。由于正、负四方四面体或四方双锥比较发育,使晶体多呈假四面体或八面体状。 编辑本段晶体结构晶系和空间群:四方晶系,I4-2m;晶胞参数:a0=5.24埃,c0=10.32埃,Z=4;粉晶数据:3.03(1)1.854(0.8)1.591(0.6)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硬度:3-4比重:4.1-4.3g/cm3解理:平行(112)和(101)不完全断口:参差状断口颜色:黄铜黄色或绿黄色,常带有杂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透明度:不透明光泽:金属光泽发光性:无其他:导电良好 编辑本段光学性质反射色黄。反射率:41.5(绿光),40.5(橙光),40(红光)。双反射不明显。弱非均质性。可见聚片双晶。 编辑本段用途在冶炼铜矿过程中存在重要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辉铜矿 辉铜矿【摘要】辉铜矿(Chalcocite)是一种黑色到灰色的矿物,分子式为Cu2S,通常可以再沉积岩中发现。辉铜矿是炼铜主要的矿砂,因为铜占它的成分比例很高(在辉铜矿矿里有67%的原子是铜原子,而几乎占了80%的重量。)而且很容易就可以把铜和硫分开。目前辉铜矿主要是由在英国的康沃尔和大不列颠岛供应。目前为止,完全纯的辉铜矿结晶非常少见。和斑铜矿、石英、方解石、蓝铜矿、黄铜矿等共生于热液矿脉。矿物名称: 辉铜矿(块状、斜方晶系) Chalcocite ,massive Orthorhombic 矿物概述 化学组成:Cu2S,Cu79.86%,S20.14%,一般含Ag银; 鉴定特征:以其暗铅灰色、低硬度和弱延展性区别于其他含铜硫化物;可以从它的颜色、硬度、易熔和易污手等特性中,加以鉴定; 成因产状:见于热液成因的铜矿床中,是构成富铜贫硫矿石的主要成分,常与斑铜矿1共生;外生辉铜矿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美国Bristol、Connecticut、Butte、Montana、MorenciandBisbee、Arizona、BinghamCanyon、Utah、Ducktown、Tennessee、英国Cornwal、纳米比亚Tsumeb、意大利Tuscany和西班牙RioTinto、西班牙的RioTinto矿区、美国的Nevada州的Ely矿区、Arizone州的Morenci、Miami和Clifton矿区以及Montana州的Butte矿区等地。 名称来源:来源于希腊文“chalkos”,意为“铜”;又称为CopperGlance;:晶体形态 斜方双锥晶类;常见单形有平行双面c(001)、b(010),斜方柱m(110)、g(011)、d(021)、e(023),斜方双锥p(111)、v(112);: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正交晶系,空间群Abm2;晶胞参数:a0=11.92埃,b0=27.33埃,c0=13.44埃;粉晶数据:1.88(1)1.9746(0.7)2.403(0.7):物理性质 硬度:2.5-3比重:7.2-7.4g/cm3解理:(110)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断口颜色: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常带锖色条痕:暗灰色透明度:不透明光泽:金属光泽发光性:无其他:略具延展性,小刀刻划时不成粉末,留下光亮刻痕;为电的良导体 注意:可能含有钋,钋有放射性有剧毒,不过它在地球上含量极少,所以含有钋的辉铜矿还是比较安全的!蓝铜矿蓝铜矿(石青)(Azurite)Cu3CO32(OH)2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也叫石青。它常与孔雀石一起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中。蓝铜矿可作为铜矿石来提炼铜,也用作蓝颜料,质优的还可制作成工艺品。它还是寻找铜矿的标志矿物。蓝铜矿为柱状、厚板状、粒状、钟乳状、土状等。深蓝色有玻璃光泽。 蓝铜矿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CuO 69.24,CO2 25.53,H2O 5.23。成分相当稳定。结构与形态 单斜晶系20;Z=2。,a0=0.500nm,b0=0.585nm,c0=1.035nm;=92。斜方柱晶类,C2h-2/m(L2PC)。晶体常呈短柱状、柱状或厚板状。主要单形:平行双面a、b、c、 、v ,斜方柱m、l、f、p、h、x。集合体呈致密粒状、晶簇状、放射状、土状或皮壳状、被膜状等。物理性质 深蓝色,土状块体呈浅蓝色。浅蓝色条痕。晶体呈玻璃光泽,土状块体呈土状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完全或中等。贝壳状断口。硬度3.54。性脆。相对密度3.73.9。 蓝铜矿偏光镜下:浅蓝至暗蓝色。二轴晶,Ng=1.838,Nm=1.758,Np= 1.730。(+)。2V=68产状与组合 产于铜矿床氧化带、铁帽及近矿围岩的裂隙中,常与孔雀石共生或伴生,其形成一般稍晚于孔雀石,但有时也被孔雀石所交代。鉴定特征 蓝色。常与孔雀石等铜的氧化物共生。遇HCl起泡,在中国云南有产。 硅孔雀石chrysocolla 概述:硅孔雀石,又名凤凰石是水合铜硅酸盐矿物。在很多铜矿地区都会都会存在这种由铜矿分解而成的矿物,这是因为铜矿遇到含二氧化硅的水而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